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渔戏剧理论的解读
浅论李渔的戏剧创作理论 李渔戏剧理论
《浅论李渔的戏剧创作理论李渔戏剧理论》李渔,明末清初人。
明亡以前,生活比较富足。
清初,经历巨大的社会变革,兵灾战火中,逃离家园。
从此家道中落,他也开始了一生为生活奔波的日子。
《闲情偶寄》成书于1671年,时年李渔61岁。
关于其戏曲的理论的阐述可称为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李渔编纂戏曲剧本的主要目的是“砚田糊口”,因此喜剧的商业价值是其创作剧本注重的方面之一。
为了博得观众,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他在剧作的结构、情节、语言、音律和表演等等各个方面精心设计,以期达到观众的胃口。
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对戏剧这一种艺术形式来说,这是戏曲创作的几个要求之一。
如何能够像庖丁解牛一样时时抓住或延长、改变观众的注意力,这需要剧作家花费很多的时间来处理。
一个剧本的演出就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要吸引各种各样的观众,这本身就是一场艰辛、激烈的心理搏斗。
而李渔的剧论旨在抓住观众心理方面颇有一番前无古人的见解。
姚斯在他的《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中说,“在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关系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是仅仅作为一种反应而存在。
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构成。
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
”姚斯把接受者看作是一个重要的参与部分,因而创作戏曲时,必须充分考虑作品、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关系。
观众作为一个接受群体,一出戏必须得到观众的赞许才能长久生存下来。
一出戏的成功与否,观众是最重要的评判者。
但同样这种作用是双向的,既然对作品反映一般,那说明剧作能引起的注意力确实不大。
李渔在剧论其实很好的考虑到了观众的心理,他把结构放在了第一位。
而文章主要也是从其的戏剧情节结构来分析。
首先看其在戏剧人物和事件的处理上。
李渔在“立主脑”中,指出“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自终,离合悲欢,中其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只为一事而设。
引一人一事,即传奇之主脑也。
”可以看出其认为故事里的人和事情是很重要,他认为确定主人公和主要事件就是“主脑”。
浅析李渔的戏剧和小说理论
浅析李渔的戏剧和小说理论摘要:李渔是清初著名的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和小说家,在戏曲和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其戏曲理论在中国戏曲理论史上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
在这里,将重点阐释他的戏剧和小说理论。
关键词:李渔戏剧理论小说理论戏剧理论李渔是我国文学史、戏曲史、戏曲理论史上的一个杰出人才,一生著述颇丰,其著作涉及诗、词、文、赋、小说、戏曲、戏曲理论等方面,且样样精通,而戏曲理论之集大成者《闲情偶寄》更是扬名海内外。
他的戏曲理论主要见于《闲情偶寄》“词曲部”、“演习部”以及“声容部”之一部分。
李渔从明代剧作家远离舞台使剧本成为案头之作中发现弊病,开始注重与观众的互动性和舞台效果,重视研究戏曲的演习工作。
因此,李渔在戏曲的艺术形式和演唱技巧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
独树一帜的戏剧风格使他在当时戏曲界一举成名,可谓是“北里南曲之中,无不知李十郎者”。
李渔从他自身体味的艺术规律出发,确立了以“登场”为目的,以“主脑”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针线紧密”、“文情专一”为要求的结构原则。
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李渔创造出以“奇意”为灵魂,以“一人一事”为枢纽,以“奇事”、“奇情”为表现,众多人物网式联系,多条线索交叉叙事,格局场景异彩纷呈的独特艺术结构。
同时,李渔比前人更熟练、巧妙地运用了“血脉相连”法、“郑五歇后”法、偶然巧合法、错认误会法和双重游戏法等多种结构技法,大大增强了其戏剧结构的生动性和影响力。
李渔能成为清代首屈一指的“当行”曲家,并创造出“为一朝之冠”的结构艺术,主要原因在于他既有“顺性、顺情、顺世”的自适人生观,又存在“卖赋以糊其口”的生计需要,以及他生长在一个戏剧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
李渔把握了戏曲艺术舞台性特点,深知“优人搬弄之三昧”,并以这一根本特色的把握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剧美学体系,系统论述了从剧本到舞台演出的一系列特殊规律。
李渔的戏剧理论乃小说家的戏剧理论,“非奇不传”、“非新不传”的戏剧观是李渔戏剧理论的核心。
从《风筝误》看李渔的戏剧观
从《风筝误》看李渔的戏剧观李渔是中国明代杰出的戏剧家,被誉为“明代戏剧之宗”。
他的戏剧观点以其代表作《风筝误》为例,展现了他在戏剧创作中独特的见解和独到的才华。
《风筝误》是李渔创作的一台四十出的杂剧,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与责任的故事。
这部作品中,李渔运用了喜剧和悲剧的元素,以及丰富的角色设置和巧妙的情节安排,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性。
李渔的戏剧观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观察。
首先,李渔强调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深刻描绘了角色之间的心理变化和相互作用,展示了人物的喜怒哀乐、情感纠葛和内心挣扎。
在《风筝误》中,主要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和角色塑造都非常复杂,表现出了人性的多面性。
其次,李渔注重剧情的发展和节奏的掌控。
他善于运用剧情的起承转合,通过巧妙的叙事手法和情节的交错,增加了戏剧的紧张感和吸引力。
剧中爱情与责任的冲突和矛盾是整个故事的核心,李渔通过角色之间的行动和对话,展示了剧情的高潮和低谷,使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
再次,李渔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
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言辞之间的微妙差别,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角色。
在《风筝误》中,李渔塑造了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如忠诚的仆人、贪婪的商人和无畏的英雄等等,每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此外,李渔还注重戏剧的教育功能。
他通过戏剧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传达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引导观众思考人生和人性的问题。
在《风筝误》中,李渔以爱情与责任的冲突为主题,探讨了人们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综上所述,《风筝误》充分展示了李渔的戏剧观。
通过描绘人性的复杂性、掌握剧情的发展和节奏、刻画人物形象和塑造、以及注重戏剧的教育功能,李渔成功地创作了一部情节曲折、唯美动人的戏剧作品。
他的戏剧观对于今天的戏剧创作者和观众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简述李渔的戏曲主张
简述李渔的戏曲主张
李渔是20世纪初活跃的戏曲家,也是“新派”戏曲的代表。
他希
望能够为中国传统戏曲赋予更加广阔的空间,打破传统的局限,使戏
曲能够更好的展现出其精神性以及艺术性。
李渔首先主张抛弃历史上剧本写作的老一套,而采用新的故事情节、新的台词表达,以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以及
融入艺术性。
此外,他主张融合音乐性、舞台设计性等元素,以提升
戏曲的艺术性。
李渔还提出要实现民间真实的戏曲,他主张要完全拒绝形式化的
文字,实现民间自然的口语。
同时,他主张要实现精神性的戏曲,实
现文学上的艺术性,考虑剧作的文章性。
最后,他还主张要大胆创新,改革传统的演出技术,使戏曲脱离传统模式,赋予更加广阔的空间,
以表达更有文化内涵的戏曲。
总之,李渔主张实现新派戏曲,其主张包括:抛弃历史上剧本写
作的老一套,融合音乐性、舞台设计性等元素;实现民间真实的戏曲,实现精神性的戏曲,考虑剧作的文章性;大胆创新,改革传统的演出
技术,使戏曲脱离传统模式,赋予更加广阔的空间,以表达更有文化
内涵的戏曲。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1. 引言1.1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李渔是明代诗人、戏曲家,他在戏曲美学思想中提出了许多关于剧本创作的理论,对中国戏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进行深入解读,从他的基本观点、剧本创作要求、人物塑造理论、现实主义创作观念以及情节构思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揭示他在戏曲创作领域的独特贡献和思想内涵。
通过对李渔的理论进行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戏曲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之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不仅具有理论研究的意义,更对戏曲创作实践有着积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有助于提升戏曲文化的艺术品质和内涵,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 正文2.1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李渔认为戏曲作品应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感受力,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他认为戏曲是一种艺术形式,应当兼顾传统和现代元素,不断创新和发展。
李渔强调戏曲作品应当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精心构思的剧情、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情感表达,使观众在观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审美愉悦。
李渔认为戏曲作品是艺术家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表达,应当反映时代精神和人类命运的关怀,引发观众对世界的思考和思想的碰撞。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以人为本,注重情感表达和审美体验,强调戏曲作品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启发人们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对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这些观点对于戏曲剧本创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2 李渔对剧本创作的要求李渔认为剧本的结构应当严谨完整,情节紧凑连贯。
他强调剧本应当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通过严谨的布局和合理的安排,使得观众在观看中能够引起情节的紧张和悬念,从而增加戏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李渔强调剧本的语言应当生动活泼,富有诗意和韵味。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李渔是明朝晚期的戏曲家和评论家,他对戏曲美学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李渔的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占据了重要地位,他提出了创作剧本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文将对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进行解读。
李渔提出了“诚意”和“趣味”的原则。
他认为,剧本创作应以诚意为基础,即剧作家要有真挚的情感和真实的创作动机,才能创作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剧本。
李渔主张在创作中融入趣味元素,使剧本更易于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
他认为,趣味是剧本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只有将诚意和趣味相结合,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剧本。
李渔注重“情节”的构建。
他认为,好的剧本应具有丰富的情节,包括情感的起伏、冲突的激烈和情节的跌宕起伏等。
他倡导情节要具备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突兀和莫名其妙的情节转折,否则会使观众产生困惑和厌倦。
李渔还提出了情节的合理性原则,即情节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社会背景,不可随意安排,以保证整个剧本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李渔还对剧本中的人物刻画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主张人物塑造要根据剧本的主题和情节需求,创造出具有鲜明个性、丰满而复杂的人物形象。
他认为人物的形象要立体、真实,要体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并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李渔还提出了人物的唯一性原则,即每个角色都应该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性格,不可出现人物替代或重复的现象。
李渔对剧本的语言运用也给予了重要关注。
他认为剧本的语言要符合古代文学美的规范,注重妙语、含蓄和充满艺术感。
他强调剧本语言要避免生硬、粗糙和平淡的表达,以充分展示作者的才华和艺术修养。
李渔还主张在语言运用中融入音韵美和节奏感,以增强剧本的艺术感和表现力。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的剧本创作理论提出了诚意与趣味原则、情节构建原则、人物刻画原则和语言运用原则等,这些原则为戏曲剧本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李渔的剧本创作理论对后世的戏曲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后来的剧本创作和戏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李渔是明代戏曲理论家、批评家,他的戏曲美学思想是中国戏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的著作《陶庵梦忆》中,有关戏曲的部分,尤其是他对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进行解读。
李渔在《陶庵梦忆》中指出,戏曲创作的关键在于情节的设置。
他认为,情节是戏曲的灵魂,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李渔强调情节应当合乎逻辑,具有必然性,而不应该是凭空捏造或矫揉造作的。
他提倡戏曲创作者应当注重对情节的推敲和追求,力求达到情理合一,使剧情更加真实可信。
李渔的这一观点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导着戏曲创作者在创作剧本时应当注重情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力求使剧情更加吸引人、感人至深。
李渔还强调人物塑造在戏曲创作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应当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以便观众能够一眼辨认出来。
李渔认为,人物的塑造要符合现实生活中的人性,要具有情感、动机和行为上的逻辑性。
他鼓励戏曲创作者应当根据剧情需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这一观点对后世戏曲创作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启发着戏曲创作者在创作剧本时应当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力求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更具有观赏性和感染力。
李渔还对舞台表现形式和舞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舞台表现形式应当服务于剧情的需要,而不应该是为了炫技或者迎合观众的好奇心。
李渔提倡舞台表现形式应当符合戏曲的审美特点,既要追求真实感和艺术感,又要兼顾观赏效果。
他强调舞台表现形式要与剧情和人物相协调,以服务于整部戏曲的表现,要求创作者通过对舞台表现形式和舞美的运用,来增强戏曲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性。
李渔的这一观点对后世戏曲创作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启发着戏曲创作者在创作剧本时应注重舞台表现形式和舞美的运用,力求使戏曲更加生动有趣、艺术感染力十足。
李渔的戏曲美学思想中的剧本创作理论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导着戏曲创作者在创作剧本时应当注重情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力求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更具有观赏性和感染力,注重节奏和韵律的合理运用,力求使戏曲更动听动人,注重舞台表现形式和舞美的运用,力求使戏曲更加生动有趣、艺术感染力十足。
李渔戏曲结构的四点具体主张
李渔的戏曲结构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 分场主张:李渔主张戏曲应该分为四折一场,即五个部分。
他认为这样的结构既能保证戏曲内容的丰富性,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出完整的故事情节。
2. 情节主张:李渔认为戏曲的情节应该曲折多变,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他提倡在戏曲中设置悬念、转折和冲突,使剧情更加引人入胜。
3. 角色主张:李渔强调角色的性格刻画,认为角色的性格应该与剧情紧密相连。
他主张通过角色的性格特点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使观众更加投入到剧情中。
4. 舞台主张:李渔主张舞台布置应该简洁大气,以突出演员的表演。
他认为舞台布置过于繁复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影响戏曲的观赏效果。
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简答
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简答
在戏剧构造方面,李渔提出的重要原则有:“立主脑”,即突出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并以此体现“作者立言之本意”;“脱窠臼”,即题材内容应摆脱陈套,追求新奇,重视创意;“密针线”,即紧密情节结构,前后照应,使全剧浑然一体;“减头绪”,即删削“旁见侧出之情”,使戏中主线清楚明白。
这些论点,都能切合戏剧艺术的特征,且简明实用。
在戏剧语言方面,李渔反对用书面文学的标准来衡量,认为必须首先从适合舞台演出来考虑,所以剧作家应“既以口代优人,复以耳当听着”,使之顺口而动听。
具体的要求有“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等,大体是既要明言直说,不故作姿态、炫耀博雅,又要生动有趣,表现出机锋和性灵,并切合剧中人物各自不同的心理和口吻。
历史趣谈:中国戏剧理论始祖李渔的戏剧理论是什么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戏剧理论始祖李渔的戏剧理论是什么呢导语: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等美誉。
《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等美誉。
《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都是李渔戏剧著作。
值得一提的是,《奈何天》、《比目鱼》等又被统称为《十种曲》。
李渔作品鉴赏《十种曲》作为李渔戏剧著作,它在中国古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李渔来说,《十种曲》的问世,扭转了他前期重视戏曲,轻视戏剧的局面。
为了表现出戏剧的演出效果,李渔在戏剧著作中,添加了宾白创作。
由此,李渔也成为中国戏剧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宾白,并且善于用宾白的戏剧家。
在《十种曲》中,李渔刻画了十对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为了歌颂爱情的伟大之处,李渔在戏剧著作中加入了浓郁的喜剧色彩。
李渔曾说:“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枝头歌一阙;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会变喜成悲咽。
”基于李渔在喜剧创作上的不俗建树,因此李渔也被后人称为“世界喜剧大师。
”李渔的喜剧著作通俗易懂,深受时人的推崇。
李渔在公元1651年至1668年间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其中《凤求凰》、《风筝误》等戏剧本深受杭州人士的欢迎。
等到《笠翁十种曲》问世后,一度出现“洛阳纸贵”的现象。
时至今日,李渔的戏剧作品依然深受世人的欢迎。
李渔的戏剧理论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之称。
李渔作为明清之际著名的戏剧大师,他在戏剧领域的建树推动了中国古代戏剧历生活常识分享。
简述李渔的戏曲主张
简述李渔的戏曲主张李渔(1875-1944)是中国近代戏曲发展史上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改革家,也是改革前后戏曲动态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在近百年来中国戏曲史上颇具影响力,并将中国戏曲改革带入20世纪。
李渔的戏曲主张主要包括:一是发扬民族戏曲文化,重视戏曲传统。
李渔崇尚杜甫、白居易等诗词传统,相信戏曲文化的精华就在于诗词的抒情思想,坚决反对剧作家胡夷化、罗贯中化的做法,认为“民族戏曲是一个全宋元民族文化的汇集”。
他强调,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戏曲艺术家应该坚持反对剧作家抄袭、仿效外国戏剧的抒情思想,而是要把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融入戏曲表演之中,以便在中国的文化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记。
二是发扬文人戏曲文化,重视文人戏曲的熟悉性。
他认为,由文人创作的文人戏曲文化,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表达的是精神的文化,而不是粗俗的体制和社会风尚,并且把其作为重要的戏曲作品来传承,以便培育观众的审美情操。
三是发扬抒情性戏曲文化,重视戏曲表演者的才艺。
李渔认为,抒情性戏曲文化是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种文化,它把艺术表演和诗词艺术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展现诗词文学的精美,又能充分发挥表演者的才艺,反映出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和精神美。
他强调,抒情性戏曲文化应该以抒情性的角度,结合表演的艺术与风格,增强表演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四是发扬新派戏曲文化,重视戏曲改革的发展。
李渔认为,新派戏曲文化带来的变化,有助于将抒情性戏曲文化与传统戏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弥补了传统戏曲文化的不足;同时,也塑造了新型的、更有趣的戏曲表演模式,从而降低了戏曲艺术的认知门槛,使戏曲艺术更容易地被大众接受。
为此,他提出:“新派戏曲的变革,既应当把抒情性的情感发挥到极致,又应当有智慧地融入现代年代的改革,以创出一种具有现代性、简洁性与新颖性的戏曲文化。
”。
阐述你对李渔曲论的理解
阐述你对李渔曲论的理解一、引言李渔,原名李清,字渔,号笠翁,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家、文学评论家。
他的曲论作品《闲情偶寄》对我国古代戏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李渔的曲论进行简要阐述,以期对李渔及其曲论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李渔曲论的核心观点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出,戏曲是一种综合艺术,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他认为,戏曲的本质是表现人生,艺术手法则应以自然、真实、感人为主。
此外,他还提出了审美标准,主张戏曲作品要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三、李渔曲论的具体内容1.情节安排:李渔认为,好的戏曲情节要紧凑、曲折、引人入胜。
他提倡在情节设置上要注重因果关系,避免无谓的枝蔓。
2.角色塑造:李渔强调角色性格的鲜明性和真实性,要求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既能体现角色的个性,又能与整体剧情相协调。
3.语言表达:李渔主张戏曲语言要通俗易懂、富有表现力,同时注重押韵、对仗等修辞手法。
4.音乐舞蹈:李渔对音乐和舞蹈在戏曲中的地位十分重视,认为音乐能渲染气氛,舞蹈能增强表演的观赏性。
他提倡音乐与舞蹈的融合,使之成为戏曲整体艺术的一部分。
四、李渔曲论的实用性李渔的曲论在当代戏曲创作中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他的观点启发了编剧、导演和演员如何在艺术表现上做到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具有民族风格。
李渔的曲论对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世戏曲创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五、结论李渔的曲论是对我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重要贡献,他的观点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李渔的曲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戏曲艺术的本质、表现手法和审美标准,为当代戏曲创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试论李渔商业化戏剧
试论李渔商业化戏剧
李渔是明朝著名的戏曲作家,他的代表作品《南柯记》、《太真外传》等深受观众喜爱,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但是,除了艺术成就之外,李渔还因为商业化戏剧的理念和实践而备受争议。
本文试论李渔商业化戏剧的特点和影响。
首先,李渔强调戏曲的商业化运营。
在他的理念中,戏曲是一种产业,需要商业化运营来维持和发展。
他认为,只有将戏曲当做商品来销售,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商业潜力和价值。
因此,他创办了“窦氏剧场”,将戏曲表演转化为商业演出,并倡导了“戏为饮食,以利为先”的“利”文化。
这种理念和实践对于中国后来的戏剧商业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李渔重视戏曲市场的开发和管理。
他设立了“买票进场”、“明码标价”等制度,使得观众和戏曲表演之间的商业关系更加清晰明确。
他还提出了“用人不独看才艺,重在看市场”的观点,认为演员的能力和市场价值同等重要。
这种观点反映了李渔在商业化戏剧方面的洞察和实践经验,对于戏剧市场的建设和发掘具有现实意义。
最后,李渔强调戏曲的创意和商业价值的统一。
他认为,艺术创意和商业价值是可以兼得的,商业化戏剧的成功需要在艺术性和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
因此,他在创作戏曲的同时,也考虑到了表演效果、市场接受度等方面的因素。
他的创作手法和表现风格兼具艺术性和可商业性,为后来的戏曲创作和商业化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总之,李渔商业化戏剧是一种富有争议的实践,但是其强调的戏曲产业、市场管理和创意与商业价值统一等思想,对于中国戏剧产业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和借鉴价值。
试论李渔商业化戏剧
试论李渔商业化戏剧李渔,字复斋,号梦阮,明末清初戏曲家,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
他的戏剧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而著称,被誉为“明代第一剧家”。
在李渔的作品中,商业化的元素十分显著,这不仅体现在他对商业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还体现在他的戏剧作品中对商业化产物的刻画和对商业化现象的探讨上。
本文将探讨李渔戏剧作品中的商业化元素,并分析其对戏剧的影响和意义。
在李渔的戏剧作品中,商业化的元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商业社会现实的描绘,二是对商业化产物的刻画。
在《长生殿》中,李渔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了一个以权谋利、悬赏捉拿为主要特征的商业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人们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不惜违反道德伦理,甚至背叛亲人,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李渔的另一部作品《锄禾日当午》中也揭示了商业社会中的人情冷暖、人情世故等现象,这些都是商业社会的典型特征。
李渔对商业化产物的刻画也颇具深刻。
在《锄禾日当午》中,他以一个农村村姑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京剧演出、商业化媒体等流行文化产物的描述,揭示了商业化产物对人们思想和生活的影响,从而展现了商业社会的丑恶面貌。
商业化元素对李渔戏剧的影响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商业化元素的引入为李渔的戏剧注入了更多的现实元素,丰富了戏剧的内容和形式,使得其作品更加接地气和富有生活气息。
商业化元素的揭示激发了李渔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商业化现象的深入探讨,使其戏剧作品更具思想性和启发性。
商业化元素的运用拓展了李渔的创作想象力,使他在戏剧表现形式上更加开阔,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手法,更富有创新性和时代感。
商业化元素的融入为李渔的戏剧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使其作品更易被受众接受和传播,从而提高了戏剧的社会影响力。
李渔的戏曲理论
从《闲情偶寄》谈对李渔戏曲理论几点认识摘要: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他的《闲情偶寄》中的戏曲理论部分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李渔联系元明以来的戏曲创作实践,结合个人的创作体会,并吸取了前代理论批评家的真知灼见,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作了较系统的总结,从而构造出一个完整、内容丰富、具有民族特色的戏曲理论体系。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戏曲理论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他的《闲情偶寄》中的戏曲理论部分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王运熙、顾易生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评价道:“《闲情偶寄》中的曲论,组织细密,条理清楚,形成了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批评体系。
”①《闲情偶寄》中关于戏剧理论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前两个部分《词曲部》(李渔此时所谓“词曲”,即今日所指的戏曲)和《演习部》——被后人独立刊行,名之为《李笠翁曲话》或《李笠翁剧论》。
另在《声容部》“习技第四”中,对表演艺术也经行了一定的论述。
②在这些部分中,李渔联系元明以来的戏曲创作实践,结合个人的创作体会,并吸取了前代理论批评家的真知灼见,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作了较系统的总结,从而构造出一个完整、内容丰富、具有民族特色的戏曲理论体系。
《词曲部》主要论及戏曲创作的立意、构思、语言、音律程式乃至剧本的通俗化问题。
《演习部》总结了昆曲艺术的教学和舞台演出的经验,论述了戏曲演出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如何选择和改造剧本、如何教授演员唱曲道白以及演员服饰妆扮和音乐伴奏等,并提出演戏不能落于俗套,要推陈出新。
在《声容部》中,李渔还对如何挑选、训练演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总之,李渔的戏曲理论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座丰碑。
第一,李渔《词曲部》中提出了“结构第一”的观点,“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豪之始。
”③一反自元以来曲为先的传统,提出先有结构,而后才应考虑曲调音律的问题——“结构第一,词才第二,音律第三”。
李渔把从重“曲”转而到重“戏”,①转引自王红梅、邓婕·浅析李渔曲论中的“重机趣”·焦作教育学院学报·第17卷第2期2001年6月.②方晚·对李渔戏剧理论和创作的再认识.[J].东方艺术·艺论推崇结构,强调叙事。
李渔戏剧结构理论批判
李渔戏剧结构理论批判南京大学文学院㊀陆㊀炜㊀㊀清初戏剧家李渔的戏剧理论是一个戏剧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古典戏剧理论的高峰,因此一向受到高度的重视,其中的戏剧结构理论尤为人们反复探讨.但恰恰是其结构理论总有解说未畅之感.思其原因,大约历来的研究都着眼于阐发与肯定,未能采取批判与反思的立场.本文就是要将李渔的结构理论放到中西戏剧美学比较的视野和明清戏剧创作的视野中,采取批判的立场,使其内涵充分显露,使其价值得到新的评定.李渔的结构理论见于«闲情偶寄»之 词曲部 ,大略有三项内容.一是 结构第一 的观念;二是以 立主脑 ㊁ 减头绪 ㊁ 密针线 等说为主的结构方法理论;三是论结构的格局,包括 开场 的一定之规㊁全部情节应该遵守悲欢离合的套子㊁上半部结束 小收煞 ㊁全本结束 大收煞 等技法等.对第一项内容,其含义和价值没有疑义.第三项内容不受重视,因为那是明清传奇的固定章法,现在写戏曲,即便是作传奇,也已经不再是如明清传奇那样一剧四五十出,不再用到这一套了.最受今人重视,得到探讨也最多的是第二项内容,因为它似乎就是古典戏曲编剧经验和美学的精髓.但偏偏就是这项内容存在疑惑,本文论述也从分析此项内容入手.一㊁关于 立主脑 的疑惑立主脑 ㊁ 减头绪 ㊁ 密针线 等理论让人疑惑的地方,最关紧要的就是一点:什么是 主脑 ?李渔在 立主脑 一节是这样论述的: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从 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一句,可以把主脑理解为主题思想(其实也可以解作创作意图.因为 立言 作 作文一篇 解, 本意 就是主题思想; 立言 作文章中的主题思想解, 本意 就是创作意图).但李渔说得明白, 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 ,可见主脑并不指主题思想.但这两种解释是可以统一的,因为主题思想可以也应该直接体现为剧中的人物㊁事件.李渔的 原其初心,只为一人而设 和 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 两句话中, 原其初心 就是推想和追究作者写作之本意的意思,可见一人一事就是主题思想(或创作意图)的直接体现.于是,我们可以把 主脑 理解成体现主题思想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但李渔紧接着的论述却否定了这种理解,让人们陷入疑惑之中.这段论述是对作为 主脑 的 一人一事 的举例说明:如一部«琵琶»止为蔡伯喈一人,而蔡伯喈一人又止为 重婚牛府 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二亲之遭凶,五娘之尽孝,拐儿之骗财㊁匿书,张大公之疏财仗义,皆由于此.是 重婚牛府 四字,即作«琵琶记»之主脑也.一部«西厢»止为张君瑞一人,而张君瑞一人又止为 白马解围 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夫人之许婚,张生之望配,红娘之勇于作合,莺莺之敢于失身,与郑恒之力争原配而不得,皆由于此.是 白马解围 四字,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毫无疑问,重婚牛府与白马解围绝不是两部名作中能够体现主题的主要事件,它们只是戏中众多情节在结构上的枢纽性事件.现在,主脑有了两种解释,一种是剧作的主题思想,一种是并非体现主题的结构上的枢纽性事件.这两者差距很大,无法调和统一.到底主脑该怎样解释?这是每个李渔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问题.赵景深先生的处理代表了一种最老实的态度.他看清了对什么是主脑存在着两种解释的矛盾,同时认定李渔的意思指的是后一种,于是就把前一种解释看作李渔表述不当,将其断然勾销.他在其«曲论初探»中这样论道: 李渔说, 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这两句话很不妥当,容易使人误会他所谈的是主题思想,其实他指的是最重要的关目,或戏剧情节,也就是联络全剧人物的枢纽. 赵先生的意见非常明快,意见的实质是认为李渔谈主脑时,讲一人一事时,本没有涉及主题思想的意思.但李渔明明又说 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 ,如何能够把涉及主题思想的意思勾销呢?这种做法不能消除困惑,而有点简单化.俞为民先生的«李渔‹闲情偶寄›曲论研究»中对主脑的分析是最细致的.俞先生采取的态度与赵先生相反,力图为李渔圆其说.书中指出: 作为结构中心的两个方面,剧作的主题和一人一事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主题思想统率一人一事,而一人一事又具体反映和体现主题思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戏曲结构的主脑. (见该书第45页)这是用主题与人物㊁事件应该有统一性的常理来解说问题.俞为民显然认为李渔的 主脑 有主题思想的意思,并且肯定了李渔的 一人一事 的确有着体现主题思想的意思.这种思路在李渔那里可以找到证据.李渔在其 减头绪 一节中指出, «荆»«刘»«拜»«杀»之得传于后,止为一线到底,并无旁见侧出之情. 以其始终无二事,贯串只一人也. 这段论述被人们总结为著名的 一人一事,一线到底 的经验.在这里, 并无旁见侧出之情 与 一人一事,一线到底 是统一的, 一人一事 显然应该是全剧的主要事件.然而,这仍然不能弥合 立主脑 一节正式阐释主脑时的两种含义的矛盾.因为 白马解围 ㊁ 重婚牛府 是关于什么是主脑的范例性的解释,是明明白白的.而这两件事不体现主题,也不能贯穿全剧始终.对上述疑惑,余秋雨的态度与赵先生㊁俞先生都不同,他在自己的«戏剧理论史稿»一书中采取了乖巧的策略.当涉及主脑的解释时,余秋雨表示赞同赵景深的意见,即作为主脑的一人一事 是指结构的枢纽 ,其目的和功用 是首先以此来归拢和廓清结构 .但余秋雨是完全意识到问题所在的,他不想断言 主脑 与主题思想无关,所以又说: 至于其次是否也会包括全剧意蕴的鲜明清晰,这倒是可以考虑的. 在用含糊其辞避免了简单化后,他就把问题抛开,以高屋建瓴的气势论李渔结构理论的美学追求.他指出 立主脑 ㊁ 减头绪 是追求 结构的单一性 , 密针线 是强调 结构的内部衔接 ,而 结构的完整性,是李渔结构论的终点.确立主脑,突出主线,内在衔接,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戏剧结构的完整,一个主次井然而又扭结紧密的生命体显然是可以被称之为获得了内在完整性的.但是,完整的结构最主要的外在体现,则是头㊁身㊁尾的组合和呼应. 余秋雨从一般艺术美学的高度来肯定李渔,其论述漂亮地把李渔的结构论抬到了符合亚里士多德结构美学的水准上( 纽结紧密的生命体 , 头㊁身㊁尾的组合和呼应 都是«诗学»中的重要概念).这样的论述使他得以绕开和滑过李渔结构理论解释上的困惑的问题,阐发出了李渔结构理论追求戏曲结构整一性的主旨.但与此同时,论述也走入了危险境地:李渔要求的戏剧结构已经被说得像是亚里士多德的 有机整体 了.总体来看,我们不能不得出结论:李渔对 主脑 的解释的确存在矛盾.对于这种矛盾,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努力解开这个矛盾固然是合理的态度,但并非最好的态度.因为最重要的是李渔到底想说的是什么意思,如果这个问题可以弄清,论述中的矛盾是次要的问题,不去深究也可.因此,上述三位先生不能说是在取消㊁掩盖㊁绕过矛盾,而是都采取了最好的态度.然而,由于 立主脑 在李渔结构理论中具有关键地位,由于对 主脑 论述上的矛盾的理解不同,对李渔结构理论想说的意思就有了三种解释:一是结构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个枢纽性的情节,一是李渔结构理论就是要建立主题思想与人物㊁事件相统一的结构中心(按:其实就是主要事件),一是李渔结构理论总的意思是追求严整㊁统一的剧情结构.这三种解释是很不相同的.那么李渔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二㊁明清传奇的结构状况与李渔结构论的实质为了弄清李渔结构理论真正的意思,我们必须把李渔的论述同其所论的戏曲的结构实践联系起来.李渔结构理论所论的戏曲是传奇,这一点必须明确.李渔不仅在论述中处处说 传奇 如何如何,而且在 密针线 之末尾还有一大段话,驳斥有的人用 元人 如此来为自己结构上的缺点辩护的现象,他说: 然传奇一事也,其中义理,分为三项:曲也,白也,穿插联络之关目也.元人所长止居其一,曲是也;白与关目,皆其所短.吾于元人,但守其词中绳墨而已矣. 由此可知,李渔结构理论所论的对象不仅只是传奇,并不包括元杂剧,而且也排除了为论传奇而举元杂剧为范例的可能.这就意味着李渔所说的结构理论,完全是对传奇的要求,而他也认为,传奇的结构就是最好的戏曲结构.传奇的结构实践的状况是什么?众所周知,是规模的庞大和情节的散漫.元杂剧体制一本只有四折,间或有五折者,最长者如«西厢记»㊁«西游记»,将数本连缀成一剧,长达二十折以上,属于特例.到了 传奇之祖 的«琵琶记»,规模变成四十二出,此后四五十出成了通例.传奇情节规模过大的问题逐渐为许多人所认识,到了明末清初,不少人主张缩小体制,李渔就是其中之一,他自己的创作就缩减到每本三十多出.但清初产生的传奇压卷之作«长生殿»和«桃花扇»仍为五十出和四十四出,就是说规模庞大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传奇庞大的规模给文人填词制曲㊁施展才情以充分的空间,万历朝开始出现 词山曲海 的盛况与此因素有关,这种规模也给情节的舒展提供了充分空间,剧作者对情节丰富性的狂热追求的风气逐渐形成.在这种可以肆意铺展情节的活动中,情节散漫的问题是必然出现的,头绪繁多㊁破绽迭出成了普遍的毛病.这正是李渔 立主脑 ㊁ 减头绪 ㊁ 密针线 的结构理论出现的背景.面对着李渔所论的传奇结构的实践状况,要思考李渔结构理论的意旨,我们要提出来的问题是:传奇那种庞大㊁散漫的情节是一种什么结构形态?李渔的结构理论是肯定还是要求改变这种结构形态?李渔是否有建立枢纽性情节㊁强调主题思想与主要事件统一的结构或建设严整的有机整体性的结构的理论意向?传奇的情节结构,李渔在其«闲情偶寄» 词曲部 之 格局第六 有所阐述,如: 开场用末,冲场用生.开场数语,包括通篇,冲场一出,酝酿全部,此一定不可移者.开手宜静不宜喧,终场忌冷不忌热,生㊁旦合为夫妇,外与老旦,非充父母,即作翁姑,此常格也. 但这些规则和惯例,以及主要人物总是一生一旦㊁情节发展总是悲欢离合㊁结局总是大团圆的套子,是外在的情节模式和写作格式,更为重要的是故事内部的构造状态.传奇的故事都是从头写起的,从头写起的形式在西方戏剧编剧中叫做 开放式 结构.传奇的结构叫做 开放式 固然不错,但这一名目却不足以把实际情况表述出来.因为西方的 开放式 的戏主要事件只有一个,写一个行动或一场冲突的始末,行动完成或冲突解决戏就结束,中国的传奇则不然,一剧之中包含着许多的事件.以李渔提出的«西厢记»为例,张生由 惊艳 而 借厢 ,由隔墙 酬韵 而 闹道场 ; 白马解围 后以为能娶莺莺,又遭老夫人赖婚;后来在红娘帮助下得到莺莺的信去赴约会,又遭莺莺 赖简 ;终成好事了,又被发现,被老夫人撵去赶考;高中了探花回来,莺莺却被许配了郑恒;张生找来白马将军作证,重新力争,才与莺莺团圆.在这里找不到主要事件,因为从头到尾就是张生㊁莺莺的爱情故事,这个曲曲折折的故事不能说是一个事件,而除此之外又没有别的次要事件.这里绝不是一个行动,而是一个行动结束又开始新的行动.这里也不符合写一个冲突的概念,因为故事中既包含许多冲突(如 赖婚 是年轻人与老夫人的冲突, 闹简 ㊁ 赖简 是张生㊁莺莺㊁红娘内部的冲突),又有许多部分没有冲突(如崔㊁张在 酬韵 ㊁ 琴心 中的情意暗通, 长亭 的恋恋不舍和分别后的相互思念).再以李渔举出的«琵琶记»为例,这里是一生一旦各自遭遇的双线形态,蔡伯喈先是 辞试 ,父母不从,只好去赶考;继而考中了状元要 辞官 回家,皇帝不从,只好做官;再下去是 辞婚 不从,只好做了牛丞相的女婿,留在京城苦苦思念家人.赵五娘在家遭遇荒年,先是吃糠苦挨;后剪发卖钱,罗裙包土,埋葬公婆;再下来琵琶弹唱,沿路乞讨,进京寻夫 这同样是主人公的遭遇,一个曲曲折折的故事,不能纳入主要事件㊁一个行动㊁一场冲突的概念.如果再证之以更多的传奇名剧,则情况相同,你根本无法找出剧中哪一个事件就是主要事件,也无法把全剧归结到写什么冲突上去.其实,李渔在论 立主脑 的一段话里已经对这种情节状况做了很好的描述: 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 于是,传奇的情节就不仅是 开放式 地从头写起,而是从头至尾写一个人的经历㊁遭遇,属于依时间先后把众多事件一一叙述的史诗的结构形态.李渔的结构理论是否有意改变传奇的这种结构形态呢?显然是没有.证据之一就是他用了 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 来描述传奇的情节面貌.证据之二就是他在 格局第六 中说传奇格式的一定之规,如 开场数语 要 包括通篇(按:即先叙出全剧故事梗概), 开手宜静 (按:即剧情应从平静中缓缓展开), 有名脚色,不宜出之太迟 虽不定在一出㊁二出,然不得出四㊁五折之后 ,以及上半部之末出要形成 小收煞 ,全本收场要 大收煞 等,处处皆表现出他对传奇庞大舒缓的结构的肯定.证据之三是其 演习部 之 选剧第一 的 缩长为短 一节.此节本为解决剧本过长的问题而写,但李渔的观点是 戏之好者必长 .同时他又很清楚能够通宵达旦看戏的人 十中不得一二 ,于是提出 与其长而不终,无宁短而有尾,故作传奇付优人,必先示以可长可短之法.取其情节可省之数折,另作暗号记之,遇清闲无事之人,则增入全演,否则拔而去之 .李渔提出这种权宜机动之法,可见他是肯定传奇的结构形态的.既然李渔是肯定传奇的结构形态的,那么,李渔的结构理论就是要建立主题思想与人物㊁事件相统一的结构中心(按:其实就是主要事件),李渔的结构理论总的意思是追求严整㊁统一的剧情结构,这样两种解释就不能成立了.因为如上所述, 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 的史诗式的情节形态是无法服从于一个体现主题思想的主要事件的,而传奇的结构形态离严整统一的结构更是遥远.严整统一的结构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有相当具体的论述,它不仅要求完整的情节须要有 头㊁身㊁尾 三个有机部分,而且要求情节的 一定长度 ,即主人公 能由逆境转到顺境,或由顺境转到逆境 ,就是说命运一次变化就得结束.更重要的是要求情节 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里面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要是某一部分可有可无,并不引起显著的差异,那就不是整体中的有机部分 .这就是西方戏剧长期奉行的 有机整体 的概念.李渔指出一部传奇若演出时间紧,可少演数折,今人改编上演旧传奇,甚至是上演李渔的剧本,可删去二十出仍保持主要情节,可见传奇的情节与严整统一的结构全不沾边.李渔的结构理论的意旨在于把握主要事件建立结构中心,在于倡导有机整体性.这两说既然不能成立,必然导出两个推论.其一是,以往对李渔结构理论的阐发,明显地被充分肯定民族遗产㊁尽量抬高李渔理论及中国戏曲价值的动机所笼罩,以至把主题与主要事件统一的一般规律,把比较理想的有机整体性的戏剧结构说成了李渔的意思.其二是,解释李渔的结构理论的意思,还得在枢纽性情节一说上再下工夫.这样,我们又回到了关于 主脑 解释的疑惑问题.三㊁李渔追求的是奇巧的情节剧要研究名为 一人一事 的枢纽性情节,必然涉及这样一些问题:枢纽性情节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枢纽性情节在戏剧中能发挥什么作用?李渔为什么提出枢纽性情节?它是戏剧的一般规律吗?枢纽性情节与 立言之本意 到底是什么关系?等等.让我们把李渔论 一人一事 的一段话再引在这里:如一部«琵琶»止为蔡伯喈一人,而蔡伯喈一人又止为 重婚牛府 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二亲之遭凶,五娘之尽孝,拐儿之骗财㊁匿书,张大公之疏财仗义,皆由于此.是 重婚牛府 四字,即作«琵琶记»之主脑也.一部«西厢»止为张君瑞一人,而张君瑞一人又止为白马解围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夫人之许婚,张生之望配,红娘之勇于作合,莺莺之敢于失身,与郑恒之力争原配而不得,皆由于此.是 白马解围 四字,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这段话所说之理,历来让人觉得有点牵强,原因就在 皆由于此 四字.«琵琶记»中,二亲遭凶是由于灾荒,五娘尽孝是由于她的道德,拐儿骗财㊁匿书是由于见财起意,张大公仗义疏财是因为他是个急公好义之人,这些都不是蔡伯喈 重婚牛府 引起的,与 重婚牛府 没有逻辑上的联系.而蔡伯喈做了官,做了相府女婿,长达三年都无法给家里送钱,也无法得到父母的信息,则从来是该剧情节明显的大漏洞.如果说毕竟 重婚牛府 使蔡伯喈不能回家,父母和赵五娘才会如此受苦,所以还能讲得通的话,«西厢记»的 白马解围 则不然了.因为先有夫人许诺谁退得贼兵就把莺莺倒赔妆奁嫁与他,才有张生找白马将军来解围之事;张生望配是从 惊艳 开始,更早在 白马解围 之前;红娘之勇于作合与莺莺之敢于失身则是因为有爱情基础,兼有不该既许婚又赖婚的道德根据,并不是报 白马解围 之恩;郑恒争配是因为莺莺早年曾许配与他,更与 白马解围 无关.这就是 皆由于此 让人感到牵强的原因. 白马解围 只是给了徘徊墙外总不得其门而入的张生一个接近莺莺的契机,至于有了这个契机之后故事怎样发展,老夫人是否赖婚,红娘是否作合,莺莺是否赖简,则全在作者的安排了. 重婚牛府 亦可作如是观,它使蔡伯喈三年不归,此契机可以引出故事,但下面的故事也可不遇灾年,而是别的套路,全在作者施为.因此, 一人一事 作为枢纽性事件,并非此情节是核心情节,可以由它逻辑地㊁因果性地生发出全剧的其他情节,而只是作者所欲写的全剧情节得以展开的一个契机性的事件.当明确了李渔的 一人一事 只是一种契机性的事件时,我们面前出现了更多的疑惑.疑惑之一:契机性事件显然不能起到把全剧情节凝聚起来㊁统领起来的作用,李渔为什么把它当做一种统领性的核心的因素提出来呢疑惑之二:李渔在 减头绪 一节提出了 始终无二事,贯串只一人 即 一人一事,一线到底 的结构思想,而无论 重婚牛府 还是 白马解围 都不是能够贯串到底的事件,难道作为 主脑 的 一人一事 和作为 头绪 的 一人一事 是不同的 一人一事 吗?疑惑之三:契机性事件并不能体现主题思想(«琵琶记»要歌颂 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 , 重婚牛府 不能体现这个主题; 白马解围 也不能体现«西厢记»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的主题),那么,李渔怎么会把它们当做 立言之本意 呢?以上疑惑归根到底,全都是由李渔的提法引起的枢纽性㊁契机性的 一人一事 与全剧的情节㊁人物㊁主题的关系的问题.要解开这些疑惑,需要对此问题做一般性的探讨,并且与李渔的创作联系起来.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凡是成功的叙事作品,必然是叙事㊁塑造人物㊁表达主题三者统一的,如果不能做到三者的统一,那只能是具体作者㊁具体作品的问题,而不是某一叙事文学体裁的问题.但这其实只是一种错觉而已.例如史诗体裁,叙事固然要表现主题,不应该旁生枝节,溢出主题范围之外,但因为要顾及完整叙述一段历史的要求,叙事的规模经常远远超出完成主题的需要;而人物的塑造并非全局性的任务,只是被包含在规模宏大的叙事中.换言之,叙事与表达主题㊁叙事与塑造人物,只是有一致的关系,并没有对应㊁统一的关系.而传奇的情况正是如此.但传奇不是史诗而是戏剧,史诗的情节形态却是不适合戏剧的.于是,传奇虽然是我国最成熟的古典戏剧,产生了众多内容丰富的名作,但却不能适应剧场演出.到了清初,明代那种富贵人家普遍自养家班的戏剧生态消失以后,传奇就在社会的经营性演出中逐渐解体,在舞台上只剩下了它的精粹残片 折子戏.传奇的历史命运说明解决好它的情节结构是多么严重的问题.而传奇的创作在万历年间解决了文采㊁声律各自的问题和二者关系的问题之后,的确出现了一股探究情节结构艺术的潮流.这股潮流到晚明已经相当明显,如被认为属于玉茗堂派的作家吴炳㊁阮大铖等就是代表,他们的作品在明末曾称誉一时.不幸的是,这股潮流却是和丧失思想追求相伴随的,因此作品的情节结构固然趋于严密机巧,但明显地走上了玩弄情节趣味之路.由明入清,在清初创作名声大噪的李渔就是这一路倾向的极致.由于传奇多是以一生一旦写男女风情,他们的情节追求突出地在一男一女发生爱情纠葛的机缘上挖空心思.在吴炳的«情邮记»中我们看到,一个才子路过邮亭,在壁上题诗一首.不久一个佳人路过,在下面和诗,仅写半首被其母喝止.其后另一佳人来此邮亭,将诗补足.那个才子再次路过邮亭,看见和诗,便寻访两位佳人.此后多有曲折误会,终成婚姻.在阮大铖的«燕子笺»中我们看到,一佳人无意拿到一幅才子所画的妓女画像,而自己与画中女子相貌相同,便在画上题诗.画像被燕子衔去,恰落入该才子之手,引起双方相思,一个曲折的故事由此开始.如果了解了这种路数,再看李渔的名剧«风筝误»就洞若观火了.该剧写才子韩生放风筝,风筝断了线落入詹家二小姐院中,这位美女在风筝上题诗一首.风筝被讨回,韩生见诗动了情思,又写挑情诗一。
概述李渔戏剧理论的表现
概述李渔戏剧理论的表现李渔戏剧理论表现为以下几点:1.审虚实艺术构思和创作过程中虚构和真实的关系。
李渔所说的“审虚实”,就是从如何对待不同题材作品的虚构和真实出发,要求作家认真重视和正确解决戏剧创作中的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关系。
李渔认为,戏剧创作中的題材内容有虚有实,“传奇所用之事,或古或今,有虚有实,随人拈取”。
2.戒讽刺、戒荒唐强调戏剧创作必须对现实生活作客观描写,使之具有广泛深刻的社会意义,反对把戏剧创作变成泄私愤、报私仇的工具,或写些荒诞不经的内容作为个人的消遣之用。
为此他特别提出“戒讽刺”和“戒荒唐”的问题。
文学创作应当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不能只是表现个人褊狭情绪。
因此文学创作从内容上说必须符合“人情物理”,而不能任凭作者按照不切实际的主观臆想,去写些荒唐可笑而没有任何现实生活根据的内容。
3.脱窠臼提倡戏剧创作的独创性。
这主要表现在“脱窼臼”一节中。
他认为“人惟求旧,物惟求新。
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
从这种追求变革、创新的思想出发,李渔不但强调各人应有自己的特点,而且认为就某一个人来说,他的创作也应该不断有新的变化,他说:“填词之难,莫难于洗涤窠臼;而填词之陋,亦莫陋于盗袭窠臼。
”4.立主脑确立主题和题材,突出主要戏剧冲突。
这集中表现在“立主脑”和“减头绪”两节中。
“立主脑”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戏剧作品中的主题;二是指与这个主题直接相联系的基本题材。
“减头绪”和“立主脑”密切相关,一部戏剧作品必须突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和主要矛盾冲突,其他次要矛盾冲突要为突出主要矛盾冲突服务,不能喧宾夺主,因此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人物和事件。
5.密针线情节安排的合理性和细节描写的真实性。
李渔提出的“密针线”即是指戏剧创作中情节的组织应当是合乎生活实际的,各部分之间需要有照应、有联系,情节的发展要顺应乎情理,符合于生活本身的逻辑。
简要叙述归纳李渔的戏剧创作理论
简要叙述归纳李渔的戏剧创作理论李渔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
他一生长期从事戏剧活动,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到晚年,他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戏剧艺术实践,撰写了我国第一部从舞台艺术角度论述戏剧理论的专著——《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和《演习部》五卷,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戏剧理论主张。
李渔的戏剧创作理论主要表现在:(1)注重戏剧文本创作的整体性①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源于他较为丰富的创作经验和舞台经验,在《闲情偶寄》的填词部、演习部里,他系统地论述了关于戏剧创作和表演的多方面的问题,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戏曲理论的体系。
他强调作剧之前,必先立好框架,制定全形,若急于拈韵抽毫,“当有无数断续之痕”,终于是要失败的。
这恰恰体现李渔对戏剧创作整体性的重视。
②创作与创作方法的结合一是戏剧文本创作的宗旨;二是戏剧文本创作的方法。
这种带明显“体验”色彩的创作方式将戏剧文本的创作、舞台的搬演和观众的接受统一起来。
这两个方面都有效地增强了戏剧文本创作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将戏剧文本创作积极融入到整个戏剧活动之中。
③戏剧活动的整体性李渔在其《闲情偶寄》清晰地道出了戏剧艺术的三方面基本活动:戏剧文本创作(设此种文字)、戏剧舞台搬演(借优人说法)和戏剧观众接受(与大众齐听)。
其中,“设”、“借”、“与”这三个动态化的词语把三个领域的戏剧活动有序地连结在一起,完整地描述了一次戏剧活动基本过程并与戏剧的社会作用相连接,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大戏剧”概念。
有关戏剧艺术众多因素在戏剧活动中积极互动,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阐释了完整意义上的戏剧。
(2)强调舞台表演的通俗化、娱乐化①李渔的戏剧观决定了舞台表演的通俗化、娱乐化李渔的创作特色是他放弃了高雅的追求,而在戏曲的大众化、通俗化方面孜孜不倦。
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迎合更大层面因而也是低层次观众的兴趣,为此在实践中创立了一套戏曲写作的实用方法,包括关目新奇、线索简单清晰、曲白并重、不避俚俗,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李渔戏剧理论的解读
摘要:作为生存于明末清初的文人,李渔不仅经历到了明末社会的变革动荡,同时也感受到了清初康熙盛世的繁华。
古已有云:时势造英雄,于今而言,李渔在中国戏曲界已堪称一代宗师。
原因有二,一他自己投身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二借前人之鉴并结合演绎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总结,且将其对戏剧的看法与观点编著于《闲情偶寄》一书中,故李渔堪称戏曲理论界的宗师。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戏剧理论、理论价值
引言:戏曲创作与演绎活动,较前清早已有之,例如关汉卿,汤显祖等戏剧创作的集大成者。
而李渔,他对待戏剧的贡献已不单单停留在戏剧篇目的创作,还包括关于戏剧演绎等的理论拔高,最为令人称赞的便是他的著作《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和“演习部”,堪称最为系统和完整的戏剧理论专著。
其中李渔最具创新性的便是深谙心理学性质的接受美学观在戏剧理论中的运用,下文将对其进行详细论述:
一、李渔个人资料及其著作
李渔,字谪凡,号笠翁。
谈到李渔,他生长在一个明末清初社会风云交替的时代,所以他会因环境所迫,做出为“砚田糊口”的人生抉择。
他曾从事图书出版,园林设计及组织戏班演出与创作,以此闯荡江湖去打“抽丰”,以获谋生。
当然,最初他还是醉心科举举仕的,奈何频频落第,正如他所写1:“才亦犹人命不遭,词场还我旧诗豪,……姓名千古刘蒉在,比拟登科似觉高。
”该诗深透他落第后的无奈与挫败。
于是此后他便转战小说与戏曲的创作,甚至不惜供养家姬,组成戏剧团,走至天南海北进行戏剧演绎。
当然,凡事不会是一番风顺的,在当时那个历史动乱的年代,无论是民族矛盾还是阶级矛盾都是激烈与尖锐的,那为了生存,他在戏曲创作中也不惜讨好新权贵,迎合时势。
好比他在《曲部誓词》中所言2:不过借三寸枯管,为圣天子粉饰太平,揭一片佛心,效老道人木铎里巷。
不正是在向世人诉说他的人生际遇和生存时代由不得他尽情创作自己的戏剧作品,而是为时局所迫不得不借此帮助封建统治阶级传达惩恶扬善,令戏剧作品起到警示通言的作用。
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李渔仍旧坚持不懈的进行戏剧的创作与舞台演绎的摸索与实践,由此《闲情偶寄》便应运而生。
《闲情偶寄》是成书于1671年,即李渔年近70岁时创作完成的,是一部凝结李渔对戏剧理论的阐释和实践相结合后的产物。
其中不得不谈的是李渔对待戏剧的创作结构的概念。
即在他看来“结构”是一部作品的基本框架,是戏剧创作的整体布局,是一部戏剧作品好坏与否的关键所在,正如造物之附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就先制定全形。
于是在他的理论著作中便将最为独创性与典型化的方法分为七个方面,3分别是:“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审虚实”其中本人将针对其中两点“立主脑”“脱窠臼”结合戏剧舞台演绎进行简单论述,以此体现李渔戏剧理论创作理论的前瞻性与独特性。
二、戏剧理论中的核心观点与实例分析
正如上文所说,李渔在戏剧创作理论中,关于结构第一提出了自己的七方面,但具体分析其内容,仅有五方面内容。
在此将对:“立主脑”和“脱窠臼”作出详细论述。
立主脑,就是确立一部戏剧作品的主要情节及主题立论,好好将所选定的素材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删繁就简,去突出主要的,核心的戏剧冲突,并将其作为该戏剧内容的核心线索,其贯穿全文。
正如“白马解围”可作为《西厢记》之主脑、“重婚牛府”
可作为《琵琶记》之主脑一样,在我而言,认为作者此举是充分为读者(观众)考虑,
1
2
毕竟如果一台戏剧仅有小小的场地,短短的时长,甚至接受者尽是平民百姓甚至是目不识丁的妇孺儿童,不仅仅是场地时长受限,更关键的是你创作出的作品不被观众买单,即读不懂,看不明白甚至不知所云,这岂不怪哉?
戏剧于古于今,观看者恐怕都是普通民众吧,他们学识阅历参差不齐,甚至天差地别。
如果戏剧创作者不考虑这个核心因素,单单只追求文学戏剧创作的精彩冲突与刺激,不考虑实际因素,那么恐怕后果将不堪设想。
恰如李渔所说4:“戏剧中,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该是三尺童子,观演此剧,皆能了了于心,便便于口”即在戏剧创作中最忌讳的便是作品有诸多头绪与线索,齐头并进,不分主次。
最得人心且易被接受的作品,该是连缺乏社会经验的小孩都能明白。
这恰与“减头绪”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李渔此举这不仅将戏剧创作中的弊病明显指出,还表现出他的戏剧舞台实践令他觉悟到,戏剧创作或演出也应充分考虑到市民百姓的审美接受能力。
那么李渔这样的戏剧理论思想便与德国文艺理论家姚斯的接受美学观念不谋而合,5即创作戏曲文学作品时要充分考虑到作品,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关系,注意观众作为一个接受群体,能对作品起到至关重要的评判作用。
那该林论的进步之处便是意识到了观众(读者)的存在与重要性,同时也令文艺创作日趋合理化。
那谈到“脱窠臼”言外之意即不落窠臼,不被传统陈旧格式所束缚,力使戏剧创作内容与思想具有创新性,独创性。
在李渔眼里,凡人诸事皆该具备革新创新意识,文学戏剧的创作更该如此,否则作品将如老僧碎补之衲衣,医士合成之汤药,此举和拼凑堆砌有何异?那成品如此,有何苦费心。
剧作家应该努力寻求新奇的题材,尝试着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题材,令作品富有独创性。
这点很好的诠释了艺术来源于现实且高于现实的概念,人们应该做到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去试着提炼新颖而不荒诞的戏剧素材。
这点便是很好的诠释了李渔对待戏剧创作的真诚度,不仅自己亲身实践去创作戏剧,还组织家姬去进行戏剧舞台表演,很好的把全身心奉献给戏剧创作,最核心的是一点点努力将戏剧创作规范化,合理化。
三、该戏剧创作理论的前瞻性体现
作为明末清初的文人,李渔的地位不能说是戏曲界的开创者,因为于前至少有关汉卿,汤显祖,于后定有较之他优异者。
但经分析发现,对于中国戏曲理论作出贡献最大者却非李渔莫属。
因为他没有将戏剧创作仅止步于文学层面,他敢于借鉴前人,并结合自身创作特点,不断地进行戏曲创作与舞台表演实践。
在他试着探索与总结的过程中,传达出的观点不仅有结构第一,注重戏剧创作语言,争取贵浅显,更有嘱咐剧作家要尝试着从生活实际中找寻独特新颖的题材,且不可一成不变的因循守旧,陷入窠臼。
于是无论他提出的关于戏曲创作的内容还是形式等方面,都是对戏剧创作理论规律的探索发现。
至此,正如恩格斯所言6:“任何一个人在文学上的价值都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而是同整体的比较当中决定的。
”这便指出将李渔放诸于戏剧历史的洪流中,他是渺小的,因为在中国古代,自元后戏剧种类繁多且空前繁荣,人们都在尝试着杂剧,传奇等的创作,甚至;连戏剧独有的体制都在逐渐完善。
在此环境下如要进行创新,需要具备足够的敏锐性,李渔做到了,他在生活实践中注意到了戏剧在当时存在的弊端,即注重舞台效果,密切联系群众,而非闭门造车,脱离群众。
比如李渔曾说7:“笠翁手则握笔,口却登场,全以身代梨园,复以神魂四绕,考其关目,试其声音,好则直书,否则搁笔,此其所以观、听咸宜也。
”这就指出,他的创作行为是密切联系舞台实践的,这便很好的诠释了他的戏剧理论为何会与现在的文艺理论中的接受美学观不谋而合了,因为他很
4
5
6
好的将经验与实践融合在了一起,所以才富有前瞻性。
四、该戏剧理论的文学与社会价值
当谈及李渔戏剧理论的价值时,不由得想到,该从文学和社会两方面着手进行阐释,因为他的戏剧理论若单从文学方面是不足以完整的体现该理论的优越性,加之他的戏剧作品中也多有体现社会价值方面的。
那李渔的戏剧创作理论的出现,在文学领域首先是结合了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现实舞台经验,为戏剧创作作出了更加系统时代理论总结,无论是结构,题材还是语言等,都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其次便是他大胆的探索总结,使中国戏曲理论中出现了划时代性质的理论著作《闲情偶寄》且表露出了与现在文艺理论学不谋而结合的观念,即意识到观众的存在,强调重视读者(观众)的审美接受能力。
这两方面,无疑为戏剧创作理论作出了极大贡献。
而社会价值,自古对他的评价便褒贬不一,在我看来,李渔作为古代人,身处巨大的历史洪流中,多有身不由己,自然他的文学思想等也会在潜意识中沾染封建阶级性,在创作中为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宣扬惩恶扬善,三纲五常等观念,但我们不该否定他为戏剧小说等文学类目力争社会肯定,使其摆脱“末枝”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他深刻的展现出的创作要结合实践与经验,顺从艺术发展的规律,而非背道而驰。
所以综合上述经验与实例解读,发现李渔对戏曲创作理论作出的贡献巨大,甚至具有独创性与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