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PPT精品课程课件全册课件汇总

合集下载

环境生态学 全套课件

环境生态学 全套课件

1975年美国召开受害生态系统恢复国际 会议,讨论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等许多重要的环境生态学问题。1980年 卡林等出版《受害生态系统恢复过程》 一书,探讨受害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的 重要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等问题。1987年 福尔德曼出版了《环境生态学》教科书, 环境生态学的框架基本形成;1989年在 北京召开生态工程国际研讨会,研讨了 受害生态系统的重建问题,对推动环境 生态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1、 生态学的产生 生态学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对生态学产生
贡献比较大的人以及他们的著作有:
(1)化学家保尔,他在1670年发表了低气
压对动物效应的试验成果,标志着动物生 态学的开端. (2) 马尔萨斯,他1803出版《人口论》,分析 了生物的繁殖与食物生产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分
环境生态学
主要参考书
1.

2.

3.

4.

5.

程胜高,罗泽娇,曾克峰主编. 环境生态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金岚. 环境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李博主编. 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9 杨京平主编. 环境生态学. 北京: 化学工 业出版社,2019 卢升高, 吕军主编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 社 ,2019
(二)环境生态学的发展
1972年英国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出版了 一本《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 行星的关怀和维护,该书是在58个国家 152位专家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协助下编写 而成的,它为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联合 国环境会议提供了背景材料。
该书从整个地球的环境出发,从社会经
济和政治的不同角度出发,评述环境污 染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指出人类所 面临的环境问题,提醒人们认识人类所 居住的地球的局限性和易变性。呼吁各 国人民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该书 对环境生态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环境生态学课件PPT(共 63张)

环境生态学课件PPT(共 63张)

的在短期内人群大量发病和死亡事件。(1马斯河谷2多诺拉3光
3.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20世纪50—60年代)
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60年代,当时环 境问题突出。自产业革命-1984年臭氧层空洞,“八大公害” 事件,是第一次环境问题高潮。

八大公害事件 :是指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
八次较大的轰动世界的公害事件。 公害事件:因环境污染造成
二.环境构成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
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出现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自然 资源的总称。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 自然现象的总体。
人工环境:
从狭义上: 来讲是指人类根据生产,生活,科研,文化,医疗等需要而创造的环
境空间,如人工气候室,无尘车间,温室,密封舱,各种建筑,人工园 林等。 从广义上:
2008。 5.尚玉昌 著《生态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 6.同济大学 编《城市环境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毛文永 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 1998-5。 8.周曦 编《生态设计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6。 9.《环境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8。 其他与生态学相关书目,特别须关注关于生态景观的书目。
三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生物资源的破坏,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丰 富度的下降,大量物种灭绝或处于濒危境地。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必然会导致人类的生存危机,人类对于这个问题严重性的认识还 远远不够。
二、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加剧的
1.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以前) 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以前,人类活动以生活活动为主,以生理代谢过程

2024版年度环境生态学课件PPT共63张大纲

2024版年度环境生态学课件PPT共63张大纲
生态风险的管理与应对措施
提出生态风险的管理和应对措施,包括风险预警、风险防范、风险 处置等,以及加强生态风险管理的建议。
26
07
环境生态学的未来发展
2024/2/3
27
环境生态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生 态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机遇
和岩石圈上层。
2024/2/3
生态系统
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其非 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 流动和信息传递而形成的相互作用、 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生物群落
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种群 的集合体,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环 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
8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为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同时 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过程。
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成功实践,如退耕还林、湿 地保护等。
24
生态工程与技术
1
生态工程的概念与特点
介绍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强调其在解决 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生态工程的技术与方法
详细介绍生态工程的技术和方法,包括生态修复 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园林技术等,以及其 在实践中的应用。
2024/2/3
16
群落的动态与演替
群落动态
包括季节变化、年际变化以及长 期演替趋势,反映了群落随时间 的变化规律。
演替过程
包括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是群 落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 的有序变化过程。
影响因素
包括自然因素(如气候、土壤、 地貌)和人为因素(如土地利用、 环境污染),对群落动态和演替 产生重要影响。

环境生态学精选 课件

环境生态学精选 课件
汞的循环
汞在生物体内易于神经系统的某种酶相结合,引起神经错乱 甚至死亡。有机形式的汞毒性比无机汞高出50~100倍。有机汞也 是脂溶性物质,易于吸收,但难以排泄。
汞有两种方式进入生态系统:自然界的地址活动;人类活动。
汞可以存在于土壤和水中,通过植物吸收和饮水进入生物体 内,在生物活动过程中它可以被排出体外。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 术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
•环境生态学研究内容
环境与生态系统基本关系 环境中污染物在生态系统内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
的过程及规律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生态系统的环境评价准则 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合理使用 环境的生态学规划 环境的生态学恢复 环境的生态学管理
2.)高空臭氧的高速耗竭
平流层内由于甲烷、氮氧化物、硫化物、 溴化物的存在,它们作为催化剂加速了 臭氧的分解,以氯为例
1.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吸收:经消化道吸收;经呼吸道吸收;皮肤吸收; 分布:分布广泛,但各种污染物分布具有一定选择性。 排泄:肾脏、肝脏和肺是重要的排泄污染物的器官。
2.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
生物增毒作用和生物降毒作用 降解作用和结合反应
3. 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和放大
1.)高空臭氧的形成和消耗: 在没有其它物质干扰是,臭氧的形成由
太阳光辐射形成:
O2+hv->2O O+O2->O3 净反应:3O2->2O3
消耗反应: O3+O->2O2 同时水汽存在对这种消耗反应起到了催化作用: H2O+O->2OH OH+O3->HO2+O2 HO2+O2->OH+2O2 净反应:2O3->3O2

环境生态学绪论ppt课件

环境生态学绪论ppt课件
第十章 生态监测
2019/12/25
2
第一章 绪 论
什么是生态学(Ecology)?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分支学科 什么是环境生态学? 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环境生态学前沿
2019/12/25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环 境
环境定义: 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环境因素的总和。 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019/12/25
11
四、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世界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对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 了严重威胁。据统计,全世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25亿公顷,占全球耕 地、林地和草地总面积的29%。
水土流失包括“三大损失”和“六大危害”: ⑴水分损失、洪涝灾害和旱灾交织 ⑵土壤损失导致土壤薄层化和泥砂淤积,生态灾难加剧。据联合国环境 署(UNEP)的统计,全球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土壤量达600亿吨, 如果以土层平均厚度1米计算,只需809年,全球耕地土壤将侵蚀殆尽 ⑶土壤养分损失导致土壤贫瘠化和河流盐碱化、湖泊富营养化
英美学派:代表人为F.E.Clements 和A.G.Transley,以研 究植物群落演替和创建顶极群落著名。
2019/12/前25 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和优势种,重视植被生态、植2被7
现代生态学时期
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囊 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到整个生物圈。
24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
以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 朴素的整体观为特点。
2019/12/25
25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科学探索活动再 度兴起,崇尚科学调查与科学实验。一些生态 学的理论开始形成。生态学达到一呼即出的境 地。1866年Heackel 提出Ecology一词,并 首次明确生态学的定义。

环境生态学课件

环境生态学课件

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加强废水处理
建设和完善废水处理设施,提 高废水处理率,保护水体环境。
加强生态保护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自然 生态系统和重要生态功能区, 维护生物多样性。
05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生物在环境 中的适应、进化和保护等问题。
任务
揭示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预测 和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 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和措施。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生态学的关系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 个重要分支,它继承了生 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同时更加关注人类活动对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经济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理念。
生态文明理念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维护生态安全
提高生活质量
生态文明理念要求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 安全,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及其实现途径
绿色发展理念
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发展理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
强化环境执法和监督,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

环境生态学 第一章 绪论.ppt

环境生态学 第一章 绪论.ppt

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
➢《环境生态学》是环境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一门新兴的、学科渗透性很强的交叉科学课程。
➢这门课程对于我们将来考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门课程对我们将来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主题:
2007年 “冰川消融,是个热点话题吗?”
2008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Kick the habi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 (Only one Earth) 。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1987提交了《我们 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 –提出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 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 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措施的研究 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
古代的环境生态思想: 《文子.上仁》:“先王之法,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 环境生态学产生于20世纪60 年代初。
1.《寂静的春天》- 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反思
Silent Spring :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 ·卡 逊(Rachel Kar-son,1962) 。
意义:环境生态学的启蒙之著和学科诞生的标志。
要生态系统功能
续发展
教材:
[1] 《环境生态学导论》盛连喜主编. 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2(主讲教材)
[2] 《环境生态学》 程胜高等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2003 (参考)
[3] 《环境生态学》 金岚主编. 出版社,1992(参考)
北京:高等教育
课程简介:
《环境生态学》以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基 本主线,系统、客观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 不同社会形态与生态环境相互间的变化。以此为 切入点,揭示了环境问题产生及其发展的原因和 变化过程,论述了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相互联系 的主要形式和影响结果,明确了“环境生态学” 的学科的内容与任务。

(2024年)全新生态学ppt课件

(2024年)全新生态学ppt课件

02
01
倡导全球共治
积极倡导全球共治理念,推动构建公平合理 、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04
03
2024/3/26
32
2024/3/26
谢谢聆听
33
03
温室气体排放趋势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增加 ,对气候的影响日益严重。
9
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原因分析
2024/3/26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加
01
全球变暖使得极端高温、干旱、洪涝等天气事件频发。
人类活动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
02
城市化进程、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加剧了极端天气事件的
1
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破坏和生境 丧失。
2
城市扩张占用大量农田和绿地,导致生态服务功 能下降。
3
城市人口集聚,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增加,环 境压力加大。
2024/3/26
19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建设实践
绿地系统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均衡布局、功能多样。
绿地建设实践
公园绿地、街头绿地、生态廊道、居住区绿地等 。
政策支持
政府加大对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快速发 展。
技术创新
通过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提高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的生产效率 和经济效益。
2024/3/26
25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
畜禽粪便
通过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等方式,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
农作物秸秆
推广秸秆还田、生产生物质燃料等技术,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 。
固体废弃物分类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等。

《环境生态学》PPT课件

《环境生态学》PPT课件


寄生 (Parasite)~活的生物從別的生物體取得食物
2. 競爭性排斥 (Competition Exclusion)~
– 當生活/生存必需品/因素 (如食物、水、光線及礦物質)成為 限制因子時,兩個或多個生物體對此會互相產生競爭現象。 當兩種物種在同一生活區 (niche)之下無法長久共存,而會 產生競爭性的互相排斥現象,此乃生態學上的原則 (principle)。
族群的生態學
• 族群的成長率(Growth rate):族群的成長
率(Growth rate)是由出生率(Birth rate)、死亡 率(Death rate)及遷入和遷出率(Rate of Immigration and Emigration)所決定。 • 假如資源受到限制,正在成長中的族群會受環 境負荷量 (Carrying Capacity of Environment) 的關係而減緩。
族群的生態學
• 生物時時都得對生活環境種種挑戰,諸如溫度 的據變、陽光、水和食物的短缺或者它種生物 的獵殺,一個生物體乃至於一個物種能否成功 地生存下去,完全決定於他們能不能在這些挑 戰下存活與繁衍。 • 因此,生物和環境之間的作用便決定了某一物 種的數量與分佈範圍;而研究這種交互作用的 便是生態學 (Ecology)。 • 生態學的生物組織範圍,小到一個物種的單 位—族群 (Population),大到生物圈 (Biosphere)。
細菌、真菌、黴菌 蚯蚓、線蟲、螃蟹
動物屍體、植物的有機廢物…等 有機物粒子為食
生態系內的能量流動
所有生態系的活動是能量推動 的,而能量的最終來源就是
太陽
• 生態系內的生物組成一個或多個食物鏈, 每一食物鏈包括一系列的營生階層。 • 植物從環境﹝如土壤、水及空氣﹞獲得 無機養分,並轉成有機質。 • 有機養分可輾轉被初級消費者 (草食性動 物 )及次級消費者 (肉食動物) 所取用。 • 植物或動物之屍體或廢物所包含的養分 可被分解者 (如細菌、真菌) 分解成無機 營養而回環境。

环境生态学教学PPT第七章

环境生态学教学PPT第七章
环境生态学教学ppt第七章
目录
CONTENTS
• 第七章:全球气候变化 • 第八章:生物多样性保护 • 第九章: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 第十章:环境政策与法规
01
CHAPTER
第七章: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
温室气体浓度升高
自工业化以来,大气中的二氧 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显 著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方法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推广 低碳交通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 消耗和碳排放。
植树造林与保护森林
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方式增加碳汇, 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促进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
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 和政策,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生境丧失和破碎化
人类活动导致大量自然生境被破坏, 生物栖息地变得破碎化,生物失去生 存空间。
过度开发和捕捞
过度开发和捕捞导致许多物种数量减 少甚至灭绝,破坏了生态平衡。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 导致生物种群数量减少和分布范围缩 小。
外来入侵物种
外来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威 胁,破坏原有生态平衡,导致本地物 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目标
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 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 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目标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 展,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公正和 生态健康的有机统一。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生态学全套ppt课件

环境生态学全套ppt课件
的场所。 它包括岩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 圈的下层。 ➢ 全球生态学: 研究生命系统和行星系统相互关 系的科学。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生态学的发展史
¨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 ¨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 ¨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 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
前苏联-克什卡洛夫(Кашкаров ,1945) ¨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澳大利亚-安德
列沃斯(Andrewartha, 1954) ¨ 生态学是研究决定有机体的分布与多度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加拿大克雷伯斯(Krebs,1972,1978,1985) ¨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美国-奥德姆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科学探索活动再度 兴起,崇尚科学调查与科学实验。一些生态学的 理论开始形成。生态学达到一呼即出的境地。 1866年Heackel 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明确 生态学的定义。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领域
¨ 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原理与规 律
¨ 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 ¨ 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与保护措施的研究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 环境与生态因子 ¨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 生物与主要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

《环境生态学导论》课件

《环境生态学导论》课件

增长规律: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
种群的增长与调节
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LotkaVo l t e r r a 模 型 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调节机制:自然选择、遗传漂变、 环境变化等
调节因素:食物、空间、天敌、疾 病等
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多样性:群落中物种丰富, 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和功能。
水污染:影响水质,影响人 类和生物健康
光污染:影响人类和生物的 视觉系统,影响生活质量
空气污染:影响呼吸系统健 康,引发呼吸道疾病
生态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 影响生态系统平衡
环境保护的措施与策略
减少污染:减少工业、农业和生活垃圾的排 放,提高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率
生态修复: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恢复 其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等
学科特点与重要性
跨学科性:涉及生物学、地理学、 化学等多个学科
综合性:研究自然、社会、经济等 多方面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践性:注重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
重要性: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 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
自然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要素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生态系统类型: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 生态系统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
土壤:影响植物 的生长和营养吸

生物因素:影响 生物的生存和繁

人为因素:影响 生物的生存和分

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
生态因子:影 响生物生存的 环境因素,如 温度、湿度、
光照等
适应性:生物 对生态因子的 适应能力,如 耐寒、耐旱、

环境生态学全套课件

环境生态学全套课件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导致许多资源面 临枯竭,威胁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生态破坏与生物多样性丧 失
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造成严重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挑战
物种灭绝与濒危
人类活动是导致物种灭绝和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珍稀濒危物 种面临生存威胁。
保护措施
包括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推广生态教育、促进公众参与 等。
03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推动全球
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04
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
环境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01
02
03
04
工业污染
包括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 物的排放,对大气、水体和土
生物多样性减少
01
气候变化导致生物栖息地减少,对全球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农业生产受影响
02
气候变化导致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对农业生产造
成不利影响。
水资源短缺
03
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
全球生态响应的策略与行动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输入、能量传递、能 量转化与散失。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 等。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与调控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式: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 为信息。
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负 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学课件(共45张PPT)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学课件(共45张PPT)

第十八页,共45页。
themegallery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 (wùzhì)循环
〔1〕水循环
第十九页,共45页。
themegallery
〔2〕碳循环
第二十页,共45页。
themegallery
〔3〕氮循环(xúnhuán)
第二十一页,共45页。
themegallery
〔4〕磷循环(xúnhuán)
〔a〕形态结构:生物的种类、种群数量、种的空间配置〔水平分布、垂 直分布〕、种的时间变化。 〔b〕营养结构:生态系统各组成局部之间建立起来的营养关系。是生态 系统能量流动(liúdòng)和物质循环的根底。
第九页,共45页。
themegallery
生产者 〔绿色植物 (lǜsè zhíwù)〕
环境 〔土壤、空气、水〕
❖按此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形式的多样性 〔从类病毒、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到动物 界与植物界〕,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 间的多种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生物群落、生态系 统及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了多个层次,主要是遗传多样性、 物种(wùzhǒng)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与景观多 样性。
10,只是针对湖泊
等水域生态系统的
经验性法那么;
2. 不同生态系统的
1.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依次是第二、第三、 第四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七级。低位营养级 的能量仅有10%〔水生系统〕被上一个营养 级利用。
2.在数量上,第一营养级就必须大大超过第 二营养级,逐渐递减,就造成(zào chénɡ)了 生物数目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生产率金
第二页,共45页。
themegallery
2、生态学的开展(kāizhǎ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学院 XX 专业
《环境生态学》
【全套课件】 授课人:XX XX
目 录
课程基本情况 第一章 环境问题和环境生态学 第二章 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第五章 生态系统 第六章 生物圈主要生态系统及自然资源的保护 第七章 生态监测 第八章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第九章 生态工程
学时安排
共32学时,2学分,无实验。
第一章 环境问题和环境生态学
第一节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的现状及发展
第一节 环境生态学
生态学是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环境 生态学是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之间的边缘 学科。因此要想学习环境生态学,首先 得知道一些有关生态学产生、发展和现 状的知识。
(一)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海克尔(E.Haekel,1866)提出生态学的定义, 苗比乌斯(Mobius,1877)创立生物群落概念 (biocoenose) 华尔明(Warming 1895)《以生态地理为基础 的植物分布》植物生态学诞生的标志。 斯洛德(德国, Schroter,1896)提出了个体 生 态 学 ( Autoecology ) 和 群 体 生 态 学 (Synecology)两个概念。
(一)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著名生态学家E· Odum(奥德姆)的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 学。 普遍采用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 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研 究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一)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作为一门科学,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如 下几个阶段: 1.奠基阶段:始于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 值得提及的学者及论著有: 鲍尔( Boyle ) 1670 年发表了低气压对动 物效应的试验结果,标志着动物生理生 态学的开端,即个体生态学。
(一)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 生物依赖于环境,如海岸带的螃蟹, 泥滩—召潮蟹,岩石岸—居集蟹,沙 滩—白螃蟹。 •动物界是这样,植物界也是这样,如 从大环境来说热带是阔叶林,寒带是 针叶林。
(一)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正由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门研 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 学 就 产 生 了 。 德 国 生 物 学 家 E· Haeckel 1866 年(海克尔)最先提出“生态学” 这个科学名词(Ecology),并对其定义: 生态学是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关 系的一般科学,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 条件。这里指有机的和无机的生存环境。
(一)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专著:

① 伯 斯 ( Pearse , 1926 ) 和 埃 尔 顿 (Elton,1927)分别著述而被广泛应用 为教科书的《动物生态学》

②谢尔福德 Shelford,1927《实验室及
野外生态学》
(一)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4. 成熟期: 1930 年以后,大量专著出版和生 态系统概念的提出。如: 查普曼(美, Chapman, 1931)《动物生态 学》 比尤斯(Beus,1935)《人类生态学》 克列门茨( Clements , 1939 )和谢尔福德 (Shelford,1939)《生物生态学》 罗利麦(Lorime,1934)《种群生态学》
(一)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费鸿年《动物生态学纲要》1937 我国第 一部生态学专著。 坦斯利( Tansly , 1935 ,英)提出“生 态系统”这一重要科学概念及林德曼 ( R.L.Lindeman , 1942 )等人对生态系 统能流的研究以及一些内容广泛的生态 学专著的出版,标志着生态学已进入了 成熟期。
(一)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生态学产生于社会实践,人们很早就发 现生物和环境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地 球上虽然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各种 生物都有其相对狭窄的环境。鱼离不有水, 没有水鱼就无法生存。虽然青蛙能在水里生 活,也能在岸上觅食,但蛙卵和蝌蚪却只能 在水域中发育,如果没有水域,它也繁衍不 了后代。
(一)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2.建立初期:1900年至1920年生态学处 于定性描述阶段。在个体,种群或群落 的水平上阐述其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代 表论著:亚当斯(Adams,1913)《动物 生态学研究指南》被认为是第一部动物 生态学教科书。
(一)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3. 发展期:至 1930 年由描述过渡到对生 态现象的解释。 在种群动态变化研究方面有进展,如美 国皮沃(Peral,1920年)和里德(Read, 1920 ) 对 逻 辑 斯 谛 方 程 ( Logistic eguation )的发现。这个方程是描述种 群数学变化的最基本方程;描述有竞争 关系的两个种群间相互作用的洛特卡 — — 沃 尔 泰 勒 方 程 ( Lotka-Voltera equation)。
(一)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50年代后生态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主要表现在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得到了进一 步的发展,特别是种群调节,种群数学模 型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Lorens (罗伦兹,德 1950 )和 Tinbergen (丁伯根,德国,1951,1953)在行为生 态学方面获诺贝尔奖。 Harpera (哈帕尔, 1977 )突破植物种群 上的难点,发展了植物生态学。
(一)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布丰(法国, Buffen ) 1749—1769 提出 了生物物种的可变性和生物数量动态概 念。 马尔萨斯(Molthus,1798)“人口论”, 阐述了人口增长和食物关系的看法。 达尔文( C.Darwin , 1859 )“物种起源” 更系统地阐述了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 识,适者生存。
课程性质
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必 修课,环境工程专业的 必选课
基本内容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至第五章 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第六章至第十章 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污染 生态对策,生态监测,生态评价和生态 工程
重要性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渗透性很强的边缘 学科,它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生态 学的分支。 环境生态学研究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 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 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 科学。因此,它是环境科学专业和环境工程专 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