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 单元作业2答卷-东财 社会形态包括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单元作业1参考答案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单元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其决定因素是()。
A.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B.使用价值和价值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生产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答案:A
2.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最伟大的哲学家”是()。
A.休谟
B.康德
C.柏拉图
D.马克思
答案:D
3.决定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特点是()。
A.社会历史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合规律性
答案:C
4.“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可保也。
”体现的是()。
A.辩证思维能力
B.底线思维能力
C.历史思维能力
D.创新思维能力
答案:B
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
B.科技发展史
C.思想发展史
D.劳动发展史
答案:D
6.“反者道之动”蕴含的辩证法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量变质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的普遍性
答案:C。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单元作业3答卷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单元作业3答卷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是()。
A.哲学B.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答案是:B.政治经济学。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辩证法范畴的是()。
A.世界是普遍的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世界是运动的正确答案是: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础的是()。
A.历史唯物主义B.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答案是: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核心的是()。
A.无产阶级革命理论B.无产阶级政党理论C.无产阶级领导权理论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正确答案是: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点的是()。
A.革命性B.科学性C.阶级性D.非意识形态性正确答案是:D.非意识形态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对象的是()。
A.社会形态B.社会矛盾C.社会生产力D.社会思潮正确答案是:D.社会思潮。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特征的是()。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统一D.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正确答案是:C.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统一。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单元作业1答卷东财作业马克思主义概论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政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核心思想,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本次作业旨在通过回答一些关键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二、作业内容及解答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体系,它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形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平时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平时作业全部为不定项选择题,请在科作业纸上答题。
例如:“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马克思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要求E、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才能变成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请在科作业纸上这样答题:本题选A、B、C、E,D之所以不选,是因为其命题虽然正确,但与原话并无关联。
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经过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个观点表明:A、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对立统一的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观念的东西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D、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2、下列那些命题揭示了事物的矛盾是既相互区又相互联系的:A、“万物皆有两端,独中又自有对”(朱熹)B、“相反必成,物极必反”(老子)C、“万物皆各有耦,耦中又自有偶”(王安石)D、“交也者,合二而一也;轮也者,首尾相衔也”(方以智)3、苏东剧变表明:A、新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是错误的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A、人们认识的任务归根结底在于解释世界B、人们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重要在于改造世界C、人们要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必须首先正确地认识世界D、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过程是统一的5、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止德国占先。
然而,让他感到意外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悍然将它用于战争。
爱因斯坦震动很大,从此开始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
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原理是:A、真理和价值总是一致的B、真理和价值总是不一致的C、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要追求的目标D、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之中,最终由实践检验6、列宁说:“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取的最好的政治外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及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1 .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A .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B .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C .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D .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2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 .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B .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C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D .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3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 .世界的可知性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 ,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B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C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6 .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A .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B .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C .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D .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7 .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 .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 .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8 .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9 .经验论的错误在于()A .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B .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C .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D .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10 .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A .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B .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C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D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1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A .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B .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C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D .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12 . “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 .理论脱离实际B .经验论C .教条主义D .唯理论13 . “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A .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B .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C .唯我主义观点D .反理性主义观点14 .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A .生而知之(孔子)B .不虑而知(孟子)C .不行而知(老子)D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15.“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四)_百度文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a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b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c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d 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c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3.商品经济是a 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b 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c 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d 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A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注意企业B 劳动者资源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C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D 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5.市场经济是A 和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式B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形式C 有国家干预和调节的一种经济形式D 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一种经济形式6.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A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B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 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7.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 创造新价值B 创造剩余价值C 创造必要价值D 创造使用价值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A 商品和商品之间的对立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C 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D 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对立9.在一切社会里。
社会财富由A 价值构成的B 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C 资本构成的D 货币构成的10.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的统一的,这对矛盾解决有赖于A 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B 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体C 商品的出现D 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11.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 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 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D 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12.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A 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B 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C 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 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13.价值的实体是A 具体劳动B 抽象劳动C 私人劳动D 社会劳动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以抽象劳动为尺度B 以私人劳动为尺度C 以剩余劳动为尺度D 以简单劳动为尺度15.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将它是在A 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16.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A 世界货币和储藏手段B 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C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D 价值尺度与及价格标准17.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A 价格始终同价值相等实现的B 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C 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D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18.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 剩余价值学说B 生产价格理论C 劳动二重性理论D 劳动力商品理论1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A 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决定的B 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决定的C 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D 劳动者劳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20.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特点是,随着其使用价值的消费A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全部丧失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会转移到新产品中C 只会创造出新的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D 会创造新价值,并且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21.雇佣劳动者在生产商品的劳动中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A 剩余价值B 劳动力价值C 商品的全部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D 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2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23.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A 货币本身就是资本B 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C 凡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都是资本D 只有能增值自身价值的货币,才是资本24.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 资本不同部分的物质形态不同B 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 不变资本不体现剥削关系,可变资本体现剥削关系D 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25.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C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再生产关系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26.在资本主义价值增值过程中A 具体劳动创造出新价值,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B 抽象劳动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价值C 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D 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27.绝对剩余价值是A 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C 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 工作日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28.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靠A 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记过B 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C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D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27.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 利润30. 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A 不变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B 资本家的赚钱程度C 固定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31.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A.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B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C 资本积累本身就是扩大再生产D 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32.资本技术构成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下A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B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关系C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D 厂房、设备和原材料的比例关系33.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A 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B 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C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反映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D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34.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 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 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C 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 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35.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 价值的创造B 价值的转移C 价值的分配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36.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B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C 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D 生产与消费之间矛盾3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C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D 生产过多超过劳动人民需要的矛盾38.资本主义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A 生产不足的危机B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 买卖脱节的危机39. 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A 民法B 宪法C 刑法D 行政法40.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的实质是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 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 人民当家作主1.cdccb 6.dddbb 11.dcbda 16.cdccd 21.dadbb cad 31.accdd 36.bccbc二、多项选择题1.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从商品开始,是因为A 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B 资本主义社会财富普遍采取商品的形式C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D 商品包含者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2.一切商品都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A 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就不会有价值B 没有价值的商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C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3.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 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 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D 为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4.一般来说,阳光和空气不是商品,但在一些国家,新鲜空气也可以装在特别容器中出售,空气之所以成为商品,根本原因是A 人们不能随便从自然界中得到新鲜空气B 能满足人们对新鲜空气的需要C 把空气净化并装在特别容器中要经过人们的劳动D 新鲜空气的生产以交换为目的5.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A 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原则进行的B 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C 从商品交换的教程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D 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6.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A 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B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C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D 劳动力具有价值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 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D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自身的价值8.资本主义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是A 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可以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B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C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D 所有制决定者所有权9.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意义在于A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B 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C 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D 为平均利润理论奠定了基础10.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A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 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C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 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11.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的共同点是A 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B 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C 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 都提高了剩余价值量12.“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A 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B 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C 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D 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13.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和联系有A 前者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后者是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 前者是商品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的差额,后者是劳动力价值下降而增加的剩余价值C 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D 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源泉都是工人的剩余劳动14.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在于A 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B 降低资本的有机构成C 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D 避免再竞争中被淘汰15.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由A生产时间B 流通时间C 预付资本的节省D 生产资本的构成16.社会总产品是指A 当年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B 当年所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C 生产过程中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中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价值的总和D 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后的剩余部分17.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A 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B 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C 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D 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18.资本主义工资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因为A 工资被看作是全部劳动的报酬B 工人一般在提供了劳动之后资本家才付工资C 工资依劳动时间长短而不同D工资依劳动效率高低而不同19.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矛盾有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C 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和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D 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有计划和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20. 资本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有A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 主权在民C 人民当家作主D 分权制衡1.abcd2.abc3.abd4.bcd5.bcd6.bc7.abc8.bcd9.abcd 10.ac 11.bcd 12.bcd 13.bcd 14.ad 15.abd 16.bcd 17.cd 18.bcd 19.bcd 20.abd三、判断题1.可变资本是指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1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1).政治经济学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内的统一整体。
【考核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是()A.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考核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考核知识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导致()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二元论D.不可知论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因此,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
【考核知识点】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正确答案:Λ【答案解析】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考核知识点】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6.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是()A.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B.一帆风顺的前进运动C.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运动D.时进时退的曲折运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复习题.1、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答案】B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答案】C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答案】A4、“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答案】A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答案】D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唯有实践才是()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B.客观的活动C.能动的活动D.能产生具体实际结果的活动【答案】A7、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A.民法B.宪法C.刑法D.行政法【答案】B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答案】C9、“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答案】B10、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
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A.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C.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D.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答案】A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东北财经大学20年春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综合作业答卷附标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
A.阶级斗争史
B.科技发展史
C.思想发展史
D.劳动发展史
答案:D
2.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为尺度。
答案:BCD
29.属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 )。
A.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
B.柏拉图的“认识即回忆”
C.洛克的白板说
D.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答案:AC
30.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有( )。
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
C.雇佣劳动
D.社会化大生产
答案:AC
27.下列观点体现矛盾观的有( )。
A.物生有两,相反相成
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C.一分为二,合二为一
D.和而不同,执两用中
答案:ABCD
28.下列做法符合唯物辩证法条件论的有( )。
A.揠苗助长
B.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C.事在人为
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答案:B
13.资本的直接表现形态是商品生产物的要素,但其实质是一种(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生产方式
D.所有制关系
答案:B
14.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20秋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单元作业三(参考答案)
1.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国家政权C、无产阶级专政D、唯物史观答案:A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工业革命D、科技革命答案:B3.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发源地是()。
A、劳动B、实践C、创造D、生产答案:B4.“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说明意识具有()。
A、目的性和计划性B、创造性C、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D、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答案:C5.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与劳动生产率成()比。
A、正,正B、正,反C、反,反D、反,正答案:B6.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人民的观点B、实践观点C、物质的观点D、辩证的观点答案:B7.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人是()。
A、马克思、恩格斯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答案:A8.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为尺度。
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个人劳动D、社会劳动答案:A9.唯心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争论焦点在于()。
A、是否坚持辩证法B、是否坚持实践观点C、是否坚持反映论立场D、是否坚持能动的反映答案:C10.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联系和发展B、对立统一规律C、量变质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答案:B11.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表现在()。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B、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C、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D、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答案:ABCD12.社会形态包括()。
A、经济形态B、政治形态C、观念形态D、意识形态答案:ABD13.根据不同的层次,社会意识分为()。
A、个体意识B、群体意识C、社会心理D、社会意识形式答案:CD14.属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
A、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B、柏拉图的“认识即回忆”C、洛克的白板说D、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答案:AC15.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失调”主要表现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及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及参考答案1.1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B)•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实事求是• 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该题考查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1.2客观实在性是(B)• a 自然物质的个性• b 一切物质的共性• c 物质的具体形态• d 物质的存在形式本题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考查。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即客观实在性,所以说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选B选项。
选项A自然物质的个性主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研究范畴。
对选项C的理解,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的形态,这是物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故D也排除。
答对本题的关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有正确的理解。
1.3 下列不属于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是()A• a 动物的依赖性社会• b 人的依赖性社会• c 物的依赖性社会• d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该题考查三种社会形态划分。
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把社会形态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因此正确答案是A。
1.4 在资本主义社会,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一般不包括()B• a 生存资料的价值• b 生产资料的价值• c 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 d 必要的教育培训费用本题是对劳动力的价值的考查。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B选项不是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故选B。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 单元作业2答卷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单元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1.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的长期性是由()决定的。
A.资本主义制度的相对稳定性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仍具有容纳的空间C.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D.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标准答案:D2.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是()。
A.物质和运动B.联系和发展C.物质和发展D.联系和运动标准答案:B3.“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可保也。
”体现的是()。
A.辩证思维能力B.底线思维能力C.历史思维能力D.创新思维能力标准答案:B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
A.人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B.真理的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C.真理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本性D.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标准答案:A5.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政治上层建筑B.观念上层建筑C.意识形态D.政治法律思想标准答案:A6.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与劳动生产率成()比。
A.正,正B.正,反C.反,反D.反,正标准答案:B7.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新阶段的是()。
A.雇佣劳动关系的形成B.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形成C.劳动力成为商品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标准答案:C8.社会形态更替归根到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具有最终决定意义的是()。
A.生产关系的变更B.生产力的发展C.社会革命的爆发D.科学技术的进步标准答案:B9.在生物进化中,旧物种的基本性状在新物种中表现为返祖现象,这是()。
A.必然转化为偶然B.偶然转化为必然C.现实转化为可能D.可能转化为现实标准答案:A10.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
A.文化理念B.理想信念C.道德价值D.心价值观标准答案:D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11.社会形态包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单选题(153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单选题(153题)及答案单选题(共153题)1.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B )A.思想、文化、技术领域的重大变革B.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C.统治阶级内部政权的更替D.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2.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规范C.文学艺术D.哲学思想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是( B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4.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 D)A.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B.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C.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5.划分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准是( A )A.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科学技术水平D.国家政权的性质6.下列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 D )A.道德B.哲学C.艺术D.语言学7.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 D )A.唯物主义路线B.辩证法路线C.辩证唯物主义路线D.群众路线8.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直接根源存在于( A )A.生产力中B.生产方式中C.社会形态中D.经济基础中9.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客观物质性标志是(D )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B.劳动者C.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D.生产工具10.生产资料包括(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劳动产品11.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的是(A)A.中华文化B.四大发明C.大一统精神D.民族融合12.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A)A.它实际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B.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C.反映被统治阶级利益的程度D.它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13.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至五章测试题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至五章测试题一、单选题(第三章)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差异多样的地理环境B.丰腴富饶的自然资源C.协调合理的人口结构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教育属于A.实体性因素B.运筹性因素C.准备性因素D.渗透性因素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B.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C.社会主义基本文化制度的改变D.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4.人的本质在于(或: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A.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道德素质C.人的社会属性D.人的文化素质5.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A.影响社会结构的划分 B.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6.下列各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A.哲学 B.物理学 C.数学 D.语言学7.在生产关系的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B.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C. 产品的分配方式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8.既坚持历史决定论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属于A.历史唯物论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或:生产方式包括)A.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统一 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D.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统一10.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其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A.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B.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C.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11.划分经济社会形态所依据的标准是A.生产力的水平 B.生产关系的性质C.社会意识的内容D.政治制度的状况12.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多种,但最基本的动力是A.阶级斗争B.社会改革C.科学技术革命D.社会基本矛盾13.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A.由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B.由思想观念的分歧引起的C.由政治主张的差异引起的D.由宗教信仰的不同引起的14.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 )A.教育B.管理C.生产资料D.自然科学15.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A.渔猎社会B.封建社会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16.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创新意识和传统观念的矛盾17.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对象的广度C.劳动者的素质D.劳动产品的质量18.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A.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D.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19.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 D.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20.社会改革的实质是()A.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B.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C.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21.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A.政治立场 B.经济地位C.思想观点D.文化水平22.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23.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是一种( )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24.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B.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的矛盾C.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最新版精编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测试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310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2.社会形态是A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3.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C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4.“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经典论断的含义是CA.科技革命对统治阶级有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可以直接变革社会制度C.科技革命可以促进社会政治革命D.滥用科技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5.关于生产力的说法,正确的是CA.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B.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C.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指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D.生产力具有抽象性的特点6.道德CA.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B.是永恒不变的C.具有历史性D.是靠国家强制力潜在保证其实施7.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AA.生产工具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科学技术8.生产力要素中不能直接发挥作用,只能通过渗透其他要素来发挥作用的要素是D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科学技术9.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A.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B.劳动者占有很少或者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C.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D.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10.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C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科学技术11.一切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什么展开的AA.经济利益B.指导思想C.政治地位D.阶级地位12.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根本原因是(D)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环境与资源的状况决定的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13.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促进作用,取决于DA.它是否适合于各种经济制度的需要B.它是否能有效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C.它是否能有效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D)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15.首要的生产力是 CA.劳动对象B.生产工具C.劳动者D.生产管理16.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D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D.劳动发展史17.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CA.哲学B.艺术C.逻辑D.宗教18.社会存在的不包括 B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B.社会形态C.人口因素D.地理环境1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D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0.人的视觉感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单元作业2答卷-东财社会形态包括
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的长期性是由()决定的。
A.资本主义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仍具有容纳的空间
C.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较低
D.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
答案:D
2.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是()。
A.物质和运动
B.联系和发展
C.物质和发展
D.联系和运动
答案:B
3.“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可保也。
”体现的是()。
A.辩证思维能力
B.底线思维能力
C.历史思维能力
D.创新思维能力
答案:B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根源于()。
A.人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B.真理的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
C.真理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本性
D.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答案:A
5.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政治上层建筑
B.观念上层建筑
C.意识形态
D.政治法律思想
答案:A
6.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与劳动生产率成()比。
A.正,正
B.正,反
C.反,反
D.反,正
答案:B
7.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新阶段的是()。
A.雇佣劳动关系的形成
B.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形成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答案:C
8.社会形态更替归根到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具有最终决定意义的是()。
A.生产关系的变更
B.生产力的发展
C.社会革命的爆发
D.科学技术的进步
答案:B
9.在生物进化中,旧物种的基本性状在新物种中表现为返祖现象,这是()。
A.必然转化为偶然
B.偶然转化为必然
C.现实转化为可能
D.可能转化为现实
答案:A
10.对民族与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
A.文化理念
B.理想信念
C.道德价值
D.心价值观
答案:D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1.社会形态包括()。
A.经济形态
B.政治形态
C.观念形态
D.意识形态
答案:ABD
12.历史思维能力具体体现为()。
A.以史为鉴
B.知古鉴今
C.历史主义眼光
D.以史为本
答案:ABCD
13.二战以来,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
答案:ABC
14.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B.跨国公司的发展
C.贸易自由主义的深化
D.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答案:ACD
15.属于主观主义真理观的是()。
A.观念和主体感觉相符合
B.真理是思维与它的先验形式相一致
C.真理是某种超验的、永恒的“理念”
D.真理是“绝对理念”的自我显现
答案:ABCD
16.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是()。
A.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
B.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C.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
D.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
答案:ABCD
17.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是()。
A.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
B.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
C.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
D.可能性与现实性
答案:ABC
18.属于主观主义真理观的是()。
A.观念和主体感觉相符合
B.理是思维与它的先验形式相一致
C.真理是某种超验的、永恒的“理念”
D.真理是“绝对理念”的自我显现
答案:ABCD
19.关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体劳动是指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C.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D.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答案:BCD
20.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为一种剥削制度,它的基础是()。
A.资本主义私有制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雇佣劳动
D.社会化大生产
答案:AC
三、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21.资本本身具有一种能使使用价值增殖的魔力,这就是资本拜物教。
()
答案:正确
22.进入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了。
()答案:错误
23.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产生具有必然性。
()
答案:正确
24.“酒香不怕巷子深”正确反映了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
答案:错误
25.理论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说明理论是实践的来源。
()
答案:错误
26.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是因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定感性认识。
()
答案:正确
27.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即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
答案:正确
28.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
答案:正确
29.在统一的物质世界之外,没有任何非物质的存在和非物质的活动。
()
答案:正确
30.和谐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
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