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部环境保护管理作业指导书
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作业指导书
![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5f8e18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b.png)
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任务 (4)第2章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基础知识 (4)2.1 环境科学概述 (4)2.2 环境工程概述 (5)2.3 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5)第3章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 (5)3.1 水环境污染源分析 (5)3.1.1 工业污染源 (5)3.1.2 农业污染源 (5)3.1.3 城市生活污染源 (6)3.1.4 其他污染源 (6)3.2 水环境治理技术 (6)3.2.1 废水处理技术 (6)3.2.2 废水回用技术 (6)3.2.3 河流湖泊治理技术 (6)3.2.4 地下水保护技术 (6)3.3 水环境保护措施 (6)3.3.1 环境监管政策 (6)3.3.2 污染防治措施 (6)3.3.3 生态修复与保护 (6)3.3.4 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 (7)3.3.5 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 (7)第4章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 (7)4.1 大气环境污染源分析 (7)4.1.1 工业排放 (7)4.1.2 交通排放 (7)4.1.3 生活排放 (7)4.1.4 自然源 (7)4.2 大气环境治理技术 (7)4.2.1 燃烧净化技术 (7)4.2.2 吸附与吸收技术 (7)4.2.3 冷凝与膜分离技术 (8)4.2.4 生物净化技术 (8)4.3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8)4.3.1 优化产业结构 (8)4.3.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4.3.3 强化污染源治理 (8)4.3.4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8)4.3.5 加强监测预警能力 (8)4.3.7 强化宣传教育 (8)第5章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理处置工程 (8)5.1 固体废物分类与特性 (8)5.2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9)5.3 固体废物处置技术 (9)5.4 固体废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 (9)第6章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 (10)6.1 噪声与振动污染源分析 (10)6.1.1 噪声污染源 (10)6.1.2 振动污染源 (10)6.2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10)6.2.1 噪声控制技术 (10)6.2.2 振动控制技术 (10)6.3 噪声与振动控制措施 (10)6.3.1 噪声控制措施 (11)6.3.2 振动控制措施 (11)第7章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 (11)7.1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1)7.1.1 生态系统退化现状 (11)7.1.2 生态环境影响因子 (11)7.1.3 生态环境风险评估 (12)7.2 生态环境治理技术 (12)7.2.1 治理技术概述 (12)7.2.2 生物治理技术 (12)7.2.3 物理治理技术 (12)7.2.4 化学治理技术 (12)7.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2)7.3.1 生态保护规划 (12)7.3.2 生态修复工程 (12)7.3.3 生态环境监测 (12)7.3.4 生态环境法规与政策 (12)7.3.5 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13)第8章环境监测与评价 (13)8.1 环境监测技术 (13)8.1.1 监测项目与指标 (13)8.1.2 监测方法 (13)8.1.3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13)8.2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3)8.2.1 单项评价 (13)8.2.2 综合评价 (13)8.2.3 模型评价 (14)8.3 环境监测与评价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 (14)8.3.1 环境规划与管理 (14)8.3.3 环境污染治理 (14)8.3.4 环境风险评价 (14)8.3.5 环境保护设施运行与维护 (14)第9章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管理 (14)9.1 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14)9.1.1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14)9.1.2 项目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14)9.1.3 项目管理的方法与工具 (14)9.2 环保工程设计与管理 (15)9.2.1 环保工程设计原则 (15)9.2.2 环保工程设计内容 (15)9.2.3 环保工程设计管理 (15)9.3 环保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15)9.3.1 环保工程招投标 (15)9.3.2 环保工程合同管理 (15)9.3.3 环保工程合同争议处理 (15)第10章典型案例分析 (15)10.1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案例 (15)10.1.1 案例背景 (15)10.1.2 治理措施 (16)10.1.3 治理成效 (16)10.2 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案例 (16)10.2.1 案例背景 (16)10.2.2 治理措施 (16)10.2.3 治理成效 (16)10.3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案例 (16)10.3.1 案例背景 (16)10.3.2 治理措施 (17)10.3.3 治理成效 (17)10.4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案例 (17)10.4.1 案例背景 (17)10.4.2 治理措施 (17)10.4.3 治理成效 (17)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HSE作业指导书
![HSE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37a56d26529647d272852cc.png)
破坏地下原有设施如:管线、电缆等。
1、与业主联系搞清地下原有设施分布状况;
2、与业主一起监视施工;
3、配备急救箱、通讯联络及交通工具;
2
机械伤害
驾驶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
管沟塌方
穿戴齐全劳保用品,戴安全帽,设监护人。
4
楼房施工
穿戴齐全劳保用品,戴安全帽,设监护人
3)吊装、运管风险分析
序号
危险、危害的识别
e)负责本队生产设备、安全环保设施、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状态,指导职工正确使用灭火器材等;
g)负责抓好本队岗位练兵活动的开展;组织各项演练活动,表扬先进,总结经验。
4.3.2.5技术干部职责
a)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积极工作;
4.1.1 HSE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管理;
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4.1.2 HSE控制指标、目标
指标
工业管理指标:死亡事故为0;职业病患者为0;重大工程事故为0。
交通管理指标:重大交通事故为0;交通重伤亡事故为0。
消防管理指标:火灾事故为0,火警为0。
设备管理指标:上报设备事故为0;设备完好率≥93%。
4.3.2.2经理职责
a)负责本单位全面工作;
b)各基层队(班)的设置、人员分工,协调各项工作;
c)负责抓好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制度落实工作;
d)配合支部书记抓好本单位的党建工作和职工队伍管理;
e)负责本单位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及实施,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f)抓好员工的技术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队伍的技术素质;加强员工的HSE培训,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不断增强员工安全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3aba4b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f.png)
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一、环境保护管理目标1、环境管理方针在工程施工、完工及修补任何缺陷的过程中,始终遵守国家和工程所在地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和规程2、环境管理目标、指标:二、环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环境保护部为日常管理部门。
真正从制度上、组织上、经济上建立起完善的环保体系,确保各项环保工作落实到位。
遵循“遵守法规,减少污染、减尘降噪、持续改进”的环境保护方针,按照ISO14001标准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定期不定期地召开环境保护会议。
研究加强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并贯穿于整个施工生产,逐级签订环境保护责任合同,使各级明确自己的环保目标,制定好各自的环保规划,达到全员参与,全面贯彻的目的。
环境保护体系机构图如下三、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根据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编制项目环境管理方案,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建立项目环境管理体系,明确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制度,对所有参与体系人员进行相应的培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流动巡查环保监督员副组长:项目工程师环境保护现场负责人:工长各施工作业点环保监督员班组长(兼环保监督员)训。
1、环境保护责任制度1.1、项目经理是项目环境管理体系的总负责人;1.2、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环境管理要素识别、环境管理方案负责;1.3、项目现场管理部对施工现场环保管理具体实施负责;1.4、项目质量总监、安全总监为施工现场环保管理体系运行的主管;1.5、项目部各有关部门和各专业施工班组是施工现场环保措施的执行者,负责各施工区域内环保措施的落实和具体管理工作。
2、环境因素的识别与分析在工程施工期间有效控制现场的扬尘、噪音等污染,防止污染现场外围路面等是本工程环境控制的要点。
开工伊始,首先识别施工生产中将要出现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其会造成的影响,针对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建立环境保护制度,详见项目重大环境因素识别与分析一览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环境保护)
![施工作业指导书(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a49ee9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0.png)
施工作业指导书(环境保护)标题:施工作业指导书(环境保护)引言概述:施工作业指导书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护环境、遵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制定的一份文件。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施工前的环境保护准备1.1 检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在施工前,应仔细检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了解施工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根据评价报告的内容,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得以落实。
1.2 制定环境管理计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制定环境管理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环境保护目标、具体措施和责任分工等内容。
同时,要确保环境管理计划与工程施工计划相衔接,实现环境保护与施工的有机结合。
1.3 安排环境保护培训在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措施和应急处理等。
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能,确保施工作业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
二、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2.1 防止扬尘污染在施工现场进行喷水降尘,覆盖裸土地面,减少扬尘的产生。
同时,对于扬尘较为严重的施工工艺,如拆除建筑物等,应采取湿法施工,降低扬尘污染的风险。
2.2 控制噪声污染采取噪声防护措施,如安装隔音设备、合理调整施工时间等,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对于噪声较大的施工工艺,如挖掘机械作业等,应采取隔音屏障等措施,有效控制噪声污染。
2.3 处理废弃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妥善处理。
可采用分类垃圾桶、专门收集设施等方式,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存放。
对于有害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专门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施工后的环境保护工作3.1 环境监测与评估施工完成后,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估,评估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通过监测数据和评估结果,评估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
3.2 进行环境修复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地方,进行环境修复工作。
环水保作业指导书
![环水保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adc869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c.png)
环水保作业指导书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和交通部规章制度。
2、本项目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等。
3、交通部与地方政府对公路建设的商谈纪要及实施协议等。
4、宁夏公路管理局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工作指南。
5、公司工程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二、编制原则本着节约资源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保护林地耕地;搞好六盘山地区施工项目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少破坏脆弱生态环境;支持景点保护。
三、适用范围宁夏路桥东毛高速A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所辖工程区域。
四、具体内容1、自然资源保护①提高每位施工人员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意识,注意保护施工区域植被,严禁随意铲除地表植被和林木。
②禁止随意开辟施工道路及场地,禁止对施工区以外地区进行碾压和破坏,严格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
③施工便道选线、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耕地,保护原有植被。
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
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
④自然保护区内,禁止捕杀和减少干扰野生动物。
2、临时设施的环水保(1)总体要求①做到临时施工场地的优化布置。
便道、砼拌合站、及钢筋加工场地及生活区的设置要合理、紧凑,严禁随意搭建,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搅拌站等高噪音生产设施尽可能远离生活区。
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场地清理、土地平整,恢复原有地貌。
②施工场地周围预先开挖排水沟,做到排水畅通,场内不得积水、积污,应充分考虑其对原地面排水的影响,以免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
③施工场地设固定的垃圾桶或垃圾池,按标识分类投放,定期清理,不得乱扔、乱倒垃圾。
污水须经集中净化处理后排出,严禁将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直接排放至江河及其它水体中。
④施工场地和便道须定期洒水养护,避免产生扬尘。
生活区及施工场地周围植被严禁随意践踏和破坏,并在生活区和施工区设立植被宣传保护牌,时刻提醒每位施工人员。
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
![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849b73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a.png)
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环境保护是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行动指南,以促进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推广。
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确保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2.保障人类健康:环境污染和破坏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环境保护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3.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保护好现有资源,才能为未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三、环境保护的行动指南1.减少废物产生:合理消费,避免浪费,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如购物袋、塑料吸管等。
2.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积极参与废品回收,正确分类垃圾并进行再利用,降低资源消耗。
3.节约能源:关闭未使用的电器、灯光,合理使用空调、暖气等设备,选择能源效率较高的家电产品。
4.绿色出行:选择骑自行车、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5.植树造林:参与植树活动,增加绿地面积,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气质量。
6.节约用水: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及时修复漏水,避免浪费水资源。
7.保护野生动物:不猎捕、贩卖野生动物,不购买非法野生动物制品,共同维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8.环境教育与宣传: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活动和宣传,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挑战1.全球性问题: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各国需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
2.政策与法律保障:各级政府应制定并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3.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发展绿色技术、推广可再生能源等创新举措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4.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广泛宣传环保知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环境保护的合力。
五、结语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对下一代的承诺。
希望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学习,能够唤起学生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与参与,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环保工程作业指导书
![环保工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99b82a2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0.png)
环保工程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一:环保工程的概述环保工程是指在建设及运行过程中,通过使用合适的技术和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工程项目。
本指导书旨在为环保工程的实施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作业指导二:环保法规与政策环保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法规与政策。
在进行环保工程前,务必详细了解、熟悉并遵守本地区的环保法规与政策。
特别是关于废物处置、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相关法律要求。
如果不确定该遵守哪些法规,应向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咨询。
作业指导三:环保工程的设计与规划环保工程的设计与规划是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有效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与规划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选址要求: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避免选择水源保护区或防护区作为项目场地。
2.资源利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3.污染防控: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防控措施。
该项工作需委托专业的环境工程技术公司或研究机构进行评估和设计,确保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
作业指导四:环保工程的材料选择与采购环保工程实施过程中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在进行材料选择与采购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材料环保性能:材料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不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铅、汞、镉等。
特别是涉及到接触食品或饮用水的材料,其环保性能要求更高。
2.材料来源与采购: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的材料,如可再生材料或回收材料。
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确保采购的材料来源可靠,并符合环保要求。
作业指导五:环保工程的施工与监督环保工程的施工与监督环节是确保项目能够高质量、环保地完成的关键环节。
在施工与监督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施工组织:合理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明确环保工程要求,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项目安全环保现场管理作业指导书
![项目安全环保现场管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a2f3d0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b.png)
项目安全环保现场管理作业指导书一、前言在建设项目中,安全环保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关系到工程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为了确保项目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推进,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以便全面指导和规范项目安全环保现场管理工作。
二、安全环保管理的基本原则1.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项目的安全环保管理应得到项目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风气。
2. 预防为主、整改到位:对项目存在的安全环保风险和隐患,应采取预防措施,并及时整改。
3. 综合治理、分级管理:项目的安全环保管理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通过分层分级管理,将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
4. 安全第一、健康为先: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健康为先。
三、安全环保管理的基本内容1. 安全管理(1)制定安全管理制度:项目方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制定适合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
(2)加强人员培训:项目方应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
(3)设立安全监测设施:项目方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置相应的安全监测设施,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4)建立应急预案:项目方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2. 环境管理(1)制定环境保护方案:项目方应编制环境保护方案,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
(2)采取污染治理措施:项目方应采取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防止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的污染。
(3)节约资源:项目方应合理利用资源,提倡节约用水、用电等行为。
(4)加强环保监督:项目方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环保监督,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3. 现场管理(1)施工组织设计:项目方应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2)人员合理配备:项目方应按照施工规模和工程特点,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并保证其持证上岗。
(3)场地布置和周边保护:项目方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场地布置和周边保护,保证安全和环保。
(4)交通管理:项目方应制定施工交通管理方案,保证交通安全和顺畅。
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
![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751ae47be1e650e52ea995e.png)
中铁隧道集团武康二线二工区工区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一、生态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1.施工前对员工进行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培训,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使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降到最低。
2.合理规划施工用地,使生产、生活设施分布在征地范围以内,尽量不占用耕地,不破坏植被,不砍伐树木。
3.施工期间,所有成型的路基表面保持排水良好;排水沟渠保持畅通;开挖边坡及填方坡面,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处理。
4.工程完工后,拆除所有临时生产、生活设施,对租用地进行复耕,对路基、取土场和弃碴场进行防滑坡、坍方、积水等处理以防止水土流失。
5.对施工造成的永久裸露地表进行植被恢复处理(植草或播种草籽)。
植草区域表土覆盖厚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播种草籽区域草籽播种量平坡地不低于6g/m2,斜坡地不低于9g/m2。
二、大气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1.对施工作业和运输便道等易产生扬尘的地段定时洒水,对各类机械车辆定期维修,使产生的粉尘公害减至最小程度。
2.对易松散和易飞扬的各种建筑材料堆放于居住区的下风向处,并用彩条布或蓬布严密覆盖。
施工现场周围设立临时围档。
围挡高度符合合同要求。
确保对未铺砌地面、过道、施工区和多灰尘的堆料区表面保持湿润。
在运送和处理砂堆及类似材料时,对其实行洒水,在干燥有风的天气将贮存的材料湿润。
运输装置系统的输送带设置在挡风板内,运输装置端部和加料斗应围住以减少灰尘散发。
为了防止在装卸过程中产生散发灰尘,尽可能地降低开挖物体坠落的高度。
在集中搬运点从搬运系统对积满灰尘的材料进行卸货时,提供三面挡护,入口处设有柔性隔板的围栏。
现场内经常有车辆通行的区域铺路且应保持表面松散材料的洁净。
确保运输积有灰尘的材料出场的车辆装有侧板和尾板,运输出场的材料料应覆盖,覆盖应正确可靠且超出侧板和尾板边缘。
积有灰尘的材料在运输应前进行湿润。
如果筑堤/切坡完工后1-2周之内仍未铺设草皮,开挖和填筑区的外露斜坡将通过铺设塑料薄膜进行临时性保护。
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
![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7e6223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2.png)
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一)尊敬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环境保护课程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份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
希望通过这份指导书,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方法和措施。
请大家细心阅读以下内容,做好相应的作业。
一、什么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二、为什么要进行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十分重要,原因如下:1. 保护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物种群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状态。
环境保护可以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各种生物都能够正常生存和繁衍。
2. 保护健康:生活在恶劣环境中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如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
环境保护可以降低这些风险,保护人类健康。
3. 保护资源: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环境保护可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资源枯竭。
三、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1. 减少污染:减少污染是环境保护的核心任务之一。
大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减少工业和农业废气的排放,提倡清洁能源的使用,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等。
2. 保护水资源:水资源的保护非常重要。
大家应该节约用水,避免污染水源,保持河流和湖泊水质的清洁。
3. 保护大气环境:大气污染对人类和生物健康有很大危害。
大家要减少机动车使用,合理利用能源,尽量少烧柴,避免空气污染。
4.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助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大家要保护野生动植物,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四、作业要求根据以上内容,以“环境保护”的主题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内容可以包括你对环境保护的理解、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以及自己在生活中所采取的环保措施等。
注意语言流畅、思路清晰。
作业请按时上交。
本次作业的截止日期为下周三,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并及时上交。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祝大家学习进步!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二)尊敬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继续为大家提供关于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的环境保护老师。
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
![环境保护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b13ca88b90d6c85ec3ac6b9.png)
1 目的对重要环境因素和与之相关的运行、活动进行控制,以预防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常见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3 职责3.1 管理者代表统一组织对公司范围内环境污染预防与治理工作。
3.2 质保部负责编制本指导,并指导其正确实施。
3.3 事业部、部门和项目负责实施本指导书相关规定。
4 工作要求4.1 废弃物的控制4.1.1 总体要求4.1.1.1 适用于公司所有施工、生活、办公过程中产生的固态和半固态废弃物、液体废弃物、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的污染预防与管理工作。
4.1.1.2 综合部负责公司总部办公室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置与管理工作;物资中心负责公司库房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置与管理工作;项目负责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与管理工作。
4.1.2 废弃物分类4.1.2.1 废弃物一般可分为:可回收利用无毒无害废弃物,不可回收利用无毒无害废弃物,有毒有害废弃物。
4.1.2.2 公司常见的废弃物分类如下:可回收利用无毒无害废弃物:木材、钢材、水泥、纸张、空材料贮存桶、废密目网等;不可回收利用无毒无害废弃物:碎砖头、碎瓦块、碎混凝土块、碎石材、生活垃圾、过期散装水泥等;有毒有害废弃物:打印墨粉、色带、磁盘、电池、油桶、灭火器、塑料布、化工材料及包装物、玻璃丝布、铝箔纸、日光灯管、油手套、油棉纱、测温剂、涂改液瓶、复印机墨盒、复写纸、变质过期的化学稀料、油漆桶、聚苯板、聚脂板、涂料等。
4.1.3 废弃物标识4.1.3.1 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并在存放处用标牌或其它方式注明废弃物的种类、负责人。
4.1.3.2 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中的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4.1.4 废弃物的收集4.1.4.1 各产生废弃物的单位均应设置废弃物临时置放点,并在临时置放点配备有标识的废弃物容器(施工现场可回收、不可回收废弃物需建立密闭的存放场所)有害废弃物必须单独存放,防止再次污染。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作业指导书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67e584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2.png)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作业指导书第1章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概述 (3)1.1 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3)1.2 生态修复的目标与任务 (4)第2章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4)2.1 生态环境问题识别 (4)2.1.1 地质环境问题 (4)2.1.2 水环境问题 (5)2.1.3 大气环境问题 (5)2.1.4 土壤环境问题 (5)2.1.5 生物多样性问题 (5)2.1.6 生态景观问题 (5)2.1.7 环境风险问题 (5)2.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5)2.2.1 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5)2.2.2 水环境影响评价 (5)2.2.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5)2.2.4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6)2.2.5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6)2.2.6 生态景观影响评价 (6)2.2.7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 (6)第3章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6)3.1 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6)3.1.1 国家层面法律法规 (6)3.1.2 地方层面法律法规 (6)3.1.3 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6)3.2 生态保护政策与管理措施 (6)3.2.1 生态保护红线政策 (6)3.2.2 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7)3.2.3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 (7)3.2.4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 (7)3.2.5 生态环境执法监管 (7)3.2.6 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7)3.2.7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7)3.2.8 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 (7)第4章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 (7)4.1 生态修复技术概述 (7)4.1.1 植被恢复技术 (8)4.1.2 土壤修复技术 (8)4.1.3 水环境修复技术 (8)4.1.4 生态工程辅助技术 (8)4.2 生态修复方法选择 (8)4.2.2 修复目标 (8)4.2.3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8)4.2.4 技术可行性 (9)4.2.5 长期效益与成本效益分析 (9)第5章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9)5.1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服务功能 (9)5.1.1 生态系统结构 (9)5.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9)5.2 森林生态修复技术 (9)5.2.1 森林植被恢复技术 (9)5.2.2 森林土壤修复技术 (10)5.2.3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10)5.2.4 森林灾害防控技术 (10)第6章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10)6.1 草原生态系统特点与功能 (10)6.1.1 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 (10)6.1.2 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 (10)6.2 草原退化与生态修复 (11)6.2.1 草原退化原因 (11)6.2.2 草原生态修复措施 (11)第7章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11)7.1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价值 (12)7.1.1 生物多样性保护 (12)7.1.2 水资源调节 (12)7.1.3 降解污染 (12)7.1.4 生态旅游与休闲 (12)7.1.5 科研与教育 (12)7.2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12)7.2.1 湿地植被恢复技术 (12)7.2.2 水质净化技术 (12)7.2.3 水位调控技术 (13)7.2.4 土壤改良技术 (13)7.2.5 生态隔离与缓冲带建设 (13)第8章农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13)8.1 农田生态系统特点与问题 (13)8.1.1 特点 (13)8.1.2 问题 (13)8.2 农田生态修复技术 (14)8.2.1 土壤修复技术 (14)8.2.2 水资源保护技术 (14)8.2.3 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14)8.2.4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 (14)第9章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15)9.1.1 特征 (15)9.1.2 问题 (15)9.2 城市生态修复策略 (15)9.2.1 绿地系统修复 (15)9.2.2 水体修复 (15)9.2.3 生态基础设施完善 (16)9.2.4 生态修复技术创新 (16)9.2.5 生态保护与修复政策制定 (16)9.2.6 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 (16)第10章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实施与评估 (16)10.1 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实施 (16)10.1.1 项目立项与规划 (16)10.1.2 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17)10.1.3 项目实施与管理 (17)10.2 生态保护与修复效果评估 (17)10.2.1 评估方法与指标 (17)10.2.2 评估周期与程序 (17)10.2.3 评估结果应用 (17)10.3 生态保护与修复长效机制建设 (18)10.3.1 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定 (18)10.3.2 生态保护与修复制度建设 (18)10.3.3 生态保护与修复能力建设 (18)10.3.4 社会参与与监督 (18)第1章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概述1.1 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生态环境保护是维护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保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环保实践作业指导书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环保实践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bb6fb1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1.png)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环保实践作业指导书第1章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概述 (4)1.1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4)1.2 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 (4)1.3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5)1.4 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5)第2章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概述 (5)2.1 环境保护的意义 (5)2.2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标准 (6)2.3 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 (6)第3章安全生产责任制 (6)3.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 (7)3.1.1 制定原则 (7)3.1.2 明确责任 (7)3.1.3 制定制度 (7)3.1.4 落实措施 (7)3.2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 (7)3.2.1 安全生产培训 (7)3.2.2 安全生产检查 (7)3.2.3 安全生产考核 (7)3.2.4 应急预案 (7)3.3 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7)3.3.1 调查 (7)3.3.2 责任追究 (7)3.3.3 整改措施 (8)3.3.4 总结教训 (8)第4章施工现场安全教育与培训 (8)4.1 安全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8)4.1.1 安全教育内容 (8)4.1.2 安全教育要求 (8)4.2 安全培训的组织与实施 (8)4.2.1 安全培训组织 (8)4.2.2 安全培训实施 (8)4.3 安全教育记录与档案管理 (9)4.3.1 安全教育记录 (9)4.3.2 安全教育档案管理 (9)第5章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9)5.1 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 (9)5.1.1 施工现场应根据工程特点及安全风险评估,合理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施工现场安全。
(9)5.1.2 安全防护设施应包括但不限于:围挡、防护网、警示标志、安全通道、防护栏杆等。
(9)5.1.3 围挡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9)5.1.4 防护网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9)5.2 个人防护装备的选用与使用 (10)5.2.1 根据作业性质、环境及风险等级,合理选用个人防护装备。
(10)5.2.2 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口罩、防护服、安全鞋等。
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作业指导书
![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7253b5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e.png)
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目的和任务 (3)1.3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4)第2章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4)2.1 环境概念与分类 (4)2.2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4)2.3 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5)第3章污染物来源与特性 (5)3.1 大气污染物 (5)3.2 水污染物 (6)3.3 土壤污染物 (6)3.4 噪音与振动污染 (7)第4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7)4.1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概述 (7)4.2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7)4.3 法律法规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8)第5章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8)5.1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8)5.1.1 燃烧净化技术 (8)5.1.2 吸附与吸收技术 (8)5.1.3 冷凝与膜分离技术 (8)5.1.4 生物净化技术 (8)5.2 水污染控制技术 (9)5.2.1 物理处理技术 (9)5.2.2 化学处理技术 (9)5.2.3 生物处理技术 (9)5.2.4 膜分离技术 (9)5.3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9)5.3.1 物理修复技术 (9)5.3.2 化学修复技术 (9)5.3.3 生物修复技术 (9)5.4 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 (9)5.4.1 吸声技术 (9)5.4.2 隔声技术 (9)5.4.3 减振技术 (10)5.4.4 噪音与振动源控制技术 (10)第6章环境监测与评价 (10)6.1 环境监测概述 (10)6.2 环境监测方法与手段 (10)6.2.1 大气环境监测 (10)6.2.3 土壤环境监测 (10)6.2.4 噪声与振动监测 (10)6.3 环境影响评价 (10)6.4 环境风险评价 (11)第7章环境保护管理与政策 (11)7.1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 (11)7.1.1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机构设置 (11)7.1.2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职能 (11)7.1.3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1)7.2 环境保护政策体系 (11)7.2.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1)7.2.2 环境保护政策规划 (12)7.2.3 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12)7.3 环境保护经济手段 (12)7.3.1 环境保护税收政策 (12)7.3.2 环境保护财政补贴政策 (12)7.3.3 环境保护金融政策 (12)7.4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12)7.4.1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12)7.4.2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 (12)7.4.3 环境保护志愿服务 (12)第8章工业污染控制与治理 (12)8.1 工业污染概述 (13)8.2 工业污染源识别与评价 (13)8.2.1 工业污染源识别 (13)8.2.2 工业污染评价 (13)8.3 工业污染控制技术 (13)8.3.1 预防性控制技术 (13)8.3.2 污染物处理技术 (14)8.3.3 末端治理技术 (14)8.4 工业污染治理案例分析 (14)8.4.1 案例一:某钢铁企业大气污染治理 (14)8.4.2 案例二:某化工企业废水治理 (14)8.4.3 案例三:某电子企业固体废物治理 (14)8.4.4 案例四:某火电厂噪声治理 (14)第9章城市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 (14)9.1 城市环境问题及特点 (14)9.1.1 城市环境问题 (14)9.1.2 城市环境特点 (14)9.2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14)9.2.1 规划目标 (15)9.2.2 规划原则 (15)9.2.3 规划内容 (15)9.3.1 大气污染控制 (15)9.3.2 水污染控制 (15)9.3.3 噪声污染控制 (15)9.3.4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15)9.4 城市环境治理案例分析 (16)9.4.1 案例一:某城市大气污染治理 (16)9.4.2 案例二:某城市水污染治理 (16)9.4.3 案例三:某城市噪声污染治理 (16)9.4.4 案例四:某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 (16)第10章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 (16)10.1 农村环境问题及特点 (16)10.1.1 农村环境问题 (16)10.1.2 农村环境特点 (16)10.2 农村环境保护策略 (16)10.2.1 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策略 (16)10.2.2 农村生活环境保护策略 (17)10.3 农村污染控制技术 (17)10.3.1 农业污染控制技术 (17)10.3.2 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技术 (17)10.4 农村环境治理案例分析 (17)10.4.1 案例一:某地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17)10.4.2 案例二:某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17)10.4.3 案例三:某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7)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建筑施工项目环境保护方案
![建筑施工项目环境保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145bb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3.png)
建筑施工项目环境保护方案1、管理目标2、管理体系及职责(1)公司总部(3)项目书记(4)总工程师表9-8(5)现场经理表9-9(6)商务经理表9-10(7)安全总监表9-11(8)质量总监表9-12(9)物资部表9-133、环境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公司下列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表9-14(3)环境因素识别制度总工组织环境因素识别、制定项目环境因素清单和环境管理方案;书记用培训、展板等形式每月进行各层次教育。
(4)环保管理检查、纠正制度1)检查安排2)环境管理运行记录内容表9-15表9-161)配合公司作好内审、外审工作,及时改正发现的不符合项。
2)管理评审项目经理按阶段或年度亲自主持环境管理评审,确定改进内容。
表9-17(6)环保管理奖惩制度每月召开“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例会,总结前阶段经验,进行奖惩,并布置下阶段工作。
(7)资料整理制度项目经理组织专人进行资料收集整理。
表9-184、环境保护措施(1)措施纲要表9-19表9-201)防止扬尘措施表9-21现场围挡采用砌砖围墙,防治扬尘飘至现场外。
3)防止运输遗洒表9-22表9-23表9-241)本工程噪音标准表9-25表9-26表9-27表9-28表9-29符合现场安全要求,同时布置临建平面图要注意不扰民措施,并随时监测噪音、粉尘对周边区域影响。
(9)节约能耗表9-30表9-31表9-32表9-33垃圾分类要将可再生利用、可再生材料有效回收处理,重新利用。
表9-341)节约措施表9-35表9-36表9-37表9-38。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标准建设项目hse管理手册、管理程序、作业指导书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标准建设项目hse管理手册、管理程序、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a2d015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e.png)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标准建设项目hse管理手册、管理程序、作业指导书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标准建设项目的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手册、管理程序和作业指导书是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文件。
以下是相关参考内容的简要介绍。
一、HSE管理手册HSE管理手册是对整个工程项目的HSE管理要求、目标和控制措施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规定和描述,旨在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
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1. 引言:介绍HSE管理手册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参考标准等。
2. 管理体系:描述HSE管理体系的组成、职责、权责和沟通流程等。
3. 风险评估与管控:规定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流程,确定风险评估结果的处理和管控措施。
4. 健康、安全管理:阐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5.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工程项目的环境管理要求,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废弃物管理、能源节约等。
6. 事故应急管理:描述事故应急管理组织、预案和演练等内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
7. 绩效监控与反馈:规定对HSE管理绩效的监控和评估措施,以及不符合项的纠正和改进措施。
二、HSE管理程序HSE管理程序是对HSE管理活动进行系统化、有序化和规范化的操作指南,目的是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HSE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主要内容包括:1. HSE计划编制程序:规定制定HSE计划的流程、内容和时间安排等。
2. 风险评估与管控程序:描述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方法,包括风险识别、分析、评估等。
3. 安全管理程序:规定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流程,包括安全许可证、事故报告、安全巡检等。
4. 环境保护管理程序:描述环境保护措施的操作流程,包括噪声控制、排放监测、环境影响评估等。
5. 培训与教育程序:规定工作人员培训和教育的流程和要求,包括安全培训、环保意识培养等。
6. 领导责任程序:明确相关负责人的HSE管理职责和权限,包括HSE管理委员会的建立、会议制度等。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文(3篇)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34ea4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71.png)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文1目的通过对生产、生活活动的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生产、生活造成的环境影响,达到改善环境,保护人身健康的目的。
2.范围适用于公司项目部生产、办公和生活活动中对环境污染的控制、防治和管理。
3.职责____项目部:3.1.1负责监督相关单位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对施工现场各种污染进行控制。
3.1.2负责从技术上做好施工过程中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
3.1.3负责施工现场、办公和生活活动过程中用水、用电的节能降耗控制和有害废旧物品的3.1.4负责汽车尾气的污染控制,食堂及生活锅炉的污染控制,生活区噪声、生活污水的控制。
____项目专业公司负责对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扬尘、噪声、废渣的控制以及所用危险化学品进行管理和控制。
3.3资产管理部负责在新购机械设备选型时,考虑机械设备对环境的影响。
3.5机械化公司负责现场施工机械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3.6物资公司负责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
4管理制度4.1化学品及油品的控制4.1.1物资公司负责化学品及油品的接收及检验,在接收过程中保证外包装无破损,发现泄漏应及时退还供货方。
4.1.2施工单位在使用化学品及油品时,应保证无跑、冒、滴、漏现象,废油应及时收集于指定的容器后,交物资公司集中处理,严禁将废油直接倾倒。
4.1.3锅炉水压及化学清洗后的排放,项目部要负责制定方案,并与业主方联系排放到指定地。
4.2噪声控制4.2.1施工作业指导书要涵盖施工活动、机械生产噪声的控制措,施工单位按批准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同时做好作业人员的防护工作,工程管理部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
4.2.2在声源处利用隔音、吸音、消声器等方法降低噪声。
4.2.3现场作业人员佩戴防护用具降低噪声的影响。
4.2.4增加绿化面积降低噪声。
4.2.5进入生活区的车辆不准高音鸣笛。
4.2.6锅炉吹管要编制吹管降噪措施,当地环保部门有要求时,方案和措施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
施工作业指导书(环境保护)
![施工作业指导书(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472cad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6.png)
施工作业指导书(环境保护)施工作业指导书(环境保护)引言概述: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环境保护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确保施工作业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制定一份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施工作业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一份全面的指导。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环境影响评估在进行施工作业之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评估应包括土壤、水源、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野生动植物的潜在威胁。
1.2 施工区域划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估的结果,划定施工区域。
施工区域应尽量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地方,避免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
同时,要确保施工区域与周围居民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的合理距离。
1.3 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在施工前,应建设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
例如,搭建防护网、围栏等措施,以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垃圾等物质外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还应建设临时的废物处理设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
二、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2.1 垃圾分类与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应进行分类处理。
可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普通垃圾等分别收集,并送往相应的处理场所。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2 水资源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水资源。
严禁将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源地,应设立临时的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同时,要合理利用雨水,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2.3 大气污染防控施工作业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大气污染。
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喷淋设备,对扬尘进行控制;使用低挥发性有机溶剂,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减少噪音和尾气的产生。
三、施工后的环境修复3.1 土壤修复施工作业可能对土壤造成破坏,因此在施工后需要进行土壤修复工作。
可以采取补土、翻耕等措施,促进土壤的恢复和植被的生长。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作业指导书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ac6d27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5.png)
七、开展验 收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
标、环境敏感区、配套设施等方面对比环评文件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记载批 建一致情况,确定验收范围,判断建设项目发生变动或新增减的内容是否属于 重大变动 逐一对照环评文件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中关于废水、废气、噪声、振动、固
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
废、地下水、土壤、风险防范等环境保护要求,记载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
1)查阅环评文件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记载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和环境保护要求
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地点、环评文件类型、环评审批文号、基本建设内容、建设性质、
生产规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等内容
六、验收前 准备
1、查阅环评文 件及审批部门审 批决定
3)环境保护要求包括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须建设各项污染防治设施、生态保护措施要求,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 放标准要求,环境管理要求等 4)核实排污许可证证载内容: 项目建成状况是否与证载内容一致,包括主要生产工艺、产品及产量、原辅材料消耗,项目主体工程、辅助工
对设施处理效率的监测,选择主要因子并适当 4)减少监测频次,但应考虑处
理周期并合理选择处理前、后的采样时间,对于不稳定排放的,关注最高浓度
排放时段。
1)验收监测采样方法、监测分析方法、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均按照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 (HJ 819) 执行。
2、查验项目环
况重点为新增污染源及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
境保护设施
逐一对照环评文件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中关于废水、废气、噪声、振动、固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
废、地下水、土壤风险防范等环境保护要求,记载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生态保
护或恢复工程,重点为新增环境敏感目标及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部环境保护管理作业指导书
第三十二条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一)办公区域、施工生产、生活区域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
(二)相关方的活动、产品与服务中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第三十三条环境因素识别的主要内容
(一)办公区域、施工现场、生活区域向大气和水体排放的污染物、固体和液体废弃物等对周围环境、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
(二)原材料和资源能源的使用给环境、社区等造成的影响。
(三)工程劳务、分承包方、物资供方、机械租赁供方的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四)正常、异常状态可合理预见的情况,或紧急状态伴随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
(五)过去的环境问题、场界范围内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六)其它需要识别的环境因素。
第三十四条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一)根据项目部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对已
确定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环境管理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对其实施控制。
对因经济条件限制,暂时无法控制的重要环境因素,采取限制措施,以减少污染。
(二)项目部安监站做好有关环保信息统计报表工作,并认真填写各种环保管理运行记录,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环保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