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脂类代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upanodonic
cervonic
系统名
碳原子及 双键数
双键位置
△系
n系
族 分布
十六碳一烯酸 16:1
9
7
ω-7 广泛
十八碳一烯酸 18:1
9
9
ω-9 广泛
十八碳二烯酸 18:2
9,12
6,9
ω-6 植物油
十八碳三烯酸 18:3
9,12,15
3,6,9
ω-3 植物油
十八碳三烯酸 18:3
6,9,12
HDL
乳糜微粒 -脂蛋白 前-脂蛋白 -脂蛋白 电泳分类法
目录
(三)血浆脂蛋白代谢
(一)乳糜微粒的代谢
食物脂类
消化吸收入 小肠粘膜细胞
合成TG,与apoB48等 组装形成新生CM
进入组织细胞
组成新生HDL
氧化供能
由肝apoE受体 识别并摄取降解
释出apoCs,apoAs, 甘油 磷脂,胆固醇等 脂肪酸
亚油酸
(18: 2,ω 6,9)
棕榈油酸
油酸
(16:1,ω 6,9) (18:1,ω 9)
目录
脂肪酸(fatty acid,FA,简称脂酸)的分类: 1、按碳原子数目不同分为:短链(2-4C)、中链
(6-10C)和长链(12-26C)脂酸三种; 2、按是否含有双键分为:饱和脂酸与不饱和脂酸
两种,根据含双键的数目不同又将不饱和脂酸分为单 不饱和脂酸与多不饱和脂酸两种。
目录
功能
① 结合和转运脂质,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② 载脂蛋白可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
AⅠ识别HDL受体 B100,E 识别LDL受体
③ 载脂蛋白可调节脂蛋白代谢关键酶活性
AⅠ激活LCAT (卵磷酯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CⅡ激活LPL (脂蛋白脂肪酶) AⅣ辅助激活LPL CⅢ抑制LPL AⅡ激活HL (肝脂肪酶)
22:6
4,7,10,13,16 3,6,9,12,15,
,19
18
ω-3
鱼油
目录
不饱和脂肪酸
当一个双键形成时,这个链存在两种形式:顺式 和反式。顺式(cis)键看起来象U型,反式 (trans)键看起来象线形。顺式键形成的不饱和 脂肪酸室温下是液态如植物油,反式键形成的不 饱和脂肪酸室温下是固态。
HDL
ApoCs 胆固醇酯
进入组织细胞 氧化供能
LpL
脂肪酸 甘油
组装形成 新生HDL
释放出ApoCs, 磷脂,胆固醇等, IDL
肝脂酶
脂肪酸 甘油
LDL
肝细胞 ApoE 受体识别 并摄取
目录
VLDL的生理功能
将肝合成的甘油三酯转运至肝外组织 (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 合成部位:肝脏
目录
(三)LDL的代谢
目录
结构和性质
结构:长的碳氢链-疏水基团 羧基-亲水基团
稳定性:饱和脂肪酸相对稳定,不饱和脂肪 酸易被氧化和氢化
转化:每一族不饱和脂肪酸均可以同一族母 体脂肪酸为原料在体内合成。各族间不能 在体内转化。
目录
游离脂肪酸(脂酸)的来源
自身合成 以脂肪形式储存,需要时从脂肪动员 产生,多为饱和脂酸和单不饱和脂酸。
(六)磷脂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代谢调节
目录
三、 脂类在体内的分布
脂肪
主要分布于腹腔、皮下及肌纤维间。 成年男性的脂肪含量约占体重的10%~20%。 含量受营养状况和集体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又称可变脂。
类脂
生物膜的基本成分。 约占体重的5%。 含量不受营养状况和集体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又称固定脂或 基本脂。
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所有生物膜的重要组成 成分。
(三)保护内脏和防止体温散失 (四)转变成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
花生四烯酸可转变为前列腺素、白三烯及血栓素等 胆固醇可转变为胆汁酸、维生素D、性激素及肾上腺皮 质激素等
目录
(五)必需脂肪酸的来源
必需脂肪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需从植物 油中摄取。包括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目录
两者的区别: 1、物理性质不同,例如顺式脂肪酸多为液态,熔 点较低;而TFA多为固态或半固态,熔点较高。 2、生物学作用不同,主要表现在反式脂肪酸可干 扰机体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对血脂和脂蛋白 的影响及对胎儿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 来源: 牛羊肉、乳制品,水果蔬菜中均有反式脂肪酸, 但零食如饼干、炸薯片、烘焙蛋糕等是反式脂肪的 一大来源。 反式脂肪是植物油经过部份氢化处理过程中产生 的,人类使用的反式脂肪主要来自经过部分氢化 的植物油。氢化植物油与普通植物油相比更加稳 定,成固体状态,可以使食品外观更好看,口感 松软;与动物油相比价格更低廉,所以应用多。
血浆脂蛋白的结构
具极性及非极性 基团的载脂蛋白、磷 脂、游离胆固醇,以 单分子层借其非极性 疏水基团与内部疏水 链相联系,极性基团 朝外。
疏水性较强的TG及胆固醇酯位于内核。
目录
载脂蛋白
定义 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apo) 指
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
种类 apo A: AⅠ、AⅡ、AⅣ apo B: B100、B48 apo C: CⅠ、CⅡ、CⅢ apo D apo E
习惯命名法:主要以脂肪酸的碳原子数目、来源或 性质命名。如丁酸、辛酸、花生四烯酸、油酸等。
系统命名法:标出脂肪酸中的碳原子数目,双键的 数目及位置。
从脂肪酸的甲基碳开始计算碳原子的排列顺序, 称为ω或η编码体系,将不饱和脂肪酸分为四族:

ω–3
ω–6
ω–7
ω–9
母体脂肪酸
亚麻酸
(18:3,ω 3,6,9)
辅脂酶
2-甘油一酯 + 2 FFA
Fra Baidu bibliotek
磷 脂 磷脂酶A2 溶血磷脂 + FFA
胆固醇酯 胆固醇酯酶 胆固醇 + FFA
目录
脂肪与类脂的消化产物,包括甘油 一酯、脂酸、胆固醇及溶血磷脂等以 及中链脂酸(6~10C)及短链脂酸 (2~4C)构成的甘油三酯均与胆汁酸 盐形成混合微团(mixed micelles),被 肠粘膜细胞吸收。
脂类
脂肪(甘油三酯)
类脂
磷脂
糖脂
胆固醇及其酯
甘油磷酯
脑苷脂
鞘氨醇磷脂
神经节苷脂
目录
(一)脂酰(基)甘油
三酰甘油
O
O H2C O C (CH2)m CH3
H3C (CH2)n C O CH
O
H2C O C (CH2)k CH3
m、n、k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 中n多是不饱和的。
目录
目录
脂肪酸
命名
生素D、胆汁酸等 3.构成血浆脂蛋白及第二信使 4.转变成前列腺素、白三烯、血栓
素等 目录
三、脂类的消化、吸收
脂类的消化
条件 ① 乳化剂(胆汁酸盐、甘油一酯、 甘油二酯等)的乳化作用; ② 酶的催化作用
部位 主要在小肠上段
目录
消化过程及相应的酶
食物中的脂类
乳化
微团
(micelles)
消化酶
产物
甘油三酯 胰脂酶
来源 外源性——从食物中摄取 内源性——肝、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合 成后释放入血
目录
正常血脂有以下特点:
① 血脂水平波动较大,受膳食、年龄、性 别、职业及代谢等影响; ② 血脂成分复杂; ③ 通常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但自由脂肪 酸是与清蛋白构成复合体而存在。
目录
正常成人空腹血脂的组成及含量
目录
二、血浆脂蛋白与载脂蛋白
目录
危害: ①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人体血液的黏稠度和凝聚力,容易导 致血栓的形成; ②易患上必需脂肪酸缺乏症,影响胎儿和婴儿的生长发育; ③会减少男性荷尔蒙的分泌,对精子的活跃性产生负面影 响,中断精子在身体内的反应过程,进而影响生育; ④反式脂肪酸对可以促进人类记忆力的一种胆固醇具有抵 制作用,可降低记忆力; ⑤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容易在腹部积累,导致肥胖; ⑥反式脂肪酸能使有效防止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胆 固醇(HDL)的含量下降。
第八章
脂类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
目录
第一节、概 述
定义
脂类(lipid)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一类不 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并能为机体利用 的有机化合物。
分类
脂肪(甘油三酯,TG)
脂类
磷脂
磷酸甘油酯(PL) 鞘磷脂
类脂
糖脂
脑苷脂 神经节苷脂
胆固醇(Ch)及其酯(ChE)
目录
二、重要脂类的化学
(一)血浆脂蛋白的组成
血浆脂蛋白由脂类(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等)与 蛋白质(载脂蛋白,apo)结合形成,具有亲水性。 血浆脂蛋白是血浆中脂类物质主要的存在、运输及代谢形式。 不同的脂蛋白仅有含量上的差异而无本质上的不同。 血浆中游离的脂肪酸与清蛋白结合进行运输,不属于血浆脂 蛋白的范围。
目录
部 位 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方式
中链及短链脂酸构成的TG 乳化 吸收 肠粘膜 细胞
甘油 + FFA
脂肪酶
门静脉
血循环
目录
第五节 血脂与血浆脂蛋白 Metabolism of Lipoprotein
目录
一、血脂的种类及含量
定义 血浆所含脂类统称血脂,包括:甘油三酯、
磷脂、胆固醇及其酯以及游离脂酸。
LDL (富含胆固醇酯)
清除细胞摄取清除 (30%)
由外周组织细胞膜表面 LDL受体识别并摄取 (70%)
目录
LDL的生理功能 将胆固醇由肝转运至肝外组织。
合成部位:血浆
摄入组织细胞的胆固醇具有以下功能: ① 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调节胆固 醇的合成; ② 抑制LDL受体的合成,调节外周组织对胆 固醇的摄取; ③ 激活ACAT,促进组织细胞对胆固醇的酯化。
目录
脂类的分类、含量、分布及生理功能
分类 含量 分布
生理功能
脂肪
95﹪ 脂肪组
甘油三酯
织 血浆
类脂
5﹪
磷脂、胆 固醇及其 酯、糖酯
生物膜 神经 血浆
1. 储能供能 2. 润滑作用 3. 促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4. 保温作用 5. 缓冲作用 6. 构成血浆脂蛋白 1.维持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2.胆固醇可转变成类固醇激素、维
6,9,12 ω-6 植物油
廿碳四烯酸 20:4 5,8,11,14 6,9,12,15 ω-6 植物油
廿碳五烯酸 (EPA)
20:5 5,8,11,14,17 3,6,9,12,15 ω-3 鱼油
廿二碳五烯酸 (DPA)
22:5
7,10,13,16,1 9
3,6,9,12,15
ω-3
鱼油, 脑
廿二碳六烯酸 (DHA)
目录
胆汁酸盐的作用
目录
脂类的消化: 主要在小肠上段进行
脂类(TG、Ch、PL等)
胆汁酸盐乳化
微团
胰脂肪酶、磷脂酶等水解
甘油一脂、溶血磷脂、
长链脂酸、胆固醇等
混合微团
乳化
目录
脂类的吸收
在十二指肠下段及空肠上段
混合 扩散 小肠粘膜 重新酯化
微团
细胞内 结合载脂蛋白
乳糜微粒
淋巴管
血循环
目录
脂类的吸收
LPL
CM残体
经胸导管入血
apoCs apoE
成熟CM (含apoCⅡ)
HDL
目录
CM的生理功能
将食物中的甘油三酯转运至肝和脂肪组织(转运外源 性甘油三酯)。 合成部位:小肠粘膜
目录
(二)VLDL的代谢
肝细胞 合成TG
与ApoB100,ApoE, 磷脂,胆固醇等组装
形成新生VLDL
成熟VLDL (含ApoCⅡ)
目录
三、脂类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 储能和供能
脂肪组织储存脂肪,约占体重10~20%.
1g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供能约38kJ,而1g糖 彻底氧化仅供销能16.7kJ.
合理饮食 空腹 禁食1-3天 饱食、少动
脂肪氧化供能占20~30% 脂肪氧化供能占50%以上
脂肪氧化供能占85% 脂肪堆积,发胖
目录
(二)维持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糖脂的组成和神经磷脂相似,其结构都含有1分子神经酰胺 (即鞘氨醇及脂肪酸各一分子)。
目录
(四)胆固醇及其酯
胆固醇是高等动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经组织和肾上腺 中含量特别丰富,约占脑组织固体物质的17%。
胆固醇是固醇类激素、胆汁酸、维生素D3的前体。胆固醇是神 经鞘绝缘物质,是维持生物膜的正常透过能力不可缺少的,同时它 们还具有解毒功能。
目录
(二)磷脂
非极性尾部
甘油磷脂
O

O H2C O C (CH2)m CH3

H3C (CH2)n C O CH
X = H 磷脂酸
O
脂 类
H2C O P O X 极性头部
OH
X = 胆碱、乙醇胺、甘油
卵磷脂 脑磷脂
心磷脂
目录
鞘氨醇磷脂
两性脂类,在脑和神经组织中含量较多。
目录
(三)糖脂
糖脂是含糖而不含磷酸的脂类,其间通过糖苷键相连,也 是两性分子,普遍存在于真核和原核细胞的质膜上。
食物供给 包括各种脂酸,其中一些不饱和脂 酸,动物不能自身合成,需从植物 中摄取。
* 必需脂酸—— 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
和脂酸是人体不可缺乏的营养素,不能自身 合成,需从食物摄取,故称必需脂酸。
目录
常见的不饱和脂酸
习惯名
软油酸 油酸 亚油酸 α-亚麻酸 γ-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timnodonic
目录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1.电泳分类法:
根据电泳迁移率的不同进行分类,可分为四类:
乳糜微粒 → -脂蛋白 → 前-脂蛋白 → -脂蛋白。

CM 前

目录
2.超速离心法:
按脂蛋白密度高低进行分类,也分为四类:
CM → VLDL → LDL → HDL。
超速离心法
CM
VLDL
LD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