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光的传播作业含答案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测试题(有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应用的是()A.B.C.D.2.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A的像与蜡烛B不再重合3.下图中,用光的反射解释的现象是()A.日食B.照镜子C.射击瞄准D.小孔成像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了B.夜晚来往行人在路灯下形成影子C.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D.人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镜中的像5.如图中,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的现象是()A.手影B.小孔成像C.看见不发光的书D.激光准直6.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7.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燕子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燕子和像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像大小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距离变小、不变B.实像、距离变小、变小C.虚像、距离变小、不变D.虚像、距离变小、变小8.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面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9.如下图所示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手影B.桥在水中的倒影C.用鱼叉叉鱼D.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10.如图所示,白鹭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
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水中的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B.以平静的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C.白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白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像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手影B.小孔成像C.桥在水中的倒影D.直的花茎“错位”了12.夏天我们在树荫下有时会看到一些亮斑,学习了物理知识后,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小孔成像”现象,请问“亮斑”是什么样的形状?()A.树叶的形状B.树叶缝隙的形状C.倒立的火苗状D.圆形二、填空题13.小华和她的双胞胎妹妹用家中的玻璃门(如图甲所示)做与“平面镜成像特点”有关的游戏。
2020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1光的传播同步练习( 含答案)
北师大版《光的传播》一、选择题1.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3.关于日食和月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B.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C.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D.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月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光4.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A.月亮B.蜡烛的火焰C.日光灯D.北斗星5.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路灯下人的影子B.从湖水中看到岸边树的“倒影”C.教室里的黑板“反光”D.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6.如图所示为西安昆明湖的夜景,池中的石桥在光影的点缀下十分美丽,凸显出古城不同寻常的魅力,下列关于该场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拱桥上的装饰灯带是光源B.在有遮挡的地方看不到发光的拱桥,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C.池中石桥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石桥在池中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实像7.下列关于光的传播速度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速度为3×108m/sB光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最大D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大8.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一张卡片(卡片上孔的尺寸约为1厘米),另外手中还有一张没有孔的卡片,在探究光斑的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进行了如下三个操作:①将有孔的卡片置于白纸上方约1米处,让太阳光透过不同的小孔,观察白纸上光斑的不同,可研究光斑的形状是否与孔的形状有关;②保持卡片到白纸的距离不变,用另一张卡片覆盖住左边的三个孔,并慢慢向右移动逐渐遮住菱形的小孔,观察光斑的变化,研究光斑的形状是否与孔的大小有关;③用另一张卡片覆盖住右边的三个孔,只留下圆形的小孔,将卡片慢慢靠近白纸,观察光斑的变化,可研究光斑的形状是否与孔到白纸的距离有关。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传播》同步练习
一、光的传播一.填空1.光在均匀物质中沿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2.你排纵队时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个人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因为光;下雨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的缘故.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km/s,太阳距地球1.5x1011m,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s才能到达地球.4.月食的形成在中间,日食的形成在中间,它们都是由于形成的.5.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而信息是以真空中的光速传播的,其速度为m/s;若北京到南通市的传输距离约为1.5x106m,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南通市接收到从北京发出的信息需s.6.阳光经过茂密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形光斑,这是太阳的,是由于而形成的.二.选择7.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老鹰,发现它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一致.然后,他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老鹰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是小孔成像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C.光的传播需要时间D.光的传播速度是3x108m/s9.剪去易拉罐的上部,并在上面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B.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做逆时针转动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大D.在物体与小孔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10.百米赛跑终点记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就开始记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记时,这是因为( )A.看枪冒烟记时准确B.声音嘈杂听不清枪声C.听枪声才记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低D.都不对11.光在下列几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空气B.水C.玻璃D.真空12.下列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A.影子的形成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C.水中筷子弯曲了D.小孔成像13.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下面的光速大小排列中,正确的是( )A.V空气>V真空>V水>V玻璃B.V玻璃<V空气<V水<V真空C.V真空> V空气> V玻璃> V水D.V玻璃<V水<V空气<V真空14.王派晚自习下课回家的路上,她发现某行人在路灯下经过时,行人影子的变化情况应该是( )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三.计算与论述15.用激光发射器向月球发射信号,第一次发信号后经2.7s接收到返回信号;隔一些日子后,第二次发出信号经2.6s接收到返回信号.据此请你算一算,月球这两个位置到地球的距离相差大约多少千米?16.李明同学想测一下广场一个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晚饭后路灯亮了,他拿了一根2.8m长的直杆和皮尺与小军来到路灯下,从灯柱向前走出7m把杆立成与地面垂直,然后由小军测了一下杆的影长为3.5m,最后他们算出了路灯的高度.你计算出路灯的高度.参考答案一、1.同一,直线2.直线传播,光速大于声速3.3×105,5004.地球,月球,光的直线传播5.3×108,5×10-36.圆,像,小孔成像二、7.B8.C9.C10.A11.D12.C13.D14.D三、15.1.5×104km16.8.4。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第五章一、光的传播含答案
第五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基础巩固1.(题型一)[甘肃天水甘谷期末]光在下列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的是( )A.玻璃B.水C.空气D.真空图5-1-1图5-1-23.(题型二)[福建三明中考]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A.340 m/sB.340 km/sC.3×108 m/sD.3×108 km/s4.(题型二)[河北保定高阳期中]太阳光透过玻璃窗射进屋的过程中,光速将( )A.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5.(题型一)《梦溪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现象: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窗外飞鸢的影子会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对此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A.这是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像B.纸屏上看到的是倒立的像C.纸屏上看到的“窗外飞鸢的影子”实际上是飞鸢的像6.(题型一)[云南西双版纳模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图5-1-38.(题型二)[河南模拟]著名英国物理学家霍金2016年4月13日在纽约宣布,将与合作伙伴开发以激光推进的微型星际“飞船”,力争以光速五分之一的速度,在二三十年内就可以飞越4光年以上,即“突破摄星”计划,其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______m/s,光年是______(填物理量)的单位.9.(题型一)[浙江宁波中考]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5-1-4所示,圆筒的______(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图5-1-4能力提升10.(题型一)[新疆乌鲁木齐中考]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 cm,直径为5 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5-1-5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图5-1-5(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像,可以用光的______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______关.(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距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十五的夜晚,将小孔对准明月,测得月亮最大像的直径是9.1 mm,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0 000 km,月球的直径约为______km.答案基础巩固1. D 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一定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玻璃、水和空气中由于介质不一定均匀,所以不一定沿直线传播.2. A 解析:井外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青蛙眼睛,才能被青蛙看到,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所以连接井口与青蛙的眼睛的范围即为青蛙的观察范围.3. C 解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相近.4. D 解析:太阳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小,在太阳光透过玻璃窗射进屋的过程中,光先在玻璃中传播,后在空气中传播,传播速度先变小后变大.5. D 解析:题目中叙述的是小孔成像现象,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成倒立的像,故A、B、C说法正确;如果将纸窗全部打开,就没有小孔,也就无法成像,故D说法错误.6.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解析: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光线不能绕到叶子后面,故能挡住泰山.7.直线解析:日晷上看到的是指针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8. 3×108 长度解析: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 m/s;光年是光在1年内通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9.A变大解析: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半透明薄纸相当于光屏,应该在圆筒的A端.当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大.能力提升10.(1)实 直线传播 无(2)不变变小(3)3.458×103 解析:(1)小孔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实像;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是物体本身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如图D5-1-1所示,若直筒M 、N 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 筒,像仍然成在M 筒的右侧,像距不变;让物体远离N 筒由几何知识可知,AB 大小不变,则像变小.(3)如图D5-1-1所示,要使月亮所成的像最大,则MN =OD =50cm+50 cm=100 cm=1 m,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知,''OC AB OD A B =,则833.81019.110m AB m m -⨯=⨯,解得AB =3.458×106 m=3.458×103 km.图D5-1-1。
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把透明塑料薄膜粘贴在玻璃水槽侧壁,向薄膜内吹气使薄膜膨胀,就成了一个“空气透镜”。
当平行光射到这个“空气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是()A.平行光束B.会聚光束C.发散光束D.无法确定2.小刚和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
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
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图中的4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A.B.C.D.3.下列有关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是反射现象,还是折射现象,光路都是不可逆的B.光从空气斜射向平静的水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但折射角大于入射角C.在视野不开阔的弯道口设立的反光镜是凸透镜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4.以下四种现象,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树叶影子C.小孔成像D.海市蜃楼5.如图中的四种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的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B.图乙的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色光,故只用红绿蓝三种色光不能混合成白光C.图丙紫外线验钞机工作时发出的紫光是紫外线D.图丁用红外胶片拍摄的“热谱图”可以反映人体不同位置的温度6.2020年6月21日,天空中上演了本世纪最壮观的一场日环食景象,火红的太阳逐渐变成了一个金色的“指环”(如图)。
下列光现象,与日环食成因相同的是()A.长虹饮涧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凿壁偷光7.如图,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
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是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则下列说法中()①入射角是60°②反射角是30°③折射角是60°④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A.只有③正确B.只有①④有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①③④都正确8.以下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B.光同声音一样,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凹面镜,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D.小孔成像与日食形成原理不同9.如图所示,要使入射光线经两次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则α角为()A.10°B.20°C.70°D.无法确定10.下列有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A.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B.强烈的太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会发生漫反射,造成“光污染”干扰正常生活C.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高度的空气疏密不同,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奇观D.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叫光的色散11.如图所示,为我们教材上几幅插图,下面对这些插图的解释正确的是()A.影子游戏和水中桥的倒影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镜面玻璃能发生光的反射现象而毛玻璃不能发生光的反射现象C.虽然我们通过凸面镜和凹面镜看到的图像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D.粼粼波光和公路上的“海市蜃楼”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1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因为光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是()A.手影的形成B.月亮的“倒影”C.玻璃幕墙光污染D.笔在水面处“折断”13.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在任何物质中传播的速度都相等B.雨后形成的七彩虹,是因为光的反射C.人们利用发光二级管发出的紫外线遥控电视机D.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4.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光的传播同步作业(含答案)
第一节光的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课时作业1、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A.金光闪闪B.红光满面C.火光冲天D.波光粼粼2、月亮、镜子、烛焰、水母、红宝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__。
3、一般情况下,光传播时的路径是看不到的,你在实验中显示光路的方法是·(答出一种即可)4、同学们列纵队参加升旗仪式时,如果你站在最后,当你看到自己前面的那个同学挡住了前方所有的同学,纵队就列直了,这可以用光的来解释。
5、下列现象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A.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 射击瞄准时“三点成一线”C. 操场上战士们列队看齐D. 挖掘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掘进机6、小明在课外按如图5-1-1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图5-1-17、光在_________中的速度最快,是_______km/s。
8、2005年被定为"国际物理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纪念日)举行了主题为"物理照耀世界"的全球性光信号接力活动。
从美国普林斯顿发出一束光,经太平洋到我国上海,并在我国各省市传递后回到普林斯顿,历时正好一天(8.64×104s)。
这个过程中,光传播的总路程约为 m。
(在全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取3×108m/s)中考练兵9、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____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短”)10、夏季雷雨前,经常是电闪雷鸣。
在一次闪电过后约3 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发生处离你约____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m/s)11、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A.变小 B.变大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12、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图5—1—2所示。
2019北师大版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51光的传播附答案语文
北师大版2019-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5.1光的传播(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 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C. 光速和声速一样大D. 光的传播速度是3×l08m/s2.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
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 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 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就是影子3. 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水母B. 萤火虫C. 月亮D. 霓虹灯4. 日晷仪是古代人们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如图所示。
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 ( )A. 反射B. 折射C. 直线传播D. 色散5. 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 )A. 倒立的B. 放大的C. 等大的D. 缩小的6. 炎热的夏天,树荫下比太阳下要凉快得多,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
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 )A. 光的反射B. 光的折射C. 光的直线传播D. 光的色散7. 学校运动会上的百米赛跑,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些,总是 ( )A. 听枪声按停表,因为耳朵的灵敏度比眼睛高B. 看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停表,因为眼睛的灵敏度比耳朵高C. 听枪声和看白烟都可以,因为枪声和白烟是同时发生的D. 看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停表,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8. 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若前方出现弯道时,灯光照射路面的情况是 ( )A. 照射情况不变B. 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C. 灯光离开路面D. 照射距离变短二、填空题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10.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11.月亮,闪闪发光的红宝石,太阳,点燃的蜡烛,其中属于光源的是三、解答题12.小阳同学用激光笔探究光在空气中传播情况的实验时,发现激光笔发光时却不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请你想个办法帮小阳同学解决这一问题.13.小红同学在探究过程上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进行改进。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1节 光的传播 (解析版)
第五章第1节光的传播一、单选题1.早在战国时期,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
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了一个小孔,发现透过小孔的光能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 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C.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色散D. 蜡烛在墙上成的像是实像2.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
日晷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的,如图所示是安置的武汉某地的日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日晷是古代的“钟表”,是记录时间的工具B. 日晷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能看见日晷上“子丑寅卯”等字,是因为光的反射D. 图中日晷显示的时间大约是上午10点3.物理爱好者小明同学在观看日偏食时,用铅笔在卡纸上戳些小孔,结果发现在地上形成一些月牙形的光斑(如图所示),这些圆形光斑是( )A. 卡纸的虚像B. 卡纸的实像C. 太阳的虚像D. 太阳的实像4.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时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不变()A. 孔的大小B. 物体的大小C. 物体到孔的距离D. 像到孔的距离5.王杰同学下自习回家过程中要经过路灯,当他走向路灯且从路灯下经过,在这过程中他身后影子的变化情况是()A. 越来越长B. 保持不变C. 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6.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在不同位置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②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推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D. ①②③7.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象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 本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 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D. 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像8.如图所示,路灯距地面的高度H=8m,身高h=1.6m 的人自路灯的正下方经过时,看到自己头部的影子正好在自己脚下。
北师大版物理初二上学期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初二上学期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物体受到的力?A、重力B、摩擦力C、支持力D、向上的拉力2、一个质量为0.2千克的物体,在5牛顿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A、1牛顿B、2牛顿C、3牛顿D、4牛顿3、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向右的力为5N,另一个向左的力为3N,那么这个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A、2NB、8NC、5ND、3N4、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以2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受到一个向左的阻力,物体开始减速,最终停下。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阻力与摩擦力的关系是()A、阻力大于摩擦力B、阻力等于摩擦力C、阻力小于摩擦力D、无法确定5、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有关,与温度无关。
B. 声音的响度与声波的振幅成正比,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成反比。
C. 声音的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与声源的大小无关。
D. 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因为声音需要介质作为传播的载体。
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速度不变。
C.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慢。
D.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光线会发生弯曲。
7、下列关于声音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音调与声音的响度成正比B、音调与声音的频率成正比C、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成反比D、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无关8、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A、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B、改变木块与桌面间的接触面粗糙程度,观察摩擦力的变化C、保持木块与桌面间的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木块的重量,观察摩擦力的变化D、记录每次拉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析摩擦力大小9、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C、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D、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B、物体受到的力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C、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2、下列关于光的传播和折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速度减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光的传播速度增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入射角为0°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在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由力来实现的,这种力称为______ 力。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上册:“光的传播”质量检测练习题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上册:“光的传播”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达构成的是〔〕A. B. C. D.2.阳光绚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罕见到空中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 太阳的实像B. 树叶的虚像C. 树叶的实像D. 太阳的虚像3.以下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 猫的眼睛B. 月亮C. 闪亮的宝石D. 煤气火焰4.太阳光经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构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5.如下图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达构成的是〔〕A. 屏幕上的〝手影〞B. 水中筷子变〝折〞C. 茶杯在镜中的〝倒影〞D. 钢笔〝错位〞6.关于光的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开凿大山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运用光的直线传达道理B. 当物体外表发作漫反射时,光线射向五湖四海,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 渔民叉鱼时,将鱼叉对准看到的〝鱼〞叉去可以叉到鱼D. 太阳光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的7.以下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水中的〝白云〞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应用光的直线传达8.如下图的四种实例中,属于光的直线传达现象的是〔〕A. 缩小镜看字变大了B. 白光经过三棱镜构成黑色光带C. 蜡烛经过小孔成像D. 山在水中构成〝倒影〞9.以下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达解释的是〔〕A. 在河岸边,看到河水〝变浅〞了B. 阳光下,树在空中上会构成〝影子〞C. 雨过天晴后,天空出现的彩虹D. 人站在湖边,能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10.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传达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笼统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优美诗句的同时经常能体会出其中包括的物理知识.对以下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A. 〝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 〝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 〝风吹草低现牛羊〝——光的直线传达D.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达现象构成的.11.在百米赛跑中,终点计时员必需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就末尾计时,不能等听到枪声才计时,这是由于〔〕A. 看枪冒烟计时比拟方便B. 怕离起跑点较远,声响喧闹听不清枪声C. 听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效果偏高D. 听枪声才计时不够准确,使效果偏低12.以下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 凿壁偷光﹣光的折射B. 坐井观天﹣光的反射C. 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 草木皆兵﹣光的反射13.以下有关光现象的描画正确的选项是〔〕A. 日食、月食的构成是由于光折射B. 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C. 〝水中月〞比天空的月亮离我们更近D.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折是光的反射14.以下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构成的是〔〕A. 平面镜中的像B. 竖直杆的影子C. 缩小的邮票D. 拱桥的倒影15.以下直线中可以代表光线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16.广播、电视、手机等是经过________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的传达速度是________m/s.17.微波在真空中传达速度是________ m/s;请你猜想,微波________能量〔选填〝具有〞或〝不具有〞〕.18.光在同种平均介质中沿________传达.19.扑灭的蜡烛、发光的水母、太阳、月亮,其中不是光源的有 ________.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能使水温降低,说明光具有 ________20.光在________ 中是沿直线传达的.光的反射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两类.21.我国自行研制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成功在月球软着陆.如下图,嫦娥探测器在月球外表的影子是________构成的;〝嫦娥三号〞在月球上对月球外表的压强________其在地球上对空中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玉兔月球车在月球外表行走可运用________〔填〝汽油机〞或〝柴油机〞或〝电动机〞〕驱动.22.日食现象可以用光的________ 的道了解释。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光现象5.1光的传播课后练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1光的传播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 屏幕上的手影B. 水中筷子变弯折C. 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D. 图片被放大镜放大了2.下列关于光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 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0×108m/sB. 太阳、蜡烛、电灯、火星等都属于光源C. 我们平时所见的太阳光是一种复合色光,它由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组成D. 光在均匀的介质中一定是沿直线传播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B. 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的传播路线是直的C. 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D.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4.太阳光通过校园林荫道旁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光斑,这些光斑()A. 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虚像B. 是树叶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C. 是圆形的,它是太阳的实像D. 是树叶缝隙形的,它是太阳的影子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D.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时间单位6.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是()A. 树叶的影子B. 太阳的像C. 太阳的影子D. 树叶间的空隙的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 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D. 以上说法都正确8.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下列合乎要求的是:()A. B. C. D.二、多选题9.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 水母B. 萤火虫C. 月亮D. 霓虹灯10.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不透明的物体被光线照射时,后面形成影子B.日食、月食的形成C.平静的湖面上看到山的倒影D.晚上车灯的光束照到自行车尾灯上,可以从各方向看到自行车三、填空题11.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如图所示)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烛焰的________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只将塑料膜上的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 (选填“改变”或“不变”)。
【北师大版】2019年秋八上物理:5.1《光的传播》ppt课件39页,含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初二上课时作业第五章一光的传播(含解析)
北师大版物理初二上课时作业(一)第五章一光的传播(含解析)光的传播(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舞蹈节目《咱们工人有力量》深受观众好评,工人们的表演气概磅薄,富有感染力,人塔顶天立地,作为塔基的工人被前面的工人挡住了(如图所示),我们看不到他们,缘故是()A.光速太大B.光的直线传播C.队伍专门整齐D.前面的人高2.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看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看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看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依照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种平均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3.光在不同的透亮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相同的,下面光速的大小排列中,正确的是()[来源:学。
科。
网]A.c空气>c真空>c水>c玻璃B.c玻璃<c空气<c水<c真空C.c真空>c空气>c玻璃>c水D.c玻璃<c水<c空气<c真空4.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源能射出许多条光线[来源:Zxxk ]B.光线确实是专门细的光束C.光线是看不见的,人们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光线,用到的是理想模型法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5.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测青蛙通过井口观看范畴正确的光路图是()[来源:Z#xx#k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0分)6.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选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m/s。
[来源:1ZXXK]7.“皮影戏”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演员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显现生动爽朗的人物形象,同时和道具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
北师大版初中八上5.1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基础训练题
北师大版初中八上5.1光的传播与物体的颜色基础训练题一、选择题1. 下列看起来有光射出的物体中,全部是光源时是( )A. 耀眼的玻璃幕墙、正在燃烧的火柴,萤火虫B. 萤火虫、煤油灯的火焰、光彩夺目的钻石C. 篝火、正在发光的灯泡、夜空中点点繁星D. 发光的灯泡、燃烧的篝火、太阳2. 关于光的传播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只有在真空中才能沿直线传播B. 光在同种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C. 光在均匀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D. 光在真空中不能够传播3.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幅图,是某中学科学与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不同季节的三天立竿测影后绘成的,观测的时间都是正午。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测得甲图的那天的白天时间比其他两天都长B. 测得乙图的那天的白天时间比其他两天都长C. 测得乙图的那天在秋季D. 测得丙图的那天在秋季4. 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到达月球后再返回地球共需2.56s ,则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是( )A. km 1084.35⨯B. km 1084.38⨯C. km 1068.75⨯D. km 1068.78⨯5. 太阳光透过玻璃射入屋内的过程中,光速将( )A. 变大B. 先变大后变小C. 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6. 一个人沿公路行走时,经过一盏路灯,路灯照射的人影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应该是( )A. 逐渐变长B. 逐渐变短C. 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二、填空题7. 如图所示,美丽的日环食像一个金环挂在空中,这是___________形成的现象。
8. 2004年6月8日出现了“金星凌日”天象,人们可通过滤光镜观察到太阳上有一黑点,如图甲所示,小黑点即为金星。
该天象是由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
太阳、地球和金星三个天体可能分别处在图乙中a、b、c三个位置的某个位置上,其中金星应处在___________位置。
9. 月亮、太阳、天上的星星、钻石、衬衣、大衣柜的镜子、电视机、海底的鱼、点亮的日光灯中,一定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一定不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是光源也可能不是光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光现象》测试卷-北师大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光现象》测试卷-北师大版(含答案)▶类型一光的直线传播相关作图方法诠释: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要画出光的直线传播路径,关键是找出光经过的两个特殊点以确定其路径。
1.在图1中用光路图作出位于A点的眼睛观察不到的区域。
(用阴影部分表示)图12.如图2所示是两根标杆及它们在灯光下的影子,请在图中画出光源的位置(用点P表示),并在图中画出人在此光源下的影子(用线段EF表示)。
图2▶类型二光的反射相关作图方法诠释:光在发生反射时,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在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反射面(镜面)三者间作图的依据是光的反射定律,同时要注意法线的两重身份——既是“垂线”,也是“角平分线”。
3.[2020·广西]请在图3中作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i。
图34.[2020·南京]如图4所示,入射光线AO射向平面镜,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保留作图痕迹)图45.如图5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的P点,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图5▶类型三平面镜成像相关作图方法诠释: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作图:①确定物点;②作垂线,确定像点;③连线。
平面镜成像综合作图: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像点是经镜面反射的光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根据反射定律确定发光点,或者反向延长反射光线,其交点为物体像的位置,再根据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来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6.如图6所示,A'B'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位置。
图67.如图7所示,A'O'是A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图78.[2020·常州]如图8所示,AB、CD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作出点光源S。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时训练】.1光的传播
4.1光的传播1.下列都是光源的是( )A .蜡烛火焰、抛光的金属面B .汽车反光镜、火把C .太阳、月亮D .太阳、蜡烛火焰2. 08年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一一《逗趣》。
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
活灵活现的手影(如图),让观众大开跟界。
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折射C .光的反射D .凸透镜成像3.下列现象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 )A . 观赏水中的鱼B . 用冰凸透镜取火C . 在树阴下躲太阳D . 雨后天空出现彩虹4.光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将( )A .增大B .减小C .保持不变D .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5.(2010.济宁)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水中塔B .水面“折”枝C .镜中花D .手影6..一个人沿马路行走时,经过一盏路灯,路灯照射的人影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应该是( )A .逐渐变长B .逐渐变短C .先变长,后变短D .先变短,后变长 7. (2010.湘潭)2009年7月,我国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
产生日食的原因和下面示意图中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 )A .光的反射;a 区B .光的折射;b 区C .光的直线传播;a 区D .光的直线传播;b 区8. (2010.常州)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9.光在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是________.10.黑夜里手电筒射出的光,在空中通过的路线是直的,这个现象表明光在_______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如果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_______.11.(2010.桂林)如图所示,是我市的象征——象鼻山,我们能远远看到它,是由于光的传播的缘故;它在漓江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12.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你用图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1)正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反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13.(2010.芜湖)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请在图中确定成像仪上小孔O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若将蜡烛靠近成像仪少许,蜡烛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D2.A3.C4.B5.D6.D7.C8.C9.同一种均匀介质 3×108m/s. 10. 同一种均匀一般会发生改变 11.直线反射 12.(1)让激光笔由笔直塑料吸管的一端射入,可以看到塑料吸管的另一端口射出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