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景设计的传承理念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与水景观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与水景观设计

内容摘要
综上所述,圆明园景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这个皇家园林以 其精美的建筑、博大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 过对其景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皇家园林的丰 富内涵和深远意义,也能更深入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谢谢观看
3、加强水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工 作
3、加强水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工作
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水文化需要加强其教育和普及工作。可以通过 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相关讲座和展览等方式来普及水文化的知识和价值; 同时也可以通过推广水文化的旅游线路和体验活动等来增强人们对水文化的认识 和了解。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等方式来提高人们对水文化的重视和度。
3、加强水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工作
是灵活的它存在于各种大小的空间之中使空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因此我们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充分发挥“水”的作用营造出一个个意境与美感独特的环境 空间。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圆明园,这个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以其精美的建筑、博大的内 涵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园林艺术的瑰宝。下面,我们将对 其景观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剖析。
中国传统文化与水景观设计
目录
01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水文化 三、如何传承和发扬
0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水 文化
02 二、水景观设计在现 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04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水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具有生态和实用功能,还承载着丰 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本 次演示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水文化和水景观设计,以及如何在现代景观设计 中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

“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析水体景观设计

“为有源头活水来” ——浅析水体景观设计

“为有源头活水来”——浅析水体景观设计【摘要】水景设计是现代城市水环境设计和园林水体中的一个重点,本文从阐述水体的景观特性和水的开发利用谈起,以我国水体景观设计的热潮为背景,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分析水体与滨水景观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景观设计;水体景观;特性与作用;关系0.前言水体景观在景观设计中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具有灵活、巧于因借等特点,能起到组织空间、协调景观变化的作用,更能明确游览路线、给人明确的方向感。

水体作为一个造景要素,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而且可以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增强居住舒适感,水的形态、风韵、气势、声音蕴含着无穷的诗意、画意和情意,丰富了空间环境,给人美的享受和无限的联想。

1.水体基本概念水体作为构成园林建造的一个基本要素,已成为园林景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发展,水体在园林建造乃至城市建设与改造的规划,城市居民住宅小区建设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其环境景观作用愈加突出,并导致一个新词汇—水岸发展的产生。

[1]俗话说山是形,水是神。

古人云:“山因水而活”。

所以许多美丽的风景都靠水去美化、蕴涵、点缀和哺育。

水体包括众多类型,如海洋、江河、涧溪、瀑布、湖荡、清泉等,它为植物、鱼和野外生灵提供生存之地。

水可能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它极具可塑性,并有可静止,可活动,可发出声音,可以映射周围景物等特性,所以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也可以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4]。

因此水景在公共艺术的范畴里,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2.水的特性和作用水景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带给人们无穷的趣味,毋庸置疑是源于水自身的特性.流动性:地球的重力使水从高向低不停地流动,这种位移的变化使水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中,充分体现出水柔美、活泼的特性。

而瀑布、海浪、激流、涌泉等不同程度的激烈状态带给人强烈的视听感受。

此外,风这一时令要素也促成水的流动,在平静的湖面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派诗情画意。

新中式园林设计理念

新中式园林设计理念

新中式园林设计理念新中式园林设计理念指的是将传统的中式园林设计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与现代功能的园林空间。

新中式园林设计理念强调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需求,使得园林空间更具时代性与创新性。

首先,新中式园林设计理念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的中式园林设计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如山水画的意境、古建筑的造型等。

新中式园林设计要抓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将其融入到现代园林设计当中。

例如,在园林布局方面,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园林的手法,如寻幽探胜、藏龙卧虎等,为人们营造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心灵和谐的感受。

其次,新中式园林设计理念强调美学的体验与创新。

园林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空间布局,更是一种对美的追求。

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可以运用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创造新颖的园林元素。

例如,在景观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采用现代的耐候材料替代传统的木材,并结合绿色植物、水景等元素,打造出具有现代感的园林空间。

再次,新中式园林设计理念关注功能的实现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园林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中式园林设计往往忽视了人们在园林空间中的功能需求,如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等。

新中式园林设计要关注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结合现代园林设施与功能性设计,为人们提供更多元化的园林体验,使得园林空间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最后,新中式园林设计理念注重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在新中式园林设计中,要尊重自然环境,注重生态保护,避免园林设计对环境造成破坏。

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手段,打造出生态友好的园林空间。

同时,园林设计要注重可持续发展,考虑未来的变化与需求,使得园林空间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总之,新中式园林设计理念旨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需求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与现代功能的园林空间。

通过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强调美学体验与功能实现,关注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新中式园林设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美丽园林空间。

“天人合一”思想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天人合一”思想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天人合一”思想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指代自然与人文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强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这一思想可以运用于多个方面,以下将详细介绍。

首先,在景观规划中,“天人合一”可以指导景观设计师更加注重环保和自然保护,为城市增加自然生态元素,营造更加自然宜人的城市环境。

例如,在城市规划之初,可以考虑到自然河道和湖泊等天然水源的保护和修复,使之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为城市带来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水景。

同时,在营造公共绿地和花园等休闲场所时,也可运用生态景观设计,增加植被种类的多样性,保护自然景观的完整性,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其次,“天人合一”也可以指导景观规划设计师在设计城市的建筑物时更注重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关系。

城市建筑的设计应该尊重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与自然相融合,使建筑和周边环境相协调。

例如,在设计文化历史街区时,可以采用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手工艺技术,同时在设计时结合自然元素,如用“明暗交替”和“水石结合”等手法为景点增加自然元素,打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另外,“天人合一”也可引导景观规划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更加注重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景观规划设计师可以通过城市规划以及公共艺术的创造将城市文化融入到城市空间中。

例如,在设计公园时,可以通过园内的雕塑、水景、灯光等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城市文化的魅力。

最后,“天人合一”还可以引导景观规划设计师关注城市环境改善,营造健康、舒适的城市环境。

景观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城市气候状况及自然环境,选择与当地气候特征相适应的植被,合理布局建筑与植被的关系,使城市呈现出温馨、舒适的特色。

例如,在城市道路的绿化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遮阳的需求,增加路线方向的可提示性,同时充分利用荫蔽有效地缓解道路热岛现象。

综上所述,“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运用于景观规划设计中可以帮助规划设计师更加注重环保和自然保护,营造更加自然宜人的城市环境;更注重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关系,使建筑和周边环境相协调;更加注重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关注城市环境改善,营造健康、舒适的城市环境,实现天人合一的效果。

景观设计理念有哪些

景观设计理念有哪些

景观设计理念有哪些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建筑、园林、道路等空间的改造和美化,营造出美观、舒适、环保、功能完善的外部环境。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应该有清晰的设计理念,以保证设计方案的成功实施。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景观设计理念:1. 自然融合:景观设计应该尽可能地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植被、采用自然材料、打造自然水景等手段来实现自然融合的效果。

2. 功能性强化: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还应该考虑到其实际功能。

设计师应该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人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便利的交通网络等。

同时,景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例如合理利用雨水、选择环保材料等。

3. 艺术创新:景观设计是一门艺术,设计师应该有创新的思维,追求独特性与艺术性。

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形状和色彩,创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同时,设计师还可以参考现代艺术的概念,将一些艺术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设计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4. 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植被选择、水资源利用等措施,设计师可以使景观设计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5. 历史传承: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使设计更具深度和内涵。

设计师可以通过恢复历史遗迹、保护传统建筑等方式,将历史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中,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总之,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学科,设计师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设计理念,以创造出独特而又满足功能需求的设计方案。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

园林美学中的造园原理、规划布局、建筑艺术、植物景观以及水景设计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气质。

古典园林的美学追求以自然为基调,以清雅、谦逊的姿态展示出东方文化的精髓。

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布局方式对现代园林设计具有启示作用,引发人们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古典园林美学的永恒魅力体现在其深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美学韵味、文化传承、地位与价值、造园原理、规划布局、建筑艺术、植物景观、水景设计、永恒魅力、现代园林设计、文化价值。

1. 引言1.1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文明。

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

古代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等,不仅是皇帝们休憩游玩的场所,更是展示皇家气派和文化品位的象征。

而私家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等,则更多地表现了文人雅士对自然的独特诠释和审美追求。

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不仅体现在其建筑风格和景观布局中,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园林中的假山、亭台、池塘等元素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符号和象征意义,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追求。

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后人能够深刻领略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和精髓所在。

1.2 古典园林的地位与价值古典园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价值。

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古典园林不仅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和体现。

通过古典园林的建筑、景观和设计,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感、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古典园林中理水手法及其在现代生态景观中的传承

古典园林中理水手法及其在现代生态景观中的传承

古典园林中理水手法及其在现代生态景观中的传承摘要:我国古典园林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形成了独特且鲜明的民族风格。

从古典园林理水理念中,可以总结出可持续的水景设计理念和方法,它们对现代园林水景设计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将其与现代科技、新材料以及新时代的环境相结合,以找到可持续发展与传承创新的平衡点,能够打造出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的水景。

以期能够为现代生态景观的建设增砖添瓦。

关键词:古典园林;理水手法;生态景观引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在人们眼里,水是善良,是哺育万物的载体,同时水也是生命之源,由于对水的依赖,使得我国从古代开始就已经形成了独有特色的水文化。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水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可以浇灌植物,又可以调节气候和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重要资源。

园林水景建设历史悠久,因为无论是何地,只要有园林就必然会用到水。

在中国园林文化中,理水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此外,中国古典园林包含着可持续的水景设计理念和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传承。

1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的原则1.1功能美原则水景设计需要考虑其实际的功能,如利用水景调节园林中的温度、湿度,净化空气等。

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功能和美学的平衡,使水景设计不仅具有观赏性,还能发挥其实际的功能。

例如,在炎热的夏季,水景设计可以降低园林中的温度,带来清凉的感受。

在干燥的季节,水景设计可以增加园林的湿度,改善园林环境。

1.2空间美原则水景设计要与周围的园林环境相协调,与园林环境的色彩、形态、植被等元素协调一致,以达到整体美感。

同时,在设计水景时,还要考虑利用周围空间,以确保水景的使用效益。

如在城市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置水景设计时,需考虑周围的交通和人流情况,以保证水景的观赏性和安全性。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方法2.1静水面法新中式园林发展进程推动下为打造中式意境,镜面水使用面积不断扩大,主要采用区域为售楼部和小区入口,局部点缀雕塑,以构成独具中式韵味的独特景观。

上善若水——环艺设计中的水景艺术

上善若水——环艺设计中的水景艺术

2 凯 文 ・ 奇 ( ) 市 意 象 【 】方 益 萍 , 晓 军 译 . 京 : 、 林 美 . 城 M . 何 北
华 夏 出 版 社 .0 2 01年 版
方 面 , 于 因 借 、 小 喻 大 , 简 喻 繁 的 手 法 丰 巧 以 以
富 起 来 , 极 至 是 缸 荷 、 莲 的 出 现 , 可 以 说 其 碗 真
集 天 地 自 然 于 一 壶 。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中 , 景 在 水
3 张 为 诚 , 小 虎 . 筑 色 彩 设 计 【 】同 济 大 学 出 版 社 . 、 沐 建 M .
2 0 -版 0 0g
4 宋 连 威 . 岛 城 市 的 形 成 [ 】青 岛 出 版 社 .9 8年 版 、 青 M . 19 5 、杨 曾 宪 . 论 青 岛 城 市 风 貌 的 文 化 与 美 学 价 值 U . 试 】城
究 . 9 8 2 1 9 - .
随 着 居 住 的环 境 对 于 人 们 的越 来 越 重 要 , 不 仅 仅 只 是 满 足 于 外 观 , 多 的 在 于 设 计 的 实 更 际 , 于人 的居 住感 受 。 见 ; 景 艺术在 环境 在 可 水 艺 术 设 计 的 审 美 上 具 有 不 可 或 缺 性 。它 可 以 赋
摘 要 : 水 景 艺 术 在 室 内设 计 中 的 发 挥 , 使
室 内 空 间 内 涵 更 加 丰 富 . 空 间 造 型 更 加 多元
化 本 论 文 通 过 列 举 并 分 析 大 量 的 环 境 艺 术 设 计 案 例 。 述 了 水 景 艺 术 在 环 境 艺 术 设 计 中 的 阐
市 .0 0-4. 2 0 -
中国宅 邸 的艺术 审 美越来 越重 要。 而 在 西 方 , 期 的 水 装 饰 也 多 体 现 在 园林 早 水 景 中。如 意 大利 园 的水 法注 重动 势 , 且其 并 特 有 的 山 地 为 这 种 做 法 提 供 了 势 能 。 国 园林 法

水文化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水文化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水文化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在人们眼里,水是善良,是哺育万物的载体;同时水也是生命之源,由于对水的依赖,使得我国从古代开始就已经形成了独有特色的水文化。

通过了解“水”的发展史可知,我们的祖先已经准确把握了水的特点:流动之态,灵动永恒。

自古以来,我国园林就有“无水不成园”的传统,充分利用水的特点,将水之灵秀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将自然野趣与艺术加工相结合,传递着各个地域的文化气息。

关键词:水文化;景观园林设计;应用1水文化在园林运用中的起源追溯历史,园林景观的文化产生于人类文明。

不论是地理、政治、宗教信仰,还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历程以及科技发展的水平,都决定着园林景观背后蕴藏的文化。

随着四大文明古国历史的变迁、地理特征、文化的传承及交流,形成了西亚(古波斯)、欧洲(古希腊)和中国三大园林文化体系。

由于受水影响和用水方式的不同,水景观在各园林文化体系上的运用也不尽相同。

水作为自然界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实际的园林设计中,水的应用几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古人的园林设计多以山水为主,以水为中心,构建出亭台楼阁、石景假山等园林元素,形成一种独特的水文化。

水文化在我国景观园林中的应用最早可以溯源到周朝。

自从周文王兴建“灵沼”中含有水湖以来,后来的各个帝王在建立景观园林中都含有水文化;最为典型的是汉武帝时期,章宫苑区内采用人工凿挖形式,建立宽大的太液池,同时内部堆垒了三座假山,以至于“一池三山”成为我国景观园林的传统建筑模式。

2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原则2.1多活水少死水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承载着古代文化与商贸,发挥着文明传承与流通的重要作用。

自古以来,河流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河流作为自然界的一种水系统,承担着水文循环、洪水调节、水生态、水资源以及文化历史等多种功能。

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河流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贯穿城市的血脉,更是人们生产、生活、文化、休闲等多种活动的重要场所。

中国传统文化在水景观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水景观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水景观中的应用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在中国文化中,水被赋予了深厚的内涵,被视为阴阳之一,象征着生命、活力、坚韧和柔韧。

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景观元素,被广泛地运用于园林建筑中。

在水景观中,传统文化的元素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应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时也为水景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1.龙形水景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祥瑞之物,常常出现在水景观中。

在园林建筑和庭院设计中,龙形水景被广泛地应用,以传达龙的威严和神秘的意境。

龙形水景的设计多半遵循中国传统的龙形形态,如龙头、龙身、龙尾等,通过水的流动和雕塑构造出栩栩如生的龙形景观,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话与传说融入为水景增添了一份传统文化的气息。

2.池塘石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池塘石桥被视为传统园林建筑的必备元素之一。

池塘石桥不仅是对景观的装饰,更是连接两岸的纽带,是人们游赏和休憩的地方。

池塘石桥的设计多以拱桥或梁桥形式为主,也有许多池塘石桥被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元素,如雕刻着龙、凤、狮子等动物形象,或是刻有古诗词或书法等,展现出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使水景更加典雅和有韵味。

3.书院水榭在中国传统园林中,书院水榭是园林中常见的建筑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水景观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书院水榭可供游人休憩品茶,同时也是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

书院水榭的设计通常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风格和装饰元素,如木雕、砖雕、瓦雕等,使其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成为水景观的一大亮点。

4.莲花石栏莲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象征着纯洁和高贵的花卉,而莲花石栏则是在水景观中常见的装饰元素之一。

莲花石栏的设计多以莲花的形态为基础,通过石雕或砖雕构造出莲花形状的栏杆,或是在栏杆上镶嵌着莲花的图案,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莲花的独特情感和崇敬之情。

莲花石栏不仅美观大方,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现代水景的传承与创新

现代水景的传承与创新

现代水景的传承与创新作者:唐姊茜吕桑羽来源:《学习导刊》2013年第11期【摘要】水景文化是人类发展自古至今的重要文化形式,好的水景会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以及情感的寄托。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古人借用水来撰写试问,并表达自己的思想抱负等。

而在这个背景下,随着越来越多的先进科技开始融入到现代水景文化的创建当中,使得我国传统水景文化开始向现代化递进。

至此,笔者便结合当前我国诸多城市园林中所开展的水景建设进行分析,从而论述现代水景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现代水景、建设思想、传承与创新、生态保护水体是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在何时何地,它总能更加吸引人们的目光。

不过,随着人们对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传统的水景建设已然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所以创新便成为了当前水景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故此,笔者以我国的一些街头水景建设为例,在阐述其哲学思想的同时,分析现代水景的传承理念与创新思想。

一、在形声兼备的特点下提高现代水景的观赏性形声兼具的水景特色自古便有,数量更是多不胜数。

而在这其中,有的如影如虹、有的如雾如雨,整体形式丰富逼人。

就比如清代承德避暑山庄的日月同辉,它的设计理念主要是在水池旁安置假山,并建造一个月亮形的洞口,然后借助白日的日光将月牙洞映射到水面上,这样一来,日光和水中的月影便会在白昼时分形成日月同辉的影像。

整体形式逼真形象,让人讶然。

而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水景建设在形声兼备方面有着很好的体现。

其中,所谓形声兼备就是指寓形于声的方式来彰显现代水景所具备的独特观赏效果,比如目前我们常见的音乐喷泉,它就很好地彰显了形声兼备的水景特色所具备的观赏性。

这方面的实际案例,如:江苏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

该水景在形声方面的呈现方式是:从无锡惠山进行引水,一直流到寄畅园,然后借着水流下跌与栈道时所发出的声响来呈现一种别样的美感。

久听之下便会让人感觉如闻琴声,而也正是因此才得名八音涧。

二、在灵活神韵的展现下发扬现代水景的哲理性儒家思想对水的评价很高,在哲学上认为水是智慧、善良、仁德、公平的象征。

论述中国传统园林山水关系营造方法

论述中国传统园林山水关系营造方法

论述中国传统园林山水关系营造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传统园林山水关系的营造方法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中国传统园林注重山水的融合,通过巧妙布局和精心设计,将山、水、树、石等自然元素有机结合,营造出一种意境优美、富有诗意的景观。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山是园林的灵魂,水是园林的灵气,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具有深意的山水画。

中国传统园林山水关系的营造方法注重“山”这一重要元素。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山的位置通常被设置在园林的中轴线上,作为整个园林的核心。

山在园林中的体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人工堆筑的假山,有的是自然岩石构成的天然山体。

无论是假山还是天然山体,都需要精心雕琢和布局,以使其与园林其他元素协调一致,营造出一种天然、有机、富有层次感的景观。

水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水景和山景是园林中的两大亮点。

水在园林中的作用很大,它不仅可以调节气候,还可以营造出一种清新舒适、宁静雅致的氛围。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水景的设计经常巧妙地与山景相结合,形成一种山水相依、相辅相成的美丽景观。

有的园林中,水面如镜,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植被,仿佛一幅水墨画;有的园林中,水流潺潺,泉水叮咚,清澈而又清凉,给人以清爽的感觉。

水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使整个园林更加生动、灵动,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

除了山和水之外,中国传统园林中还有许多其他元素,如树、石、建筑等。

这些元素在园林的布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各具特色,各有所长,通过合理搭配和巧妙运用,构成了一个个独特的景观。

园林中的树木常常被用来修剪成各种形状,形成一道道绿色屏障,不仅美观,还可以遮风挡雨,增加园林的私密性和舒适性。

而石头则常常用于修建假山或点缀水边,起到一种点睛之笔的作用,使整个园林更加饱满和生动。

中国传统园林山水关系的营造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融合了自然、人文、审美等多种因素,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对生活的品味和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在水景观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水景观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水景观中的应用水景观是一种以水作为主要元素的园林景观,具有独特的氛围和韵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具有象征着生命和繁荣的意义,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水景观中的应用常常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水景观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水景观中的应用表现在设计理念上。

中国古人常常将园林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园林的自然与人文融合。

这种观念在水景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水景观的设计中,常常以小溪、湖泊、池塘等形式表现出水的自然之美,融入自然生态,营造出宜人的环境。

设计师也注重在水景观中加入人文元素,如廊桥、亭台、假山等,营造出充满诗意和艺术感的景观。

中国传统文化在水景观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建筑风格上。

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与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在水景观中,建筑风格常常以传统的四合院、明清式建筑等为主,注重建筑的简洁、典雅,不拘泥于形式。

建筑物与水景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中国传统文化在水景观中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景观元素的选择上。

中国传统园林讲究一步一景,注重景点的布局和花草树木的选择。

在水景观中,设计师常常选择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植物、石头和雕塑作为装饰元素。

如盆景、古代文人常喜欢的寿松、百岁松等都可以在水景观中看到。

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花卉和草木,如荷花和莲花等,在增加美感的同时也传递了吉祥寓意。

中国传统文化在水景观中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活动和仪式上。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仪和传统习俗。

在水景观中,常常举行一些与水有关的活动和仪式,如观赏荷花、赏月、划船等,这些活动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这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水景观中的应用丰富多样,不仅体现在设计理念、建筑风格、景观元素上,还体现在活动和仪式上。

这些应用使得水景观成为了一种独特而具有传统韵味的艺术形式,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感受传统文化的空间。

中国园林叠山与理水

中国园林叠山与理水
叠山与理水作为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 化自信心。
对世界园林的影响与贡献
中国园林叠山与理水的独特艺术风格 和造园理念,对世界园林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园林叠山与理水的成功经验,为 世界园林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 考,推动了世界园林艺术的创新与发 展。
代表作品与风格流派
代表作品
中国园林叠山与理水的代表作品有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北 京的颐和园、圆明园等。
风格流派
叠山与理水艺术风格多样,包括江南、岭南、川西等流派, 各具特色。
02
中国园林叠山艺术
叠山的类型与特点
01
02
03
04
假山
以石块、石条、石片等材料堆 叠成山,模仿自然植植物,如 树木、花草等,增加山体 的生机与自然感。
叠山的文化寓意与象征意义
崇尚自然
寓意吉祥
叠山艺术模仿自然山形,体现了古人崇尚 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
山常常被寓意为稳重、长寿、高雅等,如 “寿比南山”等传统观念。
象征地位与权力
道教、佛教文化影响
在皇家园林中,叠山常被用来象征皇家的 地位与权力,如颐和园中的万寿山。
同时,应注重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叠山 与理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 有力的人才保障。
05
中国园林叠山与理水的价 值与影响
艺术价值与审美体验
叠山与理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通过山石、水景的巧妙组合,创造出独特的自 然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中国园林叠山与理水的艺术风格独特,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借景、框景等手法, 使景观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统一的美感。
叠山与理水所体现的自然美、和谐美,对于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培养审美情趣具 有积极的作用。

五行与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设计原则

五行与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设计原则

五行与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设计原则中国古代园林艺术是一种独特而精致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设计,通过精心布局和构造,营造出富有诗意和哲学思考的空间。

在园林设计中,五行理论被广泛运用,它不仅是一种哲学观念,更是一种设计原则,为园林创作提供了指导。

本文将探讨五行理论如何影响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设计原则。

一、五行理论简介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代表了自然界的五种基本要素和相互关系。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样的生克制约关系构成了五行之间的平衡和和谐。

五行理论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艺术和风水等领域。

二、五行与园林艺术的融合1. 金:金代表着财富、权力和尊贵。

在园林中,金元素常常体现为黄色的花朵和树木,金石等贵重材料的应用。

金元素的运用可以传达主人富有和地位的象征。

2. 木:木象征着生机和成长。

在园林设计中,绿色植物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可以塑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

同时,木材的运用也非常重要,木制建筑和雕刻可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质感。

3. 水:水是生命之源,代表着活力和流动性。

在园林设计中,水景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如湖泊、池塘、水榭等。

水的流动不仅增添了动态感,还有助于调节园林的温度和湿度,营造出宜人的环境。

4. 火:火代表着热情和活力。

在园林中,火元素可以通过红色的花朵和装饰品来表现,也可以通过园林中的太阳花坛和火炉等形式呈现。

火的运用可以增添园林的热情和活跃氛围。

5. 土:土代表着稳定和安全。

在园林设计中,土元素主要体现为建筑材料和地面装饰,如青石板、石桥等。

土的运用可以营造出厚重和稳定的感觉,为园林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五行与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设计原则1. 平衡与和谐:五行之间的生克制约关系体现了大自然的平衡和和谐,这一原则也被应用于园林设计中。

园林的构造应当遵循五行的平衡原则,以充分发挥每个元素的作用,创造出和谐统一的空间。

2. 自然与人工: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强调自然与人工的相互关系。

水景在厦门现代园林中的传承与创新

水景在厦门现代园林中的传承与创新
人 幽香 。
1 现代 水景要创新传统理水观念
1 . 1 中国园林 的传 统理水观念
水 作为 园林 的五要 素之 一 ,可 上溯 到春 秋战 国时 期 , 有 着近 3 0 0 0年的 历史 ,经历 了引水 入 园、挖 地成池和 山 水 相依 、崇 尚自然的发展阶段 ,直 到秦 汉时 期出现的“ 一池 三 山”就 逐渐形成 了 中国园林理水 的传统模式 ,一直沿 用
绸之 路” 的发端 ,到 如今厦 门人 家家户 户都有茶具 ,遍地
的完 整性 ,维护 湿地生 态服务功 能。 同时 ,在 城市街 头和 楼盘 公寓等处 也建有许 多现代 园林水景 ,如莲前路 中段云 顶岩北麓的 云顶至尊楼盘 ,将 4 0 0 0 m 的拉斯维加斯音乐 喷泉和 1 7 i 3 3 . 高的飞瀑叠泉纵贯 中庭 。
纵观厦 门众 多的现代 园林水 景案例 ,发现高新 技术的
运 用在其设 计与施 工中体现得淋 漓尽致 ,使得这些 水体景
观成为现代城 市中最活跃 的园林要素之一。
都是茶馆和 茶叶店 。为 了向游 人展示 当地茶文化 的独特性 , 在 中山路达 意商业城 f l  ̄ ' l q q " 造 了一幅“ 源 远流长” 的园林水 景 ,以茶壶 流水为 主题 ,将 茶壶与 茶杯连 缀来寓 意 中国茶 文 化的悠久 ,同时通 过连绵 不尽 的流水来 寓意 中国茶 的沁
CHI NE S E H ORT l CU L _ TU RE A B S TR A CT S
水景在厦门现代园林 中的传承与创新
杨 弦武
( 厦 门员 当市政园林工程有 限公 司,福建 厦 门 3 6 1 0 0 9 )
摘 要 :水景以 它独特 的观 赏特性和 美 学表达 方式 ,在 园林 景观 规划设 计 中占据重要地 位。厦 门的 园林 水景 在 秉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特色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特色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特色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了建筑、园艺、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元素。

它以自然为基础,注重环境与人的和谐统一,追求意境上的美感。

本文将从设计特点、空间布局、材料运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设计特点1. 人文关怀: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注重人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在空间设计中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它追求舒适、宜人的环境,创造出让人身心愉悦的氛围。

2. 复合式布局:传统园林建筑通常以庭院为基本单位,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空间布局。

不同的庭院通过连廊、走廊等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

3. 四季景观:中国传统园林建筑注重四季景观的变化,通过植物的选择和布置,以及景点的设定,展现出不同季节的美景。

春天的花朵、夏天的绿草、秋天的红叶、冬天的白雪,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韵味。

4. 神秘主义色彩: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常常带有神秘、超凡脱俗的色彩。

通过建筑的布局、雕塑的运用以及陈设品的选择,创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超越日常生活的美好。

二、空间布局传统园林建筑的空间布局着重于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并通过景观元素将这些区域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1. 庭院空间:传统园林建筑通常由多个庭院组成,每个庭院都具有独特的设计和功能。

庭院之间通过廊桥、走廊等连通,形成大小不一、布局错落的庭院群。

每个庭院都营造出不同的景致,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美感。

2. 水景元素:水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

池塘、流水、水榭等都被巧妙地融入园林设计中,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份灵动和生机。

水景元素也与庭院的布局相呼应,让人在漫步园林之中感受到水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3. 层次感:传统园林建筑中的空间布局注重层次感的营造。

通过设置高低错落的台阶、高墙、山石等,形成舞台般的效果,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观赏的角度和视野。

层次感的存在使整个园林空间更加丰富多样,让人在其中有更多的发现和惊喜。

三、材料运用1. 木材:传统园林建筑常常采用优质的木材进行建造。

中式酒店景观设计理念

中式酒店景观设计理念

中式酒店景观设计理念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和全球酒店设计的多元化,中式酒店景观设计逐渐成为了全球设计界关注的焦点。

中式酒店景观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元素,不仅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展现了现代设计的时尚感。

以下是中式酒店景观设计的几个重要理念。

1.传承文化中式酒店景观设计首要的理念就是传承文化。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古典园林建筑、山水画、雕刻、陶瓷等,将之融入到景观设计中。

这样不仅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能让酒店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个性。

2.尊重自然中式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师法自然”,即尊重自然,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

在酒店景观设计中,应注重保护和利用原有自然环境,尽可能地使酒店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如利用地势、水体、植被等自然资源,营造出诗意的空间氛围。

3.空间布局中式园林的空间布局注重层次感和韵律感,讲究“步移景异”的空间效果。

在酒店景观设计中,应通过巧妙地安排植物、建筑、水体等元素,创造出开合有致、收放有序的空间布局。

同时,还应注重室内与室外的呼应关系,使客人无论身处哪个角落都能感受到酒店的美丽景致。

4.色彩搭配中式园林的颜色搭配以清新淡雅为主,常用到的是白色、灰色、棕色等色彩。

在酒店景观设计中,应注重色彩的调和与对比,以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氛围。

同时,还应根据季节和活动需求,适当运用色彩的冷暖、明暗等特性,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5.雕刻装饰中式雕刻装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酒店景观设计中,应巧妙地运用雕刻装饰来增强酒店的个性和文化内涵。

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雕刻题材和风格,如山水、花鸟、人物等。

同时还应注重雕刻与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使它们成为景观中的亮点。

6.水景设计水景在中式园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园林的灵魂。

在酒店景观设计中,应注重水景的设计与运用。

可以通过设置池塘、喷泉、瀑布等水景元素来增强酒店的景观效果。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作者:张慧子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33期摘要: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不仅理法巧夺天工,而且内涵非常深邃。

本文分析古典园林的理水手法和艺术特征,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继承。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柔性中国古典园林优美的意境及特别的理念一直堪称山水园林的典范。

中国古典园林非常重视理水,水作为组织园林的核心。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理水在园林中被誉为“眼睛”。

理水造景首先要揣度水性,还要掌握因水成景的规律,结合园林地貌进行造景,这样才能造出既有意趣又有内涵的水景。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多数为湖、池、泉、溪、潭的静态水景,可以做到静中有动。

园林理水是对自然山水特征的概括、提炼和再现。

水体的动静和水面的聚合都符合自然规律,创造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水景。

一、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现代意义对古典园林理水艺术的探究,不是为了凭吊古迹,而是为了认识其历史性和局限性,从而实现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

吸收外来文化,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水艺术。

现代理水理念存在两种现状:一是盲目照搬西方的水景园林设计模式。

追求大型对称式喷泉水景,使用过程中由于管理费用过高,最后只能弃用闲置;二是简单复制中国传统理水方式,忽视其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涵,滥用现代技术。

现代社会中,理性使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对于驳岸的处理、游乐项目的开发、恒水位的保持等。

这些新技术不仅增加了园林的经济效益,而且使得水体景观更丰富、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二、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特点园林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建筑样式,又是文化修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形成的一种再现自然的途径。

从中日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来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中国和日本有着类似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哲学思想成为日本发展本国哲学思想的借鉴。

中国的宗教、哲学、艺术等传入日本后,得到了适应性移植,并融化在其独特、执著的精神铸模中,使日本文化并没有与中国传统文化同化,而是在千姿百态的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

谈美 古典园林的理水在现代水景中的传承

谈美 古典园林的理水在现代水景中的传承

1引言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讲求设计要景情交融,既借鉴自然水景的形态,又融入造园者匠心独运的美学艺术。

正如《园冶》所云“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愈非匠作可为,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须求得人,当要节用。

”园林中的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没有水的园林几乎不存在,有了园林的构筑,把自然界各种形态的水纳入到园林之中加以利用,这称为理水。

园林理水或以萦回曲折表现其幽深、空灵的审美情趣;或以模仿江河湖泊之气势恢宏表现其“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意境效果,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换言之就是中国古典园林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自然化的园林”。

这一造园理念即是计成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由此我们就总结出———合理借鉴古典园林的理水艺术,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艺术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因此,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2古典园林理水艺术的设计分析2.1理水造园的手法2.1.1生态理念理水造园首先要进行慎重地选址,充分利用天然水资源和地域生态体系巧妙地设计,因势利导,因地制宜。

园林是自然活水,具有自我修复,自我净化的能力,相反现在的一些园林中设计有防渗池底、玻璃缸式的水体,死水一潭。

如《园冶》中所言“水浚通源”、“开荒欲引长流”、“门引春流到泽”等强调了生态活水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利用,充分体现出了地域生态的特点。

苏州拙政园中,在留听阁可“留得残荷听雨声”(如图1所示);在听雨轩“雨打芭蕉落闲庭”(如图2所示),给人们带来了别样的意境和美妙的观景情趣。

我们不得不惊叹能工巧匠们精湛的技艺及对大自然美景观察的细致入微和巧夺天工。

2.1.2虚实空间。

(1)隔。

水面大则分,小则聚;分则萦回,聚则浩渺。

《园冶》中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

”即水面若是开阔,一眼望不到头,就可以在较窄的水面架设桥梁,这样就能隔开水面。

同时《园冶》中还提到:“斜飞堞雉,横跨长虹”、“架桥通隔水,别馆堪图”、“依水而上,构亭台错落池面,篆壑飞廊,想出意外”、“引蔓通津,缘飞梁而可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景设计的传承理念朱钧珍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引言总觉得中国园林理水艺术所表现的应该不仅是科学技术,而是有深厚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

近二十年来水体景观在城市各种环境、园林及风景区中普遍发展起来,在人流集中或以此吸引人群的景点,“喷泉”设施几乎无处不有。

而最新的高精尖技术的涉入,已使水体景观成为城市环境中最活跃、最漂亮而闪烁着生态光芒的一种园林要素。

园林艺术的创作源泉一是来自今天人们生活的需要、审美情趣与习俗风尚等;二是对国外园林实践经验的参考与借鉴;三是来自中国优秀传统中可持续发展的部分;四是来自大自然的启迪。

前二者在现实的理水艺术中已多运用;而后两者虽有不少优秀范例,但不够普及。

中国园林理水艺术的萌芽如果说是从秦汉时期的一池三山、铜龙吐水开始的话,至少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

但自清代以后发展稍快,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近二三十年中已逐步走向欣欣向荣的局面,就像一株大树的枝干那样,展示出丰富而有序、壮实而多彩的风姿。

两个集中体现园林理水艺术的典型实例,一个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古代水景园——北京圆明园;另一个是最具现代化风格、又与人们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居住区的水景园——香港听涛雅苑。

一古一今、一南一北,前者为集中的大型园林,后者为融入日常生活环境的园林。

这两个反差很大的实例反映出古今园林理水艺术发展的不同过程与风格。

第一章中国古代园林理水的文化传统——根中国的园林理水概括地说,由引大自然(江河湖海)的水入园到挖池堆山,创造铜龙吐水、自雨亭、人工瀑布以及形声结合的动态水景,并赋以文化性的曲水流觞,造型的象征性和观赏的哲理性直到清代大水法的引进等,都说明中国古代园林的理水形式上虽然不及今日西方那么多样,同时多数是以湖、池、泉、溪、潭的静态水景为主,但又能做到静中有动,对理水的认识与欣赏,却是极为深刻而有智慧的。

这也是中国园林理水迥异于西方的特色。

中国古代水景园林理水的特色主要概述如下:一、形声兼备以静为主的观赏性景,是园林游赏的核心。

在我国古代的园林中,无论水的动态与静态哪怕是一泓平静的池水,其水池的形状都要有曲、有形;或于池中种荷、养鱼、植水草以供观赏;或设置有尾的石鲸鱼,“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而成景;或设铜龙吐水,相向而喷;或于池中设莲花状的石雕,泉水喷于池的水面如雨霖;或在池中建望鹤台赏月,宫人乘舟弄月影,称为影娥池,使平静的水面产生动态的景观,动静结合以赏水之乐。

在明代西苑的什刹海东北角建有一个金海神祠,其中供奉有水府之神;而在北海北岸的一组佛寺建筑中,台顶有乾佑阁,形象壮观,被形容为“倒影入水,波光荡漾,如入水晶宫阙”。

这是利用自然的水面而创造的一种视觉形象景观——水中仙境,与天空中的海市蜃楼之景如出一辙,故理水之景已不止于水中,在水旁也同样可以创造水景。

就以动态的喷泉而言,除汉代的铜龙吐水等形式之外,在自然风景区中,也有利用自然之水而产生半人工的喷泉形式的。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他游历云南时就记载了借自然池沼之水以及池旁岩石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自动喷泉”。

及至清代,更是引进了西方近代喷泉的形式,而有圆明园长春园内西洋楼三大人工喷泉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园林理水形式的又一变化,也是中西合璧式的园林水景的集中体现。

这些水景的设计手法虽然来自西方,而在建筑装饰、动物雕塑所表现的主题如鱼雁纷飞、猎狗逐鹿以及十二生肖报时等则取意于中国民间的习俗与故事,可以说是中西合璧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园林水景中的声响与形象的极具创意的二个实例:一个是江苏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涧。

它是引无锡惠山的泉水,由山的腹地经过曲折的溪流进入寄畅园水池的西北角,沿着这条溪流,叠石砌成山间的石堑道,使水由石上跌落于堑道中,产生叮叮咚咚不同的回响声。

细听之,犹如不同音阶的琴声一样,故名八音涧。

人行堑道中,就听到那空谷流音似的回响声。

这种独创的景观,也与中国文人们所欣赏的雨打芭蕉的声响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利用水声而成的景在园林中也不乏其例,如圆明园的夹镜鸣琴,避暑山庄的风泉清听、远近泉声,桂林的琴潭晚奏以及许许多多如秋涛、潮音、溪声等,大多是利用大自然的各种水声加以命名,或以文人想象而牵强附会上去的美丽名称,但如八音涧这种完全人造的水景,在古代园林中是并不常见的。

尤有甚者是清代承德避暑山庄的日月同辉的形象景观。

在水池旁堆山叠石造一个月亮形的洞口,利用白天的日光,计算着日影出现的时间,将月牙洞折射于水面,产生月形的倒影,这时天上的日光与水中的虚幻月影,就构成了日月同辉的景观。

在风景园林中利用大自然水的特性而造成各种各样视觉水景的,多不胜数。

其中有的如影如虹,有的如落如流,有的如雾如雨,形式极为丰富,形声并茂。

但利用水面、突破时间概念,创造一种极具民族文化与性格的日月同辉的主题水景的实例,则是颇为罕见的。

二、神仙意识,民族情愫的象征性《汉宫曲职·仪式选用》中云:“甘泉园……激上河水,铜龙吐珠,铜仙人衔杯下注。

”就是一种神仙思想的体现,而这种铜仙人衔杯下注的形式,被认为是世界园林史上的第一个喷泉的池景。

汉武帝公元前104年建立建章宫太液池就有象征神山的一池三山景观,并一直沿袭至今成为中国园林理水的一种模式,尤其是在较大的皇家园林中,如今日仍可见到的北京颐和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乃至杭州的西湖等处莫不如此。

在汉代修建的咸阳上林苑昆明池中,也立有石人,塑造牛郎织女的形象相对而立,其中间的池水,就象征天河。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在邺成扩建仙都苑,苑中堆有五座山,象征五岳,在五岳中间引水象征中国的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条独流入海的“四渎”,名曰东南西北四海,又汇集成为一个大海,海中仍有三个洲岛,象征三神山,这种象征手法较前又推进了一大步。

及至隋代宫苑甚多,其中的西苑是一座规模很大的人工山水园,除了沿袭一池三山的神仙水景而外,更开凿了五个湖,五湖的形式更是象征隋代帝国的版图。

而这种意识到了唐代,诗人李益在诗歌中则更为形象,已体现一池三山的园林理水设想:“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

”晚唐李商隐的«海上谣»更将这些神仙意识引伸到海底的龙宫之中,从天上的月宫到水中的龙宫的点点描述,都增加了仙境的神仙意识,为中国传统园林理水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一种形象与意境的参照。

到了清代皇家园林建造已达到鼎盛时期,理水的象征性手法在被称为万园之园的人工水景园圆明园中可谓集其大成。

至于面积较小的私家文人园林中则以文人的想象与诗情画意的描绘,而产生“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小中见大的象征性造园手法,创造出以一勺代水、一拳代山的咫尺山林和缩龙成寸的盆景艺术手法。

这种将客观实物赋以文学韵味与想象的灵活运用,再加上主观实践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中国文人造园的高超、精巧的独有风格。

至于在自然风景园林中,以神仙故事,民间传说等作为景点,或赋以人文的色彩者,则比比皆是,最著名的是杭州西湖白堤上的断桥。

总之,历来中国园林理水的象征性,大多是反映出数千年来广泛而深刻的神仙意识和强烈的爱国民俗的情愫。

是为其一大特征。

三、儒、道、释寓意深厚的哲理性中国的造园艺术和其他文学艺术一样,多多少少都渗透着古老的儒学、道学与佛学的思想或理论。

造园又是一种比较超然而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因而一直以来受儒、道、佛学的影响尤为深厚,不仅影响道造园的形式如一池三山的模式,尤其是造园的思想与内容,处处都可见到诸家学说的引导,模仿或演绎。

就整体来说,中国园林的基本形式是山水园,也可以说,标准的中国传统园林几乎都是“无园不山”,“无园不水”的。

这也是迥于西方园林的一个基本特色。

中国古代哲人如老子、孔子、孟子、荀子、管子、告子等都对水有各自的见解。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一段关于水的精辟论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

”他认为有道德的人,就像水那样,总是滋润着万物;水性柔弱,顺其自然而不与人争,又能去别人所不愿去的地方。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样,就可以说是领略到”道”的境界了。

然后他进一步详细列举了水的种种善良之处,如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故有道德的人,都有如水一样的性格。

给予水以极高的拟人化的评价。

孔子对于水的评价也是很高的,认为水是有德、有勇、为善、循理、智慧而公平的。

不仅如此,哲人们对水还具有很深的辨证认识;可谓“水性至柔,是瀑必动”“水性至劲,是潭必静”。

动与静、刚与柔都是辨证的,水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所谓“水滴石穿”是也。

可见水之性与理,能对人们处理事物有一种辨证的启示。

古人对水的理解特别表现于园林中各种动态与静态的水景中,它能给予文人雅士以赏水的思索,也可以说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理水思维的习性与特色。

静态的说水可以因鱼游而动,这是动静的辨证关系;而鱼游的自由之乐,也可使观赏者体会到自己的自由之乐。

庄子论水(静水)的基本观点是:水至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

至于孔夫子的一句“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也能引发人们对时光流逝无情的感叹。

故古人欣赏水景,是能由静中看出动来,也能由动中看出变来,透过表面的形式与现象,渗透入理水的内涵与本质。

这种欣赏静态水的特色一直影响到皇家园林而有北京北海公园内濠濮间景点的建造。

承德避暑山庄更有一亭命名曰“濠濮间想”。

这些都是园林中以哲理理水建园的实例。

在古代有一种盛水器,体积不大,不盛水时,器物呈倾斜状,故称欹器,当往欹器内倒水时则器物逐渐平置,直到水满则水倾倒出来后,又恢复倾斜状。

由于它的倾斜好似弯躬行礼,而水满则倾覆,故以之寓意为“满着损,谦受益”的哲理名言。

据说清代康熙皇帝曾将这种欹器,置于书桌上,作为座右铭(高约45.5厘米,宽14、长18.7厘米)。

动态的水,如瀑、如潮有如万箭穿心,汹涌澎湃,故产生激昂奔放之感。

所以用心来欣赏各种各样的水态,就会因人而不同,产生许多深浅不同的各自的欣赏情趣、情感与启示,这时的水,不就成了启迪人们极为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思维的媒介了吗?四、高雅脱俗。

风格独特的文化性1.曲水流觞所谓曲水流觞是指古代的文人雅士们在每年(农历三月三)聚会于曲曲弯弯的水溪或小河旁,以一种带耳的漆器酒杯(称为羽觞)盛酒其中,任其在曲溪中漂游,溪水缓缓流动,有时会遇阻而停,或限时而止,人们沿溪而坐,当酒杯停在谁的座旁则将此杯中的酒饮下,并即席作诗。

这是一种借饮酒赋诗以取乐的文人雅兴。

此中形式起源于先秦时代,曹魏时代引入宫廷,在宫廷园林中模仿民间活动,逐渐演变发展为一种在水边饮酒赋诗的社交文化聚会。

最典型的是公元353年王羲之在绍兴兰亭举办的邀宴,并作兰亭序流传千古。

经过千百年的变化,现在看到的那种大多数是从明清时代留下来的古典园林中的流杯亭的形式。

如恭王府的枕秋亭、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流杯亭,这些也不过是晋代的缩影或象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