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疾病与人类健康与演示文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HIV增殖时可产生大量未整合的病毒cDNA,干扰细胞的正常生物合成;
c.感染T细胞表面gp120与非感染细胞的CD4结合,细胞融合死亡,T细胞减少。
2)免疫病理所引起的细胞损伤:
a.受染细胞膜上表达病毒的包膜糖蛋白,可激活特异性CTL的识别,或与特异 性抗体结合后通过ADCC作用而破坏细胞;
b.HIV的gp120与细胞膜上的MHCⅡ类分子有一同源区,抗gp120抗体能与这类 T细胞起交叉反应,即病毒诱导的自身免疫使细胞造成免疫病损害或功能障碍。
4)HIV感染所致神经细胞损害:约有40%~90%的AIDS患者出 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异常,包括HIV脑病、脊髓病变、周围神经 炎和严重的AIDS痴呆综合征。
HIV对CD4+T 细胞损害的机制
1)病毒感染对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
致病性与免疫性
a.病毒包膜糖蛋白插入细胞膜或病毒的出芽释放,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
➢临床表现
4)典型AIDS
致病性与免疫性
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合并各种条件致病菌(如 分枝杆菌、念珠菌、卡氏肺孢 菌等)或其他病毒(如EBV,CMV、 HHV-8型等)感染;
并发卡波济肉瘤(Kaposi sarcoma) 。
在感染后10年内约有50% 的人会发展为AIDS。AIDS的5 年间死亡率约为90%,多于临 床症状出现后2年内死亡。
病毒基因组全长约9200bp, 其5’端和3’端各有一段相同的 核苷酸序列,是长末端重复序 列(LTR),中间含有env 、pol、 gag 3个结构基因和tat、rev、 nef、vif、vpu、vpr等6个调节 基因。
➢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生物学性状
结构基因
env基因:编码gp41: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胞膜的融合;
gp120:有病毒颗粒与NT抗体及宿主细胞表面
的CD4分子结合的部位。
pol基因:编码产生逆转录酶(p66/ p53)和整合酶(p31),与
病毒的复制有关。
gag基因:编码产生蛋白前体,经酶解后形成3种蛋白(P17、
P24、P15)。
调节基因: tat、rev、nef、vif、vpu、vpr
tat、rev和nef的产物对HIV表达的正、负调节以及对维持
➢ HIV的致病机制
致病性与免疫性
1)选择性地侵犯CD4+T 细胞,CD4/CD8比例倒置,导致免疫功能 紊乱。
2)HIV感染后B细胞多克隆活化,出现高丙球蛋白血症,循环血 中免疫复合物及自身抗体含量增高,但对新抗原刺激的应答 受到很大阻碍。
3)单核-巨噬细胞也表达少量CD4分子,受HIV感染后通常不被 杀死,成为感染后较长时期的病毒储存者。
3)HIV感染诱导细胞凋亡:
病毒激活T细胞凋亡基因,表达FAS受体,当其与细胞表面FAS结合后最终导致感 染细胞死亡。
致病性与免疫性
3.机体对HIV感染的免疫应答
机体感染HIV后产生多种抗体,包括抗gp120等中和抗体。 HIV感染也可刺激机体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包括CTL细胞、NK 细胞及ADCC的杀伤活性,但细胞免疫依然不能清除有HIV潜伏 感染的细胞,这与病毒能逃逸免疫作用有关,如: 1) HIV损伤CD4细胞,使整个免疫系统的功能失效; 2) 病毒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中,细胞不表达或少表达病毒 结构蛋白,使宿主长期呈“无抗原状态; 3) 病毒包膜糖蛋白的一些区段的高变异性,致使不断出现新抗原 而逃逸免疫系统的识别; 4) HIV对各种免疫细胞均有损害。故表明机体的免疫力不足以清 除病毒,HIV一经感染便终生携带病毒。
HIV在细胞中复制平衡和控制HIV潜伏有重要意义。
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对病毒转录的调控起关键作用。
➢病毒的复制
生物学性状
HIV病毒体的包膜糖蛋白刺 突与细胞上的特异受体结合, 然后病毒包膜与细胞膜发生融 合。核衣壳进入细胞质内脱壳, 释放其核心RNA进行复制。
➢病毒变异性
生物学性状
HIV基因组可发生变异,最易变异的是编码包膜糖 蛋白的env基因和调节基因nef。
➢ 培养特性
生物学性状
HIV仅感染表面有CD4受 体的细胞。实验室中常用正 常人T细胞分离病毒。感染 病毒的细胞出现CPE。动物 模型可用HIV感染恒河猴和 黑猩猩。
➢抵抗力
生物学性状
HIV的抵抗力不强,以下条件可被灭活:
1) 56℃加热 30min; 2) 冻干血制品需68℃ 72h方能保证污染病毒的灭活; 3) 高压蒸气灭菌(103.4kpa/121.3℃)20min可被灭活; 4) 10%漂白粉液、0.5%次氯酸钠、50%乙醇、35%异丙醇、
0.3%H2O2 、 0.5% 来 苏 等 消 毒 液 中 室 温 10min 保 证 完 全 被 灭活。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传染源 a)HIV无症状携带者 b)艾滋病患者
传播途径
1)性传播:STD之一 同性恋 异性恋
2)血液传播:医源性 吸毒者
3)母 婴传播:胎盘 产道 哺乳
致病性与免疫性
Baidu Nhomakorabea
估计病毒env基因核苷酸变异概率每年每个位点约 0.1%,其变异率与流感病毒相似。
根据nef基因序列的异同将HIV-1分为M、O、N等3组 (group)12个亚型(subtype);HIV-2型为A~F等6个亚型。
在非洲主要流的是HIV-1的 A、C、D、和E亚型,我 国云南省感染者主要为B和C亚型。全球流行将以C和E亚 型为主,另外各亚型的流行时间和传播情况也不同。
第八章疾病与人类健康与演示 文稿
优选第八章疾病与人类健康与
➢形态结构
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构
生物学性状
核衣壳 核酸:两条ssRNA与核衣壳蛋白(P7)结合形成双体结构
衣壳:双层壳膜 内层为衣壳蛋白(P24)
外层为内膜蛋白(P17)
包 膜 脂质双层 刺 突 gp120,gp41
➢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生物学性状
➢临床表现
1)原发感染
致病性与免疫性
HIV进入机体后病毒开始复制, 约在8~12w时出现病毒血症,此期病 毒在体内广泛播散,并开始在淋巴样 器官种植,3~6w在许多病人 (50%~70%)体内发展成急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样表现,其后大多数病毒 以前病毒的形式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 体内,进入长期的、无症状的潜伏感 染期。
➢临床表现
2) 潜伏感染
致病性与免疫性
此期可长达6个月至10年。 临床无症状,有些病人可出现无 痛性淋巴结肿大。当机体受到各 种因素的激发使潜伏感染的病毒 再次大量增殖而引致免疫损害时, 才出现临床症状,进入AIDS相关 综合征期。
➢临床表现
3)AIDS相关综合征
致病性与免疫性
(AIDS-rilated complex,ARC) 早期有发热、盗汗、全身倦 怠、体重下降、皮疹及慢性 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并有进 行性淋巴结病及舌上白斑等 口腔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