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说课稿

合集下载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等差数列》说课稿》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应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2)账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3)会应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定义的理解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体验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提高熟悉猜想和归纳的能力,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用于发现的求知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①等差数列的概念;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学难点】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设计思路】1.教法①启发引导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③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2.学法引导学生首先从三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归纳总结:1.一个定义: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定义表达式2.一个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二个应用: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应用《等差数列》说课稿这篇文章共2106字。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某某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新课标指出: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本节课选自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

本节课是等差数列概念和特点等知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面学习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的基础。

本节课既加深了对数列相关概念的'理解,又蕴含了倒序相加法、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整个高中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说学情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置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此外要注重在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上建构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理解其推导方法,能用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思考、计算等探究过程,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在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学难点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说教法和学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采用讲授法、练习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下面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导入环节我会设置情境。

200多年前,高斯的算术老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1+2+3+…+100=?据说,当时其他同学忙于把100个数逐项相加时,10岁的高斯却用非常巧妙的方法迅速得出了答案。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说课)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说课)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
导过程,并能熟练运用等差数 列的通项公式。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 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 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2)过去三百年观测到了哈雷慧星的年份: 1682, 1758, 1834, 1910, 1986, 2062,( ) (3)武隆县某一周连续四天的最高气温如下: 20, 18, 16, 14 ( ) (4)某同学一学期每周的生活费为: 80, 80, 80, 80 ( )
一、等差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 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 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学法分析 三、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本校“双主四 结合本节课特点,我采用指导学生自 步”课堂教学模式,采取教师引 主学习方法,即学生主动观察 — 分析 导学生认清目标,自主学习;小 概括 —— 师生互动,形成概念 — 启发 组交流,互助落实;小结评价, 引导,演绎结论 ——拓展开放,巩固 检查反馈这种流程。 提高。引导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的应用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的推导
五、教学过程复习回顾新课源自入自主探究学以自用
课堂小结
问题一:找出下列四组数列中每后一项与前一项 差的规律填空,然后总结这几组数列的共同点。
(1)第24届到第29届奥运会举行的年份依次为: 1988,1992, 1996,2000,2004,2008,( )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案与说课稿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案与说课稿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案与说课稿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 掌握求等差数列第n项通项公式的方法;3. 学会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求等差数列第n项通项公式的方法;2. 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2. 实际问题的转化和解决。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 求等差数列第n项通项公式的方法;3. 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1. 归纳法;2. 演示法;3. 讲解法;4. 提问法;5. 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通过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2. 基础知识讲解详细讲解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基本性质。

3. 求通项公式的方法通过几个典型的例子,让学生领会归纳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学会运用归纳法求通项公式。

4. 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化成等差数列,并运用等差数列求解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讲评1. 错误讲解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进行详细的讲解,排除学生的误区。

2. 课堂练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巩固学生的研究效果。

六、作业布置1. 课后作业一: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题。

2. 课后作业二:通过课程资料,自学一些扩展知识,写一篇小结并提交。

七、板书设计等差数列:<br>首项$a_1$,公差$d$<br>通项公式$a_n$:<br>- 方法1:<br>$a_n=a_1+(n-1)d$<br>- 方法2:<br>$a_n=a_{n-1}+d$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问题。

等差数列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等差数列说课稿及教学设计一、说课稿尊敬的教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关于等差数列的课程教学设计。

本课程设计适用于中学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求解等差数列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分析等差数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在中学阶段,学生需要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和求解方法。

本课程设计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1. 等差数列的定义: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即数列中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是相等的。

2. 等差数列的性质:介绍等差数列的常见性质,如公差、首项、通项公式等,并通过例题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性质。

3. 求解等差数列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公式,解决等差数列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常见性质和求解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公式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和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于等差数列的抽象思维能力,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部分:通过观察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等差数列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对等差数列的定义进行解释,并给出一些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3. 性质介绍:通过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等差数列的公差、首项、通项公式等性质,帮助学生熟悉这些概念。

4. 解题示范:选择几个典型例题进行解题示范,并引导学生参与解题过程,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供答案解析进行自我评价。

6. 总结部分: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等差数列”在数学课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它是高中数学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学生接触数列概念的入门章节。

等差数列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列形式,不仅在数学理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还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如工资增长、物价调整等方面。

通过学习等差数列,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1.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性质: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值(公差)相等的数列。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n/2*(a1+a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

4. 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1)等差数列性质的推导过程。

(2)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等差数列的一般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重难点的详细讲解和反复强调,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举例、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四、说教法在教学等差数列这一部分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凸显我的教学特色。

1. 启发法:-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例如存款利息的计算、阶梯电价的计算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在讲解等差数列的性质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等差数列的相邻两项之差是常数?”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问答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频繁使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说课稿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说课稿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说课稿本节课选自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数学》第一册第四章《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列是职专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

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

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1、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并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会求等差数列的公差及通项公式,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2、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1、等差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应用。

4、教学难点1、用数学建摸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2、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二、学情分析由于是中专学生,他们学习基础差且参差不齐,幸好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课堂上均能听老师的指挥,能大胆发言,乐于做练习,基本堂堂清。

三、教法分析针对中专生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学法指导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等差数列说课稿公开课优质课获奖版

等差数列说课稿公开课优质课获奖版

等差数列说课稿公开课优质课获奖版概述本文档是关于等差数列的公开课说课稿,是获奖版的优质课内容。

本文档将介绍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知识。

内容1. 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的概念- 等差数列的符号表示- 等差数列的性质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介绍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说明通项公式的意义和应用3.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推导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解释求和公式的应用场景4. 等差数列的常见问题- 如何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如何确定等差数列的公差- 如何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公开课,学生可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掌握其应用;3. 掌握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方法;4. 能够解决等差数列相关问题,特别是求前n项和的问题。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举例说明和练。

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为了保证公开课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准备教案和课件,包含等差数列的相关内容;2. 准备适当的例题和练题,用于课堂互动;3. 提前检查教室设备,确保投影仪、电脑等设备正常工作。

教学步骤本课程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2. 概念讲解:讲解等差数列的定义、符号表示和基本性质;3. 推导与应用: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并讲解其应用;4. 问题解决:讲解如何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如何确定公差,以及如何求前n项的和;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题供学生练。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 课堂互动: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间的互动,观察学生对等差数列的理解程度;2. 练评价:通过布置练题并批改,评价学生对等差数列的应用能力;3. 反馈与回顾: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2. 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3. 运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够应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等差数列公式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如小明每天都在银行存储100元,问他每个月的存储金额是多少?2. 提出问题(3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上述问题,进而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3. 介绍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5分钟)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重点强调等差数列的特点是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相等。

4. 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0分钟)分步骤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_n = a_1 + (n-1)d,并解释公式中的每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

5. 练习训练(15分钟)在黑板上给出一些等差数列的前几项,要求学生找出规律并求解未知项。

师生共同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高阶应用(8分钟)引导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公式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如求解某一时刻的位移、速度等。

7. 拓展延伸(7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的应用领域,如数列在金融、物理等领域的应用,并展开相关知识的介绍。

8. 总结归纳(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强调等差数列作为数学中重要的概念,需要在后续学习中加强练习和掌握。

四、说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 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互动讨论和实际问题解决等。

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学资源教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黑板、彩色粉笔、讲义、教材等。

同时,学生也需要准备好纸笔以及课本。

五、说教学反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通用8篇)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通用8篇)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通用8篇〕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通用8篇〕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p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等差数列》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数学》必修5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

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根底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化和拓广。

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比照的根据。

2、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程度,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的a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p 、归纳、推理的才能;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才能;通过阶梯性练习,进步学生分析^p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b.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方法使学生深化的理解不完全归纳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p 、擅长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难点: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②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二、学情教法分析^p :对于高一学生,知识经历已较为丰富,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才能和演绎推理才能,所以我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理论活动,以独立考虑和互相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p 和解决问题。

学生在初中时只是简单的接触过等差数列,详细的公式还不会用,因些在公式应用上加强学生的理解三、学法分析^p :在引导分析^p 时,留出学生的考虑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究,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等差数列及通项公式说课稿1

等差数列及通项公式说课稿1

等差数列及通项公式说课稿1一、说教材(1)作用与地位本文为数学课程中“数列”知识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围绕等差数列的概念、性质以及通项公式的推导与应用展开。

等差数列作为数列中的基础类型,不仅在数学理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实际生活、科学研究等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等差数列的定义:介绍等差数列的概念,使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

2. 等差数列的性质:探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3.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通过分析等差数列的递推关系,引导学生掌握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4. 等差数列的应用:介绍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本文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如下:1. 前置知识: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公式等。

2. 后续知识:等差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判定、等差数列的线性方程组等。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

2. 学会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熟练应用。

3. 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等差数列的特点,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解题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1.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性质。

2.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2)难点1.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2. 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本质,突破推导过程这一难点,同时,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教案

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教案
技能基础
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对数学公式的运用已具备一定的技能,对方程思想的体会逐渐深刻。
学习特点
思维正处于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但仍需依赖具体的经验才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
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性质。
熟练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性质进行解题;
完成预习任务并巩固数列的表示方法。
通过素材的寻找,结合学情分析,设计最优情境导入。
自主任务
预习等差数列的
概念与通项公式
二、课堂教学及优化
环节一:情境导入阶段12min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情境一:
往届的奥运会都是在何时何地举行的呢?请看视频并记录。
分享奥运会相关视频;根据视频提问每届奥运会召开的时间;
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创设问题的情境,让探究式教学走进课堂,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测评及任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测评分析
数列的初步认识,
符号表达基本掌握
布置课前预习,准备各个情境的素材资料以及活动道具。
2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时绝不是单纯的几个计算而已,一定要强调格式,解应用题,数学模型一定要交代,而且要交代清楚,平时的训练中不能忽略这个问题,在对答案时要把,文字部分反复几遍要学生用笔记在解答过程中,这样他们才能引起重视,以后学习解概率题时不会丢掉必要的文字叙述。
观看视频;
记录每届奥运会的时间;

2024《等差数列》说课稿范文

2024《等差数列》说课稿范文

2024《等差数列》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等差数列》,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等差数列》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列的概念和性质以及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高中数学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等差数列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和通项公式②能力目标:在等差数列的应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在等差数列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性质。

难点是:应用等差数列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做了,理解了。

可见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示范引导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是:主动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示范,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会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来引入新知识:“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每天都要做同样的事情,比如早晨起床刷牙洗脸,每天都要重复一遍。

”学生可能会有类似的经历,我会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这种每天都重复的操作,有没有办法总结出规律?这个规律和数学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和意义。

环节二、示范引导,概念解释。

在引入概念之后,我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示范的方式,展示一段每天重复的操作场景,比如每天上学时同学们排队进门。

然后向学生解释这种每天重复的操作有一个数学名词叫做等差数列,并给出等差数列的定义。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说课稿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说课稿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列就是职专数学关键内容之一,它不仅有著广为的实际应用领域,而且起至着承前启后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数列做为一种特定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自学数列也为进一步自学数列的音速等内容搞好准备工作。

而等差数列就是在学生自学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得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关系式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深入细致和拓广。

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自学等比数列提供更多了自学对照的依据。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建议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认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1、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并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会求等差数列的公差及通项公式,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2、在能力上:培育学生观测、分析、概括、推理小说的能力;通过阶梯性练,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1、等差数列的概念。

4、教学难点1、用数学建摸的思想化解实际问题2、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二、学情分析由于是中专学生,他们学习基础差且参差不齐,幸好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课堂上均能听老师的指挥,能大胆发言,乐于做练习,基本堂堂清。

三、教法分析针对中专生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学法指导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五、教学程序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一)新课导入(二)新课讲授(三)讲解范例(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能够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等差数列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的能力。

引导学生经历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2、教学难点对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

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等差数列实例,如银行存款利息计算、楼梯台阶高度等,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2、新课讲授给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 d 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等差数列的特点,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

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a<sub>n</sub>}的首项为 a<sub>1</sub>,公差为 d,则 a<sub>n</sub> = a<sub>1</sub> +(n 1)d 。

对通项公式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及公式的用途。

3、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如求等差数列的某一项、求公差、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等。

4、课堂练习安排适量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

5、课堂小结回顾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6、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和拓展性作业,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

《等差数列》说课稿引言概述:等差数列是数学中常见且重要的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定义、性质、求和公式、应用以及拓展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

一、定义:1.1 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数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1.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第n项为aₙ,则通项公式为aₙ = a₁ + (n-1)d。

1.3 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第n项为aₙ,则递推公式为aₙ = aₙ₋₁ + d。

二、性质:2.1 等差数列的性质一:等差数列的任意三项可以构成一个等差数列。

2.2 等差数列的性质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可以通过求和公式来计算。

2.3 等差数列的性质三: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项数n成正比。

三、求和公式:3.1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求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前n项和为Sₙ,则求和公式为Sₙ = n/2 * (2a₁ + (n-1)d)。

3.2 等差数列的特殊求和公式一: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项数n成正比,即Sₙ= n * a₁。

3.3 等差数列的特殊求和公式二: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项数n的平方成正比,即Sₙ = n² * a₁。

四、应用:4.1 等差数列在数学中的应用:等差数列在数学中广泛应用于代数、数论、几何等各个领域,例如数列求和、证明等。

4.2 等差数列在物理中的应用:等差数列在物理中常用于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等。

4.3 等差数列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等差数列在经济学中常用于描述经济增长、人口增长等的规律。

五、拓展:5.1 等差数列的拓展一:等差数列的概念可以推广到等差数列的和为负数或小数的情况。

5.2 等差数列的拓展二:等差数列的概念可以推广到等差数列的公差为负数或小数的情况。

5.3 等差数列的拓展三:等差数列的概念可以推广到等差数列的首项为负数或小数的情况。

6.2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说课稿最终版2020.5.27 - 2020.7.1

6.2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说课稿最终版2020.5.27 - 2020.7.1

6.2.1-6.2.2等差数列(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中职数学组X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是《等差数列》。

我将从一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本节课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基础模块下第6章第2节,主要内容是介绍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是一种刻画理想现象的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这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是等差数列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数列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等差数列作为两大特殊数列之一,是学生探究特殊数列的开始,对后续章节等比数列的学习,提供了对比的依据。

所以在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过渡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列是否属于等差数列;(2)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了解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自主探究等差数列的概念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2)在应用等差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数据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解决数列问题的相关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经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探索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2)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应用等差数列直接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总结语:)这样的目标设定,将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转成为引导者,从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向更加的关注学生的发展,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

基于以上对于教学内容及目标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教材中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无限次迭代的过程,所用的归纳方法是不完全归纳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说课稿
本次说课内容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教材选自中职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版。

一、学情分析
1、兴趣很重要。

对于职校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不强,所以授课时激发学习兴趣很重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是有用的,是可以学明白的。

2、本课内容是在等差数列概念的基础之上探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所以开篇第一仗是如何激发学生对某一个数列的第N项是什么感兴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差数列是数学重要内容,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

而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在学生学习了等差数列概念的基础上,对等差数列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广,也为后面学习等差数列求和提供了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①在知识上:了解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并熟练应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在能力上: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在情感上: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与应用。

②难点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灵活应用。

三、教法分析
针对中专学生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合作探究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探索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四、学法指导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探索理清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思路方法。

五、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由1、复习提问;2、引入新课;3、新课讲解;4、反馈练习;5、归纳小结;6、布置作业共六个教学环节构成。

教学设计具体如下:环节1复习提问: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关键词:差为常数误区:相邻两项的差为
常数)②给出两个数列,判断是否属于等差数列。

A 1,3,5,7,9,2,4,6,8,10(否)B 1X ,3X ,5X ,7X ,9X ,11X (是,公差为2X )环节2新课引入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此后每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如因故不能举行,届数照算。

那么请问: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第几届?2050年举行奥运会吗?环节3新课讲解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化难为易?让学生参与其中!归纳法和叠加法求通项公式:()d n a a n 11-+=,其中1a 为首项,d 为公差 环节4练习反馈 首先由学生根据通项公式解决新课引入时的问题,其次由老师讲解例题,再次让学生精选练习。

(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等差数列5-,9-,13-,…的第几项是401-?环节5归纳小结,由学生自行享受收获乐趣。

环节6 布置作业。

d a a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