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临床应用与中毒解救
附子的临床应用
附子的临床应用王业龙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根。
黑顺片、白附片可直接入药。
味味辛、甘,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
其临床配伍应用为:用于亡阳虚脱附子温阳之功,上能助心阳以通脉,中能温脾阳以散寒,下能补肾阳以益火,凡素体阳虚,寒邪直中于里,或伤寒传遍三阴,症见四肢厥逆,恶寒倦卧,腹痛下利清谷,神疲欲寐,脉沉微细或虚浮无力者;或因误治大汗、大吐、大泻及其他原因而致阳随阴脱,均宜使用本品以挽救散失之元阳。
用治亡阳证通常与干姜相须为用,以助其伸发阳气的作用,每佐以炙甘草同煎,以缓解姜、附之辛烈之毒性。
如《伤寒论》四逆汤;若元阳大亏,阳气暴脱,汗出肢冷脉微欲绝者,又当与大补元气之人参同用,于温阳之中增强益气固脱之功,如《济生方》参附汤,用治大汗吐泻,阳随阴脱,或吐衄崩中,血脱亡阳之证。
在参附基础上加用干姜、肉桂、五味子等,则可进一步加强其回阳救脱益气生脉的作用,如《伤寒六书》的回阳急救汤,多用于抢救阳气衰微喘汗暴脱的危候;而《医林改错》的急救回阳汤则用于温阳益气之外,更配桃仁、红花之活血通脉以助阳气之运行。
本品既能温阳散寒,又可引火归原,以治阴盛格阳,浮阳上越,症见下利脉微而伴面赤烦躁者,可配干姜、葱白以破阴回阳,宣通阳气,如《伤寒论》白通汤。
近贤李可先生继承发扬了古圣先贤四逆汤类方救治心衰的成熟经验,并师法近代中西医结合的先驱者张锡纯先生救治各类心衰休克的学术经验,大胆突破,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经40年反复临床验证,本方较之古代及现代同类方剂,更全面,更有效,更能顾及整体,纠正全身衰竭状态。
如《破格救心汤》。
用于阳虚诸证附子功能补火助阳,凡肾阳亏损,脾胃虚寒,心阳不振等证均宜用之。
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滑精,肢冷畏寒,小便自遗者,常与肉桂、熟地、山茱萸、枸杞子相伍,于阴中求阳,温肾益精,如《景岳全书》右归丸;若肾虚,元气不固头晕肢冷,腰膝酸软,梦泄遗精等,可肉苁蓉、巴戟天、牛膝、煅龙骨同用,如《证治准绳》之秘精丸;治妇女冲任虚寒,久不受孕,则可配补骨脂、当归、紫石英、鹿角胶等,以温养冲任,如《衷中参西录》温冲汤;若脾肾两虚,脘腹冷痛,大便溏泄者常配白术、干姜、温中补脾,如《阎氏小儿方论》附子理中汤;若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者,可配粳米、甘草、大枣、以温阳散寒,和中降逆,缓急止痛,如《金匮要略》附子粳米汤;若胃虚,冷饮上攻,眩晕呕吐,可配生姜、半夏、陈皮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如《颅囟经》温脾散;治冷痢日夜不止,属大肠虚滑者,以附子与干姜配固肠止泻之肉豆蔻,如《圣济总录》火轮散;治身面浮肿,小便水利,属脾、肾阳虚者,每与白术、茯苓相伍,兼有温阳健脾利水的功效,如《伤寒论》真武汤、《济生方》实脾饮。
附子轻度中毒治疗方案
附子轻度中毒治疗方案引言附子,又称乌附子,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草药之一。
它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寒湿痹痛、水气肿胀等疾病。
然而,不正确使用或过量使用附子可能导致中毒的发生。
本文旨在探讨附子轻度中毒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及医护人员正确应对中毒情况。
中毒症状轻度中毒是指患者在使用附子后出现中毒症状,但症状不严重的情况。
常见的轻度中毒症状包括: - 腹痛、腹泻 - 口干、口苦 - 呕吐、恶心 - 头晕、心悸 - 肌肉酸痛、乏力治疗方案中毒初期处理1.立即停止使用附子:一旦出现中毒症状,患者应立即停止使用附子,并告知医生或药师有关情况。
2.清除残留毒素:饮用大量清水有助于排除体内残留的毒素,促进毒素的排除。
中毒症状缓解1.肠道解毒:可使用中药制剂进行肠道解毒。
具体药物和用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或药师进行指导。
2.支持治疗:根据中毒症状,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
例如,对于腹泻症状,可补充电解质溶液以防止脱水;对于恶心呕吐症状,可给予口服抗恶心呕吐药物。
加强身体康复1.休息养生:中毒期间,患者应尽可能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的休息和养生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2.饮食调理:饮食要清淡,避免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肠胃。
适量摄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帮助身体康复。
注意事项1.注意剂量使用:使用附子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正确使用,并注意药物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2.注意个人体质:个体体质等差异因素可能导致对附子的反应不同,应根据自身体质慎重使用。
3.孕妇及儿童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附子,以免对胎儿或儿童带来危害。
4.不宜久煎:附子性温,煎煮时间过长会导致药性增强,患者应避免久煎以减少毒性。
结论轻度中毒是使用附子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但通过正确的治疗方案和合理的康复措施,患者通常可以顺利康复。
然而,为了避免中毒发生,患者在使用附子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并遵循专业人士的建议和用药指导。
此外,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也是预防中毒的重要手段。
附子中毒问题:药理研究表明生附子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消
附子中毒问题:药理研究表明生附子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中
乌头碱、消
附子中毒问题:药理研究表明生附子含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消旋去甲乌药碱类脂等。
毒理研究表明附子的毒性主要针对心脏。
其水解后形成的乌头原碱类毒性大大降低。
(傅延龄《张仲景医学全书药物学》)
中毒反应:轻者服药10-20分钟后,舌麻,唇麻,唾液多,说话不太灵活,心慌,脉加速,呼吸粗,神志清楚;重者唇、舌、四肢发麻加重,恶心,呕吐,头昏,呼吸困难,心律不齐,血压下降或出现休克。
附子中毒院外的解救方法:蜂蜜200-300g化水服用,简单有效。
或生甘草100-200g煎水服用,或绿豆汤频服。
笔者见到两例附子中毒情况:其一,1963年,王子瑜、杨甲三、魏我权三位老师,带我们班去延庆县永宁公社完成期中实习。
晚上急诊来了一位白天就诊的病人,女,30多岁,服中药第一煎后约半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舌麻、口水多、头昏心慌,神志清楚。
经过对症处理,诸症逐渐好转,留卫生院观察。
老师惊奇,查当日中药处方,有附子三钱,感到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反应。
马上把煎药锅取来,发现附子量很多,放在炉上连夜烘干,称后有近三两(约90g)。
最后确定是中药房抓药时,错把三钱看成三两,使人大惊一场。
其二,1972年自治区中草药普查课题组来玛纳斯斯县,进行实地采药调查时,在清水河镇听当地哈族长者指着一种草说,这种草牛马都不吃,一点点根能毒死一匹马。
在场的卫生厅一位民族领导有点儿不信,就把刚挖出来的鲜根,用舌头舔了一下,很快感觉舌发麻,跑过来的专业人员一
看,是野生乌头,马上找车回到县上,在县医院输了5%的葡萄糖500mL,尿量增多,一切如常,有惊无险。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附子,又称为毒参、砒霜,是一种极其有毒的中药材。
在中医药中,附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寒湿痹、中风、心绞痛等疾病,但由于其剧毒性,若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中毒事故。
一旦发生附子中毒,应该立即采取有效的解救措施,以避免造成严重危害。
一、中毒症状。
附子中毒的症状表现为口鼻干燥,口舌灼热,出汗,四肢厥冷,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悸气促,脉弦数等。
严重中毒可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心搏骤停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二、解救方法。
1. 立即就医。
一旦发现附子中毒症状,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保持清醒,避免发生意外。
如果患者中毒后不久,可以采取呕吐的方法,帮助患者将体内的毒物排出。
但是,呕吐处理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随意操作,以免加重患者的伤害。
3. 洗胃排毒。
对于严重中毒的患者,可以通过洗胃的方法将胃内的毒物排出。
洗胃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时应轻柔细致,避免对患者的胃黏膜造成伤害。
4. 给予解毒药物。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给予患者一些解毒药物,帮助患者尽快排除体内的毒物,减轻中毒症状,保护重要器官。
5. 对症支持治疗。
在解毒的同时,还应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给予氧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等,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在解救患者的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预防措施。
1. 合理使用附子。
在使用附子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避免超量使用或长期使用,以免发生中毒事故。
2. 注意存放。
附子属于剧毒药材,应该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食或误用。
3. 学会急救知识。
对于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人员,应该学会附子中毒的急救知识,提高自救能力,避免发生意外。
四、结语。
附子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中毒病,一旦发生应该立即采取有效的解救措施。
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加强对附子中毒的预防和急救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减少中毒事故的发生。
☆☆☆附子中毒的表现及救治方法
☆☆☆附子中毒的表现及救治方法
附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其中的有毒成分主要是乌头碱,少量的乌头碱不会导致中毒反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但一旦服用附子过量,则会导致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胃肠道表现。
对于附子中毒的救治,以排出毒物、药物治疗等为主。
一、附子中毒表现:
1、迷走神经兴奋:主要症状包括口舌麻木、四肢僵硬、头晕心慌,严重时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低血压、视物模糊、晕厥,甚至昏迷等,检查心电图可提示心律不齐、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2、胃肠道表现: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时可出现剧烈呕吐、腹泻等,导致电解质紊乱。
二、附子中毒救治方法:
1、排出毒物:一旦发现附子中毒症状,可以自行催吐并前往医院急诊科进行洗胃;
2、药物治疗:对于呕吐、腹泻、低血压、心律不齐等患者,需要针对性予以输液治疗,以保持正常的生命体征;
3、气管插管:对于症状严重,出现严重心律不齐、意识不清、呼吸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以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
4、透析治疗:对于摄入量大,症状严重且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可以给予透析治疗,透析可快速清除体内毒素,对重症患者较为适用。
附子中毒症状较多,危害较大,一旦发现可疑附子中毒,即便是催吐后,仍应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诊治,避免出现严重的中毒损伤。
附子中毒的表现及防治措施!
②宽水久煎 凡剂量超过30g时,乌头剂加冷水2500mL,文火煮取500mL,日分3次服,煎煮时间3h左右,可有效破坏乌头碱之剧毒。附子剂用于慢性心衰,加冷水150OraL,文火煮取50OraL,日分2~3次服。危急濒死心衰病人,使用大剂破格救心汤时,则用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灌,不循常规,以救生死于顷刻。此时,附子的毒性,正是心衰病人的救命仙丹,不必多虑。
②继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烦燥,脉缓慢,神志呆滞,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言语障碍,大小便失禁。
③进而出现昏迷,抽搐,呼吸暂停,严重者可因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
李可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探索5O年,“每遇急险重危症,使用毒剧中药救治,皆获起死回生之效。疑难痼疾用之则立见转机,累起沉疴。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附子,一生累计超过5吨。川乌次之,亦在3t以上,经治人次万名以上,无一例中毒。如何驾驭药中猛将,使之听从调遣,治病救亡而不伤害人体?”李氏反复研究仲景运用乌、附剂之经验,在配伍、炮制与煎服方法上求得真谛,为确保万无一失,李老又加3条措施。
6、急煎防风、黑豆水,亦可温服,大人用防风30g,小孩用防风15g。
7、 冲服肉桂粉:轻度中毒者用30克(小孩用10克),入沸水200ml(小孩70ml),密闭5分钟后,1次顿服。重度中毒者,连服3~6次,每次均用肉桂粉不少于30克。
二、服用附子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2、冷水冲服蜂蜜:大人一次约120g,小孩约40g。
3、 嚼食生白萝卜片:一次约3片,每片约0.5cm厚,亦可根据具体情况斟酌服用。
4、 冰绿豆沙或凉绿豆沙:一杯,约200ml左右,亦可根据具体情况斟酌服用。
5、急煎生甘草水:可温服,大人用甘草60g,小孩用甘草20g。
1、 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附子。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介绍附子,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具有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作用。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吧。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1、附子具有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
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
2、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3、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
4、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
5、附子回阳救这之功效主要是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
【药名】附子【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入药部分】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性味】辛甘,热,有毒。
【归经】入心、脾、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炮制品),回阳球逆可用18-3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切成薄片盖在患处或穴位上,用艾炷炙之。
内服宜制用,宜久煎;外用多用生品。
【注意事项】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
本品辛热燥烈,凡阴虚阳亢及孕妇忌用。
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
因有毒,内服须经炮制。
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附子的副作用本品,毒性差别很大。
如炮制不当或剂量过大以及煎煮时间不够,均可引起中毒反应。
中毒症状为口腔灼热,发麻(从指头开始渐达全身),流涎,恶心,可能呕吐,疲倦,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脉搏不规则(弱而缓),皮肤冷而粘,面色发白,可能突然死亡。
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给予催吐剂;服活性炭(混于水中服下);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
对症治疗;及时使用尼可刹米等兴奋剂;注意保温;必要时给氧或进行人工呼吸;心跳缓慢而弱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附子的药用附方1、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枚,干姜三两。
附子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附子的治病验方(2)
附子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附子的治病验方(2)附子泡水喝的功效附子服用后对身体的保健效果非常的不错,同时还能够很好的治疗多种疾病,有效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中医方面认为,服用附子最为常见的一种功效就是促进肾脏健康了,此外,附子还对一些性功能疾病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附子在我国很多地方都被经常使用,所以服用的方法也有很多。
附子最为常见的一种用法就是泡水喝了,这种服用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同时也能够发挥出更大的附子功效,更好的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具体的附子泡水喝的功效如下:第一:治疗白浊将熟附子准备适量,然后研磨成粉末。
等到身体出现白浊的疾病之后,服用六克左右的附子粉,然后和生姜一起放入锅中加上清水熬煮,六成熟的时候取出来,然后趁热服用,效果非常的不错。
第二:治疗气虚头痛气虚头痛是现代人很容易出现的一种不舒服症状,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正常运转。
这个时候选择附子也能够促进身体健康。
将附子的皮以及脐去掉,然后剩下的部位研磨成粉末。
将获得的附子粉和葱汁、面糊一起制作成丸子。
建议每次服用适量,清茶送服就足够了。
在这里需要注意,送服一定要选择清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药效在体内的发挥,千万不可以选择浓茶。
第三:治疗牙痛如果身体出现了牙痛、牙齿不舒服的情况,那么可以将附子烧灰,获得的灰和枯矾一起研磨,最后擦牙就可以了,能够有效促进身体恢复健康。
第四: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如果女性出现了月经不调的情况,无论是月经推迟还是提前,科学的使用附子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身体健康。
将熟附子去皮之后和等量的当归准备好,一起在锅中煎煮服用药液就足够了。
第五:治疗口疮对于许多爱吃的人群来说,患有口疮非常的痛苦,那么应该如何才能够治疗这种疾病呢?可以将生附子研磨成粉末之后和面粉搅拌后,并且用食醋搅拌。
最后获得的糊糊直接贴在脚心上就可以了,第二天去除。
第六:治疗脚气肿痛将生的黑附子一个去掉皮以及脐,然后研磨成粉末。
加入适量的生姜汁搅拌出膏,敷在脚气部位或者是肿痛部位。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附子,又名砒霜、藜芦、藜芦霜,是一种有毒的中草药,具有强烈的毒性。
一旦误服或误用,可能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了解附子中毒的解救方法对于急救人员和普通民众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附子中毒的解救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中毒症状。
附子中毒的症状表现为口干、口苦、口麻、吞咽困难、出汗、呕吐、腹泻、腹痛、肢体麻木、四肢无力、心悸、呼吸困难、昏迷等。
严重中毒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二、解救方法。
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一旦发现有人误服或误用了附子,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求医护人员前来救治。
同时,尽量保持患者清醒,并让其保持安静,避免慌乱和过度活动,以减少毒素对身体的影响。
2. 呼吸道通畅。
对于呼吸困难或昏迷的患者,应立即将其平放在地面上,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可采取人工呼吸的方式,帮助其保持呼吸。
3. 迅速送医。
在进行急救措施的同时,应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洗胃、吸毒、补液等。
4. 注意安全。
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其他体液,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同时,要将误服或误用附子的情况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 防止二次中毒。
在送医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患者发生二次中毒。
避免患者继续接触附子或其制剂,避免继续吸入或接触有毒气体,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预防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附子毒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附子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避免误服或误用。
2. 妥善保存药品。
家庭中如有附子等有毒药品,要妥善保存,避免儿童或其他人误服或误用。
3. 提高急救意识。
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意外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减少损失。
结语。
附子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救情况,一旦发生,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医救治。
同时,加强对附子毒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对于预防附子中毒也具有重要意义。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附子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症状,常常会导致丧失生命。
尽管附子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药材,但若使用不当,便可能引发中毒。
因此,学会如何应对附子中毒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了解附子中毒的症状。
附子中毒通常会在服用后的30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
初期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呕吐、口渴和食欲不振。
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可能会经历剧烈的腹痛、腹泻、寒战和全身乏力。
更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动过速、低血压、昏迷以及呼吸困难。
如果怀疑有人中毒,应立即采取行动。
急救附子中毒的第一步是立即停止服用附子或任何附子制品。
随后,应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以便将患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帮助患者度过这个危险的阶段。
首先,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以保持新鲜空气流通。
这有助于减轻患者因中毒而可能引发的头晕或呼吸困难的症状。
其次,给患者大量饮用水,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
但需注意,只有在患者仍然有意识和反应能力的情况下,才可给予水分。
同时,尽可能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
中毒可能导致体温异常上升或下降,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若患者发热,可以使用冷毛巾或冷敷物来降低体温。
而如果患者体温过低,可以给予保温措施,确保患者保持温暖。
此外,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并尽可能获取相关信息。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期间,了解患者服用附子的情况,包括药物剂量和可能的服用时间点,可以为医疗人员提供重要的信息,有助于更好地处理中毒情况。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家庭急救措施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处理。
附子中毒是一种严重疾病,具有高度危险性,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诊治。
提供急救只是为了在等待医疗援助期间保持患者的稳定。
在预防附子中毒方面,人们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是购买正规渠道出售的附子制品,最好是在医院或药店购买。
其次,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示使用附子制品,并注意药物的剂量。
不应擅自增加或减少剂量,以免发生中毒。
附子临床应用于治疗
附子临床应用于治疗附子,又名附子、砒霜、砒霜树,为罂粟科植物附子的根茎。
附子性热、味辛、微苦,归心、脾、肾经。
附子有暖中散寒、温经止痛、安胎平喘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寒痹、呕吐、泄泻、头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一、附子的化学成分附子含有多种生物碱成分,主要有附子碱、赤附子碱、砒霜碱、砒霜碱等。
此外,附子还含有多种挥发油、生物酮类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附子其特殊的药理作用。
二、附子在中医临床应用1.治疗寒邪外袭引起的症状:附子具有暖中散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由于寒邪侵袭导致的肠胃寒痛、呕吐泄泻等症状。
2.治疗风寒湿痹:附子可温经散寒,对于风寒湿三邪所致的痹痛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可用于关节疼痛、筋骨拘急等疾病的治疗。
3.治疗头痛偏头痛:附子具有温经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头痛、偏头痛等症状,尤其在经期头痛、阳虚头痛有良好效果。
4.治疗哮喘、心绞痛:附子可用于治疗肺胃气虚引起的哮喘、心绞痛等症状,具有安神止痛的功效。
三、应用注意事项1.用量宜小:附子属于剧毒药物,用量过大易引起中毒反应。
一般情况下,不宜单独使用附子,应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禁忌人群:孕妇、小儿、体质虚弱者忌用附子。
孕妇慎用附子,以免影响胎儿健康;小儿生理功能不健全,对附子的代谢能力较差,易引起中毒反应;体质虚弱者使用附子过量易出现中毒症状。
3.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在服用附子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影响药效。
四、附子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价值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附子具有抗肿瘤、抗心肌缺血、抗炎症、抗凝血等多种药理作用。
附子中所含生物碱类化合物对多种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
此外,附子中的一些成分还对心肌缺血、炎症性疾病、凝血功能异常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为现代医学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中医临床中,附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在使用附子时应慎重对待,严格控制用量,遵医嘱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附子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附子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加工品。
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附子含多种化学成分,如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尿嘧啶,去甲乌药碱,附子亭等。
性味归经,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温肾助阳,散寒止痛。
用于亡阳虚脱证、阳虚诸证、湿痹、历节风、周身骨节疼痛、腰重冷痛、痈疽痛肿等。
药理研究:强心作用,用附子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休克;感染性、中毒性、创伤性休克;低血压状态以及慢性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心绞痛等[1]。
镇痛作用,适用于恶性疼痛及痉挛性疼痛,如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之脘腹冷痛,妇女痛经等。
抗风湿作用,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强直性脊柱炎等。
消炎作用,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尿毒症前期等。
2临床应用2.1治疗顽固性胃窦炎:证属脾胃虚寒,中阳大伤。
治疗宜温阳散寒,益气健脾。
药用附子10g(先煎l小时),干姜10g,白芍 20g,炙甘草6g,当归l2g,黄芪30g,大枣10枚。
脾阳不振,寒邪滞中,脾失运化证。
用大量附子以温运阳气。
温经散寒,寒去则中畅,寒邪得除则中阳得运,津液上布,胃痛得止。
2.2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方用附子3g,地黄20g,麦冬10g,知母10g,生石膏20g,肉桂3g,牛膝10g,石斛10g,沙参12g,黄芩 10g,地骨皮12g,薄荷6g。
水煎服。
口腔溃疡缠绵难愈,证属阳虚火旺,虚阳上浮。
《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对于虚损性疾病,运用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原则指导方剂配伍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故用玉女煎加附子,微温肾阳。
肉桂“引火归元”。
全方共奏熄灭浮游之火之效[2]。
2.3治疗面三角区冰冷干涩:见口唇三角区周围冰冷干涩,夏天稍轻,冬天更甚,口涩唇干,食不知味。
用附子6g,炙甘草10g,干姜10g,白术10g,开水煎服见效。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附子,又称乌头、续断。
其学名为Aconitum,属毛茛科植物。
附子生长在山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贵高原、四川等地。
附子长有一根类似红肉的根状茎,因此得名“附子”。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非常丰富,但同时也有一些禁忌,需慎用。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附子的功效、作用以及禁忌事项。
一、附子的功效与作用1. 具有麻醉作用:附子中含有一种剧毒的生物碱——乌头碱,它能够诱导麻醉状态。
因此,附子被广泛应用于麻醉手术、创伤缝合等医疗行业,可以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或少痛。
2. 增强免疫力:附子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它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
附子还可以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
3. 治疗风湿痛:附子被广泛应用于风湿痛的治疗。
它能够舒筋活血、祛风除湿,缓解关节肿痛、骨痛等症状。
附子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关节内部的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4.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附子中的乌头碱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附子能够改善心脑血管的微循环,增加心脑血流量,减少心脏负荷,从而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5. 镇痛作用:附子中的乌头碱可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疼痛传递,从而起到镇痛的作用。
附子不仅可以缓解急性疼痛,还可以减轻慢性疼痛,如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二、附子的禁忌尽管附子有许多功效与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禁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禁忌事项。
1. 剧毒:附子中含有大量的乌头碱,它是一种剧毒物质。
使用附子前必须经过精细提取和加工,去除大部分乌头碱,以减少毒副作用。
不要随意使用未经处理的附子,以免中毒。
2. 孕妇禁用:附子具有刺激子宫的作用,容易导致子宫收缩,增加流产的风险。
孕妇应避免使用附子及相关产品。
3. 心脏病患者禁用:附子中的乌头碱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加重心脏负荷。
01附子的处理与毒性变化
附子的处理与毒性变化
20190612
概述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栽培品的旁 生块根(子根),主产于四川、山西等地因盛产于我国四川而被称为 川附,其中又以四川江油地区出产者为优。附子于每年冬至栽种, 夏秋季采挖,除去主根、须根及泥沙,以不同的加工方法制成盐附 子、黑顺片、白附片等其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其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临床治疗阳衰阴盛、风 寒湿痹、水湿肿满、寒凝疼痛等病症,尤能救治亡阳重症,拯救生 命于垂危,为中医治病救命之第一品药。
《中华本草》指出,黑顺片、白附片因加工方法类似,其炮制品的总生物碱含量下降为原生药的1/6-1/9,而毒性双酯 型乌头碱含量只相当于原生药的1/100;盐附子因加工条件比较温和,总生物碱与上述附片类似,而毒性双酯型乌头碱比 上者高得多。可以看出,经过炮制,总生物碱含量只是原生药的1/6-1/9,那么附子药效流失则为83.4%-88.9%,其流失的比 例是惊人的。
如何解附子的毒?
如何解附子的毒?
喝了乌头毒酒,基本上人就完了,药力太快太猛,来不及救了。
如果中了附子的毒,还有救治的余地。
怎么办呢?
附子大热,我们用寒药来平它,或者用甘草来缓它,因为寒就可以清热,甘就能缓急。
寒药如黄连、犀角,黄连大苦大寒,犀角是灵物,最能清阳明的热,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腑,当气血涌动的时候,阳明首当其冲,必先保住。
黄连能清心火,犀角也能清心热,二味同用,对心脏是一种保护。
这时候情形十分危急了,先保心脏。
过去,解附子毒的方子就三味药;黄连、犀角、生甘草,煎汤。
甘草能解百药之毒,还有甘缓之用,能让毒性发作别那么迅猛急速。
还有,用黄土水也可以,因为土性平和,万物归土,黄土最能解毒。
黄土,北方很少见到,南方才有。
南方的土,在表的一层是脏的,发黑或者发灰,往里面一挖就是黄土了,取出来,用水搅和匀了,然后让它沉淀,等它完全沉淀以后,上面的那一层水也叫地浆水,能解很多毒,比如说毒蘑菇的毒、水婭的毒,也可以用它来解附子的毒。
附子的去毒方法和用量及解毒方法
附子的去毒方法和用量及解毒方法
一、附子的去毒方法
1、生附子的去毒方法:生附子切片后,放入高压锅中,隔水蒸1.5小时,就可以去除附子的大部分毒性。
使用时,蒸过的生附子放凉后,要先煲60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一起煲。
蒸过的生附子,如果晒干后使用,也要参照制附子的去毒方法去毒。
2、制附子的去毒方法:先用温水浸60分钟以上,然后,洗净,加足够的水先煲60分钟(如果水不够的中间只能加开水,不能加凉水---加凉水会增加毒性),然后,再加其他药一起煲。
(其他药在放入与附子一起煲之前,应先浸60分钟左右)
二、附子的用量
生附子的用量要比制附子少,因为制附子在制作过程中已损失了部分有效成分。
20克生附子相当于60克制附子,按此比例换算即可。
三、附子中毒的解毒方法
附子中毒的解毒药:防风20克,炙甘草50克。
这二味药煮开即开始服用,随煮随喝。
服后十五分钟左右,牙龈可能有大量清稀液体流出,接着或有呕吐、腹泻等排毒现象,休息半小时后,中毒症状一般能消失。
附子中毒应急处理
附子中毒应急处理附子为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块状子根,如子附母,故曰附子。
本药味辛甘,性大热,纯阳无阴,燥烈有毒,具有温补脾肾、助阳引水、逐寒祛湿、温经止痛的功效。
为救治元阳衰微、阴寒内盛、风寒湿痹、水湿肿满之要药。
研究已知,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6种生物碱。
这些物质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及消炎镇痛作用,但其毒性甚大,主要是对神经与心脏的损害。
中毒时间一般在服药30分钟后出现,长者1~2小时。
开始见口唇、舌及肢体发麻,继之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进而昏迷,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肢冷脉弱,血压及体温下降,心律不齐,ECG示多发性室性早搏,严重者可突然死亡。
中毒的直接原因是生用、过量及饮用附子(包括乌头)酒制剂等。
一、应急要点(1)用高锰酸钾或浓茶反复洗胃。
(2)以迷走神经兴奋为主要表现者(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用阿托品;对异位心律失常(室早、室速)明显者,则应用利多卡因;如两者皆有,可同用之。
(3)电击转复。
(4)相应对症治疗。
(5)中药解救方:金银花30克,绿豆100克,生甘草60克,水煎内服;或蜂蜜内服,每次120克,必要时可服至500克。
二、专家意见怎样避免附子中毒?(1)必须用炮制过的附子,禁用生品。
(2)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可随意使用含有附子的单验方(特别是含有乌头的中成药)。
(3)严防超量用药。
(4)大剂量用附子,必须先水煎1~3小时以上,再入他药同煎。
(5)附子与干姜、甘草同煎,其生物碱发生化学变化,毒性大大减低。
三、小百科根据历代医家经验,有人提出附子应用要坚持十禁三问。
十禁:①面赤不用;②舌质红、苔黄不用;③谵语烦躁不用;④尿少色赤不用;⑤脉数有力不用。
这5种临床表现为阳热实证,绝对不能用附子。
但临证要与假热证区别,如面红如妆,语言重复而低微,脉浮大无根等,这些是虚阳上越证,是可以用附子引火归原的。
⑥有严重肝肾疾患及心肌疾患病人勿用;⑦体质衰弱、阴虚内热者勿用;⑧妊娠期勿用;⑨房室传导阻滞者勿用;⑩不能与半夏、栝楼、贝母、白蔹同用。
附子中毒用附子解救看中医辨证论治
为起 点 , 讨 中 医“ ” “ 的 内部 联 系, 而加 深 探 证 和 药” 从
对 中 医 辨 证 论 治 的 理 解 , 未 来 中 医发 展 前 景 的 对 展 望。
关键 词 : 附子 ; 证论 治 ; 辨 中医 药
痰 声 漉 漉 … … 甚 则 大 小 便 失 禁 , 肢 痉 挛 或 抽 四
瞳孔 散大 , 脉搏 不规 则 ( 弱而缓 )皮 肤冷 而粘 , , 面色 发 白 , 能 突然死 亡 _ 。《 子 的药 理及 临床应 用 问题 》 可 2 附 ]
也提 到 , 度 附子 中毒 的表现 为 : 识朦 胧 或 昏迷 , 重 意 皮 肤 苍 白而 冷 , 口唇 指 端 发青 , 多粘 汗 , 口噤 不 开 , 间 喉
中图分类号 : 2 R4
文献标识码 : A
搐E 。《 伤寒论》 2 1 :少阴之为病 , 第 8条 “ 脉微细 , 但
欲寐也 。第 33条 : 大 汗 出 , 不 去 , 拘 急 , ” 5 “ 热 内 四肢
疼 , 下利 厥逆 而 恶 寒者 , 又 四逆 汤 主之 。 和 附 子 中毒 ”
始渐达全身 )流涎 , , 恶心, 可能呕吐 , 疲倦 , 呼吸困难 ,
与 不孕 症 的理 解 。补 肾 中药 在 治 疗 不 孕 症 中通 过 对
神经、 内分 泌 、 免疫 网络 多成 分 、 多环 节 、 多途 径 、 层 多
之妙 , 附子中毒后出现 了附子汤类方 的适应证 , 因此
林 中医 ,0 7 2 ( ) 2  ̄3 . 2 0 ,7 5 :9 0
2 1 年第 3 卷第 5 02 3 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附 子 中毒 用 附子 解 救 看 中 医辨 证 论 治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附子,又名砒霜、附片,是一种有毒的中药材,具有强烈的毒性。
一旦误服或误用,容易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附子中毒的解救方法对于急救工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附子中毒的解救方法,以便大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首先,发现附子中毒患者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前来救治。
在等待医护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要尽快将中毒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如果中毒患者还有意识,应让其保持清醒状态,避免睡着或昏迷。
其次,应立即将中毒患者的胃内毒物排出。
可以让患者大量饮用温水,或者利用催吐的方法,帮助患者排出胃内的毒物。
但是,对于已经昏迷或失去意识的中毒患者,禁止使用催吐的方法,以免导致呛咳或误吸。
接着,应及时送中毒患者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在送医途中,要尽量让患者保持平静,避免患者过度恐慌或情绪激动,以免加重病情。
同时,要告知医护人员患者误服了附子,并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中毒情况,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制定救治方案。
最后,医护人员在救治中毒患者时,通常会采取洗胃、吸附剂解毒、对症支持治疗等方法,以尽快清除体内毒物,稳定患者病情。
在治疗过程中,家属和朋友要保持理性,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避免过度干预,以免影响医护工作的进行。
总之,附子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救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救治。
在发现中毒患者后,要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同时,要保持患者的清醒状态,避免使用催吐方法,以免加重病情。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于中毒急救知识的学习,做好相关的应急准备,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为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做出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子的临床应用与中毒解救附子,为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块状子根,如子附母,故曰附子。
本药味辛甘,性大热,纯阳无阴,燥烈有毒。
具有温补脾肾、助阳引水、逐寒祛湿、温经止痛的功效。
为救治元阳衰微、阴寒内盛、风寒湿痹、水湿肿满之要药。
古代医家经验东汉张仲景为应用附子的大家。
在其所著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附子之方达30余首。
如四逆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附子泻心汤、附子粳米汤、大黄附子汤、肾气丸、九痛丸等。
张用附子胆大而心细,生附子用于回阳救逆,炮附子用于温经扶阳、散寒除湿。
一般用一枚(约9g)或一两(约3g),多则用三枚(约27g)或六两(约18g)。
常与干姜、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配伍,树立了附子应用的规范。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创温脾汤,将附子、大黄、人参、干姜、甘草熔于一炉,功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这是对张仲景大黄附子汤的发挥。
近人用于急性菌痢、慢性肾炎,疗效很好。
宋代有关附子的创新方增多。
如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中的参附汤,为回阳固脱的代表方剂,是抢救心力衰竭的主方。
又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三生饮,由生附子、生川乌、生南星、木香等组成,为治疗中风偏瘫语謇之名方。
还有魏岘《魏氏家藏方》中的芪附汤,被后世立为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的主方。
明代的陶华在《伤寒六书》中立回阳救逆汤,方中既有回阳救逆的附子、干姜、肉桂,又有益气生脉的人参、五味子、炙甘草,特别是方中有麝香,增强了附子的温通开窍作用。
伟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附子"附方"下记录了可以治疗的104种病证,并含有配方。
还记述了三位常服用附子年至耄耋仍"康健倍常"的验方。
李氏认为,"他人服一粒即为害,若此数人,皆其脏腑禀赋之偏,服之有益无害,不可以常规概论也。
"这种从实践经验中悟出的论断,诚实可信。
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大黄列为"药中四维"(古称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言为立国安邦之要;药中四维,乃治病保命之要)。
并依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创右归饮、右归丸,将附子、肉桂与熟地、山药、枸杞、山萸肉等相伍,被医家推崇为调节肾阴阳代谢的代表方剂。
清代陈修园总结张仲景用附子的经验,乃为"杂于苓、芍、甘草中,杂于地黄、泽泻中,如冬日可爱,补虚法也;佐以姜、桂之热,佐以麻、辛之热,如夏日可畏,救阳法也。
"(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
卷四》),并在《时方妙用》中立消水圣愈汤,此方由仲景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加知母组成,陈氏标为"治水第一方".后人用于脾肾阳虚、阴寒内盛、痰饮泛滥、湿浊凝聚的咳喘、阴水、寒疝等,多有良效。
特别要提的是王清任所创的急救回阳汤,将附子、干姜与桃仁、红花配伍,诚为回阳救逆法与活血化瘀法组方的典范,为治疗心衰、挽救生命开拓了一条新路。
其后,唐容川创天魂汤,将附子、干姜等温里药用于出血证,为治疗虚寒性吐血另设温阳摄血法。
近现代医家经验近现代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对附子的应用,具有独到见解与体会。
张锡纯(1860~1933年)善将附子与人参、山萸肉并用,挽救亡阳证,并创敦复汤补相火、运脾胃。
上海祝味菊(1884~)针对当时医界"投凉见害迟,投温见害速,投凉之害在日后,投温之害在日前"之偏见,放胆用附子治疗危重病证。
观其医案,附子用量超出常用量,少则12~15g,多则30g,故有"祝附子"之名盛传于沪滨。
他在处方中,将温阳药附子与潜阳药(灵磁石、生龙齿)或与安神药(酸枣仁、朱茯神)并用,能使阳气振作而潜藏,神气安然而勿浮,深得附子配伍之妙。
云南吴佩衡(1886~)十分尊崇《伤寒论》温扶阳气法对附子的应用,擅长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扶阳散寒剂,并自立寒证标准,即"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气短,少气懒言。
"治愈许多阳虚病症。
他用附子之量更是惊人,一般在30g以上,多至100g、200g、300g,最多用至450g.常将附子加入辛温发散剂、温里和胃剂、补气剂、滋润剂等方药中。
他用附子之法有三,一是用炮制附子;二是与干姜、上肉桂(研末泡水冲入)配伍使用;三是久煎(大剂量煎3个小时以上)。
显示出娴熟的临证用药经验。
其用附子之量,确有过人之胆识,至今在云南等地仍有一定影响。
蒲辅周(1888~)对附子有着精到的配伍经验。
李兴培曾总结蒲氏附子配伍二十三法(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1期26页)。
其主要功效为回阳、温阳、温经、温通、温补、温化、温寒等,它如引火归原、平复厥热、反佐纯寒等亦是不可忽视的配伍。
但蒲氏恪守"温而无燥"之规则,认为"药既要对症,用也必须适中,药过病所,温热药的刚燥之性就难免有伤阴之弊。
"(见《蒲辅周医疗经验》,人民卫生出版社11月版25页)。
他还举《伤寒论》附子配伍之例,如附子汤中配白芍、四逆汤中配甘草以及肾气丸中水中取火等,皆取温而不燥之义。
其见解委系公允。
上海名老中医方行维先生擅于将附子与羚羊角配伍使用。
方氏指出:附子为回阳救逆之妙品,羚羊角为镇肝熄风之要药,一动一静,一温一寒,一阳一阴,药性迥异,相反相成。
其作用有二:一则交济阴阳,二则扶阳生阴。
对于肝旺于上、肾亏于下,母子相离之证,具有平衡阴阳之殊功。
赵锡武(1902~)运用君药为附子的真武汤治疗心衰、肾衰,配合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s三法,疗效理想,被同行称赞。
笔者受其启发,曾治一例慢性肾炎高度浮肿病人,原每日用速尿800mg,尿量仅有1000ml,余用真武汤合五皮饮(炮附子用至45g,先煎3个小时),服用3剂,尿量增至3000ml,水肿明显消退。
焦树德善用附子治疗�侗裕ㄖ饕�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取其"大补肾命真火,祛在里之寒邪",常配熟地、川断以补肾精,配羌活、独活入太阳、少阴、督脉三经,以散在上在下在表在里之寒湿(见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人民卫生出版社7月版229~234页),并创制�侗猿寮粒�解关节之痛,深受病家青睐。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近年来中药新剂型不断涌现。
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中以附子为主的新制剂就有参附注射液(红参、附子)、参附青注射液(红参、附子、青皮)、四逆汤注射液(附子、干姜、炙甘草)、芪附注射液(黄芪、附子)等。
以参附注射液为例,经300例厥脱证(包括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临床观察,阳气衰脱证189例,总有效率81.48%;气阴耗伤证92例,总有效率86.96%;真阴衰竭证19例,总有效率31.58%。
临床应用证明,本药对血液系统、心、肝、肾等主要脏器和系统无明显毒副作用(见《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应用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11月,第7页)。
附子的中毒解救研究已知,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六种生物碱。
这些物质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及消炎镇痛作用,但其毒性甚大,其毒性主要是对神经与心脏的损害。
中毒时间一般在服药30分钟后出现,长者1~2小时左右。
开始见口唇、舌及肢体发麻,继之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进而昏迷,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肢冷脉弱,血压及体温下降,心律不齐,ECG示多发性室性早搏,严重者可突然死亡。
中毒的直接原因是生用、过量及饮用附子(包括乌头)酒制剂等。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为:1.用高锰酸钾或浓茶反复洗胃;2.以迷走神经兴奋为主要表现者(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用阿托品;对异位心律失常(室早、室速)明显者,则应用利多卡因,如两者皆有,可同用之;3.电击转复;4.相应对症治疗;5.中药解救方为:金银花30g,绿豆100g,生甘草60g,水煎内服;或蜂蜜内服,每次120g,必要时可服至500g.怎样避免附子中毒1.必须用炮制过的附子,禁用生品;2.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可随意使用含有附子的单验方(特别是含有乌头的中成药);3.严防超量用药。
张仲景用附子约分三等用量。
取附子温经散寒止痛时,用18~27g;温补脾肾阳气时,用9~18g;用于寒热夹杂、虫积寒聚时,用6~99g.4.大剂量用附子,必须先水煎1~3小时以上,再入它药同煎。
实验证明,附子经长时间煎煮后,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显著降低。
有资料表明,附子经加热处理后,毒性仅为原来的1/200.但其强心成分经煎煮后不被破坏。
(见吕兰薰等《常用中药药理》,陕西科技出版社12月版179页)5.附子与干姜、甘草同煎,其生物碱发生化学变化,毒性大大减低(见周凤梧《古今药方纵横》,人民卫生出版社1月版135页)。
此三味配伍恰为《伤寒论》中的四逆汤,故又称"张仲景附子配伍法".十禁三问根据历代医家经验,有人提出附子应用要坚持十禁三问。
十禁:1.面赤不用;2.舌质红、苔黄不用;3.谵语烦躁不用;4.尿少色赤不用;5.脉数有力不用;这5种临床表现为阳热实证,绝对不能用附子。
但临证要与假热证区别,如面红如妆,语言重复而低微,脉浮大无根等,这些是虚阳上越证,是可以用附子引火归原的。
6.有严重肝肾疾患及心肌疾患病人勿用;7.体质衰弱、阴虚内热者勿用;8.妊娠期勿用;9.房室传导阻滞者勿用;10.不能与半夏、栝楼、贝母、白蔹同用。
三问:即问病人服附子后,1.睡眠如何?2.尿量多少?3.动静状态。
简言之,病人服用附子后,睡眠安然,尿量增多,活动自如而无躁动不安状,为附子用后的正常反应。
反之,则应考虑为附子的禁用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