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讲稿之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第37章_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与其他抗生素

第37章_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与其他抗生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3.对衣原体、支原体、非典型分枝杆菌也有
良好的抗菌作用;
通常为抑菌药,高浓度时为杀菌药.
大环内酯类抗菌机制
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能与细菌核糖体50S核糖体可逆性结合,通
过抑制新合成的氨酰基-tRNA分子从核糖 体受体部位(A)位移至肽酰基结合部位(P) 位,而选择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皮肤软 组织感染的治疗。 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反应,偶可发生皮疹、皮肤瘙 痒及头痛等。


第二节 林可霉素及克林霉素
林可霉素(lincomycin)
林可霉素抗菌作用及机制
抗菌谱类似红霉素,主要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敏感。
对革兰阴性需氧菌基本无效,但对革兰阴性厌氧
第37章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与其他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含有一个多元的内酯环, 如:红霉素和克拉霉素具有14元环,阿齐霉 素具有15元环,麦迪霉素和米欧卡霉素具有 16元环。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抑菌药,通过与敏感菌 的50S亚基可逆性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 起到抑菌的作用。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是同类药物。虽然这两 药与红霉素的化学结构不相似,但都作用于 同一结合部位,即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也与 细菌的核糖体50S亚基结合而抑制蛋白质的 合成。 万古霉素主要抗革兰阳性菌,尤其是抗耐甲 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 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
( norvancomycin )
去甲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 teicoplanin)
万古霉素类抗菌谱

人卫版药理学之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教学护理课件

人卫版药理学之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教学护理课件
的抗生素。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关注患者的肝肾功能、年龄、体 重等情况,以确定合适的用药剂
量和给药方式。
询问过敏史
了解患者是否对大环内酯类、林 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过敏,
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用药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
观察患者反应
密切关注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 皮疹等。
调整用药剂量
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正确判断患者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以达到最佳治 疗效果。
禁忌症
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避免使用禁忌 药物。
正确执行医嘱,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医嘱执行
01
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给患者服药,者反应
替考拉宁的不良反应较少,主要包括肾功能损害和过敏 反应,需注意监测肾功能和过敏反应的发生。
替考拉宁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 厌氧菌具有抗菌活性。
替考拉宁的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成人剂量为每次0.4g, 每日一次。
其他多肽类抗生素
其他多肽类抗生素包括去甲万古霉素、 达托霉素等,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抗 菌活性。
达托霉素是一种新型的环脂肽类抗生 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抗菌活 性,尤其对MRSA具有高度抗菌活性。
去甲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与万古霉素 相似,对MRSA等耐甲氧西林菌株具 有抗菌活性。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的护理应

用药前评估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的感染类型、严重程度 及既往用药情况,以便选择合适
药代动力学
林可霉素口服吸收较好, 体内分布广泛,主要通过 尿液和胆汁排泄。
不良反应
林可霉素可能导致胃肠道 反应、过敏反应、肾功能 损害等不良反应。

第37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10

第37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10
11. 林可霉素类首选用于: 金葡菌性急、慢性骨髓炎
12. 林可霉素类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
24
13. 万古霉素类对 G+菌作用强大,对 G-菌 无效
14. 万古霉素类的抗菌机理: 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
15. 万古霉素类禁与 氨基苷类、高效利尿药 合用
16. 万古霉素静脉用于MRSA MRSE 感染,
4. 主要临床应用
对厌氧菌感染有较好疗效。 G+球菌引起的急、慢性骨及关节感染(骨 髓炎) 为首选药。
5. 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
19
第三节 万古霉素类(糖肽类)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特点: 1. 体内过程:口服不吸收,肌注刺激性 强, 宜静脉给药 2. 抗菌机理: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 属繁殖期杀菌剂
14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特点: 1. 对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提高 2. 组织浓度高 3. 半衰期延长 4. 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增强 5. 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应 6. 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软组织感染 7. 不良反应较少 8. 克拉霉素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
20
3. 抗菌谱: 对G+菌具有强大杀菌作用,尤其能杀灭MRSA (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E(耐甲氧西林 表皮葡萄球菌) 对G-菌无效
4. 临床应用: 注射用于耐药金葡菌和G + 菌所致 严重感染 (其他药物无效或 过敏时); 口服给药用于假膜性肠炎。
21
5. 不良反应:毒性大 耳毒性: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 肾毒性:蛋白尿、管型尿等 变态反应:红人综合症(万古霉素)
干扰叶 酸代谢 TMP 磺胺类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对抗G+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万古霉素等。

一、大环内酯抗生素大环内酯抗生素是指具有一个12-16个碳骨架大内酯环附着一个或者多个脱氧糖结构的抗生素,包括14元环红霉素、甲红霉素、罗红霉素;15元环阿齐霉素和16元环的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白霉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等。

这些药物在药动学、抗菌作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1、不耐酸,口服会被胃酸破坏,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吸收;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肠溶片。

2、体内分布广,均可达血药浓度,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胆汁排泄,进行肝肠循环,体内时间长;3、抗菌谱窄,>PG,G+、G-球菌、厌氧菌、胎儿弯曲菌、军团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耐青霉素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

4、作用机理: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5、细菌对本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药物之间存在着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红耐药,螺旋耐药,但停药一段时间后会消失;以红霉素作用应用广。

红霉素:1952年由美国Eli Lilly公司开发的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从链丝菌的培养液里提取得到的。

特点:1、味苦,不耐酸——口服胃酸破坏,抗菌活性低——肠溶片——在肠道崩解吸收——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高+SB——尿路感染+SB碱化尿液。

现在临床上口服的红霉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剂:红霉素肠溶片:糖衣片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利君沙)——口服后在体液中分解出酯和红霉素碱吸收——干糖浆——小儿抗菌药——肝损害无味红霉素:红霉素的丙酸酯——无苦味——适合儿童服用——对肝功能损害大2、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但不持久——停药数月后可恢复敏感性;3、抗菌谱:与PG相似,略广,(1)对G+的强大的抗菌作用;(2)对G-菌菌的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军团菌有效,对耐药金葡菌有效4、临床用途:(1)青霉素过敏和耐药;(2)百日咳;(3)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所致尿路感染、弯曲菌所致败血症首选;5、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转肽作用及信使RNA移位,作用位点是50s亚基。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抗菌机制
与大环内酯类相同,能不可逆性结合到
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抑制细菌蛋白质 合成。不能与红霉素合用(拮抗)
耐药性

大多数细菌对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存在完全 交叉耐药性,也与大环内酯类存在交叉耐药 性,同时,它们的耐药机制也相同。
交叉耐药:耐药性(Resistance to Drug)又称抗药性,系 指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 ,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病原体对 某种药物耐药后,对于结构近似或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也可 显示耐药性,称之为交叉耐药(Cross Resistance),根据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以林可霉素(洁霉素)、 克林霉素(氯洁霉素)为代表

抗菌谱:
1.厌氧菌——最主要的特点: 包括梭状芽孢杆菌属、丙酸杆菌属、 双歧杆菌属、类杆菌属、奴卡菌属及放 线菌属,尤其是对产黑素类杆菌、消化 球菌、消化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以及 梭杆菌的作用更为突出。

抗菌谱:
2.G+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 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肺炎 链球菌具有极强的抗菌作用。 3.部分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 菌。 4.人型支原体和沙眼支原体。 对G-杆菌和肺炎支原体无效。

临床应用
①主要用于厌氧菌引起的口腔、腹腔和妇科 感染等。 ②治疗需氧G+球菌引起的呼吸道、骨及软组 织、胆道感染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 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慢性骨 髓炎及关节感染的首选药。
耐药性特点:
1. 细菌对红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易恢复。 2. 本类药物存在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①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其他第一代大环内酯类仍敏感;
②对第一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二代仍敏感; ③对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一代也耐药。

药理学课件37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

药理学课件37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

抗菌谱
主要针对需氧革兰氏阳性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针对需氧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 球菌等。
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抗菌作用
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抗菌作用,如流感嗜血杆菌、 百日咳杆菌等。
临床应用
上呼吸道感染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由需氧 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如扁桃体炎、咽喉炎等。
药物作用机制
这三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大环内酯类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抗菌作 用,林可霉素类则通过抑制细菌核糖体而发挥作用,多肽类则通过与细菌细胞膜相互作用 破坏膜结构。
药物分布与代谢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而多肽类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在代谢方 面,大环内酯类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林可霉素类则主要通过肾脏代谢,而多肽类通常不经 过代谢直接发挥药效。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还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由外 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菌体内,致细菌膨胀,变形死亡。
抗菌谱
革兰氏阳性菌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对革兰 氏阳性菌具有强效抗菌活 性,包括葡萄球菌、链球 菌等。
部分革兰氏阴性菌
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如脑 膜炎球菌、淋球菌等也有 一定抗菌活性。
天然类
主要包括红霉素、麦迪霉素等 。
半合成类
通过结构改造得到的半合成大 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核糖体 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的延长因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部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还能改变细菌 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菌细胞内重 要物质外泄,引起细菌死亡。
在治疗其他由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感染, 如心内膜炎、败血症等,林可霉素类抗生 素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药理学
专业班级
护理班
授课教师
顾晓燕
授课类型
讲授
学时
2
章节题目
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万古霉素类
目的

要求
1.掌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2.了解半合成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特点
3.了解林可霉素类和万古霉素的用途
重点

难点
重点:红霉素的抗菌谱、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难点:大环内酯类抗菌作用及临床用途
方法
与手段
讲授
使用教材
及参考书
《药理学》主编:弥曼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理学学习指导及实验教程》主编:谭安雄世界图书出版社
教案续页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时间分配
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万古霉素
第一节大环内酯类
本类药物是一类具有14~16元大内酯环结构的抗生素。可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迅速发挥抑菌作用。本类药物之间有不完全交叉耐药性。临床应用的药物包括红霉素、麦迪霉素和麦百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天然品及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等部分合成品。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各类兰阳性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对厌氧的难辨梭菌亦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机制与细胞壁肽聚糖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临床主要用于耐药革兰阳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肺炎、心内膜炎、结肠炎、脑膜炎、骨髓炎及某些抗生素如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霉素引起的胃模型肠炎。
较大剂量时会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甚至耳聋;也可损伤肾小管,出现蛋白尿、管型尿、少尿、血尿等;尚可出现寒战、皮疹、皮肤瘙痒及血栓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注意检测听觉功能,一旦出现耳鸣应停药。老人、孕妇、哺乳期妇女、听力障碍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避免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以免增加耳毒性。

化学治疗药物—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糖肽类抗生素(药理学课件)

化学治疗药物—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糖肽类抗生素(药理学课件)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一个多元碳的内酯环大环,附着一个或多个 脱氧糖所组成
• 基本结构:14-16元大环内酯环
病例一:
一男性患者,因发热咳嗽入院。该患者自诉因受凉3小 时后,觉寒颤、乏力并咳嗽1小时,为刺激性干咳,无痰, 自测体温38.6度,遂入院。体查:肺部呼吸音稍低,上肺叶 可闻及少许啸鸣音。
2. 产生水解酶:肠杆菌属产生酯酶水解红霉素 3. 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或主动外排系统
红霉素类
【抗菌谱】窄谱抗生素
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略广,但效力弱于青霉素G
相似:
G+球菌:金葡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 G+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G-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等
螺旋体
放线菌
某些G-杆菌:百日咳杆菌、弯曲杆菌等
产生的肠毒素所致)。可用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治疗。 • 变态反应:皮疹、药热
多肽类抗生素
多肽类抗生素
多肽类抗生素polypeptide antibiotic 具有多肽 结构特征的一类抗生素。包括多粘菌素类(多粘菌 素B、多粘菌素E)和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类(vancomycons)
万古霉素(vancomycin) --------链霉菌培养液
三、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林肯霉素,洁霉素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抗菌谱相同,但抗菌作用 更强,且口服吸收好,毒性低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体内过程】
• 克林霉素口服吸收好,林可霉素吸收差 • 分布广泛,骨组织浓度高,其次胆汁 • 正常和炎症均不易透过BBB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作用机制】
• 与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 林可霉素类,红霉素类,氯霉素类:作用靶位完全相同

抗菌药—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药理学课件)

抗菌药—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药理学课件)

移位酶
(-)
16元大环内酯类
14元大环内酯类
肽链延长过程及大环内酯类作用示意图
➢ 体内过程:1)红霉素不耐酸,口服吸收少,克拉 霉素、阿奇霉素等新药对胃酸稳定易吸收;2.)能 广泛分布于除脑脊液以外的各种体液和组织,可 以进入前列腺并能聚集在Mφ和肝脏; 3)红霉素 和克拉霉素主要在肝代谢,阿奇霉素不进行生物 转化;4)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主要经胆汁排泄,部 分药物有肝肠循环,克拉霉素经肾排泄。
(二)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 作用特点: 1. 抗菌活性强于红霉素; 2. 对酸稳定但首关效应明显,组织浓度高; 3. 不良反应低于红霉素。
(三)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 作用特点: 1. 抗菌谱比青霉素广,增加对G-菌作用。 2. 对某些细菌表现为快速杀菌作用; 3. 口服吸收快,分布广,t1/2达35-48h,
多肽类抗生素
学习目标
➢ 实现基础与临床相融合,加强建设健康中国的使 命感,弘扬医者精神。
➢ 了解多肽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 能够指导患者合理应用多肽类抗生素,并向基层
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01
万古霉素类
目录 02
多粘菌素类
03
杆菌肽类
一、万 古 霉 素 类
➢ 代表药: 1. 万古霉素(cancomycin):链霉菌培养液中分离。 2. 去甲万古霉素(demethylcancomycin):我国从诺卡 菌属培养液中分离。 3. 替考拉宁(teicoplanin):辐动菌属培养液中分离。
➢ 耐药性:大多数细菌对二者存在完全交叉耐药, 也与大环内酯类交叉耐药。
➢ 体内过程:林可霉素p.o.吸收差,克林霉素p.o.吸 收好;分布广,在骨组织中浓度尤高,但不能透 过血脑屏障;肝脏代谢,经肾排泄,克林霉素在 肠道抑菌作用可持续5d。

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详解演示文稿

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详解演示文稿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抗 菌 谱】
1.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而略广 G+球菌:金葡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
相似 G+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G-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 螺旋体、放线菌
某些G-杆菌:百日咳杆菌、弯曲杆菌、嗜血杆菌等 略广 军团菌首选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厌氧菌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 抗菌谱较窄为速效抑菌药。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耐药性】
1.细菌对红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易恢复 2.本类药物存在不完全交叉耐药性: ①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其他第一代大环类仍敏感。 ②对第一代大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二代仍敏感。 ③对第二代大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一代也耐药。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耐药性机制】 1. 改变靶位结构:23S rRNA腺嘌呤甲基化。 2. 产生灭活酶: 如:酯酶、磷酸化酶。 3. 主动流出增加:细菌通过主动流出系统将
药物泵出菌体外 。 4. 降低胞膜的通透性:药物渗入菌体内减少。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体内过程】
1. 吸收:碱性不耐酸,口服用肠溶片或硬脂酸盐, 静脉滴注用乳糖酸红霉素。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
4.临床应用: ★严重的G+菌感染(MRSA金葡菌或过敏者) 伪膜性肠炎(口服)
5.毒性大: 耳毒性: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 肾毒性:蛋白尿、管型尿等 变态反应:抗组胺药 + 皮质激素 血栓性静脉炎
注意:禁与有耳毒性的药物如:氨基苷类、高效 利尿药合用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其他第一代大环内酯类 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amycin) 麦迪霉素(midecamycin ) 吉他霉素(kitasamycin) 交沙霉素(Josamyc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对抗G+菌感染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万古霉素等。

一、大环内酯抗生素
大环内酯抗生素是指具有一个12-16个碳骨架大内酯环附着一个或者多个脱氧糖结构的抗生素,包括14元环红霉素、甲红霉素、罗红霉素;15元环阿齐霉素和16元环的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白霉素、交沙霉素、吉他霉素等。

这些药物在药动学、抗菌作用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1、不耐酸,口服会被胃酸破坏,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吸收;在碱性环境中作用强;——肠溶片。

2、体内分布广,均可达血药浓度,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胆汁排泄,进行肝肠循环,体内时间长;
3、抗菌谱窄,>PG,G+、G-球菌、厌氧菌、胎儿弯曲菌、军团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耐青霉素感染或青霉素过敏者。

4、作用机理: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5、细菌对本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药物之间存在着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红耐药,螺旋耐药,但停药一段时间后会消失;
以红霉素作用应用广。

红霉素:1952年由美国Eli Lilly公司开发的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从链丝菌的培养液里提取得到的。

特点:
1、味苦,不耐酸——口服胃酸破坏,抗菌活性低——肠溶片——在肠道崩解吸收——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较高+SB——尿路感染+SB碱化尿液。

现在临床上口服的红霉素养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剂:
红霉素肠溶片:糖衣片
琥乙红霉素: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利君沙)——口服后在体液中分解出酯和红霉素碱吸收——干糖浆——小儿抗菌药——肝损害
无味红霉素:红霉素的丙酸酯——无苦味——适合儿童服用——对肝功能损害大
2、单用易产生抗药性,但不持久——停药数月后可恢复敏感性;
3、抗菌谱:与PG相似,略广,
(1)对G+的强大的抗菌作用;
(2)对G-菌菌的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军团菌有效,对耐药金葡菌有效4、临床用途:(1)青霉素过敏和耐药;(2)百日咳;
(3)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所致尿路感染、弯曲菌所致败血症首选;
5、机制: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转肽作用及信使RNA移位,作用位点是50s亚基。

6、毒性低,不良反应少,大剂量用药可出现胃肠道反应,无味无霉素会有肝损害——GPT 升高,发热、黄疸等——肝病或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罗红霉素(严迪):与红霉素相似,对酸的稳定性好,口服吸收血药浓度高,半衰期长,
1-2次/日。

阿奇霉素:商品名希舒美,有口服片剂、注射用混悬剂和静滴用剂型。

1、耐酸,可口服,吸收较好,半衰期长, qd;
2、对G+和G-垧氧菌及厌氧菌均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对沙眼衣原体、梅毒螺旋体、支原体、边团菌、淋球菌的活性比红霉素强;其中突出的是它对嗜血杆菌属(流感和副流感)、卡拉莫拉菌及军团菌属的抗菌活性比红霉素强2-8倍,对肺炎支原体的活性比红霉素强10倍。

3、多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多种感染及对边团菌肺炎、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及尿路感染效好。

500mg qd 连续3天。

乙酰螺旋霉素:是螺旋霉素的乙酰化产物,
特点:1、耐酸,口服有效,吸收好,脱乙酰基而释出螺旋霉素,分布广。

2、抗菌活性较弱,与红霉素相似或略低于,临床上主要用于G+引起的呼吸道和软组织感染。

交沙霉素:
特点:1、对G+菌、厌氧菌作用好;
2、对部分耐红霉素的金葡菌有效——红耐药时可选用本品。

麦迪霉素:抗菌性能与红霉素相似或弱,但价格贵,少用——红霉素耐药菌感染;
二、林可霉素类(包括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特点:1、均是由链丝菌产生,林可7位-OH,克林为Cl,前者注射,后者可口服,作用更强,毒性低;
2、对G+菌(耐药菌)效好,对G-无效;
3、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50S亚基——肽酰基转移酶——肽链延伸受阻——与红霉素作用位点同,不能合用;
4、易渗透到骨组织和关节腔,——骨组织中浓度较高(血药浓度的1/3)——敏感菌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和关节感染。

三、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
由东方链球菌产生的抗生素,属于多肽类化合物,不能口服——注射给药;
两药作用相似,后者略强,特点:
1、对G+菌作用强,G-菌和分枝杆菌作用差(耐药)
2、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粘肽合成——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胞浆膜阶段青霉素——胞浆外;
3、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其他抗生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4、不良反应有耳毒性,
5、临床上主要用于耐青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肺炎、假膜性肠炎、心内膜炎、结肠炎、败血症等)。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下列临床常用的抗菌药中,属于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为( )
A.红霉素
B.庆大霉素
C.磺胺嘧啶
D.强力霉素
2. 下列有关红霉素的论述,错误的是( )
A.能耐酸,肠中吸收快而完全
B.体内分布广泛
C.肝、胆中浓度高
D.消除以肝代谢为主
3. 与红霉素比较,无味红霉素的优点是( )
A.能耐酸,口服吸收较快
B.口服无胃肠道反应
C.可注射给药
D.肝脏损害较轻
4. 不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物是( )
A.乙酰螺旋霉素
B.氯林可霉素
C.乙酰麦迪霉素(美欧卡霉素)
D.罗红霉素
5. 红霉素临床应用的范围不包括( )
A.白喉
B.支原体肺炎
C.百日咳
D.肺结核
6. 对青霉素过敏患者的金葡菌感染,宜选用( )
A.苯唑西林
B.红霉素
C.氨苄西林
D.羧苄西林
7. 下列药物中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 )
A.氟哌酸
B.痢特灵
C.乙酰螺旋霉素
D.妥布霉素
8. 治疗军团病首选( )
A.青霉素G
B.链霉素
C.红霉素
D.乙氧萘青霉素
9. 治疗青霉素过敏患者的链球菌感染,宜选用的抗生素为( )
A.苄星青霉素
B.红霉素
C.青霉素钠
D.头孢孟多
10. 能很好地透过骨质,并对革兰氏阳性杆菌感染有效的药物为( )
A.氯霉素
B.克林霉素
C.链霉素
D.四环素
11. 红霉素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药物由肾小管滤过排出
B.药物由肾小管分泌排出
C.药物被肝脏代谢失活,胆汁分泌排出
D.药物浓集于某些特殊组织器官中
12. 无味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为( )
A.二重感染
B.抑制骨的生长
C.肝脏损害
D.过敏反应
13. 红霉素抗菌作用的机制为( )
A.抑制转肽酶
B.抑制移位酶
C.抑制肽酰基转移酶
D.抑制氨基酰-tRNA进入A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