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程标准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68学时
学分:4学分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开设单位:政法学院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2.课程说明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课程既是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针对本科层次特点,不仅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且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探索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理论研究前沿动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为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
本门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一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二是要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分析、认识和解
决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三是争取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结合不断发展的经济实践进行理论创新,提出较系统的看法或创见;四是为学习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经济管理工作和经济问题研究工作的需要。
三、学时分配表
章序章题讲授学时实践学时小计导论 4 4
1 商品 6 6
2 货币 6 6
3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6 2 8
4 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化 4 4
5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3 3
6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 3
8 市场经济体制 4 4
9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 4 4
9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6 2 8
10 对外经济开放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4 4
11 社会总供求和国家宏观调控 4 4
12 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 4 4
13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 6 合计64 4 68
课堂讲授与专题讨论相结合。课堂讲授主要完成教学大纲的内容;专题讨论,选择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专题组织学生讨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考核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五级分制();两级分制()
成绩构成:总成绩=平时考核(10)%+中期考核(20)%+期末考核(70)%
本文
导论
教学目标:
1.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2.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3.明确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与政治经济学的出现。古典政治经济学。庸俗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三要素。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及其构成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方法和意义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教法建议:
讲授法
考核要求:
1.识记:物质资料生产;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规律。
2.领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的三个简单要素;生产关系“四环节”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规律的类型。
3.应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参考书目:
[1]张维达、谢地、宋冬林,《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
[2]吴树青、逄锦聚、洪银兴、林岗,《政治经济学》,高等教学出版社,2004版。
[3]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一章商品
教学目标:
1.了解商品经济及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2.掌握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运动。
3.理解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的含义。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的含义。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
个别劳动时间的含义。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含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交换比例。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四、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