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负反馈系统超前校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超前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一. 设计题目1.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方法、步骤。
2.掌握对控制系统的相角裕度、稳态误差、截止频率和动态性能分析。
3.掌握利用matlab 对控制理论内容进行分析。
4.提高大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题目任务及要求题目1: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被控制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10+=s s K s G 用串联校正的频率域方法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设计。
任务:用串联校正的频率域方法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如下动态及静态性能指标:(1)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rad e ss 151<; (2)系统校正后,相位裕量 45≥γ。
(3)截止频率s rad c /5.7≥ω。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s s K s G用相应的频率域校正方法对系统进行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如下动态和静态性能:(1) 相角裕度045≥γ;(2) 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1.0=sse ; (3) 系统的剪切频率wc <4.4rad/s 。
(4)模值余度h ≥10dBk=10;num1=[1];den1=conv([1 0],[1 1]); sys1=tf(k*num1,den1); figure(1);Margin(sys1);hold onfigure(2);sys=feedback(sys1,1) step(sys)Transfer function:10-------s^2 + s未校正前的Bode图未校正前的的阶跃响应曲线由图可以看出未经校正的Bode图及其性能指标,还有如图(-2)所示的未校正的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由图(-1)可以看出系统的:模值稳定余度; h=∞dB; -pi穿越频率:Wg=∞dB;相角稳定余度为γ=180剪切频率:Wc=3.08rad/s;由图(-1)可以知道,系统校正前,相角稳定余度=18<45。
为满足要求,开环系剪切频率wc=3.08rad/s<4.4rad/s。
单位负反馈系统超前校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审定成绩:自动化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单位负反馈系统的校正设计单位(二级学院):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负责项目:设计时间:2013 年12 月目录一、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未校正系统的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单位阶跃信号下系统输出响应 (3)3.未校正系统伯德图 (4)四、系统校正设计 (5)1.校正方法 (5)2.设计总体思路 (5)3.参数确定 (5)4.校正装置 (6)5.校正后系统 (7)6.验算结果 (7)五、结果 (8)1.校正前后阶跃响应对比图 (8)2.结果分析 (8)六、总结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参考文献 (10)八、附录 (10)1.Matlab程序 (10)一、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单位负反馈系统的校正设计原理: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1.0)(1(/()(++=s s s K s G用相应的频率域校正方法对系统进行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如下动态和静态性能:1)相角裕度045≥γ;2)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0625.0≥ss e ; 3)系统的穿越频率大于2rad/s 。
要求:1)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校正的设计思路(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或滞后- 超前校正);2)详细设计(包括的图形有:校正结构图,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校 正装置的Bode 图,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3)用Matlab 编程代码及运行结果(包括图形、运算结果); 4)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
自动控制原理校正课程设计
目录设计任务 (3)设计要求 (3)设计步骤 (3)未校正前系统的性能分析 (3)1.1开环增益K (3)1.2校正前系统的各种波形图 (4)1.3由图可知校正前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7)1.4特征根 (8)1.5判断系统稳定性 (8)1.6分析三种曲线的关系 (8)1.7求出系统校正前动态性能指标及稳态误差 (8)1.8绘制系统校正前的根轨迹图 (9)1.9绘制系统校正前的Nyquist图 (9)校正后的系统的性能分析 (10)2.1滞后超前校正 (10)2.2校正后系统的各种波形图.. (11)2.3由图可知校正后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14)2.4特征根 (14)2.5判断系统稳定性 (14)2.6分析三种曲线的关系 (15)2.7求出系统校正后动态性能指标及稳态误差 (15)2.8绘制系统校正后的根轨迹图和Nyquist图 (15)心得体会 (18)主要参考文献 (19)一、设计任务: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0()(0.11)(0.011)K G S S S S =++,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1)使系统的相位裕度045γ> (2)静态速度误差系数250/v K rad s ≥ (3)幅值穿越频率30/C rad s ω≥二、设计要求:(1)首先,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使其满足工作要求。
要求程序执行的结果中有校正装置传递函数和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校正装置的参数T ,α等的值。
(2)利用MATLAB 函数求出校正前与校正后系统的特征根,并判断其系统是否稳定,为什么?(3)利用MATLAB 作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单位斜坡响应曲线,分析这三种曲线的关系?求出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动态性能指标σ%、tr 、tp 、ts 以及稳态误差的值,并分析其有何变化?(4)绘制系统校正前与校正后的根轨迹图,并求其分离点、汇合点及与虚轴交点的坐标和相应点的增益K *值,得出系统稳定时增益K *的变化范围。
单位负反馈系统设计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武汉科技大学自动化.
武汉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单位负反馈系统设计校正班级:自动化2010级1006班学号:20100*****姓名:王立指导教师:熊凌2013年1月2日目录1课程设计内容以及要求 (1)1.1设计内容 ............................................................................................................................. 1 1.2 内容 .................................................................................................................................... 1 1.3设计要求 ............................................................................................................................. 2 2系统的分析 (2)2-1原系统的分析 .................................................................................................................... 2 2-2 超前校正系统 ................................................................................................................... 4 2-3 滞后校正系统分析 ........................................................................................................... 6 3 系统滞后超前分析 .. (9)3-1系统滞后超前校正 ............................................................................................................ 9 3﹣2校正系统的实现方式 .................................................................................................... 11 实验小结.. (13)1课程设计内容以及要求1.1设计内容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1)(1)10100k G s Ks s s =++用用串联校正的频率域方法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设计。
单位负反馈系统校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目 录1.设计题目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被控制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15.0()(0+=s s K s G 用相应的频率域校正方法对系统进行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如下动态及静态性能指标:(1)选取相应的频率域校正方法(2)在斜坡信号t t r 2)(=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02.0≤ss e ;(3)系统校正后,相位裕量050)(>''cωγ。
(4)当 cωω'<时,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不应有斜率超过dB 40-/十低频的线段。
要求:(1)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校正的设计思路(滞后校正,超前校正或滞后-超前校正);(2)详细设计(包括的图形有:校正结构图,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校正装置的Bode 图,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3)MATLAB 编程代码及运行结果(包括图形、运算结果);(4)校正实现的电路图及结果(校正前后系统的阶跃响应图);2.设计报告正文2.1摘要利用超前网络或PD 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前网络和PD 控制器的相角超前特性。
只要正确的将超前网络的交接频率1/aT 和1/T 选在待校正系统截止频率的两旁,并适当选取a 和T ,就可以是已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和相角裕度满足性能指标的要求,从而改善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
闭环系统的稳态性能要求,可通过选择已校正系统的开环增益来保证。
关键词: 稳态误差ss e ,相位裕量γ',超前校正2.2设计思路1)根据稳态误差ss e 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 。
2)利用已确定的开环增益K ,计算待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r 。
3)根据截止频率wc "的要求,计算超前网络参数a 和T 。
在本步骤中,关键是选择最大超前角频率等于要求的系统截止频率,即wm=wc ",以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充分利用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
显然,wm=wc "成立的条件是-L '(wm ")= Lc (wm )=10lga根据上式不难求出a 值,然后由 T=a wm 1确定T 。
单位负反馈系统校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1.设计题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摘要 (2)3、未校正系统的分析 (3)3.1.系统分析 (3)3.2.单位阶跃信号下系统输出响应 (4)4、系统校正设计 (7)4.1.校正方法 (7)4.2.设计总体思路 (7)4.3.参数确定 (8)4.4.校正装置 (9)4.5.校正后系统 (10)4.6.验算结果 (11)5、结果 (13)5.1.校正前后阶跃响应对比图 (13)5.2.结果分析 (14)6、总结体会 (15)7、参考文献 (16)1.设计题目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1.0)(1(/()(++=sssKsG用相应的频率域校正方法对系统进行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如下动态和静态性能:1)相角裕度45≥γ;2)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0625.0≥sse;3)系统的穿越频率大于2rad/s。
要求:1)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校正的设计思路(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或滞后- 超前校正);2)详细设计(包括的图形有:校正结构图,校正前系统的Bode图,校正装置的Bode图,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3)用Matlab编程代码及运行结果(包括图形、运算结果);4)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
2.摘要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超前校正的实质是将超前网络的最大超前角补在校正后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截止频率处,提高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和截止频率,从而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为此,要求校正网络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的截止频率处。
只要正确地将超前网络的交接频率1/aT和1/T设置在待校正系统截止频率Wc的两边,就可以使已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Wc和相裕量满足性能指标要求,从而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串联超前校正主要是对未校正系统在中频段的频率特性进行校正。
确保校正后系统中频段斜率等于-20dB/dec,使系统具有45°~60°的相角裕量。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校正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单位负反馈系统的校正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自动化1103班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 自动化学院题 目: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校正设计 初始条件:已知某控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要求设计校正环节Gc (s ),使系统对于阶跃输入的稳态误差为0,使系统校正后的相角裕量045≥γ,幅值裕量dB h 10≥.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 用MATLAB 作出原系统的系统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
(2) 在系统前向通路中插入一校正装置,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并用MATLAB进行验证。
(3) 用MATLAB 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
(4) 对上述任务写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中必须进行原理分析,写清楚分析计算的过程及其比较分析的结果,并包含Matlab 源程序或Simulink 仿真模型,说明书的格式按照教务处标准书写。
时间安排:1、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布置,讲解 (半天)2、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构思。
(半天)3、熟悉MATLAB 中的相关工具(一天)4、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三天)5、撰写说明书。
(二天)6、课程设计答辩(半天)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目录摘要 (1)1.总体思路 (2)2.用MATLAB作出原系统的系统伯德图和根轨迹 (2)3.利用超前校正 (5)4.利用滞后校正 (8)5.仿真及结果 (13)6、心得体会 (15)摘要MATLAB是一个包含大量计算算法的集合。
其拥有600多个工程中要用到的数学运算函数,可以方便的实现用户所需的各种计算功能。
函数中所使用的算法都是科研和工程计算中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前经过了各种优化和容错处理。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用它来代替底层编程语言,如C和C++ 。
在计算要求相同的情况下,使用MATLAB的编程工作量会大大减少。
MATLAB的这些函数集包括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到诸如矩阵,特征向量、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复杂函数。
利用MATLAB对一单位反馈系统进行滞后和超前校正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摘要MATLAB是一个包含大量计算算法的集合。
其拥有600多个工程中要用到的数学运算函数,可以方便的实现用户所需的各种计算功能。
函数中所使用的算法都是科研和工程计算中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前经过了各种优化和容错处理。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用它来代替底层编程语言,如C和C++。
在计算要求相同的情况下,使用MATLAB的编程工作量会大大减少。
MATLAB的这些函数集包括从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到诸如矩阵,特征向量、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复杂函数。
函数所能解决的问题其大致包括矩阵运算和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微分方程及偏微分方程的组的求解、符号运算、傅立叶变换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工程中的优化问题、稀疏矩阵运算、复数的各种运算、三角函数和其他初等数学运算、多维数组操作以及建模动态仿真等。
此次课程设计就是利用MATLAB对一单位反馈系统进行滞后和超前校正。
通过运用MATLAB的相关功能,绘制系统校正前后的伯德图、奈氏曲线和阶跃响应曲线,并计算校正后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关键字:超前和滞后校正 MATLAB 伯德图时域性能指标目录1系统超前校正环节的设计 (1)1.1运用MATLAB编程求校正前系统的相角裕度 (1)1.2计算超前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 (1)1.3计算超前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 (2)1.4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奈奎斯特曲线 (3)1.5画出超前校正前后系统的波特图 (4)2系统滞后校正环节的设计 (5)2.1求出最大滞后角 (5)2.2计算滞后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 (5)2.3计算滞后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 (6)2.4系统校正前后的奈奎斯特曲线 (7)2.5滞后校正前后系统的波特图 (8)3.1校正前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9)3.2超前校正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0)3.3超前校正后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11)3.4滞后校正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12)3.5滞后校正后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13)4 无源超前校正和无源滞后校正的原理 (13)4.1无源超前校正的原理 (13)4.2 无源滞后网络校正的原理 (15)5 心得体会 (15)参考文献 (16)温度控制系统校正环节设计在现代的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单位负反馈系统的校正设计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单位负反馈系统的校正设计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利用单位负反馈设计实现系统输出相应的数值,以达到超调和补偿
的目的。
实验中参与的设备具体有:计算机、数据采集卡、DC机器电源、被测系统、LED
装置等。
二、实验原理
单位负反馈是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方法,在实验中,单位负反馈会利用系统的输出信号
作为正反馈信号与理想信号做比较,当输出信号与理想信号不一致时,就会把误差反馈到
控制系统中,从而实现控制系统的超调和补偿。
三、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1、首先,将数据采集卡连接计算机,并使用VC语言编写实验程序,以设置系统的
控制级;
2、将DC机器电源连接被测系统,并利用数据采集卡采集被测系统的输出数据;
3、连接LED装置,它会根据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产生不同的颜色,从而实现系统的
颜色显示;
4、运行实验程序,观察被测系统的运行情况,检查输出的颜色,注意观察是否达到
理想超调和补偿的效果;
5、最后,记录实验结果并存档,进行实验的总结。
四、实验结果
实验运行后得到的颜色结果如下:
绿色:说明系统输出值处于可接受范围;
本次实验通过使用单位负反馈,使用数据采集卡以及VC语言编写实验程序来实现系
统的超调和补偿,并通过改变系统的控制参数来实现输出结果的调节。
通过本次实验,可
以使我们了解单位负反馈的工作原理,从而掌握使用单位负反馈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单位负反馈系统设计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单位负反馈系统设计校正
单位负反馈系统是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将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进行比较、控制,从而达到调节系统性能的一种手段。
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缩小输入量的波动对输出量的影响,保持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和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系统的校正是保证其良好性能的前提,系统校正理论是所有反馈控制系统的基础之一,是实现系统自动控制的根本。
一、系统校正要点
1、调节器模式:调节器的类型是校正的核心,调节器的模式决定着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
常用的调节器有PI、PD、PID参数调节器,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2、参数校正:选择调节器模式后,需要进行具体参数的校正,校正的过程一般有两种:经验法和数学模型法可以采用。
3、现场校正:现场校正过程主要是现场对参数进行实践调整,包括检查输入信号校正等,此类校正只能通过仪器进行,由于仪器的精度不同,校正效果也会有所不一样。
二、系统校正实施
1、系统检查:在校正实施前需要进行系统检查,检查项包括仪表精度以及反馈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结构,检查后才能确定最佳的参数;
2、参数设置:在校正过程中,参数设置是提高反馈控制系统可用性的关键,特别是PID参数的调节,这要求改变参数时,要结合理论,灵活调整,以保证系统满足要求;
3、系统性能:在系统校正完成后,对系统性能进行检查,要求系统要满足设定的所有参数,结果必须与预期的结果保持一致,否则可以继续微调参数设置,以更好的满足需要。
总之,系统校正是自动控制原理中重要的一环,它既涉及到调整调节器参数,也涉及到系统调试等过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层层检查,从而实现反馈控制系统的良好性能。
自动控制原理校正课程设计--单位负反馈系统设计校正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单位负反馈系统设计校正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课程设计地点 C214课程设计学时1周指导教师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目录1. 绪论 (3)1.1相关背景知识 (3)1.2课程设计目的 (3)1.3课程设计任务 (3)2设计过程 (4)2.1确定K及校正传递函数 (4)2.1.1确定K及校正数 (4)2.1.2.校正前系统bode图 (6)2.1.3.校正后系统bode图 (7)2.2校正前后分析对比 (8)2.2.1特征根 (9)2.2.2三种响应曲线 (10)2.2.3动态性能指标 (13)2.2.4根轨迹图 (15)2.2.5奈奎斯特图 (20)3 课程设计总结 (21)4. 参考文献 (22)1.绪论1.1相关背景知识自动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工业、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国防建设。
指导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控制理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的概念、方法、和体系已经渗透到许多科学领域。
在20世纪40和50年代中发展起来的经典控制理论至今仍然被成功的应用于单变量定常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
在20世纪50、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状态空间方法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
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1.2课程设计目的1.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
串联超前校正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1、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掌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理解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对不同的系统选用不同的校正方式,以保证得到最佳的系统;3、 理解相角裕量、稳态误差、穿越频率等参数的含义;4、 学习MATLAB 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会利用MATLAB 提供的函数求出所需要得到的实验结果;5、 从总体上把握对系统进行校正的思路,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 设计内容:1、阅读有关资料。
2、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分析以及动态特性分析。
3、绘制根轨迹图、Bode 图。
4、设计校正系统,满足工作要求。
设计条件:⊗则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被控制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110.011S kG s s s =⨯++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任务: (1)()r t t=时,0.004ss e ≤;(2)校正后,相角裕量45r >; (3)30/c w rad s>。
sR设计要求1、能用MATLAB 解复杂的自动控制理论题目;2、能用MATLAB 设计控制系统以满足具体的性能指标;3、能灵活应用MATLAB 的SIMULINK 仿真软件,分析系统的性能。
三、设计原理校正方式的选择,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链接方式,控制系统校正方式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4种。
串联校正是最常见的一种校正方式。
串联校正方式是校正器与受控对象进行串联连接的。
可分为串联超前校正、串联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
其一般设计步骤如下:(1)根据静态性能指标,计算开环系统的增益。
之后求取校正前系统的频率特性指标,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2)确定校正后期望的穿越频率,具体值得选取与所选择的校正方式相适应; (3)根据待设计的校正环节的形式和转折频率,计算相关参数,进而确定校正环节; (4)得出校正后系统。
检验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四、设计步骤1、校正前的系统分析 时域分析: 其中已知21()R s s =---------------------------------------------------------------------------------①()1H s = ---------------------------------------------------------------------------------②()()()0.110.011kG s s s s =⨯⨯+⨯+ --------------------------------------------------------③根据稳态误差公式1lim ()1()()ss s e R s s G s H s →=⨯⨯+⨯ -------------------------------------------------------④③将①②③带入④式得()211lim1(0.11)0.011ss s e s ks s s s →=⨯⨯+⨯⨯+⨯+化简得出1ss e k =又有题目0.004ss e ≤最后得250k ≥此时取250k =进行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超前校正
作者:王冠博 专业:自动化 学校:大连海洋大学一.课程设计题目已知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10.110.3O kG s s s s =++试设计超前校正环节,使其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6v K ≤,相角裕度为45度,并绘制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开环Bode 图和闭环Nyquist 图。
二.课程设计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有关知识,加深对内涵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自动控制原理中的关于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对不同的系统选用不同的校正方式,以保证得到最佳的系统。
4.理解在校正过程中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相角裕度,截止频率,超前(滞后)角频率,分度系数,时间常数等参数。
5.学习MATLAB 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会利用MATLAB 提供的函数求出所需要得到的实验结果。
6.从总体上把握对系统进行校正的思路,能够将理论操作联系实际、运用于实际。
三.课程设计要求 1.认真查阅资料;2.遵守课程设计时间安排;3.按时上机,认真调试程序;4.认真书写报告。
四.课程设计内容 1.设计思想首先确定其K 值,调用MATLAB 函数算出截止频率和相角裕度并通过MATLAB 绘制校正前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开环Bode 图和闭环Nyquist 图。
之后在Bode 图上选取新的截止频率并算出超前网络参数a 和T 并写出新的传递函数。
最后,通过MATLAB 绘制校正后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开环Bode 图和闭环Nyquist 图。
2.设计步骤(1)已知给定的系统为Ⅰ型系统,其静态速度误差系数v K K=,题目要求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6v K ≤,取6K =。
调用MATLAB 函数: num=[6];den=[0.03 0.4 1 0]; G=tf(num,den);[Gm,Pm,Wcg,Wcp]=margin(G) 求出:Gm=2.2222 幅值裕度 Pm=21.2373 相角裕度 Wcg=5.7735 相位穿越频率 Wcp=3.7373 幅值穿越频率①使用simulink 绘制校正前单位阶跃响应曲线②绘制校正前开环Bode图G=tf(6,conv(conv([1 0],[0.1 1]),[0.3 1])); bode(G);grid on-150-100-5050M a g n i t u d e (d B)10101010103-270-225-180-135-90P h a s e (d e g )Bode DiagramFrequency (rad/sec)③绘制校正前闭环Nyquist 图num=[6];den=[0.03 0.4 1 6]; G=tf(num,den); nyquist(G); grid on-2-1.5-1-0.500.51 1.5-3-2-1123Nyquist DiagramReal AxisI m a g i n a r y A x i s(2)采用串联超前矫正,根据()()10lg o c c m L L a ωω-==,试在Bode 图上取剪切频率为6.86的点,此时等式=10,求出a=10,根据T =求出T=0.046097,再根据G c (s)=TsaTs ++11求出超前传递函数为G c (s)=ss 046097.0146097.01++,所以系统矫正之后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c (s)G 0(s)=)046097.01)(3.01)(1.01()46097.01(6s s s s s ++++调用MATLAB 函数:G=tf(conv([0.46097 1],6),conv(conv(conv([1 0],[0.1 1]),[0.3 1]),[0.046097 1])); [Gm,Pm,Wcg,Wcp]=margin(G) 求出:Gm=4.0670 新的幅值裕度Pm=46.4901 新的相角裕度 Wcg=15.9019 新的相位穿越频率 Wcp=6.8431 新的幅值穿越频率 矫正之后的相角裕度为46.4901度,满足要求。
单位负反馈系统设计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课题:单位负反馈系统设计校正姓名:学号:专业:自动化班级: 1班指导教师:任务书一 设计目的1. 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方法、步骤。
2. 掌握对系统相角裕度、稳态误差和剪切频率以及动态特性分析。
3. 掌握利用MATLAB 对控制理论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技能。
4.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设计要求设单位反馈随动系统固有部分的传递函数为(ksm2))2(4)(+=s s Ks G k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20s -1; (2)相位裕量γ≥50° (3)幅值裕量K g ≥10dB 。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 g 。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目录第一章 校正前系统分析 (5)1.1 校正前系统分析..............................5 1.2 系统稳定性. (6)1.3 根轨迹图....................................7 第二章 系统的校正..................................92.1 校正的概念..................................9 2.2 系统的校正..................................9 2.3 校正后系统检验.............................14 第三章 课程设计小结...............................18 致谢 参考文献第一章 校正前系统分析1.1 校正前参数确定第一步 设单位反馈随动系统固有部分的传递函数为(ksm2))2(4)(+=s s Ks G k(1)首先将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化为标准形式,即 2G=(0.51)ks s +1lim 020(051)s k Kv sG k s -→====+(2)确定频率范围,画出对数坐标系,如图1.1所示。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_2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姓名学号2013 年12 月26 日初始条件: 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设计一串联校正装置, 使系统满足如下性能指标: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相角裕度。
1.1设计原理所谓校正, 就是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其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机构或装置, 使系统整个特性发生变化, 从而满足给定的各项性能指标。
系统校正的常用方法是附加校正装置。
按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位置不同, 系统校正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
按校正装置的特性不同, 又可分为超前校正、滞后校正和滞后-超前校正、PID校正。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串联校正。
一般来说, 串联校正设计比反馈校正设计简单, 也比较容易对信号进行各种必要的形式变化。
在直流控制系统中, 由于传递直流电压信号, 适于采用串联校正;在交流载波控制系统中, 如果采用串联校正, 一般应接在解调器和滤波器之后, 否则由于参数变化和载频漂移, 校正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很差。
串联超前校正是利用超前网络或PD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的基本原理, 是利用超前网络或PD控制器的相角超前特性实现的, 使开环系统截止频率增大, 从而闭环系统带宽也增大, 使响应速度加快。
在有些情况下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是无效的, 它受以下两个因素的限制:1)闭环带宽要求。
若待校正系统不稳定, 为了得到规定的相角裕度, 需要超前网络提高很大的相角超前量。
这样, 超前网络的a值必须选得很大, 从而造成已校正系统带宽过大, 使得通过系统的高频噪声电平很高, 很可能使系统失控。
2) 在截止频率附近相角迅速减小的待校正系统, 一般不宜采用串联超前校正。
因为随着截止频率的睁大, 待校正系统相角迅速减小, 使已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改善不大, 很难得到足够的相角超调量。
串联滞后校正是利用滞后网络PID控制器进行串联校正的基本原理, 利用其具有负相移和负幅值的特斜率的特点, 幅值的压缩使得有可能调大开环增益, 从而提高稳定精度, 也能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
单位负反馈系统设计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课题:单位负反馈系统设计校正姓名:学号:专业:自动化班级: 2 班指导教师:张朝阳任务书一、设计目的1、 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方法、步骤。
2、 对系统BODE 图和根轨迹图的绘制与分析。
3、掌握利用MATLAB 对控制理论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技能。
4、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设单位反馈随动系统固有部分的传递函数为()(0.11)(0.011)k KG s s s s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Bode 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2、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3、设计系统的串联校正装置,使系统达到下列指标 (1)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100s -1; (2)相位裕量γ≥30°(3)幅频特性曲线中穿越频率ωc ≥45rad/s 。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5、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ωc 、相位裕量γ、相角穿越频率ωg 和幅值裕量K g 。
6、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8、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
目录第一章校正前系统分析 (4)1.1 BODE图的绘制与分析 (4)1.3 根轨迹图的绘制与分析 (5)第二章系统的校正 (6)2.1 校正的概念 (7)2.2 系统的校正 (7)2.3 串联校正的传递函数 (9)2.4 校正后BODE图的绘制与分析 (9)2.5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 (10)2.6 系统校正前后的仿真 (11)第三章课程设计小结 (12)3.1 校正器对系统的影响 (12)3.2 校正过程中个人的感悟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一、校正前的分析1.1 BODE 图的绘制与分析设单位反馈随动系统固有部分的传递函数为)101.0)(11.0()(++=s s s Ks G k由稳态系统速度误差系数Kv=1100S -,可计算放大倍数k=100,其传递函数为)101.0)(11.0(100)(++=s s s s G k(1)将开()1111000.110.011k G j j j j ωωωω=⋅⋅⋅++ 上试中包含有比例环节、积分环节、惯性环节。
自动控制课程设计--控制系统超前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3 年 01月 11日目录控制系统超前校正 (2)1.问题描述 (2)1.1设计目的 (2)1.2设计内容 (2)1.3超前校正及其特性 (2)1.4系统参数设计步骤 (4)2.校正系统设计 (5)2.1 控制系统的任务要求 (5)2.2校正前系统分析 (5)2.3 校正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7)2.4 校正前后系统比较 (10)2.5 软件仿真 (11)2.6 硬件实验模拟电路 (13)2.7 部分分析题解答 (14)3. 课程设计总结 (15)参考文献 (16)控制系统超前校正1.问题描述1.1设计目的(1) 了解串联超前校正环节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2) 掌握用频率特性法分析自动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3) 掌握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和参数调试技术;(4) 掌握设计给定系统超前校正环节的方法,并用仿真技术验证校正环节理论设计的正确性。
(5) 掌握设计给定系统超前校正环节的方法,并模拟实验验证校正环节理论设计的正确性。
1.2设计内容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1o K G s s as bs =++ 设计超前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系统满足:11,,%%v c K cs ds e ωσ--=≥≤1.3超前校正及其特性超前校正就是在前向通道中串联传递函数为:()11()()1c C s aTs G s R s a Ts +==⋅+ (1-1) 通常 a 为分度系数,T 叫时间常数,由式(1-1)可知,采用无源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 时,整个系统的开环增益要下降 a 倍,因此需要提高放大器增益交易补偿. 如果对无源超前网络传递函数的衰减由放大器增益所补偿,则1 ()1c aTs aG s Ts +=+ (1-2) 上式(1-2)称为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而无源超前校正网络的对数频率特性如图1-1。
图1-1 无源超前校正网络的对数频率特性超前校正RC 网络图如图1-2。
自动控制原理超前校正课程设计
目录一.设计题目二. 设计报告正文2.1 设计思路 (2)2.2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K的值 (2)2.3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结构图 (3)2.4计算待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 (3)2.5校正后的系统传递函数 (3)2.6验证已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 (4)三. 实现与验证编程 (4)3.1制出待校正系统的bode图和单位阶跃响应 (4)3.2算未校正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前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及伯德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算校正后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校正前后的Bode图 (10)四. 设计总结参考文献 (10)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一.设计题目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s s K s G用相应的频率域校正方法对系统进行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如下动态和静态性能:(1) 相角裕度045≥γ;(2) (2) 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1.0=sse ; (3) 系统的剪切频率小于7.5rad/s 。
要求:(1) 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校正的设计思路(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或滞后-超前校正);(2) 详细设计(包括的图形有:校正结构图,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校正装置的Bode 图,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3) 用MATLAB 编程代码及运行结果(包括图形、运算结果);(4) 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
二、设计报告正文2.1设计思路超前校正装置具有相位超前作用,它可以补偿原系统过大的滞后相角,从而增加系统的相角裕度和带宽,提高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超前校正通常用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在系统的稳态性能较好而动态性能较差时,采用超前校正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审定成绩: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单位负反馈系统的校正设计单位(二级学院):自动化学院学生姓名:专业:自动化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李鹏华设计时间:2013 年12 月目录一、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未校正系统的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单位阶跃信号下系统输出响应 (3)3.未校正系统伯德图 (4)四、系统校正设计 (5)1.校正方法 (5)2.设计总体思路 (5)3.参数确定 (5)4.校正装置 (6)5.校正后系统 (7)6.验算结果 (7)五、结果 (8)1.校正前后阶跃响应对比图 (8)2.结果分析 (8)六、总结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参考文献 (10)八、附录 (10)1.Matlab程序 (10)一、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单位负反馈系统的校正设计原理: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1.0)(1(/()(++=s s s K s G用相应的频率域校正方法对系统进行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如下动态和静态性能:1)相角裕度045≥γ;2)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0625.0≥ss e ;3)系统的穿越频率大于2rad/s 。
要求:1)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校正的设计思路(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或滞后- 超前校正);2)详细设计(包括的图形有:校正结构图,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校 正装置的Bode 图,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3)用Matlab 编程代码及运行结果(包括图形、运算结果); 4)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
二、摘要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超前校正的实质是将超前网络的最大超前角补在校正后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截止频率处,提高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和截止频率,从而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为此,要求校正网络的最大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的截止频率处。
只要正确地将超前网络的交接频率1/aT和1/T设置在待校正系统截止频率Wc的两边,就可以使已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Wc和相裕量满足性能指标要求,从而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串联超前校正主要是对未校正系统在中频段的频率特性进行校正。
确保校正后系统中频段斜率等于-20dB/dec,使系统具有45°~60°的相角裕量。
以加快系统的反应速度,但同时它也削弱了系统抗干扰的能力。
在工程实践中一般不希望系数a值很大,当a=20时,最大超前角为60°,如果需要60°以上的超前相角时,可以考虑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串联超前校正网络由隔离放大器串联在一起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串联超前校正提供的总超前相角等于各单独超前校正网络提供的超前相角之和。
关键词:串联超前校正动态性能相角裕度三、未校正系统的分析1.系统分析校正前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1.0)(1(/()(++=s s s K s G校正要求:45≥γ 0625.0≥ss es W X /r a d 2> 解:因k1e ss =,得k≤16,取k=16。
则:开环传递函数变为G (s ) = 16 /(s (s +1)(0.01s +1))在Simulink 中建立模型为图3.1 未校正系统模型图2.单位阶跃信号下系统输出响应在matlab 中编写m 程序(test01jieyue.m ),作出阶跃响应曲线:图3.2为校正系统单位阶跃响应图由上图可以看出,系统在阶跃输入下还是可以稳定输出的,但是开始时振荡,比较大,超调量也比较大,系统的动态性能不佳。
3.未校正系统伯德图在matlab中编写m程序(test01bode.m),作出未校正系统的伯德图:图3.3 未校正新系统伯德图由上图可知,该系统幅值裕度h=16dB,穿越频率Wx=10 rad/s,相角裕度 =12°,截止频率Wc=3.94 rad/s。
)(wc四、系统校正设计1.校正方法由未校正系统伯德图,幅值裕度h=16dB ,穿越频率Wx=10 rad/s ,相角裕度)(wc γ=12°,截止频率Wc=3.94 rad/s ,说明该系统稳定,穿越频率大于要求值,唯相角裕度较小,故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方法是合适的。
超前校正传递函数:2.设计总体思路(1)根据稳态误差ss e 的值,确定开环增益K 。
(2)利用已确定的开环增益K ,确定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画出其 bode 图,从图上看出校正前系统的相位裕度γ和截止频率Wc 。
(3)根据相位裕度γ的要求,计算出滞后校正装置的参数a 和T 。
即得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然后得到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4)验证已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γ和截止频率Wc 。
3.参数确定(1)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k由k1e ss =,得k≤16,取k=16 (2) 求所需最大超前角m ϕ因)(wc m γϕγ+=则︒=︒+︒︒=+=39612-45-wc m εγγϕ)(式中m ϕ为校正装置最大超前角γ为目标相角裕度)(wc γ为系统相角裕度ε 为调整量(3) 计算a 值因1a 1-a arcsin m +=ϕ得 3955.4sin -1sin 1a mm=+=ϕϕ(4) 图解最大超前角频率Wm为保证响应速度,根据a mL lg 10)(=-ω从未校正系统伯德图中得Wm=5.74 rad/s (5)求参数T0831.01==aWm T 4.校正装置则校正装置传递函数为ssTs aTs a G G c c 0831.010831.03955.413955.411+⨯+=⇒++=在matlab 中编写m 程序(test02bode.m ),作出校正系统的伯德图:图4.1 校正装置伯德图5.校正后系统经超前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0831.01)(101.0)(1()3653.01(16*)S ()(s S S S S S G G G S C ++++==*)(6.验算结果在matlab 中编写m 程序(test03bode.m ),作出校正后系统的伯德图:图4.2 校正后系统伯德图由图中可知:校正后系统幅值裕度h=24.1dB ,穿越频率Wx=31.48rad/s ,相角裕度)(wc γ=45.6°,截止频率Wc=5.75 rad/s 。
五、结果1.校正前后阶跃响应对比图在matlab 中编写m 程序(test 04jieyue.m ),作出校正前后系统的阶跃响应对比图:图5.1 校正前后单位阶跃响应对比图2.结果分析校正后系统相角裕度)(wc γ=45.6°> 45°,穿越频率Wx=31.48 rad/s > 2rad/sss e ≥0.0625,故校正装置满足要求,能完成校正要求。
但是相角裕度)(wc γ=45.6度,略小。
故实际应用时,可以考虑将裕量度ε值取大一点,使a 值再大点。
另,因采用超前校正,故为了补偿无源超前网络的增益衰减,放大器的增益需提高a 倍。
六、总结体会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再次熟悉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为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使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进一步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同时也学会使用MATLAB语言及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些麻烦。
如对某些概念印象模糊;软件的开发运用不熟悉。
但通过复习书本和向同学请教来了解模糊了的概念以及其他不懂得问题;借阅基本软件指导书籍,借鉴里面的例子快速的掌握此软件的使用方法。
从课程设计的入手到最后分析,对于我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要清楚的注意到每个细节是不可行的,所以遇到问题时和班上的同学一起讨论,是解决各种难题的有效方法。
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深深地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但这是难免的,只有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就可以达到我们需要的要求,不断进步。
七、参考文献[1]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2] 梅晓蓉.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3] 张静.MATLAB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4] 李友善.自动控制原理360题[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八、附录1. Matlab程序①test01jieyue.m%**阶跃响应输出**%s=tf('s'); %建模G=16/(s*(s+1)*(0.01*s+1));G1=feedback(G,1);t=0:0.01:5;step(G1,t); %作图gridxlabel('t');ylabel('c(t)');title('单位阶跃响应');②%**未校正系统伯德图**%s=tf('s'); %建模G=16/(s*(s+1)*(0.01*s+1))figure(1)margin(G); %作伯德图grid[Hm,Ym,Wc,Wx]=margin(G); %参数③test02bode.m%**校正装置伯德图**%s=tf('s'); %建模G=(1+0.3653*s)/(1+0.0831*s)figure(1)margin(G);grid %作伯德图[gm,pm,wg,wp]=margin(G);④test03bode.m%**校正后伯德图**%s=tf('s'); %建模G=(16*(1+0.3653*s))/(s*(s+1)*(0.01*s+1)*(1+0.0831*s)) figure(1)margin(G);grid %作伯德图[gm,pm,wg,wp]=margin(G);⑤test02jieyue.m%**校正前后阶跃响应对比图**%s=tf('s'); %建模G1=16/(s*(s+1)*(0.01*s+1));G2=feedback(G1,1);t=0:0.01:5;G3=(16*(1+0.3563*s))/(s*(s+1)*(0.01*s+1)*(1+0.0831*s)) G4=feedback(G3,1);y1=step(G2,t);y2=step(G4,t);plot(t,y1,'--',t,y2);gridxlabel('t');ylabel('c(t)');title('校正前后单位阶跃响应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