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氨基移换反应及其产物的鉴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甲)

指导老师:杨劲树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三、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实验讨论和心得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四、实验方法和步骤六、实验结果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鉴定氨基移换反应的简便方法及其原理;

2、学习纸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氨基移换反应:

在氨基移换酶(转氨酶)的催化下,氨基酸的α-氨基和α-酮酸的α-酮基之间发生的互换反应。

转氨酶的种类很多,任何一种氨基酸进行转氨作用时都由其专一的转氨酶催化。转氨酶的最适pH接近7.4,在各种转氨酶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最强。转氨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在肝、心、肾等组织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较高。

GPT催化下的转氨基反应为:

L-谷氨酸脱氢酶在体内特别是在肝细胞内含量丰富,活性高,催化L-谷氨酸氧化脱-NH2,加碘乙酸能抑制其活性,从而可以保护氨基移换反应的产物L-谷氨酸。

本实验用纸层析法,检查由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肝细胞谷丙转氨酶(GPT) 的作用下所生成的谷氨酸,证明组织内的氨基移换作用。

2. 纸层析原理:

滤纸层析是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利用不同物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情况(溶解度)的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技术。

层析溶剂是由有机溶剂和水组成。滤纸纤维上羟基具有亲水性,因此吸附一层水作为固定相,而通常把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进行分离时,由于被分离物质的组分在两相中的分布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物质将在两相间进行连续的、动态的不断分配,从而造成不同组分移动的速度也不相同。易溶于流动相中的组分移动快,在固定相中溶解度大的组分移动慢,于是得到分离。

实验名称:_ 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学号:

溶质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用Rf 值表示:Rf=X/Y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 值是常数。Rf 值的大小与样品的性质、结构、溶剂系统(溶剂的性质、溶剂的pH )、层析的温度和层析滤纸有关。此外,样品中的盐分,其他杂质以及点样过多皆会影响样品的有效分离。

用滤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是根据氨基酸样品的R 基团的化学结构或极性大小的不同,将样品氨基酸溶解在适当的溶剂(0.01mol/L pH7.4磷酸缓冲液)中,点样在滤纸的一端,再选用适当的溶剂系统(酚溶液),通过毛细现象向另一端展层,展层完毕后,用茚三酮作为显色剂,即可得到氨基酸样品的分离图谱。

3. 茚三酮的显色原理:紫红红色复合80℃

茚三酮类+氨基酸

所呈现的颜色随反应的条件(酸度、温度、盐浓度、铜、镉离子等)不同而异,本实验中其颜色的深浅主要与谷氨酸/丙氨酸的浓度有关。

三、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1、实验材料:

动物肝脏(牛蛙肝或猪肝)

2、实验试剂:

⑴ 0.01mol/L 磷酸缓冲液(pH7.4)(转氨基反应所需缓冲溶液);

⑵ 0.1mol/L α-丙氨酸(pH7.4)(转氨基反应的底物,纸层析的标准样品);

⑶ 0.1mol/L α-酮戊二酸(pH7.4)(转氨基反应的底物);

⑷ 0.1mol/L 谷氨酸(pH7.4)(纸层析的标准样品);

⑸ 展层溶剂-酚溶液:水饱和酚:冰乙酸(300:1)(纸层析用);

⑹ 10%三氯乙酸(终止酶促反应,使转氨酶及其它蛋白质变性、沉淀);

⑺ 0.25%碘乙酸(抑制L -谷氨酸脱氢酶活性);

⑻ 显色剂(0.1%茚三酮-乙醇溶液)。

线

P.2

3、实验仪器

⑴研钵;

⑵试管及试管架;

⑶恒温水浴箱(37℃、100℃);

⑷铅笔、尺和圆规;

⑸毛细管(直径0.5mm);

⑹新华定性滤纸(直径11cm);

⑺剪刀和镊子;

⑻电吹风;

⑼滴管;

⑽康氏皿;

⑾喷雾器。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转氨酶液的制备

取新鲜牛蛙肝或猪肝约3g,剪碎用研钵将肝脏碾碎,加3ml磷酸缓冲液迅速碾磨,加9ml磷酸缓冲液,用两层纱布过滤,收集浆液或滤液即得转氨酶提取液备用。

2、氨基移换反应

取4支洁净、干燥的试管,按表1操作

3、层析

⑴准备:

①取新华定性滤纸(直径11cm)一张,找出圆心,用圆规画一直径2 cm的细圆圈(保持干净),并按图1用铅笔作出点样位置。找出圆心,用铅笔尖在圆心处截一小孔(孔径约0.2cm)。

②另取2cm×3cm滤纸,先将下端剪成须状,卷成“灯芯”,备用。

⑵点样:

用毛细管依次点标准α-丙氨酸(Ala)、谷氨酸(Glu)各点2次,其余1-4号管样液各点2~3次。点样时,要待前次点样干燥(可用电吹风吹干)后方可再次点样,点样直径不超过0.3cm。

⑶展层、显色:

将下端剪成须状,卷成的“灯芯”,然后将上端插入层析滤纸圆心处的小孔中, 平放在盛有展层溶剂的康氏皿中,使“灯芯”下端须状浸入展层溶剂中,再在滤纸上盖上另一康氏皿(图1)。展层剂沿灯心上升到滤纸,再向四周扩散,待溶剂前沿距康氏皿外槽内缘0.5cm(约需半小时),取出滤纸,用镊子拔出灯心,滤纸用电吹风吹干,再用喷雾器向滤纸均匀喷洒0.1%茚三酮-乙醇溶液,用电吹风热风吹干显色3min。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

1号反应管:虽然有两种底物,但是转氨酶提前100℃变性失活了,也没有发生氨基移换反应。只有一条丙氨酸的显色带。

2号反应管:只有单一底物丙氨酸,没有发生氨基移换反应。所以只有一条丙氨酸的显色带。

3号反应管:只有单一底物α—酮戊二酸,没有发生氨基移换反应。所以没有出现显色带。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有极少量谷氨酸的显色带,可能是由于滤纸“灯芯”遭到1号反应管中样品的污染或者酶液中本身存在的少量谷氨酸。

4号反应管:部分丙氨酸将氨基转移给α—酮戊二酸,生成了谷氨酸,所以有丙氨酸和谷氨酸两条显色带。5号丙氨酸标准品:出现一条圆弧状的紫红色(半径较大)显色带

6号谷氨酸标准品:出现一条圆弧状的紫红色(半径较小)显色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