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素辨证体系的回顾与思考

合集下载

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

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

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随着中医药的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重要性。

证素是中医学术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指疾病归纳后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依据和基础。

而证素辨证研究,则是一种对证素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的方法,可以帮助中医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一、证素的概念和意义证素是中医学术语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指疾病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依据和基础。

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证素,其特定的证素也是区分某种疾病与其他疾病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包括疾病的病因、病机、病变以及症状等方面。

中医临床实践中,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症状、询问病史、检查脉象、舌诊等方法,确定疾病的证素,再根据证素选择治疗方法和药物,因此,证素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证素的研究对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证素的归纳整理、分门别类,有助于揭示疾病的本质特点,建立起更加系统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理论指导。

二、证素辨证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证素辨证研究,是一个对证素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的方法。

证素辨证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病证里的特异性证素进行认识、比较,了解、分析每个证素本身与其他证素之间的特异性关系,以便对证素的分型、病机、病变、症状等进行综合判别,从而找到治疗方案。

下面是证素辨证研究的方法和技巧:1、观察病人的病情:通过细致的观察病人的病情,了解病人症状的具体表现,可为病人找到适合的证素,这样就可以根据证素给予正确的治疗方案。

2、询问病史:询问病史是帮助病人找到适合证素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中医医生识别病人的病因和病机,进而根据证素提供治疗方法。

3、脉诊:脉诊是中医诊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医医生可以通过脉诊的方式确定病人的证素,进而提供精确的治疗方法。

4、舌诊:舌诊也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观察舌头颜色、形态、湿度等变化,可以判断病人的证素及其病情变化,此外,舌诊还可以帮助中医医生找到病因与病机相生的关系,从而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的证据思考1

辨证论治的证据思考1

辨证论治的证据思考1辨证论治的证据思考4从东汉仲景家族“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到金元李东垣时期“既病而死者,继踵不绝”,三月有百万之众;从明末吴又可时期“误以伤寒法治”瘟疫,“枉死者不计其数”,到清代扬栗山“温病得于天地之杂气,……若用辛温解表,是为报薪救火,轻者必重,重者必死。

”等等生命疾病的实践观察,中医思维所凭借的理论依据,经历了大浪淘沙的历史选择,建立在无数的生命体验基础之上。

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病机理论凝结了多少中华民族的鲜血和生命啊,我们有什么理由怀疑辨证论治及其证据体系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有什么理由非要用证素取代病机?数亿次生命实践积淀的中医病机理论,轻易地用其它方法来怀疑甚至否定,根本不是科学的态度。

7,中药无毒医生有过现实世界主流是西方思维模式,实验研究沿着“是什么”逻辑方向发展,中医中药也没有幸免。

理法方药护本来是以就诊病人的证候病机为核心,寒热温凉的药性对应于寒热虚实的病机,但在现代化研究中,因为中药与病机分离,把自然自在的整体-中药分解为一个个的化学分子,只要药理学分析这些中药含有有害成分,就会被外国关在国门外,以中药药性对应证候病机的逻辑实践,在这些国家也就得不到合法地位。

中医难以世界化,不是中医有问题,而是世界有问题。

这样的情况,其实在中医的故乡同样存在。

中医执业要西医病理生理等考试,中药执业要药理化学等考试,变相地否定病机与药性的对应逻辑。

中药有效成分分析,实质上是把生物分解了,获得了它们的分子式,丧失了它们自然属性,没有了君臣佐使的组方意义。

病人时常问,糖尿病你怎么开的中药是甜的?我有高血压,你为什么用麻黄?按照实验的思维,糖尿病要忌含糖甜食,麻黄具有升高血压的药理作用,有高血压就不应该用麻黄,糖尿病的中药就不应该是甜的。

麻黄味辛,散风宣肺,在外感咳嗽中,具有很好的开邪出路作用,常常配伍具有降压作用的杏仁等相须、相使,是降压还是升压呢?糖尿病气阴亏虚,制黄精、玉竹、麦冬等等滋养气阴,可不可以用甜味中药呢?中药的药理实验,成为了开辟西医新的临床药物的重要途径,中西医结合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西医的“制药公司”,废医存药就是“制药公司”的终点目的。

证素辨证方法

证素辨证方法

证素辨证方法证素辨证方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的临床思维方法,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患者的病情、症状、脉象等方面的全面观察和分析,以及对病因、病机、病情的综合判断和诊断,来确定病证的特点和治疗方案。

证素是指病情的本质特点,即疾病的基本特征和病程特征等。

在中医理论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规律性和特殊性,这就是证素。

辨证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方面的表现,从而确定病证的具体特点和诊断。

在中医理论中,疾病的症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需要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来确定确切的病证。

证素辨证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

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正确诊断疾病,还可以指导医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在中医学中,治疗疾病不只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更重要的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通过证素辨证方法,医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病人的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和药方,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证素辨证方法中,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

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症状、舌苔、脉象等进行仔细观察。

患者的病情和症状是反映疾病发展的重要指标,需要认真地记录和分析。

舌苔和脉象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诊断标志,可以反映病人的气血状况、脏器功能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观察和分析,医生可以确定病证的特点和治疗方案。

在进行证素辨证方法时,医生还需要根据中医理论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

中医理论强调“辨证论治”,即在确定病证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进行治疗。

在中医理论中,治疗疾病需要考虑病因、病机、病情等多方面的因素。

因此,在进行证素辨证方法时,医生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证素辨证方法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临床思维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病情、症状、舌苔、脉象等方面的全面观察和分析,以及对病因、病机、病情的综合判断和诊断,医生可以确定病证的特点和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证素辨证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李灿东教授-证素辨证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李灿东教授-证素辨证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2 基于朱文锋教授创立的证素辨证体 系。根据“常见证素诊断标准”,以各症 状要素积分和阈值法确定各个证素权重。
(1)根据各症对不同证素贡献度,赋 予相应的分值。每一症状的轻重,以中等 程度为准,若该症状重时,其定量诊断值 乘1.5,若该症状轻时,乘0.7。
(2)各证素的确定,以100作为通用阈值, 分别计算各证素的分值积分,≥ 100时,即可诊断 为这些证素(已病)。 (3)积分<70,归为0级(未病); 70≤积分<100,归为1级(欲病); 100≤积分<150,归为2级(轻病); 积分≥150,归为3级(重病)。
单纯的证是很少见的,同一疾病 在不同个体、不同阶段所表现的证候 特点和分布、兼杂规律是不同的。 因此,在证的研究过程中,证 的兼杂关系是不能回避的,否则,研 究的结论无法 反映机体真实 的病理状态。
例如:为了研究冠心病血瘀证与血液流变
学等指标的关系,把患者分为血瘀证组和非
血瘀证组进行比较。但是,冠心病的基本病 理是心脉痹阻,“非血瘀证组”的患者同样 存在血瘀的病理变化。更有甚者,为了证明 结论的准确性,在信息的采集过程中对症状
2. 规范
首先是信息采集过
程的规范,
其次是信息(症)
的表述必须规范。
3. 准确
四诊资料的准确也是辨证的关键。 (1)有无:如太息、咳嗽等, (2)部位:如“肚子痛”、“心口痛” 等, (3)轻重
“形寒肢冷”、“脉结代”、 “薄腻苔” 等。
二、证与病的关系
病和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疾病的 病理本质。病一般是相对稳定的,而 证是不断变化的,同一疾病在不同时 期证是不同的;而同一证可能出现在 不同疾病的某一特定阶段,因此研究 证就必须先处理好病和证的关系。 把某种病分成若干证型进行研究, 或进行几个疗程的观察,不符合证的 基本规律。

中医辨证经典总结

中医辨证经典总结

中医辨证经典总结中医辨证经典是中医学中的重要著作,总结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经验和理论,对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列举了一些中医辨证经典,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

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包含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其中《素问》主要讨论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而《灵枢》则探讨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等方面的理论。

二、《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系统总结了伤寒及其他杂病的辨证论治经验。

该书主要介绍了伤寒的发病机理、病程变化及辨证论治的要点,对于理解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三、《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是晋代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也是中医学中的经典之一。

该书主要介绍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方法,对于临床医生诊治疾病具有指导作用。

四、《温病条辨》《温病条辨》是明代吴鞠通所著的医学著作,主要介绍了温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要点。

该书对于理解温病的特点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五、《证治准绳》《证治准绳》是宋代张介宾所著的医学著作,主要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该书通过分析病因、病机、证候及治则,系统总结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经验和规律。

六、《医宗金鉴》《医宗金鉴》是明代吴昆所编纂的医学著作,主要介绍了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要点和方药的应用。

该书对于临床医生诊治疾病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七、《千金方》《千金方》是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医学著作,主要介绍了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要点和方药的应用。

该书对于临床医生诊治疾病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八、《类经》《类经》是明代李时中所著的医学著作,主要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该书通过分类整理疾病的证候及治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诊治疾病的参考依据。

九、《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是东晋王冰所编纂的针灸学著作,主要介绍了针灸治疗的方法和要点。

该书对于针灸师掌握针灸治疗的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诊断学中的辨证与证素关系梳理

中医诊断学中的辨证与证素关系梳理

03
辨证与证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一方面,辨证是对证素 的辨识和确定过程,通过辨证可以明确疾病的证素组合 和特征;另一方面,证素是辨证的基础和依据,不同的 证素组合形成不同的证候,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深化对辨证与证素关系的研究,探索更加科学、客观、准确的辨证方法和证素辨识标准,提 高中医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疾病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思路
通过对辨证与证素关系的深入研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提 高人类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06
结论与展望
对辨证与证素关系的总结
01
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通过四诊合参,辨别疾病 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要素,为治疗提供依据。
02
证素是构成证候的基本要素,包括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 两大类。病位证素主要反映病变部位,如心、肝、脾、 肺、肾等;病性证素主要反映疾病的性质,如寒、热、 虚、实等。
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嗅气味等,进一步判 断病情及证素。
B
C
问诊中的证素识别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了解病情的 发展及证素的变化。
切诊中的证素识别
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等,感知患者的体质及 病情,进一步确认证素。
D
证素在辨证中的意义
1 2
证素是辨证的基础
证素是构成证候的基本要素,是辨证的前提和基 础。
证素的分类方法
按照病性分类
如寒、热、虚、实等。
按照病位分类
如表、里、脏、腑等。
综合分类法
将病性和病位相结合进行分类,如心气虚、肾阴 虚等。
常见证素及其特点
寒证素
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 等寒象为主要表现,多 因感受寒邪或机体阳气 不足所致。

读《证素辨证学》有感

读《证素辨证学》有感

读《证素辨证学》有感
路志正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29)001
【摘要】@@ 余与文锋先生相知多年,每每论及岐黄之学日渐式微,莫不慨然而叹.rn中医的经亢、验方、杂方、偏方、自拟方等,都是医家和民间在长期临床经验基础上逐渐提炼升华而来,均有其一定的适应范围,熟练掌握其功能、主治,要靠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之精华,是提高疗效的不二法门.
【总页数】1页(P封3)
【作者】路志正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证素辨证学尚待完善之处 [J], 梁昊;周小青
2.研读《证素辨证学》探析朱文锋老师的学术成就 [J], 吴承玉
3.基于证素辨证理论与眼科专科辨证体系探讨混合型青光眼的中医辨证分型 [J], 蒋鹏飞;彭俊;彭清华
4.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对证素辨证学进行文本挖掘研究 [J], 邓文祥; 朱建平; 李静; 袁志鹰; 吴华英; 姚中华; 张弋戈; 张文安; 黄惠勇
5.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对证素辨证学进行文本挖掘研究 [J], 邓文祥; 朱建平; 李静; 袁志鹰; 吴华英; 姚中华; 张弋戈; 张文安; 黄惠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证素辨证体系的回顾与思考

中医证素辨证体系的回顾与思考

中医证素辨证体系的回顾与思考【摘要】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过程,也是中医学习与实践的主要难点。

朱文锋教授建立的“证素辨证体系”,为中医辨证在完备意义上的临床理解与应用开辟了一条捷径。

本文依据朱教授新作《证素辨证学》追溯了证与证素形成的历史特点,剖析了疾病在中西医两种理论体系下的结构性差异,从历史角度解读“证素辨证体系”的合理性,并简述了该体系对中医临床辨证规范的意义和贡献。

【关键词】中医辨证体系;证素;医学哲学西医和中医是人类健康问题的两大解释体系,西医基于近代科学思维,中医基于古代传统思维,围绕的都是人的健康问题。

西医借助科学的力量,产生了比中医更普遍的影响,以致于有人认为只需西医就足够了,更有甚者认为中医的迷信色彩太浓,应当取缔。

从文化特征看,医学具有排他性。

中、西医间的核心理论并不相容,西医占据主流,但是西医无法解决全部健康问题,这就为中医的生存留出了空间。

两种解释体系面对同类问题,产生了“横看成岭、纵看成峰”的结果。

长久以来,中医同仁为争取中医的生存空间做了大量抗争。

这些抗争到底是基于传统感情的坚守,还是中医确有其存在的理由?同仁们往往从个体治疗的有效性,或从传统经典的合理性出发进行抗争,很难见到能够真正从中医理论结构正面狙击对中医的攻击。

朱文锋教授从1976年开始探讨中医的辨证规律和辨证的有效性内容,将以描述性证名(证候)为元素的辨证体系,发展为以结构性证素为元素的辨证体系[1]。

1978年计算机新技术开始影响中国,朱教授马上着手用数学模型对辨证进行定量研究,归纳出48项辨证基本内容,建立了“加权求和浮动阈值运算”,研制成《中医数字辨证机》。

以后的几年朱教授在分解证名固定搭配的基础上,构建起完整的辨证论治系统,继而于1985研制成《中医辨证论治电脑系统》。

根据朱教授长期基于计算机积累的成果,国家标准局委托朱教授起草《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并于1997年完成,同时他的辨证计算机系统也发展成《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

中医辩证学习心得5篇

中医辩证学习心得5篇

中医辩证学习心得5篇中医辩证学习心得1一.什么叫做〝証〞中医的〝証〞和現代医学所謂〝症狀〞的症的涵义是完全不同的,这应該首先加以說明.症狀(包括体征在内)只是病人在病态下的自觉的和他觉的表现,它用作診断和治療上的参考,光知道症狀而不能確定病变的原因和本質,是不能予以有效的治療的.中医的〝証〞虽然也有以症狀为基礎,但它的涵义是很广泛,它能確定病变的原因和本質并和治療上的用藥是緊密的结合在一起,辨明了〝証〞,才可以决定治法和藥方.正如朱顏先生的理解,在伤寒論中我們可以体会到:病是人体的生理机能(陽气)和病因(病邪)進行搏斗的过程(正邪紛争).在这个發病学概念的基礎上,必须从局部的症狀,参照以机体全身的情况,才能認清人体的机能在病因侵襲下進退的动向.所以中医所謂的〝証〞在广义上还包括了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1)〝証〞是疾病在進展的过程中某一階段症狀的总和,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病情,〝証〞的变化也表示着病情的变化.(2)〝証〞也含有类似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方面的意義,說明了体力在与病邪搏斗的过程中表现的盈虧,如伤寒論第六十条〝下之后复發汗,必振寒脉微細〞本证是因为汗下倒施而使体力驟弱变为虛症,所以接着又說〝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3)包括有病人的过去史,如第十九条〝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后必吐膿血也〞;第八十一条〝凡用栀子湯,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第十七条〝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湯〞等.( 4)包括病人的素質,如第一百九十六条〝陽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虚故也〞;第一百零二条的小建中湯证,僅〝伤寒二.三日〞而竟已〝心中悸而煩〞了,明明指出了中气素虚,所以要用小建中这样的方剂来建其中气.(5)此外,〝证〞还应該辨明它是处在那一种变化的情况,那一階段,并当預見其未曾出現而又可能出現的情况而加以制止.这就是金匱要略所說〝上工治未病〞的意思.二.什么叫做〝辨证施治〞中医的診断任务,不在于確定是什么病,主要是要確定是属什么〝证〞;中医的治療目标也不在于消灭致病原因,而在于扶助人体的生理和能以克服病因及其影响的侵害(匡正驱邪).辨证施治的任务必須〝知己〞(病人的正气和体質)而又〝知彼〞(病邪的所在),又須要辨清發展的趋向,真假.主次和缓急.中医沒有个别的病名,也沒有任何情况都能有效的所謂特效藥.但是依靠〝证〞的不同情况和它的轉变,灵活地擇用不同的方来加减,同样的是成效輝煌.这种辨证施治的精神,在伤寒論中的体例是極其明顯的,可以举几个例子来看: ( 1)論中每篇的标題都冠以〞辨病脉证并治〞,其中六經的名目和中風.伤寒等都不过是代号,并沒有重要的涵义,主要的还是在辨它的脉和证.如第一条,光說〝太陽病〞則誰也不知道指什么,下面接着就具体的指出〝脉浮,头項强痛而惡寒〞,使人一目了然.有这样的脉证就可以称为〝太陽病〞;因而,〝太陽病〞就成了实在的名詞,丝毫沒有奥妙的.难懂的含义了.( 2)論中都是叙述是什么证候用什么方藥,很少用什么病名,都是列以適当的方藥,就称它为某某湯证.如十二条的桂枝湯证,三十五条的麻黃湯证等.由于病情的变幻多端,〝证〞和〝方〞也就千变万化,在辨证施治上是非常嚴格的加以審核的.多一症,少一症都不得称为原來的〝证〞,多一味,少一味也不得称为原来的〝方〞.如十四条,原是桂枝湯证,因为多了一个〝項背强几几〞的見证就得改称为桂枝加葛根湯证,如果再变〝有汗〞为〝无汗〞,那又是三十一条的葛根湯证了.又如,一百一十七条的桂枝湯证,加重一味桂枝就得改称桂枝加桂湯;又如四逆湯去附子就变成二十九条的甘草干姜湯,如果以葱白换甘草就变成三百十四条的白通汤了.这些說明了仲景在伤寒論中对辨证施治所提供的既灵活而又嚴謹的精神.应当明確,辨证施治絕不是症狀治療(或是对症治療),后者在现代医学上的意義是与根本治療(或是原因治療)相对而言的,只是針对局部的,單个的症狀和不爽(如咳嗽.失眼.头痛...等)進行治療,其目的只是使患者在这一点上感到舒適,多半是作为一时的权宜之計,而不能企圖治愈他的病.中医的辨证施治絕不是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态度,而是〝治病必求于本〞的以治愈为目的的治療.因而,我們可以这样來認識:中医的辨證施治是原因療法和对症療法的統一的治療.三.从伤寒論中看到辨证施治的特点伤寒論是以辨证施治为基礎的著作,它的特点可以簡單的归納成下面几点:( 1)不是特殊性的而是通用的,几乎所有的診療都可以而且应当采用它的精神.从小范圍來說,伤寒的规律在雜病的治疗中也不减它的价值,伤寒的方藥只要〝证〞对,同样也可以在雜病的治療中獲效,所以金匮要略的一百八十四方中,和伤寒論重复的就有三十九方.(2)注意于病人生理机轉的匡導和促進,不是以消滅病因为目的,因此在辨证的过程中特別重視病人的整体情况,有否可以影响疾病進展和治療的素因,如陰虚.血少.久虚等.这也就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現.(3)着重实际而不空談理論,理論可能会發生偏差,而经过实践反复考驗过的診療实际是確切可信的.伤寒論極少有理論,即使有几条,其文气多不雅馴,估計还是后人誤入的多.如五十三条的〝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諧和故尔〞,和九十七条的〝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脅下,正邪纷争往來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都是極明顯的成例.(4)以脉证为主,不注重病名.各篇标題不单單是〝辨某某病〞而是辨它的〝脉证〞.以六經为例,每经有一条提纲以明大概(六經提纲并不完全正確,除太陽病和太陰病二条外,都嫌不夠全面),所以該条特别标明为〝某之为病〞(如第一条,一百八十条,二百六十三条,二百七十三条,二百八十一条,三百二十六条),而其余的条文只簡单的写〝某某之为病〞,这意味着六經的名字不过代表了〝某某之为病〞下面的脉证而已.再以〝中風〞.〝伤寒〞为例,第二条屬中風为桂枝湯证,第三条为麻黄湯证屬伤寒,这似乎是应該嚴格的区别了.其实仲景并不斤斤于病名上,这兩条的下边并不是說〝此中風也〞.〝此伤寒也〞,而称〝名为中風〞.〝名为伤寒〞,表示不要固执真有風.寒伤人的不同,姑且加它个名字而已.况且,三十八条虽称〝太陽中風〞而实际上所述的〝脉浮紧,發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都是〝伤寒〞的脉证,又如九十六条和一百零一条都是混称風寒不加区別.其他病名如藏结.蚘厥.藏厥.热入血室.血结膀胱等也都当以脉证为主,不能望名釋义和憑空臆測.(5)病有传变.轉屬和合病.并病的不同,症有主症.客症和正症.异症.坏症的区別,因此〝证〞的变化非常繁瑣而多端.仲景在伤寒論中一再教導我們辨证施治的掌握应当灵机活用,而不能死搬教条,否则会陷入〝无可治之病〞的窘境.在方剂安排上决不是某〝經〞病只可用某方,也不是某方只限用于某经,只要掌握主要的〝证〞,就可以大胆的用藥处方,不必拘泥于脉证的不齐备或是不典型以致失去治療上恰当的时期.如一百零一条就明白的标出〝有柴胡证,但是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此外,从脉证的取舍方面看,取舍之間大是灵活.伤寒論的体例以证为主,單純的論脉,多半用以决定預后,一般的是以脉从证.在大多数情况下,脉和证都是相符的,尤其是在疾病剛开始的階段.但是在辨证施治的时候,并不一定要求脉证的一致,而应灵活掌握.正如二十五条〝服桂枝湯,大汗击出脉洪大,与桂枝湯如前法〞,这里的脉是屬白虎湯证,由于只有表未解而汗出的桂枝湯证,而沒有白虎汤的证,所以仍然给桂枝汤,这是舍脉从证.又如五十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这是舍证从脉,条文自明.(按:〝尺中迟〞即关后之尺脉有迟象,代表里虚.)姜春華先生以为脉有余而证不足則从证,证有余而脉不足則从脉,理由是有余常假,不足常真,可以作为参考.四.辨证的基本原則古人認为治療当从本治,内經陰陽应象論說:〝治病必求于本〞,神農本經名例說:〞欲療病,先察其源〞,朱丹溪在〝格致余論〞里更引用了自然界的事理加以說明:〝病之有本,犹草之有根也,去叶不去根,草犹在也.〞但是,古人所謂的本.源,决不等于近代的病因学(Etiology ),而是辨证上的本源,其实也就是以陰陽.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綱作辨证的本源.伤寒論里虽然沒有对八纲加以專門的討論,它只是个别地.零散地出現在字里行间,但它郤是伤寒論的灵魂.依靠着八纲才有六经,才表現了辩证施治的精神.病人的一切表現,須經过八纲的处理,分真假.别主从,才成为正確的〝证〞,也就是和治疗緊緊结合的〝证〞.八綱之間变化千头万緒,容易使人辨錯,一逆再逆以致誤人性命,在辨证时疑似之間大是不容易辨認,比現代医学更困难,更須丰富的学識和經驗.譬之一些炎性疾患,現代医学一律用青黴素,而中医都須按个别的病例,加以不同的思考.为明確伤寒論的辨证方法,試以桂枝湯和麻黃湯为例,分四方面加以闡述.(1)辨六經:麻桂二湯都是〝太陽病〞的主方,但是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各经,尤以桂枝湯为然.因为〝太陽病〞象柯韵伯所說的〝只重在表证表脉〞,所以小丹波說:〝仲景治表只在麻桂二法〞.〝太陽病〞之中,有汗屬表虚,立桂枝湯,更有加葛.加桂.去芍.加附等以应变.无汗屬表实,立麻黄湯,更有大小青龍.麻杏甘石湯等以应付内外寒热深浅的不同.因为都是麻桂二方的变方,所以也都是太陽方.( 2 )辫脈证:汤证毕具的桂枝湯症以十二条和十三条为代表,所以方机說它治〝头痛發热.汗出惡風者〞.麻黃湯以三十五条較完备,所以皇汗医学說它主治〝喘而无汗,头痛,發热惡寒身体疼痛者〞.其余的条,多半未涉及二湯的主证或且不畢具主证,如四十二条〝脉浮弱者〞,四十四条〝外证未解〞,五十七条〝半日許复煩〞(以上桂枝湯)和三十六条〝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五十条〝脉浮〞(以上麻黃湯)等.(3)辨八纲:①辨陰陽: 脉为浮.数.緊屬陽脉,证也屬陽证,如第七条所說〝病有發热惡寒者,發于陽也〞,故以为陽证无疑.②辨表里:医学心悟說:〝一病之表里全在發热与潮热,惡寒与惡热,头痛与腹痛,鼻塞与口燥,舌胎之有无,脉之浮沉以分之〞,麻桂二方都和前者吻合,自屬表证.况且,既辨明屬〝太陽病〞,太陽为三陽之表,更知是表证了.③辨寒热:从病理看,属表寒,从病的性質看又应屬热证.实际上〝表寒〞是由寒邪客于肌表这个观念而來的,寒字并非確有所指,所以徐大椿以为屬表热,他說:〝热在表者为發热头痛〞,这是他独特的見解之处,但按傅統的观念,仍应屬于表寒.④辨虚实:既是表证,所以虚也是表虛,实也是表实.医学心悟說:〝一病的虚实全在有汗与无汗〞,这一句即指表证而言.麻桂二方在陰陽.表里.寒热三方面都是相同的,只在表虚与表实上可以分别,前者屬桂枝湯,后者屬麻黃湯.(4)从藥辨证:嚴格來說这不是辨证施治的方法.它虽然在臨床上价值很少,但在钻研古書时有很大的用处.在研讀伤寒論时,遇到条文中脉证不具备或具有疑問时,必须用这个方法加以互参.以麻黄湯为例,必系无汗的表实才用麻黄来开腠理而發其汗,以桂枝为佐其意更明.不用石膏知无里热,无附子知里不虚,用杏仁故知有喘.以上就是辨证的大概.因为辨证是和施治緊紧相结合的,辨清证即可大胆用藥,縱使大剂和峻藥也无須顧慮.伤寒論对大承气的应用非常謹慎,在二百零八条述及大承气湯以前,預列以一百八十九条.一百九十一条.一百九十四条.一百九十五条.二百零四条.二百零五条.二百零六等条敦敦示喻,教人攻下須当小心,但在急下数条(第二百五十二到二百五十五条,三百二十条,三百二十二条等六条)却又多么快爽,这是辨证施治中胆欲大而心欲細的范例.中医辩证学习心得21,枳实胃痛或胁痛属气滞者,单独此一味就可以获效,我感觉它是行气药里效果最明显的.本人几年前患胃痛,开始只是偶发,后来曾持续性,先以郁金,厚朴等效果不显,最后以枳实10G,于用药第2日后,再未发作过,从此我治疗气滞胃痛必用此药,用于临床,通常都是1日见效.如果病人脾虚腹胀作痛,需要加四君子以标本兼顾.2,三七胃痛属瘀血,痛处固定,夜重,脉涩,我首选为三七,个人感觉三七效果优于五灵脂蒲黄,其化瘀定痛之功在瘀血胃痛里也能很明显的显示出来,另外对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证属瘀血的更为适宜,既能止血又能活血.3,蒲公英此药擅长治疗痈疡,能清胃消瘀,对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伴感染,证属瘀热而胃痛的效果极佳,如能用其根更妙.辩证准确有药到病除之效.4,穿山甲,西医检查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者,可能与癌前病变有关,中药可以使其吸收,而此功非草木所能胜任,所以我用穿山甲,配伍五灵脂,蒲黄活血化瘀,去旧生新,同时加白花蛇舌草解毒防癌.此型胃炎一般胃液分泌不足,加乌梅酸甘化阴,促进胃液分泌.注;胃病的中医分型很复杂,也与肝胆脾密切相关,所以需要辩证准确方可下药,对寒热错杂的胃痛,可用甘草泻心汤,针对寒与热的偏盛,调节姜,连的剂量,对慢性溃疡,辩证基础上加补中之黄芪,生肌之白芨可愈.等等等等.不在详述.中医辩证学习心得3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医,中医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医与西医在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各有优势和特点.西医的优势在于精密仪器的检测.高超的外科手术.复杂的器官移植.先进的抢救手段等.而中医的优势恰恰是西医薄弱的方面,中医的辨证施治既准确又灵活,奥妙无穷,对诊治许多疾病,有其独到的特点.如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治,退行性疾病的诊治,病毒性疾病的诊治,痰饮淤血病的诊治,疑难病证的诊治等尤具优势.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认识比较深刻,有相当多的人群喜欢中医中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化,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中医中药的治病之本.调理.滋补功能就显得更加迫切需要了.中国人的传统认识是中医越老越吃香.一个年龄大的中医,尽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称老中医,甚至夸大一点称〝名老中医〞,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医是终身制的职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学好中医呢?《扁鹊仓公传》云:〝人之所以病病疾多,医之所以病病道少〞,这说明中医难学.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又说:〝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学中医诚然难,学精则更难.但既学医就必须学精,至少要确立〝学精〞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方能学成一个好中医.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根据我个人学医的体会,主要在于两点:一要认真读书.中医的书籍,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尚嫌不够.读中医的书,不仅要读懂.弄通,而且要熟读.熟记,对许多重要的内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学好《内经》.读中医的书,要善于融会贯通,中医学的理论均源于《黄帝内经》,中医的各科临床,均源于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举例说吧,比如学《伤寒论》,不仅要与《金匮要略》相融合,还要上与《内经》相联系,下与《温病学》相联系,此外,还要与内科学.方剂学.药物学.诊断学相联系.比如《伤寒论》的少阳证,这个少阳证就出自《内经》的《素问热论》.《内经》的少阳证只限于少阳经脉症状〝胸胁痛而耳聋〞,而《伤寒论》的少阳证则为半表半里证,胆火上炎,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必烦喜呕〞,用小柴胡汤主治.再联系温病学中亦有一个邪郁少阳证,寒热类虐,心烦,口渴,脘痞,舌苔黄白而腻,用蒿芩清胆汤主治,系湿热郁闭少阳.如此联系比较,自然融会贯通.中医辩证学习心得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医的学习方法与路径,是一个需要首先探讨的问题.很多朋友学习中医之前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入门的方式五花八门,有的一头扎进伤寒论等经典里,苦读了数年,出口成章,大段的经文背得烂熟,临床时,边都摸不着,开口动手便错,进而怀疑经典,怀疑中医.有的执迷于药物学里,变成了草药医生,单方医生,把个别中药和处方视为绝密,越求越奇,以为不是深山老林里的神药或者异人奇方就不能治病.还有的求于易,求于道,将中医和气功,宗教混于一谈,强词夺理,故弄玄虚,不提也罢.我想,这些不应该是朋友们学医的初衷.我虽然出生在中医世家,却也在医学上走了很多弯路,对临床疗效的追求也曾经让我倍感艰辛,回首这20多年的学医路途,我的最大感悟就是-------------------中医本来是一个简单明白,好学易用的学科,却被有意无意的蒙上一层又一层的神秘面纱.在这个处处追求效率的时代,还原中医的本来面目,破除中医迷信,节约后来者的精力和时间,就是我现在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唯其如此,中医界方可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才能发扬光大.学习的方法和路径---先从端正态度开始.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人说过,而且各有各的道理,我要强调的是,下面这种学习方式适合有一定基础,希望深入系统掌握中医体系的人,也适合已经学医几年,或者读完了中医院校还一头雾水,愿意重新钻研的情况.一,先宏观后微观.一定要先对中医的学术体系有一个整体的大概印象,先通过走马观花式的浏览,然后再去学习具体的知识而不是一下就陷入到各种秘方,技法当中,纷纷扰扰,一锅浆糊.临床上遇到很多医生已经号称可以攻克绝症了,结果自己得了感冒,还分不清是风寒还是风热.基本的概念都是一塌糊涂,如何能够登堂入室?二,培养提高思辨能力,不要强调死记硬背.中医学让人望而生畏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背诵大量的内容,而这是否有必要呢?我的体会是中医学里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其实是不多的.远远不如法律,外语等专业.很多内容,理解以后就会记得,而没有理解,记来何用?当然,理解也是分层次来的,先浅后深,先一般后特殊.中医知识浩如烟海,人的精力时间都有限,一个医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学,也不可能什么病都会治,关键是能构建自己的学术体系,在一定的范围内有所建树,善莫大焉.我记得当年背了好几百个处方,但是临床根本不怎么用,现在还能背的处方不会超过50个吧,也没有临床开不出方的情况,呵呵.学习方剂的问题,我以后会单独论述.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一个临床医生真的不需要学那么多处方.千招会,不如一招精.一方融会可变数方,一法学透可变数法.很多老医生喜欢炫耀自己当年是如何过目不忘,博闻强记.先大量的背诵,以后慢慢理解,对于幼儿学医,这个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如果是成年人记忆力差,理解力强,就不应该这样学.何况这些出口成章的老先生很多人临床水平真心不怎么样,可惜了背书受的那些罪哟.传统的学习方法,打杂三年,抓药三年,抄方三年,动不动十几年以上才可以出师.真正学医的时间并不多,这些规矩里面,包含着对学徒劳动力的残酷盘剥.而我以为,一个完全没有医学基础的人,中等资质,学习条件和方法合适,三年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这是我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至于执业医师考试,我指导的几个学生都能超分数线近一百分过关.也可以证明这一套方法对付应试教育还是同样有效.三,保持批判的精神学中医.一定在建立好自己的医学体系以后,再去研究各家学术对前辈的经验,带着怀疑的态度学习,以临床疗效来验证.凡是科学的体系,一定有可以理解的逻辑,无法理解的东西,可以存疑,先放一放.这是因为你没有一定的基础,无法分辨是非,轻易转进中医各家学术的嘴仗里,除了更糊涂,没有别的收获.我常常说看一个人学医的水平,看看他买了些什么书,可以得知,也是这个意思.中医辩证学习心得5我是学中医出身的,如果你是想进医院,拿医师资格证,成为一个中医临床医生的话不防自考去实现,但是现在的就业形式对自考来说是不太合适的.如果你是为了兴趣,并不以此作为谋生手段的话,我可以推荐几本书你看: 首先是《中医基础理论》这是必看的,这是基础,是你踏入中医殿堂的铺垫.必须认真的掌握.其次是《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这些是临床基础,也是必看的.中医基础血扎实了,学这些可以比较轻松,尤其是诊断.学中医其实就像走路,一条道,分几条岔路,等你完全掌握之后你会发现任何一条岔路都能帮你达到目的地.。

中医辨证思维、辨证方法与辨证体系

中医辨证思维、辨证方法与辨证体系

中医辨证思维、辨证方法与辨证体系辨证思维、辨证方法与辨证体系在中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医辨证思维是中医学的核心思维方式,是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基石。

辨证方法是中医医生根据辨证思维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具体方法。

辨证体系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分类和研究体系。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医辨证思维、辨证方法与辨证体系的特点和应用。

中医辨证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中医辨证思维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

中医辨证思维也强调综合分析,通过观察、问诊、望诊、切诊等方法,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信息,进行全面的辨证分析。

中医辨证思维还注重病因与病机的研究,强调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体认识。

这种思维方式使中医医生能够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准确地判断病因和病机,从而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方法是中医医生根据辨证思维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具体方法。

中医辨证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多种方法。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闻诊通过听患者的语音、呼吸声、咳嗽声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问诊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日常生活习惯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切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这些辨证方法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使中医医生能够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准确地判断病因和病机,从而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体系是中医学对疾病的分类和研究体系。

中医辨证体系将疾病分为不同的证型,每一种证型都有其特定的病因、病机、症状等特点。

中医辨证体系包括外感病证、内伤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等多个方面。

中医辨证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对大量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总结和归纳,使中医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证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体系的应用使中医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出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思维、辨证方法与辨证体系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辨证思维强调整体观念、综合分析和病因病机的研究,使中医医生能够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证素”研究

中医“证素”研究

‎‎‎‎中医“证素‎”研究【‎摘要】“‎证素”是“‎证候要素”‎的简称,由‎病性和病位‎两大部分构‎成,从“证‎素”研究成‎果和中医基‎础理论来看‎,“证素”‎即是“证候‎元素”,是‎构成病机和‎病名的组成‎部分,由于‎研究对象不‎同,所占的‎地位可能不‎相同。

“证‎素”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存在差‎别,侧重点‎不同,前者‎重在辨证体‎系的完善,‎后者重“证‎素”在临床‎各方面研究‎中的运用和‎结合。

文章‎总结了近年‎来证素研究‎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评‎述,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证候病‎机证素‎中医学所说‎的“证”是‎一个非线性‎的开放复杂‎系统,中医‎的“辨证”‎属于认知科‎学、思维科‎学,在揭示‎辨证原理与‎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是‎完善辨证方‎法、提高辨‎证水平的需‎要和有效途‎径。

‎朱文‎锋[1]在‎建立辨证新‎体系时引入‎“证素”的‎概念,初步‎制订了病位‎类约30项‎,病性类约‎60项,阐‎述了他们的‎特点和意义‎。

王永炎等‎[2]也提‎出证素和证‎素靶位的提‎取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启明等[3‎]认为证候‎要素具有以‎下3方面的‎特性:‎组成证‎候的最小单‎元;每一证‎候要素都有‎不同于其他‎要素的特异‎性症状;临‎床所见的所‎有证候都可‎由证候要素‎组合而成。

‎‎“证素”‎是“证候要‎素”的简称‎,是证候辨‎识的病变本‎质,主要指‎辨证所确定‎的病性与病‎位,在文献‎中还有一个‎概念是辨证‎要素,是指‎确定某一证‎型或者“证‎素”的主要‎证候,两者‎存在差别,‎前者更具备‎元素的性质‎,在不同的‎研究对象中‎可能具有相‎对重要的“‎证素”,但‎“证素”的‎原始研究不‎应该具有轻‎重之分,因‎此称其为“‎证候元素”‎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中病性与病‎位一起构成‎病机,也可‎以直接代表‎病机,与病‎位相比,病‎性更加复杂‎,在临床组‎合中,病位‎与病位,病‎位与病性之‎间有“1+‎1=2”可‎能,但病性‎之间的复杂‎关系采用线‎性理论往往‎不易解决。

对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思考

对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思考

对中医辨证论治的思考程子茜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110306201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的基本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在其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了辨证论治体系,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了现代中医治病的指导思想。

中医强调“治病求本”,若想要很好地运用中医理论指导来诊断和治疗某种疾病,就必须要收集患者的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资料,进行正确分析,准确辨证,确立病因,才能随证立法,依法遣药,制定有效方剂,即所谓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论治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而这二者皆离不开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

因为人生病后,症是病的表现,证是某一阶段病症状的总合,而病是证的总合。

只有将人-症-病-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才是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才能正确的辨证识病。

只有准确辨识疾病才能拟定正确的治法方药治病救人,故准确辨症、辨病、辨证、论治是临证必须具备的能力。

症、病、证各有所指,但又互相交织在一起,在具体治疗中有针对症、针对病、针对证的不同处理,互相并不矛盾而是相得益彰。

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

它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和六腑、体表的组织器官进行联络,形成一个整体,它们在生理上互相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因此,治疗上也把人当做一个整体看待,进行辨证论治。

其次,更深层次上来说,中医认为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整体。

人与天地相互呼应,息息相关。

四季气候的变化、环境的改变都会在人的身体里产生影响,因此,治病时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这种治病思想是与西医完全不一样的。

西医的论病标准比较固定,各个病有各个病确诊的金标准,找不到病因的病也会有其确诊的化验范围。

但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法则要求诊断疾病要从整体出发,全面分析病人体质的强弱,邪气盛衰,并且联系气候环境,病人的精神状况等的相互影响做出综合分析,求得各种因素作用于机体整体反应的“证”。

这些出现在病人身上的“证”不仅具有阴阳五行、八纲归属的特征,而且具有脏腑经络各级水平的特征。

关于论证素辨证的层次性与实用性

关于论证素辨证的层次性与实用性

关于论证素辨证的层次性与实用性【关键词】证素辨证;证候;中医辨证“证”是中医学的特有概念,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病变某一特定阶段机体整体病理生理反应状态的本质概括,重点强调当前病变的整体、动态、邪正反应状态。

证素辨证是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对证候(症状、体征等病理信息)进行分析,认识其病位、病性等本质,并作出证名诊断的思维认识过程[1]。

笔者现就证素辨证的层次性与实用性论述如下。

1 证素辨证的层次性 1.1 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病是在一定致病因素(外感或内伤)作用下,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失常而表现为具有一定临床特点及其自身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

证候是病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体征等有关病理信息的外在表现,如感受暑邪所表现的恶热、发热、心烦、汗出、口渴喜饮、气短、神疲、肢体困倦、小便短赤、舌红、脉虚数等。

证候是疾病本质的外在表现,是辨证的依据。

辨证是医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应用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藏象经络等基本理论对这一系列的感性认识――证候进行分析,即分别地进行判断,然后再逐步推求病变的原因――审症求因,认识病变的本质—―确定证素的过程。

首先是感性认识过程。

如某一患者出现恶寒蜷卧、手足厥冷、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口渴喜热饮、舌淡、苔白润、脉沉而无力等临床表现,这些都只是患者和医生的感觉或印象,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并非对疾病本质的认识,恶寒是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身体而出现的现象,患者因而蜷卧以求保暖;手足厥冷是阳气不能通达四末的表现;大便稀溏、小便清长为阳虚脏腑功能衰减不能温化饮食的表现;舌淡、苔白是阳气不能温运血脉,心脉不荣、水湿不化的表现;脉沉而无力为阳虚不能鼓动心脉的表现;口渴之症,多为津伤有热之象,但其人喜热饮,可知为阳虚不能运化津液,津不上承所致。

综合上述诸证,于是得出了一个总的判断,即患者这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基本上都是阳气虚衰,隐含阴相对过盛之象。

中医毕业论文 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

中医毕业论文 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

中医毕业论文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近年来,中医学领域的研究日趋深入,其中证素及证素辨证的研究备受关注。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对于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概念、研究方法、应用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对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进行思考。

一、概念说明1.证素的定义证素是中医学上对某个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临床表现等要素的综合归纳。

它既是疾病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医治疗的依据。

2.证素辨证的意义证素辨证是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资料,对疾病的证素进行准确定位和深入分析,从而为中医治疗提供依据。

证素辨证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疾病的阴阳属性、病机病位,并合理选择药物治疗。

二、研究方法1.临床经验积累通过临床实践,中医医生可以积累大量的证素辨证经验。

这种经验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患者访谈等方式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2.文献研究中医学古籍中记载了丰富的医案和辨证经验,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古代医家对于证素及其辨证的见解,为现代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3.调查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病例分析等方式,收集大量数据,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证素及其辨证的特点和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三、应用前景1.临床实践指导基于证素及其辨证的研究成果,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这对提高中医临床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2.个体化治疗证素及其辨证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不同个体患者的不同证素特点,从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研究方法创新证素及证素辨证研究的思考不断推动中医学的发展进步,同时也促进了研究方法的创新。

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可以更加全面地研究证素及其辨证的规律和特点。

总结起来,证素及其辨证的研究在中医学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中医学古籍的研究、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以及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证素及其辨证的知识,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准确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主次症辨证与证素辨证的比较与思考

中医主次症辨证与证素辨证的比较与思考

中医主次症辨证与证素辨证的比较与思考中医的魅力,真的是“越学越觉得有意思”。

说到辨证施治,大家一般都会想起中医师捏着下巴认真思考的样子。

这其中,主次症辨证和证素辨证就像是两种不同的“看病角度”,各有千秋,搞清楚了,治疗方法才能更准确,更有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两种辨证方式,顺便轻松一点,咱们讲点“细节”也能懂的“玄机”。

首先说说什么叫主次症辨证。

简单来说,就是你去看病的时候,医生根据你最明显、最突出的症状来判断你的“病根”。

举个例子吧,就像是你去外面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痛得不行,医生看到你膝盖痛,那就是主症。

其他比如头晕或者胃不舒服的,虽然也有症状,但不够“抢眼”,只能算是次症。

看病就像是挑选主角和配角,主角是最显眼的那个,配角得稍微靠后点。

主次症辨证,就是这么一回事。

它的重点在于,你的主要症状能反映出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就根据这些“主角症状”来决定治疗方案。

比如,膝盖痛得厉害,治疗就得从减轻疼痛开始,其他小问题,先放一放。

再说说证素辨证,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实际上它指的是更细致的辨证方式。

它不仅仅看你有啥症状,还得结合你的身体素质、体质特点、生活习惯,甚至你的性格脾气来判断。

就好比说,不同的人得了感冒,症状可能差不多,但“感冒的原因”却不完全一样。

有人是因为身体弱,抵抗力差才感冒的;也有的人因为天气变化太大,适应能力差,所以感冒了。

这个时候,证素辨证就会比较全面地考虑你的“底子”怎么样,不仅看你有哪些症状,还要分析你平时的体质和状态,是偏寒偏热,还是气血不足,或者湿气重等等。

就像我们说的,“病因千千万,症状不一定相同”。

这个方法更适合慢性病或者体质较差的人群。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开始想,究竟这两种辨证方式有什么不同呢?主次症辨证比较适合用来处理那些症状明显、病情急迫的病,比较直白、简单。

你一眼看过去,症状就是显而易见,抓住最显著的那一点,就能快速做出判断。

而证素辨证则适合慢性病患者,或者症状不太明显的情况,需要从“整体”入手,关注患者的体质、生活习惯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中医诊断辨证总结

中医诊断辨证总结

中医诊断辨证总结1. 引言中医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医学体系,其特点之一就是强调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是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望诊、闻诊、问诊和脉诊等方式,对病情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总结中医诊断辨证的方法和技巧,并分析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2. 中医四诊法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脉诊,被称为四诊法。

2.1 望诊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舌体颜色、着装和体态等方面来判断病情。

面色可以反映人体的气血和阴阳平衡情况,舌苔和舌体颜色可以反映人体的脏腑功能状态。

通过仔细观察这些特征,中医医生可以初步了解病人的内外气血状况,为进一步诊断提供线索。

2.2 闻诊闻诊是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呼吸声和腹音等来辨别病变。

中医医生通过仔细聆听病人的声音,可以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气血运行情况和脏腑功能状况。

例如,对于嗓音嘶哑、呼吸急促或腹音异常的病人,可以推断其肺、心或肠胃等脏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3 问诊问诊是通过与病人进行交流,询问其症状、身体感受和生活习惯等,以进一步了解病人的病情。

中医医生会询问病人的症状变化、疼痛部位和程度、排便和排尿情况等,同时也会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等。

通过详细了解病人的个体情况,中医医生可以对病情进行更准确的判断。

2.4 脉诊脉诊是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来探测人体的脏腑功能状态和气血运行情况。

中医医生会观察病人的脉搏的节律、强弱、速度和力度等特征,并结合病人的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脉诊被视为中医辨证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脉搏可以给出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病人具体的病因和病性。

3. 中医辩证的重要性中医辨证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临床实践的重要方法。

中医辨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3.1 确定病因病机中医辨证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的病因病机,即病发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变化、望诊、闻诊、问诊和脉诊等方式,中医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病人是属于实证还是虚证、寒证还是热证等。

中医证型及辨证思路

中医证型及辨证思路

中医证型及辨证思路中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法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中医强调个体的整体性和平衡,通过辨证论治的方式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证型及辨证思路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本文将介绍中医证型的概念及其分类,以及辨证思路的重要性。

一、中医证型概述在中医理论中,证是指疾病的病理状态和临床表现的总体特征。

中医病证学以疾病为基础,将疾病抽象为一系列具有相同特征的证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证候体系。

证候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概念,由多个症状以及舌诊、脉诊等方法产生的体征构成。

中医证型的分类主要包括外感证、内伤证、中毒证、杂病证等。

其中,外感证指的是由外因引起的疾病,如感冒、肺炎等;内伤证是指内部机能失调及其他内因引起的疾病,如胃病、肝病等;中毒证是指由毒素引起的疾病,如中毒性肝炎、中毒性休克等;杂病证是指多种疾病并存或病因不明的疾病。

二、辨证思路的重要性辨证思路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也是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学的重要特点。

辨证思路强调察言观色、望闻问切等方法,通过观察、问诊、望诊等手段来捕捉病人的综合信息,并进行辨别和判断。

辨证思路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1. 整体观: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性,不将疾病看作是某个特定器官的问题,而是将其纳入整体平衡的范畴。

辨证思路要求医生综合考虑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2. 辨病与辨证:辨证思路要求医生在辨别病症的同时,也要辨别病候。

病症是疾病发展的结果,而病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特征表现。

中医强调治本,通过辨证论治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中医辨证思路注重个体差异的分析和理解,因此治疗方案也是因人而异的。

辨证思路要求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体质特点,采用针灸、草药、推拿等疗法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三、中医证型与辨证思路的实践中医证型的诊断和治疗是在辨证思路指导下进行的。

具体来说,辨证思路要求医生在观察病人时要注意诸多方面,如病人的神色、言语、体态等;在询问病史时要了解疾病的起因、发展过程等;在望诊时要观察病人的舌苔、舌质等;在脉诊时要观察病人的脉象等。

中医中证素研究论文

中医中证素研究论文

中医中证素研究论文摘要:中医中证素是中医药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综合分析中医中药理论和临床实践,对不同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了一系列中证素。

本文将以研究中医中证素为主题,探讨中证素的定义、分类、研究方法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引言二、定义中证素是中医药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疾病可能会有相似的病因和病机。

中证素将这些相似的病因病机归纳为一种证候,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果。

三、分类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中证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中证素有气虚证素、血瘀证素、湿热证素、痰湿证素等。

每种中证素都有其独特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案。

四、研究方法中医中证素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和临床观察。

通过分析古代医书和经典文献,可以归纳总结出不同疾病的病因病机,并形成相应的中证素。

此外,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可以验证和完善中证素的理论框架,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五、未来发展方向1.深入研究中证素的病因病机:通过更加详细和准确地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变化规律,进一步完善中证素的理论框架。

2.将中证素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探讨中证素的生物学基础和分子机制,以期将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更好地结合起来。

3.加强临床实践研究: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观察研究,进一步验证中证素的疗效,并提出更加科学和准确的治疗方案。

4.推动中证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立中证素的研究标准和评价指标,加强中证素的分类和命名,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六、结论中医中证素是中医药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综合分析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形成了一系列中证素。

中证素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和临床观察,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从深入研究中证素的病因病机、将中证素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加强临床实践研究以及推动中证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等方面展开。

中医中证素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学,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证素辨证体系的回顾与思考【摘要】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过程,也是中医学习与实践的主要难点。

朱文锋教授建立的“证素辨证体系”,为中医辨证在完备意义上的临床理解与应用开辟了一条捷径。

本文依据朱教授新作《证素辨证学》追溯了证与证素形成的历史特点,剖析了疾病在中西医两种理论体系下的结构性差异,从历史角度解读“证素辨证体系”的合理性,并简述了该体系对中医临床辨证规范的意义和贡献。

【关键词】中医辨证体系;证素;医学哲学
西医和中医是人类健康问题的两大解释体系,西医基于近代科学思维,中医基于古代传统思维,围绕的都是人的健康问题。

西医借助科学的力量,产生了比中医更普遍的影响,以致于有人认为只需西医就足够了,更有甚者认为中医的迷信色彩太浓,应当取缔。

从文化特征看,医学具有排他性。

中、西医间的核心理论并不相容,西医占据主流,但是西医无法解决全部健康问题,这就为中医的生存留出了空间。

两种解释体系面对同类问题,产生了“横看成岭、纵看成峰”的结果。

长久以来,中医同仁为争取中医的生存空间做了大量抗争。

这些抗争到底是基于传统感情的坚守,还是中医确有其存在的理由?同仁们往往从个体治疗的有效性,或从传统经典的合理性出发进行抗争,很难见到能够真正从中医理论结构正面狙击对中医的攻击。

朱文锋教授从1976年开始探讨中医的辨证规律和辨证的有效性内容,将以描述性证名(证候)为元素的辨证体系,发展为以结构性证素为元素的辨证体系[1]。

1978年计算机新技术开始影响中国,朱教授马上着手用数学模
型对辨证进行定量研究,归纳出48项辨证基本内容,建立了“加权求和浮动阈值运算”,研制成《中医数字辨证机》。

以后的几年朱教授在分解证名固定搭配的基础上,构建起完整的辨证论治系统,继而于1985研制成《中医辨证论治电脑系统》。

根据朱教授长期基于计算机积累的成果,国家标准局委托朱教授起草《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并于1997年完成,同时他的辨证计算机系统也发展成《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

2003年,依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朱教授申请了《中医辨证论治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构建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体系》课题,建立起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证素辨证研究平台,创新了“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获得证候辨证诊断的准确权值,制定出证素、常见证诊断标准,完善了证素辨证体系,为中医临床辨证规范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是对朱教授证素辨证体系的追溯与思考。

1纵向疾病与横向病情
医学的对象是人类疾病,但什么是疾病?若将“疾病”放到一个三轴的生态坐标系里进行考察,疾病就是由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病情要素构成,表现为病情要素的或加重或减轻的过程。

例如:发热、头痛、恶心、白细胞计数等,我们用过程涨落表现它们的加重或减轻,从而形成一条综合的纵向曲线,称之为疾病曲线。

疾病由病情过程涨落和患病边界面的反向涨落共同构成。

但医生在临床上是看不到病人的全部疾病曲线的,在一个时段内只能看到一个病情截面。

假定西医和中医在同一时间,看的是同一个病人,则中、西医面对同一条疾病曲线,看到的是同一个病情截面。

但是,在该病情截面
里,西医和中医所关注的东西不同。

西医通过检查技术与方法,能看到的是症状、体征和检验结果等;医生将所看到的内容与经验、教材、诊疗常规等进行比较,得到关于该病情截面的定性判断。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找到中医的症状、体征等,通过中医的辨证分析,将病情截面中的每一个症状按中医理论,综合分析,得到一个关于病情“证”的中医论断。

故即使西医和中医关注的病情截面相同,但关注的内容和方法不同。

关于中医的工作原理,笔者在《中医的理论框架和工作原理》[2]一文中进行了论述,此处不赘述。

李科威,中医证素辨证体系的回顾与思考第1期对于纵向疾病的认知,西医偏向于将疾病过程从人的生命过程中分离出来描述、处理,以期对疾病进行更准确的诊疗;若用曲线表达,似乎存在着生命与疾病两条相互关联的曲线。

所以,西医的纵向疾病谱系发育比较完善。

相反,中医的纵向疾病谱系发育不完善,原因是中医多从生命整体描述病态变化过程;若用曲线表达,中医在多数情况下不将疾病过程与生命过程分离,而是将疾病状态下的生命整体过程作为一条曲线。

因此,中医对病情的把握主要是通过横向病情截面,中医的辨证正是对病态生命状况的总体把握方法。

2固定证名的限制性
在传统中医辨证体系中,“证候”(即“证”)是中医临床的理论承载者和操作执行者。

在朱教授的证素体系中,临床理论的主要功能交给了“证素”,原“证”的名称,朱教授称之为“证名”,即将原“证候”与“症状”的形式联系,作为“证”之外“候”的表现。

“证”表
达传统较高层次的证候之意,“证素”仍表达中间转换层,用“症状”表达底层的病情表现,用“证名”表达“证”的词面部分。

“证”的功能最初是将患者的症状按中医理论抽提起来,形成一种对病情进行判断的方法体系。

“证名”是“证”功能的词面表达。

囿于古代文化的形式特点,证名讲究阐述前后呼应,内容对称跌宕的美学要求,“证名”的表达承袭了骈体文句式的影响,多表现为两个内容点以上的文字结构,以四六句式为多,如:肝肾阴虚、肝胆火旺、热入营血等。

在秉承千百年有效的对应性经验积累后,使表现证候的证名在字面上搭配固定、句式整齐、使用对等,形成了中医文化,并由这种形式规定了临床思维的基本方式。

传统中医思维方式的有效性,既有现实作用,又有史料记载,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生态动力学结构。

在中医的理论形成时期,人类还处于自然状态为主轴的时代,人的体质特征与自然状态相对一致,变化较小,因此,表达辨证内容的“证名”有了足够的经验积累就基本固定了。

而近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小了,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大,造成体质状态和疾病谱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证名的固定搭配显得不能满足辨证需要,表现在:(1)传统证候体系的“证”直接与患者的“症状”发生关系,证所承担的角色应该能够跟随病情变化,但在传统骈体文句式的证名条件下,禁锢了临床思维的展开,使临床辨证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2)传统中医学在沉淀了上千年证与方药的疗效对应体系(药证效用体系)中,包括证名约500~800个,这是传统中医临床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现代中医自主发展的基石,但演变应用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3)由于生态环境和疾病谱系的变化,近数10年医生为应付临床,自组证名约3000~10000个,因其随意性,无法形成为中医可传承的共同财富,对中医发展并无益处。

3证素体系对中医临床的规范作用证素是什么?笔者依据朱教授在《证素辨证学》中的阐述,认为:(1)证素是对中医辨证机理的一种体系继承;(2)证素是对固定证名结构的一种灵活发展;(3)证素是表达中医病位与病性本质的基本组分;(4)证素是用证素体系驾驭中医临床的关键环节。

中医证候与方药效用的循环结构见图1。

在传承自古既有的药证效用结构中,朱教授长期研究的“证素体系”,是插入药证效用结构的关键环节。

图1中医证候与方药效用的循环结构示意图
朱教授对古今医家所提出的约120项具体证素概念进行分析辨别,筛选出50项共性证素,包括:病位证素19项,如:心、脾、胃、胆、膀胱、胞宫、少腹[下焦]、表、半表半里等;病性证素31项,如:风、寒、暑、湿、痰、饮、食积、气滞、气虚、阳亢、动风等。

这些证素从形式上分化了证的固定结构,分离了证的双重功能,其结构及关系如图2。

图2证素与证名及症状的关系
2010年第27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朱教授证素体系对证候辨证所做的工作和意义在于:(1)传统证名不是中医理论的最小基础单元。

将证名分拆成符合中医理论的基础单元,形成证素体系,不损害中医的理论与操作意义。

(2)证素体系的证素是单元素形式,它使药证效
用结构的辨证针对点更小,更容易切合临床,调用更方便,组合变化更灵活,覆盖范围也更广。

(3)传统辨证体系是“证名”直接与“症状”发生关系,朱教授将证素体系插入“证名”与“症状”之间,上承证名框架,完成理论指向;下与症状联系,统领临床操作;中间证素体系,承载辨证功能。

参见图2。

(4)证素体系筛选并规范了50个证素,用有限证素操作临床,边界明确,内容实在,掌握方便。

(5)通过朱教授独创的贡献值计算方法,形成高值证素组合表达主要病态,获取相应的传统证名及功能;另外,通过低值证素完成拾遗补缺,实现中药的灵活加减。

(6)重要的还有,朱教授将证素体系变成了可用计算机操作的程序性过程[3],使用者不必记忆很多东西,光凭中医临床医生的临床基本功就能自如地实际操作证素体系进行辨证施治。

朱文锋教授所建立和完善的证素辨证体系,为中医临床辨证规范作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文锋.证素辨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李科威.中医的理论构架和工作原理[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2):97.
[3]朱咏华.WF文锋-Ⅲ中医(辅助)诊疗系统的研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 9(1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