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学期课外古诗背诵篇目1牧童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课外古诗背诵篇目1牧童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课外古诗背诵篇目1牧童](https://img.taocdn.com/s3/m/4ba21e33376baf1ffc4fad7f.png)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课外古诗背诵篇目1牧童----唐—刘驾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2瀑布---唐—施肩吴豁开青冥颠,写出万丈泉.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3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4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5客晓----清--- 沈受宏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
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
6听筝—唐--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7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8盆池---唐-- 杜牧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9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10玉阶怨 ---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11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化子岗---唐-- 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13江行无题---唐--钱起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14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5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6赠范晔---南北朝--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17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8“长干曲【其二】 ---唐--崔颢。
二年级上古诗必背20首
![二年级上古诗必背20首](https://img.taocdn.com/s3/m/9d05de1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6.png)
二年级上古诗必背20首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背诵古诗是学习语文、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方式。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二年级上必背的 20 首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在寒冷的冬天,墙角有几枝梅花独自开放。
远远望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阵阵幽香传来。
这首诗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坚强品质。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有路人向他问路,他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生怕惊动了鱼儿。
生动地描绘出小孩子的天真可爱。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展现出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充满了奇妙的想象。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关于牧童的古诗有哪些二年级
![关于牧童的古诗有哪些二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befc1cf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3.png)
关于牧童的古诗有哪些二年级1.描写牧童的诗有哪些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雷震《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吕岩《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栖蟾《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黄庭坚《牧童》:“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李涉《牧童词》:“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袁枚《题画》:“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
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刘驾《牧童》:“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2.关于牧童的古诗句1. 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 所见清代: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 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 村晚宋代: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5. 牧童唐代:刘驾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6. 牧童唐代:卢肇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7. 山中唐代:李涉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参考资料古诗文网:/search.aspx?value=%E7%89%A7%E7%A B%A53.牧童的古诗句1.《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译: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含有牧童的古诗
![含有牧童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660c9e3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4.png)
含有牧童的古诗
含有牧童的古诗如下:
1、牧童歌笑牛羊下,太古淳风尽属他。
——《秋日山行》
翻译:远远的传来嘹亮欢快的歌声,原来傍晚放牛的小牧童归来了。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代雷震《村晚》
翻译: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3、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唐代卢肇《牧童》
翻译:谁能比得上牧童的心境呢,他趴在牛背上睡着,周围满是秋声。
4、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唐代吕洞宾《牧童词》翻译: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
牧笛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
5、东风放牧出长坡,谁识阿童乐趣多。
——宋代周敦颐《牧童》
翻译:春风吹拂,活泼可爱的小牧童赶着牛儿,爬上长长的山坡。
抓蚂蚱,捕蜻蜓,春天的田野里,乐趣多多。
《牧童》原文及翻译赏析
![《牧童》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91564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3.png)
《牧童》原文及翻译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牧童》原文及翻译赏析《牧童》原文及翻译赏析《牧童》原文及翻译赏析1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古诗《牧童》01
![古诗《牧童》01](https://img.taocdn.com/s3/m/c76b076801f69e3143329483.png)
优美 恬静
表现出牧童的 天真.悠闲. 自在.无拘无束
探究练习: 自由读读,说说你从牧童 这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童 年生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说说你对这种童年生活的 感受。
小结:
《牧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童 真、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牧童,让 我们体会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和对美 好童年生活的无尽怀念。
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 童
吕 岩(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Hale Waihona Puke 吕岩,字洞 宾,唐代京兆人。 咸通举进士,曾 两为县令。值黄 巢起义,携家入 终南山学道,不 知所终。是传说 中的逍遥大仙。
创意作业:【牧童——吕岩】改写
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草原上,碧草茫茫,远处,几棵树挺 立在草原上,像一个个守护草原的卫士。这时,一阵风萧萧地吹过, 原本毫无生气的草原舞动了起来,不时发出“刷刷”的响声,就像 一个个绿色跳跃的精灵正给这舒缓宁静而又迷人的月夜奏上一曲动 听的“夜曲” 远处,有一个隐隐约约的身影躺在草地上。原来那是一个牧童 ,刚刚吃完饱饭,就连身穿的那件蓑衣也没脱,一边吹奏着笛子, 一边看着这美丽的夜景,那声声悠扬悦耳的笛子声传遍了整个草原 ,给原本只有自然气息的“夜曲”增加了一份幽雅……时间飞快地 流逝着,原本明亮皎洁的月亮现在只剩下一点微弱的暗光,“精灵 ”们继续演奏着,但现在的速度比之前的更为幽雅了,而那位牧童 ,拿着他那支笛子,躺在草地上安然入睡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 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
二年级古诗40首考级(注音注释版)
![二年级古诗40首考级(注音注释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c2b8f749649b6648d7476b.png)
白天锄草在田里,夜晚搓麻在家中,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译文〗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昨日入城市,
ɡuīlái lèi mǎn jīn。
归来泪满巾。
biàn shēn luóqǐzhě,
遍身罗绮者,
búshìyǎnɡcán rén。
不是养蚕人。
qiánɡjiǎo shùzhīméi,
墙角数枝梅,
línɡhán dúzìkāi。
凌寒独自开。
yáo zhībúshìxuě,
遥知不是雪,
wéi yǒuàn xiānɡlái。
21.《逢入京使》唐岑参
22.《菊花》唐黄巢
23.《送别》隋朝民歌
24.《春日》宋秦观
ɡùyuán dōnɡwànɡlùmàn màn
故园东望路漫漫,
shuānɡxiùlónɡzhōnɡlèibùɡān
双袖龙钟泪不干。
mǎshànɡxiānɡfénɡwúzhǐbǐ
马上相逢无纸笔,
pínɡjūn chuán yǔbào pínɡān
山花红紫树高低;
shǐzhīsuǒxiànɡjīnlónɡtīnɡ,
始知锁向金笼听,
bùjílín jiān zìzɑi tí。
不及林间自在啼。
〖译文〗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小学1-5年级课外古诗及名著阅读(东营市广饶县小学使用)
![小学1-5年级课外古诗及名著阅读(东营市广饶县小学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7f5936730b1c59eef8c7b480.png)
一、小学各学期古诗背诵篇目(一)一年级上册(10首)1、课文:《山村》宋邵雍《画》唐王维《静夜思》唐李白2、课后或语文园地:《咏鹅》唐骆宾王《画鸡》明唐寅《悯农》(锄禾日当午)唐李绅3、增补:《登鹳雀楼》唐王之焕《古朗月行》唐李白《梅花》宋王安石《江南》汉出自《乐府诗》(二)一年级下册(10首)1、课文:《春晓》唐孟浩然《村居》清高鼎《所见》清袁枚《小池》南宋杨万里2、增补:《长歌行》(节录)汉《乐府诗》《悯农》(春种一粒粟)唐李绅《春夜喜雨》唐杜甫《鸟》唐白居易《华山》宋寇准《江上渔者》宋范仲淹(三)二年级上册(15首)1、课文:《赠刘景文》宋苏轼《山行》唐杜牧《回乡偶书》唐贺知章《赠汪伦》唐李白2、增补:《夜宿山寺》唐李白(全文)《山中》唐王勃《山间问答》唐李白《回乡偶书》(离别家乡岁月多)唐贺知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鹿柴》唐王维《风》唐李峤《送兄》唐七岁女童《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田园乐》唐王维《井梧吟》唐薛郧(四)二年级下册(15首)1、课文:《草》唐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望庐山瀑布》唐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唐杜甫2、增补:《早发白帝城》唐李白《塞下曲》唐卢纶《江雪》唐柳宗元《乐游原》唐李商隐《凉州词》唐王翰《出塞》唐王昌龄《绝句》(迟日江山丽)唐杜甫《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惊雪》唐陆畅《元日》宋王安石《题诗后》唐贾岛(五)三年级上册(20首)1、课文:《夜书所见》宋叶绍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望天门山》唐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2、课后或语文园地:《小儿垂钓》唐胡令能(全文)《山居秋暝》唐王维《绝句》(江碧鸟逾白)唐杜甫《江南春》唐杜牧《游山西村》宋陆游《庆申正月游齐安》宋王安石3、增补:《渔歌子》唐张志和《赠花卿》唐杜甫《竹里馆》唐王维《示儿》宋陆游《敕勒歌》北朝民歌《秋夕》唐杜牧《枫桥夜泊》唐张继《滁州西涧》唐韦应物《别董大》唐高适《墨梅》元王冕(六)三年级下册(20首)1、课文:《咏柳》唐贺知章《春日》宋朱熹《乞巧》唐林杰《嫦娥》唐李商隐2、课后或语文园地:《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雨过山村》唐王建《曲江二首》(朝回日日典春衣)唐杜甫《破阵子》北宋晏殊《游子吟》唐孟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望月怀远》唐张九龄3、增补:《春日》宋秦观《观书有感》宋朱熹《石灰吟》明于谦《采桑子》宋辛弃疾《清明》唐杜牧《明日歌》清钱鹤滩《寒食》唐韩翃《寻隐者不遇》唐贾岛(七)四年级上册(20首)1、课文:《题西林壁》宋苏轼《游山西村》宋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2、课后或语文园地《过故人庄》唐孟浩然3、增补:《月夜忆舍弟》唐杜甫《西江月》南宋辛弃疾《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峨眉山月歌》唐李白《过零丁洋》宋文天祥《题临安邸》宋林升《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兰溪棹歌》唐戴叔伦《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桃花溪》唐张旭《春日偶成》宋程颢《池上》唐白居易《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七步诗》魏曹植《秋浦歌》(其十四)唐李白(八)四年级下册(20首)1、课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望洞庭》唐刘禹锡《忆江南》唐白居易《乡村四月》宋翁卷《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宋范成大2、课后或语文园地《使至塞上》唐王维《将至桐城》清王士禛《登快阁》宋黄庭坚《鹧鸪天·送人》宋辛弃疾《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饮酒》(结庐在人境)晋陶渊明《鸟鸣涧》唐王维《题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约客》宋赵师秀《社日》唐王驾《村夜》唐白居易3、增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凉州词》唐王之涣(九)五年级上册(20首)1、课文:《泊船瓜洲》宋王安石《秋思》唐张籍《长相思》清纳兰性德2、课后或语文园地《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唐杜甫《劝学》唐颜真卿《西江夜行》唐张九龄《梦李白·其二》唐杜甫《灞上秋居》唐马戴《随园诗话》清袁枚《长安春望》唐卢纶《鹧鸪天》宋刘著《座右铭》唐陈子昂《卜算子·咏梅》毛泽东3、增补:《房兵曹胡马》唐杜甫《马诗》唐李贺《过分水岭》唐温庭筠《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唐刘禹锡《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冬景》宋苏轼《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禛(十)五年级下册(20首)1、课文:《牧童》唐吕岩《舟过安仁》宋杨万里《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2、课后或语文园地:《浪淘沙》唐刘禹锡《满江红》宋岳飞《偶成》宋朱熹3、增补:《登飞来峰》宋王安石《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清龚自真《竹石》清郑板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宿建德江》唐孟浩然《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唐王昌龄《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乌衣巷》唐刘禹锡《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夏日绝句》宋李清照《如梦令》宋李清照《卜算子·咏梅》宋陆游二、小学各学期大量阅读书目(一)一年级上册《我有友情要出租》(台湾)方素珍《神奇校车——海底探险》《晚安,小月亮》(英国)安德烈.德翰《树真好》贾尼思.梅.伍德里(二)一年级下册《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调皮的日子》秦文君《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王一梅《新十万个为什么》(三)二年级上册《安徒生童话》《笨狼的故事》《长袜子皮皮》《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四)二年级下册《格林童话故事全集》《木偶奇遇记》《中国寓言故事精选》《乌丢丢的奇遇》(五)三年级上册《小飞侠彼得潘》《绿野仙踪》《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格列佛游记》(六)三年级下册《夏洛的网》《皮皮鲁和幻影号》《樱桃沟的春天》《窗边的小豆豆》(七)四年级上册《霹雳贝贝》《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国古代神话.》《上下五千年》(八)四年级下册《草房子》《古堡里的月亮公主》《爱的教育》《史记经典故事》(九)五年级上册《轮椅上的梦》《毕淑敏作品精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十)五年级下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稻草人》《昆虫记》《骑鹅历险记》。
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小学
![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5da9f86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7.png)
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小学《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小学》这是优秀的古诗词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牧童逮狼(清代-蒲松龄)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
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
其一童嗥(háo)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qū)彼,号抓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zhǐ),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yǎn)奄僵卧,久之不动。
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2、道中逢牧童跨牛者(宋代-李流谦)田空已不耕,草瘦尚可齕。
搰搰一岁劳,昨此休顷刻。
阿童拍腹卧,短箠听驱策。
早晚穑事动,努力进刍粒。
3、牧童【唐代: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牧童词【唐代:储光羲】不言牧田远,不道牧陂深。
所念牛驯扰,不乱牧童心。
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
方将忧暑雨,亦以惧寒阴。
大牛隐层坂,小牛穿近林。
同类相鼓舞,触物成讴吟。
取乐须臾间,宁问声与音。
5、满江红·牧童【朝代:宋代|作者:王质】落尽斜阳,尚有些、断霞残影。
甚弯环、东溪西巷,南岩北岭。
行熟更教羊引著,睡浓却被鸦惊醒。
渐孤村、树暗颤山_,霜风冷。
人世里,嫌他蠢。
牛背上,输他稳。
但芒鞋一纟两,蓑衣一领。
五脏荒陂蔬荐口,双_幽崦花漫顶。
虽云乌、月黑路蒙笼,何曾窘。
6、次韵和真长四季牧童其二【朝代:宋代|作者:黄庶】晓牧侵星大暑天,昼寻芳树绿阴眠。
惜牛不使冲残日,归带黄昏饮小川。
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小学这篇文章共1765字。
儿童诗:《牧童》全文及注释
![儿童诗:《牧童》全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ec75a5c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e.png)
【导语】吕岩,也叫做吕洞宾。
唐末、五代道⼠。
名□(⼀作□),号纯阳⼦,⾃称回道⼈。
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仙之⼀。
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或“关右⼈”,元代以后⽐较⼀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西芮城)⼈,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东东平)⼈。
牧童 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卧⽉明。
译⽂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
注释 牧童:放⽜放⽺的孩⼦。
铺:铺开。
横野:辽阔的原野。
弄:逗弄,玩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草或棕⽑编织成的,披在⾝上的防⾬⽤具,⽤来遮风挡⾬。
卧⽉明:躺着观看明亮的⽉亮。
赏析 ⾸句“草铺横野六七⾥“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葱茏。
⼀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
草场的宽阔⽆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个场景。
第⼆句“笛弄晚风三四声。
”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弄”字,更显出了⼀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笛声的悠扬悦⽿,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境。
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这⾥的“六七⾥”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笔锋⼀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末句“不脱蓑⾐卧⽉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
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困来即眠,⽆牵⽆挂,⾃由⾃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诗⼈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也可能是欣赏⽉⾊。
诗⼈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限的想象空间。
全诗展⽰了⼀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和明⽉。
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精选
![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9b9751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5.png)
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精选
《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精选》这是优秀的古诗词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牧童【朝代:唐代|作者:隐峦】
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
朝阳未出众山晴,
露滴蓑衣犹半湿。
二月三月时,平原草初绿。
三个五个骑羸牛,前村后村来放牧。
笛声才一举,
众稚齐歌舞。
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骑牛又归去。
2、牧童辞【朝代:宋代|作者:张玉娘】
朝驱牛,出竹扉,平野春深草正肥。
暮驱牛,下短陂,谷口烟斜山雨微。
饱采黄精归不饭,倒骑黄犊笛横吹。
3、牧童【朝代:宋代|作者:释重显】
呕啊唱与那鸣咿,百草拈来鬭不知。
日晚骑牛未归去,指前坡笑又嘘嚱。
4、牧童【朝代:宋代|作者:释正觉】
水牯老行步稳,蓑郎痴歌笑繁。
物外初无尘滓,胸中别有丘园。
5、次韵和真长四季牧童其一【朝代:宋代|作者:黄庶】
怯雨宜晴不识愁,去随青草牧春牛。
无人古路歌兼笑,归去山花插满头。
6、牧童曲【朝代:宋代|作者:李复】
牧童喜晴卧溪曲,群牛互鬭残我竹。
惊起旁行不肯来,闻呼却走如生鹿。
园夫奋詈辱其翁,老翁操棰自驱逐。
牛奔冲狂乱坏篱,补篱更剪溪边木。
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精选这篇文章共1201字。
关于儿童放牧的诗句
![关于儿童放牧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3b6111c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a.png)
关于儿童放牧的诗句1.【描写放牧的古诗】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赠野童唐·韦庄羡尔无知野性真,乱搔蓬发笑看人.闲冲暮雨骑牛去,肯问中兴社稷臣.牧童唐·栖蟾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牧童词唐·张籍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司家截尔头上角!”牧童词唐·李涉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牧童唐·隐峦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朝阳未出众山晴,露滴蓑衣犹半湿.二月三月时,平原草初绿.三个五个骑羸牛,前村后村来放牧.笛声才一举,众稚齐歌舞.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骑牛又归去.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2.描写儿童放牧归来吃晚饭不脱衣服睡觉的诗句和儿童借风使船的诗句《牧童》唐代: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释义;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释义: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扩展资料:1、钟傅原本是一个书生,因李宪推荐做了兰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顺,多次被降职。
钟傅在镇守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县)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
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钟傅不信。
牧童应道人之请,即兴作下此诗。
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必背《三字经》及古诗简析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必背《三字经》及古诗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481296a5e9856a5712602d.png)
二年级上学期必背《三字经》及古诗简析课外必背必背《三字经》内容《三字经》链接网址/19.htmlrén zhī chūxìng běn shàn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注释】人:泛指众人。
初:初生,刚出生的时候。
性:性情,本性。
本:根本,原来。
相近:相去不远。
习:后天的习惯。
远:相差太远。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话。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注释】苟:如果、假如。
乃:于是。
迁:变化。
道:方法、道理。
贵:注重、重视。
以:在于。
专:专心致志。
xī mèng mǔzé lín chǔzǐbù xuéduàn jī zhù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注释】昔:从前。
《牧童》古诗文赏析
![《牧童》古诗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f3d86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4.png)
《牧童》古诗文赏析这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这里的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家户户都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一颗鲜红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蓝色的天空中,已经玩耍了一天的它热得满脸通红,脸上似乎滚落下了一滴滴晶莹剔透的汗珠。
它却依然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把天和地全部都笼罩在里面,好像是一个圆滚滚的大火球一样,精神依旧是那么得抖擞,好像是一个希望能够整日玩耍的顽皮小孩子一样,恋恋不舍地对人们说着“再见”,慢慢地向下移动着。
这夕阳下的草原显得更加美丽。
辽阔的草地更加浓绿,似乎是一幅生动逼真的水墨画那样,绿得又像是一大块翡翠。
小草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摆着自己娇小柔弱的身躯,似乎在欢快地舞蹈。
一大片舞蹈的绿草,又像是广阔的绿色海洋中来回起浮的波浪,是那么得和谐。
突然,在这片原本寂静的大草地上,传来一阵阵清脆动听的笛声。
那笛声悠扬悦耳,随着微风慢慢地飘来。
连地上的绿草似乎也陶醉起来,停止舞动自己的小身体,静静地抬起头来,细心倾听着这笛声中的每一个音符。
这悦耳的笛声时而快,时而慢,时而缓,时而舒,时断时续的',仿佛是神奇的大自然谱的曲,唱的歌,十分动听。
只见,在草地的深处慢慢地走出了一头老黄牛,一个顽皮淘气的小牧童坐在老黄牛踏实的后背上,手中拿着一支长长的木笛,放在嘴唇边上轻轻地吹着小曲儿,自己也陶醉在这美妙的笛声之中。
小牧童刚刚在农田中辛苦地干了一天活儿后,终于放牧归来。
他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自己的家门口前,敲了敲木门后,一位老妇人急忙打开了门。
小牧童也连忙牵着老黄牛走进屋里,和家人们一起坐在餐桌旁吃起了晚饭,亲切愉快地谈论起自己这一天的所见所闻。
吃饱了饭后,已是黄昏了。
小牧童瞧见天色渐晚,又急急忙忙地出了家门,再次来到碧绿的大草地上。
他现在累得筋疲力尽,连身上穿着的蓑衣也不脱,就一头钻进柔软的草垛子里,望着天空中皎洁的大玉盘似的月亮,躺在草地里休息了。
这就是“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声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二年级上13 古诗两首
![二年级上13 古诗两首](https://img.taocdn.com/s3/m/9db150acb0717fd5360cdc58.png)
心想
捉 正在鸣叫的知了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蝉:又名知了。
雄蝉近腹的基部 有鼓膜,震动膜 时能发出响亮的 声音。
振:振动
林:树林
樾:树荫 捕:捉
意欲:想要
立:停下来站在那儿
拓展练习:
1、请你为课文中的插图配写《所见》 的古诗,书写一定要漂亮哦!
2、再读读更多描写夏日风情的小诗。如 《小池》、《池上》和《江南》。 3、结合《古诗80首》,找寻更多描写 乡村生活的古诗,互相品读。
代表作有《宿新市徐公店》。
捕
晴 阴 蝉 露 立 柔 牧 惜 情 所
闭
池
请
池水
阴天
池塘 可惜
阴凉
爱惜
晴空 晴天
柔和
柔软
露水 露珠
惜 阴 晴 柔 露
爱惜 可惜 树阴 阴天 晴空 晴天 柔和 柔美 露水 露珠
珍惜 阴雨 晴朗 柔软 雨露
叹惜 阴阳 阴晴 柔弱 露出
新词理解
珍惜,爱惜
小池
映照在水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shī
诗
古诗 诗人 诗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í n
林
树林 森林 竹林
tónɡ
童
儿童 童话 儿童节
huánɡ
黄
黄牛 黄色 炎黄子孙
bì
闭
关闭 闭眼 闭路电视
lì
立
站立 立正 起立
• • • • • • • • • •
所 牧 捕 蝉 闭 立 诗 林 童 黄
所以 所有 所用 处所 牧童 放牧 牧草 牧羊 捕虫 捕捉 逮捕 追捕 蝉鸣 鸣蝉 蝉衣 蝉翼 关闭 闭嘴 闭路电视 立正 站立 倒立 立马 诗歌 古诗 诗人 诗意 树林 山林 森林 园林 儿童 童话 童年 牧童 金黄 黄色 黄瓜 黄金
二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16首)
![二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16首)](https://img.taocdn.com/s3/m/588e8d3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6.png)
二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16首)二年级上册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16首)1.开学第一诗1首2.秋天冬天诗3首3.儿童生活诗3首4.祖国山河诗3首5.抒发情怀诗3首6.传统节日诗3首开学第一诗劝quàn 学xué唐táng·颜yán 真zhēn 卿qīng三sān 更gēng 灯dēng 火huǒ五w ǔ更gēng 鸡j ī,正zhèng 是s h ì男nán 儿ér 读d ú书s h ū时s h í。
黑h ēi 发f à不b ù知z h ī勤q ín 学xué早zǎo,白b ái 首shǒu 方fāng 悔h u ǐ读d ú书s h ū迟c h í。
【诗意】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1.山shān 中zhōng唐táng ·王wáng 维wéi荆jīng 溪x ī白b ái 石s h í出chū,天tiān 寒hán 红hóng 叶y è稀x ī。
山shān 路l ù元yuán 无w ú雨y ǔ,空kōng 翠c u ì湿s h ī人r én 衣y ī。
【诗意】荆溪潺chán 湲yuán 流过,露出了磷l ín 磷l ín 白石,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
山间小路上本来没有下雨,但苍翠的山色却浓得仿佛要润湿了人的衣裳。
2.逢féng 雪xuě宿s ù芙f ú蓉róng 山shān 主z h ǔ人r én唐táng ·刘l i ú长cháng 卿qīng日r ì暮m ù苍cāng 山shān 远yuǎn ,天tiān 寒hán白b ái 屋w ū贫p ín 。
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
![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db9def08910ef12d2bf9e713.png)
小学二年级必背古诗1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 《词》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 《词》王翰(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 《赠汪伦》白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 《绝句》(其三)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渔歌子》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7 《池上》白居易(唐)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8 《江南春》杜牧(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9 《乡村四月》翁卷(南宋)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 《所见》袁枚(清)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1《鸟鸣涧》王维(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咏露珠》唐·韦应物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出塞》唐王昌龄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蚕妇》宋愈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独坐敬亭山》唐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七步诗》三国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题西林壁》宋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赠汪伦》唐白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小学二年级古诗
![小学二年级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7a84f274b307e87101f696d3.png)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参考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振林樾。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意欲捕鸣蝉,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忽然闭口立。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注释】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赏析】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
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知了,知了,知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
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奇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
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吧1小池【参考译文】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有蜻蜓立上头。
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牧童
![牧童](https://img.taocdn.com/s3/m/73b11407ba1aa8114431d96a.png)
趣童 事年
……
牧 童
吕 岩(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
字“洞宾”,世 传“八仙”之一。曾 重“进士”,当过两 次县令。他曾遇农民 起义,在兵荒马乱中 带领家人逃跑,过着 艰难的生活。传说他 到山中学道,不知所 终。
牧 童
吕 岩(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 一笛一蓑衣。
(宋)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牧童放牧归来, 吃饱了饭后已 是黄昏。他连 蓑衣都没脱, 就躺在草地上 看天空中的明 亮的月亮。
月卧 明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 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 淡泊,无牵无挂,自由自在 的生活的思想感情。
牧 童
吕 岩(唐)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铺:铺开。 横野:辽阔的原野。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诗意: 广阔的原野铺满了青青的野草,笛声逗 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
牧童
![牧童](https://img.taocdn.com/s3/m/81dc6cf2aef8941ea76e05e0.png)
卧 月明
不脱蓑衣卧月明
不脱蓑衣躺月明
不脱蓑衣
卧 月明
练习:
是我夜晚的一盏灯; 是我最舒服的大床,深 深吸一口气,呵!闻 到 ; 是我 的被子; 是最温 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 我;耳边传来我最喜欢 的小夜曲,你听, 有 、 ,还 有 ,它们都在为 我唱歌呢!
牧
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
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草铺 横野 六七里
● ● ● ●
一碧千里的原野就像
。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
一个
晚风三四声
的牧童
笛弄晚风三四声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
● ● ● ●
一碧千里的原野,就像
。
牧童骑在牛背上不停地逗弄着笛子, 那笛声 。 放牧归来, 牧童吃过晚饭,连蓑衣也不脱,就 这样卧在原野上,多么 。
〔唐〕吕岩(约公元 八七四年前后在世) 进士,当过两次县令。 正遇到农民起义,兵 荒马乱,带领家人逃 亡,过着颠沛流离的 生活。传说到山中学 道,不知所踪。
牧
课后作业:
1、把《牧童》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2、背诵、默写《牧童》
牧
●
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 ●
suō
蓑
牧
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课外古诗背诵篇目1牧童----唐—刘驾
牧童见客拜,山果怀中落。
昼日驱牛归,前溪风雨恶。
2瀑布---唐—施肩吴
豁开青冥颠,写出万丈泉.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3弹琴---唐—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4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5客晓----清--- 沈受宏
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
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
6听筝—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7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8盆池---唐-- 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9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0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11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化子岗---唐--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13江行无题---唐--钱起
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14山中---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5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6赠范晔---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17华山---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8“长干曲【其二】 ---唐--崔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