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式案例在“水力学”课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论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创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情景中进行学习,以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记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探讨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其有效性。

情景教学法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

物理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其中很多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理解。

光的折射和反射、力的平衡和合成等概念,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才能理解。

而情景教学法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物理现象,从而更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

在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模拟夹在水中看梨花的情形,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折射现象,加深对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理解。

在力的平衡和合成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小车在斜面上滑动的情景,让学生亲身感受力的平衡和合成,从而更好地掌握力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这样的情景模拟,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情景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

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偏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而情景教学法可以通过真实的情境模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增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学习电磁感应的知识时,可以通过模拟发电厂的情景,让学生自制一个简易的发电机,实际操作中产生电流和电动势,从而深刻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

在学习波的传播时,可以通过模拟水波的情景,让学生亲自振动波浪机或观察水波在水面上的传播,从而深入理解波的性质和传播规律。

通过这样的情景模拟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景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以板书和讲解为主,学生容易产生枯燥和无聊的感觉,从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的应用

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的应用

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的应用1. 引言1.1 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的应用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的应用,是指利用真实生活中的情境和案例,通过情景再现和问题解决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掌握物理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强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学习和应用;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调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3.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4.强调问题解决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解决真实问题。

通过情境教学的设计原则,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品质。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情境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深化。

情境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

通过实例分析,可以更直观地展现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效果,为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定义和特点情境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或具体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究知识。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贴近生活:情境教学以生活实际为基础,通过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来引入知识,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感受和应用知识。

2. 体验性强:情境教学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参与,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让学生深入感受和体会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激发学习兴趣:情境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设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 注重问题解决能力:情境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情境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探究和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水力学课程中的应用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水力学课程中的应用

突出,比如会在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扎实性和快速性等方面
存在严重不足
由于传统的水力学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
寻求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对该课程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表1.某高校水利专业2011-2015历届水力学教学效果
课程
综合 期末考 挂科
级数
教师职称
名称
成绩 试成绩 人数
2011 级 水力学
-传统水力学课程教学模式
水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课程的综合性比较强,内容 较多且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水力学不同于“高等数 学”、“概率论”、“大学物理”等以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 为目标的基础课,也不同于“水文学原理”、“水工建筑物” 等以学习专业知识为目的的专业课,而是介于基础课和专业 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其在学生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 学习中起到重要的承接作用。另一方面,水力学又是一门理 论性较强和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课程,而且公式较多、理论 推导复杂,对学生高等数学、水力学要求较高等特点(現
副教授 77.8
63.8
2
2012级 水力学
讲师
82.6 70.5
5
2013 级 水力学
副教授 73.8
64.1
4
2014奴 水力学
讲师
76.5 65.2
5
2015级 水力学
讲师
75.8 64.1
3
二多元化水力学课程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世界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 进程逐渐加快,很多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目前的高等 学校的教学。所谓“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上采用 以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其他教学 方法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同时举办教授专题报告,从而使 同学们了解该学科的前沿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在条件允许 下建立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有针对性地给岀讨论的内容,让 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总结,增进师生间的交流⑷。

论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一个特定的情景或场景,让学生在这个情景中去理解和探究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其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很难在枯燥的理论知识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情景教学法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景或场景,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物理知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对物理知识更加感兴趣,愿意主动学习和探索。

情景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情景教学法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来理解知识。

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真实情景中学习物理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

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

通过创设情景或场景,学生能够更加具体地理解物理知识,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掌握这些知识。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通过创设情景或场景,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物理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

我们应该在物理教学中大力推广和应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好的学习体验。

【注:此文为文章开头,是一个概括性的介绍,要求后续补充具体案例和操作步骤。

】【以下是具体案例和操作步骤,可根据情景教学法的具体特点展开教学设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情景设计来进行教学:情景一:利用绳子和小车进行力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利用绳子和小车进行拉力和摩擦力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力学知识。

浅谈情境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境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情境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情境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特点1. 融入生活情境情境教学强调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创设或引导学生进入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现象、解决问题等方式,将科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注重学生参与情境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和合作来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设计、项目研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强调实践应用情境教学倡导知行合一,注重知识的实践应用。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具体案例分析1. 水循环的情境教学在初中地学课程中,水循环是一个重要的地质过程,也是学生比较抽象的概念之一。

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设计一个水文周边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周边的水循环过程,如水汽的蒸发、云的形成、降雨的过程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水循环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水循环的原理。

2. 动能与势能的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动能与势能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场景,如小车从斜坡上滑下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测量小车在不同高度时的速度和高度,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来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加深对这一物理概念的理解。

3. 植物生长条件的情境教学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植物的生长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设计一个植物生长的情境,如不同土壤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种植植物并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对不同生长条件的适应性,从而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条件的影响因素。

4. 科学实验的情境教学在初中科学课程中,进行科学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情境,如水的沸点实验、颜色溶解实验等,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和进行实验来发现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景教学法是指通过设置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和体验,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情景教学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并阐明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情景教学法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们通过设计生动的场景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物理原理,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模拟磁场场景,让学生亲自操控磁铁,感受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从而体验磁场线的分布规律。

又如,在学习光学实验时,老师可以设计仿真的光学场景,让学生亲自操作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光线的折射规律,体验光学原理。

这种情景教学法使得学生在实验中亲身参与,感受到物理原理的神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

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法让抽象的物理理论融入了生动的场景之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体验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奥妙,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更喜欢接触和体验新事物,情景教学法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培养了他们对物理实验的浓厚兴趣。

2.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通过情景教学法,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学生会因为对物理知识的好奇心而积极参与实验,不断探索和思考,从而形成了对物理学习的积极动机。

3.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情景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使得学生在实验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情景教学法中也会遇到一些难题和挑战,需要他们进行思考和创新,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运用情景教学法:1. 设计生动的实验场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和设置实验场景,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物理知识。

以水环境化学为例的情景模式下基于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以水环境化学为例的情景模式下基于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以水环境化学为例的情景模式下基于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摘要:水环境化学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以实际水环境问题为引导,结合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分节分章制定水环境问题情景,建立一种情景模式下基于能力培养的水环境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与水环境问题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水文水资源工程的专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情景模式;研究性实验;水文与水资源专业;课堂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6-0192-02收稿日期:2018-08-26基金项目:课题:情景模式下基于能力培养的环境类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编号:JGYB201817一、引言水环境化学是水利类课程的基础教育课程、专业课程。

水环境化学是研究化学污染物质在天然水体中的存在形态、反应机制、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生态效应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当代水环境问题,熟悉和掌握水环境中潜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和分布,以及它们在环境中的形态变化、迁移转化、积累、归宿和生物、生态影响等,并掌握相关的化学理论和方法。

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与水环境问题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水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素质,为将来从事水文水资源工程的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以往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学生主要针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掌握知识较为基础。

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点与实践内容结合起来,其头脑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知识链,与实际工作相对脱节。

从以往的授课过程中与学生交流可知,学生在学习后并不清楚所学内容可以在以后的工作或科研中是否有用?如何应用?特别是在部分环境类课程中有实验课,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了实验方法,可是其并不知道这对其今后的工作有何支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于学生实践概念的培养。

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积极性不高问题、应试教育模式、教学效果差等问题。

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的应用

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的应用

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有效课堂的应用情境教学是一种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或近似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习活动解决问题、发展思维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本文将探讨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有效课堂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能够提供具体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物理现象。

通过设置实际的物理实验、模拟实验或观察实例等,可以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验、探究现象。

学生在参与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以通过搭建小车坡车实验,让学生观察小车在坡道上的运动过程,从而理解机械能守恒的基本原理。

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的情境,如拟人化、游戏化、竞赛等,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学习力和功率时,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不同物体的力和功率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情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情境教学中,学生需要自主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可以设计一道有关镜子和光线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实验,找出光线反射规律。

通过参与实际操作和思考问题,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经常需要与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在学习电路中的串、并联关系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和沟通,学生能够提高团队合作、交流和协作的能力。

论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指的是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采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使教学
不仅更有趣,而且也更有效,对学生来说更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

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初
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物理学习更加容易。

以模拟实验来展示物理学的概念。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物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容易理解物理学的概念和原理,并且更容易记忆住这些原理和知识。

比如,当学生学习力学时,可以采用模拟实验来用一些可操作的物体,如滑轮、摆锤等,把它们
放在一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力之间的相互作用。

采用视频分析的方式讲解实验的过程。

让学生的学习不仅可以看到物理实验的过程,
而且还可以看到实验的细节,从而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实验所学到的物理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体感受电流时,可以让学生观看一部演示了实验过程的视频,从而更
充分地理解电流的作用。

采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教会他们一些物理
学的知识。

游戏可以以二维和三维的方式进行,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到物理学的知识。

例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概念,可以采用以模拟物体坠落或飞行
的游戏,让学生熟悉这些物理学知识点。

最后,采用网络资源来扩展物理学知识。

使用网络资源来扩展物理学知识,可以让学
生更有趣地学习物理学。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观看物理世界互动动画,学习不同物理
过程中物体相互作用、变化以及产生效果的原理,进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水力学原理的应用

水力学原理的应用

水力学原理的应用1. 水力学原理概述水力学是研究水流运动规律和水体受力情况的学科。

它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原理和概念,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水力工程、水资源管理、河流治理等。

下面是一些水力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2. 流体静力学的应用•水压力的计算:根据水的压力公式,可以计算出水体对于固定物体的压力。

这个原理在水坝和水厂的设计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结构是否能够承受水压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水压力的测量:通过水压力的测量,可以准确地监测流体管道中的水压变化,并对水流情况进行评估。

这在城市给水系统和工业生产中都非常重要。

3. 流体动力学的应用•水流速度计算:根据流体动力学的原理,可以通过测量水流的压力差来计算水流的速度。

这个原理在水力工程和水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水流的强度、流速等参数,从而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河流模拟:流体动力学的原理可以用于建立河流运动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水流在河道中的运动行为,可以帮助河流治理和洪水防治工作。

这对于提高洪水预报的准确性和城市防洪工程的设计非常重要。

4. 流量计算与测量•底流量计算:通过测量水流截面的宽度和深度,以及流速的分布情况,可以计算得出流体通过截面的流量。

这对于水库的调度、水资源的合理分配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流量测量装置:利用流量计可以测量液体或气体的流量,这在工业生产中非常常见。

常见的流量计包括涡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

5. 水动力学的应用•波浪研究:通过水动力学的原理,可以研究波浪在海洋、湖泊中的传播规律,包括波高、波速、波长等参数的计算和预测。

这对于海洋工程和海上交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水力涡轮机的设计:水动力学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水力涡轮机的设计和优化。

通过研究水的流动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效率,实现可持续能源的利用。

综上所述,水力学原理在许多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帮助我们理解水流的运动规律,还为水资源管理、水力工程设计等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情景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应用情景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以生动的场景来营造一种生动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就情景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应用为主题,在探究其特点及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实施方法。

一、情景教学法的特点及优点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对现实生活场景进行分析、拓展和抽象,并利用内在联系和外在关系,把知识点教授给学生的教学方式。

本文以化工原理课程为例,来分析情景教学法的优点。

(1)动有趣。

情景教学的特点在于通过分析多样的现实情景,把知识教授给学生,能让学生停止平淡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令课堂更加有趣生动。

(2)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情景教学不仅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教学法以实际场景为基础,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并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情景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中的应用(1)发掘现实生活情景。

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课程,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目标,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如,居家用气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原理,如气体的重量、温度、压力及其特性等,以及工业生产处理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如吸收剂的选择、运行方式、工艺参数等。

(2)运用多种练习方式。

在课堂、实验室等实际操作探究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灵活运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比如,把学习的成果与课堂中的现实情境相联系;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实验,如:简单实验、模拟实验、计算机等技术,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运用情景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把握教学过程,尽量不要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案例分析、对话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注意调控教学氛围,动态修改情景教学的过程,让学生有一种融入感,体会情景教学的过程。

浅谈水力学课程教学情景的创设

浅谈水力学课程教学情景的创设
第 9卷 第 6期
201 0年 6月
南阳师 范学院 学报
J u n lo n a g No ma ie st o r a fNa y n r lUnv r i yຫໍສະໝຸດ V0 . . 19 NO 6
J n 2 1 u . 0 0
浅 谈 水 力 学 课 程 教 学 情 景 的创 设
施 新课程 , 高教 学效 率 . 而用 什 么样 的方法 和 提 然
手段 , 则需要教 师精心 设计 , 化教学 情景. 优
自己的语 言表达 出来 , 知识 的记忆将 大大优 于传统
教 学 的 效 果 . 践 证 明 , 设 教 学 情 景 有 以 下 几 个 实 创 方面 的作用 : 1 1 有 利 于 加 强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记 忆 . 记忆 是思维 的 起点 和 基 础. 据 思维 理 论 , 根 记
qu lt d c t n r s u c ss a i g T e a p ia in o d c to e h oo yi o sa tyc a gn t h e e— a i e u a i e o r e h rn . h p lc to fe u ain t c n lg sc n tn l h n ig wih t e d v l y o
和相互 作用 . 效果 是 学生 的个性 得 到 张扬 , 生 其 学 的能力 和基本 素质得 到提高. 为了调动学 生参 与课
见 , 能听得见 , 能动手操作 , 又 还 通过 这样多 种感官 刺激获取 的信息 量 , 比单一 昕 老 师讲 课 强得 多. 另

堂互动 , 激发学 生 的好 奇心 和 强烈 的求 知欲 望 , 应
关键 词 : 力 学课 ; 学情 景 ; 景 创 设 水 教 情

水力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水力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水力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水力学,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复杂对吧?其实它并不那么高深。

简单说,就是研究水流、流水和水力的学问。

要是你把它和生活中的事情联系起来,你会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默默地发挥着作用。

拿你每天出门的路来说吧,那些高架桥、地下通道、排水系统,水力学可都在背后撑起了大场面。

你想,地面上哪里有水,哪里就得解决怎么流动、怎么排出去的问题,要是处理不好,不是积水成灾,就是马路上成了“水池”,那可真是麻烦大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想,水力学离我们太远了。

其实完全不是!你每天早上起床,打开水龙头,水滴答滴答地流出来,嘿,水力学就在你指尖流淌。

水龙头上面的水,可能还得经过管道、压力系统才能顺利到达。

这些管道、阀门、压力——这一切都是水力学的功劳!要是水管中水压不够,水就流不出来,或者流得慢,大家早上刷牙洗脸的时候可得等得脾气暴躁。

而一旦水压过大,管道就可能爆裂,水涌出来,闹成一场“水灾”。

所以水力学真的是,水利万象啊!要是你去过农村,就更能感受到水力学的伟大了。

在那些偏远的山村,水从远远的山上通过水渠、管道流到农田里、流到村里的水井。

你看,那些山间小溪、天然水库,基本都是利用水的重力、流动性来把水“运送”到你需要的地方。

说到底,水力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高大上”东西,它更像是人类和自然合作的一种方式,让我们能利用水的力量,让水在不远处流进我们的生活。

别看我们现在的城市里大楼高起,排水系统却像是没有人注意到的幕后英雄。

每次下雨,路面上的水就得顺着管道排走,要不然街道就成了“水街”了。

大雨一来,你会看到井盖开始冒泡,水流得哗哗的。

你有没有注意过这些井盖旁边的水流是怎么往下走的?这些排水系统可都是通过水力学原理设计的!不然,雨水一多,根本排不出去,洪水就来了。

真的是没有水力学,这座城市就得“淹”了。

所以说,水力学不仅在水管里跑,甚至可以说它还是咱们每一座城市安全的守护神呢。

别急,我们继续说到“水能发电”。

你知道吧,水力发电是世界上最常见、最老牌的一种能源利用方式。

《计算水力学:理论与应用》随笔

《计算水力学:理论与应用》随笔

《计算水力学:理论与应用》读书随笔目录一、前言 (2)1.1 书籍简介 (3)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4)二、理论基础篇 (5)2.1 水力学的基本原理 (7)2.2 计算水力学的发展历程 (9)2.3 理论在水力学中的应用 (10)三、数值方法篇 (11)3.1 数值计算方法概述 (12)3.2 有限差分法 (14)3.3 有限体积法 (15)3.4 其他数值方法介绍 (16)四、模型构建篇 (17)4.1 实际水体的数学模型 (18)4.2 建模过程中的假设与简化 (20)4.3 模型的验证与校正 (21)五、计算实例篇 (21)5.1 工程案例分析 (23)5.2 计算结果分析与讨论 (23)5.3 现有方法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24)六、发展趋势篇 (26)6.1 计算水力学的前沿技术 (27)6.2 智能计算水力学的发展趋势 (28)6.3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水力学应用 (30)七、结语 (31)7.1 读书感悟与收获 (32)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4)一、前言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对各种自然现象和工程问题的理解越来越深入。

水力学作为一门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水工结构的学科,其理论和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国家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阅读了《计算水力学:理论与应用》这本书。

本书作者通过对水力学领域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计算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水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详细介绍了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水工结构分析等方面的知识,使我对水力学的研究领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作者还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案例,使我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本书还关注了水力学在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我认识到水力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研究的学科,更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

情境式案例在“水力学”课程中的应用

情境式案例在“水力学”课程中的应用

情境式案例在“水力学”课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情境式案例在“水力学”课程中的应用。

探讨了情境式案例设计的原则,包括真实性和情境复杂性。

然后详细阐述了案例在水力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学生对案例的反馈和案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提出了案例设计的建议,包括增加互动性和引导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情境式案例在水力学课程中的意义,以及未来发展展望。

通过情境式案例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为水力学领域的教学带来新的可能性和改进空间。

【关键词】水力学、情境式案例、学习、教学设计、学生反馈、影响、建议、意义、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力学作为研究液体运动规律和液体对固体的作用的学科,在工程、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教学的关键。

通过情境式案例的设计,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际情境中,面对真实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水力学知识。

案例的设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探讨情境式案例在水力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学生对案例的反馈和案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提出案例设计的建议,并探讨情境式案例在水力学课程中的意义及未来发展展望。

通过对情境式案例的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水力学教学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目的说明本文旨在探讨情境式案例在“水力学”课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通过引入具体的水力学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重点关注学生对情境式案例的反馈,以及案例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通过研究情境式案例在水力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为未来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正文2.1 情境式案例设计原则情境式案例设计是一种以真实生活情境为基础,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和运用知识、技能和概念的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以情景作为教学载体,通过情境再现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尽可能地模拟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体验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情景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并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下面将从实验情景的创建、角色扮演与实验过程的结合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介绍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创建具有情境感的实验环境是情景教学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可以通过场景还原、现象模拟等方式,创造具有实际情境的实验环境。

在学习声音传播实验时,可以模拟一个音乐会现场,学生扮演观众,老师扮演乐团指挥,通过调整乐团的演奏强度和音乐会厅的大小等参数,让学生亲自体验音乐会空间中声音的传播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情景教学法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过程,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家等,通过与实验器材的互动和实验过程的操作,体验科学家的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在学习电路实验时,学生可以扮演电工,根据给定的电路图,自己动手搭建电路并测试电阻、电压、电流等参数,从而深入理解电路中的物理原理。

情景教学法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实验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实验装置故障、实验数据异常等。

通过角色扮演和团队协作,学生可以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当电路实验中出现电流不稳定的情况时,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结果和物理原理,讨论可能的原因,如电源电压不稳定、电路接触不良等,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还能培养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PBL教学模式在“水力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PBL教学模式在“水力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3.工程实例应用。 在学生厘清了解决驱动问题的思 路后, 教师可在明确问题解决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的基 础上,提供一个工程案例,要求学生结合掌握的知识进 行解答,完成相关理论分析和水力计算。 在上述水流冲 刷问题的工程案例中涉及到两个特征水深, 即收缩水 深、共轭水深的计算以及水跃形式的判断等,会用到能 量方程、连续性方程、水跃方程等理论,具有一定的计 算任务和工作量。 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根据 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由 2~3 人组 成,自由组合,可推选其中一人为组长,负责对小组内 各成员进行任务分派和工作协调, 对成果资料进行整 理汇总,共同完成任务。
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翻转课堂;PBL 教学模式;水力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9-0042-03
科技社会的发展, 需要人们在遇到新的课题挑战 时具有较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高层次的创造能力。 高 校是培养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的重要 基地,推进个性化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采 取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手段,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 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变革,是高校深化教法改革与提 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42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3.9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BL 教学模式在“水力学”翻转课堂中的应用探讨
点,导致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基础理论 足够的数量,也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和高度,且大多数
掌握不牢固,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相脱节,记住公式不 多年来已经习惯于依赖性学习、被动式吸收,让其自主
收稿日期:2022-10-20 作者简介:张新燕(1972—),女,河南开封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水力学及流 体力学教学。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设计能力的水力学实验教学模式改 革”(JY1903096)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案例简析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导入设计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案例简析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导入设计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案例简析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导入设计蒋虹
【期刊名称】《教师》
【年(卷),期】2012(000)036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儿童的认知标准,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生的思维方向,提升学生的思维质量。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就如何在新课时设置问题情境谈一些浅薄的看法。

【总页数】1页(P78-78)
【作者】蒋虹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简析同伴教育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 [J], 黄秀凤
2.简析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J], 于楠
3.简析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J], 于楠;
4.简析青少年中长距离游泳训练中的强度对极点的影响 [J], 陶璇
5.简析同伴教育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 [J], 黄秀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学
情境式案例在“水力学”课程中的应用
吴慧芳 杨曼婷 陈 薇 肖智兴 杜海霞
(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6)
摘 要 水力学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强,学时多,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
度。为了改变以往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引入情境式案例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将知识
1 传统课堂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课堂上老师是满堂灌注、个别学生是有回复, 大部分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教学模式。教师们,在课堂内通过设问、谈论等形 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试验研究, 以及没有配套的经费的支持,难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效果。又由 于教师们不仅要忙于繁重的教学任务,而且要完成艰巨的科研 任务。因此,课堂内的教学探索,往往是浅尝则止,不能深入的 进行系统地研究。 而教学的研究,其实我们不必象科学试验研究,需要进入 试验室才能有“用武之地”。课堂就是很好的试验场所,但是需 要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充分地利用好课堂内的 45 分钟,就 可以顺利地开展教学试验研究。因此,我们不必把教改看成是 个负担,而是充满兴趣的,热情的投入到教学改革与探索的实 践中去。 2 课堂教学的趋势 “水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或技术基础课,高等数学、大 学物理、工程力学是它的基础课,它为许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 奠定了基础,它也可直接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主要内容 包括流体的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及其基本方程、量纲 分析和相似原理、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有压管流、明渠流及 渗流等章节。它是一门非常重要的通用的理工科课程。为了 更好地满足目前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培养适合当前社会需 求的新工科人才,很有必要对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开展研究 与实践。 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为前提,在教师的 启发引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掌握的教学形式,能够充分发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地融合在具体学习活动中,实现易学、愿学及乐学的目标。
关键词 情境式 案例 启发 水力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9.02.051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Cases in the Course of Hydraulics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求新知识,重视大学生思考和探 究的过程,培养创造性思维。探究式教学,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使教师由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合 作者与指导者,在课堂上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信任、尊重、友 好合作的师生关系。探究式教学营造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 习的课堂氛围,实现了教学过程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过渡, 保留学生的思维空间,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形成有利于学生 创新能力培养的宽松学习环境。让学生获得自由、宽松、活跃 的心理感受,让学生的思想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在开展 探究式教学的同时,积极组织情境模拟教学活动,以期达到更 好的教学效果。
WU Huifang, YANG Manting, CHEN Wei, XIAO Zhixing, DU Haixia
(College of Urban Construction, Nanjing Tech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816)
Abstract Hydraulics is a very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for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t is theoretically strong and has a lot of learning time. It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learn. In order to change the tendency of too much emphasis on imparting knowledge in the past, the situational case teaching mode is introduced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so that students learn to learn, integrate knowledge and skills, processes and methods, and emotional attitudes into the specific learning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asy learning and willing to learn. Keywords situational; case; inspire; Hydraulics
情境式案例教学是将情境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有机结合 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课程内容情境创设形象、生动、典型,其 目的是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转变过程 中搭建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式教学中,学 科性是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要求是:一 是应该选择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东西,通过教学能有效地丰富 感性认识,并能够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二 是教学内容要求是形象的、具体的,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 想和想象,使学生能够突破自身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突破自身 有限的经验范围,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抽象 思维与形象思维互动发展。情境创设注重体现“水力学”课程 的特色,结合水力学在日常生活在的应用,紧扣教学重难点设 置教学内容,在体现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的同 时,严格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认识问题的 顺序,帮助学生深入准确地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激发学习的 动力和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