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基本理论
心理学理论与心理辅导方法大全
心理学理论与心理辅导方法大全引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通过理论和实践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心理辅导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辅导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
一、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是一种将认知过程和行为相结合的心理学理论,它认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互影响。
在心理辅导中,认知行为理论通常被用于帮助人们发现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通过认识到自己的思维错误和消极行为,个体可以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的目标。
二、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是一种注重个体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心理学理论,它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和自由意志。
人本主义心理辅导方法通常关注个体的内在需求和目标,通过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倾听,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幸福。
三、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理论,它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受到潜意识的影响。
在心理辅导中,精神分析理论常常被用于探索和解析个体的潜意识冲突和动机。
通过分析个体的梦境、回忆和情感表达,帮助人们理解和缓解内心的冲突,实现自我和心理的平衡。
四、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一种基于行为原则的心理辅导方法,它注重改变人的具体行为。
在行为疗法中,个体被鼓励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变自己的思维和情绪状态。
通过设定具体的目标和制定行动计划,帮助人们逐步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模式,培养积极的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稳定性。
五、解决问题疗法解决问题疗法是一种帮助个体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的心理辅导方法。
在解决问题疗法中,个体被鼓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源,通过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和制定实施计划来改变现状。
通过引导个体主动面对问题和寻求解决办法,解决问题疗法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应对困难和压力的能力。
结论:心理学理论和心理辅导方法为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和促进个人成长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指导。
通过了解和应用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辅导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实现个人心理健康和幸福。
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主要观点
一、精神分析疗法1.理论基础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⑴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层次, 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各种心理冲突,虽然感知不到,但并未消失,而是潜伏在潜意识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某种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
⑵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假定人格是由3部分构成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作用是平衡的。
如果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⑶性欲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本能要使生命得以延续和不断发展,而死本能要使生命回复到无机状态,两种本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命就在它们的冲突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⑷神经症的精神病理学,弗洛伊德把焦虑视为理解神经症的关键所在,为防止焦虑的加剧,就要设法干预、抑制或消除本能的冲动。
2.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
也就是说,潜意识中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日后发病的根源。
3.心理治疗的原理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成为意识的东西。
治疗者启发来访者重新认识。
这些经验,并加以分析、解释,使来访者获得一种情感体验的领悟。
来访者一旦洞悉问题的根源,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有所了解,特别是明了到潜抑的欲望、隐藏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节等,就有可能去正视冲突和焦虑,摆脱情感的羁绊,理智地对待他们,症状也会随即消失。
4.心理治疗的方法⑴梦的分析。
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健康心理学考试重点
健康心理学考试重点健康心理学定义:健康心理学是研究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等心理活动和心理社会压力与生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
心理-生理中介机制:一 .条件反射机制: 1.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工具条件反射2.皮层- 内脏相关条件反射通道二.心理动力机制: 1.心理动力学理论: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理论,人格结构的冲突理论2.性与自我冲突的通道3.焦虑通道三.心理生理中介机制: 1.心理生理学理论 2.植物神经系统通道 3.内分泌神经-体液通道 4.神经免疫通道归因维度:一 . 内外因维度二.可控性维度三.稳定性维度知信行模式: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模式之一,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过程,用 F 式表示。
F 式:知识-信念-行为卡特尔特质说:独特特质:是单个个体具有的特征共同特质:是群体所有成员共有的特质表面特质:是能够直接从外部行为中观察到的特质,是直接与环境接触的特质,比较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出多样性。
根源特质:是隐蔽在表面特质深处并制约着表面特质的特质,它是内在的因素,是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自我意识维度:一 . 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感觉自我观察(分析,评价)二. 自我体验:自尊心自信心三. 自我调节控制:对自己行为,活动,焦虑的调控,包括自我检查,监督,控制不合理信念特征:一 .绝对化要求二.过分概括化三.糟糕至极心身疾病:精神紧张能引起植物神经和内脏功能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是可逆的,生理性的,称为心理生理反应。
当这些心理生理变化发生于某些具有易患倾向的个体身上时,这些变化可持续发展,形成病理性改变,故称为心身疾病。
相关因素: 1.生活事件 2.精神应激和情绪反应 3.个体易感性 4.行为模式常见几种心身疾病: 1.睡眠障碍 2.性功能 3.支气管哮喘 4.消化性溃疡情绪的成分:一.主观体验,是大脑的一种感受状态,是心理活动中的独特知觉或意识。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
心理健康在幼儿的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要实施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是不可或缺的。
一、发展心理学理论幼儿发展心理学理论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
心理学家通过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比如,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这对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儿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基于儿童发展阶段理论。
儿童从出生到成年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
比如,爱因斯坦提出的幼儿期和儿童期的分界是七岁,他认为幼儿期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根据儿童所处的具体阶段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活动和策略。
三、自我决定理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还包括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个体对自身行为的主动决定以及满足基本心理需求的重要性。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幼儿的基本心理需求包括自主性、能力与效能感以及关系的需要。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激励,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以满足其内在的心理需求。
四、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并通过反馈机制调整自己的行为。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幼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
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良好的榜样,通过正面的行为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总结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多方面的,包括发展心理学理论、儿童发展阶段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幼儿的心理发展。
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我们应该根据这些理论基础,设计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的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促进其全面成长与发展。
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点
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点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其中包含了许多基础理论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一、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是心理学的一种基本观点,它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受到环境刺激及其对行为的响应形成和改变的。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过程是无法观察和测量的,因此应该将重点放在可观察的行为上。
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巴甫洛夫、华生等。
二、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将注意力放在人类思维和信息加工过程上。
它认为,人们的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受到信息加工的影响。
认知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记忆、思考和决策等。
著名的认知理论学派有皮亚杰、维格斯基等。
三、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关注社会环境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研究人际关系、集体行为和群体心态等问题。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有阿斯奥利特、米尔格拉姆等。
四、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
它关注人的成长和变化,研究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发展。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有皮亚杰、 Erikson等。
五、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普遍特质和个体差异。
它关注人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
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人格类型、人格特征和人格形成的机制等。
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有福洛姆、雅克和洛克伯格等。
六、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治疗方法是心理学应用的一部分,旨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治疗等。
各种心理治疗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调整和改善心理健康。
总结:心理学基础理论涵盖了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方法等多个领域,这些理论和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个体和群体心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为个人和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指导。
健康心理学
压力导致身心疾病的理论
压力-素质理论 压力 素质理论
压力源
「脆弱性」 脆弱性」 •生理素质 生理素质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
身心障碍
临床后果
反应
心理反应 躯体反应 社会行为反应
疾病
压力状态下,可产生心理生理障碍、神经症、 压力状态下,可产生心理生理障碍、神经症、急性 与延迟性压力障碍、酒精与药物依赖、人格障碍。 与延迟性压力障碍、酒精与药物依赖、人格障碍。 导致传染病、肿瘤的易感性。 导致传染病、肿瘤的易感性。
心理健康18式 心理健康 式
1、要有目标和追求 、
2、经常保持微笑 、
3、学会分享 、
4、乐于助人 、
5、保持童心 、
6、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相处 、
7、保持幽默 、
8、处乱不惊 、
9、学会宽恕别人 学会宽恕别人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是建立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的,它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为目的,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中,有一些主要的依据和支持理论。
首先,《自我调节学习理论》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强调了个体对自己学习过程的主动控制和管理。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可以引导个体自我监控、自我规划、自我评价,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其次,《社会认知理论》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依据。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个体对社会环境的认知、理解和解释,以及个体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调整。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社会认知理论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促进个体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和合作,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社会学习理论》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情感是受社会环境和他人影响的。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社会学习理论可以引导个体学习和模仿他人的积极行为和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积极心理学理论》也是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据。
积极心理学理论强调了个体的幸福感、成长和发展,提倡积极心态和乐观情感。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发展个人优势和潜能,增强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增进个体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依据》凭借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支持,致力于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实现个体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名词解释1.传统的健康观:体格强健,没有疾病。
2.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心理和生理和社会功能都保持完好的状态(1948年WTO提出)3.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对人的健康或疾病的影响,并且开展干预工作帮助人们维护身体健康,战胜疾病。
4.应激:是机体对应激源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同时伴有可以预测的生理变化,以及认知行为的改变。
注:坎农最先将应激这一术语引入社会领域,提出稳态的思想以及战斗-逃跑理论。
5.应激源:是指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能使人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
6.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是基于巴普洛夫条件反射的原理通过大脑对免疫系统进行调节,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神经免疫学方法。
7.初级评价:个体对一个潜在的应激事件,首先进行一个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的评价,评价的结果有三种,无关的,积极的,消极的。
8.次级评价:是对自己的应对能力和资源条件进行评价的过程,即评价这个应激事件是有害的,有威胁性的,有挑战性的。
9.应对:是个体处理使自身资源负担沉重或不堪重负的各种需求的过程,是由各种努力组成,即个体通过行动和内心思索去处理环境中和心理内部的各种需求和心理需求的冲突。
10.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个体所喜爱的,关心的,尊重的,珍惜的人所提供的信息(包括来自父母、配偶、亲戚、朋友或社交团体及宗教团体)甚至可以是自己身边的宠物之间的交流和共同的信任。
11.急性应激:指最近的,将来的和将要到来的需求及压力引起的持续时间相对短暂的应激。
12.慢性应激:指漫无止境,不会随时间而减弱的看不到出路的需求和压力引起的应激。
13.尼古丁替代疗法:使用一些尼古丁替代物(尼古丁贴剂、尼古丁口香糖、)等,帮助吸烟者戒烟,通过这个途径使尼古丁吸收缓慢,逐渐减少吸烟者对尼古丁的摄入量,使得戒烟者对戒烟反应减小。
14.安慰剂:指的是那些治疗效果与本身药物特性无关的药品或方法。
15.安慰剂效应:当病人服用了治疗上无效的药物后,报告说病情有所好转时,出现的效应就是安慰剂效应。
健康心理学 复习资料
第一章健康心理学概述1、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所获得的一种稳定、和谐和完善的状态。
2、汤纳特尔对健康的解释:健康是个体在现实可能状态下获得最佳完善感。
3、格林伯格的五级健康水平模式4、亚健康的概念及表现:定义: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以外,存在着的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即潜病状态。
表现:人的机体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
5、健康心理学的定义:健康心理学是研究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等心理活动和心理社会压力与生理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因果关系的理论体系。
它是关于心理因素如何使人们保持健康、使人们生病以及应对疾病的学说。
6、中国传统的健康心理学思想:(1)修身养性,仁智者寿(2)清静养神(3)清心寡欲(4)调节情志7,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测验法(5)个案法第二章身心健康状态1,影响身体印象满意度的因素:(1)社会文化的审美标准;(2)自我信息盲点;(3)抗拒老化的定型看法;(4)去人格化的不当姿势;2、怎样辨别心理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状态的判定方法)?(1)社会适应方法(社会常态方法);(2)医学(生理学)方法;(3)统计学方法;(4)心理测验方法;(5)内省经验方法;(6)价值观方法;3、心理异常的概念及心理异常时的“心理特征”:概念:产生于个体身上或与当前心理压力(如心理痛苦)或无能力(如损害一个或多个功能)联系的,或显著增加死亡、痛苦、无能力或自由的危险的,且有临床显著行为和心理症候群或行为方式的状态,为心理异常。
特征;(1)痛苦感;(2)心理--生理机能紊乱;(3)我向关注;(4)异常心理固着;4、健康之道在于哪些方面?(1)要对健康尽责任;(2)要有健康的整体意识;(3)要吃得明智;(4)要保持生理适合度;(5)要从事预防性的心理建设;第三章健康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1、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1)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理论: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2)人格结构的冲突理论:a人格结构的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b心理动力:利必多释义;c性本能:利必多之源;d心理障碍的本质:利必多受阻;2、行为疗法的操作技术有哪些(1)放松技术和生物反馈技术;(2)系统脱敏法;(3)满灌疗法;(4)厌恶疗法: a电击厌恶疗法; b橡皮圈疗法; c药物厌恶疗法; d想象厌恶疗法(5)模仿学习疗法(6)强化疗法:a强化的类型: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b强化疗法的具体技术:行为塑造技术代币强化法消退技术3、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观点(艾利斯的ABC理论,非理性认知方式的概念、特征、对健康的影响及其积极调控)。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对于解释人们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人们心理健康的解释。
心理学认为,人们的心理健康是指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上保持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具体而言,心理健康表现为情绪的稳定、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维持、积极的人际关系、适应性的应对能力等。
以下将就几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解释人们心理健康的成因。
一、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他认为人类天性追求自我实现,即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在生活中找到满足感和幸福感。
当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并实现自己的价值时,心理健康水平就会提高。
因此,为了维持心理健康,人们应该积极追求自我实现的机会和条件。
二、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对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往往与他们对事件的认知方式和应对策略有关。
正面的认知方式和积极的应对策略能够减少压力、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
对于心理健康的维护,人们可以学习积极的认知和行为技巧,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采取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三、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人们的心理健康受到社会支持的影响。
社会支持包括来自家庭、朋友、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情感上的支持和实质上的帮助。
研究发现,得到积极的社会支持能够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反,缺乏社会支持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获得社会支持对于维持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四、心理弹性理论心理弹性理论认为,心理弹性是人们应对困境和逆境的能力,也是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具有心理弹性的人能够快速恢复自己的情绪,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保持心理健康的平衡。
心理弹性可以通过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灵活应对问题、调节情绪等方式来提高。
因此,提升心理弹性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动物行为以及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探究人类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背后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学不仅是一项学术研究,它还有许多实际应用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
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心理学分支。
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思考的过程和信息处理的机制。
认知心理学主张在人类意识形成和信息处理中,重要的是思维结构和认知过程,即认知系统。
因此,研究认知系统(如思维和语言)对于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准确理解至关重要。
2.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与他人的互动、态度、信念和态度变化的心理学分支。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的心理过程,包括互动和交流方式、人际冲突和合作、文化差异和影响、社会压力和群体行为等等。
了解社会心理学对于了解人类行为和理解社会现象是非常重要的。
3.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发展过程的心理学分支。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变化的整个过程,包括婴儿和小儿时期、青春期和成人时期、老年期等阶段。
它还关注个体的个性差异和文化差异,研究了人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智力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二、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心理学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项应用广泛的实践工作。
因此,心理学的各种理论在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在,让我们看看心理学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场景。
1. 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专门处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并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
临床心理学家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精神问题提供治疗和支持,例如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两者结合起来的治疗。
2.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并提供帮助和支持。
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困难和天赋,并提供适当的教育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 组织心理学组织心理学主要研究在工作场所中员工的心理问题,如压力、冲突、满意度等等。
健康心理学完整版
健康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健康
一、健康的生物医学定义 常识:“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贝克尔认为:健康是“一个有机体或有机体的 部分处于安宁的状态,它的特征是机体有正常 的功能以及没有疾病” 健康的生物医学标准: 二、健康的社会学定义 帕森斯认为:“健康是已经社会化的个人完成 角色和任务的能力处于最适当的状态” 健康的社会学标准:
第二节健康心理学的发展
健康心理学诞生于1978年,标志是1978年美国 心理协会正式将健康心理学看成一个分支(38) 不久,George Stone和他的同事合编了第一本 健康心理学著作 1982年,第一本健康心理学杂志正式出版 Joe Matarazzo提出第一个健康心理学定义: 健康心理学是对促进和维护健康、防治生病、 辨别健康、生病和相关功能失调的病因和诊断 联系,以及对分析和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 政策形成的融教育、科学和心理学学科专业贡 献为一体的结合体
健康心理学绪论
• 五、健康的三维立方体模型 1.基本假设 完美的健康只是一种理想,我们只讨论正常的健康 我们把健康的三个方面中的每一个方面的范围限定 为健康和疾病两个范畴 所有这三个方面在确定个人健康状态时所起的作用 大体相同 健康或有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导致一种 不断变化的状态 由此产生的综合结果(健康状态)被看做是理想的 类型。理想的类型在现实中可能并不存在,但在被 看做由强调典型行为的某些方面所形成的抽象观念 时可能是有用的
健康心理学绪论
6. 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 能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 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 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 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健康心理学绪论
健康心理学的理论及应用
健康心理学的理论及应用健康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而心理健康则是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健康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心理学分支,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健康心理学的理论及应用进行探讨。
一、健康心理学的概念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心理与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强调心理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它旨在探索心理行为与身体健康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心理行为来促进身体的健康。
二、健康心理学的理论1. 健康信念模型健康信念模型是一种流行的健康理论,主张人们的健康行为主要取决于他们的信念和观念。
人们的健康信念是指他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影响他们健康行为的动机和行为。
2. 应对-恢复模型应对-恢复模型认为,当人遭遇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时,会采取一些应对策略来应对。
而这些策略可能是积极的或消极的,进而影响他们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3. 生态学模型生态学模型认为,人的行为和健康不仅受个人因素的影响,如基因和行为,还受到其所处的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只有在全面的环境背景下,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身心健康。
三、健康心理学的应用1. 健康促进健康促进是健康心理学的一项应用,旨在通过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积极行为来提高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例如,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提高人们对健康行为的认知和促进积极行为的采取。
2. 心理治疗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旨在通过心理行为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来帮助人们改变他们的不健康行为和消极想法。
对于一些心理疾病患者,心理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疾病症状而无需使用药物。
3. 应对和适应健康心理学的另一个应用是帮助人们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适应不同的环境。
通过强调积极思维和强大心态的重要性,健康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一些生活事件,如失业,失恋,婚姻问题等。
四、结论健康心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身心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
理解健康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健康心理学
三、健康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与人的健康有关的行为 疾病发生和疾病干预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健康行为
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一般健康习惯(General Health Habits) 包括吃早餐、睡眠、定时体检等 体重(Weight) 佩带安全带(Seat Belts) 高血压和心脏病 (High Blood Pressure, Heart Disease) 紧张(Stress) 药物滥用(吸烟、饮酒和吸毒等)(Substance abuse) 牙齿护理(Dental Care)
Healthy youth Program, CDC,USA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i.e., biological factors (e.g. viruses, bacteria and lesions) interact with psychological factors (e.g. attitudes, beliefs, behaviours) and social factors (e.g. class, employment, ethnicity) to determine one’s health
1、在谈话中是否过分强调一些词,并对句子中最后的几个词一带而过? ( 1)是 (2) 否 2、你行动、吃饭、走路的速度是不是总是很快? 3、当事情的进展速度不能如你所愿时,你是不是会变得不耐烦或生气? 4、你是否经常在同一时间干几件事? 5、你是否经常把话题转到你所感兴趣的问题上来? 6、当你休息时,你是否有点罪恶感? 7、你是否经常不注意环境中的新事物? 8、你是否更关心结果而不是过程? 9、你是否经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安排很多的事情? 10、你是否发现你和也喜欢赶时间的人在暗地里竞争? 11、在交谈时,你是否喜欢用一些有感染力的手势,比如为了强调某一个问题而握 紧拳头或敲桌子? 12、你是否认为行动迅速是成功的关键? 13、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常用数字给你的成就打分,比如卖出货物的数量、汽 车的数量等。
健康心理学
对分离的恐惧
家庭关系
家庭结构
4.物质滥用的表现
精神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
耐受性
饮酒行为失控
各种躯体并发症(烟草滥用)
典型的戒断症状:
☆客观体征:如血压升高、脉搏增加、体温升高、鸡皮疙瘩、喷嚏、发热、瞳孔扩大、流涕、震颤、腹泻、呕吐、失眠等
☆主观症状:如恶心、肌肉疼痛、骨头疼痛、腹痛、不安、食欲差、无力、疲乏、发冷、渴求药物等。(药物滥用)
3.标准:(1)理论上的标准
①统计学的标准
②偏离理想的状态
③文化的标准
(2)实践的标准
①主观痛苦感
②功能丧失
4.如何看待心理健康状态:
①心理疾病不等于道德品质: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虽然有关,但不能简单判断二者的关系。
(1)有些心理疾病有道德属性
(2)有些心理疾病与道德自律程度有关
(3)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利于某些方面的心理健康
2.睡眠障碍分类:失眠症、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夜惊、梦魇
七、应激
1.应激:应激是个体对那些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产生的一种生理的反应和主观反映。
应激源:引发人们产生应激反应的日常生活事件和环境刺激,是应激反应的前提条件。按事件的属性分为躯体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
一、什么是健康心理学
1.健康心理学是研究在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问题上的心理因素作用规律的科学。
2.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的心理学问题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心理问题
3.健康心理学:一个工作的定义
心理学在健康领域的主要意义在于保持健康而不是生病之后治疗疾病,在这点上,心理学与医学和医疗的原则是相同的,与医学不同的是:医学研究的是特异性疾病,而心理学则关注于广义的行为而不是特异性疾病和健康问题。心理学对健康的贡献在于改变一些与慢性疾病有关的行为,除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外,心理学家还运用一定手段和技术来减轻疼痛,降低应激、提高医疗服务、帮助病人和他的家庭成员共同抵抗疾病。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神卫生理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借鉴了精神卫生学的理论基础,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出了心理健康与个体的自我感受、情感表达、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密切关系,以及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
2. 发展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其中不能忽视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等不同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
发展心理学理论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特定指导原则和策略。
3. 健康心理学理论:健康心理学理论强调了心理和生理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
这些理论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实践指导。
4. 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人际关系理论探讨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与交往方式,强调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相关指导原则。
5.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根据社会认知理论的原理,帮助个体提升心理健康的认知水平,改善消极情绪和行为,促进积极的心理发展。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精神卫生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健康心理学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指导,帮助个体改善心理状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健康心理学
第一次判断题1.俄国杰出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错误)1.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自发的、偶发的行为,因多次受到行为后刺激物的强化而形成固定的联系。
(正确)1.汤纳特尔(R.J.Donatell)将健康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又有水平的高低。
(正确)1.古希腊哲学家希波拉底认为,疾病是一种自然现象,他用“体液说”来解释疾病的原因。
(正确)2.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和学习过程,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
(正确)3.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错误)2.大部分中世纪的医生都反对强调巫术、鬼神论以及其他神秘主义的治疗方法。
(错误)5.格林伯格用“健康——疾病连续体”来表达和分析健康水平,不同的健康水平都可以在连续谱线上找到对应的位置。
(正确)8.哈恩的七维健康理论中,健康的智力维度是指人们的人际能力和人际敏感性。
(错误)3.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与预防医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前沿学科,属于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正确)2.亚健康是一种疾病状态。
(错误)4.健康心理学也开展干预工作,帮助人们保持健康、战胜疾病。
(正确)2.世界卫生组织于1948年把健康定义为:“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缺陷,还是一种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功能上保持完好的状态。
”(正确)4.亚健康是出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第三状态”。
(正确)4.经典条件反射是指自发的、偶发的行为,因多次受到行为后刺激物的强化而形成固定的联系(错误)2.健康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致力于探讨心理因素在人们维持健康、生病及病后反应中的影响。
(正确)10.解决各种因素影响健康的作用机制以及人们保护自己远离病痛的具体方式,既依赖于健康心理学工作者自身的努力,也需要与其他相关领域研究者积极合作。
(正确)5.健康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实验法的优点之一是,研究者在实验中处于主动地位,可以有计划地引起或改变某种急需研究的心理现象,不必消极等待它们自然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率增加 心输出量增加
血压上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精神紧张导致原发性高血压
压力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原发性高血压病
❖ 高血压病人的90%,成年人10%左右
影响因素
1、生物因素: ❖ 遗传:双亲之一——子女28%; 双亲均患——子女45% ❖ 摄盐量高 ❖ 肥胖 2、社会心理因素 (1)社会因素: 战争、社会动荡、自然灾害等 (2)心理因素:
相反:B型——缺乏竞争性,喜欢不紧张的工作,喜欢 过松散的生活,无时间紧迫感,有耐心,无主动的敌意。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 胃溃疡
❖1、情绪: 抑郁 ❖ 2、应激:长期应激影响消化系统功能,产生溃
疡。 ❖ 3、生活事件:家庭矛盾、经济压力、不良习惯等。 ❖ 4、人格:工作认真负责、强烈进取心和依赖愿望、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校方称,2010年3月30日晚9:00左右, 该校公共管理学院2008级信息资源管理专业 本科生曾世杰(男)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明 远湖边,杀死一名女学生,杀伤2名男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初步诊断
❖ 第一单元
▪ 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
❖ 第二单元*
▪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 第三单元—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单元 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 题的关键点
▪ (2)纵向比较 不同时间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比较
▪ (3)临床症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 因果关系或横向影响关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相关知识
❖ 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内涵有二
(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 内在联系。 ▪ (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身医学所处的位置
精
神
①
心
躯
神
经
③ 身②
体
疾
疾
病
症
病
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常见心身疾病
➢ 原发性高血压 ➢ 消化性溃疡病 ➢ 冠心病 ➢ 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精神紧张导致原发性高血压
压力
交感神经活动亢进
末梢血管阻力增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心身疾病概念的历史
❖ 在20世纪中叶,亚历山大对当时认为病因不明(从生物医 学观点出发)而又有典型躯体症状的疾病进行了重点研究,发 现这是一些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而有躯体病理形态变化的疾 病, 后来被称为经典的心身疾病。
❖ 以弗洛伊德为首的许多专家指出,由情绪障碍而引起的躯体障 碍是广泛存在的事实,是不容怀疑的,而这些病态如果没有心 理学的乃至心理生理学的理解,至少到现在为止是无法使其治 愈的。对这样的躯体异常赋以心身疾病的名称而区别对待,当 然是必要的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血型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问题分类
正常 不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神经症
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可疑神经症)
重性精神障碍 其他精神障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诊 断 技 能
性格内向、易怨恨不满、常常压抑愤怒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执行的猴子”
➢ 让两只猴子各坐在自己的约束椅子上,每20秒钟 给一次电击。
➢ 每个猴子都有一个压杆,其中一个若在接近20秒 钟时压一下,能使两只猴子避免电击。否则,两 只猴子便一起受到同样电击。
➢ 因此,这只猴子总是惦记压杠杆,以免被电击; 而另一只猴子对是否压杠杆与电击无关。
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 不变。
❖ 对临床诊断来说,找关键点或关键因素是最基本的 也是最重要的技能。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他人是地狱吗?
——曾世杰杀人案沉思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江安校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一、学习目标
▪ 学习将各种方式获取的临床资料相互对照印证和比较,确定资料的真实 可靠性;
▪ 将各种资料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抽象概括出牵动各种因素的关键点。
❖ 二、操作步骤——确定资料的可靠性
▪ (1)横向比较 由不同途径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一致性比较 (主诉、家属报告、晤谈、临床观察、心理测验等)
情绪因素: 隔离鼠>群养鼠 压力应对: 人格特征:A型行为、敌意、焦虑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A型行为方式
❖做一件事总想一下子干完,不干完不踏实 ❖总觉得时间紧张不够用,走路风风火火,上楼梯三步并两步; ❖遇堵车,坐立不安,恨不得把司机换下来,自己开; ❖若排长队买东西,宁可不买; ❖做工作总要尽善尽美,比别人好,让领导说不出什么; ❖不喜欢别人插手自己的工作,总觉得不如自己干得好; ❖有很强的竞争欲,很强的嫉妒心,人际关系也比较紧张。
第二: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 病的人进行心理评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诊断的概念
❖ 广义的心理诊断
▪ 以正常成人和儿童为对象的心理测量工作
❖ 狭义的心理诊断
▪ 作为精神病辅助诊断手段和对各种心理障碍进行确诊的测量工具 ▪ 严格意义上的心理诊断
临床心理学中专门用于咨询和治疗的测量方法
➢ 结果表明,两只猴子被电击的次数和强度虽然一 致,但疲于压杆的猴子由于心理上负担沉重而患 胃溃疡;另一只猴子却安然无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心身疾病的预防
❖矫正不良个性:易暴怒、抑郁、孤僻及多疑 等
❖矫正行为问题:吸烟、酗酒、缺少运动及A 型行为等
❖出现情绪问题及时疏导、调控 ❖有心身疾病遗传倾向,如高血压家族史或已
经有心身疾病的先兆征象(如血压偏高)等情 况者,更应注意加强心理预防
LOGO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诊断技能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前言
诊断的概念
广义
第一:对正常人认知、情绪情感、 意志品质、人格特点、及个人发 展水平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