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美术史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年中国美术史复习题
解释:
仰韶文化彩陶:
以质朴明快、绚丽多彩为特色的仰韶文化的彩陶图案,是我国先民为世界艺术宝库做出的卓越贡献。由于时间与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的彩陶器形与纹饰,可分为数种类型,其中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马踏飞燕:
擂台东汉墓出土的一件铜马式。通高34.5厘米,作者独具匠心,铸造一匹矫健奔驰的骏马,三足腾空,一足踩在展翅疾飞的燕隼背上,暗示天马奔腾的速度超过了燕隼,具有携风带雨的气势。其侧视的基本构图呈倒三角形,运动感很强。作者巧妙地让燕隼的双翅展开,加强雕像支点的稳定感,同时用燕隼的疾飞之态烘托出天马的神速,取得了内容与形式、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统一,堪称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奇葩。
《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中的十九品位于龙门石窟的古阳洞,其余一品位于老龙洞外的第660窟。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书法的代表作。作品笔笔方正,结体完美,具有力度超拔的特点。其中《杨大眼造像记》、《始平公造像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前者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以北齐的曹仲达为代表。他以画梵像著称,被称为“曹家样”;后者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以唐代的吴道子为代表。其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成为“吴家样”。
青花瓷: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改变了唐宋陶瓷主要以印花、刻花、划花为装饰的方法而用绘画表现,自由挥洒,白地蓝花,清新素雅,颇有水墨画的意趣。(常见的装饰纹饰有松、梅、竹、牡丹、菊花、荷花、缠枝莲、芭蕉、湖石及龙、凤、鹤、鹿、鸳鸯、鸟雀、鱼类等,也有装饰历史戏曲故事者。)
灵岩寺彩塑:
灵岩寺为国内著名古刹。千佛殿内有彩塑罗汉40躯,高与真人等,形貌上可看出不同年龄、阅历及性格特征,眉目神情生动入微,呼之欲出,体现了宋塑高度的写实水平,塑像完全是现实生活中的僧人形象而较少“佛性”,体现了宗教雕塑的世俗化倾向。
元四家:
元代中晚期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画家当数被称为“元四家”的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都是江浙一带的文人,擅长水墨山水,又兼工竹石。他们的山水重于笔墨,将球风格,但仍有一定山水根据。他们通过山水书法一定的理想,并题跋诗文加以阐述。但情调多过于伤感、淡薄、孤寂,反映了当时社会动乱的无可奈何。
《虢国夫人游春图》:
是以盛唐宫廷妇女生活为创作题材。画的是杨贵妃姐妹三月三日游春的场景,画面上马的步伐轻快,人的形态从容,符合郊游的愉快主题。不依靠背景,仅以一组人物的配置、马的跑动和色彩运用而能衬托出春天的气息是此幅作品的成功之处,这一骑从行列对表现当时豪贵生活的骄纵富有概括意义。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传世的唯一作品,表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夜宴图以长卷形式分为夜宴、观舞、休息、演乐、宾客应酬等五个场面。画中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不同的身姿容貌以致手的表情都处理的较为成功。此图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里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较之其他表现贵族生活的画卷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王羲之:
字逸少,司徒王导从子,官至右军将军,史称王右军。(书法初学卫夫人,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后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观览南北诸家名迹刻石,渐变古风,被称作“草隶、八分、飞白、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他的成就之一就是与从弟王洽变章草为今草,创造了韵媚婉转的书体新风,更重要的贡献在于变革楷书与行书,成为一代风范,后代奉之为“书圣”。
顾恺之:
他是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他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其重视眼神的描绘。同时他也擅长以绘画艺术的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其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他的画论著作有《画云台山记》《论画》。
因缘故事:
莫高窟北朝窟内壁画中有本生和姻缘故事。本省市巴利文的音译,表现释迦所述前世因缘故事,长以前生为国王、王子、婆罗门、商人以及弱小动物的遭遇为比喻,突出施舍、仁义等思想,宣扬忍辱牺牲、舍己为人的苦行。
武梁祠画像石:
武梁祠是在山东嘉祥武翟山(旧称紫云山)发现的一组“武氏墓群石刻”中的一部分,由一对石阙、《武梁碑》及五块画像石组成。其中两块画像石雕刻祥瑞图,其余三块皆分四层(列)雕刻(尖顶上的西王母像不计在内)。每块石上除刻有众多故事及一百多个人物外,还有文字二百余个。画像内容多取自古代传说及《孝子传》、《列女传》、《史记》等典籍,也有对死者生前生活、游乐等方面的描绘。都具有贬斥秦王的含义,是汉代最流行的画像石刻题材。内容丰富,雕刻生动。
《林泉高致》:
北宋山水画画家郭熙的山水画主张,经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全书共分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林泉高致》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理论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为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山水画创作规律的著作。
赵孟頫:
元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兼顾诸体,特别以行、草、小楷最佳。在书法方面,他不满宋朝末流摒弃古法、随意挥洒的书风,竭力提倡恢复”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传统。他又是最先在画上题诗,将”诗、书、画“合为一体的创始者。他的传世书法作品极多,楷书有《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胆巴碑》等,小楷有《汲黯传》、《道德经》等;行草书有《洛神赋》、《千字文》、《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等。
恽南田:
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早年主攻山水画,作品空灵清旷。中年以后专攻花卉,创设骨画法,此画法以色彩直接渲染,粉笔带脂,点染并用。同时,讲究以写生为基础,极力摹写,得其活色天香而后已。在创作中,重在”摄情“,画风清新雅丽、淡冶秀美,于绚烂中求平淡天真,表现了”清如水碧,洁如霜露“、”天仙化人“般理想化的美的境界,极好的体现出董其昌所极力推崇的文人画旨趣。代表作有《灵岩山图》《锦石秋花图》《花卉册》等。董其昌:
明代书画家。他对文人山水画的重要贡献,在于它进一步提纯了绘画语言,即把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从绘画的综合因素中突出出来,不再仅仅作为营造图像的手段,而是成为绘画表现的重要目的。他主张化古为我,”集其大成,自出机杼“。
赵佶:
赵佶,即宋徽宗,北宋最后一个皇帝。他政治上昏庸,艺术上却颇有才能。精通音律,擅长书画鉴赏,还建立了翰林书画院。(他命工匠摹刻《大观太清楼帖》,精妙在《淳化阁帖》之上。他命书画院的书画博士将历代著名的书画家资料和古代钟鼎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