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课外阅读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课外阅读推广课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课外阅读推广课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其中课外阅读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中,推广课外阅读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内容。
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外阅读的概念、意义和目的。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
3.提高学生的生活阅读与学科阅读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整体阅读能力。
二、教学准备1.准备课外阅读资料;2.准备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应准备相关图书和文献资料,并将其展示给学生。
同时,教师要和学生讨论什么是课外阅读,如何选择好的阅读材料。
2.重点环节(1)了解课外阅读教师通过讲解、阅读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概念与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2)培养阅读兴趣教师利用图书馆或推荐书单等方式,展示和推荐好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主动选择好书,提高阅读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通过朗读、讲故事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教师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读广泛的书籍,提高阅读水平和修养。
(4)培养自主阅读和整体阅读能力教师在课前提供相关材料和资料让学生自行选择,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整体阅读,从整个故事的角度理解和把握故事的内容和含义。
3.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心仪的阅读材料,拓宽阅读兴趣,每周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阅读量,并适当编写读后感等。
四、教学体会通过这一课学习,我发现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认识和理解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推广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级层次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引导、指导和反馈,加强学生对于好书的选择和欣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案

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案教案名称: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促进交流和合作。
教学内容:本节课以一篇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短文为教材,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并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短文,并制作相关的教学素材。
2. 打印或复制相关的练习题,以便学生课后巩固。
教学过程:一、导入(约5分钟)1. 老师引入课题,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你们平时喜欢阅读吗?你们喜欢读哪些书?”2. 学生回答问题,并讨论阅读的好处和重要性。
二、阅读与理解(约15分钟)1. 教师发放教材,要求学生先静读短文。
2. 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提问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如“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些什么?”、“文章中有哪些关键词语帮助你理解文章?”等。
3.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讨论,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解释。
三、阅读技巧小组活动(约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2.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张练习纸,上面有几道与短文相关的问题。
3.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并回答问题,提醒他们注意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4. 教师巡视并辅导学生,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有有效的讨论和答案。
四、小组展示与总结(约15分钟)1. 学生小组内轮流派代表,将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和答案向全班展示。
2. 全班学生讨论并比较不同小组的解答,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3.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巧和方法。
五、课后作业(约5分钟)1. 教师通过发放练习题的方式布置课后作业。
2. 学生回答问题并将作业本上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结合阅读素材和小组活动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
小学课外阅读课教案

小学课外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2.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5.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读书体验。
二、教学准备1.板书工具: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2.教具准备:多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图书,课堂练习册;3.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带到课堂上。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分享自己近期读过的一本书,并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2. 阅读技巧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提高阅读效果的技巧,如略读、扫读以及细读。
同时,教师还要告诉学生阅读的时候要注重理解,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
3. 阅读活动(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图书进行阅读,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使用前面讲解的阅读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走动在学生中间进行辅导和指导。
4. 课堂讨论(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情节、角色或者自己从书中学到了什么。
教师也可以适时加入对话,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5. 练习与总结(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阅读相关的练习题,学生可以个别或小组完成。
练习题可以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等,旨在巩固学生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完成练习后,教师可以对答案进行讲解,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6.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培养对阅读的兴趣,提醒他们多读好书,开阔自己的眼界。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阅读兴趣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分享自己的读书体验,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针对下节课的教学改进,可以在阅读活动后安排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分享。
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
四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四年级下学期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2.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4.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写作水平。
5.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视野。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如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经典名著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
3. 教授阅读策略,如预测、猜词、略读、精读、提问等。
4. 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关系、道理寓意等。
5. 开展阅读分享、讨论、写作等活动。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先行阅读,为学生提供示范。
2. 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3. 互动法:学生之间开展阅读分享、讨论等活动,互相促进。
4. 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给予表扬和奖励。
5. 反馈法: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阅读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介绍本节课的阅读材料。
2. 自主阅读:学生独立阅读,尝试运用阅读策略。
3. 分享讨论: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开展讨论交流。
4. 分析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内容,讲解重点难点。
5. 写作练习: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表现,了解阅读习惯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2. 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写作作品等,评价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3. 学生阅读测试,了解阅读效果。
4. 听取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书籍:童话故事、科普读物、经典名著等。
2. 阅读策略指导手册:提供给学生参考的阅读方法。
3. 阅读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阅读进度和感悟。
4. 写作模板:供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5. 评价量表:用于评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深入分析文章内容。
八、教学计划1. 第一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介绍阅读材料。
2024年四年级课外阅读教案

《水浒传》
教学目的: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文本。
二、呼唤旧知、指导文本。
1、“同学们,《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名著中刻画英雄人物形象最多的一部小说,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既可以领略英雄的风采,了解的英雄事迹,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2、“那么如何读懂人物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请大家看大屏幕,猜一猜,这一片断描写得是谁?”
3、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个片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
4、请大家读一读片断,找一找表现武松动作的词语,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勾划下来,再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能够看出武松什么样的特点。三、运用方法,实践阅读。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评:此环节的教学采用了先整体感知再深入感悟,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四年级阅读课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四年级阅读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四年级阅读教案《安徒生童话》阅读指导课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书的阅读,不仅能扩展小学生的文学及历史知识,还能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提高了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让学生们自己读喜欢的书籍,到书中去体验快乐,拥有快乐的童年。
二、阅读准备:《安徒生童话故事集》三、阅读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主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这些童话故事吗?那你们知道这些美妙的故事是谁写的吗?(简介作者)他还写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童话,他就是安徒生,伟大的童话作家。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
(二)指导读书方法1.阅读时能基本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
2.边读边勾画你最喜欢的,认为最好的地方。
3.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自己能试着说一些。
五.阅读交流(一)小组内交流你读了《安徒生童话》的哪一篇,有哪篇文章你最喜欢?学生只要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优美的语句,以及其中的段落,并且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就可以了。
(三)全班交流1.组内选代表发言2.其他同学认真听,随时做补充。
3.说说你是怎么去读课文的。
(四)拓展延伸奇思妙想南河底小学李延国教学目标:1、培养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2、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
锻炼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课前阅读)一、解题激趣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想过太阳可能是黄色的,月亮上的小白兔跑了,还有小白兔换上了豹子胆?如果发生这些事情,会多么有趣呀!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奇思妙想世界吧!二、读文感受1、自由读文章,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2、知名度第一、二、三篇文章。
3、讨论:你觉得那些地方写得特别有意思?4、讨论:你觉得那些地方写得特别有意思?5、再读:读自己特别喜欢的,觉得特别有意思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各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1.培养阅读兴趣,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能够自觉读书。
2.学会读中思考,学会边读边想,能在读中渐渐习得读书方法。
读中获得个人体验和自己独特的感受。
3.学会欣赏,能够初步知道作者的写作风格、会摘录文中的佳句。
4.学会读中质疑,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愿意与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5.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积累语言,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为学生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打好基础。
三、主要措施1.营造浓郁的班级读书氛围,让班上的墙壁、黑板、书橱充溢着浓烈的书香。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和感受搜集读书名言,制成书签贴在教室里,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做起,用自己的爱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2.每位学生从家中至少带两本图书扩充“班级图书角”,并挑选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收发图书,并制定借阅制度,培养学生爱护书籍,有借有还的好习惯。
3.班级上同学与同学之间,组织“好书大家分享”活动,定期把自己喜欢的好书与别人交换阅读,读后交流各自的读书收获,分享读书带给大家的乐趣,增进彼此友谊。
4.每位学生人手一本“读书笔记”,随时将阅读中读到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让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读书成长的足迹。
5.开展班级读书博览会,每天利用早读十分钟和班队会时间,开展“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读书收获”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听说能力。
6.班级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故事会、演讲比赛、调查报告、书签制作、手抄报、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辑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组织能力,多途径地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快乐读书吧》优质课教案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快乐读书吧》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是一部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本节课将选取其中一篇优秀文章进行教学。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学会如何从书中获取知识和快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他们对于故事性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同时他们也开始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但在阅读理解、词汇积累以及阅读方法方面,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对知识的渴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其他课外读物,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外读物,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阅读。
2.准备课文的相关问题,以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课文内容。
如: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主人公有哪些品质?4.巩固(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课文中的知识点,如词汇、语法、阅读技巧等。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教师推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多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阅读篇语文教育是每个小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需要老师们认真设计教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针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本文将针对阅读教案设计进行详细探讨,帮助老师们制定出更加优秀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阅读能力是小学四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教案设计中制定出较为明确的教学目标,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些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1.提高学生的基本阅读技能包括准确、流畅、有节奏感的读音、遵循标点符号的读停顿,以及能够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内容等。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教授各种阅读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并提高阅读的思维层次。
3.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产生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效果。
二、教学内容设计1.阅读材料的选择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阅读材料应该以简单、易懂的文章为主,同时这些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也应该与学生的兴趣相符。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还可以结合教学任务和教学策略进行有目的地引导。
2.阅读策略的教授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给出不同的阅读策略教学,如预测,揣测,推理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阅读技能和思维能力。
此外,对于一些较难的词汇,可以结合单词的拼读方法进行教学。
3.阅读技巧的培养除了教授阅读策略,教师还需要教授一些实用的阅读技巧,如找关键字、排除干扰项、找段落主题等,让学生能够更加顺利自如地进行阅读理解,同时对于增加阅读效果也有积极作用。
三、教学方法探讨1.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学习,可以鼓励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互相交流讨论,从而提升阅读效果。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分配小组任务,让学生一起思考,互相辅助,共同完成阅读任务,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2.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直接教学法、问题导学法、讨论交流法、解释剖析法等,优秀教学方法的使用,既培养了学生个体思维,同时也提高了整体阅读能力。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获奖教案--4年级《绿野仙踪》教案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获奖教案--4年级《绿野仙踪》教案XXX《绿野仙踪》第一课时阅读指导课一、教学目标1.阅读童话故事,激发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2.初步掌握读整本书的方法,养成边读边思,边读边做标记的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阅读童话故事,培养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难点:初步掌握读整本书的方法,养成边读边思,边读边做标记的惯。
三、阅读准备:1.《绿野仙踪》的课件。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这本书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激起欲望。
1.(出示《西游记》中的图片)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你觉得《西游记》哪里写的有意思?故事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由谈。
2.过渡:这是咱们中国的《西游记》,其实美国也有一部《西游记》呢,想看吗?展示《绿野仙踪》并板书,一起叫叫它的名字。
(二)交流方法,了解内容。
3.当拿过一本新书的时候,你一般都怎么读?学生谈自己读整本书的方法。
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并总结读书的方法:(1)看封面。
(利用事物边指边讲)现在请你读读这本书的封面,看看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封面获得信息:作者是XXX;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多XXX、稻草人、铁皮人、胆小狮;作品的地位以及出版社……(2)读简介。
①借助作者简介了解作者的生平、称号以及他的著作:XXX(FrankBaum,1856-1919),美国著名作家及剧作家,美国儿童文学之父,自封为“奥芝国皇家历史学家”。
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富庶企业主家庭,从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童年时代几乎都是在阅读中度过的。
成年后曾先后从事过记者、编辑、演员、公司职员、小农场主、杂货店主等职业。
1880年在南达科他州担任新闻记者时,XXX开始了其写作生涯。
1899年出版了第一部短篇童话集《鹅爸爸的故事》。
1900年出版的以虚构的XXX为背景创作的《绿野仙踪》是其最为著名、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作品,他并为此创作了13部续集。
XXX一生中除用本名创作的62部童话之外,还分别以XXX和XXX-XXX为名,写了6部给男孩子和24部给女孩子的书;并用XXX之名,写了两部长篇小说:《小丑的命运》和《命运的女儿》。
四年级课外阅读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课外阅读课教学设计一、谈谈关于“书”这个话题1.板书“书”。
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2.你能说说有关“书”的名人名言吗?(相机让学生说说这句名言给自己的启示)3.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1.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吗?(1)同桌交流。
(2)班级内交流。
2.这么一本好书,你愿意和咱们班同学分享吗?那么,老师就让它漂流起来。
(贴表格,并说明表格的用处)3.你也想让自己的书漂流起来吗?那得勾起大家读你这本书的兴趣,你赶快想个法子,怎样说才能吸引住大家?(各自准备2-3分钟,准备好的举手先介绍)4.继续介绍、漂流。
(大约叫上5名学生)三、老师介绍1.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2.讲故事,猜情节发展,边讲边猜,直到把故事讲完。
(还有一种设计:讲一个开头,引出一个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后,发下复印好的读物。
)3.说说听(读)完故事后的收获。
4、想知道这个故事来自哪一本书吗?猜一猜!揭示谜底。
这是一本刊物,上面除了有好听的故事,还有......喜欢吗?想读吗?也让它漂流起来。
四、大家还知道哪些刊物也是非常适合我们读的呢?(学生推荐)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自读《阅读---〈甘肃名胜〉36.》。
《访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学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2.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父亲以及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叹和敬佩之情。
2.感悟兰的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要不失自己的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面对挫折,不在挫折面前低头.教学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四年级课外阅读活动计划四年级课外阅读活动计划「篇一」一、活动目标让读书成为习惯。
同时通过开展课外阅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之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措施方法1.进一步完善班级图书角每个班级要继续完善班级图书角建设,班级人均拥有书籍不少于1册。
在内容上,要根据本班学生年龄特点,涵盖知识、科技、文学等各个门类,突出文学性。
同时要加强图书的更新和检查,一些热点新书要及时补充,一些不合时宜或不适于学生阅读的书籍要及时撤除。
各班级要建立“图书借阅制度”,配备图书管理员。
2.重申阅读时间每周利用三个下午的第一节课前的半个小时,为固定阅读时间。
在这个时间段里,各班主任组织本班的学生干部负责纪律。
语文老师要在每周第一个固定阅读时间里,布置本周的阅读任务和阅读要求。
3.加强阅读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否达到最好的效果,最关键的是要上好课内阅读指导课。
要求各班每个月一次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主要任务是:推荐阅读书目,指导阅读方法,交流阅读体会,激励阅读兴趣。
4.开展相关活动(1)课前二分钟。
每节语文课开始,让学生背诵古诗、古文、格言警句等。
(2)建立“读书笔记”。
将读书活动中得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书评等记录下来。
(3)举办诗歌朗诵等活动。
四年级课外阅读活动计划「篇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
为了落实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我们不但要上好每一节阅读课,而且要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抓好课外阅读活动。
现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如下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1、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做到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我读书并快乐着”。
2、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年级课外阅读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课外阅读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上,学生将能够:1. 理解和回顾之前学过的故事,并能够独立进行阅读。
2. 通过阅读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3. 学习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看法。
4. 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准备1. 故事书籍:选择一本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故事书。
2. 黑板或白板。
3. 讲解PPT或故事卡片。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故事背景介绍或引用相关名言等方式进行导入。
Step 2: 复习故事(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之前学过的故事,可以选择故事中的一个片段或主题进行讨论和复习。
教师通过讲解PPT或故事卡片,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逐步回忆起故事的情节和人物。
Step 3: 阅读故事(2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阅读的故事,并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
2.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故事。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特定的内容,如主题、人物性格等。
3. 学生独立阅读故事,并记录下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内容或他们想与他人讨论的内容。
Step 4: 分组讨论(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有3-4名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记录下来的重要内容,并互相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进行巡视,确保学生们参与活动,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Step 5: 展示和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小组内讨论的结果与全班同学。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故事中的教育意义。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价值观,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巩固与拓展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自行阅读一篇故事,并写下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想。
2. 提供更多类似的故事书籍,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3. 积极回应学生对阅读故事的兴趣,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更多相关活动和任务来促进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年级课外阅读教案

四年级课外阅读教案教案名称:四年级课外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和自主学习的意识;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和流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今天的阅读内容,并引入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阅读(2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指定的课外阅读书籍,根据书籍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阅读任务。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章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并交流讨论。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2. 学生互相交流并提出问题,激发思考和扩展阅读。
四、写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写作。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运用课文中的素材进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可以选择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的方式进行展示。
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热爱阅读。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任务型教学法:设置具体的阅读任务和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写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表现,评价其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2. 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评估其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课外阅读书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故事书、科普读物等。
2. 阅读问题:根据书籍内容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写作题目:根据学生的阅读内容设计与之相关的写作题目,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扩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思考。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读书活动,增加阅读的机会和乐趣。
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三四年级的课外读物,包括绘本、故事书、儿童文学作品等。
2. 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和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第一步: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选择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和教育性的课外读物。
可以请学校图书馆老师或专业教师参与推荐。
第二步:制定阅读计划根据教学年度的时间安排和课程进度,制定课外阅读的时间分配和计划。
如每周一次的阅读时间,或每月一本书的阅读计划。
在计划中注明读书的内容、时间和要求。
第三步:教师指导和辅助教师应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充当指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如何进行阅读,如何提取重要信息等。
在课堂上辅助解读难懂的词汇和句子,并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步:开展阅读活动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组织一些相关的阅读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可以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读书心得;可以举办阅读比赛,鼓励学生多读书并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可以组织写作比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阅读的感受和体会等。
第五步:评估学生的阅读成果通过平时的阅读活动观察和记录学生的阅读情况,并适时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品、阅读测验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估,以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情况。
教学反思:通过课外阅读教学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乐于分享的精神,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习惯和方式。
四年级课外阅读教案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课内得法课外活用——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三、课前准备: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
[随机板贴]6、小结。
[板贴:课外活用]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
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课外阅读教案种下一份意外的惊喜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真诚友好的良好品质.2,反复阅读文章,理清脉络,把握内容(教学重点).3,理解文章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教学设想:1,反复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什么是意外的惊喜.2,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意外的惊喜”与“种下”的关系.教学步骤:一,导入在高手云集的舞台上,你的才艺展示搏得了阵阵掌声;上学路上,同学主动与你打招呼,给你一个会心的微笑,在你的耐心帮助下,同学的学习进步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完全改掉了,这些,都是你得到的一份意外的惊喜,这份意外的惊喜,或许是你努力的结果,或许是你根本就没有想到的。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表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表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视野;3.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
二、教学内容1.精选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寓言故事、传统民间故事等;2.绘本故事、儿童文学作品、古诗词等;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内容,如科普读物、动物书籍等。
三、教学时间安排1.每周一节阅读课,时间为40分钟;2.鼓励学生每天阅读,每次约15-20分钟。
四、教学方法1.导读法:教师提前预习,设计导读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2.合作阅读:学生分小组阅读,互相讨论、交流;3.课堂朗读:学生进行朗读,提高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4.讨论分享: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提高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1.每次阅读课后,进行简要的学生阅读情况记录;2.定期进行阅读测评,包括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考核;3.鼓励学生进行阅读笔记或读后感写作,评价其对所读内容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资源1.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提供的丰富资源;2.网络资源:利用学校提供的电子图书平台、阅读网站等;3.电子设备:学生个人电子阅读器或平板电脑。
七、教学环境1.创设舒适的阅读环境,如安静的阅读角落、亲子共读区等;2.提供适合学生阅读的座位、桌椅和阅读工具。
八、教学活动与作业1.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阅读分享会、阅读活动周等;2.作业:布置每周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读完后进行简单的口头或书面总结。
九、家庭配合1.鼓励家长陪同学生一起阅读,提供家庭阅读环境;2.鼓励家长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阅读记录和读后感写作。
十、教学实施与调整1.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适时调整阅读内容;2.及时反馈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3.定期组织教师交流会议,总结经验,改进教学策略。
十一、教学效果评估1.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和成绩,及时调整教学策略;2.定期进行学生阅读能力的测试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王艳
一、指导目的:
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学会交流读书的方法和感悟人物的精神世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兴趣与阅读感悟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利用阅读卡,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指导的重点:
指导学生如何概括文章大意以及如何选择积累好词妙句。
三、课前准备:矛盾的作品《我的油布伞》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导入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公式:W(成功)=X(刻苦努力)+Y(方法正确)+Z(不说空话)。
读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做到成功的读书呢?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非常关键,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看书。
(二)认识看课外书的作用
师:哪个同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看书?你真厉害,还没识字就开始看书了,你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
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吗?(生回答)
师:当你们看了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以后,通常会怎么做呢?(生谈自己的做法)师:是啊,当我们看了有趣的故事以后,都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样也起到了看书的作用。
板书:分享有趣的故事内容
师:你们上小学以后,语文老师常常会布置你们看课外书,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对,看课外书不仅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在我们整个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有十分重要作用。
抓好阅读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感悟生活,体会到人间的真、善、美,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你们知道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吗?(生答)
师根据回答总结:读课外书籍要养成习惯。
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是好习惯。
把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日读完,而且如果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
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者朋友,是好习惯。
自己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
其实说不好的习惯,半途而废,以及眼睛在书上,脑子开小差,都非常不好。
————叶圣陶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板书:摘好词妙句
看了故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
板书:写感受
(三)概括读书的方法
师: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你知道有哪些读书的方法?(选读法、粗读法、精读法、摘读法)
师:当你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时,你会怎么做?(问爸爸妈妈、问同学老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1、师:原来我们班同学啊,都那么会读书,现在老师向你们推荐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有一个孩子,他家里很穷,下雨的时候没有伞打,他想让妈妈给他买一把,妈妈会答应吗?这个故事叫《我的油布伞》,想知道结果就自己去看吧。
请你们用速读的方法看完这个故事以后,再来跟大家分享这个感人的故事。
2、生进行阅读(快速默读)
3、生分享故事内容(概括内容大意)。
师对如何概括大意作适当的指导: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发生什么事?
4、师:要想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还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句子摘录下来,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次阅读,你们说这次要用什么方法去读呢?那就拿起铅笔,用你喜欢的方法去细细品读吧,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伴一起品味,边读边把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画出来。
5、生进行第二次阅读。
(精读)
6、阅读反馈:
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生动?为什么?师对说得中肯的答案给以肯定,鼓励学生如何去品词品句。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五)总结:今天同学们通过平时学会的阅读方法,自己学习了《我的油布伞》这个感人的故事,懂得了每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颗崇高的爱心。
其实有关这个题材的文章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回去找找,看看你能找到几篇这类型的文章,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六)作业:完成阅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