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合集下载

企业安全管理在企业中的领导作用

企业安全管理在企业中的领导作用

企业安全管理在企业中的领导作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国家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方针,也是企业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高风险的特种行业,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要想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

一、企业决策层的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1.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能直接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的风格反映企业文化的个性,而企业决策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中起着倡导和强化作用。

实践证明,决策者的品格风貌对企业的安全风貌会有极大的影响。

从企业的整体来讲,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指挥下进行的,企业的决策层在安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素质。

一般思想认为,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应包括安全思想道德素质、安全知识技能素质和安全心理行为素质三部分。

在这三部分中起首要作用的是安全思想道德素质。

企业决策层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安全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安全道德素质,真正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一切以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重,才能树立起强烈的安全事业心和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发自内心地去关心职工的疾苦和改善恶劣的劳动条件,才能把安全工作视为“天”字号大事摆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才能防止重生产、重经营、重效益而轻视安全的思想发生,才能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价值取向。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企业看作一面镜子,企业在发展中可照出决策者的形象与风格,决策者的风格会给企业行为提供示范和榜样。

因此,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环境,企业决策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决定因素,它能直接塑造企业的形象。

2.企业决策层领导必须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素养。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一、电力工业发展现况及面临的挑战电力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全国电力供需的基本平衡。

1949年全国装机1 85万kW,排世界第21位;2006年全国装机6.22亿kW,排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

近年来,中国的电源结构也有所改善,在发展火电的同时,对控制环境污染相对有利的水力发电、核电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中国利用水利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水电,水电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核电从无到有,目前装机容量在电力装机总容量中已占据相当比重。

其它如风力发电、地热发电、潮汐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中国加入WTO(World Trade Org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建设工程领域内的国际性交流合作呈日益增多之势,越来越多的国际工程公司进入我国。

这虽对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形成一定挑战,但同时也为我们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

截至目前,中国电力工程类公司已在很多国家,承接了电力工程项目。

随着项目管理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电力工程类公司将进一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电力建设队伍仍要承当众多的建设项目,大容量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以及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电力工程建设领域内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而电力设计、制造、施工力量的过剩,要求具有相当综合实力和战略眼光的电建工程公司,必须尽早进入并不断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来提升企业的效益水准和发展潜力。

迄今为止,我国电力技术水平已接近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然而,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尚处在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过渡中。

与国际工程公司项目管理上存在差距,国际工程公司的项目收入为国内同业工程公司的数倍之多。

“管理出精品,管理出效益”。

要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上不断探索、创新,从管理的精细化和效用性上等层面来着力提高。

我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我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我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我国电力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我国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同时,我国电力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能源供应压力、环保要求等。

本报告旨在对我国电力行业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利益方提供决策参考。

二、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年用电量达到7076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

据国家能源局预测,到2035年,我国电力消费总量将达到1.88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速为3.1%。

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为电力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市场结构我国电力市场呈现出一定的垄断化特征。

国家电网公司和华能集团等大型能源企业在电力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垄断。

此外,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竞争力较强的民营电力企业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然而,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规模和影响力上还有一定差距。

四、发展动态1. 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

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如风力、太阳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加强。

此外,清洁能源政策的推动也进一步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

2. 电力供需矛盾突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电力供应依然存在一定瓶颈,供需矛盾突出。

同时,我国的电力消费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如工业占比过高,居民用电需求相对较低等。

3. 环保压力逐渐增大。

环保成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

政府将环保作为电力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电力企业被督促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并逐步实施煤电厂清洁化改造等措施。

五、机遇与挑战1.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机遇。

我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进一步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将有助于提升电力供应能力,减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推动绿色发展。

2. 推动电力体制改革的挑战。

电力体制改革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改革中涉及到的利益关系复杂,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阻力。

电力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

电力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

电力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电力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电力行业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电力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角度进行研究。

一、电力行业对国家能源供给的保障作用电力行业是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于保障国家能源供给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电力行业也随之发展。

在保证国家能源供给的同时,电力行业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加强了国家的电力安全保障能力,确保了供电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二、电力行业对城市化进程的支撑作用电力行业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电力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同时,电力行业的发展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动力和支撑,在城市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电力行业对国家工业生产的促进作用电力行业对国家工业生产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工业生产对电力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电力行业的发展成为国家工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特别是在国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的背景下,电力行业不断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高电力生产与供给水平,为国家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四、电力行业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作为国家重点行业,电力行业也积极参与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为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电力行业不断发展、电力网络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电力供应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城乡电力供应格局得以优化、市场得以拓展、政策得以协调,推进了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体现了电力行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五、电力行业对国家环境保护的支持作用随着国家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力行业也承担起了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的义务。

电力行业对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排放,提高能源效率。

电力行业在适应新能源革命、推进清洁能源发展的同时,注重发挥作为国家环保主力军的作用,为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电力发展心得体会感悟(3篇)

电力发展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一名电力行业的从业者,我深感荣幸能亲身经历并见证这一历史性的变革。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电力发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电力行业的发展历程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

回顾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电力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这个阶段,我国电力行业以建设大型水电站和火电站为主,逐步形成了以发电为主、输电为辅的电力系统。

2. 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电力工业以建设大型火电和水电项目为主,同时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电力行业的技术水平。

3. 优化升级阶段(21世纪初至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电力需求不断攀升。

在这个阶段,我国电力行业开始注重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电力行业转型升级。

二、电力行业的发展心得体会1. 技术创新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电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在电力行业工作多年,我深刻体会到技术创新在提高电力行业竞争力、降低能耗、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例如,我国在超高压输电、特高压输电、新能源并网等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技术成果。

2. 安全生产是电力行业永恒的主题电力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在电力行业工作,我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完善应急预案等措施,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稳定。

3. 绿色发展是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电力行业工作,我深知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等措施,为实现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电厂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

电厂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

电厂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一、引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安全生产管理也越发重要。

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某些原因,电厂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引发了许多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电力公司增强安全意识,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重大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便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二、电厂对重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意义电厂对重大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是作为一个现代企业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可谓不言而喻。

首先,责任追究的存在可以增强企业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加强自我约束,严格按照规定开展业务,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其次,责任追究可以强化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为企业中的个人行为确立一定的规范和标准,防止安全管理出现漏洞,从而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最后,对于安全事故过后,进行责任追究是对受害者的一种公正和保护,也是对企业的一种警示和惩戒作用,促使企业在未来认真对待安全事故的预防和管理。

三、具体规定1、责任追究机构:电厂应当设立一定的责任追究组织,对重大安全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和责任追究。

该组织应当由企业安全管理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安全专家以及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员工组成。

2、重大安全事故标准:电厂应当明确什么情况被定义为“重大安全事故”,包括但不限于:造成人员死亡或重大伤残、环境污染严重、财产损失巨大、影响社会稳定等情况。

3、责任追究程序:电厂责任追究应当按照程序进行。

当事故发生后,应当第一时间调查事故原因和责任,然后依据调查结果进行责任划分和定性,最后根据责任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惩戒和纠正。

4、责任人范围:电厂责任追究应当有明确的责任人范围。

这包括了不按规定隐瞒或报送虚假信息、不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及时排查安全隐患等行为的相关人员,以及管理层对安全工作缺乏关注或未采取有效措施的行政领导。

解决电力行业中的难题和挑战

解决电力行业中的难题和挑战

解决电力行业中的难题和挑战一、背景介绍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承担着保障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的重大责任。

然而,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力行业中的难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供需不平衡的问题1.需求增长与供应增速不匹配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尤其是工业和城市用户的用电需求。

然而,电力供应的增速却相对较低,导致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愈发突出。

2.电力交通瓶颈电力输送和配送系统落后于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电力交通瓶颈的出现。

电力输电线路存在容载能力不足、损耗过大等问题,影响了电力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供应。

三、能源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问题1.不合理能源结构当前,我国电力行业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占比较大。

煤炭作为传统能源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

2.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困难尽管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开发途径窄、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限制了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与推广。

四、解决方案1.优化供需平衡为了解决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应加大电力生产投资,提高电网建设速度和质量。

同时,加强对电力需求的监测和预测,优化电力供应的规划和调度,确保能源供应与需求的匹配。

2.提升电力交通能力为了解决电力交通瓶颈,需要加大对电力输电和配电系统的投资,优化电力设备和线路,提高输电效率。

此外,积极引进新技术和设备,如智能电网、轻型输电线路等,以提升电力交通能力。

3.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为了逐步实现能源结构的合理调整,应加大对新能源的研发投资力度,提高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水平。

同时,加强对环保能源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激励,引导电力企业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应用和推广。

4.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了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行业中的作用,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投资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本下降。

电力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电力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电力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供应的能源是现代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资源。

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现代社会对电力资源的巨大需求。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从而为进一步推动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电力行业现状电力行业的产业链分为电力发电、电网及配电、用电三个环节。

其中,电力发电是电力行业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是将各种能源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等形式。

此外,电网及配电是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到居民和企业的环节,包括输电、变电、配电等环节;用电则是指居民、企业和各种设备使用电能的环节。

这三个环节构成了电力行业的产业链。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满足了国内的用电需求,而且还向国际市场输出了大量的电力产品和服务。

2019年,我国电力并网容量达到了1.97亿千瓦,电力供应能力不断增强。

同时,新能源发电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装机容量在近年来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此外,电力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模式实现了电网调度、限电、应急处置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提升。

2. 电力行业发展趋势(1)多元化发电模式目前,我国的电力发电仍以煤炭等传统能源为主,这种能源的开采不仅会给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而且资源短缺也成为了制约电力行业发展的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多元化的发电方式对于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再生能源、核能发电等都是未来电力发展的方向。

同时,电力产业也将不断推进智能化改造,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来提升电力供应的可靠性、集约性和效益。

(2)建立现代化电力体系电力体系是指由电源、输电及变电、配电和用户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

目前,我国的电力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完成,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电力市场化不够成熟、电力配送失衡、电力价格过高等。

电力工业发展概况与前景

电力工业发展概况与前景

电力工业开展概况与前景1. 引言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电力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电力工业的开展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将分析电力工业的开展概况以及未来的开展前景。

2. 电力工业开展概况2.1 开展历程我国电力工业的开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在此之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农村电气化的需求增加,电力工业得到快速开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电力工业进入了快速开展的阶段,电力供给能力稳定增长,电网覆盖率不断提高。

2.2 开展规模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已经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电力工业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自2024年以来,我国年发电量连续多年超过5万亿千瓦时,位居世界第一。

2.3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工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从传统的火力发电到如今的核能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我国电力工业在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高效、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方式。

3. 电力工业开展前景3.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我国电力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

尤其是高能耗行业和新兴产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将进一步推动电力工业的开展。

3.2 清洁能源应用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熟,清洁能源在我国电力工业中的应用将不断增加。

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将成为未来电力工业的重要开展方向。

3.3 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是电力工业开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通过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控、调度和管理的智能化,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智能电网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电力工业的开展。

3.4 电力工业与信息技术融合信息技术的快速开展为电力工业的未来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精确监控和数据分析,提高电力工业的运行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电子信息技术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摘要: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完善。

通过对电网进行有效的远程控制,将整个电网的运行状况实时传输至监测中心,以便于员工对其进行控制,并避免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并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消耗。

在电力系统中,要做到事事自动化,必须采用电子信息技术,使电力系统能够持续地向前发展,使之更好地实现自动化。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系统;应用1电力自动化系统概况分析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电力工业的稳定、安全、可靠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有效应用,通过优化设备性能、提高管理效率、完善系统功能等措施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与稳定性。

电力系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电网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力系统可以说是一个大型复杂系统,其涉及内容较为广泛,如电网的运行、输电线路的管理与调度管理、电力设备的管理与保护等等。

为了保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且具备一定稳定性要求,一般情况下需要设置相应的监控机构及相关控制设备。

当前,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且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在电网运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虽然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且在电网运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存在设备维护成本高、维护周期短、维护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这就导致自动化水平不高的设备出现故障概率较大,同时由于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复杂以及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等原因,也使得传统自动化水平较低且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为了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需要合理地应用电子信息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型信息化技术手段,它主要以计算机硬件及软件为基础展开实施,在整个过程中计算机硬件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软件则由程序代码组成,这些代码均需要在一定平台上运行,而软件则是以计算机应用系统为依托,总而言之,进行正常工作的全过程都需要依托于计算机。

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与措施

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与措施

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与措施摘要: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在供电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全面考量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进而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措施引言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用户的需求,就需要逐渐构建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并使得配电网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实现标准化管理。

通过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建设中的资源、成本浪费,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与手工效率,促进供电企业、配电网施工企业的持续发展。

1配电网电力工程概述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并且决定着整个电网的运行状态,其组成部件主要有电缆、架空线路、配电变压器、杆塔、无功补偿电容、隔离开关以及一些附属设施等。

从电压等级层面对配电网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低、中、高压配电网;从供电区域的功能不同对配电网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分为工厂、农村、城市配电网。

对于不同类型的配电网,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技术方法也不同,因此,为了能够给人们创造安全的用电环境,就需要使电力能源处于稳定的供应状态。

电力部门必须科学合理应用配电网技术,完善配电网安全生产体系,加强对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现下,面对我国快速发展的电力工程事业,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

因此,必须结合具体问题做好具体分析,确保配电网电力工程的发展与市场需求一致。

同时,为了能够提高配电网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还应该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强化电力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2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与措施2.1降低外力因素的不利影响在10kV配网工程中,外力因素对施工技术的影响非常普遍,为了降低外力因素的不利影响,则需要施工人员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

电力工业知识点总结

电力工业知识点总结

电力工业知识点总结一、电力工业概述电力工业是指利用燃煤、燃气、核能、风能、水能、太阳能等能源进行发电的产业。

电力工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它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也是维护国家经济正常运转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基础设施之一。

二、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电力工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初创阶段:19世纪初,开始出现电气化现象,首次发电站建成于1879年,美国纽约。

2、定型初期:20世纪初,电力工业初步形成,以煤炭和水电为主要能源。

3、发展阶段:二战后,电力工业迅速发展,特别是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逐渐应用。

4、现代化阶段: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电力工业技术与设备更新换代,能源清洁化、高效化、智能化、信息化成为发展主题。

三、电力工业的主要技术和设备1、发电技术:包括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核能发电、风能发电、水能发电等。

2、输电技术: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智能电网技术等。

3、配电技术:包括配电装置、配电线路、变压器等。

4、用电技术:包括电动机、电动车、电热设备等。

5、清洁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

四、电力工业的发展趋势1、清洁化:优先发展清洁能源,推进煤电清洁高效利用。

2、高效化:提高发电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3、智能化:推进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技术应用,提高用电效率。

4、信息化:加强电力信息化建设,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5、多元化:发展多种能源并存的电力产业,实现能源多元化供应。

五、电力工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1、能源法:明确能源开发与利用目标和原则,规范能源市场行为。

2、发电法:规定发电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电价形成机制等。

3、电力法:明确电力市场开放与竞争机制,保障电力供应安全与稳定。

4、电网法:规范电网建设、运营与管理,保障电网安全与稳定运行。

六、电力工业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1、减少燃煤发电:推进燃煤企业“脱硫、脱硝、除尘”等减排技术。

2、清洁煤利用:提高煤电发电效率,减少燃煤发电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其对供电企业的影响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其对供电企业的影响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及其对供电企业的影响[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开放有序的电力市场竞争体制正在逐步建立,这必将给整个电力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研究分析我国电力体制改革措施及其对供电企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影响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又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网络性行业,是社会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电力工业的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用电量不断增加,客观上要求国家必须对电力体制进行改革,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1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2000 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电力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的改革原则,拉开了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通过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电力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国国情和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出发,制订了加快完善电力行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促进电力企业转变内部经营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电力体制的方案。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的电力市场体系。

以此来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

2002年2月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正式实施。

2002 年 12 月 29 日,国家电力公司拆分重组的 5 家发电集团、2 家电网公司和 4 家辅业公司正式挂牌。

2003 年 7 月,国务院下发了《电价改革方案》,提出要在建立区域电力市场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包括两部制电价、竞价上网、丰枯电价、峰谷电价、需求侧管理在内的新型定价机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表述要按照政企分开、放宽准入、引入竞争、依法监管,推进垄断行业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要继续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巩固厂网分开,加快主辅分开,稳步推进输配分开和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要推进电价改革,逐步建立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由政府定价的机制。

2024年变压器行业分析

2024年变压器行业分析

2024年是变压器行业发展的重要一年。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太稳定的情况下,变压器行业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2024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变压器的需求量大幅增长。

国家大力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和农村电气化建设,这无疑给变压器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其次,新能源发电领域的迅猛发展也对变压器行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2024年,我国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新能源领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这些新能源的稳定接入电力系统需要大量的变压器来实现电能的转换和输配,因此对于变压器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此外,2024年国内变压器行业加大了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努力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性能。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很多变压器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然而,2024年变压器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煤炭价格的上涨给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间接影响了变压器的需求。

其次,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国际市场上来自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变压器产品对中国产品形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

此外,变压器行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稳定等。

综上所述,2024年的变压器行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推动下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发展。

国内市场的电力需求增长和新能源发电的迅猛发展为变压器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然而,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成本压力的增加也给变压器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变压器企业需要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同时,也需要加强内外部市场的开拓和合作,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

电力行业业务需求

电力行业业务需求

电力行业业务需求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为各个行业和家庭提供必要的电力资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业务需求日益增加。

以下是电力行业的业务需求:一、电力生产与供应1. 提高电力生产效率:电力行业需要不断提高电力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

2. 发展清洁能源: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电力行业需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电、太阳能、水电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增强电网安全性:电力行业需要加强电网的安全性,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电网事故的发生。

二、电力输配电设施建设1. 提高输配电设施建设速度:为满足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电力行业需要加快输配电设施的建设速度,提高输配电网的容量。

2. 优化输配电设施布局:电力行业需要根据用户需求和用电情况,优化输配电设施的布局,提高输配电效率,减少输配损耗。

3. 提高输配电设施的智能化水平:电力行业需要推广智能电网技术,提升输配电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电力市场管理1. 完善电力市场体系:电力行业需要完善电力市场体系,提高市场竞争程度,促进市场公平和透明。

2. 强化电力市场监管:电力行业需要加强电力市场监管,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3. 发展电力交易市场:电力行业需要推动电力交易市场的发展,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市场效益。

四、电力技术研发与创新1. 加强电力技术研发:电力行业需要加大对电力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电力生产技术水平,推动电力行业创新发展。

2. 推广电力新技术:电力行业需要积极推广电力新技术应用,如智能电网、电力云计算等,提高电力生产效率和供电质量。

3. 加强人才培养:电力行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电力专业人才,推动电力技术研发和创新。

总而言之,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需不断满足社会各个领域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电力行业的供需匹配分析电力行业供需匹配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电力行业的供需匹配分析电力行业供需匹配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电力行业的供需匹配分析电力行业供需匹配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电力行业的供需匹配分析:电力行业供需匹配的挑战和解决方案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供需匹配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行业的供需匹配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将分析电力行业供需匹配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电力行业供需匹配的挑战1. 供需波动不均衡电力行业的供需波动不均衡是供需匹配的主要挑战之一。

由于季节、天气、工业生产等因素的影响,电力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

而传统的电力供应方式往往无法灵活应对这种波动,导致供需量不平衡,出现供电紧张或供电过剩的问题。

2. 新能源接入难题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如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渐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补充。

然而,新能源的不稳定性带来了供需匹配的新问题。

由于清洁能源的供应不可控性,无法像传统能源那样随需求进行调节,容易引发电力供需矛盾。

3. 区域供需差异电力行业供需匹配还面临着区域间的差异。

一些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电力需求增长迅猛,而供应能力相对较弱。

而另一些地区电力产能过剩,形成了电力资源的浪费。

跨区域的供需匹配问题给电力调度和网络规划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二、电力行业供需匹配的解决方案1. 提升电力系统调度能力为解决电力行业供需匹配不均衡的问题,需要提升电力系统的调度能力。

引入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力供需进行预测和调控,实现灵活的能源调度,从而消除供需差距。

2. 发展储能技术储能技术是解决新能源供需匹配问题的关键。

通过建设储能电站,将清洁能源转化为可储存的电力,以供需峰谷间平衡电力需求。

储能技术的发展将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有效解决了供需匹配中的新能源接入难题。

3. 加强跨区域协调合作跨区域供需差异的解决需要加强跨区域协调合作。

建立跨区域的电力交易市场,通过电力交易的方式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将过剩的电力从供应充足地区输送到需求紧张的地区,实现区域间的供需平衡。

电力行业工作总结6篇

电力行业工作总结6篇

电力行业工作总结6篇第1篇示例:电力行业工作总结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为电力行业的从业人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在过去一年中,我在电力行业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收获了很多成长,现在我想就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在过去一年中,我主要负责电力项目的运营管理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合理分配资源,高效运作设备,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

我和我的团队一起努力,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我们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工艺流程,降低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通过这些工作,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领导团队,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这些都将成为我未来工作的宝贵财富。

在过去一年中,我也参与了一些新能源项目的策划和设计工作。

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重视,新能源项目蓬勃发展,我有幸参与了其中一些项目。

在这一过程中,我不断关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动态,深入研究相关政策法规,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我也和各方专家、政府部门、企业合作,促成了一些新能源项目的落地。

通过这些工作,我深刻理解了清洁能源对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白了绿色发展的必要性,这将成为我未来发展的动力。

在过去一年中,我还参与了一些电力行业大型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工作。

在某次电力产业大会上,我负责了会议策划和组织工作。

我不断学习行业知识,关注行业动态,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精心安排了会议议程,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通过这些工作,我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些都将成为我未来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通过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所需提高的地方。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积极面对挑战,做好本职工作的也要注重团队合作,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试析我国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

试析我国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

2 过 去 电力工 程项 目建 设 管理 中存在 的 问题
2 . 1 电力工程管理人员不足

些电力工程管理专责只有 1 ~ 2人 , 平均每人每年 要对 1亿多配网 4 构 建精 细化 管理体 系 工程项 目进行建设协调, 对安全、 质量、 造 价、 技术等方面进 行管理 。 高水 4 . 1 组织管理体 系 平 的项 目管理人员缺 乏, 施工现场控 制能力不 强, 在管理过 程 中出现 管 电力工程施工 企业成立精细化 管理领导 小组,企业领 导班子 为成 理缺失的现象。 员, 具体 负责实施方案 、 工作计划 、 奖 惩方 案的审批 , 实施过 程的组织协 2 . 2 施 工 单 位 施 工 力 量投 入 不 足 调和资源调配, 范高贤任组长 , 直接主持精细化管理 的实施 工作 。下设精 设在人 事科 , 由办公室重 点协助, 负责实施 计划编制 、 项 目负责人 及工作 负责人 的技能水平低 , 工作 责任心不 强 , 对分 包 细化管理办 公室, 工作总结、 监 督考核 、 奖惩方案编制等工作 。 施工单位 管理不到位 , 未能严格按 工程 施工作业指导书要求进 行规 范作 信息沟通 、
引 言
“ 管理 出精 品 , 管 理 出效 益 ” 。要 在 电力 工 程 项 目管 理 上 不 断 探 索 、 创
3 构 建精细 化 管理模 式 的必要性
3 . 1 是强化目标责任和提高执行能力的需要
实现 生产经营 目标是企业存在根本理 由, 落实 目标责任和高效执行 能力是确保 目 标实现 的基础 。 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和全面实施精 细化管 理, 通过建立 目标 责任 体系, 落实和强化岗位责任 , 将各项计划和任务分 l 电力工 程建设 项 目精细 化 管理 的 内涵 实现企业整体 目标一致 。通过建立精细有 企业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为适应集 约化 和规模化生产方式 , 建立 的一 解落 实到具体 的部门和岗位, 持续提高员工 素质 和 岗位执行效 益, 进而全 面提 升企业 种 严谨 、 扎 实和科 学的管理模式 。精细化 管理的核心是: 精确定位 、 合理 效的管理机制 , 必将有力保证我厂各项生产经 营 目标 的顺利实现。 分工、 细化责任 、 量化考 核。 精确定位就是指对电力工程建设中的每个部 整体执行 能力 , 3 . 2 是健全管理制度和规范生产运 营的需要 门、 每个 岗位 的职责都要 定位 准确 , 对每 个系统的各道 工序和 各个环节 都要规 范清 晰、 有机 衔接; 合理分工是指细 分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 , 从而 管理制度 是企业科 学管理和 规范运营的准则依据, 当前我厂各项制 制度 体系和 内容 与现代 化 电厂的要求 尚有一定差距 建立 建立制衡有序 、 管理有责、 高效运行 的内部 管理系统: 细化 目标是指通过 度初步建立 , 通过积极学习同类型先进企业 对 各业务部 门的责任细化 , 建立完善 的内部管理制度 ; 量化考 核是指将 精细化管理模式和全 面实施精细 化管理, 对 比分析 我厂 实际特 点和问题, 通过消化借鉴 、 系 各 部门的经营 目标量值化 , 经 济责任具 体化, 对经营运 行行为 与结果进 管理模式和相关制度 , 行控制 的过程 , 考核 时做到定量准确 , 考核及时, 奖惩兑现。 统设计管理制度体系 , 在 企业 贯彻实施 和运 行管理中逐步和持续健全和 不断规范企业 员工的各项生产经营 活动 , 必将 有力 精 细化管理 的 内涵 实际 就是树 立“ 精 益求精 、 追 求卓越 ” 的 管理理 强化 各类管理制度 , 念, 并将这一理念 深入贯彻 到企业的各个方 面, 即每个 表象、 每个 员工 、 保障我厂持续有序和高效运 营。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基础能源产业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基础能源产业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

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

2004年全国的发电量达到21870亿千瓦时,比2003年增长14.8%,增速与2003年相比回落了0.4个百分点。

其中,水电发电量为32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火电发电量18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核电发电量稳步增长,全年发电量5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

2004年我国电力消费始终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1735亿千瓦时,比2003年同期增长14.9%。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6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用电量162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第三产业用电量24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4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

2006年12月,国家电网统调发电量1926.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03%,其中水电量141.17亿千瓦时,火电量1767.33亿千瓦时,核电量18.14亿千瓦时。

 根据预测,2010年中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提高到6至7亿千瓦,2020年提高至10至11亿千瓦,当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4.6万亿千瓦时。

“我国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还体现在电力系统容量、电厂规模和单机容量的大副度提高上。

现在我国最大的火电机组是90万Kw,最大的水电机组容量70万kW最大核电机组容量100万kW。

华北、华北、东北和华中四大电力系统的容量均已超过4000万kW。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装机容量1820万kW,单机容量7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kWh,比全世界70万kW机组的总和还多,是世界最大的发电厂。

电力安全生产表态发言模板

电力安全生产表态发言模板

电力安全生产表态发言模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来自电力行业的一名职工,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电力安全生产的表态发言。

今天,我想就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与大家交流和分享一些心得和思考。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电力行业的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石,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然而,近年来电力行业的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隐患。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电力安全生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首先,加强安全意识和培训教育是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的关键。

只有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意识,才能够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中来。

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将安全工作纳入到日常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中去,让安全工作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技能和操作水平,增强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升,才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抉择,保证自身的安全。

其次,完善安全监管与责任追究是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安全监管机构要加强对电力企业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各项安全规程和措施的落实。

同时,要加强对电力企业的安全评估和评审,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企业,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责任人承担起对事故的责任。

只有通过强有力的监管和严格的追责机制,才能够有效地约束电力企业,促使他们主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再者,加强技术装备和应急管理是确保电力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

电力行业是高度技术化的行业,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十分重要。

要加大对安全技术装备的投入力度,引进和研发更先进的安全设备和系统,提高事故预警和监控能力。

同时,要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服务于千家万户的公用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较好的保障了全社会的用电需求,有力的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未来我国将在2020年左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此,研究我国未来发电能力及电力需求的发展趋势,掌握电力需求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电力供应,对促进我国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经济与电力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

从1980年至2012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约10.0%。

2012年全国GDP总量达到519322亿元,同比增长7.8%,是1980年的20.9倍,1990年的8.6倍,完成了比2000年翻一番的既定目标。

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跃居全世界第二。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电力需求也迅速增长。

201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了49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

从1980年至2012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6.8倍,年均增长9.2%。

截至2012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4491万千瓦,同比增长7.8%。

其中,常规水电22859万千瓦,占总容量的20.0%;抽水蓄能2031万千瓦,占总容量的1.8%;煤电75811万千瓦,占总容量的66.2%;气电3827万千瓦,占总容量的3.3%;核电1257万千瓦,占总容量的1.1%;风电6083万千瓦,占总容量的5.3%;太阳能328万千瓦,占总容量的0.3%。

2012年,我国人均用电量达到3662千瓦时/人,人均GDP约6078美元/人(当年价)。

以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标准判断,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

观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历工业化中、高级阶段的历程,从人均用电量1800千瓦时/人增长至4000千瓦时/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在上世纪中叶分别用10年~13年。

而我国自2005年人均用电量达到1900千瓦时/人后,仅用7年时间,就于2012年达到了3662千瓦时/人。

用电增速及GDP增速均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令世界为之侧目,后发优势非常明显。

二、我国中长期电力供应预测(一)煤电发展能力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

2012年我国煤电装机规模已达7.58亿千瓦,占总装机的66.2%;煤电发电量3.68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73.9%。

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将在较长时间段内保持以煤电为主的电源结构。

未来我国煤电发展必须走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煤电的发展能力主要考虑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煤炭产能三个因素影响。

1、气候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

2011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9亿吨,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6%。

二氧化碳排放过快增长使我国的低碳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电力行业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我国燃煤发电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将近一半。

经测算,未来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总量将在2030年间达到107-120亿吨左右的峰值,其后随着经济技术进步,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逐步下降至2050年的约94-110亿吨。

按此计算,2030年燃煤发电量可达到7-8万亿千瓦时,折合煤电装机规模14-16亿千瓦;2050年为7.3-8.4万亿千瓦时,折合煤电装机规模15-17亿千瓦。

2、环境保护燃煤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2011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218万吨,电力行业排放量占45%。

预计未来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将呈现稳步下降趋势。

经测算,未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控制在2030年1500万吨、2050年1000万吨。

按此计算,2030年、2050年燃煤发电量可分别达到9.1-10.1万亿千瓦时、12.5-13.9万亿千瓦时。

3、煤炭产能2011年我国原煤产量35.2 亿吨,同期煤炭净进口1.68亿吨。

未来我国煤炭生产将按照“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开发西部”的原则进一步增加产能,预计远景我国煤炭产能将达到48-51亿吨,再计及2-3亿吨的净进口规模,预测远景我国煤炭产能约为50-54亿吨。

按照电煤比例60%-70%情况测算,2030年燃煤发电量可达到6.3-7.3万亿千瓦时,2050年燃煤发电量可达到6.9-8.1万亿千瓦时。

因此,综合考虑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煤炭产能三个因素,推荐2030年燃煤发电量上限按6.2-7万亿千瓦时、煤电装机按12.5-14亿千瓦考虑;2050年燃煤发电量上限按7-7.5万亿千瓦时、煤电装机按14-15亿千瓦考虑。

(二)天然气发展能力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利用天然气发电是优化和调整我国电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发展方向。

2012年我国气电装机3827万千瓦,仅占总装机的3%。

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贫乏,但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未来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以及页岩气开发条件的成熟,我国天然气产量将不断增长。

到2030年前后,我国天然气产量将有望达到3000亿立方米、2050年天然气产量将达到3500亿立方米。

再计及2000-2500亿立方米的进口规模,预计远景我国天然气供应能力将达到5500-6000亿立方米。

按此计算,2030年天然气供应可支撑发电量约为0.42万亿千瓦时,装机约1亿千瓦;2050年可支撑发电量约为0.52-0.57万亿千瓦时,装机约1.2-1.3亿千瓦。

(三)核电发展能力发展核电是解决我国未来电力供应的重要途径。

我国核电起步较晚,现有规模仅1257万千瓦,受日本福岛核电事故的影响,保证核电安全、优化核电规模和布局是我国核电发展的重要问题。

随着乏燃料发电等技术的发展,铀资源已不再构成我国核电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

而为了保证核电安全,核电厂址对地震地质、水文气象、环境保护、人口密度等众多因素的要求更为严格,厂址资源将是我国核电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已进行的选址工作,现有厂址资源可支撑核电装机1.6亿千瓦以上;通过进一步选址勘察,可满足3-4亿千瓦的装机规模。

(四)水电发展能力我国水电资源丰富,水电在我国能源资源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积极开发水电是保障我国能源供应、促进低碳减排的重要手段。

我国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年电量为60829亿千瓦时,平均功率为6944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164万千瓦,年发电量24740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40179万千瓦,年发电量17534亿千瓦时。

至2012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约为24890万千瓦,东部水电已开发完毕,中部水电开发程度也已将近八成。

远景年,水电资源是制约我国水电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水电发展上限可按5亿千瓦考虑。

(五)风电发展能力我国陆地50米高度处3级及以上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23.8亿千瓦,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地区;近海5-25m水深范围内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2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

我国风电已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截至2012年底,我国风电并网装机规模达6083万千瓦,居世界第一。

风资源的大规模集中开发带来电力系统消纳问题,尤其是我国风资源丰富地区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消纳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电网消纳能力是制约风电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结合我国当前运行实际,以风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10%作为消纳条件,饱和年可消纳风电装机规模约为7亿千瓦。

(六)太阳能发展能力我国陆地表面年太阳辐射能约相当于17000亿吨标煤。

太阳能的分布有高原大于平原、内陆大于沿海、干燥区大于湿润区等特点。

太阳能发电发展受消纳能力限制,预计饱和年可消纳规模在2亿千瓦左右。

(七)中长期发电规模及结构综合考虑各种发电装机类型,2020年我国电力装机将达到18亿千瓦左右,其中煤电、气电等化石能源装机约占2/3,水电、核电、风电等非化石能源装机约占1/3;2030年电力装机将达到25-28亿千瓦,化石能源装机约占50%-60%、非化石能源装机约占40%-50%。

到2050年,我国发电量的饱和规模将达到13.1-14.3万亿千瓦时左右。

化石能源发电量占57%左右,较2011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43%左右。

人均发电量达到9034-9862千瓦时,与韩国、台湾水平相当,约为美国水平的70%。

对应的装机饱和规模约为32-34亿千瓦,其中化石能源装机规模占47%左右,较2011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占53%左右。

人均装机2.3千瓦/人,与日本当前水平相当,约为美国的70%,高于英法德等欧洲国家。

三、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发展趋势(一)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从国家宏观角度,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考察相关因素,以下四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1、保持经济持续发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即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因此,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

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5584美元/人(当年价),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状态。

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国家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

而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则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成功突破1万美元。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各国经济均经历了一个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其后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国经济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未来,我国将按照既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逐步完成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参考国内相关科研单位与专家意见,预计我国未来GDP增速为:2011-2020年年均7.5%左右,2021-2030年年均5.5%左右,2031-2040年年均4.0%左右,2041-2050年年均3%左右。

我国GDP总量,到2020年时将达到约83万亿元(2010年价,下同),2030年时将达到约140亿元,2050年时将达到约280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