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病理学概要第十七章诊断病理学概要

合集下载

病理学基础知识要点概括

病理学基础知识要点概括

病理学基础知识要点概括病理学基础要点概括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病理学绪论病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学科,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在形态结构上的病理变化,结局和规转。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有医学教育地位、临床诊治地位和医生的医生地位。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尸体解剖、活体组织检查和细胞学检查。

第三节疾病概论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而健康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疾病的共同规律包括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和局部与整体。

死亡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三个阶段。

脑死亡指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判断标准包括无自主呼吸、不可逆性昏迷或对外界的刺激完全失去反应、脑干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固定、脑电波消失和脑血管造影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第一节适应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对机体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刺激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缩小,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又可分为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和内分泌性萎缩。

肥大是指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可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

生理性肥大包括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病理性肥大包括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

干性坏疽是由于动脉阻塞而静脉回流正常,导致组织缺乏血液和氧气,从而引起坏死。

湿性坏疽则是由于动脉阻塞和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和积液,从而引起坏死。

气性坏疽则是由于严重的深度肌肉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所致。

干性坏疽常见于四肢末端,干燥、皱缩,黑或黑褐色,与周围健康组织分界清楚。

湿性坏疽则肿胀呈蜂窝状,按之有捻发音,污秽暗棕色,与周围健康组织分界不清,有恶臭。

气性坏疽则肿胀湿润,呈污黑、暗绿色等,与周围健康组织分界不清,有恶臭,严重时会导致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预后较差。

损伤的修复分为再生和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三个阶段。

诊断病理学大纲

诊断病理学大纲

诊断病理学教学大纲Diagnosis pathology一前言诊断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诊断病理学是病理医生根据临床科室送来的病理标本(手术标本,各种活检,穿刺及脱落细胞)为临床不同疾病提供诊断。

它不仅包括对各种活体标本的诊断,也包括对尸检的诊断。

诊断病理学是病理学的一个大分支,是为病人的医疗服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诊断病理学由组织病理学与细胞病理学两部分组成。

目前随着医学生物学各分支的迅速发展,病理医生已能结合各种辅助手段如免疫组化、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免疫荧光、PCR 等技术作出更精确的诊断。

因病理诊断具有复杂性、独特性和定性性,故病理医生必须有高超的病理诊断水平,病理诊断理论课学习尤其重要。

因此在诊断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进入“病理医生”的角色,担当起基本职责,并为其误诊承担责任,在讲课中与临床病例进行联系,讲清误诊可能造成的后果,并辅以讨论、典型病案分析,通过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听课吸收效果,使学生掌握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分类、病理组织学特点、分子遗传学特征,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指导临床诊疗的实施。

诊断病理学的教学要结合实际见习,采用多头显微镜示教让学生看教学片,讲解镜下切片,强调肉眼与镜下的统一性,临床表现与病理所见的统一性,加深对病理知识的理解。

共195学时,分两学期,理论课90学时,见习105学时。

二内容与要求第一章临床病理学基础知识(6学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活检标本类型及来源2、熟悉常见组织器官标本肉眼检查和组织学取材方法3、了解进行诊断病理学时间所需的设备以及实验建设。

(二)讲课内容1、讲述组织取材规范及注意事项。

2、按照Akman外科病理学取材规范讲述常见标本肉眼观及取材方法。

3、讲述冰冻切片的取材规范4、讲述病理科医生应该了解的辅助技术手段,如电镜检查、分子生物学技术、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免疫组化等5、讲述病理材料的存档6、讲述病理医生应如何与临床医生沟通7、病理报告的要求。

病理学教学第十七章 传染病

病理学教学第十七章 传染病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 痢疾杆菌为革兰阴性菌,依据其抗原结构不同分为四种, 即福氏 菌、鲍氏菌、宋氏菌
❖ 和志贺菌。我国主要是福氏和宋氏痢疾杆菌。细菌性痢疾患者和 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痢疾杆菌随粪便排出后,直接或间接( 苍蝇为媒介)污染水源、食物、日常生活用品等,经消化系统传 染给健康人群。痢疾杆菌经口进入胃,大部分被胃酸杀灭,仅少 部分进入肠道,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抵抗力的强弱、细 菌数量的多少和毒力的大小。当受凉、暴饮、暴食等诱因使机体 抵抗力降低时即可致病。
▪ 继发性肺结核病时,机体对结核分支杆菌已产生一定的免疫 力,故病变一般易局限,肺门淋巴结一般不受累;很少发生 血道播散,病程长、病情时好时坏。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 的比较(表10-1)。
三、创伤愈合
❖ (二)继发性肺结核病 ▪ 1. 局灶型肺结核 ▪ 此型是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早期改变,病变位于肺尖部,尤以 右肺尖常见,X线检查,肺尖部有单个或多个境界清楚的结节 状阴影,直径大小为0.5cm-1cm。病变以增生为主,中央可有 干酪样坏死,周围有纤维性包裹。 ▪ 2. 浸润性肺结核 ▪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由局灶型肺结核发展而来。结核 菌多在潜伏下来的肺尖病灶处重新繁殖,或通过支气管播散 的结果。
一、概述
(二)基本病理变化
❖ 1.以渗出为主的病变
▪ 当侵入机体的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的免疫力低下和变态反应比 较强时,常以渗出性病变为主,多发生在结核病的早期或病变恶化进 展时。好发于肺、浆膜、滑膜、脑膜等部位。
▪ 组织学观察:小血管扩张充血,有浆液、纤维素渗出,早期有嗜中性 粒细胞浸润,很快被巨噬细胞所取代,严重时还可有大量红细胞漏出 。
三、创伤愈合
❖ (二)继发性肺结核病
▪ 3.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学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考点剖析内容提要:笔者以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十八章。

本章为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

本章考点剖析内容全面、新颖,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26)、简述题(43)、填空题(20)及单项选择题(34)。

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学生学习病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第十七章感染性疾病第一节感染性疾病概述第二节结核病第三节伤寒第四节细菌性痢疾第五节钩端螺旋体病第六节流行性出血热第七节性传播疾病第八节深部真菌病第九节寄生虫病重点难点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肺结核病的分类、各类型的病变特点;常见肺外结核病的病变特点。

伤寒、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淋病、梅毒和尖锐湿疣的病变特点。

熟悉: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结核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梅毒和尖锐湿疣的病因。

了解: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及深部真菌病的病因和病变特点。

一、名词解释(26)1、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通过不同方式侵入,引起人体发生感染,病理学上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炎症,并出现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

广义上讲感染性疾病包含传染病,但很多感染性疾病不是传染病。

2、传染病:是感染性疾病的特殊类型,是由病原微生物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入易感人群的个体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组疾病,并能在人群中引起局部或广泛的流行。

传染病的流行应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3、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但以肺结核病最常见。

典型病变是形成干酪样坏死和结核结节。

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

病理诊断概要

病理诊断概要

(6)尸体的运送: 对于国家规定危及人畜公共卫生和安全的病 死畜禽尸体(如炭疽、马传染性贫血、破伤 风等),除在特定条件下,按规定处理外, 应严禁剖检。 如果发现可疑炭疽时,应先采取尸体末稍血 液作涂片检查。在猪,则作下颌淋巴结涂片 染色检查,确诊为炭疽时,应禁止剖检。同 时应将尸体和被污染的场地、器具等进行严 格消毒和处理。
诊断思维的方式
另一种形式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只有具备症状S1、S2、S3、、、, 才是疾病D 现在患畜P有症状S1、S2、S3、、
所以患畜P所患就是疾病D。
诊断思维的方式
还有一种是通过否定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后的后件, 从而合乎逻辑的否定其前件: 假设疾病D有症状S1、S2、S3、、、、、 现在患畜P没有症状S1、S2、S3、、、、 所以患畜P所患不可能是疾病D。 这种推理最常用于鉴别诊断
尸僵
动物死后几个小时(一般3~6个小时),即从头部开始, 各部位的肌肉痉挛性收缩而变为僵硬,各关节不能屈 伸,尸体固定成一定的姿态,这种现象称为尸僵。尸僵 发生的顺序是头、颈、前肢、躯干和后股,至10~24 小时发展完全, 在死后24~48小时尸僵按原来顺序开 始消失,肌肉变软。
尸斑
动物死亡后,由于心脏和大动脉管的临终收缩及 尸僵的发生,将血液排挤到静脉系统内,并由于重力 作用,血液流向尸体的低下部位,使该部血管充盈 血液,组织呈暗红色。
1)养殖场:面积、深浅、形状、深度、分布、 朝向、周边环境(建筑、植被、异生物)
2)天气:晴雨风雪、温度、风向 3)养殖对象:主养、次养品种(规格、来源) 4)饲料与采食状况 5)病史与用药情况
实地考察、细致观测
♥内容
养殖场、生物(养殖品种和其他)、饲料
♥工具 感观和仪器 ♥采样 全面和代表

病理学基础知识与疾病诊断

病理学基础知识与疾病诊断

04
炎症与免疫反应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局部组织变质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
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 质和各种炎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 织间隙、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 过程。
增生
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炎症局部细 胞发生的再生以及成纤维细胞的增 生。
常见炎症类型及其特点
急性炎症
起病急骤,持续时间短,仅几天到 一个月,以渗出病变为其特征,炎
免疫性疾病
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而导致的疾病状态。免疫系统异常可表现为免疫缺陷、自身免疫反应和变态 反应等。
06
疾病诊断方法与原则
疾病诊断的基本步骤与思维方法
分析资料
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 析、整理,形成初步印象。
验证假设
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检验等手 段验证假设。
搜集临床资料
包括患者的主诉、病史、症状 、体征等。
02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细胞损伤的类型与机制
细胞水肿
细胞容积和胞质离子浓度调节机制的功 能下降,胞内水钠聚集增多。
脂肪变性
细胞浆内甘油三酯蓄积,多因营养障碍 、感染等引起。
玻璃样变
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 积,常见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纤维素样坏死
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 病变部位的结构消失,变为境界模糊无 结构的颗粒状、小条或小块状无定型物 质。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病理学的任务
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 ,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
供科学依据。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01
尸体剖检
通过对死亡患者的尸体进行剖 检,观察和研究疾病引起的形

诊断病理学复习 ppt课件

诊断病理学复习  ppt课件
PPT课件 40
临床病理联系:
右半结肠—肠腔大,癌肿多呈蕈伞型 可长时间无症状 左半结肠—浸润性生长,肠壁增厚,
管腔狭窄 肠梗阻
直、乙状结肠—大便习惯改变
粪便表面有血斑附着
PPT课件
41
预后及预测因素:
•形态学:肿瘤浸润肠壁深层、特别是各层被广泛浸润、浸润 边缘呈侵袭性生长、肿瘤呈低分化,预示预后不良
PPT课件 30
伴发疾病:
特殊伴发疾病 Carney`s三联征:胃GIST、肺软骨瘤、肾上腺 外副神经节瘤 神经纤维瘤病型:NFⅠ型相关的GIST多发生于 小肠 家族遗传性GIST:伴发皮肤色素过度沉着和系 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
PPT课件 31
大体特点:
20%-30%病例伴溃疡形成 多数境界清楚、孤立性,呈膨胀性生长 表面血供丰富,切面平坦,灰白、灰红色。 体积大者可有出血、坏死、囊性变、钙化等 继发改变 多结节腹膜种植是恶性GIST的典型表现

细胞学检查
通过对患者病变部位脱落、刮取和穿刺抽取的 细胞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作出定性诊断。目前主 要应用于肿瘤诊断 5 PPT课件
临床医生如何应用诊断病理学


正确选用诊断病理学检查种类 按照诊断病理学的规范要求送检 临床与病理医生应密切合作 临床病理讨论会(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是临床和病理共同对临床死亡 病例的尸检结果与生前诊断及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的 专题学术会议 外科病理讨论会(surg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 SPC):是手术科室的临床医生与病理 医生对疑难活检病理进行的小型 CPC 6 PPT课件

PPT课件 10

诊断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第一篇:诊断病理学诊断病理学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医院病理科的核心工作内容,它是应用现代病理学的观察方法,结合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的一门应用诊断科学,是目前公认的最可信赖的定性诊断,病理诊断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理诊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直接关系到该医院总体医疗水平。

因此加强病理质量控制, 健全病理质量控制体系是病理科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确保优质服务的关键环节,也是病理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加强医疗机构病理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病理科的规范化的建设这是病理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为促进病理学科的发展,我省病理质控中心依据国家《规范》、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河北省医院管理评价实施细则”,编制了《河北省等级医院临床病理科规范化管理、质量控制细则》。

该《细则》从病理科科学化管理所需要的规章制度、质控标准到各工作环节、流程等均作了详细的规定。

为全省各级医院和主管部门管理、检查评价病理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今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按照国家规范和省细则建立规范化的病理科,加强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控制,切实提高病理诊断质量和水平。

二、积极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提高病理诊断水平高素质专业技术队伍是病理工作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

病理专业人员要进行自我质量控制。

狠抓业务学习, 刻苦钻研,掌握过硬的基本功,引进和学习新技术,工作精益求精。

病理医生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正确的思想方法、清晰的思维逻辑、良好的业务基本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同时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现有病理工作人员教育和培训,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以适应突飞猛进的病理及临床科技发展需要。

三、引进必要的先进设备,加强科技支持力度。

现代病理学日新月异,分子病理学、免疫病理学、遗传病理学、基因诊断等技术不断发展,单纯原始的知识和设备已完全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病理学】54 第十七章 寄生虫病-肠阿米巴病

【病理学】54 第十七章 寄生虫病-肠阿米巴病
其中以阿米巴肝脓肿最为常见
阿米巴肝脓肿
• 多继发于肠阿米巴病后1-3月,亦可 发生于数年之后
• 肝组织液化坏死→小脓肿→大脓肿 • 内容物呈棕褐色果酱样,炎症反应不
明显,缺乏中性粒细胞-不是真脓肿 • 脓肿壁原有汇管区、胆管、血管等残
存形成破絮状外观
阿米巴肝脓肿
图17-4 阿米巴肝脓肿 肝脏切面见一巨大空腔(箭头), 肝组织坏死、液化,切开后流失
• 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流行最为严重 • 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多于成人,南方多于北方,农村
多于城市
一、肠阿米巴病
• 病因:阿米巴生活史:包囊→滋养体→包囊 滋养体是阿米巴的致病阶段,但无传染性 包囊是该原虫的传染阶段
• 发病机制 阿米巴经口→结肠壁→腹痛腹泻→阿米巴痢 疾 滋养体表面粘附素或植物血凝素糖蛋白→靶C 表面糖基Gal/GalNAc发生受体样结合→滋 养体与靶细胞粘附→ 分泌成孔肽和蛋白水解 酶→靶C膜通透性改变→靶C溶解
阿米巴肝脓肿
阿 米 巴 肝 脓 肿
小结:
• 阿米巴病 肠阿米巴病 阿米巴肝脓肿
少数溃疡可深达浆膜→肠穿孔→局限性腹膜 炎
镜下:溃疡处大片液化性坏死,缺乏中性粒细 胞,交界处和小静脉内可见大滋养体 • ⒉ 慢性期病变:肠壁反复坏死及修复→肉芽
一、肠阿米巴病-病理变化
结肠阿米巴病
二、肠外阿米巴病
• 肠外阿米巴病 包括阿米巴肝脓肿、肺脓肿、脑脓肿,
皮肤阿米巴病以及阿米巴性心包炎、阴道 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
一、肠阿米巴病-病理变化
• 病变部位 主要为盲肠、升结肠,其次为乙状结肠、 直肠,重者累及整个结肠及回肠下段
• 基本病变 以组织液化坏死为主的变质性炎症
• 并发症:肠穿孔、肠出血、肠狭窄

诊断病理学 重点整理

诊断病理学 重点整理

诊断病理学二、名词解释:1、Castleman病:一种形态独特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表现为生发中心退行性变,并有滤泡中血管的明显增生,滤泡周围套区淋巴细胞呈同心圆样排列等特征。

此病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

2、Rosai-Dorfman病:主要是表现为淋巴结内组织细胞显著增生导致淋巴窦扩张,组织细胞吞噬淋巴细胞为特征的一类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3、Kikuchi 病:少见的自限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表现为持续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发热,多见于青年女性,组织学上可见灶状、界限清楚的副皮质区坏死,并伴有浆样单核细胞的增生。

又称菊池病。

4,、充血性脾肿大:是由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或脾静脉的炎症或血栓。

常伴有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的表现,如食道下端或胃底静脉曲张、腹水、消化不良等;同时伴有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少的“三少”现象;同时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5.Pautrier微脓肿6.Meckel憩室:位于回肠远端肠系膜对侧缘,内衬小肠上皮,伴异位胃、胰、胆管上皮。

7.Zenker憩室8.膈上憩室三、简答题1.宫颈CIN病变的有哪些形态特征?(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分级,区别,鉴别诊断形态:细胞核异常:核浆比增大,双核或多核,染色质粗块状,核仁明显等;细胞分裂活性:核分裂象增多,尤其是中表层出现核分裂象,甚至病理性核分裂象;细胞的分化程度/成熟度:核极向紊乱,胞浆嗜碱性或双嗜性,细胞间界限不清,密度增加等。

分级:CIN1:异性细胞局限于上皮的下1/3;相当于轻度非典型增生;下1/3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分裂象局限于下1/3,异常分裂象罕见上2/3有广泛分化状态。

表浅层细胞异型性不等,但一般为轻度异型性,可能有挖空细胞上1/2细胞核面积之和<60%CIN2:异性细胞累及上皮层的下1/3至2/3;相当于中度非典型增生;下2/3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分裂象局限于下2/3;可见异常分裂象上1/2有分化成熟现象上1/2细胞核面积之和60%-80%CIN3:异性细胞超过全层2/3;相当于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重度异型性,分裂象多见,见于全层。

17 病理学常用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17 病理学常用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二)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细胞化学(irrlmLJnohistochem‘lst吖and imrTlUrlOCytOCrlelTlistry)
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和免疫细胞化学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检测和定位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的一种技术,由免疫学和传统的组织化学相结合而形成。免疫组化染色技术不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具有将形态学改变与功能、代谢变化结合起来,直接在组织切片、细胞涂片或培养细胞爬片上原位确定某些蛋白质或多肽类物质的存在的特点,并可精确到亚细胞结构水平,结合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等,可对被检测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电镜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可用于胚胎及组织发生学方面的观察和研究,如通过电镜可以了解肿瘤间质新生血管芽的发生和形态特点(图17—2、图17—3);在临床上可用于多种疾病亚细胞结构病变的观察和诊断,特别是肾小球疾病及肌病的诊断;疑难肿瘤的组织来源和细胞属性判定。如一些去分化、低分化或多向分化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随着电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与其他方法的综合使用,还出现了免疫电镜技术、电镜细胞化学技术、电镜图像分析技术及全息显微技术等。但电镜技术也有其局限性,如设备昂贵、样本制作较复杂;样本取材少。观察范围有限,有时还可能会遗漏信息:当用于辅助肿瘤的病理诊断时,只能判定肿瘤的组织或细胞的来源,不能确定肿瘤的良恶性。
(三)细胞病理学观察
通过采集病变处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诊断。细胞的来源可以是运用各种采集器在口腔、食管、鼻咽部、女性生殖道等病变部位直接采集的脱落细胞,也可以是自然分泌物(如痰、乳腺溢液、前列腺液)、体液(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和脑积液)及排泄物(如尿)中的细胞,以及通过内镜采集的细胞或用细针直接穿刺病变部位(如乳腺、甲状腺、前列腺、淋巴结、胰腺、肝、肾等),即细针穿刺(fine neecUe aspiI-ation,FNlA)所吸取的细胞。细胞学检查除了用于病人外,还用于肿瘤的普查。该方法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易于接受,但最后确定是否为恶性病变尚需进一步经活检证实。此外,细胞学检查还可用于对激素水平的测定(如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及为细胞培养和DNA提取’等提供标本。

诊断病理学-图文

诊断病理学-图文

诊断病理学-图文一.简述送检合格的病理标本应注意什么?1.送检材料必须具有病变代表性(避免肿瘤边缘、组织破碎挤压等)2.具可检查性(新鲜标本离体后必须在30分钟之内送检或放入标准的固定液,固定液至少为标本体积的8-10倍)3.必须全部标本送检(避免标本两送,不能未经病理检查就将标本切除做科研)二.简述组织切片技术流程有哪些?取材与固定——脱水与透明——浸蜡与包埋——切片与贴片——染色与封固三.简述临床病理学的三个范畴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优点?1】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从患者活体局部切取、钳咬、细针吸取、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2】脱落细胞学检查:对患者痰液、胸腹水、尿液等,以及阴道刮片、食管拉网,纤维胃镜所取得的材料进行涂片,以检查脱落细胞,是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的好方法。

四.简述病理诊断表述有几种基本类型,它们有什么意义?Ⅰ类:病变性质明确和基本明确的病理诊断;Ⅱ类:不能完全肯定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有所保留的病理诊断意向),用“符合为”、“考虑为”、“倾向为”、“提示为”、“可能为”、“疑为”、“不除外”之类的词语;Ⅲ类:检材病变不足以诊断某种疾病,只能进行形态的基本描述;Ⅳ类:无法做出病理诊断(标本过小、破碎、固定不当、自溶、严重受挤压变形、被烧灼、干涸)五.举例说明那些情况不适合使用术中冰冻切片诊断?1.涉及截肢和其他会严重致残的根治性手术2.疑为恶性淋巴瘤3.过小的标本(检材长径≤0.2cm者)4.术前易于进行常规活检者5.脂肪组织、骨组织和钙化组织6.需要依据核分裂象计数判断良恶性的软组织肿瘤7.主要根据肿瘤生物学行为特征而不能依据组织形态判断良、恶性的肿瘤8.已知具有传染性的标本(例如结核病、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六.简述术中快速冰冻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特点时间紧(要求30分钟内出报告);冷冻切片质量有限;准确率有限(三甲医院的达标标准为95%)对病理医师要求高(中级职称以上、有经验的医师才能出具冰冻诊断报告)七.简述病理学检查申请单的重要性1.临床医师向病理医师发出的会诊邀请单,是疾病诊治过程中的有效医学文书。

01-诊断病理学

01-诊断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绪论主讲:王恩华第一节病理(学)诊断(pathological diagnosis)执业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知识、有关技术和个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通过分析作出的关于该标本病理变化性质判断和具体疾病的诊断病理诊断在医学中的地位Virchow 细胞病理学的创始人“医学之灵魂”William Osler 世界著名的临床学家“As is our pathology,so is our medicine”钟南山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临床病理水平是衡量国家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金标准阿克曼的叙述:1.丰富的临床经验、通力合作的医师2.完美、无可挑剔的病理切片(涂片)3.知识完备、经验丰富、具有批判眼光的病理医师作用和应用•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和总结诊治疾病经验等提供重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依据•在临床医学、法医学、新药开发和各种生物科研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第二节诊断病理学(diagnostic pathology)又称外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ology)是指临床上由于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对取自病人活体内的病变组织、细胞,进行病理诊断的一门医疗实践科学,一个重要的临床学科目的:确诊和治疗疾病,提供判定疗效和预后信息的作用一、诊断病理学的任务及重要性(一)确定疾病的诊断•尽管临床检验技术和影像医学的发展,有些疾病在经过临床有关检查后就能做出临床诊断,但并不是全部•无论临床检查技术多么进步,病理诊断仍然是无法取代的、是最可靠和最后的诊断•无论CT、MRI,还是PET,都不能100%明确是肿瘤还是炎症正常图像红褐色气管上皮重度非典型增生举例暗褐区原位癌表皮不规则不连续皱褶暗红色区鳞状细胞癌CT胸占位CT发现肺内占位病变,疑肺癌病理诊断“所谓非硬化性血管瘤”胃镜:胃窦、体交界近胃角可见0.5×0.5cm 溃疡,底不平,周围黏膜充血病理诊断:胃腺癌(二)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正确诊断---治疗方案及术式选择•正确诊断---决定切除范围例如:宫颈癌•如病理诊断为原位癌或累及腺体---宫颈锥形切除术,治愈率近100%•癌浸润深度>5mm、宽度>7mm,则不属早期癌,应当全切子宫甚至扩大切除其它组织器官(三)提供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信息•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浸润的程度、有无转移等是判定疾病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例如同样是浸润性乳腺癌尚无转移普通类型的导管癌10年存活率为30%特殊类型的粘液腺癌则为70%以上;浸润程度轻或无转移的癌比浸润广泛或有转移的癌预后要好(四)帮助临床判定病情取向及疗效•肠道恶性肿瘤的CEA水平变化•白血病患者在骨髓移植前、后要做骨髓活检,判断白血病细胞是否被杀灭、移植的骨髓细胞是否存活以及免疫排斥反应的程度等•肝移植后,定期肝活检,以判定有无免疫排斥反应,临床可根据活检监测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五)尸检报告可全面总结临床对某种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全过程•尸检全面了解疾病的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是否恰当,以便总结经验•了解疾病的发病,疾病的演变、转归等全过程。

诊断病理学概要第十七章诊断病理学概要

诊断病理学概要第十七章诊断病理学概要

第十八章诊断病理学概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理(学)诊断与诊断病理学概念病理(学)诊断诊断病理学诊断病理学的任务、重要性和局限性诊断病理学的任务及重要性诊断病理学的局限性诊断病理学的检查种类及其评价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其评价细胞学检查及其评价病理诊断报告书的内容和病理诊断的表述形式病理诊断报告书的内容病理诊断的表述形式及其含义临床医生如何应用诊断病理学正确选用诊断病理学检查种类遵守诊断病理学的规范要求送检掌握病理诊断表述形式的含义临床-病理医生经常沟通、切磋临床病理讨论会与外科病理讨论会临床病理讨论会(CPC)外科病理讨论会(SPC)附:尸体剖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节病理(学)诊断与诊断病理学概念一、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pathological diagnosis)是指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的知识、有关技术和个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的标本(包括活体组织、细胞和取自尸体的组织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后,作出的关于该标本病理变化性质的判断和具体疾病的诊断。

由于这是通过直接观察病变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而做出的诊断,因而比通过分析症状、体征、影像检查和化验分析而做出的各种临床诊断,常常更为准确。

所以,病理诊断常被视为“金标准”或“最后诊断”。

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和总结诊治疾病经验等提供重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依据。

因此,它在临床医学、法医学、新药开发和各种生物科研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诊断病理学诊断病理学(diagnostic pathology)又称外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ology)是指临床上由于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对取自病人活体内的病变组织、细胞,进行病理诊断的一门医疗实践科学,构成一个重要的临床学科。

诊断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医院病理科的核心工作内容,它是应用现代病理学的观察方法,结合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的一门应用诊断科学,是目前公认的最可信赖的定性诊断,病理诊断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理诊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直接关系到该医院总体医疗水平。

因此加强病理质量控制, 健全病理质量控制体系是病理科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确保优质服务的关键环节,也是病理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加强医疗机构病理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病理科的规范化的建设这是病理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为促进病理学科的发展,我省病理质控中心依据国家《规范》、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河北省医院管理评价实施细则”,编制了《河北省等级医院临床病理科规范化管理、质量控制细则》。

该《细则》从病理科科学化管理所需要的规章制度、质控标准到各工作环节、流程等均作了详细的规定。

为全省各级医院和主管部门管理、检查评价病理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今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按照国家规范和省细则建立规范化的病理科,加强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控制,切实提高病理诊断质量和水平。

二、积极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提高病理诊断水平高素质专业技术队伍是病理工作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

病理专业人员要进行自我质量控制。

狠抓业务学习, 刻苦钻研,掌握过硬的基本功,引进和学习新技术,工作精益求精。

病理医生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正确的思想方法、清晰的思维逻辑、良好的业务基本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同时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现有病理工作人员教育和培训,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提高他们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以适应突飞猛进的病理及临床科技发展需要。

三、引进必要的先进设备,加强科技支持力度。

现代病理学日新月异,分子病理学、免疫病理学、遗传病理学、基因诊断等技术不断发展,单纯原始的知识和设备已完全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
疗水平 为临床医学的教育及医学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标本和资料,保证医学教育的质量 促进了病理学及医学流行病学、人体解 剖学、组织胚胎学等学科发展
尸体剖验
尸检 Autopsy
尸检中一些有意义的发现
尸体剖验
尸检 Autopsy
尸检中一些有意义的发现
活检(biopsy)
活检标本的代表性 取最可疑的病灶,多发性病变分 别取材 在病变与正常交界处取材,包括 一定体积的正常组织 避开坏死或明显继发感染区 垂直取材,有一定深度 避免挤压钳夹
包括冷冻切片(frozen
手术中病理诊断 Intraoperation pathology diagnosis
section)、快 速石蜡切片和手术中细胞学诊断 主要适用于决定手术方案: 病变性质:炎性-肿瘤?良性-恶 性? 恶性肿瘤浸润及扩散
手术中病理诊断 Intraoperation pathology diagnosis
有一定的局限性,准确率不如常规
取材有限 组织学图像不如常规石蜡切片好 诊断时间过短 等待常规病理切片诊断。
细胞学诊断 Cytology
脱落、刮取及穿刺抽取 损伤小,操作简单、 快速、安
全 适用于大规模的社会普查和初筛
活检(biopsy)标本的代表性
组织学诊断 Histological diagnosis
常 是 最 重 要 、 最 后
的诊断 包 括 肉 眼 及 光 镜 观 察
组织学诊断 Histological diagnosis
常规:固定、脱水、石
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
第c Pathology
又称“外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ology 指临床上由于诊断和治疗的需要, 对取自病人活体内病变组织、细胞 进行病理诊断的一门医疗实践科学。 目的:确诊、治疗、 疗效、预后判断

17第十七章 皮肤癌

17第十七章 皮肤癌

第十七章皮肤癌皮肤恶性肿瘤是指发生于人体皮肤及其附件的恶性肿瘤,包括皮肤的原位癌、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汗腺癌、湿疹样癌、恶性淋巴瘤和恶性黑色素瘤等,其中以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最高。

本章讨论的皮肤癌就是指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

皮肤癌(skin carcinoma)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差异很大,我国皮肤癌的发病率较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白种人中皮肤癌的发病率很高,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澳大利亚南部地区的皮肤癌发病率最高,达650/10万;美国每年大约有100万新确诊病人,在美国高加索人中皮肤癌的发病率为165/10万。

皮肤癌好发于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男女之比约为2:1,大多数发生于头面部,少数发生于四肢和躯干部。

皮肤癌较少转移,手术、放疗的治愈率均在90%以上,死亡率低。

据有关资料,虽然美国每年约有100万的新确诊皮肤癌病人,但每年却只有2100人死于皮肤癌。

中医文献中无皮肤癌之名,就其临床表现属于“癌疮”,“翻花疮”,“石疽”,“恶疮”及“石疗”等病的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1.病因皮肤癌的病因和发病学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下列多种因素有关。

(1)紫外线照射许多现象和事实表明紫外线照射与皮肤癌的发生有较密切关系;皮肤癌多见于农民、渔民和野外作业者;好发于头面部等易受阳光照射的部位;白种人发病率高于非白种人,而且在白种人中,随着儿童期和青少年暴露紫外线的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也有增高的趋势;赤道附近的白种人,皮肤癌的发病率远较居住在远离赤道地区的白种人为高,这些差异反映了阳光和不同种族的人与皮肤癌之间的病因关系。

(2)电离辐射以往长期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因忽视放射防护措施而导致辐射性皮肤干燥症,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成为皮肤癌;某些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人,经过10—20年后放射野内的皮肤可以发生皮肤癌。

这些事实表明电离辐射与皮肤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3)化学致癌物质1775年,Pott首先发现了扫烟囱工人多发阴囊皮肤癌的现象。

病理诊断学-笔记

病理诊断学-笔记
二、肺腺癌 定义:具有腺样分化或有粘液产生, 表现为腺泡样、乳头样或贴壁性生长形态,具有粘液形成的实性巢或以这些 形式混合生长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临床:多发于肺外周,很少于中央。病理学:癌组织呈腺泡状或管状结构) 1、(伴有粘液产生的)实性腺癌:由片状的多角形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缺乏腺泡、腺管和乳头结构,但常有粘液出 现,即每 2 个高倍视野至少有 5 个或更多的组织化学粘液染色阳性细胞。(经淀粉酶消化后 PAS 染色显示大量细胞 浆内粘液滴。) 2、微浸润腺癌:肺内的孤立性腺癌,瘤体≤3cm ,以贴壁生长为主,并具有最大径≤ 5mm 的浸润灶,大多数为 非粘液型。若肿瘤浸润血管或胸膜,或肿瘤灶内出现坏死,就不能诊断。 3、原位腺癌:瘤体≤3cm 的孤立性肺腺癌,瘤细胞沿先前存在的肺泡壁,无间质、血管或胸膜浸润,绝大多数为 非粘液细胞型。 (Note 小活检/细胞学标本中,如只见非浸润性生长,则述之为“贴壁状生长结构”,需注明:浸润成分不能排除。 因不能除外小活检旁有浸润性成分。不作原位腺癌之诊断。 ) 三、肺鳞癌(特征:角化珠、细胞间桥) 四、小细胞癌 定义:一类有少量胞浆、细胞界限不明确、细颗粒状的核染色质、核仁缺乏或不明显的小细胞恶性上皮性肿瘤。肿 瘤细胞圆形、卵圆或梭形,坏死明显,核分裂计数高。 免疫组化特征:TTF1 强阳性,神经内分泌标记如:突触素(Syn)、嗜鉻素(CgA)、Leu-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等呈弱阳性。 五、淋巴管平滑肌瘤病
脱落细胞学
概念: 即细胞病理学,诊断细胞学。其中穿刺细胞学是检查人为的脱落细胞,与自然脱落细胞相似。 流程: (1)采集病变处的细胞。 (2) 涂片、染色、诊断。 优缺点: (1)可用于疾病的普查,使用范围广,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少而易于接受; (2)但可观察的细胞少而分散,细胞常常退变,且没有组织结构,诊断率低,最后确诊分型往往需要进一步的活检。 恶性细胞核的改变: 1 核质比失常--核大质少 2:1;或者 核小质多 1:5.是鉴定恶性细胞的根本依据。 2 核染色质增多,分布不均 3 核仁增大,数目增多,分布不均 4 核仁直径大于 5um 5 病理性核分裂-不对称 环状 多极 6 多核 裸核 凋亡

诊断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

EMA
免疫组化技术在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男,27岁,腹水常规涂片
腹水细胞块
CK
Calretinin
CK+++、CEA+、Ber-EP4+、Moc31部分+ Calretinin-、WT1-、CK5/6-、MC-
CD3-、CD20-
“腹水”考虑腺癌
临床立即按照提示做了胃镜 胃体大弯活检示低分化腺癌
中国各检测中心乳腺癌 HER2 IHC检测结果
%
阳 性 率 (

HER2 IHC
医院代码
数据来源于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肿瘤病理传报系统
二、病理诊断新技术 电子显微镜
❖ 组织小,及时固定(戊二醛)
❖ 适用于:肾脏病(肾小球疾病)诊断;肿 瘤病理诊断(小细胞,神经内分泌,间 皮……);部分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 纤气运动不能综合征;
影响病理诊断的临床因素:
取材方法、部位不合适 取材不足 不典型区域或不典型时机 挤压,烧钓伤等人为标本损伤 固定不及时,固定液不对 临床信息(年龄、部位、症状、辅助检查
结果)等不够,错误……
病理科的局限:
良恶性鉴别困难 类型繁多,变化快;不同类型恶性
程度不同,治疗反应不同,但形态 及免疫表型重叠,诊断难度大 治疗进展迅速,对诊断要求提高
HER2 gene
HER2 gene
HER2 gene
双链靶基因
变性的单链DNA 与荧光标记探针复 性\产生荧光信号
比值 >2.2提示Her-2有扩增
Burkitt 淋巴瘤: FISH
C-MYC断裂点探针
❖ 作用:分类
IgH:A、B、C、D管单克隆性条带检测(+) IgK:A、B管单克隆性条带检测(+) IgL:单克隆性条带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诊断病理学概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理(学)诊断与诊断病理学概念病理(学)诊断诊断病理学诊断病理学的任务、重要性和局限性诊断病理学的任务及重要性诊断病理学的局限性诊断病理学的检查种类及其评价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其评价细胞学检查及其评价病理诊断报告书的内容和病理诊断的表述形式病理诊断报告书的内容病理诊断的表述形式及其含义临床医生如何应用诊断病理学正确选用诊断病理学检查种类遵守诊断病理学的规范要求送检掌握病理诊断表述形式的含义临床-病理医生经常沟通、切磋临床病理讨论会与外科病理讨论会临床病理讨论会(CPC)外科病理讨论会(SPC)附:尸体剖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节病理(学)诊断与诊断病理学概念一、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pathological diagnosis)是指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的知识、有关技术和个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的标本(包括活体组织、细胞和取自尸体的组织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后,作出的关于该标本病理变化性质的判断和具体疾病的诊断。

由于这是通过直接观察病变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而做出的诊断,因而比通过分析症状、体征、影像检查和化验分析而做出的各种临床诊断,常常更为准确。

所以,病理诊断常被视为“金标准”或“最后诊断”。

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和总结诊治疾病经验等提供重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依据。

因此,它在临床医学、法医学、新药开发和各种生物科研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诊断病理学诊断病理学(diagnostic pathology)又称外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ology)是指临床上由于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对取自病人活体内的病变组织、细胞,进行病理诊断的一门医疗实践科学,构成一个重要的临床学科。

作为一个学科,它是病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患者,目的是为了确诊和治疗疾病,同时也有提供判定疗效和预后信息的作用。

在这种医疗实践中,应由注册的执业病理医师进行诊断;要重视患方的知情权;这种诊断报告是对诊治负有法律责任的医疗文件。

需要指出的是,在历史上外科病理学仅指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活检),一般不包括细胞学诊断,而现在应用诊断病理学一词,应包括组织病理诊断和细胞学诊断。

第二节诊断病理学的任务、重要性和局限性一、诊断病理学的任务及重要性(一)确定疾病的诊断尽管临床检验技术和影像医学的发展,有些疾病在经过临床有关检查后就能做出临床诊断。

然而,除功能、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外,就大多数有明确器质性病变的疾病而言,无论上述的临床检查技术多么进步,病理诊断仍然是无法取代的、最可靠和最后的诊断。

如对任何可触及的肿块或经影像学检查出的占位性病变,还是对内窥镜中见到的各种病变,都需经病理活检才能确诊,即对病变的性质、种类及程度等做出正确的判定。

例如一位50多岁的男性,肺部阴影,无论CT、MRI,还是PET,都不能100%明确是肿瘤还是炎症。

若是肿瘤,是什么性质的肿瘤?若是恶性,是哪种类型?(癌还是肉瘤?是腺癌还是鳞状细胞癌?其分化程度如何等,这些只能经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

再如宫颈癌,是鳞癌还是腺癌?是原位癌还是早期浸润癌?唯有进行宫颈病理活检,才能明确是否是癌、是哪种癌,是原位癌,浸润癌以及浸润深度和广度如何。

(二)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治疗,所以治疗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诊断是否正确。

其中病理诊断是最可靠的诊断,所以正确的病理诊断,对临床采取有效、合理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更是关键。

例如上述的宫颈癌,如病理诊断为原位癌或累及腺体,临床只做宫颈锥形切除术治疗,治愈率近100%,且可不影响生育;如癌已浸润深度>5mm、宽度>7mm,则不属早期癌,应当全切子宫甚至扩大切除其它组织器官。

(三)提供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信息病理诊断对许多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能提供许多形态学参考(如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浸润的程度、有无转移等),均能作为判定疾病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例如,同样是浸润性乳腺癌尚无转移,普通类型的导管癌10年存活率为30%,而特殊类型的粘液腺癌则为70%以上;一般浸润程度轻或无转移的癌比浸润广泛或有转移的癌预后要好。

(四)帮助临床判定病情取向及疗效同一患者通过两次以上的病理活检可对疾病发展的取向和治疗效果做出更确切的判断,如对白血病患者进行骨髓移植,在移植前、后要做骨髓活检,才能确切地判断白血病细胞是否被杀灭、移植的骨髓细胞是否存活以及免疫排斥反应的情况等。

再如肝移植后,要经常定期进行肝活检,以决定有无免疫排斥反应,临床可根据活检监测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尸检报告可全面总结临床对某种疾病的诊断、治疗的全过程。

如通过尸检全面了解疾病的诊断是否正确,治疗是否恰当,以便总结经验。

另外,尸检通过全身的详细病理检查,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病,疾病的演变、转归等全过程。

对促进医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六)其它为科学研究积累宝贵的资料;为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服务以及为发现新病种、新类型做贡献等等。

二、诊断病理学的局限性综上所述,诊断病理学在临床诊疗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学科,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它也和其它科学一样,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100%绝对正确。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必然有其局限性。

了解这些制约因素,尽量减少可以避免的因素,才能减少病理的误诊和漏诊;只有了解病理诊断也有其局限性,才能正确地、有条件地评价它的重要性。

(一)制约病理医生做病理诊断的客观因素1.来自送检临床方面的因素实际上,临床送检标本到病理科是临床和病理之间的会诊,故有把病理医生称为“医生的医生”之说。

临床医生由于认识不足、知识结构缺陷或责任心不强,常可导致病理诊断出现困难:①送检病理检查的取材不规范如患者皮下长一包块,不按规范取材,仅取包块表面组织,可能仅为正常皮肤,看不到包块的实质成分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可导致漏诊或无法确诊。

还有几种常见情况:如内窥镜下进行肿物取材,只取到炎性渗出物、粘液分泌物、凝血块或坏死组织等,无法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虽已取到肿物的主要成分,但因取材时挤压、牵拉较重,使组织细胞严重变形,无法确诊。

②取出的组织标本固定或送达不规范如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常常需要立即固定,固定不及时、不充分,或未固定,时间长会造成腐败,而影响病理诊断;③未能提供病理诊断所需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是由病理医生做出的以病变形态学为主的一种判断。

在多数情况下,既要依靠形态学变化特征为客观指标,又要结合临床资料、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主观的鉴别和判断,是一种既不能盲目听从临床,又不能脱离临床的复杂智力劳动,因而必须有相关的临床资料作参考,否则会误诊或漏诊,造成治疗不当。

如多数骨肿瘤或脑肿瘤的诊断,必须是临床——放射线——病理三结合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有些疾病与性别有关,而有些则与年龄密切相关,有些疾病与部位有密切关系;还有些疾病没有特异性病变,必须结合临床的某些比较特异性的表现才能确诊等等。

总之,临床医生必须重视这一点,因此,除了做到正确取材、固定、送达外,还必须填好病理检查申请单,应逐项认真填写,必要时还应与病理医生互相沟通,才能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2.来自病理标本制作技术方面的因素这也是一个制约病理医生做好病理诊断的客观因素,由于技术人员的水平、经验、责任心或器材、试剂等方面的原因,可能在对送检标本的处理上,如固定、包埋、制片、染色等环节上达不到规范要求,制片质量差,均可给病理诊断造成不同程度的困难。

而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编号错误、张冠李戴,一旦发出诊断报告,则后果更为严重。

(二)制约病理医生做病理诊断的主观因素制约病理医生做出正确病理诊断的主观因素有很多,下面仅就重要的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1.诊断病理学涵盖面太广与病理医生个人知识面有限之间的矛盾现今诊断病理学不但涵盖各个外科系统,而且涵盖五官、皮肤、妇产、各内科系统、儿科等,几乎包括临床所有学科,可见病种之多,而且每个病种,又有不同类型、早、中、晚期等等,一个病理医生精力有限,既要掌握上述这些疾病、类型、病程的病变形态特点,又要熟悉他们的临床情况,实践表明这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会出现一些掌握不好、经验不足的薄弱环节,导致诊断出现失误。

因而,当前趋势是,大的综合医院病理医生要发展“一专多能”,同行间不同的专长互相补充;另一个是在专科医院里培养专科病理医生。

2.病理医生的层次和个人理论技术素质的差异这点和其它学科一样,不同职称和相同职称不同个体的思维方式和业务能力都会有所差异,因而在病理诊断能力上也不会完全相同,有时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

3.病理诊断的主观性和经验积累方面的矛盾病理诊断虽然是以病变的形态特征为基础做出的,但对于千差万别的病变,有限的形态特点是不够的,多数情况下,还要不同程度地运用临床资料、病理理论、技术和个人的经验等进行分析、综合、鉴别诊断才能做出比较合乎实际的诊断。

因而病理诊断也常常是带有较大主观性的判断,主观判断就不可避免地有与客观实际分离的时候,若减少这种分离,在理论和技术达到某一水平时,主要是靠积累经验弥补,所以临床医生也要重视病理医生的实践经验。

除上述几方面之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即有些疾病,特别是肿瘤,其病变本身就是处在两病交界或良恶交界的状态,因而成为疑难病例,加之病理诊断的主观性较强,这样病例请几位有造诣的病理专家会诊,也常会得出两种以上相反的诊断,甚至请一位专家在相隔半年以上,两次会诊同一病例,也会得到两种不同的诊断,可见病理诊断的主观性和复杂性。

当然,不能因为病理诊断局限性和难度大,而排斥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更不应成为病理误诊的借口,病理医生还应精益求精。

病理医生还应注意多同临床医师的沟通,在沟通中不断进步。

第三节诊断病理学的检查种类及其评价一、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其评价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亦称外科病理学检查,简称“外检”,是指应诊断、治疗的需要,从患者体内切取、钳取或穿刺等取出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技术。

这是诊断病理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对绝大多数送检病例都能做出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被作为临床的最后诊断。

活检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一般过程是肉眼观察送检的标本→取材→(固定、包埋)→制成薄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通过对病变组织及细胞形态的分析、识别,再结合肉眼观察及临床相关资料,做出各种疾病的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