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论文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的辨证思考

摘要: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用系统观、辩证观和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新时期水利事业,从这三个方面辩证地思考我国南北水调工程开发建设过程,启迪思维,开阔思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建设水利工程,造福于民。本文运用自然辩证法理论从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建设、运行各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政策方面探讨如何实现工程的生态与环境建设。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自然辩证法;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

1.引言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从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到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南水北调列入我国跨世纪骨干工程,再到2002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历经五十余年的规划设计、科学论证和反复比选,最终形成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和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四横三纵”的中国大水网总体布局,实现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十分有利于在更广范围内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建成后总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几乎相当于新增加一条黄河,对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南北水调工程带来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考虑。运用自然辩证法对工程的建设问题作出整体的分析。

2.自然辩证法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在自然观方面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使人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在许多方面进一步清晰化、准确化和精细化,并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

自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

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这一研究和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

3. 南水北调工程中自然辩证法的运用

3.1 系统观

现代系统观认为,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是一个总体过程, 要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 综合地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 把握住对象的内、外环境的关系, 以便有效地认识和改造对象。过去水利工作者往往就水研究水、就河流研究河流的多, 和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资源保护的联系考虑的较少, 没有自发地把水利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系统中去。系统观是从更高层次通盘考虑问题, 强调水利和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联系。

我国水资源短缺,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应对干旱缺水, 有多种做法, 解决时间分布不均,可采取修建水库多蓄水; 解决空间不均可采取调水。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靠修水库、建调水工程,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调水可以解决部分区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如果不搞节水型社会建设, 人们没有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就可能出现调水越多, 浪费越严重的情形。建设节水型社会其本质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从而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水土保持、节水灌溉、城市用水、地下水等方面是不能割裂的, 如果割裂, 就不能做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实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必须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3.2 辩证观

辩证思维是现代科学实践的思维形式, 它要求看事物要一分为二, 不能只注意到其有利的一面, 同时还要看到其不利的一面。辩证地来看, 洪水有其不利的一面, 也有其固有的资源特性, 如果我们能妥善处理,洪水也可以资源化, 这就是洪水资源化的辩证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切实保护环境, 通过改善生态、保护环境,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水利建设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水利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大支撑作用, 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工程实施的限制性因素,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现行的建设方针是考虑安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考虑生态环境问题。也必须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 建立新的生态环境友好的大型水利工程, 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各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上, 都应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以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