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分析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的原因
分析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的原因第一篇:分析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的原因解析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原因09金融本科六班刘雪松摘要:我国今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1、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2、推进税制改革,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3、调整国民收入的格局,增加财政规模,促进提高居民收入4、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经济结构优化。
然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它不同于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如“宽松的”货币政策、“中性的”货币政策或“紧缩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财政政策发挥预期的作用,因此我国今年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关键字: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危机正文: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起人们的恐慌以及对未来形势的不看好或者说彷徨,导致消费需求和对实体方面投资需求不足。
2009年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的投入其中大部分流入央企和国有企业,而这些企业拿到这些资金后并没有投资实体,为了避险大量的资金流入了房市和股市。
再加上银行房贷的优惠政策和政府的一些鼓励政策使地王频现,房价狂涨,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物价指数(PPI)也开始上升。
然而金融危机前的扩大的产能未能被消耗掉,导致产能过剩。
一旦产能过剩,经济将处于恶性循环之中——企业很难找到更好的投资机会,投资需求下降,一些企业会破产或被迫裁员,这将反过来威胁工人的收入和工作保障,因而他们将减少消费和投资需求。
《[分析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 积极的财政政策》
《[分析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 积极的财政政策》分析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去年前3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5956亿元,同比增长12.5%,为年初预算的75.2%。
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很大效果,既有效保障民生,又促进投资和消费,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指出,要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证财政合理支出,加大对特困地区和困难省份支持力度。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情况如何。
下一步,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从哪些方面着力并更加有效地实施。
减税降费激发市场活力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宏观政策方面,一直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
提高赤字率、减税降费、盘活存量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一系列措施形成了积极财政政策的组合拳。
增加赤字、扩大支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常用工具,而给企业减税降费同样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尤其是全面推开营改增,是本轮积极财政政策的一大亮点。
从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预计全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将超过5000亿元。
营改增不但是我国税收制度的重要变革,同时承担起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重任。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说。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至8月份,新纳入试点的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累计减税486亿元,税负下降13.45%。
1至8月份,营改增整体减税共计2493亿元。
新纳入试点的四大行业能否都实现税负下降,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金融业尤受关注。
通过采取过渡性措施、对试点运行中反映集中的问题及时出台补充政策等,5至8月份,金融业实现增值税1013.19亿元,与缴纳营业税相比,减税108.35亿元,税负下降9.66%。
辖区集中了大量金融企业的北京市西城区国税局统计分析显示,实施营改增以来,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各个行业税负下降呈逐步加大趋势。
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原因
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原因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原因当前,我国所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失为眼下的“最优”政策组合。
目前情况下,政府需要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信贷投放、货币发行,特别是热钱流入,适当地进行控制。
或许也意味着整个应对金融危机的刺激政策正式开始逐步退出。
实行上述政策的原因:一、积极的财政政策1、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严峻。
大量劳动者长不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这就要求就业者提高自己的就业素质(文化素质和劳动素质)。
而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了教育上的支出,也扩大了社会福利保障支出,这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2、经过金融危机后,我国国民经济虽然得到较好的恢复,但是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国内的物价还是呈增长趋势,此时可以说是经济过冷,国家财政盈余。
人们不愿意花钱消费,都选择了储蓄。
所以国家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国内需求,刺激消费,加快经济的恢复。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改为稳健表明,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已逐步采取退出政策。
随着近来通胀压力明显增加,及国外经济环境明显变化,近一步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条件已经逐步发生了变化,各方普遍认为,政策转向已势在必行。
2、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复苏的前景并不明确。
尤其是海外因素,美国经济复苏是否反复,欧洲债务危机是否蔓延恶化,重重疑问都尚未完全解决。
2011年中国很可能面临“增量滞涨”的局面,即经济增长趋势放缓,伴随着通胀加速攀升,实属“两难”局面。
而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可以为此“留一手”。
譬如针对经济中需求不足的问题,就可以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振兴消费;此外,还可以通过财政支出的办法来进行部分项目的投资。
其实,实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期间开工的大量项目,尚在建设中,需要后续建设资金。
从这个层面看,财政政策在2011年将被动扩张。
此外,政府为加大在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资,也有进一步扩张的动力。
简析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
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加大财政支出和降低税收,以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政策。
在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采纳,将在本文中进行简析。
背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不断增加。
为了应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国采取积极财政政策,旨在稳定经济增长、推动结构调整、保障民生改善。
财政支出的增加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有效投资,我国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推动经济发展。
一方面,我国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例如,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这些项目旨在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地区间的互联互通。
另一方面,我国还加大了政府对于民生领域的支出。
例如,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税收政策的调整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刺激消费需求,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调整。
一方面,减税降费措施得到了加大力度。
我国降低了增值税税率,特别是减税和免税政策在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实施。
另一方面,我国加大了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力度。
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调整税率等措施,减轻了个人税收负担,增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
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果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财政支出的增加促进了有效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和民生领域的支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了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经济的内需。
第二,税收政策的调整促进了企业活力和居民消费。
税收减免和个人所得税改革,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税负,增加了企业盈利能力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激发了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
应对风险挑战的方向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也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财政支出的增加可能加剧债务风险。
政府在实施财政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债务规模和可持续性,避免出现财政风险。
其次,税收政策的调整需要综合考虑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公平性,避免出现“过度减税”。
积极的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指的是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等手段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政策。
下面本文将从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探讨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政府可以带动投资,激发市场需求。
比如,政府可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这不仅可以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生产力,还可以刺激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就业率的提高。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财政补贴,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提升整个经济的竞争力。
其次,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议题。
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例如,政府可以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职位,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减税等措施来鼓励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提高就业率。
再次,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改善社会福利。
财政支出的增加可以让政府有更多的资金来改善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例如,政府可以增加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补贴,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提高社会福祉水平。
不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财政政策的实施需要政府具备足够的财力,否则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大。
此外,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政府还需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避免频繁的政策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
另外,财政政策的实施还需要考虑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公平性,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和不公平现象。
综上所述,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和改善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等手段,政府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
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
积极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政策手段。
其主要作用机制如下:
1. 刺激需求: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特别是在投资和消费方面的支出,可以直接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的支出会增加需求,激活市场,带动企业增加生产和就业,进而提高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
2. 扩大就业: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可以创造就业机会。
例如,政府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仅能直接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也能提高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率,进一步促进就业增长。
3. 促进投资: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减少税收或提供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增加投资。
减税政策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激励企业进行更多的投资,并扩大生产规模,刺激经济增长。
4. 增加收入分配:积极财政政策可以通过税收调节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手段,实现财富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例如,通过减少高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增加低收入者的福利支出,实现收入再分配。
5. 促进结构调整:积极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在特定领域或行业提供补贴和支持,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这可以帮助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和竞
争力。
总之,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等手段,刺激需求、促进就业、促进投资、调节收入分配和推动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政府提出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政策涵义的。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原因我国政府提出和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政策涵义的。
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
面对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
这就是“更加积极”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涵义。
其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成了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开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
而作为结构调整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政策,显然应在我国的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的作用。
此外,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失业人数增加,城市贫困问题的日渐显现等原因,作为社会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财政政策,也必须在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至为关键的调节功能。
这是市场机制和其它政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
形势的变化,紧迫的客观需要,使中国的财政政策不能不走上前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三,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一种政策类型,而是一种政策措施选择。
中外的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与之配套、至少实行了10年之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自6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等,都具有这种政策特征和政策取向。
为什么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读后感
为什么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读后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为什么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总结了其影响和作用。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政府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高科技创新投入等方式,可以直接带动投资需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可以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增强经济增长的潜力。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结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升级。
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节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和提供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和转型,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
三、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经济发展中,经济周期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
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来稳定经济发展。
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降低税收等方式来增加总需求,刺激经济复苏;而在经济过热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支出、提高税收等方式来调控经济,防止泡沫的形成。
这些调控措施可以有效地平衡经济发展的波动,维护经济的稳定。
四、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的稳定和就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提高政府支出,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就业的增加。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项目的建设投资,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提高社会的稳定性。
此外,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提高劳动力需求,进一步促进就业。
综上所述,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稳定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矛盾,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以积极财政政策为核心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扩大政府投资,努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不仅有效地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且加快推进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改善了经济运行质量,企业经济收益开始得到恢复性增长。
在这两年的实践中,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地充实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注意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运用的相互配合。
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内容,也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抑制通货紧缩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促进经济景气尽快回升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千年。
尽管在新千年纪元的头一年里,世界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但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趋势好于上个千年里最后两年的曙光已经开始显现。
全球经济增长形势趋好有利于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一些新的机遇。
近年来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作为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其国内需求的扩大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作用。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深受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
从去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在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
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例如城镇失业及低收入居民阶层收入下降问题、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社会投资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需求不振等问题更加显化,加深这些矛盾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在增加。
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抑或不能有效地缓解这些矛盾,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还会继续下滑,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这些矛盾。
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力度,促进经济景气回升仍然是我国今年经济发展的首要之举。
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
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首先,积极财政政策通过投资拉动效应来促进经济增长。
当政府增加财政支出,主要投入于基础设施建设、科研发展、教育和医疗等领域,将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增加投资以及就业机会的增加。
同时,更多的投资将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系统的复苏。
其次,积极财政政策还有消费拉动效应。
当政府采取减税措施,降低纳税人的税负,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提升。
此时,人们有更多的消费需求,消费支出增加,激活了市场需求,促进了企业的生产和就业。
消费拉动效应可通过促进企业销售额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扩大,进而刺激经济增长。
第三,积极财政政策还会产生财富效应。
当政府减少税收或提供补贴时,企业和个人的资产净值将增加,这会带来一定的财富效应。
个人和企业的财富增加,可能会激发他们的消费和投资意愿,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财富效应还可能通过提高消费者信心和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
然而,积极财政政策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风险。
一方面,财政政策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如果财政收入较少,就可能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财政紧缩压力。
另一方面,财政政策的效果可能有一定的滞后性,执行的时间过长或力度不够时,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经济刺激效果。
此外,如果财政政策不加以适度的调控和监管,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
综上所述,积极财政政策通过投资拉动效应、消费拉动效应和财富效应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然而,财政政策的实施需要慎重考虑,避免过度依赖和不当操作,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并避免出现财政风险。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我国的作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我国的作用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我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以及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来阐述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我国的作用。
首先,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通过扩大有效需求来刺激经济增长。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提高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我国多次实施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这些项目不仅改善了交通状况并提高了人民生活品质,而且也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其次,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可以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来引导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给予支持和鼓励,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例如,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产业等,这些高技术产业的崛起不仅提升了我国产业竞争力,还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三,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促进就业创业。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降费等财政手段来刺激企业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
例如,我国曾多次实施减税降负政策,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财政支出还可以用于开展就业培训和创业扶持,帮助更多的人就业或自主创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以上几点,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在很多方面发挥着作用。
例如,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推动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加强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改善民生保障体系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也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我国的作用是多方面而且显著的。
通过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以及促进就业创业等手段,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论积极的财政政策
论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等手段来影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宏观经济中,财政政策的作用非常重要,可以对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结构性调整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几个方面。
一、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的投资支出,可以刺激经济活动的增长,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例如,政府重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领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生产力、扩大市场规模,从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改善萧条时期的失业问题经济萧条时期,国内需求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面临着减产停产的困境,大量人口必须寻找其他渠道维持生计。
这时候,积极的财政政策扮演了重要角色。
政府可以采取扩大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消费者信心,增加就业机会和减小失业率,从而缓解失业问题。
三、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加速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中,各个行业、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性使得宏观经济逐渐走向恶化。
因此,积极的宏观调控应该是必要的,政府在财政政策指导下可以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政策,以带动经济增长和结构性调整。
如政府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减少对低效能产业的投资。
四、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促进物价稳定宏观经济中,通货膨胀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通货膨胀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生活成本增加、负面影响生产、威胁人民币国际地位,政府的财政政策可以有力地遏制通货膨胀的发展,例如发行国债等,通过提高政府的收入,减少支出,从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总之,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刺激经济增长、改善萧条时期的失业问题、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物价稳定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需要在国内外环境不断变化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当前经济实际情况的财政政策。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意义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意义
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有以下重要意义:
1. 经济稳定性。
加力提效的财政政策有望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通过支持就业、改善收入分配、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方式,维持社会稳定。
2. 促进产业升级。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还将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企业和产业,推动现代化制造业升级,提高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
3. 加强民生保障。
加力提高财政政策的效应还将帮助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促进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
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长期存在。
加力提高财政政策的效应将帮助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5. 推动结构调整。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还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从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内需驱动,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
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机制
积极财政政策作用机制积极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改善经济结构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它是一种主动的财政政策,旨在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活动,提高就业率,推动经济增长。
下面将从增加有效需求、提升经济活力、改善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公平等几个方面来说明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
首先,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有效需求来刺激经济增长。
当经济处于低迷状态时,企业投资和消费意愿通常较低,导致需求不足。
此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提高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政府的财政支出会直接拉动市场需求,同时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复苏。
例如,政府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仅能够创造就业机会,还能提高经济的产出水平,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促进经济增长。
其次,积极财政政策能够提升经济活力。
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支出等方式来改善居民和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强他们的消费和投资能力。
减税能够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水平;而增加社会福利支出能够减轻居民的社会负担,促进民生改善。
这些举措能够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热情,促进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第三,积极财政政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负结构和增加财政投入来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补贴、减免税收和加强科研技术支持等措施,引导和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政府还可以通过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其改造升级,提高整体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性。
最后,积极财政政策能够促进社会公平。
财政支出可以用于提高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增加社会福利支出,改善社会民生。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来提高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的供给水平,让更多的人享有公平的教育和医疗服务,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综上所述,积极财政政策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机制。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适度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出口增长等政策。
这些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下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组成部分的财政政策,也应当是积极的。
目前我国经济出现市场型过冷状态,直接表明我国的企业部门在市场机制的约束下,已拥有“过剩”的资源和要素,可以并且必须转用到政府部门上来了。
因此,市场过冷的根本经济涵义就在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应从以往过多注重个人产品的生产,转到较大幅度地增加公共产品的供应上来,具体地看主要是应当较大幅度增加政府的预算支出。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的阶段。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首先需要作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方面的先期准备;而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今天,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等,又是关系到我国能否赶上世界发展潮流和实现经济腾飞的根本问题。
由于我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以增大个人产品的产量,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为首要目标,这是完全正确的。
但也在基础设施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欠债”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路不畅,电不明,水不足,话不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已愈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离满足经济腾飞的需要仍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样,我国目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意义,就不仅是刺激和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实现8%增长率的问题,更主要的还是通过财政政策的运作,调整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在GDP中的相对份额,从而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打基础的问题。
目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国债大规模增发的背景下,国债的发行收入应基本上用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而不应用于填补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亏空,这应是我国财政避免陷入债务危机的基本前提。
财政的经常性支出必须以经常性收入为来源,而国债作为财政的临时性和补充性的收入来源,显然不宜用于经常性开支,否则必将出现国债规模逐年递增的惯性膨胀状态,而使财政陷入债务危机之中。
积极财政政策什么意思
积极财政政策什么意思积极财政政策是指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稳定价格、实现社会公共利益。
该政策旨在通过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收负担等方式,刺激经济活动,增加市场需求,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政府通过增加对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并通过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资,加快经济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高农业补贴、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等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增加减税措施另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增加减税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
政府可以通过减少一些税种的税率,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鼓励企业增加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
同时,对个人所得税的减免也可以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三、加大财政投资积极财政政策还包括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政府通过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设施改善等领域的投资,提高全社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这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还可以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发行国债另外,政府还可以发行国债来筹集资金。
债券发行是政府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发行国债,政府可以借用市场资金来进行财政投资,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债券的发行还可以帮助政府平衡财政收支,缓解财政压力。
总的来说,积极财政政策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政府采取的一种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增加支出、减轻税负、加大投资等措施,刺激经济活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
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可以帮助国家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的良性发展。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关问题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关问题积极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它主要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收入、放宽财政政策等措施。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探讨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影响和可持续性等相关问题。
首先,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结构。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政府可以促进投资和扩大就业。
这样一来,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提高,进而刺激市场需求的增长,推动经济增长。
此外,积极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和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从而增加经济创造力和竞争力。
然而,积极财政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
首先是财政赤字的问题。
积极财政政策往往需要政府增加支出,这就需要增加财政赤字。
如果财政赤字过大或长期持续,可能会引发通胀、债务危机等风险。
其次是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过分依赖政府支出可能导致资源集中在某些领域或行业,而忽视了其他重要领域的发展需求,造成资源配置不均衡和产业结构失衡。
此外,积极财政政策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压力,带来一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首先,应该加强财政支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防止财政浪费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其次,应该加强税收制度建设,通过改革税收体制,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减少逃税漏税现象,增加税收收入。
另外,应该加强环保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总体来说,积极财政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和调整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要避免财政赤字过大、资源配置不均衡和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发生。
只有通过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完善税收制度和加强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积极财政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结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及存在的
问题
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应对外部风险。
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放缓等因素对我国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平稳发展,我国政府在财政上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增加了财政支出,提高了社会投资水平。
其中,通过减税降费等措施,增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刺激了消费和投资等活力,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帮助企业应对了内外部风险,提高了国家整体经济实力。
积极财政政策已经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促进了经济增长。
通过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稳定增长,实现了经济平稳发展,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后,我国通过加大财政投资支出的力度加速了经济恢复。
第二,改善了就业形势。
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拉动效应,我国企业加速扩大生产规模和财政支出,扩大了就业岗位。
第三,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还有利于鼓励企业提高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但是,积极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风险。
首先,可能会引起通胀压力。
如果财政政策实施过度或措施不当,可能会加速物价上涨。
其次,财政政策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时机和节奏,否则会出现过度债务或资产泡沫等问题。
此外,过强的财政干预也可能会扭曲市场竞争,导致市场失衡等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
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提高国家竞争力,但同时也需要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措施,保持政策的平衡,避免出现财政风险和市场失衡问题。
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概述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稳定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积极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支出、降低税收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
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经济增长是国家实现繁荣富强的基础。
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可以刺激经济活动,推动产出和就业增长,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税收收入,改善民生福利水平。
稳定就业的重要性稳定就业是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保障。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可以促进企业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就业率。
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政府可以创造更多的公共就业岗位和提供就业培训,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减轻社会压力。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经济结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问题。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加大对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竞争力。
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增加民间消费和扩大居民购买力来推动内需的扩大。
通过加大财政支出的力度,政府可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等,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支出。
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财政支出规模过大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过大,加剧经济风险。
其次,财政资源分配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和不公平的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控制。
此外,积极财政政策可能会诱发通涨压力和短期经济波动,需要与适度货币政策相配合,以避免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建议为了有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出力度,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地方财政能力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此外,还需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提高市场准入和营商环境,促进市场活力释放和企业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为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适度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出口增长等政策。
这些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下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组成部分的财政政策,也应当是积极的。
目前我国经济出现市场型过冷状态,直接表明我国的企业部门在市场机制的约束下,已拥有“过剩”的资源和要素,可以并且必须转用到政府部门上来了。
因此,市场过冷的根本经济涵义就在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应从以往过多注重个人产品的生产,转到较大幅度地增加公共产品的供应上来,具体地看主要是应当较大幅度增加政府的预算支出。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的阶段。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首先需要作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方面的先期准备;而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今天,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等,又是关系到我国能否赶上世界发展潮流和实现经济腾飞的根本问题。
由于我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以增大个人产品的产量,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为首要目标,这是完全正确的。
但也在基础设施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欠债”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路不畅,电不明,水不足,话不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已愈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改革开放
以来尽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离满足经济腾飞的需要仍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样,我国目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意义,就不仅是刺激和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实现8%增长率的问题,更主要的还是通过财政政策的运作,调整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在GDP中的相对份额,从而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打基础的问题。
目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国债大规模增发的背景下,国债的发行收入应基本上用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而不应用于填补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亏空,这应是我国财政避免陷入债务危机的基本前提。
财政的经常性支出必须以经常性收入为来源,而国债作为财政的临时性和补充性的收入来源,显然不宜用于经常性开支,否则必将出现国债规模逐年递增的惯性膨胀状态,而使财政陷入债务危机之中。
相反,基础设施等投资是财政的非经常性支出,其年度投资规模是可以依据当年经济的宏观景气状态而灵活地扩张和压缩,不仅可以产生有力的反经济周期的政策效应,而且当经济景气时还可以相应压缩债务发行规模,减少债务负担。
此外,由于投资性支出将形成相应的国有资产,这就使得国家债务与国有资产形成对称状态,因而此时的国债具有“虚”国债的性质,这与被用于经常性支出而纯消耗的“实”国债,是有着根本差异的。
第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伴之以财政管理上的严格“增收节支”。
我国目前国债的发行收入有相当份额是用于填补经常性支出亏空的,其弊端人所共知,也一直在
努力纠正,因而是有着很大的不得已性的。
这就需要严格财政管理,通过增收节支,力求以税收等经常性收入去满足经常性支出的需要。
此外,我国正在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各级财政是其主要的财力来源之一,但这是财政的经常性支出,因而是不能以国债和各级地方财政的准公债收入为来源的。
但社会保险基金的建立又需要庞大的财力投入,这也需要严格加强财政管理,才能解决所需财力。
第三,目前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应以财政政策为主,其中又以扩大财政投资为主。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运作,主要是通过增大货币供应量来影响企业和个人需求以产生政策效应,如果企业和个人需求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相应回应,就不能出现预期的需求扩张。
财政的公共投资政策运作则不同,它直接形成着社会需求,而无需企业和个人需求的相应回应,从而可以产生货币政策所不具有的政策效应。
目前我国已连续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手段刺激经济,但市场远未作出相应的反应,因而远未达到预期的政策效应。
为此,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抉择,应当从货币政策为主转到财政政策为主,而其中又要以财政投资政策为主上来。
这就是应主要依靠大规模增加政府的投资来刺激经济回升。
否则目前的连续降低利率和扩大贷款规模,已产生了巨大规模的货币存量,一旦我国的市场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下复苏,则可能立即转入急剧的通货膨胀之中,“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其结果将是宏观经济的过分波动和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过度摇摆。
如果联系到对我国金融状况有着巨大压力的亚洲金
融危机一时难以结束,我国更应未雨绸缪,尽可能消弭通货膨胀危险于未然。
因此,不仅从加大今年经济发展速度,而且从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着眼,都必须将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心转到大规模增大财政的基础设施投资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