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韦小满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一、意义
为什么要研究特教学校 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开展中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 要内容。 特殊学校学生是我们社会中特殊困难的群体,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心理 健康教育是特殊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特殊需要学生健康成 长的发展需要。特殊学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特殊教育学校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 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使学生能够走出阴影 ,更好地适应社 会,发展自我、适应生活。
[反思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听障孩子有了思想问题,内心是很固执 的,一时不能接受教导,这时千万不能用常理来衡量他的好坏,一旦 矛盾进一步激化,将会使他钻入牛角尖,使问题变得更不好解决。这 种情况下最需要的是耐心的慢慢开导他,多和他真诚的交流,鼓励他 并使他逐步消除不良情绪,直至走出阴霾,此时,你会仍然发现他照 样还是个好学生的。
1.1 积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 积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其性格更加成熟。近些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 发展,特殊教育学校对于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积极落实心理健康 教育,是每一位特殊教育工作者都应具备的素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 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比智力 培养意义更加重大。学生们只有排除心理障碍,才能够促进他们走向 成熟,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用更加坚强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所 以,特殊教育学校积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走向社会、适应 社会、成为一名社会有用人才意义非常重大,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 质才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排除心理障碍,不断完善自我实 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特殊儿童心理特征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特殊儿童心理特征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于特殊儿童教育所设立的培智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培智生接受基础教育的程度大幅提升。
但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特殊儿童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与其他孩子不同,这使得他们无法像其他儿童一样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目前,培智学校特殊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学校对于培智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本文试着对特殊儿童心理特征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析。
关键词:培智儿童心理健康;心理教育;问题与原因1.特殊儿童心理特征表现培智学生有不能完全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兴趣局限、刻板和活动不协调等明显特征。
他们只会机械地记忆,通常记住的少,记得缓慢,易遗忘,再现满;培智的学生性格比较倔强,往往不会听从老师和父母的劝告,如此以往,发展成了病理性固执。
而且他们的记忆力很差,不能很好的记住老师的规范教育,更不能遵守课堂规矩,再加上他们的情绪发育迟缓,缺乏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就更容易造成行为干扰。
2.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目前来看,大多数培智学校的教师对培智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有着深刻理解的,并能在日常工作中充分意识到基础生活教育对这些特殊孩子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然而,还有一些教师在认识上存在偏差,甚至对培智孩子有偏见。
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师资严重不足,特殊教育与普通学校存在一定差距。
通过对特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发现,特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大多是“业余”。
其次,还有一些培智学校只是形式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却缺乏实践针对性,忽视了二者在意识行为主导、心智发育和价值情感上的诸多差异。
最后,大多数培智学校对培智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进行基础教学,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4.特殊儿童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1针对培智生教育的相关法律不健全我国现行的培智生学前特殊教育立法并不完善,立法效果低下,结构层次不完整,立法不够科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人类共同体命运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忽视掉许多细节问题,导致一些基层群众诉求得不到更好的解决,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问题。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特殊儿童教育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特殊儿童包括因为身体或智力的残障而需要特殊教育的儿童。
在过去,特殊儿童的教育常常被忽视或者缺乏足够的关注,导致这部分孩子的教育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本文将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以及对策。
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特殊儿童包括智力障碍、身体残疾、情感障碍、学习困难等各种特殊情况的儿童。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约有两千余万的特殊儿童需要接受特殊教育。
特殊儿童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资源不足:由于特殊儿童需要更多的个性化教学和关怀,传统的教育资源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由于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很多学校和机构缺乏专业的特殊儿童教育资源。
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教师,无法提供给特殊儿童需要的特殊教育服务。
2. 社会认知不足:一些人对特殊儿童的认知水平较低,认为他们无法融入社会和学校,从而导致特殊儿童受到歧视和排挤。
这种社会认知不足也给特殊儿童的教育带来了困难。
3. 家庭支持不足:由于特殊儿童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一些家庭由于缺乏足够的经济、时间和心理支持,无法给予特殊儿童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
针对特殊儿童教育目前所面临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改善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
1.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当加大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投入,包括建设更多的特殊教育学校,培训更多的特殊教育教师和提供更多的特殊教育资源。
政府可以设立特殊儿童教育资助政策,鼓励更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特殊儿童教育,保障特殊儿童的教育权益。
2.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需要加强对特殊儿童的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的理解和支持。
可以通过开展特殊儿童教育主题宣传活动、组织特殊儿童教育研讨会等方式来增加特殊儿童教育的曝光度和社会支持度。
3. 提供家庭支持: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给特殊儿童的家庭,包括提供家庭教育咨询服务、建立特殊儿童家长互助组织等方式来提高特殊儿童家庭的支持和帮助。
特殊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的研究
特殊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的研究摘要:特殊家庭学生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原因,在学习、行为、社会适应等方面产生了许多新的令人深思的问题,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难点之一。
因此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本文就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对策,及由此引出的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作一些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特殊家庭,心理问题,对策研究家——一个可以使孩子拥有安全感、归属感和充满爱的地方,它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的家庭带给孩子健康向上的完美人格;不幸的家庭则带给孩子许多身心方面的痛苦与缺陷。
心理学家指出:和睦、温暖、健全的家庭是保证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破裂、残缺的家庭往往会使孩子过早地品尝到人生的不幸,从而比一般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因此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一、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使离婚率、犯罪率、失业率较高,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产生了较多的离婚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分居家庭、残疾人家庭、特困家庭等多种特殊家庭。
我国自1995年以来,离婚对数突破100万,离婚率突破10%。
据全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这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特殊家庭学生。
有关调查材料还显示,我国有14%的中小学生有心理障碍,其中尤以特殊家庭学生为甚。
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不能象正常家庭孩子那样,同时拥有双亲的爱,造成爱的残缺,过早地承受了人间悲欢离合的滋味,其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受到压制或扭曲,影响了孩子正常健康成长。
通过观察、谈话、问卷、家访等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这些特殊家庭学生在心理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消极心理人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增强,特殊家庭学生也不例外。
当前我国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韦小满
[收稿日期] 2005-11-20[作者简介] 韦小满(1962-),女,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副教授。
当前我国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韦小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北京 100875) [摘要] 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评估贯穿于整个特殊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
它可以为特殊需要儿童的鉴别、教育安置、个别化教育的制定和教育质量的监控提供依据,使特殊需要儿童获得公平、适当的教育。
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心理评估工具的研制、使用和管理比较混乱。
建议:(1)尽快为特殊教育及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评估立法;(2)大力发展特殊教师教育;(3)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心理评估工具的研制和使用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关键词] 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09(2006)01-0062-06 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是特殊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又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
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从评估到教学再到评估,每经过一次循环,教育教学又在一个较高水平上开始新的循环。
心理评估使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教学向预定的目标靠近。
一、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的基本内涵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评估(psy cholo gical as -sessm ent o f children w ith special needs )指的是为了搞好教育教学,评估者根据心理测量的结果和其他多方面的资料(如日常的观察记录、个人病史、家族病史、个人生长发育史、受教育的经历等),对特殊需要儿童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发展水平及存在问题做出判断、解释的过程。
首先,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的对象是有各种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过去,特殊教育的对象是残疾儿童,一般只包括盲、聋、弱智和肢体残疾儿童。
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家庭教育对策研究
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家庭教育对策研究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家庭教育对策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和关爱越来越多,但是特殊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干预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本文将从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探讨家庭教育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和对策,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1.1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类特殊儿童包括各种类型,如智力障碍、情感障碍、社交障碍等,每种类型的特殊儿童都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
比如智力障碍儿童可能存在自卑、焦虑等问题,情感障碍儿童可能存在情绪波动大、易冲动等问题。
1.2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
家庭环境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尤为重要,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方式直接关系到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1.3 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比如情绪不稳定、自闭、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表现不仅影响了特殊儿童自身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带来了困扰和压力。
二、家庭教育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中的作用2.1 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家庭是特殊儿童最主要的社会化环境,家庭教育不仅影响着特殊儿童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更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家庭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对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家庭教育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中的作用机制家庭教育通过亲子沟通、情感交流、行为引导等方式影响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增强特殊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其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2.3 家庭教育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效果研究表明,家庭教育的干预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通过提供温暖、支持和理解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改善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其健康成长。
特殊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建议
特殊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各级政府把特殊儿童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残疾学生在国家助学体系中得到优先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日益提升。
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特殊儿童教育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特殊儿童是教育离不开政府、社会和家庭各方面力量的支持,特别是家庭的关注和支持,但一些特殊儿童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特殊儿童的教育存在着一定偏见,认为特殊儿童身体存在一定的缺陷,没必要接受教育,即使接受了教育,以后也很难找到工作,只要保证孩子得以生存就可以了;一些特殊儿童父母为让孩子康复花费了大量资金和精力,但效果有限对孩子康复的信心不足;一些父母担心儿童到学校后被歧视,对孩子接受教育的愿望不高。
二是专业师资力量稀缺。
从特殊教育机构分布来看,特殊教育学校大多集中在县城区域,并且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农村地区较少甚至基本为零。
以某县为例,大约*%以上的特殊儿童处在农村地区,城镇区域仅占不到*%,农村的需求与特教机构的缺少形成较大反差。
从特殊教育机构专业力量来看,教师来源主要以普通学校教师调整为主,引进的专业教师较少,开设的课程也相对简单,师资力量薄弱,一些针对特殊儿童的送教上门活动也未能按规定有效落实,无法满足特殊儿童就学需要。
三是投入力度还不够大。
基层县区受经济发展和财力限制,资金投入大多聚焦在普通教育项目上,对特殊儿童需要的各种功能教室、康复训练室配备不足。
在特殊儿童教育方面投入还不够多。
目前部分家庭收入基本只够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开支,对特殊儿童无法投入更多资金,一些特殊儿童的家庭一般都会选择再生一个,很多家长选择放弃特殊儿童教育,将培养重心转移到第二个孩子。
个别家庭本就是因为正常儿童发生意外导致,一次性花费过多,造成家庭经济困难。
四是工作机制还不健全。
特殊儿童教育主要是跟随附近的学校进行跟班随读,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因教育教学考核机制还不完善,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强制性措施,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普通学生上,对特殊儿童关注较少,特殊教育家庭也没有过多精力陪读,大多数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设备缺乏,更无专业师资支撑,即使有学校愿意接受特殊儿童,对其帮助也很有限。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韦小满》
特殊儿童心理评估-韦小满简介特殊儿童心理评估是一种对特殊儿童进行全面了解的过程,其中心理评估的目的是帮助专业人士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行为问题和发展水平。
这对于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特殊儿童的家庭和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韦小满进行特殊儿童心理评估,以了解他的心理状态和提供相应的支持。
韦小满的背景信息韦小满是一个7岁的男孩,身高120厘米,体重35公斤。
他在上学期间被老师和同学们描述为安静、内向,不经常与他人交流。
他在学校的社交互动中表现得相对被动。
在家庭中,他经常独自玩耍,很少与兄弟姐妹进行交流。
他的父母表示对他比较担心,希望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以及如何帮助他适应社交环境。
数据采集方法为了评估韦小满的心理状态和发展水平,我们采用了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包括: 1. 面谈:与韦小满进行面谈,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日常活动以及与他人的交流情况。
2. 观察:观察韦小满在学校、家庭和社交场景中的行为和互动。
3. 问卷调查:向韦小满的父母和教师发放问卷,获取他们对韦小满的评价和观察。
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我们得出一些重要的结果和结论: 1. 社交能力低下:韦小满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表现出社交能力较低。
他不太主动与他人交流,较少参与集体活动。
2. 内向和焦虑:韦小满被认为是一个相对内向和焦虑的孩子。
他对新环境和陌生人感到不安,缺乏自信。
3. 兴趣狭窄:韦小满的兴趣爱好相对狭窄,很少尝试新的活动和经历。
基于评估结果的建议和支持根据对韦小满的心理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支持措施,以帮助他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和促进他的心理发展: 1. 提供社交技巧培训:提供针对社交技能的培训,包括如何主动与他人交流、如何构建友谊等。
2. 建立积极的学校和家庭支持系统:学校和家庭应为韦小满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认可他的努力和成就。
3. 激发兴趣多样性:鼓励韦小满尝试不同的活动和兴趣爱好,帮助他扩展自己的认知和经验。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特殊儿童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策影响着每个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特殊儿童是指在智力、身体、情感、行为和社交方面存在一定障碍的儿童,包括自闭症、智力障碍、多动症、听力障碍、视觉障碍等。
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我们应该关注其现状,并制定对策,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一、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资源不足。
我国特殊儿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地区的特殊学校、特殊教育机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2.师资力量不足。
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但是目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领域的专业教师数量不足,高素质的特殊教育教师更是稀缺。
3.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发展和未来,但是目前仍有部分特殊学校和特殊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存在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资源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4.社会融合不足。
特殊儿童在学校和社会中常常面临歧视和排斥,社会融合程度不高,导致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受到伤害。
为了改善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2.加强特殊儿童教师队伍建设。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特殊儿童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支持力度,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特殊教育工作。
3.优化特殊儿童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针对特殊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改进特殊儿童教育课程设置,设计更加符合特殊儿童需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4.推动特殊儿童社会融合。
加强对特殊儿童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倡导社会尊重和包容特殊儿童,提高社会对特殊儿童的认识和理解,促进特殊儿童在社会中的融合。
5.加强对特殊儿童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特殊儿童家长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教育困惑,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加强对特殊儿童家长的心理疏导和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关爱和教育特殊儿童。
我国聋童智力评估的不足与展望
XN O G U IN N C N
辩适增编删中语达数 上蠢鎏蓁雾差辜筝 色当加块而忆测同l 进验后制去需言的_ 奎 嘉囊 囊蠢善圉 分 减木和记个, 行,而图孔要表认 蠢增季 曩 蓦勇 测 了,其两验时 对
沟 通 的 问题 ,单 纯 靠 言 语 ( 括 书 面语 ) 施 测方 式 往 往是 了聋人区域常模。 包 的 l Z 难 以进 行 的 ,因此对 聋 童施 以智 力测 验 必需 采 用 其它 沟 通 四、聋童智力测评的教育影响 圜 方式 ,如 手语 、手 势 、动 作 、表情 、眼 神 、体 态 等 。S l — ul i 通过测评我们发现影响聋童智力的因素有很多 ,虽然 _ v a比较 了不 同施 测 方式 的结果 ,发 现 以标 准 手语施 测 所 得 绝 大 多数 的 聋童 大脑 不 存在 问题 ,然 而 其 听力 障碍 可 以 间 I 智 商最 高 为 1 9 0 ,一 般 的手 势施 测 次之 为 9 ,视觉 帮 助 为 8 9 ,言语施 测 则最 低 8 .rd nI 9 ) 5 0B a e (9 2 的调 查显 示 ,采 用 手
பைடு நூலகம்
聋 童的 智力水平 仍落 后于健 听儿 童 ,但 与 Pn e 早 期 采用 it r n 言 语智 力 测验 得到 的结 果相 比 ,新 的测 量 工具 所 得聋 童 的 智力 分数 较高 。最 先 与聋 童智 力低 下 的观 点 相冲 突 的研 究 来 自于 P e e和 Col s rv : l n 。在 1 2 i 9 8年 时 ,他 们对 2 0名 聋 0 童 与健 听儿童 进行 比较研 究 ,结果 显 示 当语 言不 作 为测 评 因 素 时 ,聋 童 与 健 听 儿 童 的智 力 水平 是 大 致 相 等 的 。在 13 9 0年 以后 ,心 理学 家们 改进 了心理 学测 量技术 ,普遍 以 非 言语智 力作 为聋 童一 般 智力 水平 的 代表 ,所 做 的 大量 研 究结 果显 示 ,聋童 的智 力发 展 水平 并 不落 后 。但 通常 实 际 上仅仅是指 ,在非言语智力方面 ,聋童的智力水平与健听 儿 童 的相 近 。B a e (9 4 总结 了 有关 聋 童 智 力发 展 水 平 rd n1 9 ) 的研 究 ,表 明采用 非 言语 智力 测验 和 手语 施 测方 法 ,聋 童 的智力 总体来 说和健 听儿童 相似 。 4 力评估 新进展对 聋童 智力 的认识 . 智 2 0世纪 末伴 随智 力理 论 的发展 ,智 力 评估 的范 围不 断 扩 大 ,并 且也 表现 出重视 内部 过程 评 估 的趋 势 。这 不仅 让 我 们从 更 宽广 的范 围认 识 智力 ,同时 也让 我们 欣 喜地 看 到 了聋 童在 智 力方面 的特有 优势 。如加 德纳 的多元 智 力理 论 认 为 人至 少拥 有 7 种不 同的智 力 ,每 一种 智 力都 是 独立 存 在 的 ,每 一种 智 力都遵 循 着不 同的发 展 历程 ,并 且 与相 应 的脑 区相联 系。聋童 的听力 缺损 ,听觉 语言 能力受 到影 响 , 但 与听 力 无关 的其他 智 力 因 素不 会 受 到 直接 的 负 面 影 响 ; 此 外 ,近年 来 智 力评 估 表 现为 强 调 过程 评 估 和 动 态 评估 。 过 程 评估 不仅 提高 了 诊断 的有 效性 ,而且 还有 助 于改 善 对 儿 童 训练 干预 的效 果 。动态 评估 以给被 评 估者 学 习机 会 为 前提 ,针 对进 步 大小来 判 断只 能 水平 的高 低 。这 些不 仅 有 助 于对 聋 童智 力 的全 面认 识 ,而且 让 我们 在看 到 聋童 缺 陷 的 同时也 看到 了他 们 的独特 优 势 。如研 究 者在 讨 论聋 童 的 认 知 能力 时发现 :聋童 在视 觉 空间 任 务上 的表 现 超过 健 听 儿 童 。如 心理旋 转 ,面 孔识 别 ,心里表 象生 成 ,运 动察 觉 ,
关于我校自闭症儿童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校自闭症儿童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进入培智学校就读,是目前淮北地区自闭儿童最主要的教育安置形式。
我校重点引导主支持自闭儿童融合培智班级就读,通过课堂教学、康复训练、养成教育、校园活动、社会融入等一系列措施,帮助他们克服社交障碍,不断提高认知学习、适应环境的能力,逐步融入社会。
标签:自闭儿童发展测评融合发展目前,我校日常在校培智学生总计82人,自闭儿童总计12名,约占学生总数的15%。
随着自闭儿童在我校培智部就读的数量逐渐增多,诸多问题也相伴而生,对培智正常课堂教学影响较大。
为了保障培智日常教学工作持续良好运行,进一步提升培智教学质量,同时也为满足自闭儿童的特殊需求提供服务,有效开展康复和补偿训练,特对我校自闭儿童发展现状进行调查评估,旨在为更有针对性、具体性的精准施教提供参考。
一、调查概述本次调查包括自闭儿童基本发展现状测评、功能性评估访谈、行为动因评估、强化物调查四项。
主要采取观察、访谈、实践操作的方式,通过教师日常教学观察和问卷调查、学生家长口述等,了解孩子在生活自理、性格爱好、课堂表现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根据严重程度列举出自闭儿童在校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出现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调查其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如个人因素包括生理条件、学习障碍、技能缺失等;环境因素包括老师批评、体力劳动、社会孤独、任务繁重无趣等)。
通过干预措施及效果,确定影响因素与行为及结果之间的联系,为提出关于行为功能的假设性判断提供依据。
二、调查结果整理(一)我校自闭儿童发展能力测评统计结果1.视力发展:19%的自闭儿童视力发展正常;45%的自闭儿童需要在不断监督下注意力才会集中,并且持续时间短,逃避目光对视;36%的自闭儿童对发光的东西特别感兴趣。
2.听力发展:36%的自闭儿童听力发展属于正常水平;55%的自闭儿童对外界声音刺激反应迟钝,需要反复刺激或加大刺激强度;9%的自闭儿童对声音反应强度太小,根本察觉不出来。
3.感觉阈限发展:63%的自闭儿童皮肤觉发育正常,触觉或嗅觉等和正常儿童无异;27%的自闭儿童皮肤觉反应异常,如对疼、触摸、臭、辣等缺乏适当的感知能力。
特殊儿童心理学现状及应用论文(共3篇)
特殊儿童心理学现状及应用论文(共3篇)特殊儿童心理学现状及应用论文(共3篇)第1篇: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建设在高等院校的特殊教育专业与心理学专业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该课程建设的现状可谓成绩与不足并存,为了明晰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紧迫性,有必要分析制约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建设顺利进行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加快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建设的步伐。
1课程建设现状我国很多师范院校不但在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计划中设置了特殊儿童心理学的相关课程,而且在心理学等其他专业课程计划中也设置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的课程,如在网上查找到的资料显示,某校针对应用心理、教育管理、小学教育等专业开设了《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总课时36课时)。
综观目前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中的状况,其课程开设体现了如下几个思路:一是以“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作为课程的名称,将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融入到特殊教育学的内容框架之中;二是直接以特殊儿童心理学作为课程的名称,涉及特殊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例如上述提到的高校开设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就是如此;三是以特殊儿童心理的某个方面作为课程的名称,如华东师范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在课程计划中增加了《特殊教育需要儿童认知心理学》,其中就是强调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认知心理部分。
北京师范大学在课程计划中开设了《特殊儿童心理评估》以及重庆师范大学在课程计划中开设了《特殊儿童心理测量与心理咨询》,其中就是强调对特殊儿童心理的测量、诊断、咨询等。
与课程设置最密切的是教材建设,自从朴永馨先生1983年翻译出版鲁宾什坦的《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学》一书以来,特殊儿童的心理在随后出版的《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等教材以及各类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的教材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曾于1999年至2000年组编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等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专业课教科书(试用书)三本:《智力落后儿童心理学》、《聋童心理学》、《盲童心理学》。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特殊儿童教育是指针对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方面存在障碍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工作。
特殊儿童包括自闭症儿童、智力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儿童等。
特殊儿童由于身体或智力的限制,往往面临更多的教育问题,需要更为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目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寻求解决对策,以帮助这些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成长。
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特殊儿童教育资源不足。
由于特殊儿童数量相对较少,加之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特殊儿童教育资源的不足。
特殊儿童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关怀,但由于资源有限,很多特殊儿童无法获得应有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特殊儿童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而目前特殊儿童教育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缺乏专业化的培训和支持。
这就导致特殊儿童在学校中往往无法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支持,无法融入到正常的教育体系中。
特殊儿童教育的普及程度有限。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保障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但实际上,特殊儿童教育在很多地区仍然存在普及程度有限的问题。
特殊儿童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障碍,无法获得与其他正常儿童相同的教育机会。
特殊儿童教育的个性化程度不够高。
由于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较大,每个特殊儿童都需要量身定制的教育方案。
目前很多特殊儿童教育仍然采取统一化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特殊儿童的个性化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改善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加大特殊儿童教育资源的投入。
政府应当加大特殊儿童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增加特殊儿童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建设,提高特殊儿童获得教育资源的机会。
推动特殊儿童教育的个性化发展。
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加大对特殊儿童教育个性化方案的研究和探索力度,不断完善特殊儿童教育的个性化服务,切实满足特殊儿童的个性化需求。
特殊儿童教育是我们社会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改善。
只有通过加大对特殊儿童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强特殊儿童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推动特殊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和加强特殊儿童教育的个性化发展,我们才能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特殊儿童教育的困扰与应对措施
特殊儿童教育的困扰与应对措施引言特殊儿童教育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为特殊需求儿童提供优质教育,不仅关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更关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本文档旨在探讨特殊儿童教育中常见的困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家庭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特殊儿童教育的困扰1.1 诊断与评估困难准确诊断特殊儿童的身心障碍类型和程度,是开展有效教育的前提。
然而,评估工具和手段的限制,使得诊断工作往往存在一定难度。
1.2 教育资源短缺特殊教育需要定制化的教学资源和环境,如教材、教具、设施等。
然而,由于投入不足,很多学校和机构难以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1.3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特殊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较高要求。
但是,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尚不健全,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
1.4 家庭支持不足家庭是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支持力量。
然而,部分家长对特殊教育的认识不足,难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关爱。
1.5 社会歧视与排斥特殊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往往面临歧视和排斥,这给他们的教育和成长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二、应对措施2.1 完善诊断与评估体系加强对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更为科学、准确的评估工具,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2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为特殊儿童提供定制化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2.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特殊教育事业。
2.4 提升家庭支持力度加强对特殊儿童家庭的指导和支持,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促进家庭与学校的有效合作。
2.5 增强社会包容与理解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爱与理解,消除歧视和排斥,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结语特殊儿童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我们相信特殊儿童教育的困境必将得到改善,特殊儿童的权益将得到更好的保障,他们将在社会的关爱和庇护下茁壮成长。
特殊儿童学校适应评估的困难问题处理与解决
特殊儿童学校适应评估的困难问题处理与解决在特殊儿童教育领域,评估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特殊儿童通常面临着不同的学习和行为障碍,评估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然而,在进行特殊儿童学校适应评估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精心处理和解决。
评估的重要性评估是特殊儿童学校适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通过评估,教育工作者可以全面了解特殊儿童的认知能力、学习风格、行为特点等方面的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评估还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发现特殊儿童的潜能和优势,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面临的困难问题然而,在进行特殊儿童学校适应评估时,教育工作者常常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其中一些常见问题包括:1. 评估工具不够完善当前市面上的评估工具大多是通用的,无法针对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这导致评估结果可能不够准确和全面,影响到后续的教学计划制定和实施。
2. 评估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评估特殊儿童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评估人员,但是在一些地区,缺乏这样的专业人才,评估过程可能受到影响。
3. 家长参与度不高评估过程中,家长的参与度对于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非常重要。
然而,一些家长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充分参与评估过程,这也会对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以解决:1. 完善评估工具教育机构可以根据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研发或改进评估工具,使其更加符合特殊儿童的特点,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教育机构可以加大对评估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评估能力,确保评估过程的质量和准确性。
3. 提高家长参与度教育机构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引导和鼓励家长参与评估过程,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促进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结语特殊儿童学校适应评估是特殊儿童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特殊儿童心理康复的主要挑战与解决方案
特殊儿童心理康复的主要挑战与解决方案特殊儿童是指在心理、智力、身体或社会行为上有不同程度发展障碍的儿童。
这些障碍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困难,因此,特殊儿童心理康复成为了他们及其家庭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实施特殊儿童心理康复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些主要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挑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社会认知与接纳的挑战社会认知与接纳的挑战是特殊儿童心理康复中的一大问题。
由于特殊儿童与常人的行为差异较大,常常会受到同伴的排斥和歧视,这给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带来了严重的打击。
在学校和社交场合,特殊儿童常常被孤立和边缘化,导致他们缺乏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针对这个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加强对特殊儿童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特殊儿童的认知和理解,减少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
2. 鼓励社交活动和合作学习:组织特殊儿童与其他普通儿童进行社交活动和合作学习,促进彼此的交流与理解。
3.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为特殊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二、教育资源和机会的不平等特殊儿童往往面临教育资源和机会的不平等问题。
由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行为特点与常人不同,他们需要定制化的教学和康复计划。
然而,目前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缺乏相关资源和设备,无法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导致他们面临教育障碍。
针对这个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加大教育投入和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投入,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改善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设施和设备。
2. 建立定制化的教学计划:制定特殊儿童教育的定制化教学计划,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康复方案。
3. 培训和支持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提高教育工作者对特殊儿童教学和康复的专业水平和意识。
三、家庭支持和参与的缺失家庭支持和参与的缺失是特殊儿童心理康复中的另一个挑战。
由于特殊儿童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照顾,许多家庭面临压力和困惑,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和支持。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在于每个孩子都有权利接受良好的教育,无论他们是否有特殊需求。
特殊儿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融入社会和实现自身的发展。
通过专门设计的教育计划和支持,特殊儿童可以改善他们的学习能力、社交技能和生活质量。
特殊儿童教育不仅关乎他们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包容性和人文关怀。
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对每个孩子都平等教育权利的认可上。
无论特殊儿童的困难是什么,他们都应该有机会接受适合他们需求的教育,并获得适当的支持和关注。
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还在于培养人们对多样性和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让社会更加包容和友好。
通过加强特殊儿童教育,整个社会都可以受益,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
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1.2 现状分析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分析:特殊儿童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现阶段特殊儿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有些地区的特殊教育学校条件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匮乏,影响了教育质量。
特殊儿童教育存在着社会观念的偏见和歧视,不少人对特殊儿童持有偏见,导致这些儿童在社会中受到歧视,缺乏与正常儿童平等接触的机会。
特殊儿童家长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不仅要应对孩子的教育需求,还要面对外界对他们孩子的质疑和挑战。
特殊儿童教育现状并不乐观,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改善与促进。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加强特殊儿童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改进特殊教育政策,促进社会的包容和支持。
通过深入分析特殊儿童教育的特点和现行政策实施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探讨家长、社会和教育机构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责任,从而提出一些建议,以提升特殊儿童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促进特殊儿童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2. 正文2.1 特殊儿童教育的特点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较大。
当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的科技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特殊儿童数量的增加。
那么如何让这些特殊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就成为摆在我国教育发展面前的一个难题。
本文就对当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和现存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简单的了解。
关键词:特殊儿童特殊教育现状措施特殊儿童在我国人口数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特殊儿童的在心理与生理方面与普通儿童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那么对待特殊儿童我们就不能采取普通的教育方式,而是要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特殊教育。
要想让特殊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并惠及到每个特殊儿童,这就需要以教育部门为主干力量,民政、卫生、残联等多部门密切配合,并且还要积极的发展社会的力量来形成我国特殊教育的办学渠道。
1 特殊儿童与特殊教育所谓特殊儿童,是指在智力、情绪、肢体、行为语言等方面与一般的儿童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我国特殊儿童主要是指在生理或心理上有着各种缺陷的儿童。
为了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需要而特别设计的教育。
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着一些共同点,普通教育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在特殊教育中也能适用,但特殊教育也有着特殊的一面,它除了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外,还应该强调进行补偿缺陷和发展优势的教育。
在我国特殊教育一般可分为三种形式,开办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在普通的学校内设置特殊教育班和在普通学校的班级中进行随班就读。
目前第三种的特殊教育方式在我国较为普遍。
2 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现状在我国,特殊儿童教育隶属于现行的教育体系,一般情况下分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级中等以上教育,但是目前的教育立法体系中仍然缺乏单独的残疾人教育立法而且法律的执行力还不够,这就导致了现存的立法层次还难以发挥相应的效力,特殊儿童的教育权也得不到充分的保证。
根据《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我国的教育实施是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的体制,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要远远的低于普通儿童教育,这就存在着不教育经费不公平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5-11-20[作者简介] 韦小满(1962-),女,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副教授。
当前我国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韦小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北京 100875) [摘要] 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评估贯穿于整个特殊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
它可以为特殊需要儿童的鉴别、教育安置、个别化教育的制定和教育质量的监控提供依据,使特殊需要儿童获得公平、适当的教育。
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心理评估工具的研制、使用和管理比较混乱。
建议:(1)尽快为特殊教育及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评估立法;(2)大力发展特殊教师教育;(3)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心理评估工具的研制和使用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关键词] 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09(2006)01-0062-06 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是特殊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既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又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
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从评估到教学再到评估,每经过一次循环,教育教学又在一个较高水平上开始新的循环。
心理评估使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教学向预定的目标靠近。
一、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的基本内涵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评估(psy cholo gical as -sessm ent o f children w ith special needs )指的是为了搞好教育教学,评估者根据心理测量的结果和其他多方面的资料(如日常的观察记录、个人病史、家族病史、个人生长发育史、受教育的经历等),对特殊需要儿童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发展水平及存在问题做出判断、解释的过程。
首先,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的对象是有各种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过去,特殊教育的对象是残疾儿童,一般只包括盲、聋、弱智和肢体残疾儿童。
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今特殊教育的对象已大大超出上述四类残疾儿童的范围,它还包括学习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情绪行为障碍、孤独症和超常儿童等,这些儿童统称为特殊需要儿童。
现在心理评估的对象也不局限于特殊学校或特殊幼儿园里的儿童,而是扩展到普通学校和普通幼儿园中所有发展有异常的儿童。
其次,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是一个广泛收集资料的过程。
它所需收集的资料是多种多样的,若按获得的时间不同分类,可以分为现有的资料和新收集的资料两大类[1]。
现有的资料包括儿童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已接受过的各种检查、测试和记录等。
例如,儿童一出生就被测量身高和体重;去医院看病时,大夫会对其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做治疗记录;入学时,学校要登记学生及家庭的基本情况;入学后,参加各种考试和考查,有各种分数记录。
此外,学生做过的作业、绘画、手工制品等也可以作为评估的资料。
这些记录通常作为档案性资料保留在学校、医院或家里。
评估者如果能以适当的方式获得这些资料,就可以收集到大量有用的信息。
新收集的资料通常包括最近刚做过的或即将做的观察、访谈、课堂小测验、行为评定、标准化测验及医学检查等。
若按评估内容不同分类,所收集的资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有关生理病理的,如体格检查、染色体检查等;2.有关心理的,如各种感觉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动觉能力等)、运动能力(包括大动作技能、精细动作技能和动作协调能力等)、言语能力、智力、学业技能(包括拼音、阅读理解、书面表达、数学运算等)、人际交往技能、劳动技能、情绪情感、个性、适应行为等;3.有关教育和环境的,如家庭和学校的基本情况、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师的教学能力、社区环境及资源等等。
再次,收集资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定量的方法有测验法(包括各种智力量表、适应行为量表、问题行为量表、语言能力测验、成就测验和感觉动作统合测验等的使用)和实验室检查法,定性的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和儿童成长记录袋法等。
在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的过程中一般要以测验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多种方法结合。
最后,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的目的是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因此,它与教育实践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它不是为测量而测量,也不是简单地把用各种方法收集来的资料堆积在一起,而是通过为教育决策服务,最终使特殊需要儿童在教育中获益。
二、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的意义和作用自从1975年美国国会颁布《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T he Education o f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s A ct,简称94-142公法)以来,该法令经历了1986年、1990年、1997年和2004年四次重大的修订[2][3]。
虽然每次修订都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条款和实施细则,但是对特殊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一直是以下六条:1.零拒绝原则(zero reject principle),即所有的学生都有权利接受学校所提供的合适教育,无论他是否有残疾。
2.非歧视性评估原则(no n-discriminato ry assessment principle),即以教育安置为目的的评估不得带有任何文化偏见和种族歧视。
3.个别化教育原则(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inciple),即为每一位残疾学生制定一份个别化教育计划。
4.最少受限制环境原则(least restrictive envi-ronment principle),是指必须把所有的残疾学生都安置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
5.正当程序原则(due process principle),就是通过合法诉讼程序,家长有机会对学校所做的有关残疾学生的评估、教育安置和教育计划等发表意见,并解决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分歧。
6.家长参与原则(parent participation princi-ple),就是在评估和教育安置之前把有关的决定通知家长,家长有权参与残疾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
上述六条原则基本上都与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评估有密切的联系。
零拒绝原则要求为所有的适龄儿童提供合适的学校教育,不管他属于哪一类儿童,也不管他的残疾是轻度、中度或者是重度、极重度。
如果不通过心理评估,如何了解每一个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合适的学校教育”从何谈起?非歧视性评估原则直接反映了特殊教育对公平的、正确的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的迫切需要。
个别化教育原则要求为每个残疾儿童制定一份书面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 nal pro gram,简称IEP),在IEP中必须包含六个基本成分,即1.对学生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的说明,包括学生目前的身心发展和在各学科领域的发展水平,学生的残疾如何影响他参与普通教育计划的说明;2.长期教育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的确定,包括学年结束时学生参与普通教育计划所应达到的教育目标和根据他的特殊需要提出的其他教育目标,以及在实现长期教育目标的过程中他必须达到的各阶段教学目标的说明;3.为学生提供各种特殊教育、相关服务、辅助设施,以及给教师、行政人员提供支持的说明,包括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发展性、矫正性及其他适当的支持性服务,包括言语病理学服务、听力学服务、心理学服务、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娱乐、残疾儿童的早期鉴别和评估、咨询服务、以诊断或评估为目的的医学服务、学校卫生服务、校内社会工作服务及家长咨询和训练等,各种辅助器材如助听器、扩音器、放大镜、有声图书和假肢等的说明;4.有关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起止时间、频数、地点和持续时间的说明;5.对年满14岁的学生,还要说明为他开设哪些转衔服务(transition se rvice)的课程;对年满16岁的学生,说明提供转衔服务的时间、转衔服务的机构和联系方式等;6.对年度教育目标是否实现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和评估时间的说明[4]。
由此可见,IEP的制定与实施以及教育效果的检验,均有赖于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评估。
最少受限制环境原则体现了当代特殊教育的新理念,即把残疾儿童尽可能地安置在正常的环境中学习。
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迪诺(E.N.De-no)首先提出了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即把学习环境从受限制程度最少到受限制程度最多依次排列为:普通学校的全日制普通班,普通学校普通班与部分时间资源教室相结合,普通学校内的全日制特殊班,普通学校内的部分时间特殊班,隔离式全日制特殊学校,家庭教育,医院或其他隔离式教养机构,并且主张儿童的残疾程度越轻,越应该安置在受限制程度最少的普通班级中学习[5]。
这一主张现在已成为特殊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
如何根据儿童的残疾程度进行适当的教育安置,体现最少受限制原则,也需要实施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评估。
美国的特殊教育十分发达,通过对美国特殊教育立法中与评估有关的若干法律条款的分析可以看出,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在美国的特殊教育中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作为一种教育管理的手段,它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特殊需要儿童都能获得公正、优质的教育。
特殊需要儿童心理评估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鉴别,即确定被评估者是否为特殊需要儿童,如果是,应该属于哪一类,其特殊性程度如何。
除了盲、聋、肢体残疾儿童外,大部分特殊需要儿童的鉴别要靠心理评估。
例如,对弱智儿童的鉴别需要实施标准化智力测验和适应行为量表,对超常儿童的鉴别需要实施创造力测验、标准化智力测验、认知能力测验和个性测验等。
通过对分数组合模式的分析就可以判断被评估者是否为某一类特殊需要儿童。
如果被评估者符合某一类儿童的诊断标准,他就获得了特殊教育的资格。
2.教育安置,即根据特殊性程度把特殊需要儿童安排到某一种教育场所中接受教育。
目前一般都把轻度残疾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里,这有助于他们与普通儿童在一起活动,接触社会,回归社会。
一般把中、重度残疾儿童安置在特殊学校或普通学校的特殊班中,一方面,可以减轻普通班级教师的一部分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特殊学校或特殊班的人数比较少,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是了解残疾儿童特点的特殊教育教师,因此,比较容易满足这些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
在这里,特殊需要儿童的鉴别结果是决定把他安置在什么学校或班级中的最主要的依据。
3.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就是根据每一个特殊需要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制定有助于个体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方案。
当某个学生被鉴别为特殊需要儿童,学生所在学校的校长或教导主任要尽快确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名单(通常包括教师、行政人员、心理评估人员和家长等),并召开会议,共同商定如何对该生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如何确定年度教育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提供哪些相关的服务,如何评价教育效果等。
个别化教育制定得合不合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