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中国化学发展史
浅谈中国化学发展史武瞳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化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化学的发展史,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化学。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等等。
当时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而它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关键词:萌芽炼丹燃素定量化学化学史化学家侯德榜张青莲侯氏制碱法化学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化学的萌芽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等等。
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二)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
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虽然他们都以失败告终,但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耕,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
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
chemist 至今还保留昔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
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三)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
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中国化学史 成就
瓷 器
遗憾万千的 近代
遗憾万千的 近代
近代尽管有李时珍等人的突 出成就,但统治者的闭关锁 国,夜郎自大,使得欧洲各 国科学发展迅速,而我国在 世界近代化学史几乎无一席 之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果突出的现 代
成果突出的现代
成果突出的现 代
1939年,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提出“联合制
碱法”,1939年侯德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
遗憾万千的 近代
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 发现石油。古书载“泽 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 石油溢到水面而燃烧。 宋朝沈括 所著《梦溪 笔谈》第一次记载石油 的用途,并预言:“此 物必大行于世”。
遗憾万千的 近代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朝伟大的医药 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的错误 而编,(1518-1593年)以毕生精 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 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 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 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 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 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 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 60类 。
纵观古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作为化学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化 学工作者,我们应当建立浓厚广 泛的兴趣,培养优良的学习工作 作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广泛结识志同道合的人。切 勿夜郎自大,重蹈前人之覆辙。
中国化学史上的成就
主讲人:王 川 制作人:徐朝阳 段信磊
成果突出的现 代
邢有毅
邢其毅是一位造诣很深、洞察 力敏锐的有机化学家,他早在 50年代初就断言:在未来年代 里蛋白质和多肽化学必将成为 有机化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1951年他就提出并进行蝎毒素 中多肽成分的研究,这个计划 比国外同行早15年。
中国古代化学
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古代化学中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达国家。
中国古代化学也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成就,其发展的水平远远超过了当时世界其它地区和国家。
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说,中国是“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化学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去的”。
主要的化学成就中国古代化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明了精美的陶瓷技术中国早在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明了原始的制陶术,成为世界上最早能够制陶的国家之一。
在距今约五六千年以前,在今河南地区就出现了具有红、黑图饰的“彩陶”制品,反映了当时已经具有了相当高的制陶技术和社会文化水平,形成了著名的“彩陶文化”。
尧时代的朝代名就叫陶唐时代,充分反映了尧时代属于上古时代陶器时代。
在约四千五百年前,中国在不断改进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开始用较纯净和精细的瓷土取代粗糙的陶土为原料,制胎和挂釉,并以较高温度进行煅烧制出了世界最早的原始瓷器。
到了汉代,由于烧瓷技术不断改进,中国已能造出精细的青瓷。
以后,再经晋、唐、两宋到明,历代名窑已能制出极其精美的瓷器,并远销国外,受到各国人民的盛赞,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瓷”几乎已经成了“中国”的代名词。
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化学取得的一项杰出成就。
2.掌握了超群的冶金技术(1)青铜冶炼。
中国开始冶炼青铜的时期记载说是晚于西方,但实际情况却是中国的冶炼铜器的水平远高于西方。
例如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代,中国就掌握了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制出了造型复杂、精巧、庄重、雄伟的青铜器,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和成熟的技术,为世界其它地区所不及。
特别是在战国至汉代成书的《考工记》中,还提出了以六种不同的铜锡配比冶炼不同性能的青铜的“六齐”规则,成为世界上最早总结青铜冶炼规律的国家,反映了当时超群的冶炼水平。
(2)铸铁冶炼。
中国冶炼块铁技术也很早,冶炼铸铁的技术却比欧洲早2000年。
中国铸铁的发明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而欧洲则迟至公元后的15世纪。
由于铸铁的性能远高于块铁,所以真正的铁器时代是从铸铁诞生后开始的。
【名人故事】化学家卢嘉锡的故事
【名人故事】化学家卢嘉锡的故事卢嘉锡(1898年-1976年),中国著名化学家,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
他对化学的研究和贡献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国的化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卢嘉锡出生在湖南岳阳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展示出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他自学数理化知识,年纪小小却能独立研究化学实验,模仿当时的大国化学家进行实验。
卢嘉锡热爱学习,喜欢探索未知的领域,他对各种自然现象都充满了好奇。
为了更好地学习化学,他在15岁那年,离开家乡来到了湖南长沙。
在长沙他考入了第三十八中学,并成为了学校的化学竞赛的冠军。
这个成绩让他得到了师傅的赞赏,并加入了湖南省立大学,专修化学专业。
在大学里,卢嘉锡成为了化学系的佼佼者,他追求卓越,敢于挑战,经常在实验室里进行各种尝试。
一次实验中,卢嘉锡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反应,这个发现引起了师傅的兴趣。
师傅鼓励他继续研究,卢嘉锡也毫不退缩,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最终他成功地将这个反应公之于众,并发表了一篇重要的科研论文。
这次研究让他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认可,并成为了中国化学界的一颗新星。
毕业后,卢嘉锡继续深造,在外国著名的化学家的指导下进行研究。
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学校深造了数年,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这期间,他对无机化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表了多篇重要的学术论文。
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成为了国内外化学界一位杰出的学者。
回国后,卢嘉锡担任了北京大学化学系的教授,开始了他在中国化学事业的新篇章。
他积极推动无机化学的研究,组织了多个实验室,并招收了大批优秀的学生。
通过多年的努力,他逐渐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化学研究团队,并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科研突破。
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对无机化学的发展产生了突出的贡献。
除了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卢嘉锡还积极参与国家的科技事业。
他曾多次被邀请为国家科技部门提供咨询意见,并担任了多个科研机构的领导职务。
他推动了中国化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化学人才,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档:侯德榜 一等奖
侯德榜个人简介:在中国化学工业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为祖国的化学工业事业奋斗终生,并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这位先驱者就是被称为“国宝”的侯德榜曾以10科1000分的好成绩被北平清华留美预备学堂录取!侯德榜,名启荣,字致本,著名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
三大贡献: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第一:揭开了索尔维制碱法的秘密,并公布于世.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第三:就是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
个人著作:侯德榜一生勤奋好学,虽工作繁忙却还著书立说。
《纯碱制造》一书于1933年在纽约列入美国化学会丛书出版。
这部化工巨著第一次彻底公开了素尔维法制碱的秘密,被世界各国化工界公认为制碱工业的权威专著,同时被相继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对世界制碱工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美国的威尔逊教授称这本书是“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大贡献”。
《制碱工学》是侯德榜晚年的著作,也是他从事制碱工业40年经验的总结。
全书在科学水平上较《纯碱制造》一书有较大提高。
该书将“侯氏碱法”系统地奉献给读者,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生平简历:1890年8月9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自幼半耕半读,勤奋好学,有“挂车攻读”美名。
1903—1906年得姑妈资助在福州英华书院学习。
他目睹外国工头蛮横欺凌我码头工人,耳闻美国的旧金山种族主义者大规模迫害华侨、驱逐华工等令人发指的消息,使之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
他曾积极参加反帝爱国的罢课示威1907—1910年就读于上海闽皖铁路学院。
毕业后,在英资津浦铁路当实习生。
这期间,侯德榜进一步感受到帝国主义者凭技术经济优势对贫穷落后的中国和人民进行残酷剥削与压迫,立志要掌握科学技术,用科学和工业来拯救苦难的中国。
1910年毕业于上海闽皖铁路学堂191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堂,以十门功课1000分的成绩被保送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习1916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获学士学位1918年毕业于美国纽约普拉特专科学院,获制革化学师证书。
10个化学家的故事
10个化学家的故事: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1907)是俄罗斯伟大的化学家,自然科学基本定律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始人。
(元素周期表创始人--门捷列夫简介由查字典化学网整理)1841年,7岁的门捷列夫进了中学,他在上学的早几年就表现出了出众的才能和惊人的记忆力,他对数学、物理学和地理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1850年,门捷列夫进入中央师范学院学习,在大学一年级,门捷列夫就迷上了化学。
他决心要成为一个化学家,为了人类的利益而获得简单、价廉和“到处都有”的物质。
他各门功课都学的很扎实,在课外还阅读各种科学文献,20岁那年,门捷列夫的第一篇科学论著《关于芬兰褐廉石》发表在矿物学协会的刊物上,在研究同晶现象方面完成了巨大和重要的研究。
1855年,门捷列夫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师范学院,曾担任中学教师,后来门捷列夫在彼得堡参加硕士考试,并在说有的考试科目中都获得了最高的评价。
在他的硕士论文中,门捷列夫提出了“伦比容”,这些研究对他今后发现周期律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两年后,23岁的门捷列夫被批准为彼得堡大学的副教授,开始教授化学课程,主要负责讲授《化学基础》课。
在理论化学里应该指出自然界到底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间有什么异同和存在什么内部联系?新的元素应该怎样去发现?这些问题,当时的化学界正处在探索阶段。
年轻的学者门捷列夫也毫无畏惧地冲进了这个领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工作。
1860年门捷列夫在德国卡尔斯卢厄召开第一次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会议上解决了许多重要的化学问题,最终确定了“原子”、“分子”、“原子价”等概念,并为测定元素的原子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大会也对门捷列夫形成周期律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61年门捷列夫回到彼得堡,重担化学教授工作。
虽然教学工作非常繁忙,但他继续着科学研究。
门捷列夫深深的感觉到化学还没有牢固的基础,化学在当时只不过是记述零星的现象而已,甚至连化学最基本的基石——元素学说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史
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史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史是一段曲折而不断发展的历史。
在这段历史中,我国化学工业经历了起步、初步建立、发展阶段等不同阶段,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才走到了今天的成果。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这些历程。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49年前)在这个阶段,我国的化学工业还处于一个十分原始的状态,主要的化学品生产依赖于手工制作,生产规模十分有限。
同时,也没有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生产设备。
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国民政府推行了大规模化的冶金和重化工业发展计划,并对原料和制品的供应采取一系列的生产和贸易的保护措施,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独立的化学工业生产。
第二阶段:初步建立阶段(1950年-1977年)在这个阶段,国家开始加强对化学工业的技术研发,建立了一批化学研究院所,为相关化工企业提供科技支持。
我国首次大规模地生产硝酸肥料,并成功地开发了液化气田、解离氢甲酰氨法生产尿素、乙烯、塑料等纯化工产品。
我国化学工业初步建立。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1978年以后)在这个阶段,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累积和协同发挥以及经济发展的基础做法,我国的化学工业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化工企业开始激烈竞争,出现了一批具有核心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知名企业。
此时,我国以冶金、石油化工为重点,逐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年,中国的化学工业品种总量已经跃升到了全球第二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总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化学工业发展曲折其间,付出了不轻的代价。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化学工业已经从原来的落后阶段走向了现在的进步阶段,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学工业生产国之一。
而且,在不久的未来,我国化学工业还将会不断地发展,成为更加完善和成熟的产业。
中国化学史对世界化学史的影响
中国化学史对世界化学史的影响摘要:[引言]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的长河中,唯一一个不曾间断一直发展到现在的文明就是华夏文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化学作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很长一的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化学发展领跑着世界化学的发展,古代先贤的工作不但改善了我国的生活条件,更提高了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以至于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说,中国是“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化学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去的”[1]。
一:远古时期到秦一统时期在远古时期,中国古代化学就已经开始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公元前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居民就已经开始使用火了,到公元前七十万到二十万年前,北京人不仅会使用火还可以保存火种,用火来烧烤食物。
进入原始社会后,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居民就制得了陶器,而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经可以制作彩陶,在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前的大汶口居民已经掌握了造酒的技术。
而在原始社会末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青铜器的制作方法,随后进入的奴隶社会,在商朝时,我国的青铜器到达顶峰,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彰显了我国青铜器的水平,在四川,三星堆文化蓬勃发展,其青铜雕塑弥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争霸,我国的思想界第一次大解放,各个诸侯为了成为霸主,积极发展经济,这时期,科技也得到极大的提升,铁器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相比于青铜器,铁器在农业生产中更为方便,而此时我国的大思想家墨子也提出了对世界的理解中也阐述了最朴素的原子思想。
这个时期中国化学与世界化学基本保持着同步发展,都处于萌芽时期,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得到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
而由于地理相隔,各个古代文明之间难以获得交流,世界化学发展处于孤立状态,但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领先之处。
二张骞通西域到唐宋时期西汉时期,由于政治需要,张骞通西域,我国与世界开始有了交往,此后的一千多年的时间内,我国的发展一直领先于世界,而有了交流,中国在化学上取得的成就也开始影响着世界化学史的进程,虽然在那时的交通很不发达,没有便捷的通讯工具,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
中国化学工程发展史上的四件大事
huaxue gongcheng fazhanshi化学工程发展史history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过滤、蒸发、蒸馏、结晶、干燥等单元操作在生产中的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考古发现,至少在10000年以前中国人已掌握了用窑穴烧制陶器的技艺,5000年以前已通过利用日光蒸发海水、结晶制盐;埃及人在5000年以前的第三王朝时期开始酿造葡萄酒,并在生产过程中用布袋对葡萄汁进行过滤。
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这些操作都是规模很小的手工作业。
作为现代工程学科之一的化学工程,则是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大规模制造化学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发展而出现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化学工程已经成为一门有独特研究对象和完整体系的工程学科。
化学工程的萌芽法国革命时期出现的吕布兰法制碱,标志着化学工业的诞生。
到19世纪70年代,制碱、硫酸、化肥、煤化工等都已有了相当的规模,化学工业在19世纪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成就。
例如:索尔维法制碱中所用的纯碱碳化塔,高达20余米,在其中同时进行化学吸收、结晶、沉降等过程,即使今天看来,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但当时取得这些成就的人却认为他们自己是化学家,而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在履行化学工程师的职责。
化学工程概念的提出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制碱业污染检查员G.E.戴维斯指出:化学工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往往是工程问题。
各种化工生产工艺,都是由为数不多的基本操作如蒸馏、蒸发、干燥、过滤、吸收和萃取组成的,可以对它们进行综合的研究和分析,化学工程将成为继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之后的第四门工程学科。
但戴维斯的观点当时在英国没有被普遍接受。
1880年他发起成立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未获成功。
尽管如此,戴维斯仍继续根据自己的观点搜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1887~1888年,他在曼彻斯特工学院作了12次演讲,系统阐述了化学工程的任务、作用和研究对象。
这些演讲的内容后来陆续发表在曼彻斯特出版的《化工贸易杂志》上,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化学工程手册》,于1901年出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中考复习提纲
U1.《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提纲江西省于都县丰田初中李家福编辑引入: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①公元前600年中国已掌握冶铁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
公元前200年,中国炼出了球墨铸铁,比英美领先2000年。
②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现石油。
古书载“泽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面而燃烧。
宋朝沈括所著《梦溪笔谈》第一次记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世”。
③公元800年唐朝茅华是世界上第一们发现氧气的人。
他比英国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典的舍勒(1773年)氧气约早1000年。
一.基础训练题1.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A.使废旧塑料变成燃料B.研究用于消除汽车排放的有害尾气的化学反应和化学物质C.研究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D.研究合成新药物,保障人体健康2.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其中也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分析不正确的是()A.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B.“丝”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C.“泪”是指液态石蜡D.“灰”是指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3.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
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2.9gNaCl固体B.用10mL量筒量取8.3mL蒸馏水C.向50mL小烧杯中倒入约20mL蒸馏水D.用pH试纸(即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为2.54.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B C D5.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A.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将氢氧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A.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B.橡皮塞慢慢转动着旋进容器口C.长颈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在生物化学领域的主要贡献
中国在生物化学领域的主要贡献
中国在生物化学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运用生物化学原理的国家之一。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在生物化学领域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中国在生物化学领域的主要贡献有一下几点:
首先,中国在糖类代谢领域的重大发现让世界听说了中国在生物化学领域的作用,这种发现包括中国学者研究生物糖及糖新陈代谢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阿斯巴甜、关键酶。
同时,中国学者研究到了糖类激酶及环激酶在糖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和相关功能。
其次,中国学者也提出了多种基于细胞信号转导的化学合成方法,发挥了细胞信号分子的作用,如激酶-辅酶系统、特异性受体-细胞信号系统、RNA结合转录因子等。
最后,中国在生物化学领域的最新的贡献是精准医学的研究,各种新型的药物和诊断技术也让中国在医药领域的发展拔得头筹。
综上所述,中国在生物化学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未来,中国学者通过不断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化学在全球的发展。
希望未来中国会在生物化学领域获得更大的贡献,让世界受益。
第一章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简史总题1.化学发展简史2.化学史上的中国人3.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4.化学史大事年表5.科学家与化学史6.古代和近代化学史7.与《绪言》有关的化学历史8.化学发展简史习题9.中外化学家简介1化学发展简史1.1、化学的前奏1.人类文明的起点——火的利用在几百万年以前,人类过着极其简单的原始生活,靠狩猎为生,吃的是生肉和野果。
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至少在距今50万年以前,可以找到人类用火的证据,即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经火烧过的动物骨骼化石。
有了火,原始人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吃了熟食后人类增进了健康,智力也有所发展,提高了生存能力。
后来,人们又学会了摩擦生火和钻木取火,这样,火就可以随身携带了。
于是,人们不再是火种的看管者,而成了能够驾驭火的造火者。
火是人类用来发明工具和创造财富的武器,利用火能够产生各种各样化学反应这个特点,人类开始了制陶、冶金、酿造等工艺,进入了广阔的生产、生活天地。
2.历史悠久的工艺——制陶陶器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已很难考证。
对陶器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人推测: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用容器是用树枝编成的,为了使它耐火和致密无缝,往往在容器的内外抹上一层粘土。
这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会被火烧着,其中的树枝都被烧掉了,但粘土不会着火,不但仍旧保留下来,而且变得更坚硬,比火烧前更好用。
这一偶然事件却给人们很大启发。
后来,人们干脆不再用树枝做骨架,开始有意识地将粘土捣碎。
用水调和,揉捏到很软的程度,再塑造成各种形状,放在太阳光底下晒干,最后架在篝火上烧制成最初的陶器。
大约距今1万年以前,中国开始出现烧制陶器的窑,成为最早生产陶器的国家。
陶器的发明,在制造技术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制陶过程改变了粘土的性质,使粘土的成分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碳酸钙、氧化镁等在烧制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使陶器具备了防水耐用的优良性质。
因此陶器不但有新的技术意义,而且有新的经济意义。
化学史上的中国人
科 学 史 话
… 一 … … 一… ~ 一 ~ ~ 一 一 一 ~ 一 … l
:
涌
…
一
在 中华 民族 5 0 0 0年 的 文 明 史 经 》 。
该 书 中 说 到 : “ 半 不 非
都 占有 重要 位 置 。在世 界 化 学 史 是 尢 问 也 。意 思 足说 物 质 到 一 半 的 则化 为铜 。 ” ”意 思 是 说铜 遇 到 铁 时 , 上 我 们 的 炎黄 子 孙 也 是 成 果辉 煌 , 时 候 , 就不 能 斫 开它 了 。 质 如 果没 就 有 铜 生 成 。实 质 就 足我 们 现 在 所 物 业 绩 闪烁 ,给 5 0 0 0年 的 文 明 史添 有 可 分 的条 件 , 就不 能 再 分 了 。 那 墨 说 的铁和可溶性的铜盐发生的置换
、
墨 翟
今 日科苑
2008 ・ 11
Mo der C en e 3 1S c
一 一 一
维普资讯
科 学 史 话
8 露 鎏 i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我 国唐 代 医学 家 。京 兆华 原
( 西 耀 县 )人 。 最 早 记 录 了 黑 火 陕 到 :“ 槐 生 火 , 久 血 为 磷 。 老 ”这 然后相继传给 了埃及 、摩洛哥、西
现 将 在 化 学 史 上 有 重 大发 现 的 我 国学者做 一摘要 介 绍 。
一
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所提 出的 15 g 0 k ,占当 时铜 产 量 的 1% 5 。 5  ̄2 %
原子 ( 能 再分 )基本 上 是 同 时代 这种炼铜方法在我 国最早,是湿法 不 墨 翟 ( 元 前 4 9 3 1 , 秦 的 ,所 以说 原 子概 念 的最 提 出不 能 冶金 的先驱 。 公 7 ̄ 8 ) 先 时期墨派思想 的创始人 ,著有 《 翠 抹 煞 墨子 的 功劳 。 刘 安在 他 的 《 南予 》 中写 淮
(完整word版)中国化学发展史
浅谈中国化学发展史武瞳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化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化学的发展史,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化学。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等等。
当时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而它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关键词:萌芽炼丹燃素定量化学化学史化学家侯德榜张青莲侯氏制碱法化学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化学的萌芽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等等。
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二)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
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虽然他们都以失败告终,但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耕,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
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
chemist 至今还保留昔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
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三)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
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我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著名化学家侯德榜
在中国化学工业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为祖国的化学工业事业奋斗终生,并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这位先驱者被称为“国宝”。
他,就是侯德榜!侯德榜(1890.8.9耀1974.8.26),名启荣,字致本,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
侯德榜是世界制碱业的权威,他揭开了索尔维法生产纯碱的秘密,打破了洋人的封锁,实现了中国人自己制碱的梦想。
侯德榜写了10部专著、近70篇论文,其代表作品《纯碱制造》、《新法制碱》、《制碱工学》等。
同时,侯德榜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他还积极传播交流科学技术,培育了很多科技人才,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化学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化学的领域内是没有废物的”,这是侯德榜的经典名言。
1、勤学好问,刻苦拼搏侯德榜1890年8月9日出生在福建省闽侯的一个小乡村,家族世代以务农为生。
祖父侯昌霖是家中少有的读书人,为其取名“德榜”,乃是希望他将来能够考取功名。
由于家庭贫困,幼年的侯德榜在学过两年私塾后,便辍学回家,帮着父母在田间干活,同时跟着祖父接受教育,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
在学习上,他表现出非凡的读书天分。
农闲时,他常常趴在学堂外面听课,往往是里面的学生还没记住,他在外面已经能够出口成诵,被教书先生视为“奇才”。
即使农忙时,他也时刻不忘学习。
有一天,侯昌霖找小德榜问事情,远远望见他趴在村外的水车上车水。
祖父边走边高声喊他,可他始终置若罔闻。
祖父生气了,正要申斥,却听见对方的读书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祖父大为惊愕:“这不是五柳先生的文章吗?我没教过,他怎么已能出口成诵?”只见候德榜双肘往横木上一爬,脚下踩着水轮,一边车水,一边自学从姑妈家借来的《古文观止》。
经年累月如此,侯德榜的双肘磨起了趼子,这“挂车攻读”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
13岁时,侯德榜在姑妈的资助下进入美国教会学校英华书院求学。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1.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总结并推广了纸技术,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2.公元700…800年唐朝孙思邈在《伏硫磺法》中归早记载了黑火药的三组分(硝酸钾、硫磺和木炭)。
火药于13 世纪传入阿拉伯,14世纪才传入欧洲。
3.公元前200…后400年中国炼丹术兴起。
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和葛洪的《抱扑子》记录了汞、铅、金、硫等元素和数十药物的性状与配制。
公元750年中国炼丹太传入阿拉伯。
4.公元800年唐朝茅华是世界上第一们发现氧气的人。
他比英国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典的舍勒(1773年)氧气约早1000年。
5.我国是“纤维之王”…蚕丝的故乡。
公元前2000年中国己经养蚕。
公元200年养蚕技术传入日本。
6.公元前600年中国已掌握冶铁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
公元前200年,中国炼出了球墨铸铁,比英美领先2000年。
7.1000多年前中国就能炼锌,早于欧洲400年。
8.公元前2000年中国已会熔铸红铜。
公元前1700年中国已开始冶铸青铜。
公元900多年我国的胆水浸铜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技术(置换法)。
9.1700多年前,中国已能炼铅及铜铅合金。
10.公元前8000-6000年中国已制造陶器。
公元200年中国比较成熟地掌握了制瓷技术。
11.3000多年前我国已利用天然染料染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料和制作漆器的国家,约有7000年历史。
12.公元前4000-3000年中国已会酿造酒。
公元前1000年我国已掌握制曲技术,比欧洲的“淀粉发酵法”制造酒精早2000多年。
13.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现石油。
古书载“泽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面而燃烧。
宋朝沈括所著《梦溪笔谈》第一次记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世”。
14.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的四川省邛和陕西省鸿门两地。
15.我国祖先很早冰肝使用木炭和石炭(又叫黑炭,即煤),而欧洲人16世纪才开始利用煤。
中国化学家-侯德榜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中国化学家-侯德榜[1]〕在中国化学工业史上,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为祖国的化学工业事业奋斗终生,并以独创的制碱工艺闻名于世界,他就像一块坚硬的基石,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这位先驱者,就是被称为"国宝"的侯德榜。
侯德榜(启荣,字致本),1890年8月9日诞生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坡尾乡一个普通农户家庭。
1907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福州英华书院;1910年他毕业于闽皖铁路学校,并到津浦铁路当施工练习生;1911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学堂;1913年,以10门功课1000分的成绩名震全校,被保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16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19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1921年,他以《铁盐鞣革》的论文获该校博士学位。
这一年,侯德榜收到一封来自祖国的不寻常的信件,寄信人是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亚交通受阻时期。
中国一向依赖进口的洋碱断了来源,国计民生受到严重影响,范旭东先生决心在塘沽久大精盐公司的基础上创办永利制碱公司并进一步发展中国自己的制碱工业,可是苦于当时国内没有专业人才,于是他发信给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恳请他回国共同振兴祖国的民族工业。
就这样侯德榜怀着工业救国的远大抱负,毅然放弃自己热爱的制革专业,回到阔别8年的祖国。
为了实现中国人自己制碱的梦想,揭开苏尔维法生产的秘密,打破洋人的封锁,侯德榜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研究和改进制碱工艺上,经过5年艰苦的摸索,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合格的纯碱。
其后不久,被命名为"红三角"牌的中国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并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在1930年瑞士举办的国际商品展览会上,"红三角"再获金奖,享誉欧、亚、美。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永利碱厂被迫迁往四川,由于当时内地盐价昂贵,用传统的苏尔维法制碱成本太高,无法维持生产,为寻找适应内地条件的制碱工艺,永利公司准备向德国购买新的工艺--察安法的专利,但德国与日本暗中勾结,除了向侯德榜一行高价勒索外,还提出了种种对中国人来说是丧权辱国的条件,为了维护民族尊严,范旭东毅然决定不再与德国人谈判。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1.焰色反应被称为“山中宰相”的我国南朝著名科学家陶弘景(公元454—536年)在实践中发现,硝石(硝酸钾)“以火烧之,紫青烟起”。
从而找到了鉴别外表极为相似的硝石与朴硝(硫酸钠)的最筒便方法。
这个方法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焰色反应”。
陶弘景发现“焰色反应”并应用于物质的鉴别,比欧洲最早发现者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早一千二百多年。
2.自燃西晋时期的政治家、哲学家和诗人张华(公元232—300年)于公元290年前出版的新著《博物志》一书,是世界上记载“自燃”现象的最早文字记载。
3.碳酸气西晋时期张华所著《博物志》一书中,已有烧白石作白灰有气体发生的记载。
白石就是白石灰石,白灰就是石灰,所产生的气体就是碳酸气即二氧化碳。
十七世纪后,才有比利时人地碳酸气作专门的研究。
4.深井天然气中国人于公元前1世纪就已用传统的方法打出了4800尺深的钻井,并用竹管把天然气从井里引到锅灶里,用来蒸煮食物和熬制食盐。
比欧洲人早一千九百多年。
5.氧气我国唐朝学者马和在公元八世纪时期就已发现了氧气的存在并提出了制取的方法,但由于其原著《平龙认》一书已失传,无法进一步研究和考证。
过了一千多年三个欧洲人(普利斯特里、拉瓦锡、舍勒)才在各自不同国家里发现了氧气的存在。
6.石油我国人民知道和利用石油的时间,比世界各国都要早。
远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前,后汉文学家班固所著《汉书》上记载:上郡高奴县,有水可以燃烧。
这里所指可燃液体就是石油。
高奴在今陕西省延长,现在仍出产石油。
7.煤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先已用煤炭雕刻成圆环和动物形状的艺术品。
公元前200年左右的西汉,已用煤炭做燃料来冶炼铁。
我国使用煤的历史悠久,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及。
8.麻醉剂据《后汉记·华佗传》中记载,在公元200年时,我国外科鼻祖华佗就能用全身麻醉来施行外科手术,这是世界上施用临床麻醉最早的人,所用麻沸散是最早的麻醉药物。
9.水银据马王堆汉墓医书《五十二病方》记载,用水银能治疗臃肿和皮肤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总结并推广了纸技术,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
公元700…800年唐朝孙思邈在《伏硫磺法》中最早记载了黑火药的三组分(硝酸钾、硫磺和木炭)。
火药于13 世纪传入阿拉伯,14世纪才传入欧洲。
公元前200…后400年中国炼丹术兴起。
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和葛洪的《抱扑子》记录了汞、铅、金、硫等元素和数十药物的性状与配制。
公元750年中国炼丹太传入阿拉伯。
公元800年唐朝茅华是世界上第一们发现氧气的人。
他比英国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典的舍勒(1773年)氧气约早1000年。
我国是“纤维之王”…蚕丝的故乡。
公元前2000年中国己经养蚕。
公元200年养蚕技术传入日本。
公元前600年中国已掌握冶铁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
公元前200年,中国炼出了球墨铸铁,比英美领先2000年。
1000多年前中国就能炼锌,早于欧洲400年。
公元前2000年中国已会熔铸红铜。
公元前1700年中国已开始冶铸青铜。
公元900多年我国的胆水浸铜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技术(置换法)。
1700多年前,中国已能炼铅及铜铅合金。
公元前8000…6000年中国已制造陶器。
公元200年中国比较成熟地掌握了制瓷技术。
3000多年前我国已利用天然染料染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料和制作漆器的国家,约有7000年历史。
公元前4000…3000年中国已会酿造酒。
公元前1000年我国已掌握制曲技术,比欧洲的“淀粉发酵法”制造酒精早2000多年。
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现石油。
古书载“泽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面而燃烧。
宋朝沈括所著《梦溪笔谈》第一次记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世”。
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的四川省邛和陕西省鸿门两地。
我国祖先很早就使用木炭和石炭(又叫黑炭,即煤),而欧洲人16世纪才开始利用煤。
1939年,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提出“联合制碱法”,1939年侯德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纯碱工业专著《制碱》。
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个用人工的方法合成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由于署名原因,诺贝尔化学奖与国人擦肩而过)
七十年代,中国独创无氰电镀新工艺取代有毒的氰法电镀,是世界电镀史上的创举。
1977年我国在山东发现了迄今为止的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常林钻石。
全世界海盐产量5000万吨,其中我国生产13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
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采用海水煮盐了,是世界上制盐最早的国家。
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我国都有。
是世界上冶炼矿产最早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