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论固原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须弥山石窟为例
( ) 游 资源 品位 高 、 发深 度浅 一 旅 开 固原 是各 种文 化 的交 汇融 合 之地 .主要 包括 丝 路文
二、 固原 市 佛 教 文 化 旅 游 资 源 开 发 存 在 的 问 题
( ) 化 内 涵 挖 掘 不 够 , 游 形 式 单 调 一 文 旅
化 、 教 文化 、 佛 民俗文 化 、 军 事 文化 等 , 游 资源 不 仅数 古 旅 量多 , 而且 品位 高 . 国家 重点 文 物保 护 单 位 须 弥 山石 窟及
场、 古养 马场等 遗址 4 0多 处 , 汉至 明代 古 城址 5 西 0多处 。
明清 时期 古建 筑 4处 , 魏至 明 代 石 窟 寺 5处 . 国至 元 北 战 代古墓 葬群 10多处 , 0 各类 出土文物 3 0 余 件 。目前 , 00 已申 报公布 的 国家 重点文物 保护单 位 3处 ,省级 重点文 物保 护 单位 9处 , 级重点 文物保 护单位 7处 。其 中 , 县 佛教 旅游 资 源保 存最完 整的须 弥山石窟 .宗教 与文化相 互交融 的东 岳
山景 区 近年 投 资近 亿元 兴 建 须 弥 山博 物馆 、游 客 服务 中
心 、 务 中心 、 票 香水 海生 态 停 车场 、 保游 步 道 、 览观 光 环 游 车、 团体导 览 机等 配 套设 施 , 须弥 山石 窟景 区周 边 环境 使 大 为改 善 。但 是 ,须 弥 山石 窟 的软 环 境 并没 有 很 大 的 变
佛 教文 化 作 为宗 教文 化 的重 要 组成 部分 , 旅游 资 源 在 中具有 重 要 的地位 。本 文 以 固原市 为须 弥 山石 窟为 例 . 探 讨 如 何更 深 层 次 的挖 掘 固原 市 的佛 教 文 化 内涵 。丰 富旅
浅析旅游开发中的佛教文化资源保护
浅析旅游开发中的佛教文化资源保护作者:杨燕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7期摘要:我国的佛教文化,是外来的佛教与固有文化融合后形成的,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独特魅力,吸引了国内外的大批游客。
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带来了一些破坏。
而文化资源的破坏,则是不可重塑的。
本文就我国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与探讨,为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保护作者简介:杨燕,1975年出生,女,职称文博馆员,中文本科学历。
[中图分类号]:K82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230-01一、佛教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的关系1、佛教文化资源我国的佛教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我国佛教的传入主要分为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三种。
这三个流派由于学说和传播途径的不同,使得每一个派别在与地区内的固有文化融合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引发出的衍生物也各有特点。
例如北传佛教的雕塑造型与南传佛教的雕塑造型就不同,而北传佛教在与儒家文化的融合方面,对文人的思想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也影响了佛教建筑的整体形态。
在我国,佛教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我国各个朝代均有具有时代特色的寺庙、佛塔、石窟等,也有佛教题材的碑文、雕塑、壁画、法器、书画作品等。
2、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刺激点佛教文化资源具有独特性,随着地域和时代的变化,有着不同的特色。
例如寺庙建筑,北传佛教较多采用八角的佛塔,南传佛教则钟爱六角或双檐的佛塔。
而佛教中的出世、崇尚自然的思想观念,也使得大多数的佛教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在一起,较多的寺庙、佛塔、佛堂都在深山之中,有着人文和自然的双重观赏价值,形成了对游客的双重吸引。
佛教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神秘气息,且源远流长。
如同中国的陶瓷、丝绸这些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对外国人的吸引力一样,对不了解或者接触较少的游客而言,是异域别样的文化吸引,吸引着各方游客进行观赏、探究与了解。
佛教旅游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研究_以九华山为例_文静
第10卷 第3期2016年6月V ol. 10 No.3Jun. 2016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收稿日期:2016-03-18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16年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旅游展示及形象管理研究”(SK2016A0644)。
作者简介:文 静,讲师,硕士;E-mail :346776993@ 。
引文格式:文 静,佛教旅游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10(3): 77-81,86.Doi:10.14067/ki.1673-9272.2016.03.015http: //佛教旅游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策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文 静(池州学院 管理与法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摘 要:佛教旅游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迎合当今的旅游市场需要,有利于推进佛教旅游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九华山的佛教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观光体验型、亲身参与型、纪念购物型、健康休闲型。
进一步挖掘九华山的佛教文化内涵,科学合理规划佛教文化旅游的生态发展,实现文化和生态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展示九华山的特色,拓宽传播渠道大力宣传九华山佛教文化生态旅游,才能实现九华山佛教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及展示。
关键词:佛教旅游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272(2016)03-0077-04当前,随着旅游人群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提高,其需求日益多样化,对于旅游的要求及品位也在逐步提高。
人们对旅游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游览和观光的层面,而是更希望在身心愉悦的同时,达到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享受生态环境、获得文化熏陶的目的。
佛教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实施方案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投入XX亿元,用于道路、桥梁、排水、照明等基础设施 建设。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阶段
投入XX亿元,用于酒店、餐饮、游客中心等旅游服务设 施建设。
运营及维护阶段
投入XX亿元,用于项目的日常运营、维护管理等。
06
社会效益与风险评估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文化传承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佛教文化旅游开 发,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佛
综合效益显著
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 益得到全面提升,为地方经济和社会 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THANKS
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策略
环境友好
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 ,不破坏自然环境,实现旅游
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文化传承
不仅注重经济效益,还需将佛 教文化的传承和普及作为重要 目标,实现经济与文化双赢。
社区参与
鼓励当地社区参与项目管理, 提高当地居民对项目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促进项目与社区的 和谐发展。
创新发展
根据游客反馈和市场变化进行产品的更新 与优化。
项目实施步骤
规划编制
邀请专家团队,结合市场需求 ,编制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规 划。
开发建设
按照规划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景点开发、资源整合等工作。
资源评估
对现有的佛教文化、历史、自 然等资源进行详细的盘点与评 估。
资金筹措
确定投资规模,寻找合作伙伴 或投资者,确保项目的顺利实 施。
生态环境应对策略
加强游客管理和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同时加强景 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确保旅游开发不会对当地的生 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安全风险应对策略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提高游客和员工的 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管,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旅游 的顺利进行。
浅谈九华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施 海 燕
( 江信 息工程 学校 浙
中 图分 类 号 :5 2 F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浙江 ・ 州 330 ) 湖 100
文 章 编 号 :6 2 7 9 ( 0 9)5 2 4-1 17 — 842 0 0 — 3- 0
摘 要 佛教 文化旅游在推动我 国旅游业发展过程 中发挥过 重要作用, 此以中国佛教名 山九华山为例 , 在 从文化旅游资源整合、 旅游产 品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对其佛教文化旅游开发提 出具体构想。 关键词 九华山 佛教文化旅游 旅游开发
1对 文化 旅 游 资 源进 行 整 合
一
2 充分利用九华 山高 品位 的生 态环境及 周边地 区纯朴 的民风 ) 民俗 , 建设农业生态观光旅 游基地 , 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家园 、 生态 乡村 、 民居、 古 民俗文化体 验等生 态和文 化旅游项 目。如九华 山由 于其山区潮湿 的气候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 , 而且茶叶在当地种植历 史悠久 , 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商 品 , 并 管委会也已经在景区开辟 了一块茶园 , 建成茶园生态观光基地。 目前效果并不是特 别理想 , 但 关键在 于游客参与度不高 , 文化含量不足, 如果在茶叶采摘 、 制作 、 茶艺表演等过程中加入佛教文化、 民俗文化要素 , 并吸引游客参与 其 中, 必能成为一项极具文化品位 的旅游产品。 3 加强对 九华 山地藏信仰文化 、 ) 九华 民歌、 佛教音乐及滩文化 、 青 阳腔等方面 的研究和开发 。加强与其他 国家佛教文化的交流合 作, 尤其是与韩国的交流合作 , 如中韩 书画艺术交流 、 金地藏学术研 究交流 、 佛茶文化交流等 , 通过佛教文化的交流 , 扩大九华山佛教文 化的影 响力 , 从而推动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 4 创新传统重大节事活动。九华山“ ) 地藏文化节” 应该与传统 的庙会有机结合 , 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 内容上都要加 以创新 , 尤其 是要 在节庆活动 中融入一些游客乐 于参与 、便于参与 的体验性项 目。对 于每年元旦 与春节期间的“ 九华 山大愿平安祈福之旅” 活动, 应该与 自 驾游结合起来 , 丰富活动内容, 而不仅仅是撞钟祈福。 5 旅游商 品创新 。由于重视不够 , ) 投入不 足, 九华 山旅游产 品 佛教文化产值不高 , 大量旅游纪念品、 工艺 品来 自外地, 这不仅淡化 了佛教胜地文化特 色, 以刺激游客 的消费欲望 , 难 也不利 于带动景 区周边地 区经济发展。因此 , 当地旅游部 门应组织力量 、 加大投入 , 搞好旅游商品建设 。一方 面, 要结合 九华 山佛教文化特色 , 别出心 裁, 设计 一批能体现 自身特色的旅游纪念 品; 另一方面 , 把当地的土 特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商品进行包装 , 要体现其生态性 、 保健性、 文化性和便捷性特点。
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引言佛教文化旅游是一种以佛教文化为核心,通过旅游活动形式让游客了解佛教文化、历史和艺术的一种旅游方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佛教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了旅游行业中的热门产品。
本文将对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进行研究,旨在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背景佛教文化旅游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国内旅游市场开始出现多元化需求,人们对于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特色越来越。
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佛教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了旅游行业中的重要分支。
目标群体佛教文化旅游的目标群体主要包括对佛教文化有兴趣的游客、宗教信仰者、文化爱好者等。
这些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和期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体验:游客希望通过旅游活动深入了解佛教文化的历史、典故、礼仪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2、心灵修养:游客希望在旅游过程中参佛拜佛,感受佛教文化中的“慈悲”、“放下”等思想,达到心灵修养的目的。
3、特色体验:游客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佛教文化的特色活动,例如禅修、素食等等。
开发策略1、市场调研在开发佛教文化旅游之前,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了解目标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征,以便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2、产品定位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将佛教文化旅游产品定位为“文化+心灵+特色”的综合性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推广渠道为了提高佛教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需要采取多种推广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广:(1)建立官方网站、、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关于佛教文化旅游的相关信息,吸引目标游客的。
(2)与知名旅游网站、平台合作,推出优惠活动和定制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
(3)举办佛教文化旅游宣传活动,例如展览、讲座等,提高公众对佛教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
略论内蒙古佛教旅游资源开发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r Mo g l ce c c n lg & E o o n e n oi S in e Te h o o y a c n my
No 2 . 2,t e 1 6 h i u h 7 t s e s
一
文 章 编 号 :0 7 6 2 ( 0 8) 2 0 4 — 0 10 - 9 12 0 2 — 0 5 2 是关 联度 高 、 动性 强 的产业 。旅游 业 发展 的好 , 带 可 以 进 一 步 优 化 产 业 内 部 结 构 , 大 经 济 规 模 , 而 提 扩 进 高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 当 前 , 国 各 个 地 区 实 施 的 经 济 全 发 展 战 略 中 , 把 发 展 旅 游 业 作 为 促 进 全 省 经 济 发 都 展 的 一 个 重 要 产 业 来 对 待 , 蒙 古 也 不 例 外 , 该 以 内 应 独 特 的 多 民族 文 化 作 为 载 体 , 挥 佛 教 旅 游 资 源 独 发 特 的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优 势 , 重 寺 院 及 其 周 边 注 的基础设 施 建设 和环境 建设 , 不仅会 吸 引佛教 徒 , 这 而 且 也 会 吸 大 量 的 非 佛 教 徒 到 佛 教 景 区 游 览 。 游 客 的 增 多 不 仅 仅 会 带 动 旅 游 收 入 的 增 长 , 时 也 会 同 推 动 内蒙 古 其 他 与 旅 游 相 关 行 业 的 发 展 。 因 此 , 打 造 内 蒙 古 的 佛 教 文 化 旅 游 品 牌 , 渐 形 成 旅 游 业 开 逐 发 的 亮 点 , 是 促 进 内 蒙 古 经 济 发 展 的 一 条 重 要 途 也
我国宗教景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我国宗教景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旅游关系极为密切,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宗教有着不同特征的宗教文化景观,这些文化景观与宗教信仰以及宗教氛围具有同一性,成为大地上最具特色、最具魅力、最具影响的文化表径。
研究和开发这些宗教文化景观,对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我国深受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的影响。
在地表上创造和积淀了丰富的宗教景观,这些宗教景观大多又往往与旅游名胜地密切相关,因而研究和开发宗教景观,挖掘宗教文化,对我国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宗教景观旅游资源类型宗教是一种有确定信仰对象,有一定思想体系、以驱恶扬善来增进世界和谐的信念及其传播行为。
与此相应,凡是承载、蕴涵、体现以上精神信仰和传播行为的景观就是宗教景观。
我国宗教景观丰富多彩。
按不同的类型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1 按其存在的形式分宗教景观按其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寺观、石窟、塔、造像、经幢、经文石刻、陵墓及其附属建筑体等。
其中以石窟群、陵墓及其附属建筑体数量最大,而以佛寺、道观、塔在全国最多。
在已公布的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石窟”一项有34处,佛寺、道观约140处,造像、经幢、石刻也多作为独立的景观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 按不同的宗教派别分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四大宗教,依照不同宗教创造的宗教景观,可以把我国的宗教景观分为四大类: 即以名山、寺庙、洞窟、佛塔为主的佛教旅游资源; 以主要名山、宫观庙宇、洞窟石刻及遗迹为主的道教旅游资源; 以清真寺院、著名遗迹为主的伊斯兰教旅游资源; 以主要教堂、著名遗迹为主的基督教旅游资源。
2.我国宗教景观的旅游吸引力分析2.1 宗教景观的神异性使其具有不同于一般旅游地的神秘吸引力。
宗教景观以其不同于世俗的氛围吸引着各类游客。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分析与对策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分析与对策一、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意义(一)普陀山地理环境及范围普陀山风景区位于我国浙江省舟山群岛东部,由普陀山岛、洛迦山岛和朱家尖岛东部28.8平方公里三部分组成,陆地总面积41.3平方公里。
景区主要以佛教的观音文化和海岛自然风光构成的海天佛国为特色,是全国首批确定的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相比于其他三大名山,普陀山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一方面,普陀山处在沿海发达地区,也是中国最发达地区,在海内外沟通当中,进出比较方便。
另一方面,四大名山中只有普陀山处在海当中,只有普陀山拥有着丰富的海岛风光,这种兼山海之胜的特点也是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之一。
(二)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因佛教观念和佛教活动而形成的对人们具有旅游吸引力并且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各种事物、因素和现象。
其范围相当广泛,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佛教艺术文物、佛教饮食、佛教节庆、佛教建筑、佛教名人等等。
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道场,其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
1.资源类型丰富,组合协调普陀山虽岛小山低,但寺院密集,布局合理,能满足各种旅游者正常活动的需要。
目前,普陀山岛中除普济、法雨、惠济三大禅寺,有大乘、梅福、紫竹林等三十余座禅院可供朝圣,又有普陀十二景可供观光。
普陀山文物馆收藏了佛教历史、艺术、书画等文物一千多件。
山上文物众多,其中元代的多宝塔,南京明故宫拆迁过来的"九龙殿"以及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杨枝观音碑",被称为普陀山三宝。
岛上奇石遍布,为一般岩峦所罕见,有盘陀石、二鬼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20余处。
全山古树名木繁多,沿海岸除"黄如金屑软如苔"的沙岙外又有许多幽深的洞穴,神秘莫测,有潮音洞、梵音洞等。
此外,普陀山近几年举办的南海观音文化节也大大丰富了普陀山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哈尔滨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在 世 界 范 围 内 。 重 要 、 大 规 模 的 旅 游 经 济 都 是 由宗 教 最 最 文 化 带 动 的 。 在 我 国 重 点 风 景 名 胜 区 中 。宗 教 文 化 景 观 占 4 . 。I 教 文 化 作 为 宗 教 文 化 的 重 要 分 支 日益 散 发 出 耀 眼 79 % l l 佛
¥ 【 收稿 E ̄]0 8 l— 0 t 2 0 一 l l
¥ 【 简介】 作者 刘海英 , 龙江绥化人 , 绥化学院地理 与旅游管理系讲师 , 硕士 , 方向 : 教旅 游。 研究 宗
普 照寺 供 奉 弥 勒 佛 、 陀菩 萨 及 四 大 天 王 。弥 勒佛 、 陀 等 驻 寺 讲 学 .首 创 东 北 第 一 家 尼 僧 学 习 班 — — 黑 龙 江 省 佛 学 韦 韦
信 徒 因 宗 教 目的 而 从 事 的 旅 游 活 动 。也 包 括 非 佛 教 徒 出 于 兴 趣 游 览 佛 教 圣地 、 验 佛 教特 色文 化 等 相 关 的旅 游 活 动 。 体
( ) 照 寺 。普 照寺 创 建 于 18 - 普 9 5年 。 于 哈 尔 滨 市 南 岗 位 区 , 邻 文化公园 , 接 极乐寺塔 院 , 东 西 占地 70 0 0多 平 方 米 , 是 东 北 地 区最 大 的 一 座 尼众 道 场 。
于 走 马 观花 式 的大 众 化 旅 游 。对 旅 游 地 提 供 的旅 游 产 品 的要 成 : 王 殿 , 弥 勒 佛 ; 雄 宝 殿 , 释 迦 牟 尼 ; 有 三 圣 殿 和 天 供 大 供 还
调研报告:关于宗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调查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宗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调查和思考宗教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从早期信徒们前往宗教圣地的朝圣活动,发展到今天众多普通旅游者以饱览宗教名山、了解宗教文化、体验宗教气氛、祈福祭拜等为内容的旅游活动,宗教文化旅游一直长盛不衰。
有资料表明,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宗教名胜所占比例达90%,在我国当今著名的旅游景点中,宗教名胜所占比例达55%,正如所谓“旅游之胜,半赖寺庙”。
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既有利于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宗教文化自身的传承、交流和发展,是一件多方共赢的事情。
我市宗教文化资源丰富,素以“淮海东来第一郡”的盛名享誉海内外,如何更好挖掘宗教文化资源,发挥其旅游功用,提升我市旅游开发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宗教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积极健康的宗教活动是荡涤心迹、矫正心态、抚慰心灵、开启心扉的有效途径。
旅游,就其核心内涵而言,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是一种超越当下、突破自我、提升境界的心灵感悟之旅。
因此,宗教文化与旅游发展可以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生共赢。
推动宗教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与开发,可以较好提高精神产品,满足游客宗教文化需求,有效扩大旅游市场容量,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促进消费结构改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开启心智,升华精神境界。
旅游活动是人们对物质、精神等追求提高的具体表现,通过旅游过程能够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加其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也包括对不同地区的宗教文化的理解。
宗教文化场所是集文化艺术之大成者,幽雅环境,足以游览。
文人骚客对宗教场所周边景观的咏唱,给只供单纯欣赏的自然景观增添韵味;名人雅士给宗教寺庙题写的匾额、对联、诗词,让旅行者在游览参观之中,发思古之幽情,得到更高级的精神享受;宗教场所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掌故传说、风俗民情,蕴藏着历史痕迹和时代信息,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可丰富人们想象。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摘 要] 佛 教 自 传 入 我 国 特 色 的 佛 教 文 化 。 从 旅 游 资 源 视 角 看 ,我 国
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起步较晚,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性、完整性以及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内
涵深层地挖掘。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应该挖掘其深层次内涵,遵循开放性、生态性、特色性的原则,按照主题公
园、节庆活动、餐饮等形式,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激发旅游动机的文化因素,并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成
熟的旅游产品。
[关键词]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D evelo pm ent Strateg ies o f T o urist Reso urces o f Buddhist C ulture ZHANG Ying
[收稿日期] 2012-10-23 [作者 简 介] 张 莹(1980- ),黑 龙 江 哈 尔 滨 人 。 黑 龙 江 旅 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讲 师 ,哈 尔 滨 商 业 大 学 在 读 硕 士 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 :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 63 -
商业 经 济 第 2012 年 第 11 期
第 2012 年第 11 期 ( 总第 409 期)
[文章 编 号] 1009- 6043( 2012)11- 0063- 02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11,2012 Total No.409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张莹
(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二、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佛教旅游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了解佛教文化, 但是佛
分析乐山大佛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和对策
分析乐山大佛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和对策通过对乐山大佛景区佛教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深层次的了解和需求,同时,更有利于乐山市旅游事业的长远发展。
乐山大佛风景区是国家的“四A”级著名旅游胜地,风景区内佛教文化历史悠久。
伴随着宗教旅游逐渐成为全世界最重要旅游形势,乐山大佛风景区也将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笔者认为,乐山大佛风景区需要进一步充实宗教旅游的内容,开发更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形式,以此吸引广大的游客游览观光、香客朝觐、佛教文化交流和学习、以及休闲娱乐和养生旅游,这不仅可以提升乐山的旅游文化水平,还能产生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乐山旅游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乐山大佛风景区佛教文化旅游现状经过笔者对乐山旅游市场的调查、对景区多次的实地考察和对景区多年来旅游发展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第一,宗教旅游的开发不够充分。
尽管乐山佛教旅游资源品种多样,有宏伟的寺院建筑群,雕刻艺术,佛塔,精美绝伦的古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还有各种佛教节庆活动,但是,目前景区除了对大佛、凌云寺、佛国天堂、东方佛都的开发管理力度较大以外,对佛教节庆、宗教养生、宗教学习交流等方面的开发都很薄弱。
这些旅游资源的闲置和开发不足,势必影响整个风景区的发展速度。
第二,对风景区另一组成部分――乌尤寺的开发在深广度上都显不足。
乌尤寺和凌云寺一样,都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余年,其寺庙建筑和雕刻艺术多为唐代风格,因此,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寺院布局和规模可与凌云寺相媲美,而其佛教文化氛围比起东方佛都、佛国天堂而言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由于开发力度小,导致该景点游客稀少,旅游收入在整个景区中所占的比例则更少。
所以,笔者认为,进一步的合理开发乌尤寺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第三,凌云、乌尤两寺僧侣不多,而且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缺乏专业的佛教文化导游。
笔者实地调查得悉,凌云寺僧人共一十五人,乌尤寺共有僧人三十人,而僧人的文化水平分别为初高中,中专,小学不等,急需高素质的佛教专业人才。
基于SWOT的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基于SWOT的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发展对策分析1. 引言天台山作为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山水风景。
近年来,天台山旅游业蓬勃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然而,目前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发展进行对策分析,在挖掘其优势、解决劣势、抓住机遇和应对威胁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以实现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 SWOT分析2.1 优势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天台山拥有众多的佛教寺庙和文化遗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量信众和文化爱好者。
(2)优美的自然景观:天台山山峦起伏,瀑布飞泻,景色秀丽,被誉为“仙山琼阁”,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相得益彰,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3)交通便利:天台山地理位置优越,与周边城市有良好的交通网络连接,方便游客前往参观,为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2 劣势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不完善:天台山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还有待改善,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2)旅游服务不规范:部分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服务意识不强,导致游客体验不佳,影响了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口碑和形象。
2.3 机遇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旅游市场繁荣: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国内旅游市场逐渐兴起,为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佛教文化影响力提升: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佛教文化的学习和体验,天台山佛教文化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2.4 威胁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压力增加: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他旅游目的地也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和宣传活动,与天台山竞争加剧,对天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构成威胁。
论广东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多年 的历史 。相传 ,慧能得五祖弘忍衣钵后 ,遵师命 “ 逢怀则 止 ,遇 会则藏 ” ( 怀指今 怀集 县 ,会指 四会市 ) ,
(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特性强。广东佛 教文 化旅 游资源不 仅具 有一 般旅游资 源的特征 ,更有 其 自身 的特殊 二
性 。一方面 ,绝对 的朝圣性 。佛教圣地是人们进香拜佛 、请愿还愿 的朝礼场所 ,广东佛教文化的朝圣性特点保 持 至今。如 :潮汕 民众信仰佛教历史悠久 ,信众较多 ,信徒 共计约 1. 9 6万人 ,占全 省约 9 . 0 9万 信徒的 2 % 。 当 2 … 地 的一些著名寺院 ,如建 于唐 代的潮州开元 寺 ,仍然发挥着重要 的信仰 功能 ,吸引僧俗两众前去顶礼膜拜 、祈福
的热点 、重点。深入分析研究 广东佛教 文化旅游 资源的优 势和对策 ,是一项重要 的理论课题 和实践任务 。
一
、
广 东 佛 教 文 化 旅 游 资 源 的 开 发 优 势
(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广东佛教文化历史悠久 ,千百 年来 佛教传 承让 广东结下 了佛缘 ,历代僧 侣的 一
辛勤劳作造就 了一大批佛教人文设施 ,而普通民众的执著信仰营造了浓郁的佛教氛围 ,因此广东形 成了丰富的佛
正 确 的 开发 策 略 。
关键词 :广 东;佛教 文化 ;旅 游资源 ;开发 中图分类号 :F 9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3 (0 2 3 0 6 3 5 2 75 0 8 -5 3 2 1 )0 —0 9 —O 4
佛教在其传播过程 中形成 了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当前 ,广 东佛 教文 化旅 游资源越来越 成为一些 地方 开发旅游
浅谈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1
浅谈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一、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概述在我国,是以佛教的影响最为广泛,也最为深远。
其次是道教,它产生与中国,大部分也是分布在中国。
它们主要都是建筑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镇和一些风光秀丽的山川地带。
我国的是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以及道教的四大名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崂山这些都是极具风趣的名山名川。
宗教的旅游资源除了这些名山名川外,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对于游客也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宗教建筑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宗教物质文化,其目的是在于形成一种宗教氛围,来激发人类内心对神灵的向往、崇拜以及信服。
然而,在这里还有一个让我们不得不去关注的景观,就是宗教建筑以及在其中举行的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仪式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强烈的动静结合的宗教景观,同时也让人觉得这是一种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设施。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否真的有那么大吧!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之处是在哪里呢?1、宗教文化的宗教景观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如有的就是以建筑著名,有的是以塑像而驰名,有的则是一壁画而著称,还有的是以名寺名僧而誉满天下,这些都是极为吸引游客的地方。
2、宗教文化的大多数宗教名胜都具有极高的观赏性。
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就是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艺术为杰出的代表。
我国佛教的寺庙和道教的宫观都是建筑在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并且把寺庙的建筑与大自然的的风景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是非常好的旅游胜地。
3、宗教文化的宗教艺术都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宗教艺术是我们人类艺术宝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在我国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飞天”,采用轻软绵长的飘带,衬托出女性的优美身躯,充分的体现飘然如飞的动态美,很具有艺术的魅力。
这样美丽又极具吸引力的宗教问文化让人怎能不去观赏呢?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豫东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丰富深 化佛教 文 化旅 游 内容 、 创新 佛教 文化 旅 游产品 、 打造佛 教 文化旅 游 品牌等 策略进 行 开发 。
关键词: 东; 豫 佛教 文化 ; 游 ; 旅 资源 ; 开发
寺在 国际上 的影 响 , 吸引 着 日本 、 朝鲜 、 国等 周 边 韩
国家 的游 客前来 朝拜 、 旅游 观光 。 二 、 东地 区佛 教 文化 旅游 资源 的开 发 现 状及 豫 存在 问题 ( ) 东地 区佛 教 文化旅 游 资源 的开发现 状 一 豫
市 的永安寺与支亭寺 , 都始建于南北朝时期 ; 其他的 大部分 佛寺 也大 多创 建 于 隋 唐 时代 , 历史 也 都 相 当 久远。这些佛教寺庙传承至今 , 大都积下 了丰厚 的 佛教 文 化 遗产 。不 仅 遗 留 了大 量 的 殿 堂 、 塔 、 佛 佛 像 、 匾等 , 随这些 寺庙 的创建 、 碑 伴 传承 , 留下 了大 还 量 的 民间传 说 、 历史 故事 , 比如 开封相 国寺 鲁智 深倒 拔垂 杨柳 的故 事 , 民权 白云寺 “ 堂 常 赏 ” 文 的 由 曾 碑 来、 铁锅槐 传说 , 阳遇佛 寺李 世 民蒙观世 音菩 萨搭 淮 救建 寺 的传说 等 。 2 寺庙 分 布众多 , 物 留存 丰 富 . 文 豫 东地 区佛 寺众 多 , 了 以上 列 表所 涉 寺 庙之 除 外, 未列 入表 内的还 有 : 封市 尉 氏县 的鸿 台寺 、 开 通 许 县 的华 严寺 , 商丘 市粱 园 区的灵 台寺 、 城县 的 白 柘 塔 寺 , 口市 郸城 县 的 光 武 寺 、 城 县 的仁 清 禅 寺 周 项
五台山和普陀山宗教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比较研究
五台山和普陀山宗教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比较研究作为我国佛教文化的两个重要圣地,五台山和普陀山始建于唐朝和东晋时期。
随着解放后的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五台山和普陀山的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历史沿革、宗教建筑、经济效益、旅游管理等方面对五台山和普陀山的宗教文化资源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历史沿革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五台山早在唐代就成为全国佛教中心之一,历代皇帝、名流都曾到此朝拜。
随着历史的演进,五台山成为了中国汉藏蒙文化的交汇之地,在佛教、儒教、道教等文化方面都有着丰富的遗产和文化精髓。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是我国佛教海上圣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
普陀山以观音文化为主,素有“佛教摇篮”的美誉。
普陀山是佛教传入我国后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最早传播点之一,有着极高的宗教文化价值。
二、宗教建筑五台山和普陀山的宗教建筑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五台山拥有众多佛教寺庙,其中最著名的是清凉寺、文殊院、福严寺等。
这些寺庙建筑风格多样,有唐代和宋代的木结构殿堂,也有元代和明代的石坊、石塔等。
这些建筑物不仅有着历史文化的价值,还是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吸引了大量的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
普陀山除了有众多佛教建筑之外,还有许多独特的地质景观,如千佛峰、金山寺、南海观音等。
这些景观和佛教建筑相互辉映,构成了普陀山独特的浙南佛教文化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佛教建筑当属南海观音,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雕,高为33.8米,重达700多吨,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宗教价值。
三、经济效益五台山和普陀山的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不仅有文化和宗教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五台山早在清朝就被定为皇家御苑,是名副其实的皇家园林,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集文化、旅游、商业、住宿等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五台山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几十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佛教文化旅游的研究背景及启示
( ) 教 的 长期 存 在 性 一 宗
美 国的 一 些 学 者 在 对 两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和 2 0世 纪 9 0年
代 西 方 宗 教 信 仰 进 行 了社 会 调 查 得 出 的结 论 是 : 1 纪 将 2 世 是 一 个 宗教 的世 纪 。这 虽 然 可 能 比较夸 张 , 是 我们 应 该 认 但
佛 教 文 化 旅 游 在 推 动 我 旅 游业 发 展 过 程 中发 挥 过 重 要 作 用 。 而随 着 丰 会经 济 的 发 展 , 然 十 旅游 者旅 游需 求 的 转 变 , 传 统 的佛 教 文 化 旅游 面临 严 峻 挑 战 ,其 开 发 现 状 令 人堪 忧 。
基 于此 ,佛 教 文 化旅 游 的开 发 研究 成 为 目前 的 研 究热 点 , 佛 教 文 化旅 游 的 开 发 研究 不 仪 要 关 注 佛 教 景 区 的文 化 内 涵 的 挖掘 与开 发 , 要 了解 当前 旅 游 业 的 发 展现 状 , 更 因此 , 重 佛 注 教 文化 旅 游 的研 究 背 景是 佛 教 文化 旅 游 研 究 的首 要 任 务 。
一
佛 教 是 世 界 i 大 宗 教 之 一 , 中 同传 播 过 程 中 , 过 与 在 经 中 列传 统 思 想 儒 家学 说 及 本 土 宗 教 道 教 的相 互 冲突 、 互 融 相
合 、 渐 发 展 , 刻 地 影 响 着 巾 丰会 的政 治 、 济 、 逐 深 十 经 文化 、 艺 术 乃 至 民 族性 格 。 同时 在 传 播 和 发展 过 程 中 , 造 出 了辉煌 创 灿 烂 的佛 教 文 化 艺 术 , 留下 了许 多 佛 教 文 化遗 产 。这 些 遗产
识 到 , 教 作 为人 类 的一 种 科 学 和 真 理 相 悖 的 认 识 过 程 , 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张莹1摘要:佛教自传入我国就与我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我国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挖掘其深层次内涵,遵循开放性、生态性、特色性的原则,按照主题公园、节庆活动、餐饮等形式开发,这样就能够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激发旅游动机的文化因素,并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成熟的旅游产品。
关键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佛教文化旅游包括普通旅游者观光、游览佛教寺院、石窟、佛塔等实体景观,参加佛教节日庆典活动和专业佛教信仰者的朝拜。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它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旅游客源市场稳定,旅游者回游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开发潜力。
一、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佛教文化在我国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发展,佛教文化在人们中影响根深蒂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人们心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无论是普通的旅游者,还是佛教的信仰者都可能成为佛教潜在的购买者,佛教旅游地中寺院、石窟、佛塔等实体景观和佛教圣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佛教旅游者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很多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已经具有了开发的价值。
因此,佛教实体景观、人文景观和节庆活动就成了现代社会重要的旅游资源,称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二、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佛教旅游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了解佛教文化,但是佛教旅游的发展也使佛教文化的普及和传播鱼龙混杂。
佛教旅游实质上是一种以佛教文化内涵为主要吸引物的特色旅游。
但是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目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对其内涵深层地挖掘和开发。
我国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的项目开发比较晚,而且开发的水平不高, 基本停留在一些实体景观观光较低层次产品的开发上。
大多数佛教旅游景点只进行了一些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少挖掘自己独特文化特点,对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当1作者简介:张莹(1980—),黑龙江哈尔滨人。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中的文化进行设计和开发, 这就造成了佛教旅游者得不到深层次的文化感染,收获很少,从而降低了对佛教景点的吸引力。
导游在对佛教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讲解时,大部分停留在佛教建筑的外观上,对蕴含在实物当中的深层次佛教文化内涵不能理解,从而不能把一些佛教文化和佛教故事向游客详细讲述;佛教寺院中大师和徒弟,基本上都是从事诵经、占卜等活动,不能与旅游者进行思想交流。
因此,在佛教景点游客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旅游者感受不到佛教文化真正的熏陶。
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为丰富,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
但是,要想使佛教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合理开发这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并且保持和发挥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原有的功能和价值,就必须遵循以下开发原则。
1、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就是指开发佛教旅游文化资源时要结合旅游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充分挖掘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设计和开发出能够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的旅游产品。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佛教,而且还可以很好地发展佛教旅游事业,将佛教旅游发展壮大,使之成为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把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
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以后,又是我国传到日本、朝鲜、韩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佛教在东南亚国家传播的中转站,不同宗派的大师的讲法、遗址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再加上我国佛教圣地大多数都坐落在风景秀丽、青山绿水的名山之中,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合理,宣传得当,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实现佛教旅游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2、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指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要注重佛教文化与周边自然景观的融合。
佛教生态旅游,以佛教周边自然景观为主,佛教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旅游者可以通过旅游活动使自己感受佛教的生态底蕴,保护资源不受到任何破坏。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坚持生态性原则,可以引导游客从观念上净化思想,自觉保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筹划佛教圣地文物古迹的修复与重建工作,尽最大可能保持其原有建筑格局和建筑风格,佛教圣地后来的人工建筑也要与原有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相协调,不能破坏原有的建筑风格。
合理开发佛教旅游地的旅游内容、接待项目,控制佛教旅游地的规模和接待人数,使佛教景区得到可持续发展。
3、特色性原则特色性原则指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挖掘不同佛教旅游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将这些资源组合成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感受。
坚持特色性原则就要紧紧围绕佛教文化内涵这一主题,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佛教旅游地的不同特点,开发一些区别于其它佛教旅游活动的独特旅游项目,让佛教与我们日常生活相融合,如武术与佛教、茶道与佛教的融合,创造出独特的佛教旅游项目,使佛教信徒和普通游客者得到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随着旅游消费者需求水平的提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从观光旅游向参与体验旅游转变。
观光旅游是以游客观光游览旅游景点中的实物为主要方式的旅游。
这种旅游方式游客几乎没有参与体验旅游项目的机会,游客也很少能够真正亲身体验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很难受到佛教文化感染。
所以,观光旅游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参与体验旅游开发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动态式开发,除了设计观赏实体景观以外,还设计了一些与佛教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和体验项目。
游客可以在动态的佛教旅游活动中,亲身体验出家弟子的生活状况。
如出家弟子的饮食、住宿等。
在这种优雅的环境中感受佛教独特的生活气氛,可以让游客舍弃名、利等杂念,忘掉烦恼,净化心灵,实现佛教文化的深层体验。
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挖掘佛教文化内涵,紧紧围绕满足旅游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遵循科学开发的原则,将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旅游产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佛教主题公园开发1955年7月,世界上最早的主题公园——美国迪斯尼乐园建成以后,人们很快地接受了主题公园这种新型旅游形式。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锦绣中华的主题公园在国内获得了成功以后,主题公园的形式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如:杭州“千古宋城”,无锡的“三国城”和“水浒寨”。
主题公园的形式、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只要主题定位准确,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现代旅游者的多种需求,主题公园形式就能获得成功。
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可以借鉴主题公园的形式来规划和开发。
由于藏传、南传和北传佛教建筑在风格上有很大差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佛教建筑风格也有很大差别,各有各的特色。
如果把不同特色的建筑合理地组建在一个主题公园中,全面、系统地展示给游客。
那样,游客只要去一个主题公园,就可以领略到不同派系、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佛教建筑了。
杭州的“东方文化园”将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建筑、各式各样的节庆活动同时在一个公园中展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游客评价很好,而且游客回游率很高。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主题公园形式,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非常具有前景的形式。
2、佛教节日庆典活动开发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文化对我国影向比较深远,在我国宗教的教徒中,佛教徒占有很大的比重,数量最多。
普通人虽然不是佛教徒,但他们对于佛教节日比较感兴趣,而且参与佛教节庆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通过开展和举办佛教节庆活动,可以增加佛教旅游地吸引力。
佛教节庆旅游不仅有利于促进佛教旅游地的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佛教旅游业的发展。
所以在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应该重视佛教节日庆典形式的开发。
开发节日庆典活动不但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佛教节日很多,作为开发者,要重点利用这几个节日来安排旅游地一年的活动内容,从而提高佛教旅游地的声誉,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佛教餐饮开发目前全国大部分佛教旅游地,产品较为单一,主要是观光与赏景形式。
餐饮食品开发一直是空白,而且游客对佛教餐饮也不了解。
因此,开发佛教餐饮食品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又一重大创新。
现代社会中,人们提倡健康的饮食,为佛教餐饮开发提供了市场潜力。
因此,可以在佛教旅游地开设如佛教素菜餐馆或素食餐厅,把素食延年益寿的理念向晋通游客推广。
佛教餐饮开发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又一个重要形式。
总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必须做好旅游市场的调查和研究,深层次地挖掘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当中的文化内涵,使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佛教文化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之上,搞好与之相配套的软、硬件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具一定特色的佛教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1] 赵伯乐.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2] 华钢.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08年第5期[3] 刘海英. 哈尔滨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8月[4] 袁银枝. 试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 [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5] 金波,孙鹏祥,蔡溢. 宗教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