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理论分析及意义
亚当斯密的两个社会定律
亚当斯密的两个社会定律1.引言1.1 概述亚当斯密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概念,其中包括他的两个社会定律。
这篇文章将重点讨论亚当斯密的两个社会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亚当斯密的第一个社会定律是"自利动机",即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繁荣和福祉。
他认为,当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时,市场会自发地调节资源的分配,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这种自发的调节机制被称为"市场自由主义",成为现代经济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是保持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关键。
亚当斯密的第二个社会定律是"分工",他认为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他观察到,当每个人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并将自己的产出交换给其他人所需的产品或服务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将得以提高。
分工不仅仅是个体之间的合作,还是国家之间实现国际贸易的基础。
亚当斯密的这一定律奠定了现代经济学中的劳动分工理论基础,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合作的重要性联系在一起。
总而言之,亚当斯密的两个社会定律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利动机"和"分工"的观念不仅仅适用于经济活动,也可以解释社会关系和制度的运作。
这些定律为我们理解社会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
因此,深入研究和应用亚当斯密的社会定律对我们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社会福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以探讨亚当斯密的两个社会定律。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亚当斯密及其社会定律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亚当斯密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社会定律。
在第一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亚当斯密的第一个社会定律,并提供相关的实例和研究结果来支持其观点。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及其影响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及其影响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及其影响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的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他的经济学思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并探讨他对经济学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亚当·斯密的生平与背景亚当·斯密于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的克兰丁顿,从小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受到教育的制约。
然而,他显示出了非凡的智慧与勤奋,并通过奖学金获得了在牛津大学的学习机会。
在大学期间,他广泛阅读并聚焦于哲学和经济学的研究。
回到苏格兰后,斯密成为一位备受赞誉的教授,并在1776年发表了他最著名的著作《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
这本书几乎成为经济学的经典,奠定了亚当·斯密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
二、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主要围绕市场经济和自由放任的理念展开。
他坚信自由市场机制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的最有效方式。
以下是他的一些重要观点:1. 分工与劳动价值: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每个人应根据其劳动在生产中所做的贡献来获得相应的报酬。
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
2. 自由市场与供求关系:斯密主张自由市场经济,认为市场上的价格应由供需关系决定。
他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个体自私追求最大利益的行为会导致市场自动调节,达到最优的经济效益。
3. 国家干预与福利政策:斯密反对过多的国家干预经济,主张让市场自由运作。
他认为,政府仅应扮演保护市场秩序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角色。
4. 自由贸易与比较优势:斯密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应专注于自己擅长的产业,通过自由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5. 经济增长与资本积累:斯密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积累资本并用于生产投资。
他主张通过降低税收和鼓励个人追求利润,激发经济活力。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经济学说史教程
12
斯密研究了工资变动的规律。他首先区分了劳动的 “货币价格”和“自然价格”。后者实际所指的是劳 动力价值,而前者则是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对劳动的 “货币价格”如何围绕它的“自然价格”自发波动却 作了透彻的说明。
他认为竞争导致利润率下降,其实这是利润平 均化的原因,而不是利润率下降趋势的根源。
三、地租理论
他指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代价或价格。资本 主义地租不过是租地资本家为取得土地使用权而向土 地所有者缴纳的农产品价格超过预付资本加平均利润 以上的余额。
斯密对土地所有权在地租上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他 把地租看做土地所有权的单纯结果,认为地租是一种 垄断价格。
斯密在论述“劳动工资,是勤勉的奖励”这一主题时, 力主给劳动者以较高的工资,并对计时工资和计件工 资的利弊作了探讨。
斯密关于工人及其家属的必要生活资料的范围不是一 成不变的见解,是他在工资理论上的又一贡献。
经济学说史教程
13
二、剩余价值和利润理论
斯密把价值的源泉归结为一般社会劳动。他最早地把剩余 价值的来源归结于剩余劳动,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 奠定了科学基础。
在货币的职能上,斯密更多的是讨论货币的 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问题。
斯密开创性地探索了纸币流通规律。他指出 任何国家各种纸币的全部金额,决不能超过 其所代替的金银的价值,或在没有这些纸币 的场合所必须有的金银币的价值。
斯密对世界货币及其流通规律也作了引人入 胜的描述。
经济学说史教程
11
第三节 工资与剩余价值理论
亚当斯密与古典经济学
亚当斯密与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的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被视为经济学的经典之作,对古典经济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以亚当斯密与古典经济学的关系为主题,探讨亚当斯密对经济学思想的贡献以及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一、亚当斯密的思想贡献亚当斯密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经济学理论,这些理论对于当时的经济状况以及现代经济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亚当斯密提出了分工理论。
他认为,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劳动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他以针的制作为例,指出如果一个人专注于制作针尖,而另一个人专注于制作针眼,他们的总产量将远远超过各自分别完成整个针的制作。
这个观点对后来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启示,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亚当斯密提出了自由放任的主张。
他主张政府不应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而应让市场自由运作,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的最大效益。
他强调市场供需关系的自发调节作用,认为竞争可以促进生产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从而造福消费者和整个社会。
此外,亚当斯密还提出了劳动价值论。
他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而不是商品的稀缺性。
这一理论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同时也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二、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亚当斯密所倡导的经济思想被后人称为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发展的第一个主要学派,其理论基础包括劳动价值论、自由放任和市场供需调节等。
首先,劳动价值论是古典经济学的基石之一。
根据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这个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和批评。
其次,自由放任是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主张。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的自由运作是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简述亚当斯密》课件
对现代经济政策的启示
财政政策
亚当斯密主张国家应通过财政政策来支持经 济发展和社会福利。这启示现代政府在制定 经济政策时,应注重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 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以促济和促进 就业具有重要作用。这对现代经济政策的启 示在于,中央银行应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 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福利。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福祉。同时,政府还 需要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保障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 展。此外,政府还应该通过宏观干预来应对市场失灵和经济危机,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安
全。
03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影响
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
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社会公正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应该建立在公正的基 础上,反对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这对现 代社会发展的启示在于,要注重社会公正, 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个人自由与责任
亚当斯密主张个人自由和责任相结合,认为 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对社会 负责。这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启示在于,要尊 重个人自由,同时强调个人责任和社会义务
社会分工的益处
社会分工能够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创新 和品质提升。同时,它还能增强社会的专业化和协作能力, 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
亚当斯密虽然主张自由市场经济,但也认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主张 政府应该提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保障公民的权益和社会
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人们逐 渐认识到市场并非万能,政府需 要适度干预来弥补市场的不足。
对政府角色的争议
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
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1.引言1.1 概述亚当斯密是18世纪苏格兰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对道德哲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道德哲学理论以《道德情操论》为代表,被视为道德哲学的经典之作。
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主要基于他的人类本性理论,他认为人类天生具备一种同理心,即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基于这一理论,亚当斯密认为道德行为应该从同理心出发,而不是从自私或功利的动机中产生。
他追求人类的道德行为应该基于对他人的同情和关怀,以实现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亚当斯密的道德观点强调道德规范的内在性和客观性。
他主张道德标准不仅仅是个人主观意愿的体现,而是建立在普遍人类感受的基础上。
他认为,道德规范的制定应该以人们的共同利益和幸福为出发点,而不是个人的私利。
因此,亚当斯密认为道德行为应该符合普遍的道德准则,而不是以个人的冲动或欲望为依据。
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对后来的伦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理论强调道德行为应该基于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同理心,这对于社会和谐、道德发展以及人类幸福的推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亚当斯密的理论启发了后来的伦理学者对道德观察和道德哲学的研究,使得道德领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
总而言之,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是一种强调同理心和共同利益的伦理观点,它对人类道德行为的指引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
他的道德理论在道德哲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今天我们理解和探索道德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探讨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亚当斯密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观点。
2.1 亚当斯密的道德理论部分将介绍亚当斯密的核心道德理论,包括他对道德的起源和根源的看法。
2.2 亚当斯密的道德观点部分将探讨亚当斯密对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的观点,包括他的道德感情理论和利己主义伦理观。
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对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进行概括,并对其进行评价。
论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
论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他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中提出了同情理论,该理论深刻地阐述了人类情感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论述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同情理论是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的核心思想之一。
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同情心,即对他人的痛苦和快乐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同情。
斯密认为,同情是一种本能的、自然的行为,在人类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和共同体感。
同情心对个体和整个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同情心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基础。
斯密认为,人们通过同情他人的痛苦和悲伤,体会到他人的感受,从而进一步产生热忱、慷慨和仁爱之情。
同情引导人们努力减轻他人的苦难,并促使个体追求公平和正义。
同时,同情心也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产生重要影响。
斯密认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建立在人们对彼此痛苦的同情上。
他指出,人们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从而在行动中考虑到公共利益,而不仅仅是追求个人利益。
这种合作心态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有助于维持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
此外,斯密的同情理论还有助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交往。
他通过关注人类情感和行为模式,揭示了人们在决策和行动中的心理机制。
他认为,同情心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动力之一,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同情感受来决策和行动。
斯密的同情理论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然而,斯密的同情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批评。
一些学者认为,同情并不总是导致道德行为,有时甚至与自私行为相矛盾。
他们指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选择只关注自己或狭隘的群体利益,而忽视他人的痛苦。
因此,同情理论在解释人类行为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总之,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情感、道德行为以及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同情心作为一种本能和天性,不仅塑造了人类的道德行为,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亚当斯密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与影响
亚当斯密及其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与影响薛海洋国际经济与贸易2班32010032230亚当斯密生平: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
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的寇克卡迪。
当时的英国可以说是欧洲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不仅是世界贸易的中心国,尚且是领先其它国家的工业国。
18世纪前期欧陆的法国和的德国,尚停留在幼稚的封建的家内工业,或独立手工业的阶段,仍然以这种方式来支配生产。
但英国却不然,已经走入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所谓工场手工业已在国内各大都市筑下根柢。
这位举世闻名的古典派经济学的巨匠亚当斯密,生当工厂制手工业和机械制大工业的过渡时期。
他的功绩就是把当时零星片断的经济学学说,经过有体系的整理,使之成为一门分门别类独立于哲学的大学问。
亚当斯密常想事情想得出神、丝毫不受外物干扰;有时也因此发生糗事,例如:亚当斯密担任海关专员时,有次因独自出神将自己公文上的签名不自觉写成前一个签名者的名字。
亚当斯密在陌生环境发表文章或演说时,刚开始会因害羞频频口吃,一旦熟悉后便恢复辩才无碍的气势,侃侃而谈;而且亚当斯密对喜爱的学问研究起来相当专注、热情,甚至废寝忘食。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时期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乏的书籍。
1751年后,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不仅担任过逻辑学和道德哲学教授,还兼负责学校行政事务,一直到1764年离开为止;这时期中,亚当斯密于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获得学术界极高评价。
亚当斯密的价值论对后世的影响
亚当斯密的价值论对后世的影响亚当斯密提出价值的三重标准对后世经济学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第一次提出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他提出价值一词具有两个不同的意义,。
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前者叫使用价值后者叫交换价值。
提出了价值构成的三重理论,1劳动决定价值,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确尺度2交换价值决定价值,即商品的价值,恰恰等于它使他们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
3工资地租利润决定价值,即收入决定价值。
工资、利润和地租,是一切收入和一切可交换价值的三个根本源泉。
大卫李嘉图,和马克思等人继承了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而后来的约翰穆勒,马歇尔以及后世西方各个主流经济学派则继承了亚当斯密后两种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发展。
比如1.价值是一个相对的术语。
一件物品的价值,是指它能换取的某一其他物品或一般物品的数量。
因而,所有物品的价值不可能同时提高或降低。
价值普遍提高或普遍降低,这样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一件物品价值的任一提高意味着其他物品的价值降低,而一件物品价值的任何降低则意味着其他物品的价值提高。
2.一件物品的暂时价值或市场价值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它由于需求增加而提高,由于供给增加而降低。
……价值总是自行调整到使需求与供给相等的程度。
3.各种物品除它们的暂时价值外,还有永久价值,也可以称为自然价值,市场价值在经历各种变动以后,总是趋于恢复到自然价值;各种摆动相互抵消,其结果,平均地说,各种商品围绕它们的自然价值进行交换。
4.某些物品以稀缺价值作为它们的自然价值:但是,大多数物品是以它们的生产费用的比率或它们的所谓费用价值,自然地相互交换。
5.自然并永久具有稀缺价值的物品,是指其供给根本不能增加,或不能以其费用价值充分满足全部需求的那些物品。
6.垄断价值就是稀缺价值。
除非限制供给,否则垄断是不能赋予任何物品以价值的。
7.凡供给可以依靠劳动和资本无限增加的商品,都是按生产成本最大的那部分必要供给并把它们运至市场所必需的费用,与其他物品交换的。
论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的特色
论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的特色
亚当斯密是英国18世纪伦理哲学家,其伦理思想以教条主义为
基础,主要是从宗教的角度来看伦理行为。
他的思想影响了欧美伦理思想在早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要了解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的特点,要从宗教原则入手,亚当斯密主张人应当遵守上帝规定的伦理原则,这是他的伦理理论的基础思想之一。
他的思想也强调,人只有在遵守上帝的规定时,才能获得生活中的幸福和顺利。
亚当斯密站在上帝的立场,认为人类仅仅是执行上帝的旨意,而不是自由的行为。
此外,亚当斯密的伦理思想强调了公正和正义。
他认为,伦理行为应当基于正义和公正,人们应当以正义和公正的原则来审判伦理行为,而不是仅仅凭借情感或个人偏见。
他认为,公正是一切伦理行为的基本原则,只有公正才能指引我们在伦理事务中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意志。
最后,亚当斯密的伦理思想强调责任的重要性,认为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认为人有责任尊重自己的承诺,不能违背自己的意志,而且人只有在履行责任中才能得到上帝赐予的真正的幸福和喜乐。
综上所述,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的具体特点是:以宗教原则为基础,强调公正和正义,以及责任的重要性。
亚当斯密的伦理思想对英国及欧美伦理思想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着深远的影响力。
- 1 -。
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的影响
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的影响(2007-12-16 17:19:59)一、亚当斯密的生活及时代背景亚当斯密是苏格兰籍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所著的《国富论》成为了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
这本书发展出了现代的经济学学科,也提供了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
亚当斯密生于苏格兰伐夫郡的可可卡地(Kirkcaldy),在大约14岁时,斯密进入了格拉斯哥大学,在“永恒的”(斯密如此称呼他)哈奇森的教导下研读道德哲学。
斯密在这个时期发展出他对自由、理性、和言论自由的热情。
在1740年他进入了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但他后来说“在牛津的时期对他后来的毕生事业没有多少影响”,他在1746年离开了牛津大学。
1748年他在亨利·霍姆·卡姆斯(Henry Home)的赞助下开始于爱丁堡演讲授课。
最初是针对修辞学和纯文学,但后来他开始研究“财富的发展”,到了他年近30岁时,他第一次阐述了经济哲学的“明确而简易的天赋自由制度”,他后来将这些理论写入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里。
《国富论》一书是斯密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这本书对于经济学领域的创立有极大贡献,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西方世界,这本书甚至可以说是经济学所发行过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国富论一书成为针对重商主义(认为大量储备贵金属是经济成功所不可获缺的理论)最经典的反驳,在这本书于1776年出版后,英国和美国都出现了许多要求自由贸易的声浪。
这些声浪还认为当时经济的艰难和贫穷是因为美国独立战争所造成的。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被说服相信了自由贸易的优点:英国政府和议会依然继续维持重商主义多年。
英国是欧洲资本主义制度长生和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到斯密生活的时代,英国已经是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十八世纪中期和后期,英国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经济领先地位。
而此时手工业仍然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但这个时期手工技术向及其生产过渡的端倪已经日益明显。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及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及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苏格兰的一位伟大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他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被誉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本文将探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及它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
1. 亚当·斯密简介亚当·斯密是一位苏格兰经济学家兼哲学家,他于1723年出生在英国克兰斯顿镇。
他在罗斯林学院学习哲学,并在牛津大学深造。
后来,他成为了一位名声显赫的教授,担任了伦敦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职务。
在他一生中,他致力于研究经济学和社会科学,成为了古典经济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2. 《国富论》概述《国富论》是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的著作,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探究》。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提出了许多经济学上的重要观点和理论。
3. 劳动分工与市场经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
他认为,通过劳动分工,人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产出。
他以制钉工厂为例,说明了劳动分工对经济的巨大影响。
此外,亚当·斯密还主张自由市场经济体系,认为市场自由竞争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 自由贸易理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还包含了重要的自由贸易理论。
他认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应该是自由和开放的,通过贸易的互惠性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财富的增长。
他反对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政策,主张自由贸易的原则,这一观点对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市场价格和价值理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还对市场价格和价值理论进行了研究。
他提出了“用劳动价值论”这一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他还讨论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强调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6. 对现代经济学的影响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劳动分工理论、自由市场观念和自由贸易理论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
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价值理论的内容。
亚当·斯密坚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在通过深入的论证和概括后,指出所坚持的价值理论是为了解决商品交换的问题,其理论包括:价值的两个意义、价值尺度、价值构成等。
价值的两个意义。
他说,“价值一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
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前者可叫做使用价值,后者可叫做交换价值。
”在这里,他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概念。
价值尺度。
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斯密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斯密认为价值尺度具有二重性,既是作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也是购买或支配的劳动。
由此,我们认为亚当·斯密的价值论具有两重性,即耗费劳动论和购买(交换来的或购买的)劳动论,甚至是三重性的,即加上一种工资决定论。
关于价值构成,斯密着重探讨了其构成的三个组成部分。
在斯密看来,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权出现之后,商品价值不再决定于耗费劳动,而是决定于购得劳动。
因此,商品价值是由资本主义社会三种基本收入构成,即工资、利润、地租。
启示1、要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发展亚当斯密的价值价格理论。
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既有其优越性,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我国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学习、发展、借鉴不同的价值价格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的为发展生产力和深化改革服务。
2、要重视价格理论中人的心理因素分析亚当·斯密在其价格理论中强调心理因素和心理分析的重要性,在当今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中,要重视价格理论中的心理因素分析,比如,差别定价、市场营销等等,不考虑人的需求心理是不行的。
总之,经济理论的优劣不在于经济理论本身,而在于时代的选择。
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历史命运已验证了这一论断。
今天,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价格改革的伟大实践正呼唤正确理论的指导。
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和贡献
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和贡献亚当·斯密,一位充满智慧的经济学家、伦理学家和社会思想家,他的思想体系为现代经济学、伦理学和社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介绍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和贡献,以表彰他对人类思想史的卓越贡献。
亚当·斯密生于18世纪初的苏格兰,那个时代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鼎盛时期。
他毕业于牛津大学,并在爱丁堡大学担任教授一职。
在此期间,他的学术成就斐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体系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
他主张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市场经济中的“看不见的手”会自动调节经济活动,促进国家财富的增长。
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认为政府只需要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为市场经济提供必要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即可。
在伦理学方面,亚当·斯密提出了“道德情感论”。
他认为,人类的道德情感源于对自身利益的,以及对他人的同情和关爱。
他将道德情感分为“自爱”和“仁爱”两种,并认为这两种情感在人类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政策方面,亚当·斯密主张自由主义的社会政策。
他认为,人们应该享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财产权等基本权利。
同时,他还主张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认为政府的权力应该受到限制,以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
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经济学思想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
在伦理学方面,他的“道德情感论”成为了情感伦理学的重要基础,影响了许多思想家和哲学家。
他的社会政策主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发展。
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和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他的思想体系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经济、伦理和社会政策的重要视角,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对这些领域的深入思考。
他承上启下的思想影响力不仅塑造了现代社会,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亚当·斯密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值得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思考。
亚当斯密的同情观点 -回复
亚当斯密的同情观点-回复《亚当斯密的同情观点》引言:亚当·斯密(Adam Smith),苏格兰伟大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因其对经济学和道德哲学的贡献而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斯密提出了同情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基础。
本文将深入探讨亚当斯密的同情观点及其影响。
一、同情的定义和意义1.1 定义亚当斯密将同情定义为人类能力的一种表达,即通过意识到他人需要和痛苦,从而感受到同样的情感。
这种同情使得人们能够对他人的处境产生共感并主动采取行动来帮助他们。
1.2 意义同情在斯密的哲学思想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同情是道德行为的出发点。
只有在意识到他人的需求和痛苦时,人们才能够从内心深处产生同情心,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救助他人。
其次,同情促进社会和谐。
当每个人都能够理解和关心他人时,社会就能够建立在互助和共同关心的基础上,从而减少不公平和冲突。
最后,同情使得个体能够成为社会的有价值的成员。
通过关注他人的利益和需求,个体能够建立起与他人的联结,从而形成一个互相支持和合作的社会。
二、同情的根源2.1 同情基于人的自然本性斯密认为同情是人的自然属性,即与生俱来的本能。
每个人都希望被同情和理解,同时也会希望去理解和同情他人。
这种人类自然本性推动了互助和合作的行为,进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2.2 同情基于想象力斯密进一步指出,同情是建立在想象力的基础上的。
通过想象自己处在他人的立场上,体验他人的情感和境遇,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痛苦,从而产生同情之情。
三、同情与道德行为3.1 同情是道德行为的根本动力斯密认为,同情是道德行为的根本动力。
只有在意识到他人需求和痛苦的同时,人们才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同情,并采取有益的行动。
同情使得人们能够在道德标准下行事,为他人谋求福祉。
3.2 同情的作用和价值同情的行为使得个体更加富有同理心,注重关心他人的利益。
这种关怀不仅能够减轻他人的困境与痛苦,同时也能建立起互助与友爱的情感,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理论经典之一 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
理论经典之一亚当·斯密的财政理论英国古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的第四篇中严厉批判了重商主义所推行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他把重商主义的实质概括为“限制和管理的学说”。
他认为这种学说不让个人在平等自由和公平的条件下按照各自的意愿追求各自的利益却给某些产业部门以特权而给其他产业部门以限制其结果只能是违背自然规律阻碍经济发展.他在批判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学说和政策之后根据“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的资产阶级原则把国家的职能缩小到仅为抵御外国侵略、维持社会秩序和建设一些公共工程的最低限度。
国家既然缩小了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也随之缩小为国防费用、司法费用和建设费用三项。
他主张国家财政支出应当尽量节省以建立“廉价政府”. 理论经典之二新古典财政学斯堪的纳维亚传统的财政学是20世纪西方财政学发展的重点这一传统发轫于19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奥意财政学者和瑞典学者对公共产品问题的研究.公共产品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公共支出分析中的应用这一应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和奥地利等地。
奥意财政学者提出了系统的公共产品理论虽然这只是很初步的。
奥意财政学者塔莱奥尼、马佐拉、马尔科、萨克斯等人对此做出了贡献。
潘塔莱奥尼在1983年发表的《对公共支出理论的贡献》一文中对公共支出作了分析。
马佐拉在1980年出版的《论财政科学》一书中对公共产品价格的形成作了系统的表述。
马尔科把国家活动视为一种特殊的受资源稀缺性约束的生产性活动. 奥意财政学者的观点虽存在差别但这只是细微的。
他们都用边际效用理论来说明公共产品理论。
他们都认为边际效用理论除了适用于私人产品外还适用于公共产品.但由于公共产品消费的不可分性人们无法通过消费数量的调节来改变边际效益因此只能通过改变成本税收价格来适应同一数量的公共产品这就具体表现为不同的个人支付不同的税收价格。
瑞典学者也在公共产品理论的形成阶段作出了贡献其中主要是威克塞尔和林达尔。
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经济学领域的著名思想家,他的理论框架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
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涉及到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市场机制的自发调整以及分工与贸易的益处等方面。
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认为,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会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中,个人的决策会受到个人利益的驱动,追求最大的个人收益。
这种自利行为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推动着资源的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整能力。
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市场是一个自我调节的机制。
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会自发调整,实现市场均衡。
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使资源得以最优化的利用。
这种自发调整的市场机制被称为“看不见的手”。
然后,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强调分工与贸易的益处。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通过分工,每个人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提高效率。
此外,亚当斯密还提出了贸易的益处理论,认为通过贸易,不同地区可以互相交换所需的商品和服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总结来说,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包括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市场机制的自发调整以及分工与贸易的益处。
这些观点构成了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基础,对于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认为,经济人是理性的个体,他们在经济活动中会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这种自利行为形成了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推动着资源的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中,个人的决策会受到个人利益的驱动,追求最大的个人收益。
这种自利行为被视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动力。
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还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整能力。
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市场是一个自我调节的机制。
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会自发调整,实现市场均衡。
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使资源得以最优化的利用。
这种自发调整的市场机制被称为“看不见的手”。
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中还强调了分工与贸易的益处。
亚当斯密理论分析及意义
亚当•斯密理论分析及意义摘要:亚当•斯密被称作“经济学之父”,其理论影响着18世纪后的两百年,斯密的“经济人”思想更是被称作现代的经济学的基石。
本文从整体分析斯密的理论开始,说明斯密理论的统一性,排除掉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再进一步简述《国富论》一本,简单说明其根源和内容意义上的缺陷,最后得出对理论的现实意义。
当然,受限于作者的阅读范围,文中例如对《国富论》理论的分析都只是将前人的归结此处,点明而已。
关键字:理论统一,经济人,国家干预,自由经济一、剔除明显的阶级对立观念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至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在农业中确立,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巅峰,土地所有者,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等三大阶级已经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优点此时初步体现。
这也正是亚当•斯密生活和著书的时代。
所以有人说“这个时代造就了一大批为新兴资本主义社会效力的社会科学家和思想家,斯密就是其中之一,斯密的学说是他那个时代的产儿。
”1斯密向往新兴资本主义制度,但不能认为斯密即资产阶级的代表,不能认为斯密的学说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学说。
斯密的学说可分为三部分,分别在《道德情操论》、《国富论》、《法学讲稿》三本书中体现,其中《法学讲稿》是斯密未完成的部分。
“斯密的计划是分别研究和写作道德哲学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以揭示作为自然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的本性极其生活的最终目的、过程和形态,从而建立起其心目中的人类社会大厦”2。
选择资本主义制度,只是斯密对时代背景观察的结果。
如果将斯密想象成一个独立的学者,那他只是在观察和描绘这个社会,并规划一个更完善的社会,即他心目中的那个新兴资本主义制度。
斯密学说也有其局限性,但受制与社会背景。
18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并不突出,斯密仅仅发现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的矛盾,但不能预料到矛盾的升级,到了19世纪,马克思那个时代,两种阶级的矛盾被突出、放大,才有了对斯密的批判。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解析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解析亚当斯密,18世纪苏格兰经济学家,被视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
他的经济学思想对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进行解析,以了解其主要观点和对当代经济学的启示。
一、自由放任主义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以自由放任主义为核心。
他认为,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佳引擎。
他主张政府应该尽量少干预市场,而是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交给市场参与者。
他相信,供需关系能够自动调节,市场能够自我纠正,并通过竞争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亚当斯密追求的是一个自由市场的理想状态,其中市场参与者可以自由交换商品和服务,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他坚信,通过自由竞争,市场能够自我纠错,并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
二、劳动价值论在亚当斯密看来,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也是衡量商品价值的标准。
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这种商品所需的劳动量。
他认为,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了财富,而财富的分配应该基于个人的劳动贡献。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对于解释商品交换和财富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在他的理论中,市场参与者的劳动贡献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收入,这促使个人通过劳动改善自身的经济地位。
然而,亚当斯密也强调了通过自由竞争实现劳动价值的合理分配。
三、分工与经济增长亚当斯密对分工的研究对经济增长的解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的繁荣。
他在《国富论》中指出,通过分工,人们可以将相同的劳动时间分散到不同的任务上,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亚当斯密以针对缝纫机的例子说明了分工的好处。
他指出,一个人花费数小时来制作针的时候,而使用这些针制作一件衣服可能只需要几分钟。
通过分工,人们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以更高的效率进行生产。
四、市场自发秩序亚当斯密强调了市场的自发秩序。
他认为,市场参与者的个体行为虽然追求个人利益,但通过市场交换,最终会产生有益于整个社会的结果。
亚当斯密同情理论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意义
亚当斯密同情理论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意义【摘要】亚当斯密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道德哲学家,他提出了同情理论,强调人们应该通过同情他人的痛苦和喜悦来实现道德行为。
公民道德建设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同情理论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可以帮助个体培养优良品德,提倡互助互利的伦理观念,带动社会公德的提升。
借鉴同情理论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持续发展,助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亚当斯密同情理论的理念可以为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示,激励人们更加关注他人的感受,培养出更加善良,互助的社会风气。
【关键词】亚当斯密、同情理论、公民道德建设、社会和谐稳定、个体培养优良品德、互助互利、伦理观念、社会公德、启示意义、借鉴、社会道德风尚.1. 引言1.1 介绍亚当斯密及其同情理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苏格兰经济学家、伦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资本主义思想的奠基者。
他是《国富论》的作者,提出了以自由放任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开创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先河。
除了经济学方面的贡献外,斯密在道德哲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的同情理论是其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斯密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同情心,即对他人处境的理解和关心。
同情心使人们能够感同身受,体会他人的痛苦和快乐,从而产生共鸣和合作。
斯密认为,同情心是道德行为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建立联系和共同体感的根源。
同情心使个体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培养出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从而构建起道德规范和社会伦理。
斯密的同情理论强调个体的道德自律和责任感,认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建立在每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上。
通过培养和弘扬同情心,个体能够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共利益,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同情心不仅能够促进个体之间的团结与互助,也可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提升和文明进步。
1.2 介绍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公民道德品质、规范公民行为举止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当•斯密理论分析及意义摘要:亚当•斯密被称作“经济学之父”,其理论影响着18世纪后的两百年,斯密的“经济人”思想更是被称作现代的经济学的基石。
本文从整体分析斯密的理论开始,说明斯密理论的统一性,排除掉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再进一步简述《国富论》一本,简单说明其根源和内容意义上的缺陷,最后得出对理论的现实意义。
当然,受限于作者的阅读范围,文中例如对《国富论》理论的分析都只是将前人的归结此处,点明而已。
关键字:理论统一,经济人,国家干预,自由经济一、剔除明显的阶级对立观念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至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在农业中确立,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巅峰,土地所有者,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等三大阶级已经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优点此时初步体现。
这也正是亚当•斯密生活和著书的时代。
所以有人说“这个时代造就了一大批为新兴资本主义社会效力的社会科学家和思想家,斯密就是其中之一,斯密的学说是他那个时代的产儿。
”1斯密向往新兴资本主义制度,但不能认为斯密即资产阶级的代表,不能认为斯密的学说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学说。
斯密的学说可分为三部分,分别在《道德情操论》、《国富论》、《法学讲稿》三本书中体现,其中《法学讲稿》是斯密未完成的部分。
“斯密的计划是分别研究和写作道德哲学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以揭示作为自然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的本性极其生活的最终目的、过程和形态,从而建立起其心目中的人类社会大厦”2。
选择资本主义制度,只是斯密对时代背景观察的结果。
如果将斯密想象成一个独立的学者,那他只是在观察和描绘这个社会,并规划一个更完善的社会,即他心目中的那个新兴资本主义制度。
斯密学说也有其局限性,但受制与社会背景。
18世纪中后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并不突出,斯密仅仅发现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的矛盾,但不能预料到矛盾的升级,到了19世纪,马克思那个时代,两种阶级的矛盾被突出、放大,才有了对斯密的批判。
所以可以认为斯密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但不能认为斯密是为现实中全部的资产阶级服务,因为现实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并不完全按照斯密构架的“人类社会大厦”发展。
所以理解亚当•斯密的学说思想要根据时代的背景去思考,不应把阶级立场当作分析的前提。
二、斯密的理论思想的联系我们已经说过,斯密是在观察和描绘这个社会,叙述其一般原理,他说:“在本书第一版的最后一段中,我曾说过,我将在另一本论著中努力去说明法律和政治的一般原理,以及它们在不同的社会时代和时期所经历过的不同革命;其中不仅涉及正义,而且涉及警察,国家岁入,军备,以及其它任何成为法律对象的东西。
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我已部分地履行了这一诺言,至少在警察,国家岁入和军备问题上。
我长期以来所计划的关于法学理论的部分,至今由于现在还在组织我修订书本的同样工作而无法完成。
我承认,随我年事已高,很难指望如愿以偿的完成这个大事业,但我并没有完全放弃这个计划,从打算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这种责任感出发,我希望能继续完成它,因而我把三十多年前写的这段话未加改动的放在这里”3。
斯密未完成的一部分是其法律理论,通过斯密在哥斯拉大学的学生的笔记,整理为《法学讲稿》来补充斯密学说的完整性。
19世纪,评论家们对亚当•斯密的一贯看法是斯密的理论存在矛盾,即《道德情操论》的利他与《国富论》的利己不能统一,这种矛盾被称作“亚当•斯密问题”。
对利己和利他的理解,也是评论家对亚当•斯密争论不休的根源。
“有些评论家把自利和自私等同起来,把他们当作《国富论》中人的动机的基本原则和行动的规范”4,“即便把自利而不是自私作为《国富论》中的动机原则,把他作为“看不见的手”这个概念的依据,这种对于个人主义的强调据说还是同《道德情操论》中的基本观点不一致”5。
抛开斯密著书过程中对《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反复、交杂着修订版本的历史事实,从斯密的理论上去考察,也能够得出“亚当•斯密问题”是个伪命题。
事实上,亚当•斯密的两本书中,都将自利解释成自爱,而不是自私。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提出,自利并非邪恶,而谨慎则是可以同仁慈和公正相媲美的妹的。
同样在《国富论》中,受自我利益驱动的行为不是邪恶,而受到自我制约的经济行为则可以是善的。
”6。
除开这两本书,《法学讲稿》描述了个人权利,自由权利,这是斯密经济自由主义的又一前提,是斯密心目中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法制基础。
而这三本书的联系则被帕特里夏沃哈恩归结为公正,认为公正的必要性是贯穿于《道德情操论》、《法学讲稿》、《国富论》的一个主题。
“作为一种内在的自我制约以及任何社会的基础,公正保证了安全和公平,并且在人际关系中、在道德领域、在政治经济制度中为公共利益服务。
”7其实仅根据对斯密的简单推测,也能得出类似的答案,斯密在《国富论》中做出“经济人”的假设,而且也考虑到资产阶级只关注自己利益的事实,并对资产阶级追求利益而不顾其他感到担忧,对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感到担忧,加之《国富论》在《道德情操论》后写出,斯密必然考虑到这些问题,所以《道德情操论》应当可以看做斯密政治经济体系的道德规范,正如同他未完成的法律理论可看作是法律规范一样。
同时我更赞同这样一种观点,“斯密问题之所以引起学界百年来的兴趣与争论,绝不紧紧是为了证实其真伪,而应在于其自身所蕴含的现实世界中人们利益需要与道德需要的分离与偏颇。
”8三、浅谈《国富论》《国富论》的核心应是经济自由主义,“其基本内容是论证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施行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大力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过多干预”9。
但事实上,《国富论》的思想根源来自于重商主义。
“英国重商主义者并不像通常所描述的那样,只主张国家干预,不主张经济自由,他们不但要求统一市场,而且要求经济资源和市场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让人们有随意销售商品的自由”10。
同时斯密也并不像所描绘的那样推崇自由经济,他对航海法的高度赞扬表明他并没有抛弃国家干预。
熊皮特聪明的指出了这点,“从大约1790年起,斯密就成了导师。
……于是斯密便被授予了“创立者”的称号(没有哪一个与他同时代的人会想到这个称号),而他以前的经济学家而成了所谓的“前驱者”,但如果抽掉这些前驱者的思想,是否还能剩下斯密的思想,是很值得怀疑的。
”11。
而沃哈恩更进一步指出,“斯密赞同18世纪温和的集体主义,他认为,政治经济制度植根在制度的、社会的、和宗教的框架中,他关注的焦点是经济自由而并非政治自由。
”12可是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却总被引用为对自由放任的经济制度的认可。
斯密也常因“经济人”假设和“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被批判,指出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带来一种将自私、贪婪看作是人的本性,“看不见的手”使人们错误认为不断的追求自身的利益的同时也给社会、给他人带来了利益,这种错误忽视了斯密所附加的法制和道德框架,但不得不说,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忽视的前提,确实给人们带来误导,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
这种对斯密“经济人”假设的错位理解也被当作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石。
不过也有人据此认为这是对斯密“经济人”庸俗化的表现。
“追随着者们通过注释和通俗化,或补充和修正,或攻击和批评,各自添加了一些假设条件,提出了一些新解释,新理论和新方法来为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辩解,或迎合当时社会制度的变化,可谓之经济人思想的庸俗化。
”13。
我对这种观点不是十分赞同,新古典经济学应是对“经济人”进一步抽象华,这是一种进步,同时诺斯,科斯等新制度经济学家将“经济人”的观念延伸至制度等非经济领域,这更是对“经济人”思想的扩展。
所以只能认为其发展偏离了斯密理论的根源,却不能认为是对经济人思想的庸俗化。
《国富论》在其内容上正如前文所述,受斯密所处时代限制,必然有其缺陷。
在价值论上,马克思认为斯密在商品价值取决于消耗的劳动量和能购买的劳动量的两种不同交换价值的规定间摇摆不定,同时指出斯密错误的混乱了商品交换规律同分配关系之间的因果逻辑,“价值的分配,或者说,价值的占有,决不是被占有的价值的源泉。
”14关于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斯密等经济学家“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
”15对于分配理论,马克思指出斯密把商品的自然价格看作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总和,是用价值说明价值和价格的循环论证。
同时马克思又指出斯密“将社会商品总价值归结为社会的全部收入,无法解决缺少资本积累的矛盾”16,陷入了“斯密教条”。
格拉姆对《国富论》的局限性也做了总结,他认为《国富论》是一本18世纪为那个时代而写的书,对于斯密的政治经济学细想及其所代表的概念,把他翻译或重新解释成适用于20世纪工业或工业公司的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这是错误的。
“‘看不见的手’仅仅在这种条件下才起作用,这个概念预设了很多在今天的市场再也见不到的因素……亚当•斯密想象的是在小镇上进行的经济交换,这种共同关系提供了明显的限制。
……今天大公司和所有权的缺失,共同关系再也不重要,再也不会对经济活动产生那种程度的限制作用。
”17四、亚当•斯密的理论的现实意义论及斯密的理论对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就必须将中国现在的社会现状与斯密那个时代对比,得出结论。
斯密在18世纪,就已经预料到了资本主义的道德堕落和腐败,这和现今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所遇到的问题是相同的,同样遭遇道德缺失。
斯密提出的方法则是建立完善的道德和法律体系,这也是斯密的市场经济的前提。
而从斯密对重商主义的继承部分,即部分国家干预,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对斯密的“经济人”是抱有错误的理解的,但这丝毫不能影响其理论的伟大,将其思想与斯密“自然”的自由经济结合,可能更好的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引方向。
他是英国的基督教社会主义者,R.H托尼。
排除其宗教思想,他的思想更贴进与中国。
“社会主义最宽泛的理解是承认至少部分关键产业和服务业的国有制,提倡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主张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国有化不应是无所不包的,因为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但他与斯密有一个共同之处,斯密追求的是经济自由,而托尼也十分注重经济自由,认为没有经济自由,只有政治自由,“一个政治上民主和自由的社会也不会稳固”18。
参考文献:1)晏智杰,《晏智杰将亚当•斯密》.p292)王晶“亚当•斯密问题”的澄明与解读.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科技学院学报,Vol.21 No.4Sum(No.72))3)[英]亚当•斯密著《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蒋自强等译,p14)[美]帕特里夏•沃哈恩著,夏镇平译《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义的遗产》[M].上海译文出版社,p75)[美]帕特里夏•沃哈恩著,夏镇平译《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义的遗产》[M].上海译文出版社,p76)[美]帕特里夏•沃哈恩著,夏镇平译《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义的遗产》[M].上海译文出版社,p1197)[美]帕特里夏•沃哈恩著,夏镇平译《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义的遗产》[M].上海译文出版社,p1218)王晶“亚当•斯密问题”的澄明与解读.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科技学院学报,Vol.21 No.4Sum(No.72))9)晏智杰,《晏智杰将亚当•斯密》. p5610)李新宽本是同根生——亚当•斯密与重商主义关系的研究. (《学习与探索》,No 62007 ,Serial No 173)11)[美]约瑟夫•熊彼特著,《经济分析史》第一卷 [M].商务印书馆2001, P302-30312)[美]帕特里夏•沃哈恩著,夏镇平译《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义的遗产》[M].上海译文出版社,p17813)夏燕“经济人”思想庸俗化的终结:回到亚当•斯密.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No 5 2009,Vol25 Serial No 147)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p74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一册,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p60-6116)晏智杰,《晏智杰将亚当•斯密》.p14917)[美]帕特里夏•沃哈恩著,夏镇平译《亚当•斯密及其留给现代资本主义的遗产》[M].上海译文出版社,p18418)彭小瑜“经济利益不是生活的全部”——理查德•亨利•托尼的资本主义批判. (《史学集刊》,July,2004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