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在资源稀缺条件下如何做出选择的社会科学,其原理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广泛的应用。
最近读了相关的经济学著作,让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书中提到了“机会成本”这个重要的概念。
简单来说,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比如,我选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书,那么这一个小时我就不能用来做其他事情,比如运动或者与朋友聚会。
而在这些被放弃的选择中,价值最高的那个就是我读书的机会成本。
这个概念让我们明白,在做决策时,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还要考虑到因为这个选择而放弃的其他可能性。
“边际效用递减”也是一个有趣且实用的原理。
它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当一个人连续消费某种物品时,随着所消费的该物品的数量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即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效用)有递减的趋势。
就像我们吃第一个蛋糕时觉得非常美味,带来的满足感很强,但吃到第五个的时候,可能就觉得没有那么好吃了,甚至有些腻,这时候蛋糕给我们带来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
这个原理在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中都有重要的启示。
对于消费者来说,要合理安排消费,避免过度消费导致边际效用过低;对于企业来说,则要考虑到产品的边际效用变化,合理规划生产和定价策略。
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往往会下降;反之,当供给小于需求时,价格则会上升。
例如,在水果丰收的季节,水果的供给大量增加,如果需求没有相应大幅增加,水果的价格就会下降。
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自然灾害导致水果减产,供给减少,而需求不变或增加,水果价格就会上涨。
供求关系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商品的价格,也影响着资源的配置和经济的运行。
书中还谈到了“弹性”这个概念。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分别反映了需求量和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对于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如高档化妆品,价格的小幅下降可能会导致需求量的大幅增加;而对于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如食盐,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经济学》读书笔记_《经济学》心得体会五篇
If you are proud, you should have extra steps in everything you do.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经济学》读书笔记_《经济学》心得体会五篇大学生《经济学》读书笔记【一】在这本书的第三篇章里讲到了我比较感兴趣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知识和对公平与效率这个永恒话题的讨论。
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很直观地让我了解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国民收入分配现状。
收入分配问题的严峻性在这些年来我国大刀阔斧摧枯拉朽式的经济发展中渐渐浮出了水面,收入分配是否和谐是整个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构成,我们看到,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收入分配的论述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其中提到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的论述,体现了中央对这个收入分配问题非常重视。
胡总书记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这非常权威、非常正式地回答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其中暗含的一个意思就是,初次分配还是要以效率为先。
新一轮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去年七月拉开了大幕,于是才有了之后纷至沓来的有关工资变更尤其是变动的吸引人的各种新闻。
由于上面提到了新闻,而现如今人们很大一部份是通过网络来获取各方面的信息,这让我想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提到了在我用过的教科书里不怎么提及的信息经济学。
实际上它并不陌生与遥远,相反,它恰恰与我们的生活惺惺相惜密切联系着。
当然,我知道,信息经济学并不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互联网和全球信息化这么单纯,它主要反映经济活动中信息及其交流的特征,并积极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节约和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组织机构的作用服务。
在信息经济学发展的同时,通信、计算机、软件、网络、科技等将会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人类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上提及的先进技术,也正是由于以上的各种技术,国际金融才会打破传统模式不断发展寻求最美好的前途。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经济学原理的书籍,让我对经济这个看似复杂的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书涵盖了诸多重要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通过阅读,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向全新思维世界的大门。
首先,书中强调了供求关系的重要性。
供求关系就像是经济运行的基石,它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往往会下降,因为生产者为了出售商品不得不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反之,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会上升,消费者愿意为稀缺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一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比如,在水果丰收的季节,水果的价格通常会比较低,而在冬季,某些反季节水果的价格就会偏高。
其次,书中还谈到了边际效益这个概念。
边际效益简单来说,就是每增加一单位的投入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在很多情况下,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边际效益会逐渐递减。
比如,一个人在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面包会觉得非常满足,但是当吃到第五个、第六个面包时,带来的满足感就会大大降低。
这个概念对于企业的生产决策非常重要,因为企业需要考虑在什么程度上增加生产能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弹性也是一个关键的经济学概念。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反映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价格的小幅下降会导致需求量的大幅增加;而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例如,药品对于患者来说通常是缺乏弹性的,即使价格上涨,患者也很难减少购买量;而对于一些非必需品,如高档服装,价格的变动可能会对购买意愿产生较大影响。
书中还深入探讨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在做决策时,我们往往需要考虑机会成本。
比如,一个人选择上大学,他所付出的不仅是学费和时间,还包括如果他选择工作所能获得的收入,这就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理解机会成本能够帮助我们更明智地做出选择,权衡各种可能性。
在生产和成本方面,书中介绍了不同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2023年《经济学300年》读书笔记
2023年《经济学300年》读书笔记2023年《经济学300年》读书笔记1经济学,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冠。
近代的300年,西方经济学高潮迭起,这300年所诞生的经济思想,已经超越了之前所有的经济学说总和。
这本《经济学300年》,可谓经济学里的百科全书,前后共87章,讲诉了近百位经济学大师的思想,还在附录里收录了这300年以来所有经济危机的案例分析,以及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简介。
全书共一百万字,作为一个不懂经济学的读者来说,也可以当做参考书来看,里面许多内容分析起来简单明了,不像其他经济学类图书那样苦涩难懂。
作者(编著)把全书分为4大板块,也可称为经济学史上的四个时期,分别是1556~1870年的初始期、1870年~1936年的边际主义称雄时代、1936年~1970年的凯恩斯主义主流时期和1970年~1998年的诸子百家时代。
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这300年的演进,经济学变得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复杂。
最开始经济学家认为增加财富,就是财产储备越多,经济越富足。
当时认为的主要财产就是金银,所以少输出货币,多吸收金银,成了国家政策的最佳标准。
到后面,由于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其原本的学说无法相对应,从而涌出一批新的经济学家,修改前人的经济思想,使得经济学得到无数修正,也变得越来越精确。
亚当·斯密《国富论》之作为能成为经典作品,也就是发出新的见解,这本著作里,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价值,是全书思想的基础。
而非最原始的金银积累,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不是节俭,而是勤劳。
当然,此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在一定基础上比之前的经济学说进步了很大一截,是西方历代以来经济学说思想之集大成,所以斯密由此成名,《国富论》由此名流千古。
此书第一部分由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结尾,全书分为三卷,分别是资本的生产、资本的再生产和资本的分配,书中特别谈到,这本书即使是专业人士读起来,也相当的抽象,并且枯燥。
因为经济学的理论很难用优美的文字代表出来,不像文学作品那样绚丽多彩,但这依然不影响它大放光彩。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马歇尔的这本著作,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带着我在经济学的广袤领域里漫步。
他用清晰而又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那些看似复杂的经济概念和原理,一点点地剖析开来,让我这个经济学的“小白”也能看得明白。
书中对于需求和供给的分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马歇尔说,需求和供给就像是天平的两端,价格就是那个平衡的砝码。
比如说,咱们平常买水果,夏天的时候西瓜大量上市,供给增加,价格往往就会下降,买的人也就更多了;而到了冬天,西瓜少了,供给减少,价格上涨,买的人可能就会少一些。
这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需求和供给的微妙关系。
还有关于边际效用的部分,也特别有意思。
马歇尔举了一个吃饭的例子,当你饿的时候,吃第一口饭那感觉简直是人间美味,效用最大;随着你吃得越来越多,每多吃一口,带来的满足感就会逐渐减少,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吃零食的时候,刚开始吃那几口觉得特别香,可是吃多了就觉得没那么好吃了。
在讲到生产要素的时候,马歇尔提到了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这让我联想到了身边的一些小生意。
比如说,小区门口的那家理发店,理发师的手艺就是劳动要素,店里的那些理发工具和设备就是资本要素,店面的租金就是土地要素,而老板的经营管理能力就是企业家才能。
这几个要素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这家理发店正常运转,为顾客提供服务。
马歇尔还强调了时间因素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他说,经济现象的变化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需要时间来逐渐调整和适应。
这就好比我们种庄稼,从播种到收获,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另外,书中对于市场结构的讨论也让我深受启发。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每种市场结构都有其特点和规律。
就拿我们日常用的手机来说,市场上有很多品牌,这就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
各个品牌都在努力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竞争相当激烈。
经济专著读书笔记6篇
经济专著读书笔记6篇第一篇:《宏观经济学导论》这本书是一本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主要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框架。
其中包括了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重要议题。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入了解了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并且学会了如何分析宏观经济现象与政策的影响。
第二篇:《微观经济学原理》这本书是一本经济学领域的基础教材,主要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书中包括了供求关系、成本与利润、市场结构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市场经济体系以及个体经济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应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市场现象和经济决策。
第三篇:《金融市场与机构》这本书主要介绍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组成和运作方式。
包括了证券市场、银行体系、保险市场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且学会了如何分析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
第四篇:《国际经济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和运作机制,包括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汇率等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国际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并且学会了如何分析国际经济的影响因素和政策调整。
第五篇:《发展经济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了经济发展的阶段、发展经济体制、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发展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以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第六篇:《经济学家谈经济学》这本书是一本经济学家的集体访谈录,涵盖了各个经济学领域的专家意见和观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经济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和学者们对于经济学发展的思考。
书中提供的不同观点和思路为我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参考。
以上是我对于经济专著的读书笔记总结,这些书籍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市场与机构、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对于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非常有帮助。
《经济学》读书笔记
《经济学》读书笔记经济学,一门看似高深莫测,实则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在阅读相关的经济学著作后,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以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和需求。
它涵盖了众多方面,从微观的个体经济决策,到宏观的国家经济政策,无一不展现着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在微观经济学领域,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决策。
消费者在面对有限的收入和众多商品选择时,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预算约束来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服务,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比如,在购买水果时,我们会比较不同水果的价格、品质和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购买苹果还是香蕉。
而生产者则会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一个工厂在决定是否扩大生产规模时,需要考虑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等诸多因素。
供给和需求的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的核心内容。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生产者愿意提供更多的商品,而消费者的需求则会减少;反之,当价格下降时,生产者的供给减少,消费者的需求增加。
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化,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例如,在猪肉价格上涨时,养殖户会增加生猪的养殖数量,而消费者可能会减少猪肉的购买,转而选择其他肉类。
在宏观经济学方面,我们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
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都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指标。
经济增长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增加,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通货膨胀则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状况,高失业率不仅会给个人带来经济压力,也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政府在宏观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府可以调节经济的运行。
财政政策包括政府的支出和税收政策,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增加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则可以减少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通货膨胀。
经济学类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经济学原理》是著名经济学家曼昆的经典之作,自出版以来,一直被誉为经济学入门的经典教材。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极具价值的读物。
以下是我对本书的摘抄和心得体会。
二、主要内容摘抄1.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
摘抄原文:“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
稀缺资源包括时间、金钱、自然资源等。
”心得体会:这句话点明了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化效用。
2. 供给与需求摘抄原文:“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心得体会:供给与需求是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的关键因素,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分析经济现象至关重要。
3. 市场均衡摘抄原文:“市场均衡是指供给与需求相等的状态。
在市场均衡时,市场价格和数量都是稳定的。
”心得体会:市场均衡是经济学中的理想状态,但现实经济中很难达到完全均衡,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来实现。
4. 消费者剩余摘抄原文:“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心得体会:消费者剩余反映了消费者从市场交易中获得的额外利益,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
5. 生产者剩余摘抄原文:“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实际得到的收入与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之间的差额。
”心得体会:生产者剩余反映了生产者从市场交易中获得的额外利益,是衡量生产者福利的重要指标。
6. 效率与公平摘抄原文:“效率是指资源在利用过程中达到的最大化;公平是指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心得体会: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目标,但往往存在矛盾。
在现实经济中,需要寻求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7.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摘抄原文:“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如个人、企业)的行为和决策;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调控。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也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马歇尔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观点,就比如说供求关系吧。
他认为,供求就像一对欢喜冤家,互相牵制又互相影响。
需求多了,价格上涨,供应也就跟着增加;供应多了,价格下降,需求又会随之变化。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买手机的经历。
那时候,新出了一款特别热门的手机,大家都抢着要。
刚上市的时候,那真是一机难求啊!我跑了好几家店,都被告知没货。
这就是需求远远大于供应的情况,因为大家都想要,所以商家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我天天盼着能买到,天天去店里问,那着急的心情,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厂家加大了生产,供应逐渐跟上了。
店里有货了,可价格还是挺高的。
我咬咬牙,还是决定买。
结果买了没多久,发现价格开始往下掉了。
为啥呢?因为供应越来越多,买的人相对没那么急切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再说说马歇尔提到的边际效用吧。
他说,当你拥有的东西越多,增加一单位所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少。
这就好比我吃巧克力,第一块的时候,那叫一个美味,心里美滋滋的。
第二块也不错,挺享受。
可吃到第三块、第四块的时候,就觉得没那么好吃了,甚至有点腻了。
这巧克力带来的满足感就在逐渐减少,也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还有弹性这个概念,也特别有意思。
马歇尔说,有些商品的需求对价格变化很敏感,有些则不敏感。
就像大米,价格就算涨一点,我们也还是得买,因为这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但像旅游产品,如果价格涨得太多,很多人可能就会选择不去了,需求弹性大。
我想起有一年旅游旺季,机票价格贵得离谱。
我原本计划出去玩的,一看那价格,立马打消了念头。
心想,这价格涨得也太夸张了,还是等淡季再去吧。
这就是价格对需求的影响,体现了旅游产品的需求弹性大。
马歇尔还强调了长期和短期的分析。
他说在长期中,很多因素都可以调整,但在短期中,有些因素是固定的。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小区门口的一家小吃店。
刚开始,店里生意一般,老板想着短期先这么凑合着。
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精彩5篇)
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精彩5篇)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篇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最终会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成为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但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而言,我们既要清醒地认识到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对抗的客观必然性,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它们之间暂时的、有条件的同一性。
它们之间存在着平等竞争、互相借鉴、长期共存的历史机遇。
一个社会形态能够长期稳定并不断发展,其中必然有符合自身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在起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发展。
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
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方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占有为基础的。
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社会既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又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历史演进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去完成在西方国家由资本主义制度完成的历史任务。
这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但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这段话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的。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只能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但这种代替必须体现在社会制度上,而社会制度的变革又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
它们的性质根本对立,但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当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终于获得了自己的制度载体——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过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用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摆脱对物的依赖性,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关于经济学的读书笔记
关于经济学的读书笔记关于经济学的读书笔记篇1____标题:经济学导论____从宏观的角度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层面如何利用和分配资源的科学。
从微观的角度看,它研究的是个体如何在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同时,不影响其他人的利益。
这两方面的结合使得经济学成为一门充满吸引力的学科,涵盖了诸如市场、政府、企业和国际贸易等众多主题。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1.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包括需求、供给、市场均衡、价格机制、竞争与垄断、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
这些概念构成了经济学的基石,帮助我们理解市场如何运作,企业和消费者如何决策,以及政府如何影响这些过程。
2.宏观经济学:包括GDP、就业、通货膨胀和财政政策等。
这些主题揭示了经济体的整体运行状况,以及政府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影响这些指标。
3.微观经济学:包括消费者行为、企业行为、市场结构以及收入和分配等。
这些主题让我们理解了市场如何影响个人和企业,以及经济如何影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
4.全球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全球化等。
这些主题让我们理解了经济全球化如何影响各国经济,以及各国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决策。
这本书对我个人的启发是,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科,它也是一门关于决策、权衡和选择的学科。
通过理解经济学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以及我们的决策如何受到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经济学视角,让我对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有了深入的理解。
我期待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更深入地探索这些主题,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关于经济学的读书笔记篇2《经济学》读书笔记今天我阅读了《经济学》这本书,它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决策和行为的应用科学,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资源的配置、生产和消费,以及经济活动的运作方式。
这本书的内容清晰简洁,涵盖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并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各种经济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书中提到的供需关系和价格机制印象深刻。
经济学专业读书笔记
经济学专业读书笔记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读书学习经济学知识那可是家常便饭。
最近读的一本经济学著作,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感触颇深。
这本书叫《经济学原理》,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了很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觉得挺枯燥的,毕竟一堆的图表、公式啥的。
但读着读着,我就发现了其中的乐趣。
就拿供求关系来说吧,以前我只知道东西贵了买的人少,东西便宜了买的人多。
但这本书里讲得可详细多了。
比如说,苹果手机刚出来的时候,那价格高得离谱,可还是有很多人抢着买。
这是为啥呢?一方面是因为苹果的品牌影响力,大家觉得拿着有面子;另一方面,新的技术和设计确实吸引人。
但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品牌的手机也发展起来了,功能差不多,价格还更实惠,这时候苹果手机的需求可能就没那么旺盛了,价格也会有所调整。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例子,就是关于我们身边的菜市场。
每天早上,菜贩们拉着一车车新鲜的蔬菜来到市场。
一开始,蔬菜的种类齐全,数量也多。
这时候,价格相对稳定。
但到了傍晚,菜贩们发现还有很多菜没卖出去,他们可着急了,为啥?因为这些菜要是卖不出去,第二天就不新鲜了,可能就没人要了。
所以,他们会降价处理,能卖一点是一点。
而我们这些消费者呢,一看价格便宜了,就会多买一些。
这就是简单的供求关系在菜市场里的体现。
再说成本这个概念。
我们平常买东西,只看价格,觉得价格便宜就是好。
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价格背后还有成本的考量。
比如说,我们去买一件衣服,价格可能是 50 块钱。
但这 50 块钱只是我们看到的显性成本,还有很多隐性成本我们没考虑到。
比如,生产这件衣服的原材料成本、工人的工资、工厂的设备折旧等等。
而且,还有机会成本。
如果我们选择买了这件 50 块钱的衣服,可能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用这 50 块钱去买其他东西,或者去做其他事情的机会。
书中还提到了宏观经济的一些内容,比如通货膨胀。
我就想到了小时候,一块钱能买好多零食。
现在呢,一块钱能买啥?可能连个棒棒糖都买不到。
经济学专业读书笔记
经济学专业读书笔记经济学,这门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一直以来都深深吸引着我。
通过对经济学专业书籍的阅读,我不仅获取了丰富的知识,更拓宽了自己看待世界的视野。
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逻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书中提到的供求关系,让我明白了市场价格是如何在供求双方的力量作用下形成的。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往往会下降,而供小于求时,价格则会上升。
这一简单却又深刻的原理,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能得到体现。
比如,在水果丰收的季节,由于市场上水果的供应量大幅增加,价格通常会有所下降;而在某些特殊时期,如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减产时,粮食的价格就会上涨。
另外,书中关于边际效用的论述也让我深受启发。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时所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
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往往会逐渐递减。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购买商品时,对第一件商品的渴望往往大于第二件、第三件。
例如,当我们口渴时,第一杯水能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但随着喝水数量的增加,每多喝一杯水所带来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国富论》是另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经济学巨著。
亚当·斯密在书中强调了劳动分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性。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在一家汽车生产工厂里,如果每个工人都要独立完成一辆汽车的全部制造过程,那么生产效率必然低下。
但如果将汽车制造过程分解为多个不同的工序,每个工人专门负责其中的一道工序,由于工人能够熟练掌握特定的技能,生产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同时,亚当·斯密还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即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无意中促进整个社会的利益。
例如,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这不仅使自己获得了更多的收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产品和更低的价格。
经济学书籍的读书笔记
经济学书籍的读书笔记关于经济学书籍的读书笔记篇一:《牛奶可乐经济学》读书笔记第一次拿起《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是因为它奇怪的名字吸引了我,牛奶可乐怎么会有经济学的学问呢?翻开目录,里面的问题更是使我对这本产生极大地兴趣,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柜会亮,冷冻拒却不会亮?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予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为什么dvd和cd的尺寸一样大,但dvd包装盒却比cd包装盒要大得多?为什么很多餐厅都为饮料提供免费续杯?在解释这些各色各样的问题时,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的观点显然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学书籍,他曾说道“请不要急于去书中找寻答案。
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
虽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但至少,我们可以更积极地去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
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博物经济学家。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些问题,也许就如作者所说急于去书中寻求答案,可当看完以后用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其它的问题时,却会发现经济学已经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前我认为经济学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学问,可当我欣然接受它后,他便会成为我的一把利剑,从此思考问题又多了一种角度,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一种体会。
篇二:《巧克力经济学》读书笔记在书店买了本叫《巧克力经济学》的书,读后印象深刻,受益匪浅,才明白原来经济学课也可以像巧克力一样甜。
《巧克力经济学》的作者是法国经济学家安德烈.傅颂,书的原名就是《写给我女儿的经济学》。
作者通过运用轻松、幽默而富有温情的口吻,讲述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理念,如“边际效用递减”、“供求规律”等,并分析宏观经济方面的通货膨胀、货币与银行、利率与金融市尝经济增长、失业、国际经济学、政府与市场等重大议题。
在最后一部分“与生活相关的经济学”中,作者还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婚姻与犯罪问题,非常生动、形象。
记得这学期教我们《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刘秀琴老师讲过:“作为领导干部,需学会健康工作,健康挣钱,健康生活。
经济学读书笔记
经济学读书笔记经济学读书笔记15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经济学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学读书笔记1最近,我阅读了《读懂世界的第一本经济学书》一书,从中学到了许多有关于经济学的知识,深感此书是一本好书,特此与大家,。
本书的优点一是在于其语言的朴实易懂,能把经济金融方面的一些专有名词以通俗的语言转化,或是以简单的事例来解释给读者。
二是将经济学的内容分为一个一个小节,每小节的篇幅都不长,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看经济来写经济,这使他不像其他经济金融类那样冗长又枯燥。
所以,对于像我们这样的生来说,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工具书,也可以是学习经济的入门书。
在本书中,我最喜欢名叫《未来不是预测出来的》的那一节。
当今,时常会有报道:“xx研究所声称经济将在xx年赶超xx国家”此类言论屡见不鲜。
在书中作者明确指出这种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长远预测是的。
将这种行为戏称为“画今天的饼,充明天的饥”。
长远的未来充满随机变量,经济发展的快慢随着这些随机变量而。
天灾人祸,不可抗力都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趋势,于是在这种未知的状态下,对未来的任何长远预测都是不负的。
作者提到,比长远未来预测好的多的是短期预测,或者说是短期。
有了短期的规划和目标,我们才能脚踏实地地走得稳。
老老实实做今天的饼,总比不着边际地画明天的饼好的多。
所以我认为,国家若想要经济发展,高喊“xx年超过xx国家”这样的口号是无意义,规划和目标不会把国家经济向前推动分毫。
而是应该清醒地自身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在哪儿,该怎样扬长补短,这才是正确的方式。
诚然,经济的规律在发挥作用,引导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序运行,我们有个大目标固然重要,作为研究机构,应该把更多的资源和力气在刀刃上,用他们的去指引经济发展,他们这些研究机构应该去探索和研究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如何能够从根本的机制制度上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经济学原理的书,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以前觉得经济学离自己特别遥远,都是那些西装革履、在高楼大厦里忙碌的专业人士才懂的东西。
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经济学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书里提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叫“机会成本”。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比如说,周末的时候我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家睡大觉,另一个是出门和朋友逛街。
如果我选择了睡大觉,那我放弃的和朋友一起逛街的快乐时光,就是我睡大觉的机会成本。
反过来,如果我选择了逛街,那我失去的在家休息的舒适,就是我逛街的机会成本。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之前找工作的经历。
那时候我同时收到了两份offer,一份工作离家近,工资一般,但是比较轻松;另一份工作在市中心,工资高一些,但是每天通勤时间很长,工作压力也大。
我纠结了好久,不知道该选哪一个。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选择第一份工作,我可能会享受到更多的闲暇时间和舒适的生活节奏,但放弃了更高的收入和可能的职业发展机会;选择第二份工作,我能拿到更多的钱,也可能有更好的职业前景,但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第二份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真的特别累。
每天早上要很早起床去挤地铁,晚上回到家都已经七八点了。
但是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中学到了很多新的技能,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事和客户,工资也涨了不少。
现在想想,当初的选择虽然辛苦,但从长远来看,也许是更有价值的。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概念是“边际效益递减”。
就好比说我特别喜欢吃巧克力,第一天吃一块的时候,感觉特别满足,特别幸福。
第二天再吃一块,还是很开心,但那种幸福感可能就没有第一天那么强烈了。
等到第三天、第四天还一直吃,可能不仅不会觉得开心,反而会觉得腻了。
这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啊。
比如说买衣服,刚买了一件新衣服的时候,特别兴奋,恨不得天天穿。
但是买多了之后,每一件新衣服带来的快乐就没有那么多了。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经济学原理的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以前总觉得经济学离自己很远,都是那些西装革履的金融大佬们操心的事儿。
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经济学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书里讲了很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比如供求关系、边际效益、机会成本等等。
一开始,这些名词听得我是云里雾里的,但随着作者深入浅出的讲解,再加上一个个生动的例子,我慢慢就搞明白了。
就拿供求关系来说吧,这可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作者举了个卖水果的例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假设在一个小镇上,有一家水果店。
夏天到了,西瓜特别受欢迎。
刚开始的时候,店里进的西瓜数量不多,而想买西瓜的人却很多。
这时候,西瓜就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顾客们为了能买到西瓜,愿意出更高的价格。
于是,水果店老板看到这种情况,就会想办法多进一些西瓜来卖,因为能赚更多的钱嘛。
随着老板进的西瓜越来越多,而买西瓜的人还是那么多,甚至因为价格高了,有些人决定不买或者少买了。
这时候,西瓜就变成供大于求了。
为了把西瓜尽快卖出去,老板不得不降低价格。
这个例子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供求关系是怎么影响价格的。
而且我还想到了我们小区门口的早餐摊。
每天早上,那个卖煎饼果子的阿姨生意都特别好。
有时候去晚了还得排队。
这也是因为在那个时间段,大家都需要吃早餐,而煎饼果子的供应相对有限,所以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再来说说边际效益。
书里讲的一个关于吃冰淇淋的例子,真是太有趣了!假设你特别喜欢吃冰淇淋,在一个炎热的午后,你走进一家冰淇淋店。
你买了第一个冰淇淋,咬上一口,那冰爽甜蜜的感觉简直让你陶醉,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
这时候,你的边际效益是非常高的,因为这个冰淇淋给你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
然后你又买了第二个冰淇淋,吃起来还是挺不错的,但那种满足感好像没有第一个那么强烈了。
接着你买了第三个、第四个……随着你吃的冰淇淋越来越多,每多吃一个给你带来的额外满足感就越来越少。
经济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精品6篇)
经济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精品6篇)经济学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篇1学习经济学的课程一直是我的一个愿望,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平常的学习中,经管类的知识是很少涉及到的。
也许是高中里经济学知识学得不好吧,也许是为了得到这门课的学分,但是更多的是对股票、投资、金融危机的兴趣和经济学知识的渴望,不管怎样我还是选上了这门课。
快期末了,现在静下心来谈一下体会。
每节课老师都给我们留了一定的时间来课堂发言,交流一下最新的经济学新闻以及一些经济学知识,单单从内容上讲,这些信息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一些课本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一位同学就用一个孤岛上的事例简单明了地向我们阐述了。
另一方面,课堂发言是很好的展示自我的舞台,因为平常我们这样上去讲的机会是不多的。
理学院的一位同学就用英语完成了他的课堂发言,既把内容很好地展现了出来,又不乏新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师上课的另一部分是讲他的留洋经历,把外国的一些情况都介绍给了我们。
每次讲到一个话题,老师就可以从此引出去,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地将一大堆与此有关的东西。
我觉得这样非常好,作为一门通识课,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而老师在这方面教给我们的都是十分好的材料,很好地促进了我们在这方面的认识。
比如说留洋,其实我自从高考以来一直觉得出国不怎么样的,所以我没去中科大,觉得读大学就是为了出国是一种悲哀。
现在逐渐地观念有了一定的改变,我是学机械的,如果想在这方面有一定造诣的话,那么至少应该去看看世界的一流水平是怎么样的。
关于经济学,以前觉得是一门不太精确的学问,比如某个地方发生金融危机,然后有几个专家跳出来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然后事实证明他们分析错了。
于是我就想怎么连专家都会分析错呢,那我们这些学经济不是都在扯淡吗?以前一直认为经济学是很文科的一门学问,只要背一背记一记什么的。
然而翻开这本书,我的认识又发生变化了,经济学是很精确的,至少应用微积分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死记硬背显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关键是要靠理解。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读书笔记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叫的书,这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以前总觉得经济学是那种高深莫测、只有专家学者才能搞懂的东西,但读了这本书,我发现经济学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书里一开始就讲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概念——机会成本。
啥叫机会成本呢?比如说,周末我有两个选择,要么在家睡大觉,要么出去逛街。
如果我选择了在家睡大觉,那逛街能带给我的快乐和收获就是我睡大觉的机会成本;反过来,如果我选择去逛街,那睡大觉能给我补充的精力就是我逛街的机会成本。
这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我们做任何选择的时候,其实都在放弃一些东西,而那些被放弃的东西的价值,就是我们的机会成本。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关于供需关系的。
书里说,当市场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但供应不变时,价格就会上涨。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有段时间,我们这突然流行起了多肉植物。
一开始,卖多肉的商家不多,喜欢多肉的人却越来越多,结果多肉的价格那叫一个飙升!原本几块钱一小盆的多肉,一下子能卖到几十块甚至上百块。
后来,看到有利可图,好多商家都开始大量种植和销售多肉,供应一下子增加了,价格也就慢慢降下来了。
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供需关系的体现嘛!再比如说边际效用递减这个概念。
就拿我吃东西来说吧,有一次我特别馋巧克力,就买了一大盒。
吃第一块的时候,那叫一个美味,心里满足得不得了。
吃第二块的时候,感觉也还不错。
可是吃到第三块、第四块的时候,那种满足感就逐渐降低了,甚至到最后都觉得有点腻了。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是逐渐减少的。
还有一个关于通货膨胀的部分也很有意思。
书里说通货膨胀会让钱变得不值钱。
我就想到了爷爷奶奶经常念叨,他们年轻的时候,几分钱就能买好多东西,而现在几块钱都买不了啥。
这就是因为通货膨胀,钱的购买力下降了。
在讲到成本的时候,书里提到了不仅有看得见的显性成本,还有容易被忽略的隐性成本。
比如说,我开了一家小店,如果只算房租、水电费、进货成本这些显性成本,可能觉得还能赚点钱。
《经济学》读书笔记
《经济学》读书笔记《经济学》读书笔记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经济学》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经济学》读书笔记1读了奥利沙文的《城市经济学》,收获蛮多的,从书中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城市发展,城市交通,土地租金与土地利用模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也由此对于城市经济学更加了解,对于我们学习房地产经营管理也有很大的帮助。
特别是学到了城市经济学五个公理:通过调整价格实现区位均衡,自我强化效应产生极端结果,外部性导致非效率,生产受规模经济影响,竞争导致零经济利润。
城市中每一个组成因素,我们都可以用这五个公理之一来解释,也可以利用这五个公理对城市的建设做出贡献。
特别是对于我们房地产的投资建设来说,也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
在进行房地产投资建设时,可以根据城市的环境,结合这五个公理,进行有效率的投资建设活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而土地租金版块则让我们更加了解制造业,写字楼,家庭各个部门对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支付意愿,由此可以预测不同区位土地的利用模式。
对于我们房地产开发来说,知道不同区位土地的利用有利于结合不同的区位特点进行开发建设活动。
而对于城市人口分布,居民的居住选择来说,邻里、教育、犯罪等因素是有很大影响的,城市的发展也是受这些所影响,在进行房地产开发时,也要考虑城市中所选择区位、开发小区的档次等等对于该城市中居民的影响,才能更加有效地吸引购房者。
读《城市经济学》,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或许有些东西我们之前就已经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是,并没有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通过《城市经济学》这本书,我们可以以一个专业的角度去分析了解这些问题,从而对于问题的了解与运用有更好的效果。
《经济学》读书笔记21 、我们需要的各种好东西,大部分是由契约、由交换、由购买得到的。
同样,原来被分工引起的,亦是这种互相交换的倾向。
人们天资禀赋的差异,实际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读书笔记(20000101号)读书笔记(申明:以下全部摘自书本)(1)在重复博弈的角度,参与者对他们之中的“代理关系”或“代理人”的选择具有投票权。
这样,在博弈的第一阶段,参与者(比如,参与者A)可以选择是否接受参与者B作为他的代理人。
(2)“权威的错位配置”:一个人如果在一个领域取得成功,从而拥有某种权威,他就可以在其他领域也拥有相应的权威。
即一种权威没有被配置到恰当的位置。
在一个分工和专业化日益细化的现代社会中,权威的错位配置一方面导致社会各个领域的资源都不能被高效利用,而是围绕某种权力低效集中,另一方面导致社会的各个阶层或领域之间无法进行平等的对话和利益博弈,从而阻碍了一个均衡、稳定的社会结构的形成。
(3)“李约瑟之谜”: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领先于世界,但是为什么近代工业和科技革命却没有发生在中国?(4)“无知之幕”原则:即当所有人都不能预见未来事件时制定的规则才体现了“公平”。
(5)财富的权利界定(产权是也)影响产品市值,而产品市值又决定财富的价值。
关于这一点的经验证据数之不尽:赃物卖价奇低,纠纷吓退潜在的房屋买主,战乱时期资产价格大幅度跳水。
这些都表明,清楚界定的权利并被有效执行,本身就是有价的。
(周其仁) (6)弗雪说:“收入是经济学的第一个字母和最后一个字母”。
(7)在任何情况下,价格管制都不能避免侵犯产权,特别是侵犯收益权和交易权。
(周其仁)(8)天下有没有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产权?答案是,几乎没有。
原因很简单,当一方完全自由地行使其产权,可能妨碍他方完全自由地行使产权。
你买了房子,也买了音响,是可以在你的房子里放音响(行使产权也)。
但是如果你妨碍了你的邻居在他房子里休息(也是行使产权),你的产权就不能不受到一些限制。
A l c h i a n有先见之明,他把产权定义为选择权的时候,加上了“由社会强制执行”的严格条件。
是的,在鲁宾逊的荒岛上可以有绝对的产权。
但是在那个地方,要产权何用?(周其仁)(9)“产权残缺”:完整的产权权利束里有一部分被删除。
(10)“在人类的任何行为都不会受到惩罚的情况下,他们将会干出什么?如果明天清晨把12位高度文明的纽约公民和20位无任何防御能力的女人一起放逐到像皮特克恩一样荒僻的小岛上,将会发生什么?”人类学家这样问。
隶属于英联邦的一个太平洋小岛上发生的事情,近来在英国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深深思考......(11)“法律界定权利”不能普遍供应,使法律制度的替代品占据着广袤的地域。
农村里的血缘、家族、朋友、习俗、惯例、权力靠山、甚至武力,都具有“界定产权”、保障交易的功能。
不同的是,这里通行的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是“特殊规则面前各各特殊”。
“特殊规则”的含义是,一种行为究竟可以还是不可以(权利是也),永远没有普遍而一致的准则,要因人制宜、因事制宜来决定。
“特殊规则”的主要缺点,是不能成为大范围市场交易提供秩序。
市场范围扩大了,费孝通先生当年定义的“陌生人”之间要发生经济来往,交易要变得集中和复杂,“特殊规则”就难以应付。
好比一个十字路口,在交通流量小的情况下,“特殊规则”可能无伤大雅。
等到人头汹涌之时,让年岁大的先走?让官大的先走?让体弱的先走?让妇女儿童先走?还是让着急的先走?各有各的道理,但统统都要乱套。
此时要秩序和效率,非有一个简明而普遍性的规则不可。
比如“先来先走”,或者“绿灯行,红灯停”,路就通了。
(周其仁)(12)“国计民生”论宣称,凡涉及国计民生的,放任市场竞争就不可以,非行政专营或政府管制不可......在地盘经济里吃香喝辣的一项机会成本,就是市场竞争能力和意识的丧失。
(周其仁)(13)“法外活动(e x t r a l e g a l a c t i o n)”指的是“未经法律许可、不受法律规制的活动”。
(周其仁) (14)从起源的意义上,我们不妨大胆推断,人间所有的法律全部起源于“法外”。
即大法学家说的“法先于立法”。
(周其仁)(15)“基础设施式的权力(i n f r e s t r u c t u r a l p o w e r)”:渗入市民社会、并越来越依靠与市民社会之间制度化的协商与谈判来行使的国家权力。
(16)英国人的拍卖,从高价位开叫;但是荷兰式拍卖却反其道而行之——从低价叫起。
(17)产权界定长一寸,农民收入增数成,市场容量扩一圈。
(18)有人听到“土地流转”就紧张,以为“富者田连阡佰,贫者无立锥之地”将卷土重来。
他们忘了当代的一项基本现实:没有立锥之地的城市工商从业人员,更多的是富者,而不是贫者。
何况,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时候获得一笔“让度产权的收益”,对另谋高就的农民也不无小补。
有人诘问:要是农民为了一时之急需卖了土地,他不就完了吗!这个问题的意思是,别人会比农民本人更加关心他的“长远利益”。
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允许农户拥有土地的转让权,会比现在的体制——有人以“集体”的名义贱卖土地,然后将贱卖所得的很小一部分给农户——还要缺乏“保障”。
不知道读者怎样想,我以为这两点都是鬼话。
(19)费舍尔:人的活动参与的世界,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由事件组成的”。
(20)1994年,杨小凯在发表的一篇论文里大胆预测,如果中国在农地转手交易方面象日本明治维新那样大肆革新,来年的农业总产出可望提高30%!(21)从经济学角度看,文明具有下述两个性质:(1)它认为合作比不合作要好;(2)它从多次博弈的结果来计算成本和收益(盛洪,1993)。
(22)文明就是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过去用武力解决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文明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所以庞朴先生所言“文明不冲突”(庞朴,1994),确是不谬。
(23)文明是一群人之间多次互动(博弈)的结果,遵从文明的规范往往不是出于一次、两次的互动的成本-收益分析,而是出于习惯。
(24)当两种不同的文明相遇时,对一文明实体有益的文明规范却有可能对另一文明实体有害。
在更多的场合中,一文明的规范并不真正对另一文明实体有害,只是由于不同,习惯于遵从一种规范的人会自然地抵制另一种文明规范。
于是发生了冲突。
这种冲突首先是规则上的冲突,而不是个别的利益冲突。
前者的强烈程度往往比后者大得多。
这是因为一文明的规范既然是从一人群中通过长期互动生成的,它必然具有导致该人群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价值。
对一文明规范的捍卫,就是对该文明实体(或曰民族或社会)整体福利的捍卫。
这样,文明在它覆盖下的人群中带来和谐,却在它之外导致更大的冲突。
(25)文明越是高级,就越会在其形成过程中遇到更为激烈的规则之间的冲突,其形成的过程的次数也就越多、时间也就越长,就越有可能在形成过程中夭折。
换句话说,越是高级文明,越会在其形成过程中遇到使得多次博弈中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策略无法生效的损害或灾难,其出现就越是偶然。
(26)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用博弈论的语言说,就是接受西方人的游戏规则。
在西方人的诸种规则中,中国人最为看重的、或者说不得不最为看重的恐怕就是“武器先进者胜”。
(27)根据奥尔森的理论,人数较少的利益集团更有动力去影响政府实行有利于自己的政策,这种政策多表现为限制自由进入这一利益集团所占据的产业领域(O l s o n,1971)。
(28)一种文明的规则对另一种文明规则的碰撞,会导致空前惨烈的武力对抗。
(30)柏拉图说:在所有的动物中,人如果受到良好的教养,具备优良的品质,就可以变得最高尚,最有教养;反之,他就是世界上所有生物中最粗野的。
(32)交换需要满足杰文斯称之为的“双重的吻合”:在物物交换体系中,一个想要购买某种东西的人必须找到这样一个人,他出售这种产品并且需要潜在的买者拥有的某种货物。
类似地,一个想要出售某种东西的人必须找到这样一个人,他同时需要这种产品并拥有某种潜在的卖者需要的东西。
(33)如果他所说的话有错的地方,立刻会有人指出来;至于对的地方,他可以指望最终看到被人接受,只要他活得足够的长。
(科斯,1991)(35)罗尔斯:“假如正义荡然无存,人类在这世界生存,又有什么价值?”(36)制度:政府和作为一个博弈者-----公众之间的博弈均衡(F r o h l i c h,O p p e n h e i m e r,a n d Y o u n g1971;S u g d e n,19 86;R i k e r,1990;A a i n s w o r t h a n d S e n e d,1993)。
(37)即使是同类的行为主体,由于他们在资源、权利以及其他禀赋等拥有关系上的不对称,就会使得他们在博弈中的策略行为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博弈最终的某个均衡结果,很可能就源自于这种行为人策略上的差异性(O s b o r n e a n d R u b e n s t e i n,1990)。
(38)"对称混合策略均衡":它指所有行为人都使用同样的混合策略,而且这种混合策略使得在均衡中所有行为人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与不供给之间无差异。
这是由于行为人之间存在着不完全信息所致。
给定博弈中的这种无差异,每个行为觉得还是采用其他行为人都采用的这种策略为好。
对称混合均衡的一个令人关注的特点是每个人都使用相同策略,同时他也相信其他的行为人也都使用这种策略。
(39)契约:A.建立产权的规则(规则)B.对侵犯产权行为实施惩罚(保障)C.相应的税收制度,并且通过这种税收制度使得每个行为人都为促进和维护这个产权制度做出各自的贡献(税收)。
(40)“完美贝叶斯均衡”(p e r f e c t B a y e s i a n e q u i l i b r i u m):精炼贝叶斯博弈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均衡概念。
它表示在博弈中参与者的行动有先有后,后行者可观察并预测到先行者可能采取的几种行动,但并不知道先行者选择某种行动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而先行者也知道后行者可能要采取的几种对应行为,却也不清楚其行动的具体原因。
因此,先行者想给后行者一种信息,并促使后行者采取的行动对自己是最有利的;而后行者却想从先行者行动中去伪寻真,找到其行动的真正原因,从而采取最有利于自己的行动。
(42)“可选择性的激励”(s e l e c t i v e i n c e n t i v e):集体行动所不可或缺的动力机制。
(奥尔森,1994)(43)从博弈论的视觉看,一项新制度的建立,本质上就是政府、维护旧制度的行为人阶层和用新的制度挑战旧制度的行为人阶层之间的博弈实现均衡的过程。
(44)“诺思饽论”另解:在不完全信息(i n c o m p l e t e i n f o r m a t i o n)的博弈中,政府对行为人产权的赋予与实施是不可能绝对清晰而准确无误的,由于对行为人实际行动、偏好以及其他方面判断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政府就有可能赋予了本来不该赋予的无效产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