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家西番_传统婚俗文化及其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西番”传统婚俗文化及其变迁
芦兰花①余粮才②
(①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②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
“家西番”是对生活在青海东部地区的湟源、湟中、大通、平安和民和等县,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讲
汉语、生活习俗受汉族影响较大的藏族群众的称呼。在以上县市的史志中,只有湟源县对“家西番”有所记载。湟源县位于青海东部农业区西端的日月山麓,湟水上游。湟源县最早的县志《丹噶尔厅志》
卷六“人类”中记载:“南乡(包括日月藏族乡、和平乡等)一带克素尔、兔尔干各庄,有西番住屋耕田者,名曰东科寺佃户,与汉民杂居,间有读书者,土
人称为‘家西番’,即熟番也。”[1]
《湟源风土调查录》在“种族”一栏中记载:“五族杂处,大部分均系汉族,城关杂居回族,东南乡多番族,其习俗多陈汉风
正在同化时期,土人称为“家西番。”[2]
《湟源县志》:“藏族,宋元时称‘吐蕃’,驻牧湟源,明末,渐次开垦,牧而兼耕,清代多为东科寺佃户,称‘家西番’”。[3]在与当地的汉、回、蒙等族的交往过程中,“家西番”
逐渐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文化,生产方式转变为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形
成了一种既不同于牧区藏族,也不同与当地汉族及
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海各族人民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
原有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民俗活动、传统文化正在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这种变化
越来越快,“家西番”的宗教信仰、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婚恋礼俗,从择偶订亲、迎娶到婚后习俗都发生着变迁,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藏汉文化融合的多姿多彩的风貌,具有鲜明的民族与地域特征。本文以青海省湟源县为例,探讨“家西番”婚俗及婚礼仪式的变化,并试
图分析变迁的原因及趋势。一、“家西番”婚俗仪式的变化(一)通婚范围与择偶标准
清顺治初,四世东科尔嘉木羊嘉措,向固始汗
收稿日期:2010-03-22
基金项目: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湟水河流域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8C Y Y 009.
第一作者简介:芦兰花(1974-),女,藏族,青海湟源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甘肃天水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方言与地域文化。
摘要:“家西番”传统婚俗文化随着当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正在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家西番”的通婚范围、择偶标准以及结婚程序和仪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家西番”传统婚俗
文化的变迁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以及“家西番”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民族的融合有关。
关键词:家西番;婚俗文化;变迁中图分类号:K89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738(2010)03-143-05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TIBET UNIVERSITY
Vol.25No.3Sep.2010
第25卷第3期2010年9月
建议在河湟地带,划出土地,修建寺院,弘扬佛法,固始汗答应了他的请求。在顺治二年(1646)将青海东南德木卡尔地区(今湟源)赐给嘉木羊嘉措,并以金印卷为凭。据清人许公武著《青海纪略》记载,
“东科寺占有的土地,当在一万三千公顷(含非耕地)。而典租寺院土地赖以为生者,当在两千户左右。”[4]由于“家西番”多为东科寺佃户,所以没有贵族与平民之分,也没有“等级内婚制”。但是,
“家西番”基本上实行民族内婚制,一旦和其他民族缔结婚姻,就会遭到家庭和家族的阻挠以及舆论的谴责。
婚姻能否缔结,还要看男女双方的生肖和生辰是相生还是相克,人们十分忌讳属相不合,认为如果生肖相克婚姻就不会幸福,夫妻间会吵架、打架甚至离婚。例如,当地流传“鸡见猴,隔夜的愁”,“牛咬马、鸡”等说法。此外,
“家西番”在订婚前,还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拿到寺院去,看看是吉还是凶,从而决定婚姻的缔结与否。
传统的“家西番”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家长相中了某男或某女,事先并不告诉子女,也不征求意见,直到成婚前才通知子女。民间有一种说法,“父母指到石头上,就是石头;指到胡基(当地方言,意为土块土坯)上就是胡基。”说明父母之命的绝对和难违。年轻人的自由恋爱被视为一种不光彩的行为。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家西番”的适婚范围和禁例均有所变化。虽然“家西番”选择对象优先考虑本民族,由于风俗习惯不同,当地汉族也不愿意和“家西番”结亲。但是“家西番”和汉族之间通婚数量已大大增加,对两族之间的通婚也由反对变成默许的态度。虽然婚嫁与否的最终决定权在父母,但子女在选择配偶时已有了较大的自由,家长在提亲前会征求子女的意见。事实上许多情况都是子女自由恋爱后,将自己的意愿告诉家长,由家长出面请人提亲和订婚,最后安排婚嫁。
(二)结婚程序及仪式
“家西番”结婚的方式除女方出嫁以外,还有男方到女方家入赘的习惯。《丹噶尔厅志》卷五记载:“境内南乡一带东科尔佃户,原系西番种类,其婚多属招赘女家,男方反受聘礼,而冒女家之姓。”[5]一般情况下,当男方家看上一个姑娘以后,便委托媒人带上哈达、茶叶、酒等到女方家提亲。如果女方家觉得这门亲事合适或者可以考虑,就暂时收下礼
品,如果认为不合适,则将礼物退回。
提亲之事大功告成后,双方父母便会商定择吉日举行“自愿”的订婚礼。这是举行婚礼之前的一次较为隆重的仪式。男方家由媒人带着4至6人到女方家,女方家也邀请至亲,摆上宴席,进行庆贺。过去女方因害羞不敢见男方,有些姑娘在结婚前只从门缝里见过男方。现在男女方在“自愿”时交换定情物,如手表、鞋垫、手机等。
“家西番”把送聘礼用汉语称作“送礼”,以前送礼多送藏服,包括“擦日”、“辫套”(绣花的套发辫的套子,也叫筒筒)、
“半长”(右衽、半长衣服)、“滚头”(一种帽子)、水獭皮等。改革开放后一般藏服和汉装各送一半,现在送礼基本上只送汉装。
姑娘出嫁,以前一般请喇嘛卜卦,确定出嫁的吉日。男方到女方家娶亲时,一般去3至5人,其中包括男方长辈、媒人等。“家西番”娶亲讲究时间早,天一亮就到女方家去。女方家在大门口摆上接桌,献上酒茶等。娶亲人到门口献上“哈达”,用酒菜祭天、祭地,这时女方家的姑娘们有的唱藏曲迎接,有的从大门到房门口,准备好一桶桶、一勺勺的清水,娶亲人在大门外也做防泼水的准备,娶亲人进门时,站在大门后的新娘母亲向天空泼一勺掺有牛奶的白水,表示祭天神。然后娶亲人长辈一人先进门,不许泼水,长辈进到客房后,媒人等开始抢着进大门,这时姑娘们你一勺,她一勺地往娶亲人身上泼水,有时娶亲者被全身淋湿,在寒冷的冬天,往往冻结成冰。女方家的姑娘们尽情泼水,有的娶亲人进了房还向他们身上泼水,直到娶亲人拿出几尺红布向姑娘们敬上酒后,泼水才算罢休。在冬季几乎满院子都成了冰地。泼水的意思是驱赶跟着娶亲人来的邪魔,使出嫁的姑娘平安吉祥。当地汉族讲究拦住大门抢娶亲人的包袱。姑娘这天一直坐在炕上,头上梳三个辫,辫梢缠一缕活羊的羊毛。炕上放一方桌,方桌上供糌粑、酥油等。姑娘临行前,要到堂屋拜别“家神”,出房门时还要向屋内撒一把红筷子,表示“姑娘走了,财宝不走”。女方家的亲友送姑娘到婆家。男方在家门口放鞭炮,唱欢迎的藏曲,新娘下马(或下车)落脚时地上铺一张羊皮,新娘踩过羊皮后,男女双方家的亲友争着抢羊皮,谁抢到羊皮意味着谁家的财路好,会兴旺发达。新娘进门时,新郎背着枪和伴郎站在大门顶上,以示在以后的日子中能管住新娘,支配家务。女方家在酒席后,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