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渔家傲·范仲淹》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PPT课件-渔家傲
衡阳雁去
边声连起
上阕写景
渔
异
千嶂孤城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家
借 景
长烟落日
傲
抒 情
下阕抒情
家万里—归无计
抒发思乡 羌管悠-霜满地 报国之情
泪
燕然未勒
苍凉悲壮,沉郁雄浑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课堂小结
范仲淹在《渔家傲》一词中表达的是他 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 读来真切感人。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 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 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 的领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6、上半阙描写了那些情境?抒发 了怎样的感情?
浊酒一杯 思乡、思亲
燕然未勒 使命、责任、爱国、忧国
悠悠羌曲 无奈、凄凉 、别愁
人不寐
焦虑、苦闷、悲愤、担忧
白发征夫泪 悲怆、苍凉、壮志难酬、
痛心
讨论
回忆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 士心情的诗句 。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王昌龄:《从军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凉州词》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渔家傲
范仲淹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 字希文。为北宋名臣,政治 家,文学家,谥号“文正”,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 《岳阳楼记》中抒发了“不 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 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 负。
写作背景
范仲淹于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 (1043)间,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今陕 西延安)知州。据史传记载,在镇守西北边疆 期间,他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卒,招徕诸羌并推 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赞他道:“小范 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欣赏及翻译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欣赏及翻译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欣赏及翻译《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范仲淹的词曲,这是一首边塞诗,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
下面就是小编介绍《渔家傲·秋思》原文欣赏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渔家傲·秋思》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翻译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声音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孤单单的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之日无法预料。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出征的人不能入睡,将军连头发都白了,战士们流下眼泪。
《渔家傲·秋思》注释1.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2.塞下:边境险要之地。
3.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
4.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等声音。
5.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6.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7.长烟:即荒漠上的直烟,因少风,烟直而高。
8.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9.勒(lè):刻石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10.燕然未勒:此指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11.羌管:羌笛。
12.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渔家傲·秋思》赏析这是一首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的词。
上阕描绘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
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真实感人。
渔家傲范仲淹古诗翻译
渔家傲范仲淹古诗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渔家傲范仲淹古诗翻译渔家傲范仲淹古诗翻译《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从词史上说,此词沉雄开阔的意境和苍凉悲壮的气概,对苏轼、辛弃疾等也有影响。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欣赏及翻译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欣赏及翻译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欣赏及翻译《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范仲淹的词曲,这是一首边塞诗,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
下面就是小编介绍《渔家傲·秋思》原文欣赏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渔家傲·秋思》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翻译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声音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孤单单的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之日无法预料。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出征的人不能入睡,将军连头发都白了,战士们流下眼泪。
《渔家傲·秋思》注释1.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2.塞下:边境险要之地。
3.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
4.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等声音。
5.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6.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7.长烟:即荒漠上的直烟,因少风,烟直而高。
8.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
9.勒(lè):刻石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10.燕然未勒:此指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
11.羌管:羌笛。
12.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渔家傲·秋思》赏析这是一首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的词。
上阕描绘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
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真实感人。
范仲淹《渔家傲》原文与译文
范仲淹《渔家傲》原文与译文范仲淹《渔家傲》原文与译文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往往会占有很大的比例。
而一些必背的文言文更是考试中的重点。
下面是有关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渔家傲》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原文】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翻译】译文一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声音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孤单单的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之日无法预料。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出征的人不能入睡,将军连头发都白了,战士们流下眼泪。
译文二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
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崇山峻岭之间,落日将烟雾飘动孤独的城紧闭着。
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哪里能安然入睡,将军士卒白了头发泪流不尽。
译文三秋季到来,西北边塞的风景多么奇异,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
号角连连,马嘶风号,万千层峦叠峰里,云雾弥漫,夕阳西下,天际一片橘黄,孤城紧闭。
斟上一杯浊酒,遥寄远在万里的思乡之情,功名尚未立,又怎么敢盘算回乡的日期呢。
听惯了幽怨的羌笛声,见惯了秋霜满地,远在边塞守边的战士在夜深人静时久久不能睡,辗转反侧,将军和战士们又长了些许白发,热泪满眶,唔呼。
译文四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征人不能入睡,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渔家傲范仲淹原文及翻译
渔家傲范仲淹原文及翻译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渔家傲范仲淹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注释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③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④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⑤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⑥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⑦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⑧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⑨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赏析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
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
本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着重写景。
“塞下”二句首先点明地点,时间和边地延州与内地不同的风光,其次具体地描述风光的不同,西北边疆气候寒冷,一到秋天,寒风萧瑟,满目荒凉,大雁此时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
2018部编新教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及解析
九下必背古诗文1.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5页)2.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5-8页)3.破阵子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8-11页)4.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1-12页)5.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2-14页)6.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代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14-16页)7.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6-17页)8.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清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
引导学生分析《渔家傲秋思》中的意 象和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如思乡之情、报国之志等。
《渔家傲秋思》的写作技巧和特点讲解
总结词
写作技巧和特点是评价诗歌的重要标准,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
详细描述
讲解《渔家傲秋思》中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写作技巧,分析诗歌的语言特 点,如平仄、韵律等,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
02
教学内容
《渔家傲秋思》的创作背景和内容介绍
总结词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内容是理 解诗歌的基础。
详细描述
介绍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和《渔家 傲秋思》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 了解诗歌的主题和内容,为后续 的意境和情感分析打下基础。
《渔家傲秋思》的意境和情感分析
总结词
意境和情感是诗歌的灵魂,通过分析 可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诗歌的比较阅读和分析
总结词
比较阅读是深入理解诗歌的有效方法,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
详细描述
选取与《渔家傲秋思》主题、风格相近的诗歌,进行比较阅 读和分析,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提高学 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03
难点
01
意境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理解 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默写等多种 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自主 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对比阅读,拓展视野,提 高诗歌鉴赏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 所表达的壮志豪情和爱国情怀。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热爱和传承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必背古诗文如下:1.《渔家傲·秋思》范仲淹2.《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4.《满江红》秋瑾5.《月下独酌》李白6.《赤壁》杜牧7.《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8.《观刈麦》白居易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0.《关雎》诗经11.《蒹葭》诗经1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13.《望月有感》白居易14.《雁门太守行》李贺15.《出师表》诸葛亮16.《望江南》温庭筠17.《渔家傲》李清照18.《浣溪沙》晏殊19.《破阵子》晏殊20.《醉花阴》李清照2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22.《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23.《人月圆·山中书事》张可久24.《水调歌头·咏月》刘义庆25.《易水送别》骆宾王2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7.《扬州慢·雨中闻笛》郑刚中28.《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29.《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苏轼30.《天净沙·秋思》马致远31.《己亥杂诗》龚自珍32.《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33.《使至塞上》王维34.《泊秦淮》杜牧3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36.《曹刿论战》左传3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38.《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39.《春望》杜甫40.《石壕吏》杜甫4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4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43.《观刈麦》白居易44.《卖炭翁》白居易4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九年级下册《词四首》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下册《词四首》理解性默写(一)渔家傲(范仲淹)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抒发诗人思家念亲、却要立功边关的豪情。
2.《渔家傲·秋思》中的句子与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同样表达、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词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既写出了边关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又抒发了将士们功业未成的怅惘之情。
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活用“燕然勒功”典故的诗句是:“燕然未勒归无计。
”6.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思乡与报国心理矛盾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7.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勾勒的是山衔落日、紧张萧瑟的边地悲壮场面。
8.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描写塞下秋景之“异”的句子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9.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运用互文的修辞抒发将士们思乡之情,同时暗讽宋10.“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不禁让人想起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通过刻画守边将士的矛盾心理表现出苍凉悲壮情绪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2.《渔家傲·秋思》一词中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成,哀伤流13.《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4.《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5.《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范仲淹《渔家傲》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①。
四面边声连角起②。
千嶂里③,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④。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①衡阳雁去:即“雁去衡阳”之意,湖南衡阳旧城南有回雁峰,相传大雁秋季南归,至此,不再南飞。
②边声:边地特有之声,如风声、马声、胡笳声、号角声等。
连角起:写号角声接连而起。
③千嶂里:群山之中。
嶂,高峻陡峭如同屏障一样的山。
④燕然未勒:燕然,山名。
公元819年,东汉窦宪北破匈奴,乘胜一直追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未勒,指战功未建。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向衡阳飞去的雁群,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赏析:词人以自己亲身的体验,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边塞的景象与生活,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词的上阕写边塞景象,一个“异”字,极为概括,引出塞外秋景的描述。
接着描绘了以“孤城闭”为中心的黄昏边塞图:在四起的边声里,在重峦叠嶂中,紧锁着一座孤城。
更以长烟落日衬托,气氛悲凉。
下阕转入抒情,“家万里”与“酒一杯”对举,形成强烈对比。
一杯浊酒怎能浇万里思归之愁呢? 但功业未就,敌军未溃,边境不宁,怎能回去呢?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此时便作“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壮语自勉和激励将士。
人“归无计”与雁“无留意”两相对照,烘托出将军征夫的壮烈襟怀。
这就写出了白发将军与远征战士一面思念家乡一面坚持抗敌的复杂心理。
范仲淹《渔家傲》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范仲淹《渔家傲》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题解】选自《全宋词》。
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
先世居邠(今陕西彬县),后徙苏州吴县。
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也是一位优秀的词人。
幼年孤贫,刻苦自学。
大中祥符进士。
仁宗天圣中任西溪盐官,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后授枢密副使,迁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过短暂的庆历新政。
他是宋仁宗时革新派的主要人物之一。
在朝不及一年,贬为邓州太守,后为陕西四路宣抚使。
一生为官清正,治军严明,关心民生疾苦,又以生活简朴、品德高尚著称于世。
所作散文具有鲜明的政治内容。
《岳阳楼记》,熔叙事、描写、议论于一炉,兼用骈散写法,颇有诗意,别具一格。
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句,尤为古今所传诵。
又工诗,部分作品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痛苦。
词作传世仅六首,写边塞生活,意境开阔,风格豪放,词具有较多的社会内容,对开拓词的题材领域有一定作用。
《渔家傲》、《苏幕遮》、《御街行》等,均不同凡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尤其《渔家傲·秋思》,慷慨悲壮而播传人口。
有《范文正公集》。
范仲淹于1040年,出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镇守边疆四年。
范仲淹深为西夏统治集团所畏惧,因而边境人们赞誉说:“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渔家傲》,即是诗人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解读】全词上下两阕。
上阕,写西北边塞特异的秋光,即写寒冷荒凉的景象。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首句,概括地写“风景”,突出了一个“异”字。
这个“异”字很有含义,它表现了这“风景”是“塞下”的风光。
“塞下”,指西北边地。
这边塞的风光与内地大不相同,具有异域特色,更为荒凉萧瑟。
这个“异”字,表现了这“风景”是“秋来”时的风光,秋天来临,边地景物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异,与春夏季节的景物大不相同,更为冷落萧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RJ教学课件 第3单元 12 词四首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
号角。古代 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军中乐器。 zhànɡ
边塞特有的声 音,如大风、
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羌笛、马嘶的
层峦叠嶂。嶂, 荒漠上的烟
质量不好的酒。
yān
qiānɡ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
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羌笛。古代
燕然,山名。勒,刻石记 西部羌族的
比喻夜深寒重 mèi 功。
一种乐器。
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出征的士兵
译文: 西北边疆秋天的风景,十分奇异,向衡阳飞去
的雁群无半点儿留恋之意。军号和着边塞特有的声 音在四面响起,层峦叠嶂之间,长烟直上,落日斜 照孤城紧闭。
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下)
第3单元
12 词四首
《渔家傲· 秋思》
检查预习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 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工于诗文,语言精练畅达,其散 文鲜明刚健,有丰富的政治内容。 词作现存不多,其中,《渔家傲· 秋思》写边塞风光,苍凉悲壮。 •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这都充分表现了入秋以来边塞环境的荒凉、恶劣。
2.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写景的作用是什 么?
描绘了一幅萧瑟、荒凉、 肃杀的边塞战地风光图。
通过写景,突出边塞条件的 恶劣,暗示戍边将士的艰辛,为 下片的抒情作铺垫。
3.思考:“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整体感知
1.朗读指导
点击喇叭,播放课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 /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古诗词翻译+赏析重点知识
部编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古诗词翻译+赏析重点知识内容有点多,建议先收藏保存。
码字不易,觉得不错可以点个赞支持一下哦!01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
上阕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
词人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雁去”句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边声”句,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有的声音。
“孤城”句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下阕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词人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建立军功、勒石燕然,表达了词人爱国、卫国的精神。
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和戍边将士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主题】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写法】①上阕着重写景,为下文抒发感情作铺垫;②下阕着重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③运用典故、互文。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优质教学课件
文体介绍 了解词的常识
两大流派:婉约派、豪放派 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 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柳永、晏殊等。 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 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 展而推向高峰。
衡阳雁去无留意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感受,突出边塞的 异常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情,将士又何以忍 受?
赏析内容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边声 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 敌强我弱。
赏析内容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浊酒”表明边塞生活的艰苦,“家万 里”表现了思乡之切。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涵。 2、 诵读诗歌,能够诵读出诗歌的悲怆之情。
课文导入
大漠边关,凄厉的号角声以及周遭的战马 嘶鸣、狂风呼啸声,令人心寒。倘若置身此处, 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怀念故乡的温馨?人非草 木,孰能无情?词人范仲淹笔下戍守边疆的将 士们将爱国情怀、思乡之情和建功立业的渴望 融合在一起,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边塞秋歌。 今天我们就一起吟诵《渔家傲·秋思》,感受将 士们爱国思乡的情怀吧!
慨叹功业未建,边患未除,归乡无期。
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浓白霜,更使人 惆怅难眠。
赏析内容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不寐”的是将军也是征夫,流下 的是思念家乡的泪,更是功业无成、壮 志未酬的英雄泪!
文章结构
上阕写景
渔
异
借景
抒情
家
傲
下阕抒情 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描写边塞黄 昏的苍凉景 色:“边声 连角起”表 明战事紧, “孤城闭” 暗示敌强我 弱。
浊酒一杯家万里
“浊酒”表明边塞生 活的艰苦,“家万里” 表现了思乡之切。
燕然未勒归无计
慨叹功业未建,边 患未除,归乡无期。
羌管悠悠霜满地
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 浓白霜,更使人惆怅难 眠。
渔家傲
范仲淹
作者简介: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江 苏吴县人。庆历三年七月,授参知政事, 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 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 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 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 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 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 《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 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 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拓展学习
• 《天净沙·秋思》和《渔家傲》的区别
(1)首先,从文体上看,《渔家傲》属于宋词, 而《天净沙·秋思》是元曲小令。二者的产生时间 不同,词产生于晚唐,盛于宋;元曲产生于金元 时期,盛于元。从风格上来看,词比较妩媚清丽, 而小令则比较通俗易懂。 (2)从内容上来看,这两部作品都选用了一些 意象来描写秋景,但是,《渔家傲》的意象(边 声、号角、长烟、落日、孤城)大部分都是西北 边塞特有的,而《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枯藤、 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常见之 景。 (3)《渔家傲》抒发的是戍边将士的壮志难酬、 思家忧国之情; 《天净沙·秋思》则是抒发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问题: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 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2、怎样理解“人不寐,将
军白发征夫泪。”?
面对浊酒一杯,映着将军花白 的头发和士兵的眼泪。表现了将 士壮志难酬,怀念故乡的心情。
参考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 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 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 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塞下秋来风景异,
渔
衡阳雁去无留意。
家 傲
四面边角连声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 仲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淹
羌笛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诗歌:
“塞下”点明了地点, 塞下秋来风景异 “秋来”点明了时间,
“异”字统领全词。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
衡阳雁去无留意
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 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
解题: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 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 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 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 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 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 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 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 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 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 盾的心情。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不寐”的是 将军也是征夫, 流下的是思念 家乡的泪,更 是功业无成、 壮志未酬的英 雄泪!
衡阳雁去
渔 家
上阕写景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异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பைடு நூலகம்
傲
借
长烟落日
范
景 抒
家万里- 归无计
仲
情
抒发思乡
下阕抒情 羌管悠-霜满地 报国之情
淹
泪
燕然未勒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 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 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 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六、课后作业
• (1)背诵《渔家傲》; • (2)完成随堂练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