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主要功能
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学校德育的功能和目标这两部分知识在历年教师招聘考试中以单多选题和判断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涉及地位性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一、知识详解(一)德育的功能德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体的发展、整个教育活动的实施、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功能。
1.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基本功能、直接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其基本功能具体表现在:(1)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
(3)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
(4)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2.德育的社会性功能——间接功能德育的发展具有社会制约性,同时它又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共同构成社会大系统,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的实现具有间接性。
3.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德育主要解决的是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问题,直接反映着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要求,社会常常通过干预德育和强化德育来控制学校教育,通过规定德育的性质、内容来决定和保证整个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
和其他教育目标一样,德育目标具有方向性、预见性、超前性的特点,可以对德育活动发挥导向、选择、协调、激励、评价的作用。
所不同的是,与智育目标、体育目标、美育目标等相比较,德育目标具有以下特点:1.社会性德育目标表现出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
德育目标的社会性是教育目标社会制约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特点。
2.层次性具体表现在不同的教育类型的德育目标的差异方面,而且反映在同一德育目标在不同层次的教育类型上的不同要求方面,这种层次性具有标准的高低之分、价值的优劣之分。
虽然智育、体育、美育的培养目标也有层次性,但他们的层次性却无此种性质。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我国,厚德载物、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文化精髓,都为当今制定德育目标奠定了历史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随着时代发展,道德的内容和目标也会发生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对德育功能的理解
对德育功能的理解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价值观培养:德育通过灌输正面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通过教育,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追求。
2. 道德品质的培养:德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包括诚实守信、宽容友善、正直勇敢等。
通过讲述正面的榜样故事、进行道德伦理的教育,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
3. 社会责任感:德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的社会。
4. 自我管理能力: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情绪管理、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管理等。
这些能力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团队协作:德育通过集体活动、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具备在群体中和他人良好合作的能力。
6. 创新精神:德育也包含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通过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总体而言,德育的功能是全面的,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关注他们的品德、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德育,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育学第八章德育ppt课件
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 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 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三)德育过程的组织运行 德育过程的组织运行一般包括德育活动的准备、德育
活动的开展和德育活动的评价三个基本环节。 1.德育活动的准备
第四节 德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及其组织
3.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正所谓“德育有法而无定法”,而成功地选择和运用德 育方法,取决于教育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与学生观,而 且有赖于教育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 学、心理学素养,也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机智、教育技巧 和开拓创新精神。
第四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 德育教育性功能,就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实质是整 个德育活动精神本质的实现; 德育教育性功能的具体表现为:把教人做人作为总目 标;通过德育促进受教育者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完成, 具体表现在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三、现代德育观 (一)德育实体观 德育实体观是对德育是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实体的看 法。 (二)德育双重价值观 认为德育既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 也具有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 (三)德育主体观 德育主体观关于学校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德育过 程中的地位问题。 (四)全方位德育观 全社会德育的观念;全员德育的观念;多育并举的观念。
(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1.思维训练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2.情感陶冶法 (教师的师爱与人格陶冶、环境陶冶、 艺术陶冶) 3.理想激励法(价值理想激励、人格理想激励) 4.行为训练法(道德实践、奖励与惩罚) 5.修养指导法,也称自我教育法。 6.心理咨询法。
德育概论
德育概论第一章概论1、德育概念狭义:德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广义:从思想、政治、法制、心理方面来看。
(德育的概念暂无定论,广义主要包含以上四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人的观点。
)德育是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原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的参与和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纪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2、德育的功能政治功能:学校的德育在①促进再生产一定的政治(阶级)关系发展,②巩固一定的政治制度与秩序,③引导一定的政治行动,④形成一定的政治意识以及发展一定的政治机构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功能。
经济功能:综述从作用的层次来看,德育可以表现于宏观层次,也即是通过德育形成(或变革)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中最主要的是形成一定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经济道德以此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的价值取向。
在学校德育参与下所形成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总是以其独特的方式对经济的发展或延缓起着导向作用。
每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总是一方面从思想上调节和控制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影响人们观察、认识自然与社会的立场和方法;另一方面,又通过意识形态对政治上层建筑的作用,影响各种经济的决策、经济的运行,从而最后影响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发展。
微观层面对经济的发展直接发生作用。
人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生活受到学校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影响。
德育在各个经济生活领域中的功能P234(一)生产领域①劳动者②科学技术;(二)经济形态领域①政治是经济是集中表现,学校德育通过政治功能简介对经济产生影响②通过生产力和科技功能的充分实现而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形态、制度。
③通过形成符合一定的意识形态、经济道德以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经济形态。
(三)生活与消费领域①引导人们的需要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人性问题(选择)选择题就随便看看赖~~~性善恶的代表人物(一)古希腊理性至上1.苏格拉底的人性论(1)人是理性的存在物(2)善良、公正、节制、勇敢是人的品质(3)人要通过不断追求知识而发现善2.柏拉图的人性论(1)人性理论理念论回忆说(2)人性由三个不同部分组成情欲意志理性3.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论(1)理性论(2)群性论(3)中道论(4)完人论(二)中世纪1.奥古斯丁的救赎人性论(本性是善)2.阿奎那的双重人性论人的本质是人性和神性的结合;强调人在依归上帝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追求现世的感性生活和尘世幸福(三)西方近代哲学家过渡时期培根的双重人性论:人性中有善的倾向也有恶的倾向霍布斯的经验人性论:自私自利是人的本性,这种本性表现为财富欲、名誉欲、权力欲、知识欲等。
第三章德育功能1介绍
• (一)德育的生存性功能
• 是指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 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 范等,使个体在社会性(现实性)的生活 中生存下去,并能秉承社会所给与他的力 量,最大限度地实现特定任务。
• (二)德育的发展性功能
• 德育对个体社会人格的塑造或对个 体道德人格的发展的推动。 • 德育之个体发展功能主要指的是对 个体品德结构的发展所起作用的功 能。
• 智利知识界领袖萨拉扎· 班迪博士在回顾发展 中国家追求现代化的道路时说,“落后和不发 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 数字,也是一种心理状态。 • 当国民心理和精神还被牢固地封锁在传统意识 之中时,就会构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 碍。 • 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工 业管理模式,乃至政府机构形式,但是如果一 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负于这种制度以真实 生命力的现代人的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 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 是不可避免的。
教育在这种差异和变化中起了什 么作用
• 德育所传递的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规范 文化,即价值观情感、态度,信仰等。 • 德育通过传递这些文化,在形成个体的 人格特征以及继承和发展群体的共同人 格特征诸如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等方面,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我的大学之悔
• 2001年我跨入大学之门,等我2008年研究生毕业时, 一些同学开始待业,一些女同学则赶紧嫁人,从此 相夫教子,也算一条出路。 • 七年大学生活,挂科、逃课与我无缘,我也从不沉 迷于电脑游戏,即便如此,我的结局和那些逃课、 挂科,玩游戏的同学相差无几。 • 我的第一悔是不该留在家乡上大学。在大城市上学 的同学有更多的机会走向社会,增长见识。 • 我的第二悔是不该中途换专业。放弃自己感兴趣的, 选择了最热门的。 • 我的第三会是不该盲目的考研。看到别人在考自己 也去考,从而失去了走向社会,积累专业经验的机 会。
德育功能有哪些
德育功能有哪些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素质的教育方式,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
德育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德育以传授道德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培养他们的爱心、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感受到道德情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道德感和责任意识。
其次,德育有助于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
德育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再次,德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德育教育不仅关注个体的德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德育教育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等方式,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提高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认同感,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此外,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自立能力。
德育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律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通过各类德育训练和激励措施,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律和自立能力。
最后,德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文化品质和身体素质。
德育教育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样的德育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不仅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总之,德育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学校系统的培养和教育方式实现的。
学校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通过合适的德育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的功能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校和社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是指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的道德教养和社会行为习惯,以培养出具备健康人格和正确价值观的公民。
在社会中,德育具有重要的社会性功能,可以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公民素质和形成健康社会风尚等方面的作用。
首先,德育可以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合作的状态。
德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人们的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习惯,使他们具备对他人的尊重、关爱和合作的意识。
在德育的过程中,我们教育学生要遵守社会规则、尊重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社会和谐意识的重要内容。
通过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我们可以使更多的人具备和谐共处的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德育可以提升社会公民素质。
社会公民素质是指公民在社会中遵守法律、遵守伦理道德、热爱祖国等方面的素质。
德育是培养人们正确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备良好公民素质的公民。
德育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权益与义务,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懂得公平正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并且具备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的意识和行动。
通过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我们能够培养更多具备高尚道德行为和公民精神的人才,提升整个社会的公民素质。
最后,德育可以形成健康社会风尚。
社会风尚是指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德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引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塑造健康的社会风尚。
德育教育能够通过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促使他们关注社会民生、尊重他人、热爱公益事业等,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通过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我们能够培养更多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推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支撑。
综上所述,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在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公民素质和形成健康社会风尚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努力培养具备高尚道德行为和公民精神的人才,共同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 德育 知识点梳理 (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 加 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 教 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 会的 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德育的功能
德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基本功能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其中 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德育的发展具有社会制约性,同时它又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共同构成社会大系 统, 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的实现具有间接性。
四、知行统一原则
1. 基本涵义 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 行 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 要求 (1) 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 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二)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 程
1.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2. 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 的非正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
自考00468德育原理 考点汇总
1、考试内容2、考试题型——共4大题型题型数量分值405*5'252015*1153、课程重点3、课程重点4、课程难点5、复习建议6、应试技巧考过逢必本章重难点分析考点1:德育原理的特点例题【正确答案】考点2:国外德育原理的发展发端于苏格拉底考点2:国外德育原理的发展《教育漫话》尚未完全成为独立的学科形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标志。
例题【正确答案】:C考点3:国内德育原理的发展20世纪上半叶近代科学梁启超的《德育鉴》、蒋拙诚的《道德教育论》独立的德育学在中国产生的标志。
考点3:国内德育原理的发展吴俊升的《德育原理》“德育原理”在我国产生的标志。
苏联教育例题【正确答案】:A考点4:学习德育原理的主要方法马克思主义多学科理论与实际开放创新例题【正确答案】本章重难点分析考点1:德育概念与大德育观18世纪后半叶康德20世纪初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考点1:德育概念与大德育观例题【正确答案】:A考点2:德育的本质首先应该明确本质的内涵事物是什么例题【正确答案】:A考点3:德育功能例题【正确答案】:D考点4:德育的主要功能个体的品德发展本体性功能。
个体品德发展功能、智能发展功能和享用性功能。
考点4:德育的主要功能社会发展所发挥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和教育性功能。
例题【正确答案】本章重难点分析考点1:德育的起源生物学前提社会现实基础考点1:德育的起源劳动和交往人教育内容介质例题【正确答案】:D考点2:原始社会的德育特征【选】生活式习俗传承全民性。
口耳相传和榜样示范。
例题【正确答案】:D考点3:学校德育的产生与古代学校德育的特点奴隶社会独立的教育形态飞跃考点3:学校德育的产生与古代学校德育的特点组织化程度增强等级性明显凸显阶段性神秘性实施具有明显的经验性例题【正确答案】:C考点4:近现代学校德育的特点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
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5:现代学校德育发展的趋势【选】【简】个人全面且自由综合系统化或整体结构化内容多样化、全球化多种观念的交流与冲突中不断变革。
教育学第七章德育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德育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的总称。
(多)鉴于大德育的思路,我们把德育的定义表述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组织适合受教育者成长的价值环境,采用合适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政治、心理)等方面素质发展的系统活动。
二、德育的功能德育的个体功能主要表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
德育内容: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二是集体主义教育、三是社会主义教育、四是理想教育、五是道德教育、六是劳动教育、七是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八是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当代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变革(简答)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学校德育目标提出了变革的要求。
其次,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使学校德育面临新环境和新挑战,也促进德育目标变革。
最后,工业文明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德育目标体系。
第二节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德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展开,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待的整体性变化过程。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活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是德育过程内部的主要矛盾,也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作出的反应。
第三章:德育的功能
德育目的——想要德育干什么 德育功能——德育(本来)能够干些什么 德育效果——德育实际上干了什么
(三)正确认识德育功能有何意义
首先,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 标的确定。 其次,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度、 适当的德育评价的形成。 最后,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适当、 适度的德育实践。
(3)德育的个体享受功能
道德可以使个体实现某种精神上的需 要,感到做奉献是一种人生幸福,是个体人 生价值的提升,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获 得精神上的享受。是德育功能的最高境界和 本质体现。(帮助别人——乐于助人——助 人为乐)
道德的高度与力量
——道德,源自人们对美好心灵的守望 ——道德,富有感化人心的力量 ——道德,成就公民的精神高度
道德的高度与力量
道德,源自人们对美好心灵的守望 道德,富有感化人心的力量 道德,成就公民的精神高度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二)政治功能
1.政治(阶级)关系的再生产。 2.政治意识观念与政治舆论的生产与传播。 3.政治行动的引导。
(影响 3.德育对社会分配领域的影响 4.德育对社会交换领域的影响
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主要在三方面: 一是动机作用:学习动机需要借助德育改进其方 向性、强度和持久性。 二是方向作用:德育为个体确定人生价值方向起 重要作用。解决人类向何处去?什么样的人生才 值得一过?(建构人生意义) 三是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如:虚心、诚实、一 丝不苟等。
功能观的适度、分 层;落实的德育
(四)德育功能的分类
(一)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 (二)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二)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德育功能的多维分析
个体 功能维度 正向 负向 正向
社会 负向
德育功能与目的 PPT
• 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是: “热爱祖国,具有 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 生观,具有公民的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 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 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 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
我国现行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是建国 以后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延续。 • 与对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的科学化目 标相比较,我国德育教育还必须进一步思 考和与时俱进。
• 本讲结束! • 谢谢大家!
• 2、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等 的促进作用 • 一是动机作用; • 二是方向的作用; • 三是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 落实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必须注意: • (1)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 自觉意识的确立,教育工作者必须 以健全人格的塑造为己任,正人先 正己。 • (2)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 “经师”的阻隔,使教育与其它各 育的关系复归其统一的原本。
• (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 • 1、德育的个体生存功能:德--得 • 伦理规范(戈夫曼)乃是人为 自己立法,是内在而非外在的东西 。“德福一致”的原则,道德有利 于个体的生存及其质量提高的。
•
• 2、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静--动 • 主要是指对个体品德结构的发 展所起的作用,对个体人格的促 进功能。
二、德育目的的类型
• 1、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和个人本位的德育目 的 • (1)社会本位的德育目的之主要特征是从 社会利益出发界定德育目的。 • (2)个人本位的德育目认为,德育应当从 个人价值的重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 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 •
德育的功能——精选推荐
德育的功能德育的功能,是德育的作用方式,也是德育的价值实现方式。
德育效果的好坏、大小,是德育功能的结果。
追求德育的最佳效果,必须发挥德育的最好功能。
而德育的最好功能,又是德育结构所决定的。
只有优化德育结构,才能获得德育的最好功能。
这就是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德育中的应用。
对德育概念的解释,有利于对德育功能的理解。
一、德育的概念界定1、德育的概念什么是德育?德育是教育者用社会思想品德道德规范教育影响学生,使之转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专指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总称。
2、德育的组成部分政治教育:指对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立场、态度的教育。
我国德育内容中社会主义、国家观念、民族团结、民主与法制教育等,即属于政治教育的范畴。
(民族精神教育中有些内容就是属于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指对事物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教育。
思想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方法,在我国就是要形成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方法。
----思想教育是方法道德教育:指个体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与自然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教育。
(生命教育中有些内容就属于道德教育)虽然有些内容与政治、思想和心理品质教育关系十分密切,但是由于道德规范的维护多靠内心的义务感和外在的舆论手段监督,道德教育是其他德育部分不能代替的。
道德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道德教育是基础心理品质教育:指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解决心理困惑为基本目标的教育。
心理品质教育包括两种形式:一是积极的、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形式,即着眼于学生发展、培养健康人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是消极的、占辅助地位的教育形式,即侧重于帮助个别学生摆脱心理困扰、预防心理疾病的个别教育形式。
-----心理品质教育是前提把学校德育作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的总称,外延宽广,涵盖齐全,界限明确,在德育决策和德育实践中,有利于准确把握和有效实施,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教育学di12章 德育
f制度法:通过构建良好的学校制度来引导规范和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学校环境、提出明确的社会行为规范要求、规定特定的价值导向。
2、道德情感的发展
? 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道德发展理论对道德情感给与了特别的关注。
? 在其人格结构理论中,道德是儿童超我人格的发展,使儿童早期经验中承认道德标准的内化,是更为高尚的社会道德的反映。
? 超我通过两种途径发挥其功能:良心、自我理想。
? 儿童不适当的行为——父母制止、惩罚——内疚感——良心
? 德育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从“自我中心”到“他律”到“自律”最终到“自由”。
第四节 德育原则
一、 思想品德教育原则的概念: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准则。
它是制定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计划,确定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选择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组织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重要依据。
道德认知的发展 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行为的发展
1、道德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研究及其结论:
品德发展的阶段有一定顺序
? 品德的发展源于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 品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 逻辑思维的阶段和道德推理的阶段是平行的
?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下,个体的道德发展速度有所不同。
a说服法:说理疏导法,是教育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以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一种方法。有讲解、报告、谈话、对话、讨论、参观等形式。
德育的功能
德育的功能
德育的功能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能够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有公德心的公民。
德育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德育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善良、美好、正直和深思熟虑的行为。
通过正面榜样的引导和道德教育的培训,学生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2.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德育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善良和美好的价值,并能够理解和同情他人的困难和痛苦。
通过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尊重他人的权益,学生可以培养出具有同理心和宽容心的品质。
3. 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德育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和情感。
自律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使他们能够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法律,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品德。
4.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和互动。
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他们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合作他人、沟通他人,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亲和力。
5.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德育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
应该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去对待社会和环境。
通过培养学生有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可以为社会贡献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总之,德育的功能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为重点,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社交能力,激发他们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这些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成为具有道德修养和公民素质的人。
德育的功能有哪些?在新时期如何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
德育的功能有哪些?在新时期如何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一、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
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具体包括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的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包括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的影响作用。
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3、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是指德育具有教育性。
包括德育本身的“教育”或价值属性和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促进作用。
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功能主要是动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二、1、首先,德育对象主体性发挥不充分是中国德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要产生真正的德育功效,必须将社会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统一起来,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规律,发挥他们道德学习的主体性。
2、在理解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时,要注意其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德育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倾向,要通过对德育对象个体的塑造去实现社会性功能,通过文化功能的事先去达成其他社会功能的目标。
3、要认识到德育除社会性功能外,也具有重要的个体性功能。
德育具有个体生存性功能,只讲片面的牺牲与奉献是德育的病态,真正的德育赋予个体生存的基本原则,促进个体的人格发展和社会化进程,最终使个体领会、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获得精神上的美好享受。
德育个体性功能的发挥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同时通过必要的规范学习与价值学习,以形成个体一定的品德。
4、落实德育的教育功能,必须注意:(1)要确立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
教师须致力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其奠定为人的根本。
同时,教师应将道德动机与学习动机激发、道德践行和实际能力的培养等环节联系起来,避免片面和虚幻的道德人格的发生。
(2)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隔,使德育与其他各育的关系复归于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的主要功能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1)对德育社会性功能理解的注意点:
①、必须树立全面的德育(社会性)功能观;
②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③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功能中的中介。
例子:公交车上让座。
㈡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则是指德育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⑴德育的个体生存功能。
例子: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到的标准,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没有了诚信,这个人不能与其他人好好的相处,会被人疏远,在社会也不能立足。
⑵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例子:最美妈妈吴菊萍本能之下的伸手,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坠楼女孩的生命;最美护士情急之下对老人进行的口对口人工呼吸,体现的不仅仅是善良投射的关爱;最美女孩在暴雨中为残疾乞丐撑起的那把伞,遮挡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风雨;最美电力工跳进污水里抢修电路的举动,在炎炎烈日里送给人们的不仅仅只有能吹到空气的清凉,这些人为我们树立了道德的标杆,让我们懂得做人的道德,让我
们看到了只有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才容易被他人更好接纳,有利于个体的发展。
⑶德育的个体享受功能
①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两个问题:a、个体发展功能发挥中必须充分尊重道德学习个体主体性,否则就会阻抑这一功能的正常发挥;b、品德发展实质上是人的文明化和社会化。
②个体享用性的实质是让个体在道德学习与生活中领会、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人格尊严与优越,因而具有审美的性质,同时践行道德从这一角度看亦可谓道德人生的立美创造。
例子:鞍钢职工郭明义从90年起53次义务献血,从一开始献血的紧张到现在他乐于献血,因为他在献血中、帮助他人中找到了无比的乐趣。
他20年献血6万毫升,这真的很让我佩服,因为在我身边有人这样说:“我都想补血,我才不把血献出去。
郭明义是伟大的,他乐于奉献;郭明义是幸福的,他在奉献中找到了乐趣,他实现了德育个体享受性。
㈢德育的教育性功能:(1)含义:①是德育的“教育”获价值属性;②是指德育作为教育的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2)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看主要有三点:
①动机作用:学习动机需要借助德育改进其方向性、强度和持久性。
②方向作用:德育为个体确认人生价值方向起重要作用。
③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虚心、诚实、一丝不苟。
(3)所谓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实际上是指德育在完成教人做人的总目标和支持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的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实际作用。
(4)、德育的教育性功能要予以具体落实,必须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①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的确立;②打破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的阻碍使德育与其他各与育的关系复归其统一的原本。
解释:“经师”是由于没有无教育的教学,所以也就没有无德育的教育,没有不是德育教师的纯粹的教学人员。
在生活与学习中,我们要学会包容、宽容、虚心、诚实、真心,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
如果我们都能从自己做起,开始宽容地、诚实地、真心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