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与课课练(09)概要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案第三单元:空间与图形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物体、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2.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具:长方体、正方体模型,相关图片。

2.学具:长方体、正方体模型,相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描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2.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教师展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

(4)学生举例说明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探究正方体的表面积(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教师展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

(4)学生举例说明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4.探究长方体的体积(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3)教师展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

(4)学生举例说明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5.探究正方体的体积(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正方体的体积?(2)学生分组讨论,得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3)教师展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

(4)学生举例说明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6.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相关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题目。

(3)教师展示答案,引导学生分析解题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第三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教学内容(课题)倒数教学目标和要求1,在计算、比较、观察,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理解“倒数”是不能孤立存在的。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备注栏一,教学过程师:请同学们结合语文的学习,猜几个字,中国的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如果把“杏”上下颠倒,变成什么字了?(呆)把“吴”字颠倒呢?(吞)。

那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师:事实上,一个数也可以倒过来变成另一个数,比如3/4倒过来变成了4/3,1/7倒过来变成7/1。

师:你能根据它的特性给它起个名字吗?(倒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

(板书课题:倒数)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24页,在书上完成“算一算”,并认真观察思考,看你有什么发现。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总结几组算式的共同特点(乘积都是1),以及算式左边的两个乘数的关系(分子和分母互相颠倒),从而引出倒数的概念。

师:你怎样描述上面算式中两个乘数的关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乘积是1 乘积是12/3*3/2=1 2*1/2=18/11*11/8=1 1/10*10=1`7/9*9/7=1 7*1/7=16/5*5/6=1 1/5*5=1分子和分母颠倒分子和分母颠倒师: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你能说出黑板上谁和谁互为倒数吗?还能举出其他例子来吗?(学生举例,教师板书:2/3和3/2互为倒数。

)师:你们是怎么理解“互为”这两个字的?能否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举例,如互为朋友是指互相是朋友。

)二,试一试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整数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数,1的倒数还是1。

三,想一想教师借助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说明0没有倒数。

四,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后记:分数除法,学生在计算的时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学生不是很掌握。

教学内容(课题)分数除法一(分数除以整数)教学目标和要求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要求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要求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要求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NO: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NO: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NO: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NO: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NO: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NO: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NO: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NO: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案NO:。

国标苏教版第十册数学第3-4单元教案(表格式)

国标苏教版第十册数学第3-4单元教案(表格式)
5、我们可以用画图来表示6的倍数、9的倍数,6和9的公倍数。
出示教科书第23页集合圈。学生看书完成。
6、完成练一练。
2和5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
三、稳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第1题。
这里需要写省略号吗为什么如果没有“50以内〞这个条件呢
2、完成练习四第2题。完成填表
4与一个数的乘积,与4有什么关系怎样找4和5的公倍数
你能说说,他们下次相遇,是在几月几日吗〔8月24日〕
你是怎样知道的
要知道他们下次相遇的日期,其实就是求什么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同学们又掌握了一些比较快的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
设计
随堂
检测
内容
教学
探讨
反思
课题
第 3 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难点:熟练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光盘。
2.学生准备:




师 生 互 动
二次备课
一、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完成一些公因数、公倍数的有关练习。
二、根本练习。
1、写出36和24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3、完成第5题。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能很快找出6和9的最大公因数20和30可以怎样很快找出最大公因数呢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大家讲讲你今天收获的内容。
板书
设计
公因数
1、2、3和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

北师大版第十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第十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分数乘法(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2——24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准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一、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1、什么叫整数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学生回忆整数乘法,并回答什么叫整数乘法。

2、出示题目,学生进行计算(1)6+6+6=6×3(2)12+12+12=()×()二、新授:1、出示题卡1个图案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学生仔细阅读题卡,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2、引导学生用涂一涂加法计算,乘法计算三种分式来解决问题。

学生交流各自计算的方法。

全班进行交流。

1 5 +15+15==1+1+153×15=15+15+15==35在交流各自的语言地理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三、涂一涂,算一算(1)2个3/7的和是多少?学生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3 7×2=67(2)3个5/16的和是多少?学生审题后,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5/16×3=5×3/16=15/16全班交流四、练习巩固1、5个3/8是多少?2、4个2/17是多少?3、6个3/25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整15+15+15=1+1+15=353×15=15+15+15=35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法则:分数乘整数,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出发,利用知识的迁移和扩展,通过操作、演示、观察、比较等活动,即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同时,引导学生操作,直观感悟,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北师大版数学第10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第10册全册教案

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我班有学生33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

前任老师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

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本学期应加以改进,力争使我班的合格率得到1 00%。

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学风气尚未形成,学优生和学差生的结对工作、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均大有文章可做。

二、教材分析:1、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1)分数乘法;(2)长方体(一);(3)分数除法;(4)长方体(二);(5)分数混合运算;(6)百分数;(7)统计;(8)总复习。

总目标一、数与代数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一)具体目标1.数的认识(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参见例2和例3](7)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第十册数学教案

第十册数学教案

第十册数学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第十册数学教案第十册数学教案(精选2篇)第十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6页例5及其相应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五的第5~10题。

沪教版第十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与课课练

沪教版第十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与课课练

第十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名称:列方程解应用题——典型应用题之一P15——P19 二、学生知识基础与教材分析1、学习本节教材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特点,会解答列出的方程形如a x ±b=c, a x ±bc=d, a x=bc,x ÷a=b ÷c,a ÷b -x=c 等的应用题,并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本节教材通过四个例题学习列出形如ax ±bx=c,(a ±b)x=ac 的方程来解答应用题。

从应用题内容来看,有以往算术解法中所提及的“已知面积和周长,求其中的一个未知量”、“和倍”、“差倍”、“和差”等典型应用题。

用算术方法解这些典型应用题有特殊的规律和特定的数量关系;而列方程解这些应用题,关键仍然是通过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式。

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在分析数量关系时可借助于线段图。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考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综合法,先根据条件写出一些式子,再从中找出反应相等关系的式子,建立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另一种是分析法,即先写出表示等量关系的式子,再写出等式左右两边的式子,建立方程。

应使学生学会这两种思考方法,提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但练习时可要求学生按自己的习惯去解题,不应强求一种思路。

教学时教师不必对一些典型应用题的名称和算术解的模式作介绍,以免冲淡分析、寻找等量关系的重点。

3、本单元主要内容:“已知面积和周长,求其中的一个未知量”、“和倍”、“差倍”、“和差” 的列方程解应用题。

三、结构图四、单元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2、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3、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1、结合具体情境,找出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从中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小学数学第十册的教学计划2篇

小学数学第十册的教学计划2篇

小学数学第十册的教学方案小学数学第十册的教学方案精选2篇〔一〕小学数学是孩子学习的重要组成局部,而小学数学第十册那么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

接下来,我将主要介绍小学数学第十册的教学方案,以便家长和老师更好地理解如何指导孩子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第十册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小学数学的根本知识和才能,理解和使用数学概念及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小学数学第十册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运用:孩子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擅长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 数与代数:通过掌握数的性质和应用,以及简单的代数表达式和方程式的概念,帮助孩子们建立数学思维,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根底。

3. 几何:进一步加深和拓展孩子们对图形、空间和几何概念的理解,掌握几何图形的根本构成和性质,为后续学习奠定根底。

4. 统计与概率:通过统计数据和概率的计算,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推理和判断才能,学会将概率的概念与事实联络起来。

针对小学数学第十册的学科特点,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 提供适当的例子和练习,激起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2. 老师可以采用讲授、实验、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引起孩子们的考虑。

通过如此操作,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分析才能。

3. 激发学生成生动性,让孩子们有一种自信的态度去学习数学。

老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加深孩子们学习的体验。

小学数学第十册的教学步骤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 课前准备:老师要提早准备好教材、教具、课件等内容,制定好教学方案,并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2. 课堂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展教学,例如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老师那么通过引导和刺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进步学生的数学才能。

3. 课后辅导:老师可以倾听和解决学生的问题,并及时提供辅导和指导。

小学数学第十册的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储藏方面:孩子们是否掌握了本册数学的根本知识和技能。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一、各单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教学建议第一单元:期初复习〔略〕其次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等四局部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道外表积和体积〔容积〕的含义;2.相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和容积单位〔升、毫升〕,驾驭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名数换算;3.使学生驾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外表积和体积,并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外表积和体积的计算教学难点:依据实际状况确定解题方法、敏捷运用公式教学建议: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驾驭是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外表积和体积的重要学问根底。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计算公式教材没给出,目的是造就学生能依据详细的条件和要求,想出计算的方法,更好地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教学中要注意比拟。

〔1〕比拟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异同;〔2〕比拟长方体外表积的不同算法;〔3〕比拟试验的结果,归纳长方体体积计算的公式;〔4〕比拟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的区分;〔5〕比拟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公式;〔6〕比拟外表积和体积的异同点〔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7〕比拟容积和体积之间的区分和联系;〔8〕比拟题目的条件、问题,选用恰当算法。

第三单元:简洁的统计〔四〕略第四单元:数的整除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五局部。

教学目标:1.使学生驾驭整除、约数、倍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分,能够有条理地进展思索。

2.驾驭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一般不超过两位数〕,会求最大公约数〔限两个数〕和最小公倍数。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第十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运算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的概念与运算2.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3.量的计量4.统计与概率5.数学问题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概念与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量的计量、统计与概率、数学问题解决。

2.教学难点: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概率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1.第一单元:数的概念与运算(1)数的认识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整数的概念,理解数的顺序、大小比较和数的组成。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数的概念。

(2)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与小数的基本概念,能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练习,让学生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和区别,提高转换能力。

(3)四则运算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基本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练习,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第二单元:几何图形的认识与计算(1)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各种平面图形。

(2)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第三单元:量的计量(1)长度单位与换算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概念,能熟练地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练习,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提高换算能力。

(2)质量单位与换算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质量单位(千克、克)的概念,能熟练地进行质量单位的换算。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练习,让学生理解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提高换算能力。

教案《第三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精品1人教数学三上(最新)

教案《第三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精品1人教数学三上(最新)

三测量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了一些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以后学习测量长度、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

因此学生的已有经验比较丰富,这就为分米和千米以及吨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能进行简单的估测和测量活动,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这些都为进一步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了。

教学要求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5.通过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测量的好习惯。

教学建议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两大特点:一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二是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与厘米,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并且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

可以说,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注意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如组织学生测量硬币、教材的厚度,测量课桌的长、宽;利用多媒体显示公路路标,距离是1千米的两地,质量是1吨的物体等。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

2.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

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和质量概念,是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

第十册数学第十单元设计与课课练(09)

第十册数学第十单元设计与课课练(09)

第十册数学第十单元设计与课课练(09)总复习(二)一、单元名称:方程与代数P72—P75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内容:解方程、列方程解文字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三、结构图四、单元教学目标1、复习各种类型的方程,加强验算。

2、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中的典型题目。

1、找出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五、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各种典型题目 。

难点:寻找等量关系。

关键:寻找等量关系。

六、单元课时和安排方程与代数(第一课时)一、用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1、汽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m小时行()千米。

2、一张桌子a元,一把椅子b元,学校买500套这样的桌椅,共付()元。

3、修一条路,甲队先修x天,每天修100米;乙队接着修,乙队15天修了y 米,两队每天修路()米,两队共修路()米,甲队修的比乙队多()米。

4、一个长方形,长m米,比宽长5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米二、化简下列各式12a-11a+4a 4x+16x-13x 25a+3b+15a3y-20-5+y 28a+17b+2a-19b 3+2x-3x+46n-10+2n+3 2a+2b 3x-(2x+5)三、先化简,再求它们的值当a=5,b=14时,求6a+b+2a的值。

当x=12时,求15x-(5x+7)的值。

四、解方程:3.2x-9=23 3(5x-4)=453x+24=5x-12 58-5x=43x=2x+15 5(2x+3)=20 3(8+x)÷2=18 1.5x+2x=2.8 5 x-6.9=2 x+4.2 6(x+5)÷2=75方程与代数(第二课时)列方程解文字题。

1、x的5倍比它的3倍多18,求x.。

2、0.5乘9以后减去一个数的3倍是4.2,求这个数。

精选-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精选-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使学生对长正方体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更加牢固。

2、进一步掌握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体积单位的进率。

复习重点: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体积单位的进率。

复习用具:长正方体的学具。

复习过程:一、复习单元的主要内容:(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问:看到课题你能想到到哪些知识?1、特征及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集合图)2、表面积:怎样求长正方体的表面积?(说出公式)3、体积和容积:(1)、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容积单位: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时用:升、毫升。

(3)、体积和容积的计算:(说出公式)二、练习:1、填空:(1)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不同,表面积是物体的大小,体积是物体所占的大小。

(2)、表面积和体积所用的计量单位不同,计量表面积用单位。

常用的单位有、、;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计量物体体积用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3)、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不同。

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是;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或。

计算长方体的表面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或。

(4)、一个正方体,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场之和是;表面积是;体积。

(5)、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5分米,高0.4分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6)、一根长方体材料,宽3分米,厚2厘米,体积是0.12立方米。

这根木材的长是,放在地上占地面积最大是。

2、判断:(1)、长方体中可以有两个相同的面是正方形。

()(2)、长方体中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3)、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4)、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一定不完全相同。

()(5)、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最少要用8个这样的正方体。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使学生对长正方体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更加牢固。

2、进一步掌握长正方体的外表积和体积的计算。

3、体积单位的进率。

长正方体的外表积和体积的计算。

体积单位的进率。

问:看到课题你能想到到哪些知识?1、特征及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集合图)2、外表积:怎样求长正方体的外表积?(说出公式)3、体积和容积:(1)、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容积单位: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时用:升、毫升。

(3)、体积和容积的计算:(说出公式)1、填空:(1)外表积和体积的意义不同,外表积是物体的大小,体积是物体所占的大小。

(2)、外表积和体积所用的计量单位不同,计量外表积用单位。

常用的单位有、、;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计量物体体积用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3)、外表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不同。

计算正方体的外表积是;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或。

计算长方体的外表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或。

(4)、一个正方体,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场之和是;外表积是;体积。

(5)、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5分米,高0.4分米。

这个长方体的外表积是;体积是。

(6)、一根长方体材料,宽3分米,厚2厘米,体积是0.12立方米。

这根木材的长是,放在地上占地面积最大是。

2、判断:(1)、长方体中可以有两个相同的面是正方形。

()(2)、长方体中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3)、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4)、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一定不完全相同。

()(5)、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最少要用8个这样的正方体。

()(6)、长方体中有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7)、当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时,它的外表积和体积就相同。

()3、选择正确答案:(1)、 3.05立方米=( )A 305立方分米B 3050立方分米 C30.5立方分米(2)、 4560立方分米=()A、4.56升B、4560升C、4.56立方米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和体积等知识得以稳固。

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教案三、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简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

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本单元分三小节编排: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节中,还介绍了容积的概念。

同时,按照《标准》的要求,新增加了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 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 m3、1 dm3、1cm3以及1 L、1 ml的实际意义。

3.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 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 m3、1 dm3、1 cm3以及1 L、1 ml的实际意义。

教学时间:12课时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第 十 册第 三 单元教学设计

第 十 册第 三 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教学措施:
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形体的空间观念,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和模型引入,通过观察、对比、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性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掌握这两个形体的特征。
⒉着重复习多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区别面与体的不同。在动手操作中感知表面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会根据实际情况解答求表面积的问题。
本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这些单位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⒊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是新知识,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转化及建立体积单位的进率是千进的概念。为学习体积的计算打基础。
数学学科第十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庄宇宁
本单元主题:长方体和正方体
本单元教材内容(课题):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关系、表面积和体积计算;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及本单元教材在全册教材中的位置及联系):
本单元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能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可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它几何立体图性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集合形体体积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与课课练(09)一、单元名称:列方程解应用题——典型应用题之一P15——P19 二、学生知识基础与教材分析1、学习本节教材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特点,会解答列出的方程形如a x ±b=c, a x ±bc=d, a x=bc,x ÷a=b ÷c,a ÷b -x=c 等的应用题,并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本节教材通过四个例题学习列出形如ax ±bx=c,(a ±b)x=ac 的方程来解答应用题。

从应用题内容来看,有以往算术解法中所提及的“已知面积和周长,求其中的一个未知量”、“和倍”、“差倍”、“和差”等典型应用题。

用算术方法解这些典型应用题有特殊的规律和特定的数量关系;而列方程解这些应用题,关键仍然是通过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式。

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在分析数量关系时可借助于线段图。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考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综合法,先根据条件写出一些式子,再从中找出反应相等关系的式子,建立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另一种是分析法,即先写出表示等量关系的式子,再写出等式左右两边的式子,建立方程。

应使学生学会这两种思考方法,提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但练习时可要求学生按自己的习惯去解题,不应强求一种思路。

教学时教师不必对一些典型应用题的名称和算术解的模式作介绍,以免冲淡分析、寻找等量关系的重点。

3、本单元主要内容:“已知面积和周长,求其中的一个未知量”、“和倍”、“差倍”、“和差” 的列方程解应用题。

三、结构图四、单元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2、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3、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1、结合具体情境,找出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从中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2、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1、积极参与同伴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方法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习习惯。

五、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会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

难点:应用题中有两个未知量时怎样设未知数。

关键:会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

六、单元课时和安排课课练1一、解方程8x ÷2=1.2 0.5(x +6)÷2=3.4 0.9x ÷3=1.84(x -5)÷2=13 5x ÷2=3 10(x +0.7)÷2=6二、求下列图形的未知量x C==18cm x C==46cm15 4.5 x s==6.75c ㎡ s==1. 5d ㎡ x1.8 1x68 s==88d ㎡x6 s==24c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1、用一根长40cm的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12cm,宽是多少cm?2、一块梯形土地,上底长40米,下底60米,这块梯形土地的面积是1500平方米,它的高是多少米?3、一种平行四边形的地砖,每一块的面积是28.8平方分米,底边是6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4、一个正方形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三角形的底是8厘米,三角形的高是多少厘米?5、一个长方形与一个梯形的面积相等。

已知长方形的长是5米,宽是4米,梯形的上底是2.3米,下底是2.7米,求这个梯形的高是多少米?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是宽的4倍,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课课练2一、列方程解应用题1、体育室里有篮球和足球共20个,其中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1.5倍,体育室里有篮球和足球各多少个?2、甲、乙两个车间共有工人664人,其中甲车间的人数是乙车间的3倍。

甲、乙两个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个?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56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4、小亚和小巧共有100元,小亚的钱数比小巧的2倍还多4元。

小亚、小巧各有几元?5、某校共有学生5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则男、女生分别有几人?6、一个梯形的面积是40平方米,高4米,下底的长是上底的3倍,这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分别长几米?7、三块布共长220米,第二块布长是第一块的3倍,第三块布长是第二块的2倍,三块布分别长多少米?课课练3一、解方程(1)3(x-1.8)÷2=12.6 (2)x÷13+0.7=2(3)6.4x+3.6+1.6x=4.4 (4)2.4-x=0.2x二、列式计算(1)一个数的9倍加上20等于这个数的11倍,求这个数。

(2)一个数减去2.8的差的5倍与这个数的3倍相等,求这个数。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1、父亲今年的年龄是小明的3.5倍,比小明大30岁,小明今年多少岁?2、水果店运进一批水果,其中运进的苹果比菠萝多460千克,苹果的重量是菠萝的3倍,水果店运进苹果和菠萝各多少千克?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1.2倍,长比宽多1.6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各是多少?课课练4一、解方程6x-x=35 5(x-5)=37.5 6x=15-1.5x11(x -3)÷0.4=5.5 4.3x -x+1.5x=9.6 2.4-x=0.2x二、看线段图写出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1等量关系:方程: 2、等量关系:方程:三、列方程解应用题1、小巧和小亚一起剪430个五角星,完成任务时小亚比小巧少剪70个,小巧和小亚各剪了几个五角星?2、 小丁丁和爸爸的年龄一共46岁,爸爸比小丁丁大26岁,爸爸和小丁丁各多少岁?3、 小胖期中考试时语文和数学总分是192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1800本小卡车的载重量X大卡车的载重量86吨205吨1200本科技书故事书重量------------------------------------------4、小明和小军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小明比小军轻1.5千克,小明和小军各重多少千克??5、书架两层共有书184本,第一层的本数比第二层的2倍少32本,两层书各有多少本?6、巧买了3本数学本和6本语文本,共用去6.84元,已知每本语文本比数学本贵0。

12元,语文本和数学本每本各多少元?拓展题买一批书共用了174元,买科技书用的钱是文艺书的2倍,买连环画比文艺书少用了6元,三种书各用了多少元?课课练5一、列式计算每分钟行70米,5分钟行几米?________两地相隔120米,每分钟行40米,几分钟行完?________两地相隔120米,2分钟行行完,每分钟行几米?________甲每分钟行50米,乙每分钟行40米,1分钟两人共行几米?________2分钟两人共行几米?_______5分钟两人共行几米?_______二、根据题意写出式子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一辆轿车每小时行60千米,卡车和轿车同时行了x小时,问:卡车行了多少千米?________轿车行了多少千米?________两车共行了多少千米?________三、填空;(1)沪宁高速公路全长约270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吉普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15千米,吉普车平均每小时行101千米,几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解:设()。

数量关系式是:()○()=()方程是:()(2)在公路上,一辆卡车正以3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在离卡车9千米的地方,一辆轿车正以50千米/时的速度赶上来,轿车几小时后在途中追上卡车?解:设()。

数量关系式是:()=()方程是:()四、选择(1)东西两村相距750米,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东西两村出发向西而行,甲每分行10米,乙每分行75米,几分后甲追上乙?解:设X分钟后甲追上乙方正确的方程是()A. 750-75x=100xB. 750+75x=100xC. 100x-75x=750D. 100x+75x=750(2)一组学生栽树苗,如果每人栽6棵,还剩10棵,如果每人栽8棵,还少6棵,这组学生有多少人?解:这组学生有x人。

正确的方程是()A. 6x-10=8x-6B. 6x+10=8x+6C. 6x+10=8x-6D. 6x-10=8x+6五、列方程解应用题1、有两根电线,第二根长度是第一根的2.5倍,如果第二根剪去12米,那么两根电线的长度就相等。

第二根电线原来长多少米?2、有两筐梨,甲筐梨重35千克,乙筐梨比甲筐轻7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梨放入乙筐,两筐梨的重量相等?(两种解法)3、书架的上层有120本书,下层有书56本,如果两层书架又各自放上同样的本数的书,这时上层的本数是下层的1.5倍,两层书架都放了几本书?4、有一块长方形稻田,这块稻田的面积是480平方米,它的长是40米,这块长方形稻田的宽是多少米?5、电影院周二下午安排两场电影连映,放映时间一共是200分钟。

第一场电影的放映时间是第二场电影的1.5倍。

这两场电影的放映时间分别是多少分钟?6、一支钢笔的售价比一支圆珠笔贵7元,是圆珠笔售价的3倍。

钢笔和圆珠笔的售价各是多少元?六、拓展练习妈妈和小红5年后的年龄和为52岁,今年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2.5倍,妈妈和小红今年各几岁?单元测试参考题一、解方程5(x+3) ÷2=10 7x+44.45+4x=10036x+44×3=240 48 +3x=9x二、列方程解应用题1、一块梯形土地,上底长40米,下底比上底长30米,面积是1375平方米,求这块梯形土地的高。

2、如下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12平方厘米,求它的周长。

3、小亚和小巧共有100元,小亚的钱数比小巧的2倍还多4元。

小亚、小巧各有多少元?4、今年兄弟两人年龄加起来一共20岁,弟弟比哥哥小4岁,再过3年兄弟两人的年龄各是多少?5、甲乙两个运输队共运煤454吨,甲队运的煤比乙队的2倍少80吨,甲乙两队各运煤多少吨?6、甲乙两个书架,甲书架上的书的本数是乙书架的1.5倍,如果从甲书架拿走20本后,两个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甲、乙两个书架各有书多少本?本单元参与设计的学校:南翔小学、苏民学校、怀少学校、真新小学、绿地小学组长南翔小学:朱燕青、苏民学校陆志刚2010-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