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09B.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硅原子在反应中易失电子D.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
2.小华在做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实验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了二氧化锰,结果发现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同样被加快了。

以下推论中错误的是( ) A.完全反应后所得到的氧气比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多
B.高锰酸钾也可作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过程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最多可达五种
D.完全反应后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有三种
3.根据下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和④两种粒子化学性质相似B.②和③两种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同一周期C.①和③两种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
4.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如图所示是干冰升华时的情景。

小明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的运动速率增大 B.分子的间隔增大
C.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不发生改变 D.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增大
5.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
..的是( )
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活性炭用于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7.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是进行实验分析的重要依据。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8.我们使用的第五套人民币一元硬币为钢芯镀镍材质,在元素周期表中,镍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28B.镍的元素符号是“Ni”
C.相对原子质量是58.69D.中子数是28
9.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B.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C.选用过量的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109种元素,这些元素组成的单质只有109种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11.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微粒观:干冰由分子构成B.能量观:氢气燃烧放出热量
C.分类观:矿泉水属于纯净物D.转化观:氢气和水可相互转化
12.化学与环境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发无磷洗涤剂,可以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B.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C.多植树种草,可以改善环境减少空气污染
D.冬天用煤炉取暖一定要注意通风
13.科学家发现用氨气(NH3)可以将NO转化成无毒物质直接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A.反应物、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生成物水和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6:5
1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有以下步骤:①将药品装入大试管
②预热试管,对准药品加热③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①②④⑤⑥B.③①②④⑥⑤C.①③②④⑥⑤D.①③②④⑤⑥
15.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食盐溶于水制成食盐水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温馨提示: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里(每题2分共计30分)
二、实验题(每题2分共计28分)
16.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

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 ;反应过程中
没有任何
..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元素,判断的依据是;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
成少量
..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关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如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____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

(4)实验室若用块状固体和液体在无需加热的情况下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E 装置,其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②碳酸钠粉末与稀硫酸
③锌粒与稀硫酸④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5)已知:a.相同状况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二氧化氮(NO2)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NO2,选择上图E装置,气体应从导管口__(填“b”或“c”)端通入。

尾气必须要进行吸收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32分)
18.沼气是洁净的气体燃料之一,是解决农村能源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

(1)沼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少量氢气、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

沼气略带臭味,你分析臭味可能来自气体,写出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目前部分城市居民使用的管道煤气,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写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9.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如图,仪器A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或用于做某些气体性质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如图B,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事先在容器底部放水或细沙的原因_____________。

(3)如图C,贮存某气体的仪器正放在桌面上,由此可推测出该气体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

(4)如图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要收集的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

20.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1)由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2)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m倍,则由该
反应所生成的的质量比;
21.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可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根据下表数据判断。

(1)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一195. 8℃<T<℃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开
(2)要将工业合成氨的产物氨气(NH3)从它的反应物氮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中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T<℃。

22.(4分)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在人体内能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葡萄糖分子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3)葡萄糖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4)18g葡萄糖含有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g;
四、计算题(10分)
23.酒精(C2H5OH)在实验室中常用作燃料,则:
(1)酒精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
(2)酒精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
(3)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
(4)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5)列式计算多少克酒精中所含的碳元素质量为36g?
24.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若成人每天摄入5g这样的“碘盐”,在5g这样的“碘盐”中至少需要加入_____mg
碘酸钾.(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参考答案
1.D
【解析】A.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错误;B. 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应该写上“+”,表示原子核带正电荷,错误;C. 硅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在反应中既可失电子又可得到电子,错误;D. 硅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正确。

故选D。

2.B
【解析】A.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分解,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了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所得到的氧气比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多,正确,不符合题意;B.改变氯酸钾分解速率的是二氧化锰而不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不可作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催化剂;C.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反应过程中,当高锰酸钾和氯酸钾都部分分解时,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最多可有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氯酸钾、氯化钾五种,正确,不符合题意;D. 完全反应后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有锰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三种固体物质,不符合题意;选B
点睛:掌握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分解的产物,知道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两不变”3.B
【解析】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②和④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化学性质相似,正确;B、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②有2个电子层,③是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的钠离子,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不位于同一周期,错误;C、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属于稳定结构,①和③两种粒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正确;D、由上图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可知,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40.1,正确。

故选B。

点睛: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D
【解析】
试题分析: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从固态变为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增大同时分子的间隔增大,但是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不发生改变,因为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故选D.考点:分子的性质和变化
5.A
【解析】
试题分析: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其溶液中又氢离子存在,空气可以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考点:分子的性质及相关现象的解释。

6.B
【解析】
试题分析:A.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导电性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而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故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升华,升华是固体吸热变成气体,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D.活性炭用于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考点:碳和碳的化合物;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点评: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含的内容: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升华等都是物质的物理性质,而可燃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等都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还可以通过物质在表现其性质时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如果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生成了新物质,则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反之则是物质的物理性质。

7.C
【解析】A、电解水,电极上产生气泡,在气体压力作用下,正负两极的玻璃管内液面逐渐下降;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向含少量氧化铜的试管中注入稀盐酸,微热,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D、将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搅拌烧杯壁发热,因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选C 8.D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8,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镍的元素符号是
“Ni”,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8,表示原子序数为2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8,不是指中子数为28,错误。

故选D。

9.C
【解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

A. 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或木炭,因为硫和碳燃烧都会生成气体,导致容器内气压不变,错误;
B.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氧气反应约充分,水位上升越高,但最高到瓶的五分之一,错误;
C. 选用过量的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正确;
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N2、O2,不能证明有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错误。

选C
10.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不一定是一种,可能有多种,例如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有氧气和臭氧;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有可能为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互称同素异形体。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点评: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多种;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元素与物质的组成之间的关系。

11.C
【解析】A、微粒观: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正确;B、能量观:氢气燃烧放出热量,正确;C、分类观:矿泉水属于混合物,错误;D、转化观:氢气和水可
相互转化,正确。

故选C。

12.B
【解析】
【详解】
A、磷是植物的营养元素,能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故A说法正确;
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但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B说法错误;
C、多植树种草可以净化空气,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C说法正确;
D、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3.D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微观构成分析分子的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写出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氨气与一氧化氮,生成物是氮气和水,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2+6H2O;A、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有单质是氮气,故A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B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水和氮气的分子个数比为6:5,故D正确。

故选D。

14.B
【解析】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③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①将药品装入大试管②预热试管,对准药品加热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⑤熄灭酒精灯.则正确顺序为:③①②④⑥⑤
故选B.
15.B
【解析】
【详解】
A 、食盐和水混合后得到食盐水不属于化学反应;
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C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
D 、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B 。

【点睛】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

16.【问题解决】氮元素;质量守恒定律;Mg 3N 2 ; Mg 3N 2+6H 2O= 3Mg (OH )2↓+2NH 3↑【相关结论】4:1;化学反应的进行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在烧杯中产生Mg (OH )2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NH 3 产生。

生成的气体为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得到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氮元素;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因为金属镁元素显+2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其化学式为Mg 3N 2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 3N 2+6H 2O= 3Mg (OH )2↓+2NH 3↑;【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 2)和氧气(O 2)的体积比约为4:1;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
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化学反应的进行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

考点:物质成分探究
17.长颈漏斗2KClO 3=ΔM n O 22KCl +3O 2↑或2KMnO 4ΔK 2MnO 4+MnO 2+O 2↑CaCO 3+2HCl=CaCl 2+H 2O+CO 2↑浓硫酸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①③bNO 2有毒气体,防止污染大气
【解析】
【详解】
(1)据图可知仪器a 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如用A 装置制取氧气,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
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ΔM n O 2
2KCl +3O 2↑或2KMnO 4ΔK 2MnO 4+MnO 2+O 2↑;
(3)实验室制取CO 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2HCl=CaCl 2+H 2O+CO 2↑;二氧化碳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4)E 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适用于该装置的是:①大理石和稀盐酸、③锌粒与稀硫酸;②碳酸钠固体与稀硫酸、④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碳酸钠和二氧化锰都是粉末状固体,不可行;
(5)二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46,大于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29,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图E 装置,气体应从导管口b 端通入;二氧化氮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答案】(1)硫化氢; CH 4+2O 2
CO 2+2H 2O ; (2)2CO+O 22CO 2.。

【解析】
试题分析:(1)我们学过的甲烷、氢气、氮气、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只有硫化氢有气味;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硫化氢;CH 4+2O 2 CO 2+2H 2O 。

(2)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2CO+O 2
2CO 2 考点:常见气体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本题相对较简单,解答本题需熟记常见气体的性质,以及化学性质对应方程式的书写。

19.(1) 集气瓶 (2)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3) 密度比空气大 (4) a
【解析】
试题分析:(1)仪器A 可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或用于做某些气体性质实验,仪器的名称为集气瓶;
(2)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反应中的熔融物溅落到集气瓶底,将集气瓶炸裂,事先在容器底部放一层水或细沙;
(3)盛满气体的集气瓶正放于桌面能说明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4)气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用D 装置收集气体时应从a 管通入.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点评:此题要求学生对于药品的取用、药品的称量、药品的加热、过滤等基本操作中的注意
事项要了然于胸.另外深入探究课堂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问题的实质,密切注意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真正做到融汇贯通.
20.(1)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或元素的种类)不变
(2)(m+2):m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故该反应中的分子个数比为1:2:1;化学反应的
实质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该反应所生成的的质量比(m+2):m。

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21.(1)183.0(2)195.8℃<T<33.35℃
【解析】
试题分析从表格看出: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一195.8℃<T<183.0℃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
氮气与氧气分离开;要将工业合成氨的产物氨气(NH3)从它的反应物氮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中分离开
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95.8℃<T<33.35℃。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22.(1)180 (2)1:2:1 (3)6:1 (4)9.6
【解析】
试题分析:(1)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12×6+1×12+16×6=180
(2)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故每个葡萄糖分子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12:6=1:2:1
(3)葡萄糖中C、H元素的质量比=12×6:1×12=6:1
(4)根据元素种类=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故18g葡萄糖含有氧元素的质量=18g×96/180×100%=9.6g
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
23.(1)2:6:1;(2)12:3:8;(3)46;(4)52.2%;(5)69克酒精中所含的碳元素质量为36g
【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从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

(1)一个酒精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酒精分子中的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2:6:1;(2)酒精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3)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5+16+1=46;(4)乙醇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52.2%;(5)含碳元素质量为36g 的酒精的质量为:36g÷×100%=69g。

点睛:理解化学式意义是解题关键。

24.214+5 ;59.3% ;0.17
【解析】
【详解】
(1)碘酸钾的化学式(KIO3),则相对分子质量为127+39+16×3=214;
(2)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
×100%≈59.3%;
(3)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7
127+39+16×3
(4)根据题中信息:含碘量(20-30)mg/kg,可知成人每天摄入5g这样的“碘盐”,至少补
=0.1mg,则需要加入碘酸钾的质量为充碘元素质量为:5g×20m g
1000g
×100%)≈0.17mg。

0.1mg÷(127
127+39+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