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现状与进展_李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李甫( 1985~) , 女, 主要研究方向: 无机非金属材料。
2007.NO.4. 52
化合物等得到广泛应用。Z.R. Hong 等人[4]分别制作并研究了 以 C60 和 CuPc、BCP 为 异 质 结 的 有 机 太 阳 能 电 池 , 试 图 将 CuPc、BCP 作 为 “缓 冲 器", 改 善 单 层 有 机 太 阳 能 结 构 , 降 低 电子的复合, 提高其转化效率。同时他们还探讨了有机层厚 度 对 电 池 性 能 的 影 响 。近 几 年 来 研 究 人 员 充 分 利 用 有 机 材 料 与无机材料各自的优点即利用有机材料具有大的吸收系数 和无机材料具有高的电子迁移率来创造新的有机- 无机成分 组成的复合体系材料。Elias Stathatos 等人[5]结合无机有机各 自优点制得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为 5% ̄6%。
3 p- n 本体异质结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
p- n 本体异质结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是近年来研究的 热点, 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其电池结构为玻璃/ITO/A+D 混 合材料/金属电极。
自 1997 年 Cao 等 [6]报 道 了 由 给 体 ( MEN- PPV) 和 受 体 ( C60) 混 合 成 膜 而 制 成 的 器 件 具 有 较 高 的 转 化 效 率 , 人 们 开 始 了 对 此 类 有 机 太 阳 能 电 池 的 研 究 。在 此 结 构 中 给 体 和 受 体 分子紧密接触而形成 D- A 连接网络, 增加了 D/A 接触, 从而 提高了光电转化效率。在理想情况下, 电荷分离与收集具有 同等效率, 但实际上复合体微观结构是无序的, 两种组分可 能是以孤岛形式存在, 网络之间存在大量缺陷, 从而阻碍了 电荷的分离和传输。如果能有效减少这些孤岛尺寸, 就会增 加 有 效 的 D/A 界 面 面 积 , 从 而 提 高 电 池 的 光 电 转 化 效 率 。 Sun[7]利用非共轭 柔性链作为 D/A 的桥梁 合成了有序的本体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试图从减少激子损失、载流子损失、和吸 收光子的损失 3 个方面来提高电池的转化效率。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分类方法较多, 按照有机半导体层材 料的差别, 可分为 3 类: 单质结结构有机太阳能电 池、p- n 异 质结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p- n 本体异质结结构有机太阳能 电池。近十几年来, 研究较多的还有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 电池。
1 单质结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
单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是研究最早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其电池结构为: 玻璃/金属电极/染料/金属电极, 即为 2 种功
近年来又出现了多层异质结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 Mcfarland 等人 通 过 对 多 层 结 构 有 机 太 阳 能 电 池 的 研 究 , 提 出多层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能把光吸过程和电荷载流子的 传输过程有效分开。此电池效率较低, 内量子效率只有 10%, 总能量转化效率远低于 1%。但从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机理来 看 , Mcfarland 对 多 层 结 构 的 研 究 发 现 了 有 机 太 阳 能 电 池 效 率低的重要原因: 染料吸收的光子中实际只有 10%产生光量 子, 其它大部分则由于辐射和非辐射传能猝灭; 同时发现了
5 趋势及展望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及成熟程度相对与无机太 阳能电池具有很大差距, 因此可以借鉴研究无机材料的成熟 技术及研究思路等推进有机光伏材料的研究进展, 并应用于 器件 , 通过优化器件结构、改 善材料性质等提高 有 机 太 阳 能 电池的综合性能。如无机太阳能电池的高光电转换效率和 p- n 掺杂都曾给了有机太阳能电池很大启发, 后来出现的双 层异质结和本体异质结等都是基于此产生的。
1906 年 和 1913 年 Pochettino[2]和 Volmer 分 别 报 道 了 有 机固态蒽晶体的光导效应, 成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标志 性开端, 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自第 1 个有机太阳 能电池问世以来, 其转化效率一直不高, 至今其最高转化效 率也只有 10%左右, 与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有机太阳能电池低的光电转换效率限制了其市场化进展, 因 此 提 高 有 机 太 阳 能 电 池 的 光 电 转 化 效 率 成 为 研 究 的 重 点 。近 年来, 国内外为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从材料 的选择、工艺技术的改 进、电池结构的设计 等方 面 做 了 大 量 工作, 虽有所提高但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仍未有重 大 突破, 因此需 要 不 断 开 发 新 材 料 、改 进 生 产 工 艺 、提 高 生 产技术。
同时, 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各有其优缺点, 充分利用这 2 种材料优点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而应用于有机太阳能 电池, 将成为以后研究的热点。
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具有高比表面积多 孔特性的薄膜吸附染料敏化剂, 吸收未被半导体吸收的光而 产生电动势, 从而对半导体电极的光电动势显示敏化作用。 在半导体多孔膜电极上修饰的敏化层, 对降低电极的禁带宽 度 使 其 增 强 吸 收 太 阳 光 的 能 力 、提 高 转 换 效 率 具 到 很 重 要 的 作用, 因此敏化剂的选择是制作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 的重要环节。敏化剂的选择一般有 2 种: 有机染料和导电高 聚物, 它们各有其优势。有机染料来源丰富具有高的光吸收 率, 从而有可能使太阳能电池具有高的转化效率, 而且它具 有多样化结构, 为人们进行分子上的设计提供了可能。 Hideki Sugihara 等[11]通过制备新型香豆素使其作为敏化剂而 制得染料纳米晶电池, 其光电转化效率可达 6%。某些导电高 聚物的电子电导率在数量级上已接近金属, 且在电极过程的 作用下具有高的稳定性, 因此可将它们看作电极保护涂层的 侯选材料, 以取代有机染料。同时染料敏化剂的含量、薄膜厚 度、孔隙率等也会影响到电荷复合和最终的光电转化效率, 因 此 制 备 优 质 多 孔 膜 、优 化 其 结 构 也 是 成 功 制 作 染 料 纳 米 晶 电池的关键步骤。Lukas Schmidt- Mende 等[12]研究了多孔 TiO2 薄膜层及相关参数对染料敏化纳米晶电池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有机太阳能电池 光电转化效率 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 TM9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9064(2007)04- 0052- 03
0 引言
1954 年贝尔实验室 Chapin.D.M 等人[1]制作了光电转化效 率达 6%的太阳能电池, 标志着商业化太阳能电池研究的开 始。到 20 世纪 70 年代, 用于卫星的半导体硅太阳能的光电 转化效率已达到 15%~20%。但硅系列太阳能电池材料纯度 要求很高且制作工艺复杂, 因此成本高, 难以大规模生产。其 它类型半导体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因存在材料来源及工艺等 问 题 也 同 样 难 以 得 到 推 广 。而 有 机 太 阳 能 电 池 以 其 材 料 来 源 广泛、制作成本低、耗能 少、可弯曲、易于大规 模生 产 等 突 出 优势显示了其巨大开发潜力, 成为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各高校 及科研单位研究的热点。
4 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
1998 年 Crazel 等[10]又 成 功 制 作 了 全 固 态 染 料 纳 米 晶 太 阳能电池, 相对于 1991 年该小组采用的高比表面积纳米多 孔 TiO2 薄膜作电极, 以三联吡啶 钌衍生物作为光活性 物质 在液态电解质中研制成功染料敏化纳米晶电池克服了因液 态电解质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2003 年 他们又通过掺杂进 而改善了其性能。由于此种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较高,因此 目前研究较多。
2 p- n 异质结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
p- n 异质结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电池结构为: 玻璃/ITO/ n- 染料/p- 染料/金属电极。由于其具有给体- 受体异质结结 构的存在, 所以 p- n 异质结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较单质结结 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要高, 因此成为后来研究 的重点。
制作此类 p- n 结电池可选用的有机材料较多。以前所用 最多的是以酞青类化合物为 p 型半导体, 以北四甲醛亚胺化 合物为 n 型半导体[9]。近几年来用聚合物做传输电子有机层 的研究较多。C60 及 C60 衍生物作为受体材料以及利用碳纳米 管和无机化合物半导体纳米颗粒作为受体材料, 还有共轭聚
函 不 同 的 电 极 之 间 为 一 单 一 的 有 机 半 导 体 层 。一 般 常 用 各 种 有机光伏材料均可被制成此类有机太阳能电池,如酞青类化 合物( phthalocyanine) 、卜啉( porphyrin) 、青( cyanine) 染料 、叶 绿 素 、导 电 聚 合 物 等 有 机 材 料 。各 类 有 机 材 料 各 有 其 优 缺 点 : 酞青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 而卜啉具 有良好的光稳定性, 同时也是良好的光敏化剂, 但具有较大 的电阻; 青易于合成、价格便宜, 是良好的光导体并具有良好 的溶解性, 但稳定性较差。
p- n 异质结结构有机太阳 能电池因存在 D/A 界 面 使 激 子的分离效率提高, 同时电子和空穴分别在不同的材料中传 输, 使得复合几率降低, 因而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但由 于有效的电荷分离只能发生在 D/A 界面处, 即在接近于激子 扩散途径或空间电荷区域附近, 而在远离 D/A 界面处产生的 激 子 就 会 先 扩 散 到 异 质 结 界 面 处 而 复 合 掉 。同 时 电 荷 分 离 被 限制在电池较小的区域, 从而使吸收光子的数量受到限制, 所 以 此 类 有 机 太 阳 能 电 池 的 光 电 转 化 效 率 仍 然 较 低 。因 而 增 加 D/A 界面、改进电池结构 、开发新材料在提高 有机太阳能 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上显得尤为重要。
IS S N1672- 9064 CN35- 1272/TK
源自文库
可再生能源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现状与进展
李 甫 徐建梅 张 德 ( 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 介绍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背景及历史发展情况, 从器件结构、材料选择、工艺技术等方面对近几年来研究的几种
有机太阳能电池现状和进展做了系统综述, 分析了结构、材料等对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影响, 并讨论其发展趋势。
同时, 制备电池所选择 的工艺 流 程 及 环 境 气 氛 、混 合 时 所用给体和受体的比例也是影响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 效率的因素。G.Dennler 等人[8]将 MDMO- PPV 与 PCBM 按不 同比例相混合作为有机层制作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发现增加 PCBM 的比有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可再生能源
IS S N1672- 9064 CN35- 1272/TK
系统本身就可以使染料再生, 不用再使用其它空穴传输材 料。而且其极低的生产成本和强的实用性, 仍然使其具有巨 大吸引力。Kohshin Takahashi 等人[9]制作的 3 层有 机太阳能 电池( Al/PV/HD/MC) 光电转化效率达到 3.51%。
单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是由于 2 电极功函不 同, 电子从低功函的金属电极穿过有机层到达高功函电极, 而产生光电压形成光电流, 其光伏特性取决于载流子的浓 度。但由于电子与空穴在同一材料中传输因而复合几率较 大, 所以单质结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 黄 颂羽[3]等人探究了此类 电池中激子和载流 子的输运机 理 , 认 为 强 的 取 向 内 电 场 、超 薄 膜 化 和 分 子 排 列 取 向 化 是 提 高 单 质结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人 们利用共轭聚合物等导电聚合物作为有机层取得了较大进 展。目前, 实验室中以聚合物和有机分子材料制造的有机光 付电池效率可达 5%, 接近于目前非晶硅的转化效率 ( 5%~ 10%)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