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汀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

合集下载

由菲汀制取植酸钠及植酸的生产工艺研究

由菲汀制取植酸钠及植酸的生产工艺研究

第32卷 第4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2 N o.4 2004年11月Jour nal of H enan N or mal Univer sity(N atur al Science)Nov.2004 文章编号:1000-2367(2004)04-0130-03由菲汀制取植酸钠及植酸的生产工艺研究刘巧茹,石起增,董文举,杨光瑞(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新乡453007)摘 要:采用化学沉淀法由菲汀制取植酸和植酸钠.菲汀经酸浸、沉淀、加碱使沉淀转化可制得植酸钠溶液.植酸钠溶液经减压浓缩、乙醇结晶可制得针状的植酸钠晶体,或经离子交换树脂酸化、浓缩可得浓度为70%的植酸.关键词:菲汀;植酸钠;植酸;沉淀;离子交换中图分类号:T Q233.1 文献标识码:A植酸(Phy tic acid),又名肌醇六磷酸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多以植酸钙镁盐的形式存在于谷物和油料作物中,一般从种子的外壳中提取,如米糠、麦麸、玉米、棉籽饼粕等,尤以米糠中含量最多.其分子式为C6H18O24P6,分子中含有能同金属螯合的多个官能团,其螯合能力与EDTA相似,并在低的pH值时具有更宽的pH值范围,是一种罕见的多齿螯合剂.植酸是一种新型的化工产品,具有独特的生理、药物功能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工、电镀、环保等领域[1].关于植酸和植酸钠的制备,传统的工艺是将植物原料用酸浸提、碱中和法制得菲汀,然后经酸溶、离子交换树脂除杂、脱色、减压浓缩制得一定浓度的植酸产品[2].该法操作繁琐,产品收率低.改进的方法是直接采用离子交换法[3],植物原料经粉碎、稀酸浸提、过滤,滤液经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洗脱、浓缩、脱色等步骤可制得浓度为70%的植酸.由于原料成分复杂,用离子交换树脂直接处理稀酸萃取液,引入杂质较多,致使树脂的再生困难,使用周期缩短,生产成本较高.又有文献报道采用膜法[4]、自萃取法[5]制取植酸的新工艺,由于原材料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工业化.本文采用某淀粉厂从农副产品中提取的菲汀,经过酸溶解等多次复分解反应制得植酸钠溶液,该溶液经阳离子交换树脂酸化即得植酸,产品质量达到工业优级品标准,原料消耗成本较低.1 制备原理与工艺流程用稀盐酸溶解菲汀,过滤后用Fe3+沉淀滤液中的植酸根离子,再加入OH-使植酸铁转化为植酸钠,该溶液经减压浓缩至一定浓度后,加入乙醇可得植酸钠晶体,或经离子交换、减压浓缩制得植酸.制备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收稿日期:2004-06-18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攻关项目(0324260104)作者简介:石起增(1949~),男,河南林州人,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药物中间体的研究.2 实验部分2.1 仪器与试剂BS224S 型电子天平:北京塞多里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81-2型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司乐仪器有限公司;80-2型离心机:上海手术器械厂;RE -52型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植酸钠:美国Sigma 公司产品(植酸钠含量97%);菲汀(工业品,经碘量法分析,有机磷含量以P 2O 5计为28.5%);001 7(H +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上海树脂厂产品;硅藻土、浓盐酸、氯化铁、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2.2 实验方法与步骤2.2.1 植酸钠的制取称取50g 菲汀于500mL 烧杯中,加入300mL 水,在30 下用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加入2mol/L 盐酸,使溶液pH= 2.5~3,搅拌2~3h,使菲汀溶解,过滤,得淡黄色清液.滤渣用1mol/L 盐酸洗涤后加入2~3g 硅藻土,在50 下加热5~10m in,静置后过滤,合并滤液.在缓慢搅拌下加入20%的FeCl 3溶液(加适量稀盐酸使溶液pH <2),直到不再产生沉淀,离心过滤,得白色膏状的植酸铁沉淀.分别用1mol/L 盐酸和水洗涤沉淀2~3次,将沉淀转入烧杯中,加入50mL 水,快速搅拌,在40~50 下滴加1mol/L 的NaOH 溶液,直到沉淀完全转化为红褐色,保持pH=9~10,离心分离,得无色或淡黄色上清液,即植酸钠溶液.将所得溶液在50 下旋转蒸发,浓缩至即将析出晶体时,转移至小烧杯中,加入等体积乙醇,振荡后于冰箱中静置过夜,即有白色晶体析出,经过滤、真空干燥,得白色针状植酸钠固体.2.2.2 植酸的制取将2.2.1所得植酸钠溶液中加入再生好的001 7型阳离子交换树脂(Na +型,首先用盐酸处理成H +型,然后用水洗至中性),搅拌,使溶液的pH<2,过滤,用水洗涤树脂2~3次,将滤液在50 下旋转蒸发,可得70%的植酸溶液.2.2.3 产物的分析鉴定采用碘量法[6]检测植酸的含量;用离子色谱测定植酸钠中Cl -、SO 2-4的含量;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Ca 2+、Pb 2+的含量;采用钼蓝比色法[7]测定无机磷含量,结果见表1.产品收率按如下公式计算:植酸(钠)收率=产品中植酸(钠)含量/菲汀重量 植酸(钠)百分含量)由表1可知所得植酸达到优极品植酸的质量标准[3].表1 植酸和植酸钠产品分析鉴定结果名称收率/%含量/%无机磷/%c C a 2+/%c Cl -/%c SO 2-4/%重金属(%,以Pb 计)植酸钠95.595.30.0180.0110.0190.0050.008植酸95.470.50.0160.0110.0170.0060.0093 结果与讨论3.1 菲汀溶解过程中溶液酸度的影响制备过程中溶液的pH 值是影响产品纯度和收率的重要因素.通过不同酸度时菲汀的溶出率实验(结果见表2),考虑蛋白质的等电点pH =2.5~ 3.5,得出结论:菲汀溶解时控制pH =2.5~3为宜,若pH <2,蛋白质的溶出增多,影响产物纯度,若pH>3,则菲汀溶出率明显下降,使产品收率降低.表2 不同的pH 值时菲汀的溶出率溶液pH 值2.533.5456菲汀溶出率85.1%84.8%78.9%64.2%17.0%8.5%3.2 植酸铁沉淀的生成及转化过程中酸度、温度的选择在沉淀植酸铁过程中,应保持溶液pH <2,因为此时植酸铁溶解度最小,沉淀较完全.植酸铁沉淀的转131第4期 刘巧茹等:由菲汀制取植酸钠及植酸的生产工艺研究132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化,属非均相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快速搅拌,以促使反应顺利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以40~50 时反应最佳,低于40 时反应速度较慢,高于50 时则生成的植酸钠可能水解,影响产品的纯度及收率.3.3 植酸钠结晶过程中溶剂的选择利用植酸钠不溶于甲醇、无水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的性质进行提纯.但由于甲醇、乙醚、丙酮等均有毒性,易引起环境污染,故选择乙醇作溶剂,使植酸钠结晶析出较为理想.实验结果表明,低温、静置有利于晶体的形成.3.4 植酸的生成条件的选择如果产品颜色较深,应首先用活性炭脱色处理.利用001 7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阳离子,可方便地实现植酸钠溶液向植酸的转化,避免引入其它酸根离子.实验过程中,应保证溶液的pH<2,使Na+完全转化H+.实验结果表明,使用001 7型比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酸化植酸钠的效果.滤液在50 下旋转蒸发,浓缩即可获得浓度为70%的植酸溶液.综上所述,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取植酸和植酸钠,产品质量达到工业优极品标准.所用原料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控制,有望实现工业化.参 考 文 献[1] Graf E.Applications of phytic acid[J].A m Oil Soc,1983,60(11):1861~1867.[2] 雷得漾,伍先云.化工小商品生产法(第十一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76~214.[3] 徐克勋.精细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2~36.[4] 许金林,许 杰,王远金.膜分离技术制备植酸的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4,25(4):150~152.[5] 张书文,李志云,于春慧.高纯度植酸的新制备工艺[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34(3):122~124.[6] 余以刚,钱海峰,姚惠源.碘量法检测植酸含量方法的校正[J].中国粮油学报,1999,14(2):60~62.[7] 学莲海,李万海.植酸中无机磷的测定[J].吉林石油化工,1994,(4):9~12.Production technics of sodium phytate and phytic acid from phytinLIU Qiao-ru,SH I Q-i zeng,DONG Wen-ju,YANG Guang-rui(College of Chem i stry an d Environmental Scien ces,Henan Normal Universi ty,Henan Key Laboratory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Xinxiang,453007,China)Abstract:Chemical method of prepar ing phyt ic acid was inv estigated.Phytin w as ex tracted with diluted hy drochloric acid,af-ter pr ecipitating the effluent and transforming t he precipitate w ith sodium hydrox ide,sodium phytate solution w as produced.A cicular crystal of sodium phytate w as obtained by decompressed condensing and extr acted with alco hol.Phytic acid could be produced by t reating the effluent wit h ion exchange resin chromatography and co ndenssion process.Key words:phytin;sodium phytate;phy tic acid;precipitate;ion exchange。

菲汀和肌醇的制取

菲汀和肌醇的制取

菲汀和肌醇的制取
罗嗣良
【期刊名称】《粮食与油脂》
【年(卷),期】1989(000)001
【摘要】菲汀和肌醇是米糠深度加工的二个主要产品,目前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

本文简要综述了国外近二十余年来菲汀和肌醇的主要提取方法。

其中提取菲汀包括了酸提取法,酶添加法,综合提取法,离子交换法等。

采用水解及离子交换工艺制取肌醇比一般的浓缩法具有较好的收得率。

【总页数】7页(P39-45)
【作者】罗嗣良
【作者单位】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1
【相关文献】
1.菲汀生产肌醇工艺探讨 [J], 訾伟旗;金丽娟
2.菲汀生产肌醇和植酸 [J], 任培兵
3.利用农副产品制取菲汀肌醇工艺设备简介 [J], 刁卫建
4.由菲汀制取植酸钠及植酸的生产工艺研究 [J], 刘巧茹;石起增;董文举;杨光瑞
5.肌醇及菲汀生产的优化组合 [J], 罗嗣良;王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酸钙(菲丁)生产工艺

植酸钙(菲丁)生产工艺

植酸钙(菲丁)生产工艺一、植酸钙的生产植酸钙的提取方法很多,如醇类沉淀法,金属盐分离法,稀酸加碱中和沉淀法等。

工业生产普遍采用的是稀酸加碱沉淀法,该法用稀的无机酸或有机酸浸泡原料,然后用氢氧化钙、氨水、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和、沉淀、分离即可得到水膏状植酸钙。

如用于医药,还需要进行精制。

在提制过程中,酸溶液的选择、浓度和倍数、温度、沉淀剂的种类等,是影响植酸钙得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现以脱脂米糠饼为例,介绍从中提取植酸钙的工艺过程及工艺条件。

二、工艺过程米糠饼→粉碎→浸酸→过滤→中和→沉淀→过滤→酸化、钙化→脱色→过滤→中和→过滤,滤渣水洗→压榨或离心去水→粉碎→烘干→包装。

三、工艺条件1、粉碎:米糠饼先粉碎,用8目筛过筛,得糖粉。

2、酸浸:在100份饼粉中加入800清水8,在加浓盐酸,使浸清液的PH值达到2.5—3(苏联采用9.5%的稀硝酸溶液浸泡,在室温下浸泡20分钟即可),边加边搅拌,浸渍温度在20-60度之间,以30度较好,浸渍时间冬季8-10小时,夏季4-6小时,浸渍时可加入浸液重的0.5—5%尿素、食盐、碳酸胺、硫酸胺等中性盐。

防止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溶于浸渍液中,必须时可加入少量水杨酸作防腐剂。

3、第一次过滤:浸出液静置一段时间后澄清,吸取上层清液用布袋过滤,在滤后的糠渣再加水,经搅拌后再静置浸渍,再过滤,滤液合并,滤渣回收作饲料。

4、中和、沉淀:中和使用的石灰乳,要求洁白新鳟无块状物。

将上述滤液泵入水中和池中,用经过40目筛网过滤的石灰乳中和,石灰乳浓度为10Be左右。

边加石灰乳边拌,控制溶液的PH值渭7.5左右,停止加石灰乳,继续搅拌15分钟,静置2—3小时。

5、洗涤过滤:静置后弃去上清液,用细布过滤,再用80度热水洗涤渣8-10次,直到洗涤液不再呈清高黄色,PH值为6-7天即可,次时所得滤渣即为植酸钙的粗制品。

药用植酸钙还需要按下列步骤精制:在石灰乳中和液中,再加入石灰乳,使PH值达到8-9。

实验一 植酸钙镁(菲汀)制备2

实验一 植酸钙镁(菲汀)制备2

实验一植酸钙镁(菲汀)制备与测定植酸钙又名菲汀(phytin),它是钙、镁等金属离子与植酸(肌醇六磷酸酯,C6H18O24P6)形成的一种复合盐(C6H18O24P6Mg4CaM2.5H2O,式中M代表Na或K、NH4+),亦称植酸钙镁,主要存在于植物油料如花生、棉籽、玉米、麸皮、米糠等种子的糊粉层,尤以米糠中的含量最丰富。

植酸钙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无味无臭,可作医药之用,是生产植酸、肌醇的重要原料,肌醇在医药上主要用来治疗肝硬化症、脂肪肝、四氯化碳中毒等疾病,还有纺织脱发、增强肝脏功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等作用。

一、实验目的掌握粗植酸钙镁制备操作技术二、实验原理植酸钙不溶于水,溶于稀盐酸。

在酸性溶液中,植酸对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降低,使得与之结合的金属离子呈离解状态,从而使植酸钙溶解于酸液中;中和时,随着pH值的升高,植酸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逐渐增强,当PH达到一定值时,植酸与金属离子又形成复盐而沉淀下来。

用酸浸麦麸以提取植酸钙。

在酸性水溶液中,原料中的植酸钙离解为植酸和金属离子,用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得到植酸钙粗品。

反应方程式:酸浸Ca6C6H6 ( PO4 ) 6 + 12H +——————Ca6C6H6 ( PO4 )H12 + 6Ca2 +中和Ca6C6H6 ( PO4 ) 6H12 + 6Ca (OH) 2——————Ca6C6H6 ( PO4 ) 6↓+ 12H2OCa6C6H6 ( PO4 ) 6代表植酸钙三、实验材料、仪器和主要试剂(1) 材料:麦麸、抽滤装置。

(2) 试剂:稀盐酸、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钠(3) 仪器:恒温水浴锅、电热鼓风干燥箱、离心机、真空泵。

四、实验步骤麦麸——→酸浸提、过滤——→浸出液——→碱中和——→抽滤——→干燥得植酸钙沉淀。

(一)普通浸提法:1、称取20g麦麸置于烧杯中,按1:8的液料比加入自来水,搅拌均匀后用稀酸(0.2mol/LHCl)调ph值为2~3,在恒温振荡器中保持30℃浸泡3 小时,(或者室温下浸泡3小时,期间每半个小时搅拌一次)。

菲汀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

菲汀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

菲汀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菲汀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尹彦冰薛红艳冫工洁(齐齐哈尔轻工学院)摘要关键词本文采用酸性水浸碱中和的方法,从米糠中提取菲汀。

研究了生产工艺条件,浸取米糠菲汀影响因素分析了影响菲汀收率的因素。

0引言菲汀又名植酸钙,是植酸与钙、镁、钾等金属离子形成的一种复盐,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果壳如米糠、麦麸、玉米皮、棉籽壳等中[1]。

以米糠中含量为最高(8%~14%)。

米糠是生产菲汀的主要原料。

菲汀为无色粉末,无味无嗅,不溶于醇类、乙醚、丙酮、苯等有机溶剂。

是制备肌醇的主要原料,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从米糠中提取菲汀,其方法是先用稀酸浸泡,使原料中的菲汀以植酸或酸式盐的形式溶出,进入浸取液,过滤分离出浸出液后,用碱性沉淀剂中和,使植酸与金属离子结合成菲汀沉淀析出。

显然,酸的选择和浓度大小、浸泡时间、温度、中和剂的选择及操作方式等,都直接影响菲汀的收率和质量。

本文对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了讨论。

1实验部分1.1主要原料米糠齐齐哈尔饲料公司1.2分析方法菲汀分析采用硫酸铜法[4][2]及硝酸钍法,钙分析采用草酸钙沉淀,将样品与同样处理的标[3]准液比浊而求钙含量是否超过标准。

其他分析方法参阅文献[5]。

1.3提取方法米糠酸浸过滤中和沉淀过滤烘干滤渣废水2结果与讨论2.1pH值对浸出率的影响取200g米糠,固液比1 8,采用蒸馏水,室温下浸取6h,用HCl调pH值,测定浸出率。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pH值增大,浸出率降低,但当pH值过低时原料中淀粉易水解,考虑这两个因素,pH值选2.0为最佳。

收稿日期:1997-09-03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提取菲汀新工艺

提取菲汀新工艺


;
0
.
5
~
10
,
所 得洗 提 液 之 P H 为
,

非 汀 是 生产 肌 醇与 植 酸 的 原
~

12

素 能
,

菲 汀 洗提 液 在 压 力 下 水 解 化
品 浓缩
,

除磷

肌 醇 是 高 级动 物的 一 种 重 要 的 维 生 许多 研 究 显 示 出 它 有 治 疗 脂 肪 肝 的 功 而 且 对 肝 硬 化 与 高胆 固 醇 有 明 显 的 疗
,
下 面举 例 介 绍 这 一 发 明
lo
,
:
k g 脱脂 术 谏 门硫酸 水 溶液 萃
.
取两
3
目前
,
国 内普 遍 用有 机或 者 无 机 酸 处

次 第 一 次 用 1 肠 的 洛液 第 二 次 用 0 浴液
,
,
肠的
理米 糠
,
再 加 石 灰 乳 中和 来 提 取 菲 汀
,

整 个 萃 取 液 体 积 大 约 l o o L 用 IR A
,
分 离出 来
,
再 用 传统 方 法 脱 盐 分 离 磷 酸
磷酸 酶 之 类 的 水 溶盐


结 晶 分 离出
用 活性 炭处
2 069
纯化
CH
3

取 得高 纯度的 肌醇
,
,
磷 酸 氢钠


再 月 离 子 交 换 树 脂 脱色 脱 盐 真 空 干燥

在 该工 艺 中 可 采 用 的 阴 离 子 树 脂 有

从米糠提取菲汀研究进展

从米糠提取菲汀研究进展

从米糠提取菲汀研究进展
张丙华;张晖;王立;郭晓娜
【期刊名称】《粮食与油脂》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米糠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中菲汀在脱脂米糠中含量较高,达10%~11%.该文对从米糠中提取菲汀方法进行综述,分别介绍酸萃取碱中和法、二浸一洗提取法、酶法、超声波酸浸法、微波辅助法等方法.
【总页数】3页(P4-6)
【作者】张丙华;张晖;王立;郭晓娜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
锡,2141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1.9
【相关文献】
1.阴、阳离子交换法从米糠菲汀中提取植酸 [J], 付凯卿;曹艳萍
2.微波辅助浸提法从脱脂米糠中提取菲汀的工艺优化 [J], 肇立春;白岩;李哲
3.微波辅助浸提法提取脱脂米糠中菲汀的工艺研究 [J], 张馨月;肇立春;唐小媛;刘月菊;刘璇;盛洁
4.米糠提取菲汀新工艺 [J], 宗金泉
5.米糠蛋白提取和利用的研究进展 [J], 张琴秋;秦文;胡欣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酸钴(菲丁)生产工艺

植酸钴(菲丁)生产工艺

植酸钴(菲丁)生产工艺概述本文档介绍了植酸钴(菲丁)的生产工艺。

植酸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和农业等领域。

原料准备1. 植酸:采用优质的植酸作为原料,通过筛选和洗涤等处理,确保植酸的纯度和质量。

2. 钴盐:选择高纯度的钴盐作为原料,确保反应的稳定性和产物质量。

反应过程1. 溶解植酸:将植酸加入适量的溶剂中,通过搅拌和加热的方式使其溶解。

2. 反应与沉淀:同时加入适量的钴盐到溶液中,观察反应情况,发生沉淀时停止钴盐的投加。

3. 过滤与洗涤:将反应得到的沉淀用滤纸过滤,然后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

4. 干燥与提纯:将洗涤后的沉淀进行干燥,得到植酸钴产物。

5. 检测与包装:对产物进行质量检测,合格后进行包装。

工艺优化1. 反应条件:调整植酸和钴盐的配比,尽量减少副反应发生,提高产物纯度。

2. 反应温度:控制反应温度,使反应速率适中,避免过热或过低对产物质量的影响。

3. 洗涤次数:增加洗涤次数,使得产物中的杂质被充分去除,提高产物的纯度。

4. 包装要求:在包装过程中,采取适当的密封措施,防止植酸钴产物受潮或受污染。

安全性考虑1. 危险性评估:在工艺设计阶段对植酸钴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 个人防护:工作人员需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安全眼镜、防护手套等,防止直接接触产生危害。

3. 废物处理:对产生的废液和废料进行正确处理,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和规定。

结论本文档简要介绍了植酸钴(菲丁)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反应过程、工艺优化和安全性考虑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安全管理,可以高效地生产出优质的植酸钴产品。

玉米浆制取菲汀的工艺研究

玉米浆制取菲汀的工艺研究
滤液弃去
水经过 80 目筛网过滤, 制成浓度 10% (W W ) , 加
入玉米浆中不断搅拌, 调整 pH 值 513~ 514。 放置
沉淀 3~ 5h, 除去上清液, 沉淀物经板框过滤或离
心甩干后、于 80℃干燥, 即得菲汀粗制品。
21312 菲汀的精制 用 2% 的稀盐酸将粗菲汀重
新溶解, 添加浓度为 40% 的 CaC l2 溶液, 加入量与 菲汀重量之比为 1∶1, 搅拌后加入对溶液 1% 的活
关键词 浸泡 玉米浆 有机磷 菲汀
1 前言
213 操作要点
在国内目前通行的湿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 需 21311 菲汀的制取 玉米浆先经过 120 目筛网过
要采用温度为 50℃、浓度为 0125% 的亚硫酸水对 滤后、除去悬浮物杂质, 然后置于沉降槽中。将石灰
清净的玉米进行约 55h 的浸泡。浸泡水的体积与被 浸泡的玉米体积几乎相等, 经过一定过程的循环使 用后排出。浸泡的目的是改变玉米胚乳的结构与物 化性质, 削弱玉米淀粉的联结键, 以及抑制某些微 生物的有害活动, 为进一步分离出淀粉创造条件。 浸泡玉米工序的结果是产生了浸泡液, 淀粉工艺中 称之为玉米浆, 玉米浆中因含有亚硫酸而呈酸性。
速溶豆粉已成为深受欢迎的营养方便食品。大豆平 均含蛋白质 36%~ 40% , 生产 1t 豆奶粉约出 113t 湿豆渣, 湿豆渣中含蛋白质 6%~ 7% , 以干基计为 30%~ 34%。 这部分蛋白质属于高分子难溶性蛋 白, 不易分离, 没有起泡性, 只有经过适当的水解反 应, 使高分子蛋白断链, 成为中分子起泡蛋白, 然后 分离出来, 浓缩、干燥才便于保存、运输和使用。 现 就利用豆渣生产植物蛋白发泡粉的工艺条件讨论 如下。 2 材料与方法 211 原辅料及设备

酒糟提取菲汀的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酒糟提取菲汀的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酒糟提取菲汀的工艺条件优化研究作者:田小海崔洪艳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21期摘要[目的]优化从酒糟中提取菲汀的最佳工艺条件。

[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考察酸浓度、酸浸时间、浸提温度、振荡条件、浸提酸种类、中和剂种类对酒槽中菲汀提取效果的影响。

[结果]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酸浓度0.8%,酸浸时间6 h,浸提温度60 ℃,盐酸间歇振荡,混合中和剂碱石灰(10%)、NaHCO3(10%)和NaOH(1 mol/L)中和,碱沉条件,pH为6.5。

[结论]研究改善了现有的菲汀提取工艺条件,利用废弃的原料来增加燃料乙醇发酵副产物的附加值,使燃料乙醇企业能够良性运转,并可解决国内外对菲汀的需求问题。

关键词菲汀;酒糟;提取工艺中图分类号S5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1-385-03菲汀(phytin),又称植酸钙镁盐,也称植物碱,是难溶于水的复盐,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种皮中,如米糠、麦麸和玉米皮肉中,还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种子的不同部位中。

菲汀是一种白色无臭粉末,可通过谷物等的副产品经过精细加工提炼而成的天然产物,在食品、医药、化工、冶金、环保、机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还可用于制备应用价值广泛的植酸[1]。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原料。

供试玉米酒糟来源于吉林省乾安县酒精厂。

1.1.2主要试剂。

盐酸、碱石灰、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三氯化铁、乙二胺四乙酸、硫氰酸氨、酚酞、醋酸钠和醋酸的缓冲液、硝酸钍、硫酸铁氨、二甲酚橙、氨水、硫酸、硝酸、钼酸铵、磷酸二氢钾、抗坏血酸、硝酸银、氯化铵、硫代硫酸钠、铬黑T、重铬酸钾指示剂、淀粉指示剂、乙醚,均为分析纯药品。

1.1.3主要仪器。

高速万能粉碎机,北京中兴伟业仪器有限公司;多循环水式真空泵,河南太康教材仪器厂;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电子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恒温磁力搅拌器,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TDL5离心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PHS3型酸度计,河南太康教材仪器厂;酸碱滴定管、移液管、烧杯、三角瓶、玻璃棒、pH试纸、布氏漏斗、抽滤瓶、100目筛子。

植酸锶(菲丁)生产工艺

植酸锶(菲丁)生产工艺

植酸锶(菲丁)生产工艺
植酸锶(菲丁)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品,在工业和农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植酸锶(菲丁)的生产工艺。

原料准备
植酸锶(菲丁)的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包括植酸和锶盐。

植酸可以通过对植物渣滓或废物进行提取得到,而锶盐则需要从锶矿石中提取。

溶解和过滤
首先,将植酸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然后,将锶盐逐渐加入溶解液中,并继续搅拌。

待溶解反应完成后,使用滤纸或过滤器将溶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

结晶和干燥
将过滤后的溶液通过加热使其浓缩,促使植酸锶结晶出来。

将结晶的植酸锶通过过滤或离心分离出来,并用无水乙醇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

最后,将植酸锶晶体放置在通风干燥器中进行干燥,直到得到所需的产品。

产品收集和包装
将干燥后的植酸锶称量并进行包装。

通常,可以选择使用密封的来储存产品,以确保其质量和保存期限。

以上为植酸锶(菲丁)的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具体的操作条件和参数需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酒糟提取菲汀的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酒糟提取菲汀的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酒糟提取菲汀的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田小海;崔洪艳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5(000)021
【摘要】[目的]优化从酒糟中提取菲汀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考察酸浓度、酸浸时间、浸提温度、振荡条件、浸提酸种类、中和剂种类对酒槽中菲汀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酸浓度0.8%,酸浸时间6h,浸提温度60℃,盐酸间歇振荡,混合中和剂碱石灰(10%)、
NaHCO3(10%)和NaOH(1 mol/L)中和,碱沉条件,pH为6.5.[结论]研究改善了现有的菲汀提取工艺条件,利用废弃的原料来增加燃料乙醇发酵副产物的附加值,使燃料乙醇企业能够良性运转,并可解决国内外对菲汀的需求问题.
【总页数】3页(P385-387)
【作者】田小海;崔洪艳
【作者单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31;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09.9
【相关文献】
1.酒糟提取物菲汀制备植酸的工艺化研究 [J], 田小海;崔洪艳
2.从稻谷酒糟中提取菲汀的实验研究 [J], 甘光奉;刘清云;刘娓娓
3.从麦麸中提取菲汀的工艺条件优化 [J], 钟正升;王运吉
4.菲汀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 [J], 尹彦冰;薛红艳
5.利用木薯酒糟液培养植物乳杆菌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J], 柳树海; 陈瑾; 梅雪臣; 刘晓红; 缪礼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工生产菲汀的方法

手工生产菲汀的方法

手工生产菲汀的方法
周丹
【期刊名称】《专业户》
【年(卷),期】2000(000)003
【摘要】菲汀是以米糠、麸皮等为原料提取的生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
和食品等行业.货紧价高,经济效益好,是农家致富的好项目。

提取了菲汀的米糠、麸皮等下脚料,还可用作饲料,营养价值更好。

现介绍一种手工生产菲汀的方法:(1)浸提:在耐酸陶瓷缸中装水,
【总页数】1页(P34)
【作者】周丹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仁山坪31号四单元102号3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
【相关文献】
1.由糠饼生产干酪素联产菲汀新工艺 [J],
2.麸皮生产菲汀新工艺研究 [J], 陈永;曹红霞;苏岩
3.由糠饼生产干酪素联产菲汀新工艺 [J], 康文通;田学芳
4.利用提取菲汀后的玉米浸泡水发酵生产谷氨酸 [J], 白长胜
5.由菲汀制取植酸钠及植酸的生产工艺研究 [J], 刘巧茹;石起增;董文举;杨光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咖啡酊设备制作系统及工艺的生产技术

咖啡酊设备制作系统及工艺的生产技术

图片简介:本技术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介绍了一种咖啡酊制备系统,包括咖啡熟豆挤压破碎装置、咖啡熟豆颗粒高压爆破罐、咖啡酊萃取罐、二氧化碳高压储罐、二氧化碳冷却罐、咖啡酊收集罐和二氧化碳回收储罐;其中咖啡熟豆挤压破碎装置包括银皮分离室,能够快速去除咖啡豆银皮。

本技术还介绍了一种咖啡酊制备工艺,充分利用咖啡熟豆颗粒和食品级高压二氧化碳流体的特性,根据咖啡生豆内含物质特点设定不同的咖啡豆烘焙工艺,以获得风味丰富及咖啡酊转化率高的咖啡熟豆,是制备高品质咖啡酊的创造性技术进步。

技术要求1.一种咖啡酊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咖啡熟豆挤压破碎装置、咖啡熟豆颗粒高压爆破罐、咖啡酊萃取罐、二氧化碳高压储罐和二氧化碳冷却罐;所述咖啡熟豆挤压破碎装置包括熟豆进口和熟豆颗粒出口;所述咖啡熟豆颗粒高压爆破罐包括熟豆颗粒进口、高压二氧化碳进口、排气口和喷放口;所述咖啡酊萃取罐包括进料口、二氧化碳流体第一进口、二氧化碳流体回流口、萃取流体出口、清水进口和物料出口;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储罐包括安全阀、高压二氧化碳出口、二氧化碳流体第二进口;所述二氧化碳冷却罐包括回流口、二氧化碳补充口、二氧化碳流体第一出口和二氧化碳流体第二出口;所述咖啡熟豆挤压破碎装置的熟豆颗粒出口通过管道与咖啡熟豆颗粒高压爆破罐的熟豆颗粒进口连通,所述咖啡熟豆颗粒高压爆破罐的高压二氧化碳进口通过管道与二氧化碳高压储罐的高压二氧化碳出口连通,所述咖啡熟豆颗粒高压爆破罐的喷放口通过管道与咖啡酊萃取罐的进料口连通,所述咖啡酊萃取罐的二氧化碳流体第一进口通过管道与二氧化碳冷却罐的二氧化碳流体第一出口连通,所述咖啡酊萃取罐的二氧化碳流体回流口通过管道与二氧化碳冷却罐的回流口连通,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储罐的二氧化碳流体第二进口通过管道与二氧化碳冷却罐的二氧化碳流体第二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酊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咖啡熟豆挤压破碎装置包括挤压室、挤压螺旋和电机;所述熟豆进口位于挤压室一端的上方,所述熟豆颗粒出口位于挤压室另一端的下方,所述挤压室的内径沿其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挤压螺旋安装在挤压室中,挤压螺旋叶片的直径随挤压室的内径逐渐减小,挤压螺旋的螺距随挤压室的内径逐渐减小,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挤压螺旋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菲汀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冫工尹彦冰薛红艳洁(齐齐哈尔轻工学院)摘要本文采用酸性水浸碱中和的方法,从米糠中提取菲汀。

研究了生产工艺条件,分析了影响菲汀收率的因素。

关键词浸取米糠菲汀影响因素0引言1实验部分1.1主要原料米糠齐齐哈尔饲料公司1.2分析方法菲汀分析采用硫酸铜法[2]及硝酸钍法[3],钙分析采用草酸钙沉淀,将样品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液比浊[4]而求钙含量是否超过标准。

其他分析方法参阅文献[5]。

1.3提取方法2结果与讨论2.1p H 值对浸出率的影响取200g 米糠,固液比1 8,采用蒸馏水,室温下浸取6h,用H Cl 调p H 值,测定浸出率。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pH 值增大,浸出率降低,但当pH 值过低时原料中淀粉易水解,考虑这两个因素,pH 值选2.0为最佳。

米糠 酸浸 过滤 中和沉淀 过滤 烘干废水滤渣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学报第13卷第4期1997年12月V ol.13N o.4Dec.1997Journal of Qi q ihar Li g ht Industr y Institute菲汀又名植酸钙,是植酸与钙、镁、钾等金属离子形成的一种复盐,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果壳如米糠、麦麸、玉米皮、棉籽壳等中[1]。

以米糠中含量为最高(8%~14%)。

米糠是生产菲汀的主要原料。

菲汀为无色粉末,无味无嗅,不溶于醇类、乙醚、丙酮、苯等有机溶剂。

是制备肌醇的主要原料,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从米糠中提取菲汀,其方法是先用稀酸浸泡,使原料中的菲汀以植酸或酸式盐的形式溶出,进入浸取液,过滤分离出浸出液后,用碱性沉淀剂中和,使植酸与金属离子结合成菲汀沉淀析出。

显然,酸的选择和浓度大小、浸泡时间、温度、中和剂的选择及操作方式等,都直接影响菲汀的收率和质量。

本文对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了讨论。

收稿日期:1997-09-031.0 1.52.0 2.53.03.54.0 4.5p H 91.291.090.588.285.679.166.854.0浸出率(%)表1pH 对浸出率的影响1020304050温度( )89.891.591.287.885.6浸出率(%)表2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p H =2.0浸泡时间:6h2.3酸种类对浸出率的影响用H Cl 或H 2SO 4调节p H ,浸出率比较接近,而用HN O 3调节,浸出率较高,但成本也较高,所以,生产中用H Cl 调pH 值更为理想(见表3)。

表3酸种类对浸出率的影响H 2SO 4HNO 3H Cl 酸89.892.090.2浸出率(%)pH=2.0温度:20浸泡时间:6h2.4水质对浸出率的影响分别采用蒸馏水、自来水、井水与中和过滤后的回收水作浸泡用水,收率见表4。

由此可见,用回收水作浸泡用水,浸出率最高。

但这种水不能无限期循环使用,否则杂质含量增加,一般利用三次应排掉。

如果中和与过滤效果不好,则回收水中菲汀含量更高。

2.5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浸泡5~6h 后浸出率上升就很小,所以6h 即为浸泡的最佳时间。

即可收到产量高、周期短的最佳效果。

表4水质对浸出率的影响浸泡水质自来水蒸馏水井水回收水90.891.091.294.8浸出率(%)p H =2.0温度:20浸泡时间:6h表5浸出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2345678910时间(h )63.270.483.189.289.690.090.891.091.2浸出率(%)pH=2.0温度:20 水:自来水2.6中和条件对浸出率的影响取200g 米糠,加400ml 自来水,用HCl 调pH 值为2.0,室温下浸取6h,过滤,滤液分成11份,用11种方式中和、沉淀、烘干,分析P 2O 5量,与换算成100%菲汀质量进行相对比较,见表6。

从表6中可以看出,第10种方式最为理想,第6种次之,但由于前者用到M g Cl 2,其价格较高,来源不如石灰广,所以选用第6种中和方式。

在第6种中和方式中,采用两段中和法,首先在酸性溶液中,石灰乳易于溶解,使钙离子易于与植酸螯合。

此时,菲汀的溶解度仍然很大。

如果用石灰乳继续调p H ,则有部分石灰不溶而与菲汀一起沉淀,影响菲汀纯度。

而采用NaOH 则无此影响,因过量的NaOH 在菲汀洗涤时第4期菲汀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392.2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在20~30 之间,菲汀的浸出率较高,又因菲汀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因此,选择浸泡温度在室温(20 )为宜。

除去。

表6中和方式对提取菲汀的影响2.7其它因素的影响1)原料的好坏直接影响菲汀的收率,以新鲜、无霉变的米糠的收率较高。

2)中和使用的石灰乳,要求洁白、新鲜、无块状物,以保证菲汀得率和质量。

3)在酸浸过程中,原料中的蛋白质、糖类也有一部分溶入酸溶液,影响菲汀的质量,在酸浸液中加入尿素,铵盐可使蛋白质、糖类等溶入量减少,对于提高菲汀的产率是有利的。

3条件验证取20g 米糠,加160ml 自来水,用H Cl 调pH 为2.0,室温下浸6h 。

二次浸泡过滤后,滤液先用10%石灰乳调pH 4.5,再用10%NaOH 溶液调pH 为7.0,沉淀2h,烘干,称重。

有机磷(以P 2O 5计)含量38.77%,菲汀浸出率89.8%,得菲汀2.223g 。

上述试验中,用回收水代替自来水,其余条件相同,得菲汀2.313g ,有机磷36.68%,菲汀浸出率93.2%。

4结论本文通过实验,确定了菲汀生产较佳工艺条件。

1)浸取条件:固液比1 8,采用自来水与回收水浸泡,浸泡液用H Cl 调p H 为2.0,温度为室温,时间6h 。

2)中和条件:先用10%石灰乳中和至4.5,后用10%N aOH 溶液调pH 为7.0。

40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学报1997年100%菲汀(g P )2O 5(%)粗菲汀(g )中和方式11.76440.01 1.470用10%石灰乳调p H =5.8~6.021.84839.59 1.524用10%石灰乳调p H =6.3~6.532.10237.88 1.659用10%石灰乳调p H =6.8~7.042.05838.72 1.660先用10%石灰乳调p H =4.5,后用10%NaOH 调p H =6.851.98640.02 1.656先用10%石灰乳调p H =3.4,后用10%NaOH 调p H =7.062.16938.75 1.751先用10%石灰乳调p H =4.5,后用10%NaOH 调p H =7.01.99237.151.5427先用10%石灰与CaCl 2(5 2,w /w )调p H =4.5,后用10%石灰乳调pH =6.81.96039.83 1.6208先用10%石灰与CaCl 2(5 2,w /w )调p H =3.4,后用10%石灰乳调p H =7.21.96038.77 1.5389先用10%石灰与CaCl 2(5 2,w /w )调p H =4.5,后用10%石灰乳调p H =7.72.18938.87 1.77310先用10%石灰与M g Cl 2(5 2,w /w )调p H =3.4,后用10%石灰乳调p H =7.0112.11037.011.627先用10%石灰乳调p H =4.0,后用氨水调p H =8.0第4期菲汀生产工艺条件的研究41参考文献1JAOCS,1983;60(11):18612钟烈铸.四川粮油科技,1991;(4):32~353许金林.中国粮油学报,1991;6(4):25~274王箴.化工辞典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625天津轻工业学院主编.工业发酵分析.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9St ud y on T echnolo g ical Condit io ns ofEx tractin g Phenanthrene T inctureYin Yanbing Xue H ongy an Gang Jie(Q i q ihar Li g ht Industr y Institute)Abstract In this paper,technolo gical conditio ns o f ex trcating phenanthr ene tincture from r ice bran by acid pickling and alkali neutralizatio n w ere studied.The factors to influ-ence r ecover y v ate w ere anal y zed.Ke y words Acid p icklin g Rice br an Phenanthrene tincture Influence factor(上接第37页)Sieving of PT C in FluoridationReact io n b y Ionic Selective Elect ro de M ethodYang T iejin(Qi q ihar U niversit y De p ar tm ent of Chemical En g ineer in g)Abstract Detevm inin g accur atel y fluor ide contained in solvent b y io nic selective electvode m ethod and testing increasing so lubility s effect on fluo ride in presence o f some PTC and co m p arin g w ith som e fluo rination s results,it w as stated that the sievin g PTC m ethod w as not o nl y p racticable but also sim p le,r a p id and econom ical.Ke y words Siev in g o f PT C Fluorinatio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