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课程设计

热电偶课程设计
热电偶课程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

课程设计

2011年月日

任务书

课程传感器课程设计

题目热电偶应用电路设计

专业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

以热电偶传感器为基础的测温系统,经过单芯片来完成信号的放大、冷端补偿、线性化及数字化输出功能,大大简化了该系统的设计,它的输出温度范围为0—1024℃,单片机得到温度后,通过四位独立数码管显示出来。

基本要求:

在测温应用中,芯片自热将降低MAX6675温度测量精度,误大小依赖MAX6675封装的热传导性、安装技术和通风效果。为降低芯片自热引起的测量误差,可在布线时使用大面积接地技术提高MAX6675温度测量精度。

主要参考资料: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刘润华,刘立山.模拟电子技术[J].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

[3] 河道清,张禾,谌海云,传感器与传感器技术.科学出版社.2008年 6月

[4]张毅刚,彭喜元.新编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10-21.

[5]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教出版社,2003

[6]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教出版社,2003

完成期限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1年月日

摘要

温度测量是测量领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频繁应用于气象观测、环境研究实验室以及其他各种生产过程。在特定条件下的产品制造与工业质量保持稳定方面温度测量是基础且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将描述工业领域温度测量中广泛使用的温度传感器热电偶及其冷端补偿等相关知识。

本设计是以热电偶传感器为基础的测温系统,经过单芯片来完成信号的放大、冷端补偿、线性化及数字化输出功能,大大简化了该系统的设计,它的输出温度范围为0—1024℃,单片机得到温度后,通过四位独立数码管显示出来。

关键词:单片机;热电偶;MAX6675;温度

目录

热电偶测温系统的设计 (1)

一、设计要求 (1)

1、功能与用途 (1)

2、课题意义及产品发展现状 (1)

3、国内外发展现状 (1)

二、方案设计 (2)

1、方案说明 (2)

2、方案论证 (3)

三、传感器工作原理 (4)

四、电路的工作原理 (4)

五、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5)

1、单元电路设计 (5)

2、参数计算 (7)

3、器件选择 (8)

4、热电偶传感器选型 (9)

5、元器件清单 (9)

六、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热电偶测温系统的设计

一、设计要求

1、功能与用途

热电偶采用K型镍铬-镍硅热电偶,测量范围在0—800℃之间。使用+5V电源。采用4位共阴极LED数码管显示。并利用键盘设定温度上下限,这样当所测温度超越了可测温度范围,报警器鸣镝,报警灯亮,以便通知工程人员做相应处理。在工业测量中,被测对象常存在电场、磁场、噪声等恶劣环境中,这样采样值可能偏离真实值。所以,在软件设计中,还需要一组滤波程序,以提高信噪比,减少乃至消除各种干扰及噪音,提高测量精度。

2、课题意义及产品发展现状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关系国民生计的重要物资,也是军需民食的特殊商品。中国有句老话:“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永远不会过时。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已成定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粮食质量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粮食贸易的全球化,客观上也要求粮食质量工作与国际接轨。面对新形势,如何加强储粮工作,发挥粮食部门在粮食储存方面的优势,是摆在粮食储备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地方各大型粮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粮食储存变质的问题。大部分粮库还采取人工测量温度的方法,不仅增大了粮库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工作效率底,尤其是大型粮库的温度测量不能及时而彻底的完成,导致大面积坏粮的情况时有发生。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粮食储存不当而发霉变质的粮食就达上亿斤,造成无法估量的的经济损失。

粮食的温度是影响粮食储藏的重要参数,两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粮食在正常储藏条件下(即安全条件下),含水量一般在12%以下,不会使粮食温度发生突变,一旦粮食受潮含水量增加,超过20%以上时,就满足了粮粒发芽的条件,新陈代谢加快而产生呼吸热,使局部粮温升高,必然引起粮食发热和霉变,且极易产生连锁反应,从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粮食温度监控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3、国内外发展现状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各种应用领域都大量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有着极其重要和广泛的应用。自动控

制技术的采用使各种被控对象成生明显令人惊羡的结果: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了产品质量,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能量的损耗,增加了资源材料的利用率。特别是20世80年代以来,控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计算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使自动控制取得了辉煌成果。单片机的应用,使嵌入式自动控制系统成为一种崭新的形式,大大扩大了自动控制的应用领域,使自动控制成为无处不在的一种技术。

早期粮情监测主要采用温度计测量法,它是将温度计放入特制的插杆中,根据经验插在粮堆的多个测温点,管理人员定期拔出读数,确定粮温的高、低,决定是否倒粮。这种方法对储粮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温度计精度、人工读数的人为因素等原因,温度检测不仅速度慢,而且精度低,抽样不彻底,局部粮温过高不易被及时发现,导致因局部粮食发霉变质引起大面积坏粮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方案设计

1、方案说明

作为工业测温中最广泛使用的温度传感器之一——热电偶,与铂热电阻一起,约占整个温度传感器总量的60%,热电偶通常和显示仪表等配套使用,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40~1800℃范围内的液体、蒸气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的表面温度。

本课题采用的是以8051系列的AT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开发热电偶测温的系统。系统硬件原理框图如图1:

图1系统框图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热电偶传感器采集到温度信号传送给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由Max6675单芯片构成,它是Maxim 公司新近推出的一个集成了热电偶放大器、冷端补偿、A/D 转换器及SPI 串口的热电偶放大器与数字转换器。它与单片机通信读出温度值,经过线性化处理后发给显示电路显示,显示电路是由四位独立数码管组成。

2、方案论证

PN 结在一100%~+100%范围内,其端电压与温度有比较理想的线性关系,温度系数约为2mV /℃;采用二极管作玲端补偿时,精度可达0.3℃~0.8℃;采用三极管时,则将基极和集电极连接起来使用,补偿精度可达0.05℃~0.20℃.PN 结构成的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电路.以“K 型”热电偶为例的补偿过程:由于环境温度从0℃上升到300C 导致热电偶电势F 降1.203 mV .故要给热电偶正端叠加上1.203 mY (或负端去1.203mV ).半导体理论和实验证明,在- 50 ℃~ + 150 ℃ 的范围内,当发射结正偏时,不管集电结反偏还是零偏,在一定的集电极电流形式下,NPN 硅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正向电压UBE 随温度T 的增加而减小。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电压温度系数约-2.1mv/ ℃,如图2 所示。

图2论证图

因此,晶体管3DG6 不但可以作为通常的电子器件使用,而且也是一种价格低廉,取材方便,性能良好的温度传感器。于是,当前热电偶冷端温度值T0 ,便可按式3 由线性插值计算得出。

()b f b

f

T T N N N

N

T -?--≡

(1) 式中:N 为测量输出, T 0 是晶体管测出的当前热电偶冷端温度值,N f 对应本地水在沸点T f 时的输出电压,N b 则对应本地水在冰点T b 时的输出电压。

三、传感器工作原理

热电偶工作原理就是将两种不同成份的导体(称为热电偶丝材或热电极)两端接合成回路,当接合点的温度不同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而这种电动势称为热电势。热电偶就是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其中,直接用作测量介质温度的一端叫做工作端(也称为测量端),另一端叫做冷端(也称为补偿端);冷端与显示仪表或配套仪表连接,显示仪表会指出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

四、电路的工作原理

将两种不同成份的材质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端存在温度梯度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此时两端之间就存在电动势——热电动势,这就是所谓的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两种不同成份的均质导体为热电极,温度较高的一端为工作端,温度较低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通常处于某个恒定的温度下。根据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函数关系, 制成热电偶分度表:分度表是自由端温度在0℃时的条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金属材料时,只要该材料两个接点的温度相同,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将保持不变,即不受第三种金属接入回路中的影响。因此,在热电偶测温时,可接入测量仪表,测得热电动势后,即可知道被测介质的温度。

图2电路原理图

五、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1、单元电路设计

1.1温度补偿电路的设计

若用热电偶测量温度时,热电偶的工作端(热端)被放置在待测温场中,而自由端(冷端)通常被放在0℃的环境中。若冷端温度不是0℃,则会产生测量误差,此时要进行冷端补偿。

本设计的冷端补偿采用电桥补偿,如图3所示。

图3电桥补偿电路图

三极管基极与集电极相连,相当于一个负温度系数的PN结。三极管可选用9013,由于Multisim器件库中没有,选用三极管2N2222代替。

电桥中R3的值应和R4的值相等,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上面的左右两桥臂的总电阻值也相等,才能使电桥平衡。调整电桥上下两臂的电阻的比值,可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即补偿电压的大小,合理选择这个比值,可使补偿电路的电压正好等于热电偶自由端温度上升而降低的电压值,从而起到电压补偿的作用。

注意:电桥调零时,应使三极管2N2222的参数测量温度为0摄氏度,即此时自由端温度为0摄氏度,不用进行温度补偿。

补偿电路的输出端接HB/SC连接器,将该电路全部选中,鼠标右键点击该电

路然后选择用子电路替换,将该子电路的名称设为K,子电路模块的两输出端分别为补偿电路的正负输出端。

1.2放大电路设计

放大电路部分与金属应变片放大电路相似,由仪用放大和比例放大环节组成,如图4所示,其中RW1可调节仪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RW2用于电路调零。电路设计好后,要进行电桥、比例放大的调零和增益的调整。

应变片放大电路相似,由仪用放大和比例放大环节组成,其中RW1可调节仪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RW2用于电路调零。电路设计好后,要进行电桥、比例放大的调零和增益的调整。

图4放大电路图

1.3直流稳压源设计

电路中的供电电源都采用15V直流电源直接供电,实际应用中需要设计直流稳压电路来实现交-直流的转换,以及稳定供电电压。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如图5所示。

补偿电桥电路应首先调零,调零的方法是首先双击三极管,打开属性设置对

话框,单击“Edit Model ”按钮,可打开元件模型编辑窗口,将参数测量温度设为0℃,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W ,使电桥两输出端12盒IO2之间的电压近似为0。当自由端温度(即环境温度)为25℃时,将模拟环境温度的V1的值设为25V ,将三极管的参数测量温度设为25℃,然后对电路进行参数扫描分析。

图5直流稳压源电路图

2、参数计算

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可得热电偶的数学模型如下:

()()41OUT R AMR V V t t =μ/?-℃ (2) 式中:t R 表示测量温度;

t AMR 表示测温参考点。 电压调整率:

输入220V 交流电,变化范围为+15%~-20%,所以电压波动范围为176V ~253V 。在额定输入电压下,当输出满载时,调整输出电阻,使电流约为最大输出电流,即0.1A ,得满载时电阻为138Ω。当输入电压为176V 、负载为138Ω时,输出电压U1为14.832V ;当输入电压为220V 、负载为138Ω时,输出电压U0为14.839V ;当输入电压为253V ,负载为138Ω时,输出电压U2为14.842V 。取U 为U1和U2中相对U0变化较大的值,则U=14.832,所以电压调整率:

U1

LM 7915CT

14.839

14.832

10014.839

V U U S U --=

?%=

?100%≈0.05%

(3)

电流调整率:

设输入信号为额定220V 交流电,当输出满载(138Ω)时,输出电压U0为14.839V ;当输出空载时,输出电压U 为15.26V ;当输出为50%满载时,输出电压U0为14.98所以电压调整率: 0

15.26

14.98

10010014.98

I U U S U --=?%=

?%≈1.9%

(4)

纹波电压:

在额定220V 输入电压下,输出满载,即负载电阻为138Ω时,在示波器中观察输出波形。因只选择了观察交流成分,所以所观察到的信号即纹波电压信号,其峰峰值为2.143nV 。

3、器件选择

电阻R4,R2,R3和Rt 构成惠斯通电桥,其中Rt 是作为温度补偿,补偿室温,使得在室温下有一定的输出,消除室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K 的电位器是用来补偿热电偶的零漂,和对电桥进行调零。

2个10K 的电阻是用来做为运放的输入电阻。该系统用了两级运放,第一级的运放可以放大50倍,第二级运放可以放大20倍,两级放大都是反向放大。整个系统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倍,通过调节500K 和200K 的电位器可以调节整个系统的放大倍数。

1M 的电阻起输入电流的作用。

ICL7107为三位半A/D 转换器芯片,可以直接把热电偶测得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直接驱动数码管把温度显示出来。

0.22uf 、0.047uf 电容和470K 的电阻为7107内部放大器的阻容缓冲电路,保护芯片的。

5K 的电位器为7107芯片提供适当的基准电压。 C+和C -端节的0.1uf 电容为基准稳压电源内部滤波。

osc3,osc2,osc1之间接的101pf 电容和100K 电阻构成RC 振荡电路,为7107提供时钟源。

7107芯片的37脚是测试端,通过10K 的电阻接到5V 的 电源上,就可以是数码管显示1888,从而测试数码管的好坏。

LED1~LED4为共阳极的数码管,作为显示温度值用的。

100Ω为限流电阻,限制数码管的电流。LED2的dp 引脚通过360Ω的限流电

阻直接接地,直接显示小数点。

4、热电偶传感器选型

常用热电偶可分为标准热电偶和非标准热电偶两大类。所调用标准热电偶是指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允许误差、并有统一的标准分度表的热电偶,它有与其配套的显示仪表可供选用。非标准化热电偶在使用范围或数量级上均不及标准化热电偶,一般也没有统一的分度表,主要用于某些特殊场合的测量。标准化热电偶我国从1988年1月1日起,热电偶和热电阻全部按IEC国际标准生产,并指定S、B、E、K、R、J、T七种标准化热电偶为我国统一设计型热电偶。

热电偶的种类有很多,在这选用的是K型热电偶,K型热电偶(镍铬-镍硅热电偶)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廉金属热电偶,其用量为其他热电偶的总和。正极(K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Cr=90:10,负极(KN)的名义化学成分为:Ni:Si=97:3,其使用温度为-200~1300℃。K型热电偶具有线性度好,热电动势较大,灵敏度高,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好,抗氧化性能强,价格便宜等优点,能用于氧化性惰性气氛中。广泛为用户所采用。K型热电偶不能直接在高温下用于硫,还原性或还原,氧化交替的气氛中和真空中,也不推荐用于弱氧化气氛中。

5、元器件清单

六、总结

本文设计应用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本文在前半部分详细系统比较了测温方法的优缺点及为何K型热电偶测温,这使我们更加了解本设计的设计目的及要求。

(2) 在了解测温技术实现原理和热电偶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系统设计方案,并对测温系统中遇到的不同的场景进行了分析;

(3) 完成测温系统的硬件选型和电路设计;

(4) 完成测温系统的软件流程图设计;

本文通过对热电偶测温系统的设计过程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热电偶测温系统对有限一定范围温度的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最小分辨率为0.25摄氏度,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系统设计的要求;

本文关于热电偶测温系统的设计,虽然可以满足一般工业的需求,也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工作,但是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仍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1) 需对热电偶传感器和系统电路设计可靠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 本文在系统的精度方面研究非常局限,并没有做到非常精确,这就要求以后在这方面还有更近一步研究。

(3) 就本课题而言,本文只测温进行了辅助决策,并末实现真正工业意义上的测温控制,今后还应在控制的实现上进一步深入的探讨,这类研究将对工业测温及家庭测温等测温场合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刘润华,刘立山.模拟电子技术[J].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

[3] 河道清,张禾,谌海云,传感器与传感器技术.科学出版社.2008年6月

[4]张毅刚,彭喜元.新编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10-21.

[5]李华.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29-33.

[6]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教出版社,2003

浅谈热电偶现场测试及校验常见问题

问题调查:石嘴山电厂扩建工程中,双支热电偶校验时,在室 温下无法判断其正负极,增加热电偶校线周期。 原因分析:室温下热电偶mv值很低,用万用表测量其mv值判断元件的正负,往往是不准确的。 解决办法:室温下,先用万用表电阻通断测量来区别双支中的一只;将温度元件深入热水中或用打火机加热元件测量极,当测量端温度上升时可用万用表MV档测量mv值,测量值为正时,说明万用表红色表笔端为热电偶正端,为负则反之。 举一反三:现场安装的热电偶校线时,计算机显现坏点时,判断温度元件接线时没有接到一只上可能性较大,可用万用表电阻通断测量来区别双支中的一只,解决这一问题。当实际温度已上升,而测量元件测量值不对时,判断温度元件正负接反,应从就地一次元件测量mv值,确定正负值并更改接线。不可从计算机端简单导线,避免补偿导线接反。当无法判断补偿导线正负时,也可用上面方法测量判断。 要点引入:热电偶工作原理――热电感应及中间定理。 怎样消除现场感应电压 在石嘴山电厂扩建工程中,发现电动给水泵及点火系统发现感应电压高达100V之多。其中电动给水泵偶合器温度直接受到干扰。信号不稳定,可能影响联锁跳泵。 在以往的工程中,感应电都能遇到,规程中明确规定动力电缆和热工信号线的布置及接地线都有明确的要求。一般在动力回路的二次中,感应电是影响很小可以不及考滤的。但在热工信号回路中它的电压只有几伏及几十毫伏。受到干扰信号会出现跳动和产生特别大的误差。 要想消除干扰保证机组正常运行。首先安装就要按规程去做。信号电缆在上,动力电缆在下平行布排,排线时动力线和控制信号线时不能互相交叉。其次,采用屏蔽线接地也是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一般原则为:仪表信号采用单端接地。现将几种典型屏蔽接地如下: 1. 屏蔽线在仪表侧接地:

K型热电偶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K型热电偶传感器测量电路设计课程:传感器与测控电路课程实习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测控0802 姓名:陈淏 学号:081302201

总目录第一部分:任务书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第三部分:设计电路图

第一部分 任 务 书

《传感器与测控电路课程实习》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基于K型热电偶传感器测量电路设计 一个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过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加上电子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新的电子器件的功能在不断提升,新的设计方法不断发展,新的工艺手段层出不穷,它们对传统的设计、制作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对于初次涉足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来说,了解并实践一下传感器选择与测控电路的设计、制作的基本过程是很有必要的。由于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相应的具体内容请参考本文中提示的《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测控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电子技术实验》等书的有关章节。 一、基于K型热电偶传感器测量电路设计简介 K型热电偶的电极材料是镍铬—镍硅,其精度等级为0.75级时,温度为0~1200℃,其测量温度误差为±0.75%。采用恰当的线性化处理后,可将精度提高到±0.1%~±0.2%。具有零点补偿功能。 二、基于K型热电偶传感器测量电路设计的工作原理 本课题中测量电路组成框图如下所示: 测量电路由K型热电偶传感器,零点补偿和放大电路,乘法运算电路,反相放大器1,反相加法器1和反相加法器2,反相放大器2等主电路组成;电路能够实现零点补偿和非线性校正功能。输出分为两路:一路是0~600℃对应的输出电压为0~6V;另一路是600~1200℃对应的输出电压为6~12V。 三、设计目的 1、掌握传感器选择的一般设计方法; 2、掌握模拟IC器件的应用; 3、掌握测量电路的设计方法; 4、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单片机智能温控器课程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 说明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设计题目:智能温控器 设计者: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

一、课题名称: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温控器课程 设计 二、主要技术指标及工作内容和要求:本设计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常用电子 器件设计,一个电源开关,两个控制温度设定按键(增大/减小),四位数码管分别显示设 定温度和实际温度,量程为0~99度,打开电源开关后设定温度初始化为26度。 1,按键输入采用中断方式,两个按键分别接INT0和INT1。 2,采用铂电阻(Pt100)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模数转换采用ADC0809。 3,单片机根据设定温度S和实测温度P控制继电器R的动作,死区设为2度:当P<=S-1时,控制R接通电加热回路; 当P>S+1时,控制R断开电加热回路; 当S-1

热电阻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校准实验

湖南大学实验指导书 课程名称:实验类型: 实验名称:热电阻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校准实验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 指导老师:实验日期: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电阻和热电偶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2.学会热电偶温度计的制作与校正方法 3.了解二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热电阻温度测量的原理 4.掌握电位差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5.了解数据自动采集的原理 6.应用误差分析理论于测温结果分析。 二、实验原理 1.热电阻 (1) 热电阻原理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是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热电阻测温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特性来进行温度测量的。热电阻大都由纯金属材料制成,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铂和铜,此外,现在已开始采用镍、锰和铑等材料制造热电阻。常用铂电阻和铜电阻,铂电阻在0—630.74℃以内,电阻Rt与温度t 的关系为: Rt=R0(1+At+Bt2) R0系温度为0℃时的电阻,铂电阻内部引线方式有两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三种,两线制中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最大,用于测温精度不高的场合,三线制可以减小热电阻与测量仪之间连接导线的电阻因环境温度变化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四线制可以完全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用与高精度温度检测。本实验是三线制连接,其中一端接二根引线主要是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2) 热电阻的校验 热电阻的校验一般在实验室中进行,除标准铂电阻温度计需要作三定点,(水三相点,水沸点和锌凝固点)校验外,实验室和工业用的铂或铜电阻温度计的校验方法有采用比较法

热交换器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热交换器温度控制系统 一.控制系统组成 由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1可以看出系统包括换热器、热水炉、控制冷流体的多级离心泵,变频器、涡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 图1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 控制过程特点: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是由温度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出口温度)组成闭合回路。被调参数(换热器出口温度)经检验元件测量并由温度变送器转换处理获得测量信号c,测量值c与给定值r的差值e送入调节器,调节器对偏差信号e进行运算处理后输出控制作用u。 二、设计控制系统选取方案 根据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简单控制系统和复杂控制系统。其中在换热器上常用的复杂控制系统又包括串级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对于控制系统的选取,应当根据具体的控制对象、控制要求,经济指标等诸多因素,选用合适的控制系统。以下是通过对换热器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确定合适的控制系统。

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冷流体和热流体分别通过换热器的壳程和管程,通过热传导,从而使热流体的出口温度降低。热流体加热炉加热到某温度,通过循环泵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出口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冷流体通过多级离心泵流经换热器的壳程,与热流体交换热后流回蓄电池,循环使用。在换热器的冷热流体进口处均设置一个调节阀,可以调节冷热流体的大小。在冷流体出口设置一个电功调节阀,可以根据输入信号自动调节冷流体流量的大小。多级离心泵的转速由便频器来控制。 换热器过程控制系统执行器的选择考虑到电动调节阀控制具有传递滞后大,反应迟缓等缺点,根具离心泵模型得到通过控制离心泵转速调节流量具有反应灵敏,滞后小等特点,而离心泵转速是通过变频器调节的,因此,本系统中采用变频器作为执行器。 图2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引起换热器出口温度变化的扰动因素有很多,简要概括起来主要有: (1)热流体的流量和温度的扰动,热流体的流量主要受到换热器入口阀门的开度和循环泵压头的影响。热流体的温度主要受到加热炉加热温度和管路散热的影响。 (2 )冷流体的流量和温度的扰动。冷流体的流量主要受到离心泵的压头、转速

单片机课程设计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题名称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年月日

填写说明 1、正文部分: (1)标题与正文格式定义标准如下: 一级标题:1.标题1 二级标题:1.1标题2 三级标题:1.1.1标题3 四级标题:1.1.1.1标题4 (2)表格:尽可能采用三线表。 (3)图形:直接插入的插图应有图标、图号,不能直接插入的图应留出插图空位。图中文字、符号书写要清楚,并与正文一致。 (4)文字表述:要求层次清楚,语言流畅,语句通顺,无语法和逻辑错误,无错字、别字、漏字。文字的表述应当以科学语言描述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不要以口语化的方式表达,报告中科技术语和名词应符合规定的通用词语,并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和标准符号。 2、参考文献: (1)数量要求:参考文献只选择最主要的列入,应不低于5种。 (2)种类要求:参考文献的引用,可以是著作[M]、论文[J]、专利文献[P]、会议论文等。 (3)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参考文献用宋体五号字。 [1] 作者.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著作图书文献) [2] 作者. 文章名[J]. 学术刊物名称. 年. 卷(期): 起止页码(学术刊物文献) 示例: [1]王社国,建光。基于ARM的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2-2:149-150. 3、附录或附件:(可选项) 重要的测试结果、图表、设计图纸、源程序代码、大量的公式、符号、照片等不宜放入正文中的可以附录形式出现。 4、如果需要可另行附页粘贴。

任务书 1. 设计要求 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与单片机结合来测量温度。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信号,计算后在LED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温度值。其温度测量围为?55℃~125℃,精确到0.5℃。数字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采用数字显示,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51,测温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3位共阳极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2. 原理 从温度传感器DS18B20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即满足设计要求。 DS18B20温度传感器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它能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读数方式。 DS18B20的性能如下。 ?独特的单线接口仅需要一个端口引脚进行通信。 ?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串行传输的数据线上,实现多点组网 功能。无须外部器件。 ?可通过数据线供电,电压围为3.0~5.5V。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设计报告

传感器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2010年12月30日 目录 1、序言 (3) 2、方案设计及论证 (4)

3、设计图纸 (9) 4、设计心得和体会 (10) 5、主要参考文献 (11) 一、序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感器技术已经成为国外优先发展的科技领域之一。测控系统的设计通常是从对象信息的有效获取开始的不同种类

的物理量不仅需要不同种类的传感器进行采集,而且因信号性质的不同,还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电路对信号进行调理以满足测量的要去。因此,触感其与检测技术在现代测量与控制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在所有的传感器中,热电偶具有构造简单、适用温度围广、使用方便、承受热、机械冲击能力强以及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常用于高温区域、振动冲击大等恶劣环境以及适合于微小结构测温场合。 因此,我们想设计一种热电偶传感器能够在低温下使用,可以适用于试验和科研中,测量为温度围:-200 ℃ ~500 ℃,电路不太复杂的简易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考虑到制作材料相对便宜,我们选择了铜-铜镍(康铜)。在选择测量电路时,我们从简单,符合测量围要求及热电偶的技术特性,我们采用了AD592对T型热电偶进行冷结点的补偿电路。这种型号的电路允许的误差(0.5 ℃或0.004x|t|)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热电偶具有测量温度精度高,稳定好,低温时灵敏度高,价格低廉。能较好的满足测量围。 热电偶同其它种温度计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a、优点 ·热电偶可将温度量转换成电量进行检测,对于温度的测量、控制,以及对温度信号的放大、变换等都很方便, ·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价格便宜, ·惰性小,

热电偶的检验

热电偶的检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热电偶的原理、结构,掌握工业用热电偶的检定方法,并能对检定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2.学会使用UJ-36型电位差计,了解电位差计的基本原理,能正确使用。 二、实验内容: 常用的热电偶检定方法是比较法,所谓比较法是将被校热电偶与比它高一级的标准热电偶直接比较进行分度的方法,此法—次可同时分度几支热电偶。其具体方法是:把被检定的热电偶和标准热电偶的测量端捆扎在一起,放在管式电路中高温恒温区内,为保证温度场的均匀,可先将热电偶的测量端放入有孔镍块的孔中,然后再一起放入管式电炉内。进行分度的温度点—般选在整百度点。 将标准热电偶和被校热电偶捆扎或分别放入镍块孔中置于管式电炉瓷管的中心部位,用低阻电位差计分别测出标准热电偶和被校热电偶在恒温下各分度点的热电势,然后进行计算,求出分度偏差,再求出修正值。 偏差公式:t ?' = t t- 式中:'t——被校热电偶在某分度点的热电势(参考端为0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从分度表中查得的相应温度,t——标准热电偶在同一分度点的热电势(参考端为0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

经修正后(对分度表修正)从分度表中查得的相应温度。 t ?--温度偏差值 修正值=-t ? 当被校热电偶与标准热电偶型号相同,且参考端温度相同时(为零度或被校正到零度),可将被检热电偶与标准热电偶的热电势相减,即为分度偏差值。 标被-E E e =? 式中e ?-分度偏差(热电势值);被E —被校热电偶在某分度点的热电势 (参考端为0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标E —标准热电偶同—分度点的热电势(参考 端为0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对于各类型标准热电偶的热电势值考虑到它们的传递误差,应对于各自的标准分度表加以修正。 三、实验要求: 1.参考端恒温器内温度为(0±0.1)℃。 2.管式电炉长度为600mm ,加热管内径约为Φ40mm 。 3.为保证管式炉温场符合检定要求,炉中心置一镍块。 4.具有高质量热电偶测量端焊接设备。 四、实验装置: 管式电炉 1台 电位差计(UJ36) 1台 标准热电偶 (K 型代用) 1支 被校热电偶 K 型 1支

基于单片机保温箱课程设计

1.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本保温箱温控系统所介绍的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控制准确,负载广泛,有LED显示相应的工作方式,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该设计控制器使用单片机 STC89C51,测温传感器使用 DS18B20,用四位一体共阳极 LED 数码管显示数据,用继电器驱动负载,用PNP三极管驱动。

2.系统概述 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保温箱的温控系统研究,本恒温箱属于多功能多用途,可以设置上下控制温度,当温度不在设置范围内时,可以驱动相应的负载工作,同时声光报警。 随着现代工农业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也迫切需要检测与控制温度。本文通过采用继电器作为温度的主要控制元件,它可以直接驱动2500W功率的负载,可以应用于家庭、小型工厂等小电量用电设备,亦可以用继电器来控制交流接触器线圈等,就可以实现对大功率负载的控制,应用十分广泛。采用蜂鸣器作为电声元件的报警,LED发光指示相应的加热或制冷工作。这种保温箱的温控系统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强,应用广泛。工作时,温度控制范围为上下限之间,当前环境温度若超过设定的临界温度,由单片机发出控制和报警信号,从而负载控制温度的变化。 基于单片机保温箱的温控系统大部分使用是在实验室、工业、医药、农业中。在实验室中特别是生物实验室,我们为了得到更加准确的实验数据,对于恒温实验环境要求严格。所以针对实验室来说,恒温箱的作用显得相当重要。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我们对于恒温箱的要求也相对更加严格,比如产品的热处理、冷处理等,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在医药方面医用恒温箱主要用于药品和试剂的储存、运输,疫苗、血液的冷藏保温,透析液的加温、生理盐水的加温等。由以上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恒温箱的重要作用。在农业温室大棚中,温控系统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对于农业方面,以至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温控系统永远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STC89C51单片机温度控制恒温箱 DS18B20

热电偶的检定方法

K分度号铠装热电偶校验方法: 1、经外观检查合格的新制热电偶,在检定示值前,应在最高检定点温度下,退火2 h 后,随炉冷却至250℃以下,使用中的热电偶不退火。 2、热电偶的测量端应处于检验炉最高温区中心;标准热电偶应与管式炉轴线位置一致。 3、检验炉炉口沿热电偶束周围,用绝缘耐火材料堵好。 4、检定顺序,由低温向高温逐步升温检定,炉温偏离检定点温度不应超过±5℃。 5、当炉温升到检定点温度,炉温变化小于0.2℃/min时,可以开始读取数据和测量信号。 6、读数应迅速准确,时间间隔应相近,测量读数不应小于4次,测量炉炉温度变化不大于±0.25℃。 7、测量时将所有测量数据填写在工作用热电偶检定记录表上(见附表) 8、详细请参见《JJG351--96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检验规程》。 在线取出热电偶操作方法 1、常温下直接取出热电偶即可。 2、高温下不能直接取出热电偶,高温下每取出10cm等待5分钟直至全部取出。 3、将取出的热电偶拿到校验炉进行校验,并把校验结果填入工作用热电偶检定记录表。 网带表面温度测量方法: 测量时网带上需无产品 1、把铠装热电偶端头用扎丝固定在网带中间,开动网带以正常速度前进。 2、向前行进2.5m后停止网带,在离铠装热电偶端头2m的位置再加扎丝固定后继续开启网 带前进。在后面可以视铠装热电偶行进情况在适当位置加扎丝固定。 3、当网带行进到氧化第一区位置时,停止网带5分钟待仪表显示数稳定后读出数据记录到 表格上,同时也读出该温区仪表显示值记录到表格。 4、按上面方法测量其它区温度并记录表格中。 5、测量完毕后抽出铠装热电偶和除去网带上残留的扎丝。

传感器课程设计(基于labview的pt100温度测量系统)

目录 第一章方案设计与论证 (2) 第一节传感器的选择 (2) 第二节方案论证 (3) 第三节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第四节系统框图 (4) 第二章硬件设计 (4) 第一节PT100传感器特性和测温原理 (5) 第二节信号调理电路 (6) 第三节恒流源电路的设计 (6) 第四节TL431简介 (8) 第三章软件设计 (9) 第一节软件的流程图 (9) 第二节部分设计模块 (10) 总结 (11)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方案设计与论证 第一节传感器的选择 温度传感器从使用的角度大致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前者是让温度传感器直接与待测物体接触,而后者是使温度传感器与待测物体离开一定的距离,检测从待测物体放射出的红外线,达到测温的目的。在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温度传感器中,相比运用多的是接触式传感器,非接触式传感器一般在比较特殊的场合才使用,目前得到广泛使用的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主要有热电式传感器,其中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的称为热电阻传感器,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热电势变化的称为热电偶传感器。 热电阻传感器可分为金属热电阻式和半导体热电阻式两大类,前者简称热电阻,后者简称热敏电阻。常用的热电阻材料有铂、铜、镍、铁等,它具有高温度系数、高电阻率、化学、物理性能稳定、良好的线性输出特性等,常用的热电阻如PT100、PT1000等。近年来各半导体厂商陆续开发了数字式的温度传感器,如DALLAS公司DS18B20,MAXIM公司的MAX6576、MAX6577,ADI公司的AD7416等,这些芯片的显著优点是与单片机的接口简单,如DS18B20该温度传感器为单总线技术,MAXIM公司的2种温度传感器一个为频率输出,一个为周期输出,其本质均为数字输出,而ADI公司的AD7416的数字接口则为近年也比较流行的I2C总线,这些本身都带数字接口的温度传感器芯片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这类器件的最大缺点是测温的范围太窄,一般只有-55~+125℃,而且温度的测量精度都不高,好的才±0.5℃,一般有±2℃左右,因此在高精度的场合不太满足用户的需要。 热电偶是目前接触式测温中应用也十分广泛的热电式传感器,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测温范围宽、热惯性小、准确度高、输出信号便于远传等优点。常用的热电偶材料有铂铑-铂、铱铑-铱、镍铁-镍铜、铜-康铜等,各种不同材料的热电偶使用在不同的测温范围场合。热电偶的使用误差主要来自于分度误差、延伸导线误差、动态误差以及使用的仪表误差等。

热电阻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实习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刘粟 学号:1311411113 专业班级:计算机1341 指导教师:王文涛张东辉 完成日期:2016年6月24日

长春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文档规范及注意事项 一、按照《任务书》中“设计报告要求”模式写。 二、文档格式为A4纸、页边距上下2.54cm,左3.7cm,右2.7cm;正文通篇段落1.5倍行距,宋体五号;一级标题4号黑体,二级标题小四黑体。 三、图、表应有标号和名称,且图名位于图下,表名位于表格上方;表格:表名用小五号黑体,表头用小五号黑体,表内数字、字母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体,表内汉字用小五号宋体;表框线两端不封。图解:图名用小五号黑体。图表的大小要适中。 四、参考文献格式为: 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社年份 序号作者.论文题名.期刊名称,年份,卷号(期号):起至页码 五、附录中的源代码应有适当的注释(可没有附录,但是提交的源代码电子文档中应有适当的注释)。 六、按照格式要求填写《课程设计报告》封面及《成绩评定表》中学生应填写的内容。 七、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应提交的文档包括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 纸质文档包括: 1.《课程设计报告》1份(左侧装订)。 2.设计原理图1份(A3纸)。 电子文档包括: 1.课程设计报告 2.源程序 指导教师: 计算1341 王文涛张东辉 计算1342 丁柏秀柯洪昌 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第1部分课程设计目的 (1) 第2部分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2) 第3部分设计方案 (3) 3.1 系统原理设计 (3) 3.2 系统结构设计 (3) 第4部分系统硬件设计 (4) 4.1 单片机最小系统 (4) 4.2 模块设计原理图 (4) 第5部分系统软件设计 (8) 5.1 程序流程图 (8) 5.2 汇编程序 (8) 第6部分参考文献 (12) 第7部分课程设计总结 (13) 附录系统原理图 (14)

热电偶的检验

实验五:热电偶的检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热电偶的原理、结构,掌握工业用热电偶的检定方法,并能对检定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2.学会使用UJ-36型电位差计,了解电位差计的基本原理,能正确使用。 二、实验内容: 常用的热电偶检定方法是比较法,所谓比较法是将被校热电偶与比它高一级的标准热电偶直接比较进行分度的方法,此法—次可同时分度几支热电偶。其具体方法是:把被检定的热电偶和标准热电偶的测量端捆扎在一起,放在管式电路中高温恒温区内,为保证温度场的均匀,可先将热电偶的测量端放入有孔镍块的孔中,然后再一起放入管式电炉内。进行分度的温度点—般选在整百度点。在比较法中常用双极法、同名极法和微差法。 (一)双极法: 将标准热电偶和被校热电偶捆扎或分别放入镍块孔中臵于管式电炉瓷管的中心部位,用低阻电位差计分别测出标准热电偶和被校热电偶在恒温下各分度点的热电势,然后进行计算,求出分度偏差,再求出修正值。 偏差公式:t t t -=?' 式中:'t ——被校热电偶在某分度点的热电势(参考端为0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从 分度表中查得的相应温度,t ——标准热电偶在同一分度点的热电势(参考端为0度)读数的算术平均值经修正后(对分度表修正)从分度表中查得的相应温度。 t ?--温度偏差值 修正值=-t ? [例:]在1000℃温度点上,被校K 型热电偶的热电势为40.595mv ,它的冷端温度为20℃,采用二等标准铂铑—铂热电偶测得的电势为9.587mv ,它的冷端温度为0℃,标准热电偶在1000℃时对分度表上的修正值0.023=-修e ?mv ,求被检K 型热电偶在1000℃时的偏差值和修正值。 (1)标准热电偶修正后的热电势及对应温度: E=E 偶+ 修 e ?=9.587+(-0.023)=9.564 从S 型分度表中查得9.564mv 相当于998℃;从K 型分度表上查得E(20,0)=0.798mv,故被校型热电偶当参考端为0℃时的热电势为: E(1000,0)=E(1000,20)+E(20,0)=40.595+0.798=41.393mv 再从K 型表中查得41.393mv 相当于' t =1003℃,于是该分度点的偏差为: 59981003'=-=-=?t t t ℃ 而修正值为5-=?-t ℃。

传感器课程设计

传感器课程设计半导体吸收式光纤温度传感器

2010年12月30日 目录 序言 (3) 方案设计及论证 (4) 部件图纸 (6) 心得体会 (6)

主要参考文献 (7) 序言 1、简介 光纤温度传感器采用一种和光纤折射率相匹配的高分子温敏材料涂覆在二根熔接在一起的光纤外面,使光能由一根光纤输入该反射面出另一根光纤输出,由于这种新型温敏材料受温度影响,折射率发生变化,因此输出的光功率与温度呈函数关系。其物理本质是利用光纤中传输的光波的特征参量,如振幅、相位、偏振态、波长和模式等,对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压力,辐射等具有敏感特性。它属于非接触式测温。 2、特点

光纤传感器是一种新型传感器,它用光信号传感和传递被测量,具有动态范围大,频响宽,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由于光纤可被拉至距测量点几十米以外,能使信号处理的电子线路远离干扰源,固而可较少受到空间电磁干扰。另外光纤传感器均为可控有源传感器,这使得在硬件和软件设计中可采用一些特殊手段来完成某些较复杂的功能。 3、现状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及连续生产规模的扩大, 对温度参数测量的快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普遍采用的热电偶很难实现对温度快速、准确地测量。这种接触式测量也难以保证温度场的原有特征, 易引起误差。在较高温度的测量中, 价格昂贵的金属热电偶必须接触被测高温物体, 所以损坏快, 增加了成本。光纤温度检测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光纤本身具有电绝缘性好、不受电磁干扰、无火花、能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使用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光纤温度传感器发展极为迅速。目前研究的光纤温度传感器主要利用相位调制、热辐射探测、荧光衰变、半导体吸收、光纤光栅等原理。其中半导体吸收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作为一种强度调制的传光型光纤传感器,除了具有光纤传感器的一般优点之外,还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非常适合于输电设备和石油以及井下等现场的温度监测,近年来获得了广泛的研究 原理分析 1、本征吸收原理 当一定波长的光通过半导体材料时,主要引起的吸收是本征吸收,即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引起的吸收。对直接跃迁型材料,能够引起这种吸收的光子能量hv必须大于或等于材料的禁带宽度Eg,即 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v是频率。从式(1)可看出,本征吸收光谱在低频方向必然存在一个频率界限vg,当频率低于vg时不可能产生本征吸收。一定的频率vg对应一个特定的波长,λg=c/vg,称为本征吸收波长。 2、半导体测温原理 λ,半导体材料对信号光的透过率随温度变化,但对参考光的透过率不变。设信号光的透过率为()T 参考光的透过率为rλ。光纤定向耦合器的分光比为α,光纤传输损耗和探头与光纤的联接损耗为β。令

基于单片机的热电阻温度检测

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因为它直接影响燃烧、化学反应、发酵、烘烤、蒸馏、浓度、挤压成形、结晶以及空气流动等物理和化学过程。温度控制失误就可能引起生产安全、产品产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对温度的检测的意义就越来越大。温度采集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人们的生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监控,以使得生产能够顺利的进行,产品的质量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使用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对生产环境的温度进行自动控制,保证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能够顺利、安全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本课程设计采用金属热电阻温度计进行测温,工业中常采用三线制接法,尤其是在测温范围窄,导线长,架设铜导线途中温度发生变化等情况。并通过ADC0809模数转换后经单片机送显示。 关键词:热电阻 ADC0809 AT89C52 显示

引言 (1) 一.系统原理及原理图 (1) 1.系统原理 (1) (1)温度检测与处理 (1) (2)模数转换 (2) (3)温度显示 (2) 2.系统原理图 (2) 二.温度检测模块的设计 (2) 1.电阻温度计简介 (2) 2.温度检测及信号处理 (3) 三.模数转换 (3) 1.模数转换简介 (3) 2.ADC0809简介…………………………………………4. 3.单片机与ADC0809的连接 (4) 四.显示及声光报警电路 (5) 五.系统总电路图 (6) 六.总结 (8) 体会 (9) 参考文献 (10)

引言 自动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温度控制是控制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控制类型之一。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单片机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日益成为今后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化工生产、电力工程、造纸行业、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采用MCS-51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太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把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温度控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我们利用温度控制来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所服务,随着单片机行业的迅速发展,将会有更好的温度控制仪的出现。一.系统原理及原理图 1.系统原理 该电阻温度检测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温度检测与处理,模数转换,温度显示。(1)温度检测与处理 电阻式温度计是利用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本身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当被测介质中有温度阶梯存在时,所所测得温度是感温元件所在范围介质中的平均温度。尽管导体或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对温度的变化都有一定的依赖关系,但适用于制作温度检测元件的并不多,作为热电阻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①要有尽可能大而且稳定的电阻温度系数 ②电阻率要大,以便在同样灵敏度下减小元件的尺寸 ③电阻随温度变化要有单值函数关系,最好呈线性关系 ④在电阻的使用温度范围内,其化学和物理性能稳定,在加工时要有较好的工艺性 ⑤材料要易于提纯,要能分批复制而不改变其性能,要有良好的相互互换性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传感器课程设计

齐鲁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专用纸成绩 课程名称传感器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孙凯 院(系)电气学院专业班级测控13-2学生姓名吴海旺学号201302051056设计日期2016.3.4 课程设计题目热电偶温度变送器课程设计 一、主要内容 设计一个带冷端补偿的温度变送器。其中我们用K型热电偶作为感温元件,用100Gu作为冷端的自动补偿电路的元件,使冷端工作在一个易于计算的环境下,用XTR101把传感器的电压信号放大并自动地变换成标准电流信号。并通过对输出电压的测量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二、基本要求 (1)设计测量温度范围-100~500°C的热电偶传感器。 (2)选用合适的热电偶材料,设计测温电路,冷端补偿电路,解决非线性化等问题。 (3)有电路图(protel绘制),选型与有关计算,精度分析等。(4)采用实验室现成的热电偶进行调试。 (5)完整的实验报告。 三、主要参考资料: 赵广林.protel99电路设计与制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程德福,王君.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目录 一、设计目的 (3)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3)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3) 1、热电偶测温原理 (3) 2、变送器原理框图 (4) 四、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4) 1、热电偶的选择 (5) 2、设计构架 (5) 3、具体电路的设计 (7) 五、课程设计的心得与体会 (12) 六、参考文献 (13) 七、附图 热电偶测温电路 (14)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掌握热电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正确选择。 2、了解变普通送器的结构及简单应用。 3、通过设计增加对所学知识的灵活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任务要求: (1)设计测量温度范围-100~500℃的热电偶传感器 (2)选用合适的热电偶材料,设计测温电路,冷端补偿电路,解决非线性化等问题 (3)有电路图(PROTEL绘制),选型与有关计算,精度分析等 (4)采用实验室现成的热电偶进行调试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1、热电偶测温原理: 下图为热电偶测温原理图,热电偶的热端与被测物体接线,温度为t。

单片机课程设计_基于89C51的温度报警器设计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 成绩评定表 设计课题:基于89C51的温度报警器设计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地点: 设计时间:

单片机系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基于89C51的温度报警器设计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时间: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引言 (4) 2 总体方案设计 (4) 2.1总体方案 (4) 2.2 方案论证 (4) 2.3 硬件组成 (6) 3 硬件电路设计 (7) 3.1 时钟电路 (7) 3.2 复位电路 (7) 3.3 A/D转换设计 (8) 3. 4放大电路设计 (9) 3.5 显示电路设计 (10) 3.6 报警电路 (11) 4 系统软件设计 (12) 4.1 主程序设计 (12) 4.2 显示子程序的设计 (13) 4.3 AD转换设计 (14) 5 总结 (15) 附录A 总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 部分源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温度的测试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设计一个温度测试的系统势在必行。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温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你生活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无时无刻不在与温度打着交道。进入了21世纪后温度传感器正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开发虚拟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迅速发展。 本设计以PT100热电阻为温度检测元件,设计了一个对单点温度实时检测并在温度超过一定值时进行报警的的单片机温度检测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实现对环境温度的测量和显示;2.能通过按键设置报警温度;3.温度超过设置值时产生光声报警;4. 报警同时系统发出中断命令停止工作。 2 总体方案设计 2.1 总体方案 本方案以AT89C51单片机系统为核心,对单点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检测,并采用热电阻PT100作为温度传感器,AD620作为信号放大器、ADC0809作为A/D 转换部件,对于温度信号的采集具有大范围、高精度的特点。在功能、性能、可操作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2.2 方案论证 2.2.1单片机选型 本方案使用的是AT89C51单片机,AT89系列的单片机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有下列明显的优点: ①AT89C51单片机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功能的I/O口设备等,相当于一台计算机所需要的基本功能部件。 ②内部含有Flash存储器,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很容易修改程序,可以大大缩短了系统的开发时间。 ③AT89系列并不对80C31的简单继承,功能进一步增强。在我国这种单片机受到广泛青睐,很多以前使用80C51、80C52的用户都转而使用AT89系列。对于有丰富编程经验的用户而言,不需要仿真器,可以直接将程序载入芯片,放在

常用温度传感器的对比分析及选择

常用温度传感器的对比分析及选择 大致的要点: 1.温度传感器概述:应用领域,重要性; 2.四种主要的温度传感器类型的横向比较 3.热电偶传感器 4.热电阻传感器 5.热敏电阻传感器 6.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以及典型产品举例 7.温度传感器的正确选择及应用 在各种各样的测量技术中,温度的测量可能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因为任何的应用领域,掌握温度的确切数值,了解温度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异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就以测量为例,在力的测量,压力,流量,位置及电平高低等测量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通常都会要求对温度进行监视,如压力或力的测量,往往是使用惠斯登电阻电桥,但组成电桥的电阻随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往往会大大超过待测力引起的电阻值变化,如不对温度进行监控并据此校正测量结果,则测量完全不可能进行或者毫无效果。其他参数测量也有类似问题,可以说,各种的物理量都是温度的函数,要得到精确的测定结果,必须针对温度的变化,作出精确的校正。本文就是帮助读者针对特定的用途,选择最为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并进行精确的温度测量。 工业上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四类:即热电偶、热电阻RTD、热敏电阻及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每一类温度传感器有自己独特的温度测量范围,有自己适用的温度环境;没有一种温度传感器可以通用于所有的用途:热电偶的可测温度范围最宽,而热电阻的测量线性度最优,热敏电阻的测量精度最高。表1是四类传感器的各自独特的性能特性及相互比较。表2是四类传感器的典型应用领域。

热电偶--通用而经济 热电偶由二根不同的金属线材,将它们一端焊接在一起构成,如图1所示;参考端温度(也称冷补偿端)用来消除铁-铜相联及康铜-铜联接端所贡献的误差;而两种不同金属的焊接端放置于需要测量温度的目标上。 两种材料这样联接后会在未焊接的一端产生一个电压,电压数值是所有联接端温度的函数,热电偶无需电压或电流激励。实际应用时,如果试图提供电压或电流激励反而会将误差引进系统。 鉴于热电偶的电压产生于两种不同线材的开路端,其与外界的接口似乎可通过直接测量两导线之间的电压实现;如果热电偶的的两端头不是联接至另外金属,通常是铜,那末事情真会简单至此。 但热电偶需与另外一种金属联接这一事实,实际上又建立了新的一对热电偶,在系统中引入了极大的误差,消除此误差的唯一办法是检测参考端的温度(参见图1),以硬件或硬件-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将这一联接所贡献的误差减掉,纯硬件消除技术由于线性化校正的因素,比软件-硬件相结合技术受限制更大。一般情况下,参考端温度的精确检测用热电阻RTD,热敏电阻或是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进行。原则上说,热电偶可由任意的两种不同金属构建而成,但在实践中,构成热电偶的两种金属组合已经标准化,因为标准组合的线性度及所产生的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更趋理想。 表3与图2是常用的热电偶E,J,T,K,N,S,B R的特性。

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15电力(3)班 学生学号:1504200623 学生姓名:曾高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易先军 课程设计时间:2017.10.30 至2017.11.5

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 (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1.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1.1、表1.2……;图1.2、图1.2……;公式(1.1)、公式(1.2)。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任务(从“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文档中任选1题,根 据所选课题的具体设计要求来填写此栏) 1. 用DS18B20设计一款能够显示当前温度值的温度计; 2. 通过切换按钮可以切换华氏度和摄氏度显示; 3. 测量精度误差在正负0.5摄氏度以内。 (二)基本要求 1.有硬件结构图、电路图及文字说明; 2.有程序设计的分析、思路说明; 3.有程序流程框图、程序代码及注释说明; 4.完成系统调试(硬件系统可以借助实验装置实现,也可在Proteus 软件中仿真模拟); 5.有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屏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