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学情的课堂教学:郁达夫为何钟情于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情,从学情的视角来确定教什么,怎么教,否则,课堂教学就成了盲目性的行为,就很难谈得上教学有效,更谈不上高效课堂。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情呢?首先需要真实的学情,教师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凭空臆造,要把切实的真正的学情表述出来;其次需要具体的学情,要了解学生哪些内容他是自主学习、自主解决的,哪些内容她非常感兴趣,有兴致去进行深入的探究,把这样的内容梳理出来,描述出来,就是有用的、具体的学情;接着需要动态的学情,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很多学情是不可预知的,甚至有时候是不可控的,那么,不妨慢下来,尽最大可能的去捕捉最佳的生成时机,捕捉有价值的动态学情,营造动态的生命课堂。

本课,就是“基于‘学’的视角改造语文教学”研讨会上的一次尝试。在开展《故都的秋》的教学之前,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了充分地学情调查和分析学情。关于《故都的秋》,学生的现有学情如下:

已知: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已学过《济南的冬天》、《荷塘月色》,学生能通过文中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的对比、文章描绘的五幅画面等体会作者对古都的秋的热爱、眷恋、怀念之情。

未知:题目“故都的秋”的含义?为什么选取的景物多是冷色调?倒数第二段的作用和意义?最后一段的含义?文中为什么使用英语?第12段读不懂。

想知:既然作者认为北国之秋令人难忘,作者又如此热爱眷恋,又为什么是“悲凉”的呢?悲凉的内容和原因?景与情似乎矛盾?(迫切想知)

需知:作者的过往经历,时代背景,创作主张等。进一步的阅读拓展,郁达夫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作家,如何定位?

能知:结合课下注释,结合课外阅读,了解郁达夫其人其事;结合古人写秋的诗词歌赋,体会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体会中国文人之于秋或悲或颂的情感。

基于这个学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学会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

2、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课堂实录:

师: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来到北平,饱尝了北平的秋色,写下了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故都的秋如此清、静、悲凉,作者为何又如此热爱和眷恋呢?这篇文章还有没有别的情感呢?让我们带着大家的问题走进这节课。

师:课下,大家也阅读了课文,提了很多问题,好的阅读始于提问。

(幻灯片展示学生迫切想知道的问题:

文章通篇写了故都秋天的清、静、悲凉,又为何表达了自己对故都秋天的热爱呢?这不矛盾吗?(刘禹坤)为什么北国的秋如此悲凉作者还如此热爱与眷恋呢?(王可欣)这样的秋令人向往,为何还要写“悲凉”。(刘丹))

师:要想解开这个问题,还需走进文本:你从哪些句段中,感受、体察到了作者所谓的“清、静、悲凉”?

生:第3段的景物有芦花、柳影、虫唱、夜月和钟声,他们首先是北国的特色,尤其是虫唱,能听到虫唱,肯定周围是非常静的,另外,“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动衬静,体现故都“清、静”的特点。

生:第3段说道“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里,作者不仅喜好冷色调的牵牛花,而且还要用尖细且长的秋草陪衬,可见环境的凄清和落寞。

师:大家找到第3段景物的特点是“清、静、悲凉”那么,作者观景的心情又如何呢?仅仅是凄清和落寞吗?大家齐读这一段,圈画出能够表现作者心境的语词。

(学生齐读课文第3段)

师:哪些词语传递出了作者的心境?

生:“总要想起”可见对故都之秋的思之切,思之深。

生:他租破屋,然后泡一碗浓茶,往院子里一坐,看青天,听驯鸽,这是一种赏秋的悠然自得。师:“赏秋的悠然自得”,宋家伟觉得这是一种悠然,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迟疑)

师:大家看这两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细数日光、静对牵牛花,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大家数过日光吗?生:(笑)闲的,无聊。没有。

师:非常好!“无聊”是什么意思,无所事事,没事可干,的确是闲人。我们在哪里还见过“闲人”这个词,回顾一下?

生:(齐声)《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所以大家要理解这里传递的并非悠闲,静观之中有丝丝的苦楚,淡淡的感伤。

师:大家接着从文章发现作者的“清、静、悲凉。”

生:第4段“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眼中的景心中的情都是“清、静、悲凉”的。生:第5段“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周围很清静。

师:这一段有一句话“到处都是秋蝉的啼唱”。为什么是“啼唱”而不是“哀鸣“呢?他喜欢听,所以尽管是衰弱的蝉声,但作者听来像唱歌一样,蝉声触发了作者的共鸣。大家也有这样的体验吧: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自然会躲开人群,为什么呢?因为“热闹是他们的”。

生(会心地笑)

师:第6自然段都市闲人出场,雨后话秋,谁能尝试一下这一问一答,揣摩其心境。

(学生一问一答,语调缓慢,很好地传递出了都市闲人的韵味。)

(课堂气氛开始轻松而活跃)

师:接下来的第11自然段,是我们同学产生很多问题的段落,似乎这一段写得色彩缤纷,和全文色调不太一致。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一段,大家思考:这一段是否突兀?和全文色调是否统一?为什么作者认为黄金时期不是硕果累累的丰收期?

(一个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生8:这一段出现了“淡绿微黄的颜色”,红色的枣子,但我觉得他强调的是后半部分“等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

所以还是和全文一致的。

师:非常好,我也以为作者在这一段中丰富的色调并非调亮文章的色调,而是起到一种“以乐景衬哀情”的效果,所以作者选用的是“清秋”而非“金秋”,这和全文是一致的。呈现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感觉。

师:我们现在能够概括,“清、静、悲凉”不仅是客观景物的特点,同时更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投射,景和情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