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翟中和第四版)
(完整版)翟中和版-细胞生物学各章习题及解答完整修订版
![(完整版)翟中和版-细胞生物学各章习题及解答完整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cdab779b89680203d825e0.png)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发展及目前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如细胞的大小及外部形态、染色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核、核仁等,目前用于研究细胞显微结构的工具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3、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如内质网膜、核膜、微管、微丝、核糖体等,目前用于亚显微结构研究的工具主要有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X线衍射仪等。
4、细胞学cytology: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细胞学的确立是从施莱登(1838)和施旺(1839)的细胞学说的提出开始的,而大部分细胞学的基础知识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得到的。
在这一时期,显微镜的观察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详细地观察到核和其他细胞结构、有丝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受精时的核融合等,细胞内的渗透压和细胞膜的透性等生理学方面的知识也有了发展。
对于生殖过程中的细胞以及核的行为的研究,对于发展遗传和进化的理论起了很大作用。
5、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是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主要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技术,分析研究细胞各种结构中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构造、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分子的相互作用及遗传性状的表现的控制等。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及课后习题答案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及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a2cb9a02d276a200292ea9.png)
第一章细胞基本知识1.cell theory (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
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①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 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 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 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2.prokaryotic cell (原核细胞) 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
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 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3.eukaryotic cell(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称为真核细胞,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 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核仁和核基质; 遗传信息量大,并且有特化的膜相结构。
真核细胞的种类繁多, 既包括大量的单细胞生物和原生生物(如原生动物和一些藻类细胞), 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一切动植物)的细胞。
4.cell plasma (细胞质) 是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 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 包括透明的粘液状的胞质溶胶及悬浮于其中的细胞器。
5. protoplasm (原生质) 生活细胞中所有的生活物质, 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
6. protoplast (原生质体) 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 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
如植物细胞和细菌(或其它有细胞壁的细胞)通过酶解使细胞壁溶解而得到的具有质膜的原生质球状体。
动物细胞就相当于原生质体。
7. mycoplasma (支原体) 是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支原体的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直径为0.1~0.3 um, 约为细菌的十分之一, 能够通过滤菌器。
支原体形态多变,有圆形、丝状或梨形,光镜下难以看清其结构。
支原体具有细胞膜,但没有细胞壁。
它有一环状双螺旋DNA,没有类似细菌的核区(拟核), 能指导合成700多种蛋白质。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与答案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10a3abf8c75fbfc77db257.png)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
二、填空题1、细胞分裂有直接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三种类型。
2、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和达尔文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3、细胞学说、进化论和遗传学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4、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展开研究的科学。
5、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人是荷兰学者列文虎克。
三、问答题:1、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3大基本问题是什么?答:①基因组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②基因表达产物是如何逐级组装成能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的?这种自组装过程的调控程序与调控机制是什么?③基因及其表达的产物,特别是各种信号分子与活性因子是如何调节诸如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等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2、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答:①生物膜与细胞器②细胞信号转导③细胞骨架体系④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⑤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⑥细胞分化及干细胞生物学⑦细胞死亡⑧细胞衰老⑨细胞工程⑩细胞的起源与进化3、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病毒(virus):非细胞形态生命体,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必须在活细胞体内复制繁殖,彻底寄生性。
3、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的和结构的细胞,细菌是原核细胞的代表。
4、质粒:细菌的核外DNA。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翟中和第四版)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翟中和第四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00f5c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2.png)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翟中和第四版)各章节概述第1章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它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①生物膜与细胞器;②细胞信号转导;③细胞骨架体系;④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⑤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⑥细胞分化及干细胞;⑦细胞死亡;⑧细胞衰老;⑨细胞工程;⑩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本章回顾了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的简史,阐述了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重要意义,分析了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基础与条件。
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细胞的发现;②细胞学说的建立;③细胞学的经典时期;④实验细胞学时期;⑤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当今的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为出发点,在各层次上探索生命现象的最基本、最核心问题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第2章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单位。
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虽然是“社会化”的细胞,但它们又保持着形态结构的独立性,每一个细胞具有自己完整的结构体系。
(2)细胞是有机体代谢与执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细胞内的一切生化过程与试管内的生化过程的根本不同点,是细胞有严格自动控制的代谢体系,并且有保证完成生命过程有序性的独立的结构装置。
(3)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依靠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来实现的。
细胞是研究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每一个细胞都具有遗传的全能性(除少数特化细胞)。
构成各种生物机体的细胞的种类繁多,结构与功能各异,但它们都具有基本共性:细胞膜,两种核酸(DNA 与RNA),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与一分为二的增殖方式,这些是细胞结构与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
种类繁多的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两大类。
近年认为原核细胞并不是统一的一大类,建议将细胞划分为原核细胞、古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三大类。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翟中和第四版)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翟中和第四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cb4fde453610661fd9f4df.png)
癌基因oncogene 通常表示原癌基因(proto oncogene)的突变体,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使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并转变成癌细胞,故称癌基因。
氨酰-tRNA合成酶aminoacyl tRNA synthetase 将氨基酸和对应的tRNA的3′端进行共价连接形成氨酰-tRNA的酶。
不同的氨基酸被不同的氨酰-tRNA合成酶所识别。
暗反应light independent reaction 光合作用中的另外一种反应,又称碳同化反应(ion)。
该反应利用光反应生成的ATP和NADPH中的能量,固定CO2生成糖类。
白介素-1β转换酶interleukin-1β convertingenzyme,ICECaspase-1,Caspase家族成员之一,线虫Ced3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同源蛋白,催化白介素-1β前体的剪切成熟过程。
半桥粒hemidesmosome 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种特化的黏着结构,将细胞黏附到基膜上。
胞间连丝plasmodesma 相邻植物细胞之间的联系通道,直接穿过两相邻细胞的细胞壁。
胞内体endosome 动物细胞内由膜包围的细胞器,其作用是转运由胞吞作用新摄取的物质到溶酶体被降解。
胞内体被认为是胞吞物质的主要分选站。
胞吐作用exocytosis 携带有内容物的膜泡与质膜融合,将内容物释放到胞外的过程。
胞吞作用endocytosis 通过质膜内陷形成膜泡,将细胞外或细胞质膜表面的物质包裹到膜泡内并转运到细胞内(胞饮和吞噬作用)。
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如胶原和蛋白聚糖等,在决定细胞形状和活性的过程中起着一种整合作用。
胞质动力蛋白cytoplasmic dynein 由多条肽链组成的巨型马达蛋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膜泡或膜性细胞器等沿微管朝负极转运。
胞质分裂cytokinesis 细胞周期的一部分,在此期间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及答案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8c159008a1284ac85043b6.png)
二、选择题
1、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共同存在的细胞器是( D )
A. 中心粒
B. 叶绿体
C. 溶酶体
D. 核
糖体
2、在病毒与细胞起源的关系上,下面的哪种观点越来越有说服
力( C )
A. 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B. 生物大分子→细胞
和病毒
C. 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D. 都不对
3、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较,原核细胞具有( C )
程度上影响宿主 DNA 复制与转录;病毒 DNA 复制之后表达晚期蛋白, 晚期蛋白是病毒包装过程中所需要的蛋白。
②RNA 病毒:一般在细胞质内复制,RNA(+)病毒的 RNA 本身就 可以作为模板,利用宿主的代谢系统翻译出病毒的早期蛋白,而 RNA(-)病毒必须以本身 RNA 为模板,利用病毒本身携带的 RNA 聚合 酶合成病毒的 mRNA;早期蛋白抑制宿主 DNA 的复制与转录,催化病 毒基因组 RNA 的合成;病毒 mRNA 与宿主的核糖体相结合翻译出病 毒的结构蛋白的等晚期蛋白;新复制的 RNA 与病毒蛋白组装。
③反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核中复制,以病毒的 RNA 为模板在病 毒自身携带的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病毒 DNA 分子,整合到宿主 DNA, 以 次 段 整 合 DNA 为 模 板 , 合 成 新 的 病 毒 基 因 组 RNA 和 mRNA,后者与核糖体相结合,翻译出各种病毒蛋白,其中包括病毒 的反转录酶,最后装配子代病毒。
细胞克隆 :用单细胞克隆培养或通过药物筛选的方法 从某一细胞系中分离出单个细胞,并由此增殖形成的,具有 基本相同的遗传性状的细胞群体。 细胞系 :原代细胞传 40~50 代次,并且仍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 体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这种传代细胞称作细胞系。 细胞株 :有特殊的遗传标记或性质,这样的细胞系可以成为细 胞株。 原代细胞 :从有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 传代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后的细胞 单克隆抗体 :产生抗体的淋巴细胞同肿瘤细胞融合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来自翟中和教材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来自翟中和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7a99ab67de80d4d8d05a4f2b.png)
cytokinesis
细胞周期的一部分,在此期间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表观遗传
epigenetics
与核苷酸序列无关的调节基因表达的可遗传控制机制。
病毒粒子
virion
单个病毒颗粒,通常由蛋白外壳和包裹在其内的遗传物质共同组成,仅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广泛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
捕光复合体Ⅱ
light harvesting complex Ⅱ,LHCⅡ
电子传递链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膜上一系列由电子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这些电子载体接受高能电子,并在传递过程中逐步降低电子的能量,最终将释放的能量用于合成ATP或以其他能量形式储存。
凋亡复合体
apoptosome
凋亡分子Apaf-1与细胞色素c形成的复合体,相对分子质量为(700~1400)×103,细胞质中Caspase-9的前体被招募到复合体上并发生自身切割活化,引起细胞凋亡。
核被膜
nuclear envelope
真核细胞内细胞质与细胞核之间由双层膜构成,分别称外核膜与内核膜。双层核膜上镶嵌有核孔复合体,能选择性地运输核内外物质。
核基质
nuclear matrix
细胞核内抗抽提的不溶性纤维网状结构。
核孔复合体
nuclear pore complex,NPC
镶嵌在内外核膜上的篮状复合体结构,主要由胞质环、核质环、核篮等结构域组成,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来自单个细胞克隆所分泌的抗体分子。
胆固醇
cholesterol
动物细胞内的一种固醇类物质,占细胞质膜中脂质物质的半数以上。膜内胆固醇相对含量的高低可以影响膜的流动性。
蛋白激酶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超全_翟中和细胞配套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超全_翟中和细胞配套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41d1a8284868762caaed56b.png)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2011年12月09日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细胞基本知识 (1)第二章细胞生物研究方法 (2)第三章细胞质膜 (4)第四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7)第五章线粒体和叶绿体 (9)第六章真核细胞内膜系统 (13)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 (18)第八章细胞骨架 (23)第九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28)第十章核糖体 (32)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34)第十二章程序性细胞死亡与衰老 (38)第十三章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40)第十四章细胞社会的联系 (43)第一章细胞基本知识1.cell theory (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
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2.prokaryotic cell (原核细胞) 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
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 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3.eukaryotic cell(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称为真核细胞,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 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核仁和核基质; 遗传信息量大,并且有特化的膜相结构。
真核细胞的种类繁多, 既包括大量的单细胞生物和原生生物(如原生动物和一些藻类细胞), 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一切动植物)的细胞。
4.cell plasma (细胞质) 是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 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 包括透明的粘液状的胞质溶胶及悬浮于其中的细胞器。
5. protoplasm (原生质) 生活细胞中所有的生活物质, 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
6. protoplast (原生质体) 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 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
细胞生物学(超全 翟中和)名词解释及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及配套习题答案精编版
![细胞生物学(超全 翟中和)名词解释及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及配套习题答案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e2d3b8b9d528ea81c779e0.png)
第一章细胞基本知识1.cell theory (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
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①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 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 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 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2.prokaryotic cell (原核细胞) 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
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 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3.eukaryotic cell(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称为真核细胞,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 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核仁和核基质; 遗传信息量大,并且有特化的膜相结构。
真核细胞的种类繁多, 既包括大量的单细胞生物和原生生物(如原生动物和一些藻类细胞), 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一切动植物)的细胞。
4.cell plasma (细胞质) 是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 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 包括透明的粘液状的胞质溶胶及悬浮于其中的细胞器。
5. protoplasm (原生质) 生活细胞中所有的生活物质, 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
6. protoplast (原生质体) 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 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
如植物细胞和细菌(或其它有细胞壁的细胞)通过酶解使细胞壁溶解而得到的具有质膜的原生质球状体。
动物细胞就相当于原生质体。
7. mycoplasma (支原体) 是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支原体的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直径为0.1~0.3 um, 约为细菌的十分之一, 能够通过滤菌器。
支原体形态多变,有圆形、丝状或梨形,光镜下难以看清其结构。
支原体具有细胞膜,但没有细胞壁。
它有一环状双螺旋DNA,没有类似细菌的核区(拟核), 能指导合成700多种蛋白质。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名词解释及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名词解释及课后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dc59ec58fafab068dc0240.png)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目录十五、细胞生物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细胞基本知识1.cell theory (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
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①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 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 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 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2.prokaryotic cell (原核细胞) 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
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 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3.eukaryotic cell(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称为真核细胞,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 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核仁和核基质; 遗传信息量大,并且有特化的膜相结构。
真核细胞的种类繁多, 既包括大量的单细胞生物和原生生物(如原生动物和一些藻类细胞), 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一切动植物)的细胞。
4.cell plasma (细胞质) 是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 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 包括透明的粘液状的胞质溶胶及悬浮于其中的细胞器。
5. protoplasm (原生质) 生活细胞中所有的生活物质, 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
6. protoplast (原生质体) 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 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
如植物细胞和细菌(或其它有细胞壁的细胞)通过酶解使细胞壁溶解而得到的具有质膜的原生质球状体。
动物细胞就相当于原生质体。
7. mycoplasma (支原体) 是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支原体的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直径为~ um, 约为细菌的十分之一, 能够通过滤菌器。
支原体形态多变,有圆形、丝状或梨形,光镜下难以看清其结构。
支原体具有细胞膜,但没有细胞壁。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汇总(翟中和)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汇总(翟中和)](https://img.taocdn.com/s3/m/a8d0d4bcf121dd36a32d82f2.png)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系)精解名词汇总张 鹏山东农业大学农 学 院植物科学与技术(错误之处请联系我QQ:740589359)Ch Cha a pter 1.2.3pter 1.2.31、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chleiden)发表了《植物发生论》,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M.J.schwann)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指出动植物都是细胞的聚合物。
两人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就是著名的“细胞学说”(celltheory)。
2、支原体(mycoplast):又称霉形体,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细胞,也是唯一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
支原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3、朊病毒(prion):仅由有感染性的蛋白质构成的生命体。
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差异: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无真正细胞核,遗传物质无核膜包被,散状分布或相对集中分布形成核区或拟核区 具完整细胞核,有核膜包被,还有明显的核仁等构造遗传物质DNA 分子仅一条,不与蛋白质结合,呈裸露状态 DNA 分子有多条,常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或染色质无内膜系统,缺乏膜性细胞器 具发达的内膜系统不存在细胞骨架系统,无非膜性细胞器 具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等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 基本表达两个基本过程即转录和翻译相偶联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区域性细胞增殖无明显周期性,以无丝分裂进行 增殖以有丝分裂进行,周期性很强细胞体积较小 细胞体积较大细胞之中有不少的病原微生物 细胞为构成人体和动植物的基本单位5、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技术与手段:a.观察细胞显微结构的光学显微镜技术;b.探索细胞超微结构的电子显微镜技术;c.研究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的X 射线衍射技术;d.用于分离细胞内不同大小细胞器的离心技术;e.用于培养具有新性状细胞的细胞融合和杂交技术;f.使机体细胞能在体外长期生长繁殖的细胞培养技术;g.能对不同类型细胞进行分类并测其体积、DNA 含量等数据的流式细胞术;h.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细胞中的DNA、RNA 或蛋白质进行定位的放射自显影技术;i.用于探测基因组中英雄模范种基因是否存在,是否表达以及拷贝数多少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j.能将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或梳酸分子进行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k.对细胞化学定性、定量分析的显微分光光度术,显微荧光光度术,核磁共振技术。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四版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四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51fe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8.png)
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 苷酸等小分子物质以及多种酶组成,是细 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提 供能量。
叶绿体
内质网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 化为化学能。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的合成 。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无丝分裂
部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特定条件下采用的分裂方式,不经过核分裂,直接由细胞质 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在成熟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通过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 两次,形成四个单倍体子细胞,确保生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细胞的增殖与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以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和修 复损伤的过程。
核膜
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隔 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核。
染色质
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 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
核仁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 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核孔
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 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
息交流。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核糖体
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是合成蛋白质 的场所。
溶酶体
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 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
细胞大小受到遗传、环境和细胞内部信号通路的共同调控,确
保细胞在适宜大小范围内进行生长和分裂。
细胞生长的测量方法
03
包括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术和细胞计数等方法,用于定量描
述细胞生长的速度和程度。
细胞的分裂方式及过程
有丝分裂
一种真核细胞分裂方式,通过复制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牵引下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实 现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翟中和版 细胞生物学各章习题及解答
![翟中和版 细胞生物学各章习题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d441993d5727a5e9856a6115.png)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发展及目前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如细胞的大小及外部形态、染色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核、核仁等,目前用于研究细胞显微结构的工具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3、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如内质网膜、核膜、微管、微丝、核糖体等,目前用于亚显微结构研究的工具主要有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X线衍射仪等。
4、细胞学cytology: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细胞学的确立是从Schleiden(1838)和Schwann(1839)的细胞学说的提出开始的,而大部分细胞学的基础知识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得到的。
在这一时期,显微镜的观察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详细地观察到核和其他细胞结构、有丝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受精时的核融合等,细胞内的渗透压和细胞膜的透性等生理学方面的知识也有了发展。
对于生殖过程中的细胞以及核的行为的研究,对于发展遗传和进化的理论起了很大作用。
5、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是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主要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技术,分析研究细胞各种结构中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构造、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分子的相互作用及遗传性状的表现的控制等。
细胞生物学(超全_翟中和)名词解释与课后练习题与答案与配套习题答案
![细胞生物学(超全_翟中和)名词解释与课后练习题与答案与配套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8bfde8360cba1aa911da3d.png)
第一章细胞基本知识1.cell theory (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
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①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 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 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 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2.prokaryotic cell (原核细胞) 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
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 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
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3.eukaryotic cell(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称为真核细胞,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 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核仁和核基质; 遗传信息量大,并且有特化的膜相结构。
真核细胞的种类繁多, 既包括大量的单细胞生物和原生生物(如原生动物和一些藻类细胞), 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一切动植物)的细胞。
4.cell plasma (细胞质) 是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 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 包括透明的粘液状的胞质溶胶及悬浮于其中的细胞器。
5. protoplasm (原生质) 生活细胞中所有的生活物质, 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
6. protoplast (原生质体) 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 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
如植物细胞和细菌(或其它有细胞壁的细胞)通过酶解使细胞壁溶解而得到的具有质膜的原生质球状体。
动物细胞就相当于原生质体。
7. mycoplasma (支原体) 是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支原体的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直径为0.1~0.3 um, 约为细菌的十分之一, 能够通过滤菌器。
支原体形态多变,有圆形、丝状或梨形,光镜下难以看清其结构。
支原体具有细胞膜,但没有细胞壁。
它有一环状双螺旋DNA,没有类似细菌的核区(拟核), 能指导合成700多种蛋白质。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之欧阳术创编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之欧阳术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921b929931b765ce050814ef.png)
cytokinesis
细胞周期的一部分,在此期间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表观遗传
epigenetics
与核苷酸序列无关的调节基因表达的可遗传控制机制。
病毒粒子
virion
单个病毒颗粒,通常由蛋白外壳和包裹在其内的遗传物质共同组成,仅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广泛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
捕光复合体Ⅱ
light harvesting complexⅡ,LHCⅡ
电子传递链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膜上一系列由电子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这些电子载体接受高能电子,并在传递过程中逐步降低电子的能量,最终将释放的能量用于合成ATP或以其他能量形式储存。
凋亡复合体
apoptosome
凋亡分子Apaf-1与细胞色素c形成的复合体,相对分子质量为(700~1400)×103,细胞质中Caspase-9的前体被招募到复合体上并发生自身切割活化,引起细胞凋亡。
用聚焦极好的激光束对样品单一景深的层面进行快速扫描,从而获得“光学切片”效果的显微镜。
光反应
light dependent reaction
构成光合作用的两种反应之一。该反应将吸收的太阳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
光面内质网
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SER
一类多功能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可磷酸化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底物。
蛋白聚糖
proteoglycan
由一个核心蛋白分子与多个糖胺聚糖链组装而成的蛋白-多糖复合物。蛋白聚糖可吸附大量水分子形成一个多孔的亲水性凝胶,赋予组织抗压特性。
蛋白酶体
proteasome
翟中和版_细胞生物学各章习题及解答
![翟中和版_细胞生物学各章习题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10e321b503d8ce2f01662324.png)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得形成、发展及目前得现状与前景展望。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得主要内容与当前得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得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得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就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得科学,就是在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得一门学科。
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得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如细胞得大小及外部形态、染色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核、核仁等,目前用于研究细胞显微结构得工具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3、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得细胞分子水平以上得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如内质网膜、核膜、微管、微丝、核糖体等,目前用于亚显微结构研究得工具主要有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与X线衍射仪等、4、细胞学cytology: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活史得科学,细胞学得确立就是从Schleiden(1838)与Schwann(1839)得细胞学说得提出开始得,而大部分细胞学得基础知识就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得到得。
在这一时期,显微镜得观察技术有了显著得进步,详细地观察到核与其她细胞结构、有丝分裂、染色体得行为、受精时得核融合等,细胞内得渗透压与细胞膜得透性等生理学方面得知识也有了发展。
对于生殖过程中得细胞以及核得行为得研究,对于发展遗传与进化得理论起了很大作用、5、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cell biology:就是细胞得分子生物学,就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细胞得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主要应用物理得、化学得方法、技术,分析研究细胞各种结构中核酸与蛋白质等大分子得构造、组成得复杂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分子得相互作用及遗传性状得表现得控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合作用中的另外一种反应,又称碳同化反应(carbon assimilation reaction)。
该反应利用光反应生成的ATP和NADPH中的能量,固定CO2生成糖类。
各章节概述第1章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它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①生物膜与细胞器;②细胞信号转导;③细胞骨架体系;④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⑤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⑥细胞分化及干细胞;⑦细胞死亡;⑧细胞衰老;⑨细胞工程;⑩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本章回顾了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的简史,阐述了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重要意义,分析了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基础与条件。
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细胞的发现;②细胞学说的建立;③细胞学的经典时期;④实验细胞学时期;⑤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当今的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为出发点,在各层次上探索生命现象的最基本、最核心问题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第2章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单位。
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虽然是“社会化”的细胞,但它们又保持着形态结构的独立性,每一个细胞具有自己完整的结构体系。
(2)细胞是有机体代谢与执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细胞内的一切生化过程与试管内的生化过程的根本不同点,是细胞有严格自动控制的代谢体系,并且有保证完成生命过程有序性的独立的结构装置。
(3)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依靠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来实现的。
细胞是研究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每一个细胞都具有遗传的全能性(除少数特化细胞)。
构成各种生物机体的细胞的种类繁多,结构与功能各异,但它们都具有基本共性:细胞膜,两种核酸(DNA与RNA),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与一分为二的增殖方式,这些是细胞结构与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
种类繁多的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两大类。
近年认为原核细胞并不是统一的一大类,建议将细胞划分为原核细胞、古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三大类。
支原体是迄今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它已具备细胞的基本结构,并且有作为生命活动基本单位存在的主要特征。
作为比支原体更小更简单的细胞,又要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似乎不大可能。
细菌与蓝藻是原核细胞的两个重要代表。
原核细胞的共同特征:没有核膜、遗传信息载体仅仅是一个裸露的环状DNA分子,除核糖体与细胞质膜及其特化结构外,几乎不存在其他复杂的细胞器。
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进行比较,从进化与动态的观点分析,主要有两个基本差异:一是以生物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为基础,真核细胞形成了复杂的内膜系统,构建成各种具有独立功能的细胞器,双层核膜将细胞分隔为细胞核与细胞质两个基本部分;二是遗传结构装置的扩增与基因表达方式的相应变化。
由于上述的根本差异,真核细胞的体积也相应增大,内部结构更趋复杂化,生命活动的时间与空间的布局更为严格,细胞内部出现精密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
古核细胞在形态结构、遗传装置虽与原核细胞相似,但一些基本分子生物学特点又与真核细胞接近。
真核细胞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三大体系:(1)生物膜体系以及以生物膜为基础构建的各种独立的细胞器;(2)遗传信息表达的结构体系;(3)细胞骨架体系。
此外,细胞体积的守恒规律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与一致性,动植物细胞的差异等均是真核细胞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但所有的病毒,必须在细胞内才能表现它们的基本生命活动——复制与增殖。
病毒是最小、最简单的生命体,主要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复合结构,类病毒仅由一条有感染性的RNA构成。
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增殖)过程大致可分为:侵染、脱衣壳、早基因复制与表达、晚基因复制、结构蛋白合成、装配与释放等过程。
第3章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不仅涉及多种实验手段,而且较其他生命学科更多地依赖于其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从发现细胞所使用的光学显微镜,到将细胞超微结构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电子显微镜,直至达到原子尺度分辨率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等仪器的出现,使细胞形态结构与细胞组分的研究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这种改变不仅限于仪器分辨率水平的提高,而且包含大量实验技术的涌现。
就仪器本身而言,如光学显微镜,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进和发展。
因此了解各种仪器的基本原理,相关实验技术的操作要点和所能解决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如活体细胞可以用相差显微镜及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荧光显微镜技术和扫描共焦显微镜与现代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在蛋白质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定性与定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超薄切片技术是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基础,扫描电镜技术则是观察细胞表面形貌的有力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纳米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细胞组分的分离与纯化可以用超速离心等技术;成分分析与细胞结构观察的结合依赖于细胞化学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电镜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等。
细胞培养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当今细胞工程乃至基因工程的应用基础。
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定向分化的研究,也都是基于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建立与发展。
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活体细胞中的相互作用与动态变化是了解细胞生命活动机理的核心课题之一,因此单分子技术及相关技术也就受到了密切的关注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在解决细胞生物学诸多问题中,最基本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利用模式生物进行遗传分析的方法。
经典遗传分析的方法是从表型到基因型的研究,通过大量突变株的诱变,从而了解特定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细胞生物学中很多知识都是应用这一方法获得的。
基因克隆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使由基因型到表型的研究成为可能,即功能基因组学。
如在基因层面上的基因敲除,在RNA层面上的RNA 干涉等研究。
借此,人们可以从基因突变到表型分析,快速、系统地了解基因的功能。
进而结合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手段,深入研究细胞生命活动,逐步揭示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见下图)。
图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思路第4章细胞质膜与其他生物膜一样都是由膜脂与膜蛋白构成的。
膜蛋白可分为膜内在蛋白与膜周边蛋白。
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结构,其中包括脂筏结构。
各种不同的膜蛋白与膜脂分子的协同作用不仅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了稳定的内环境,而且还行使着物质转运、信号传递、细胞识别等多种复杂的功能。
流动性和不对称性是生物膜的基本特征,也是完成其生理功能的必要保证。
膜骨架是细胞质膜与膜内的细胞骨架纤维形成的复合结构,它参与维持细胞的形态并协助细胞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第5章细胞膜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之间选择性通透屏障。
几乎所有小分子、无机离子的跨膜转运都需要膜转运蛋白参与。
膜转运蛋白可分为两类:一类称载体蛋白,另一类称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能通过一系列构象改变介导溶质分子的跨膜转运,而通道蛋白形成跨膜亲水性通道,有离子通道、孔蛋白以及水孔蛋白三大类型。
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有3种类型,即简单扩散、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需要与能量释放相偶联,有ATP直接提供能量和间接提供能量以及光能驱动的3种基本类型。
而ATP驱动泵可分为4类:P型泵、V 型质子泵、F型质子泵和ABC超家族。
前3种只转运离子,后一种主要是转运小分子。
Na+-K+泵是典型的P型泵。
对维持动物细胞渗透平衡、摄取营养以及膜电位有重要生理意义。
V型质子泵是利用ATP水解供能从细胞质基质中将H+逆着电化学梯度泵入细胞器,以维持细胞质基质pH中性和细胞器内的pH酸性;F型质子泵以相反的方式发挥其生理作用。
ABC超家族是一类ATP驱动泵。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ABC蛋白是细菌质膜上糖、氨基酸、磷脂和肽的转运蛋白,是哺乳类细胞质膜上磷脂、亲脂性药物、胆固醇和其他小分子的转运蛋白。
真核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
胞吞作用又可分为两种类型: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
胞饮作用可以分为网格蛋白依赖的胞吞作用、胞膜窖依赖的胞吞作用、非网格蛋白/胞膜窖依赖的胞吞作用以及大型胞饮作用。
其中,了解最多的胞饮作用就是网格蛋白依赖的胞吞作用。
胞吞作用与信号转导过程相互调节、彼此整合,在细胞生长、发育、代谢以及增殖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胞吞作用既可以下调信号转导活性,也可以激活信号转导活性。
胞吐作用是将细胞内的分泌泡或其他膜泡中的物质通过细胞质膜运出细胞的过程。
第6章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真核细胞内两种重要的能量转换细胞器,线粒体广泛存在于各类真核细胞中,而叶绿体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高度动态的细胞器。
除了细胞内的分布接受动态的调控以外,线粒体通过频繁的融合和分裂实现遗传信息的互补;而叶绿体则通过基质小管达到个体之间的互相联系。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封闭的两层单位膜结构。
外膜通透性高;内膜通透性低且向内折叠,构成多酶体系的空间分布框架。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包含一些酶、DNA、RNA和核糖体等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线粒体是细胞中糖类、蛋白质、脂质等物质最终彻底氧化代谢的场所,通过三羧酸循环和经氧化磷酸化合成ATP。
线粒体承担的能量转换实质上就是把H+跨膜电位差和质子浓度梯度(pH差)形成的质子驱动力转换为A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
催化ATP生成的ATP合酶由F1头部和F0基部构成。
F1头部含有催化位点,F0基部形成一个质子通道。
ATP生成的结合变构假说认为质子有控制地通过ATP合酶的F0部分,引起F0 c亚基环并带动与其相连的γ亚基的旋转。
γ亚基的旋转引发F1催化位点的构象改变,从而驱动ATP的生成。
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由类囊体膜上进行的“光反应”和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固碳反应”两部分组成。
光反应的产物是ATP和NADPH;固碳反应则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使CO2还原合成糖。
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是在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中进行。
这两个光系统互相配合,利用吸收的光能把1对电子从H2O传递给NADP+。
按照电子传递的方式光合磷酸化可分为非循环和循环两种类型。
高等植物碳同化有卡尔文循环、C4途径和景天酸代谢3条途径。
其中卡尔文循环是碳同化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途径。
化学渗透假说认为:电子在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转换成了跨膜的质子浓度势能,驱动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反应合成ATP。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它们的基质中存在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必要酶类。
但线粒体和叶绿体自身合成的蛋白质十分有限。
绝大多数功能蛋白质依赖细胞核编码并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最后转移至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被普遍认为起源于内共生的呼吸细菌和蓝细菌。
第7章细胞质基质可能是一个高度有序且又不断变化的动态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