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重要理化性质共17页

合集下载

核酸的理化性质专业知识专家讲座

核酸的理化性质专业知识专家讲座

pK1 = 0.9
第二磷酸基
第一磷酸基
鸟嘌呤核苷酸

pK2 = 3.7

含氮环 pK3 = 6.1
pK1 = 0.7
第二磷酸基

第一磷酸基
烯醇式羟基
离子化程度
解 离
pK2 = 4.3 含氮环
胞嘧啶核苷酸
曲 线
pK1 = 0.8 第一磷酸基
pK3 = 6.3 第二磷酸基
pK1 = 1.0 第一磷酸基
核酸的理化性质专业知识专家讲座
核酸的理化性质专业知识专家讲座
4 第4页
对酸最不稳定是嘌呤与脱氧核糖之间糖苷键(嘌呤 碱) :
DNA
pH1.6, 37℃ 对水透析
无嘌呤酸
(除去嘌呤碱)
pH2.8 100℃、1hr
核酸的理化性质专业知识专家讲座
5 第5页
嘧啶糖苷键水解则需要较高温度:
嘧啶糖苷键(DNA或RNA)
甲酸(98~100%) 加热
15 第15页
第二节 核酸酸碱性质
核酸碱基、核苷、核苷酸均能发生解离, 所以核酸也 就具备了可解离酸碱性质。
核酸的理化性质专业知识专家讲座
16 第16页
1.碱基解离
因为嘧啶和嘌呤化合物杂环中N以及各取代基(-OH) 具结合和释放质子能力, 所以这些物质现有碱性解离又有 酸性解离。
各种碱基解离特点及其常数见书本P505
30 第30页
一、核酸变性 (denaturation)
2. 核酸变性原因:
温度升高 : 热变性 酸碱度改变: 酸碱变性
DNA测序
尿素:PAGE中惯用变性剂; 变性剂使用:
甲醛:琼脂糖凝胶电泳惯用变性剂
核酸的理化性质专业知识专家讲座

核酸的理化性质

核酸的理化性质

生物学功能:携带遗传信息
编码RNA
非编码RNA
组成性表达:tRNA、rRNA
调控性表达:短链非编码RNA、长链 非编码RNA、环状RNA
调控性非编码RNA有短链非编码RNA、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等,它 们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发挥着调控的作用。
碱基、核苷酸和核酸具有强烈的紫外吸收(@260nm),可用来鉴定和量化 DNA或RNA。
一条双链DNA可以解离成为两条互补的单链DNA,即变性。衡量双链DNA 稳定性可以用解链温度。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一、核酸具有强烈的紫外吸收
碱基是含有杂环的分子。 共轭双键具有强烈的紫外
吸收。
核苷酸紫外吸收的应用
确定样品中DNA 或 RNA的含量
OD260 = 1.0 等同于 50μg/ml 双链DNA (dsDNA) 40μg/ml 单链DNA (ssDNA or RNA) 20μg/ml 寡核苷酸
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 (hybridization):具有碱基序列互补的两条不 同ssDNA、或一条ssDNA与另一条ssRNA、或两条不同 ssRNA之间都可以形成双链现象。
ssDNA 和 ssRNA 满足碱基互补配对
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的应用
基因结构分析 PCR扩增技术 基因诊断 基因治疗 mRNA分离
确定样品中DNA 或 RNA的纯度
纯 DNA: OD260/OD280 = 1.8 纯 RNA: OD260/OD280 = 2.0
二、DNA变性是一条双链解离为两条单链的过程
变性过程 (denaturation):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 一条双 链DNA (double strand DNA, 简称dsDNA) 中碱基对之间的 氢键会断裂, 解离成为两条单链DNA (single strand DNA, 简 称ssDNA)。

核酸的重要理化性质19页PPT

核酸的重要理化性质19页PPT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核酸的重要理化性质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Thank you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复性与杂交

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变性、复性与杂交

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一、酸性化合物两性\但酸性强。

电泳行为--泳向正极(pH7-8)。

沉淀行为--加盐(中和电荷)M+与磷酸"-"中和;乙醇。

二、高分子性质粘度DNA>RNA超离心沉降凝胶过滤三、UV吸收最大吸收峰在260nm附近四、变性、复性与杂交核酸在理、化因素作用下,双螺旋结构破坏称核酸变性。

根据变性因素区分为碱变性、热变性等。

如DNA的碱变性、DNA的热变性,其中以DNA的热变性更具典型意义。

DNA变性后,粘度改变,钢性线性分子变得无序,粘度下降,UV吸收增强,其规律如下:高色效应--核酸变性后、氢键破坏,双螺旋结构破坏,碱基暴露,紫外吸收(260nm)增强,谓高色效应。

解链温度\融解温度(Tm)--UV吸收增值达到最大吸收增值50%时的温度,称Tm。

Tm值与DNA G+C含量有关,G+C含量愈大,Tm愈高,反之则反;与核酸分子长度有关,分子愈长,Tm愈高。

变性温度范围与DNA样品均一性有关,分子种类愈纯(单一),长度愈一致,其变性范围愈窄,反之则变性温度范围愈宽。

DNA变性的复性—DNA发生热变性后,经缓慢降温,如放置室温逐渐冷却,解开的互补链之间对应的碱基对再形成氢键,恢复完整的双螺旋结构,称DNA热变性的复性。

核酸复性时UV下降,此称低色效应。

DNA热变性后缓慢冷却处理过程称退火。

DNA加热变性后,若经骤然降温,互补链碱基之间来不及配对互补,形成氢键联系,两链维持分离状态。

核酸分子杂交—当不同来源的核酸变性后一起复性时,只要这些核酸分子中含有相同序列的片段,即可形成碱基配对,出现复性现象,形成杂种核酸分子,或称杂化双链,称核酸分子杂交。

(完整版)核酸的理化性质.doc

(完整版)核酸的理化性质.doc

第 15 章、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上册 P502)本章重点: 1、核酸的水解, 2、核酸的紫外吸收, 3、核酸的变性和复性本章的主要内容:(一)核酸的水解:所有糖苷键和磷酸酯键都能被水解。

(1)酸水解:糖苷键比磷酸二酯键易被水解,嘌呤碱糖苷键比嘧啶碱更易水解。

(2)碱水解:磷酸酯键易水解, RNA 比 DNA 易水解,因为 RNA 核糖上有 2‘ - OH ,水解过程见P502。

(3)酶水解:为水解磷酸二酯键的酶,专一水解核酸的为核酸酶。

1.核酸酶的分类:按底物专一性分为 RNase(核糖核酸酶)和 DNase(脱氧核糖核酸酶)。

按对底物作用方式分为内切酶(作用点在核糖核酸酶内部)和外切酶(作用点在末端)。

2.RNase:如牛胰核糖核酸酶( EC 2.7.7.16 ),内切酶,作用位点为嘧啶核苷( Py)‘- 3 - 磷酸与其他核苷酸之间的连键。

3.限制性内切酶:为 DNase。

剪裁 DNA 的工具,可用于核酸测序和基因工程。

在细菌中发现,目前已找到限制性内切酶数千种。

限制性内切酶往往与甲基化酶成对存在,自身酶作用位点的碱基被甲基化,内切酶不再降解,因而可识别和降解外源 DNA 。

断裂位点处常有二重旋转(轴)对称性(回文结构,正读反读相同),在特定位点两条链切断后形成粘末端或平末端。

限制性内切酶命名:如 E. coR Ⅰ,第 1 个字母 E( 大写 ) ,为大肠杆菌 (E.coli)属名的第一个字母,第2、 3 两个字母co (小写)为种名头两个字母,第 4个字母R,表示菌株,最后一个罗马字为该细菌中已分离这一类酶的编号。

(二)核酸的酸碱性质:核苷和核苷酸都是兼性离子,碱基和磷酸基均能解离,见P505,具有酸碱性。

由于 DNA 酸碱变性,使酸碱滴定曲线不可逆。

(三)核酸的紫外吸收:嘌呤环与嘧啶环具有共轭双键,核苷和核酸的吸收波段在240~290nm,最大吸收值在 260nm 附近(蛋白质最大吸收值280nm)。

(完整版)核酸的理化性质

(完整版)核酸的理化性质

第15章、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上册P502)本章重点:1、核酸的水解,2、核酸的紫外吸收,3、核酸的变性和复性本章的主要内容:(一)核酸的水解:所有糖苷键和磷酸酯键都能被水解。

(1)酸水解:糖苷键比磷酸二酯键易被水解,嘌呤碱糖苷键比嘧啶碱更易水解。

(2)碱水解:磷酸酯键易水解,RNA比DNA易水解,因为RNA核糖上有2‘-OH,水解过程见P502。

(3)酶水解:为水解磷酸二酯键的酶,专一水解核酸的为核酸酶。

1.核酸酶的分类:按底物专一性分为RNase(核糖核酸酶)和DNase(脱氧核糖核酸酶)。

按对底物作用方式分为内切酶(作用点在核糖核酸酶内部)和外切酶(作用点在末端)。

2.RNase:如牛胰核糖核酸酶(EC 2.7.7.16),内切酶,作用位点为嘧啶核苷(Py)-3‘-磷酸与其他核苷酸之间的连键。

3.限制性内切酶:为DNase。

剪裁DNA的工具,可用于核酸测序和基因工程。

在细菌中发现,目前已找到限制性内切酶数千种。

限制性内切酶往往与甲基化酶成对存在,自身酶作用位点的碱基被甲基化,内切酶不再降解,因而可识别和降解外源DNA。

断裂位点处常有二重旋转(轴)对称性(回文结构,正读反读相同),在特定位点两条链切断后形成粘末端或平末端。

限制性内切酶命名:如E. coR Ⅰ,第1个字母E(大写),为大肠杆菌(E.coli)属名的第一个字母,第2、3两个字母co(小写)为种名头两个字母,第4个字母R,表示菌株,最后一个罗马字为该细菌中已分离这一类酶的编号。

(二)核酸的酸碱性质:核苷和核苷酸都是兼性离子,碱基和磷酸基均能解离,见P505,具有酸碱性。

由于DNA酸碱变性,使酸碱滴定曲线不可逆。

(三)核酸的紫外吸收:嘌呤环与嘧啶环具有共轭双键,核苷和核酸的吸收波段在240~290nm,最大吸收值在260nm附近(蛋白质最大吸收值280nm)。

(1)可用于测样品纯度(测吸光度A):A260/A280比值,纯DNA应大于1.8,纯RNA应达到2.0,若样品混有杂蛋白,比值明显降低。

生物化学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生物化学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质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2015-07-06 71588 0一、核酸分子具有强烈的紫外吸收嘌呤和嘧啶都含有共轭双键。

因此,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紫外波段有较强的光吸收。

在中性条件下,它们的最大吸收值在260nm附近(图2-22)。

根据260nm处的吸光度(absor-bance,A260),可以确定出溶液中的DNA或RNA的含量。

实验中常以A260=1.0相当于50μg/ml 双链DNA、40μg/ml单链DNA或RNA、或20μg/ml寡核苷酸为计算标准。

利用260nm与280nm 的吸光度比值(A260/A280)还可以判断所提取的核酸样品的纯度,DNA纯品的A260/A280应为1.8;而RNA纯品的A260/A280应为2.0。

图2-22 五种碱基的紫外线吸收光谱(pH7.0)核酸为多元酸,具有较强的酸性。

DNA和RNA都是线性高分子,因此它们溶液的黏滞度极大。

在提取高分子量DNA时,DNA在机械力的作用下易发生断裂,为基因组DNA的提取带来一定困难。

一般而言,RNA远小于DNA,溶液的黏滞度也小得多。

溶液中的核酸分子在引力场中可以下沉。

在超速离心形成的引力场中,环状、超螺旋和线性等不同构象的核酸分子的沉降速率有很大差异,这是超速离心法提取和纯化核酸的理论基础。

二、DNA变性是双链解离为单链的过程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等)会导致DNA双链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发生断裂,使DNA双链解离为单链。

这种现象称为DNA变性(DNA denaturation)。

虽然DNA变性破坏了DNA的空间结构,但是没有改变它的核苷酸序列(图2-23)。

图2-23 DNA解链过程的示意图在变性条件下,DNA双链经历部分解离,大部解离,直到全部解离为两条单链的过程在DNA解链过程中,由于有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含有DNA的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度随之增加。

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