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脑梗死临床表现及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梗塞ppt课件(精)
多学科协作与综合治疗
未来脑梗塞的治疗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包括神经科、心血管科、康复科等,共同制定 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远程医疗与智能辅助技术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和智能辅助技术将在脑梗塞领域发挥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THANKS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有助于发现心脏疾病,如心房 颤动、心肌梗死等,为脑栓塞 的病因诊断提供依据。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急性期治疗策略
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
01
通过溶栓、取栓、支架等手段尽早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脑部
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02
应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脑梗塞患者下肢活动减少,血 液回流缓慢,易形成下肢深静 脉血栓,可导致肺栓塞等严重 后果。
压疮
长期卧床患者皮肤受压部位易 出现压疮,不仅增加患者痛苦
,还易引发感染。
预防措施建议
肺部感染预防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 呼吸、咳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 意保暖。
尿路感染预防
保持患者会阴部清洁干燥,导尿患者 要定期更换尿管,鼓励患者多饮水。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卧床期间进 行下肢主动或被动运动,穿弹力袜等 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压疮预防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 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使用气垫床等 减压装置。
处理方法指导
肺部感染处理
尿路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情况选用合适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
蔬菜等。
04
未来脑梗塞的治疗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包括神经科、心血管科、康复科等,共同制定 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远程医疗与智能辅助技术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和智能辅助技术将在脑梗塞领域发挥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THANKS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有助于发现心脏疾病,如心房 颤动、心肌梗死等,为脑栓塞 的病因诊断提供依据。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急性期治疗策略
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
01
通过溶栓、取栓、支架等手段尽早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脑部
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02
应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脑梗塞患者下肢活动减少,血 液回流缓慢,易形成下肢深静 脉血栓,可导致肺栓塞等严重 后果。
压疮
长期卧床患者皮肤受压部位易 出现压疮,不仅增加患者痛苦
,还易引发感染。
预防措施建议
肺部感染预防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 呼吸、咳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 意保暖。
尿路感染预防
保持患者会阴部清洁干燥,导尿患者 要定期更换尿管,鼓励患者多饮水。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卧床期间进 行下肢主动或被动运动,穿弹力袜等 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压疮预防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 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使用气垫床等 减压装置。
处理方法指导
肺部感染处理
尿路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情况选用合适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
蔬菜等。
04
脑梗死-PPT课件精选全文
支持疗法
2)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供氧,必要 时气管切开。
3)营养:72小时以内可以靠静脉输液维持, 72h仍不能进食者插鼻饲管。
恢复期: 脑水肿、颅高压症状消退后即进入恢复期。
1、一般治疗:按病人经济条件可适当造用
改善脑循环、神经促代谢药和中药。
2、康复治疗:有神经功能缺损(语言障碍、 瘫痪等)者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
眼一过性失明、同侧Horner征 精神障碍、尿潴留、强握、吸吮反射、对侧
短暂性共济失调
临床表现
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 常见症状:眩晕、呕吐、平衡障碍、复视、眼 震、共济失调、偏盲或象限盲、面部麻木、 交叉性瘫痪; 严重者出现四肢瘫痪、昏迷、高热、瞳孔缩小、 死亡;
脑干综合征: Weber 综合征、Benedit综合征、椎—基底 动脉尖综合征(TOBS)、 Millard-Gubler 综合征、Foville 综合征、 Wallenberg综合 征、闭锁综合征
脑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一)
一般特点
发
发
病
病
TIA
年
状
龄
态
进
意
展
识
速
状
度
态
一般特点
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以中老年多见 由动脉炎所致者以中青年多见 静息状态下发病 1/4病前有TIA发作史 大多无意识障碍 神经系统症状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2天 内达到高峰
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闭塞: 常见症状:三偏症状、失语、体象障碍、单
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
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 )
概念: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 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脑梗死ppt课件
16
临床表现
3. 大脑中动脉
主干闭塞 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与均等性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 优势半球→完全性失语, 非优势半球→体象障碍
皮质支闭塞 偏瘫及感觉障碍以面部和上肢为重 非优势半球可出现对侧偏侧忽视症等体像障碍
17
临床表现
3. 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深穿支闭塞 上、下肢一致的偏瘫 一般无感觉障碍和偏盲
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 CT) 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
脑动脉主干与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与血栓形成 使脑局部血流减少与供血中断 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 →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7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动脉粥样硬化,常伴有高血压 2.动脉炎 3.先天性动脉狭窄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5.血高凝状态
36
治 疗
(5)抗血小板治疗 噻氯匹定(ticlopidine) 氯吡格雷(clopidogrel)
37
治 疗
(6) 脑保护治疗 自由基清除剂:V.E\V.C\依达拉奉(edaravone) 阿片受体阻断剂: 纳洛酮 钙通道阻断剂等
许多脑保护剂动物实验有效, 临床疗效不肯定
38
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与闭塞
48
辅助检查
2. 腰穿脑压正常 出血性梗死CSF呈血性与镜下红细胞 感染性脑栓塞CSF细胞数增高 (早期粒细胞为主, 晚期淋巴细胞为主) 脂肪栓塞CSF可见脂肪球
49
辅助检查
3. ECG确定心肌梗死\风心病\心律失常 脑栓塞可作为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
21
辅助检查
CT示低密度脑梗死病灶
临床表现
3. 大脑中动脉
主干闭塞 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与均等性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 优势半球→完全性失语, 非优势半球→体象障碍
皮质支闭塞 偏瘫及感觉障碍以面部和上肢为重 非优势半球可出现对侧偏侧忽视症等体像障碍
17
临床表现
3. 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深穿支闭塞 上、下肢一致的偏瘫 一般无感觉障碍和偏盲
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 CT) 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
脑动脉主干与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与血栓形成 使脑局部血流减少与供血中断 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 →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7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动脉粥样硬化,常伴有高血压 2.动脉炎 3.先天性动脉狭窄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5.血高凝状态
36
治 疗
(5)抗血小板治疗 噻氯匹定(ticlopidine) 氯吡格雷(clopidogrel)
37
治 疗
(6) 脑保护治疗 自由基清除剂:V.E\V.C\依达拉奉(edaravone) 阿片受体阻断剂: 纳洛酮 钙通道阻断剂等
许多脑保护剂动物实验有效, 临床疗效不肯定
38
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与闭塞
48
辅助检查
2. 腰穿脑压正常 出血性梗死CSF呈血性与镜下红细胞 感染性脑栓塞CSF细胞数增高 (早期粒细胞为主, 晚期淋巴细胞为主) 脂肪栓塞CSF可见脂肪球
49
辅助检查
3. ECG确定心肌梗死\风心病\心律失常 脑栓塞可作为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
21
辅助检查
CT示低密度脑梗死病灶
脑梗死演示PPT
颅内占位性病变
相同点:均有头痛、呕吐等症状。
不同点:颅内占位性病变虽可急性发作,但多为慢性渐进性病情发展。影像学检查可明确占位。
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
相同点:均有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不同点: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多有头部外伤史,多呈进行性加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进一步鉴别诊断。
蛛网膜下隙出血
03
大多数合并心房颤动的急性脑梗死,医生会根据患者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在发病后1~14天之间开始使用抗凝药物。
02
合并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风险者,需要用预防剂量的抗凝药物治疗。
01
神经保护剂
常用钙通道阻滞药、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药、自由基清除剂、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节苷脂等神经保护剂。
常用药物有依达拉奉、胞磷胆碱、丁基苯肽等。
药物治疗
02
03
静脉溶栓药
符合溶栓适应证,在溶栓时间窗内,会进行溶栓治疗。静脉溶栓是目前最主要的恢复血流措施。
01
主要溶栓药为阿替普酶(rt-PA)和尿激酶。
02
发病4.5小时内静脉注射阿替普酶(rt-PA)。
03
发病6小时内无法应用阿替普酶(rt-PA)时可能会用尿激酶。
04
抗血小板聚集药
可预防心内新血栓形成,防止血管内血栓增殖扩展,避免症状加重。
主要有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三种。
发病情况
01
多发于40岁以上,50~70岁为高峰。
02
占全部脑血管疾病的70%~80%。
03
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约为1∶1。
04
分型
05
主要根据病因、梗死部位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动脉粥样硬化型:因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造成狭窄而引起。
脑梗死经典ppt课件
(1)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 语甚至昏迷。
(2)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 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
(3)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 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2.脑梗死部位临床分类:脑梗死的梗死面积以腔隙性梗死最多, 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起病、头昏、头晕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少数 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也可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部分患者没有定 位体征。 中等面积梗死以基底核区侧脑室体旁丘脑、双侧额叶、颞 叶区发病多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头痛、眩晕、频繁恶心呕吐、 神志清楚,偏身瘫痪或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中枢性面瘫及舌瘫、 假性延髓性麻痹失语等。 大面积梗死患者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危重 可以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甚至四肢瘫、脑疝、昏迷等。
危险因素已肯定,因此饮食钙摄入量不足不但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而且可能与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关,故中老年人合理补钙不仅可防治
骨质疏松,也应作为脑血管病一、二级预防的措施。
(2)不良生活习惯与脑血管病: ①吸烟酗酒。 ②便秘。③体育锻 炼、超重与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患者中平时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 比例显著低于非脑血管病对照组而脑血管病超重人数显著高于非脑 血管病对照组因此平衡饮食、控制体重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可以降低 发生脑血管病的发病率。④高盐饮食:一般认为高盐饮食是高血压 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最重要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故提倡低盐 饮食,饮食中可适当增加醋的摄入量以利于钙的吸收。
数是由于前两种原因引起 .
(3)缓慢进展型脑梗死:起病2周内症状仍在进展
(4)稳定型脑梗死:发病后病情无明显变化者倾向于稳定型脑卒
中,一般认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发作24h以上,椎-基底动脉系统缺
(2)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 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
(3)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 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2.脑梗死部位临床分类:脑梗死的梗死面积以腔隙性梗死最多, 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起病、头昏、头晕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少数 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也可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部分患者没有定 位体征。 中等面积梗死以基底核区侧脑室体旁丘脑、双侧额叶、颞 叶区发病多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头痛、眩晕、频繁恶心呕吐、 神志清楚,偏身瘫痪或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中枢性面瘫及舌瘫、 假性延髓性麻痹失语等。 大面积梗死患者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危重 可以有偏瘫偏身感觉减退甚至四肢瘫、脑疝、昏迷等。
危险因素已肯定,因此饮食钙摄入量不足不但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而且可能与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关,故中老年人合理补钙不仅可防治
骨质疏松,也应作为脑血管病一、二级预防的措施。
(2)不良生活习惯与脑血管病: ①吸烟酗酒。 ②便秘。③体育锻 炼、超重与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患者中平时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 比例显著低于非脑血管病对照组而脑血管病超重人数显著高于非脑 血管病对照组因此平衡饮食、控制体重与体育锻炼相结合可以降低 发生脑血管病的发病率。④高盐饮食:一般认为高盐饮食是高血压 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最重要的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故提倡低盐 饮食,饮食中可适当增加醋的摄入量以利于钙的吸收。
数是由于前两种原因引起 .
(3)缓慢进展型脑梗死:起病2周内症状仍在进展
(4)稳定型脑梗死:发病后病情无明显变化者倾向于稳定型脑卒
中,一般认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发作24h以上,椎-基底动脉系统缺
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处理ppt课件
22
状(眶动脉及额极动脉闭塞)。 4)深穿支闭塞:导致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上下肢近端
轻瘫。
23
24
(4)大脑后动脉闭塞的表现:主干闭塞症状取决于侧 支循环。
1)单侧皮质支闭塞: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上部视野 较下部视野受累常见,黄斑区视力不受累(黄斑区的视 皮质代表区为大脑中动脉、后动脉双重供应)。优势半 球受累可出现失读(伴或不伴失写)、命名性失语、失 认等。
44
顶、颞交界区。 3)皮层下型:见于大脑前、中、后动脉皮层支与深穿
支分水岭区脑梗死或大脑前动脉回返支(Heubner动 脉)与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分水岭梗死,病灶位于大 脑深部白质、壳核和尾状核等。 (4)出血性脑梗死:是由于脑梗死灶内的动脉自身滋 养血管同时缺血,导致动脉血管壁
45
损伤、坏死,在此基础上如果血管腔内血栓溶解或侧 枝循环开放等原因使已损伤血管血流得到恢复,则血 液会从破损的血管壁漏出,引发出血性梗死,常见于 大面积脑梗死。 (4)多发性脑梗死: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供血系统 脑血管闭塞引起的梗死,一般有反复多次发生脑梗死 所致。
2)分出前交通动脉后大脑前动脉远端闭塞:导致对侧 的足和下肢的感觉运动障碍,而上
21
肢和肩部的瘫痪轻,面部和手部不受累。可以出现尿 失禁(旁中央小叶受损)、淡漠、反应迟钝、欣快和 缄默等(额极与胼胝体受损),对侧出现强握及吸吮 反射和痉挛性强直(额叶受损)。 3)皮层支闭塞:导致对侧中枢性下肢瘫,可伴有感觉 障碍(胼周和胼缘动脉闭塞);对侧肢体短暂性共济 失调、强握反射及精神症
8
脑·1、血一般栓特点形:成动脉的粥样临硬化床性脑表死多现见于中老年,
动脉炎性脑梗死以中青年多见。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 病,部分病例有TIA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 局灶性体征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2日达到高峰, 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
状(眶动脉及额极动脉闭塞)。 4)深穿支闭塞:导致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上下肢近端
轻瘫。
23
24
(4)大脑后动脉闭塞的表现:主干闭塞症状取决于侧 支循环。
1)单侧皮质支闭塞: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上部视野 较下部视野受累常见,黄斑区视力不受累(黄斑区的视 皮质代表区为大脑中动脉、后动脉双重供应)。优势半 球受累可出现失读(伴或不伴失写)、命名性失语、失 认等。
44
顶、颞交界区。 3)皮层下型:见于大脑前、中、后动脉皮层支与深穿
支分水岭区脑梗死或大脑前动脉回返支(Heubner动 脉)与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分水岭梗死,病灶位于大 脑深部白质、壳核和尾状核等。 (4)出血性脑梗死:是由于脑梗死灶内的动脉自身滋 养血管同时缺血,导致动脉血管壁
45
损伤、坏死,在此基础上如果血管腔内血栓溶解或侧 枝循环开放等原因使已损伤血管血流得到恢复,则血 液会从破损的血管壁漏出,引发出血性梗死,常见于 大面积脑梗死。 (4)多发性脑梗死: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供血系统 脑血管闭塞引起的梗死,一般有反复多次发生脑梗死 所致。
2)分出前交通动脉后大脑前动脉远端闭塞:导致对侧 的足和下肢的感觉运动障碍,而上
21
肢和肩部的瘫痪轻,面部和手部不受累。可以出现尿 失禁(旁中央小叶受损)、淡漠、反应迟钝、欣快和 缄默等(额极与胼胝体受损),对侧出现强握及吸吮 反射和痉挛性强直(额叶受损)。 3)皮层支闭塞:导致对侧中枢性下肢瘫,可伴有感觉 障碍(胼周和胼缘动脉闭塞);对侧肢体短暂性共济 失调、强握反射及精神症
8
脑·1、血一般栓特点形:成动脉的粥样临硬化床性脑表死多现见于中老年,
动脉炎性脑梗死以中青年多见。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 病,部分病例有TIA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 局灶性体征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2日达到高峰, 临床表现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
2024版脑梗死经典版ppt课件
MRI检查方法及表现
检查方法
采用头颅MRI平扫,包括T1WI、T2WI、DWI等序列。
表现
超早期在DWI上即可出现高信号梗死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可清晰 显示梗死灶大小、部位及与周围结构关系;MRI对脑干和小脑梗死灶的显示优于CT。
DSA检查方法及表现
检查方法
经股动脉或肘前静脉穿刺,将导管插 入相应动脉或静脉,注入造影剂后行 DSA检查。
04 康复期管理与功能锻炼指 导
康复评估方法及内容
要点一
评估方法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等进行综合 评估。
要点二
评估内容
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言语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功能 等方面。
康复目标制定和实施计划
康复目标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阶段性的康复目标。
实施计划
结合患者病情和康复目标,制定具体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 治疗等。
脑梗死经典版ppt课件
目 录
• 脑梗死概述 • 影像学检查在脑梗死诊断中应用 • 急性期治疗策略与方案选择 • 康复期管理与功能锻炼指导 • 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推广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01 脑梗死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 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 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 或软化。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取 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可出现头 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失语 等症状。
分型
根据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脑梗死可分 为腔隙性梗死、小面积梗死、大面积梗 死等类型。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脑梗塞分类与治疗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29
可编辑课件PPT
3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2、基底动脉重度狭窄
可编辑课件PPT
4
治疗前中后影像对比
可编辑课件PPT
5
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基石
抗血小 板聚集药
他汀 类药物
降压降 糖药物
可编辑课件PPT
6
二、心源性栓塞
陈群某 女 50岁 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能4小时” 入院。
查体:完全混合性失语,右侧肢体肌力2级,肌张力正常 ,右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均阳性。
可编辑课件PPT
21
头颅MRI
可编辑课件PPT
22
头颅MRA+MRV
可编辑课件PPT
23
诊断与治疗
诊断:1、脑梗塞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治疗:中低危:终身阿司匹林
高危:骨髓抑制(羟基脲)+阿司匹林
注意:JAK2V617F突变是ET患者动静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 因素[1.2]
1.Dahabreh IJ,Zoi K,Giammouli S,et al.Is JAK2 V167F mutation more than a diagnostic index?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outcomes in 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A[J].Leuk Res,2009,33:67-73.
查体:智能下降,计算力、记忆力均下降,右侧肢体肌 力5级弱,肌张力正常,左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均 阳性。MMSE:9分。
脑梗死病历分享PPT课件
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
诊断与治疗
诊断
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 死
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 降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血糖
预后与随访
预后
左侧肢体功能部分恢复,口角歪斜改 善,言语清晰度提高
随访
定期神经内科门诊随访,继续抗血小 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治疗,加强康 复训练和生活指导
03
病历二:复杂脑梗死病例
历一:典型脑梗死病例 • 病历二:复杂脑梗死病例 • 病历三:脑梗死并发症病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对脑梗死的认识
通过分享病历,帮助医护人员更深入地了解脑梗死的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
交流经验
搭建平台,让医护人员分享脑梗死病例的诊治经验,共同提高诊疗 水平。
预防与康复结合
加强脑梗死预防和康复的结合,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早期识别与诊断
对疑似脑梗死患者,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 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关注并发症预防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并发症发生情 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04
病历三:脑梗死并发症病例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
01
患者张三,男性,68岁。
促进规范治疗
通过病历分享,推广脑梗死规范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
分享病历的意义
01
02
03
加深对疾病的理解
通过分析真实病例,帮助 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脑梗 死的病理生理过程,提高 临床诊治能力。
拓宽诊断思路
诊断与治疗
诊断
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 死
治疗
静脉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 降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血糖
预后与随访
预后
左侧肢体功能部分恢复,口角歪斜改 善,言语清晰度提高
随访
定期神经内科门诊随访,继续抗血小 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治疗,加强康 复训练和生活指导
03
病历二:复杂脑梗死病例
历一:典型脑梗死病例 • 病历二:复杂脑梗死病例 • 病历三:脑梗死并发症病例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对脑梗死的认识
通过分享病历,帮助医护人员更深入地了解脑梗死的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
交流经验
搭建平台,让医护人员分享脑梗死病例的诊治经验,共同提高诊疗 水平。
预防与康复结合
加强脑梗死预防和康复的结合,降低发病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早期识别与诊断
对疑似脑梗死患者,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 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关注并发症预防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并发症发生情 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04
病历三:脑梗死并发症病例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
01
患者张三,男性,68岁。
促进规范治疗
通过病历分享,推广脑梗死规范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
分享病历的意义
01
02
03
加深对疾病的理解
通过分析真实病例,帮助 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脑梗 死的病理生理过程,提高 临床诊治能力。
拓宽诊断思路
脑梗死病例分享ppt课件(2024版)
从一个病例看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分型及治疗
基层医院病例分享
*
病史
患者, 女, 83岁 ,务农 静息状态下急性起病,病情呈进展加重 左侧肢体无力、麻木持续6小时左右,持续无缓解。
*
危险因素
疾病危险因素:发现有高血压病5年余,平时间断口服尼群地平治疗,血压未监测。发现冠心病3年余,间断口服丹参片等治疗,活动量较大时有气喘症状,否认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史 行为危险因素:无吸烟、饮酒史 无类似疾病家族史
有特殊病变的肯定证据,并在时间和部位上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心脏和动脉手术、心血管介入治疗
可能
上述特殊病因也未完全确诊,又缺乏心源性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
病因不确定
无确定病因:未发现可能的病因,除非再做更深入的检查;或者虽有但均为不确定病因。 难分类病因:存在一个以上肯定的发病原因,但每一病因都只是可能的证据,难以用单一病因解释。
*
入院治疗
波立维:75mg qd 立普妥:20mg qd 暂停用降压药物 清除自由基,脑保护治疗等 中成药制剂
*
抗栓治疗
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荐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而非抗凝剂,以减少卒中复发和其它心血管事件的风险(I,A) 阿司匹林单药(50-325mg/d)、阿司匹林25mg联合缓释双嘧达莫200mg(一日两次)和氯吡格雷(75mg/d)都可以做为起始治疗。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应该基于患者危险因素、花费、耐受性和其它临床特点来个体化(I,A;I,B;IIa,B) 氯吡格雷加上阿司匹林增加出血的风险,不推荐最为缺血性卒中/TIA二级预防的常规选择(Ⅲ,A) 对于伴有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荐维生素K拮抗剂来进行抗凝治疗 (INR 目标值2.5; 范围2.0 to 3.0)
基层医院病例分享
*
病史
患者, 女, 83岁 ,务农 静息状态下急性起病,病情呈进展加重 左侧肢体无力、麻木持续6小时左右,持续无缓解。
*
危险因素
疾病危险因素:发现有高血压病5年余,平时间断口服尼群地平治疗,血压未监测。发现冠心病3年余,间断口服丹参片等治疗,活动量较大时有气喘症状,否认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史 行为危险因素:无吸烟、饮酒史 无类似疾病家族史
有特殊病变的肯定证据,并在时间和部位上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心脏和动脉手术、心血管介入治疗
可能
上述特殊病因也未完全确诊,又缺乏心源性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
*
病因不确定
无确定病因:未发现可能的病因,除非再做更深入的检查;或者虽有但均为不确定病因。 难分类病因:存在一个以上肯定的发病原因,但每一病因都只是可能的证据,难以用单一病因解释。
*
入院治疗
波立维:75mg qd 立普妥:20mg qd 暂停用降压药物 清除自由基,脑保护治疗等 中成药制剂
*
抗栓治疗
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荐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而非抗凝剂,以减少卒中复发和其它心血管事件的风险(I,A) 阿司匹林单药(50-325mg/d)、阿司匹林25mg联合缓释双嘧达莫200mg(一日两次)和氯吡格雷(75mg/d)都可以做为起始治疗。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应该基于患者危险因素、花费、耐受性和其它临床特点来个体化(I,A;I,B;IIa,B) 氯吡格雷加上阿司匹林增加出血的风险,不推荐最为缺血性卒中/TIA二级预防的常规选择(Ⅲ,A) 对于伴有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荐维生素K拮抗剂来进行抗凝治疗 (INR 目标值2.5; 范围2.0 to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心脏病、心房粘液瘤;
.
5
❖ 非心源性:
❖
动脉来源包括主动脉弓和颅外动脉(颈动脉、
椎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斑块破裂及粥样
物从裂口逸入血流,形成栓子导致栓塞;同时损伤
的动脉壁易形成附壁血栓,当血栓脱落时可致脑栓
塞。
❖
其他少见栓子有脂肪滴、空气、肿瘤细胞、
寄生虫及虫卵、异物等;
❖ 来源不明:少数病例查不到栓子的来源。
❖
.
19
❖临床表现
❖(二)定位---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6.小脑后下动脉闭塞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
前庭神经核受损:眩晕、恶心、呕吐和眼球震颤
舌咽、迷走神经、疑核受损: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
饮水呛咳
小脑受损:病侧小脑性共济失调
三叉神经脊束核及对侧交叉的脊髓丘脑束受损:交叉
.
6
❖ 病理
❖
脑栓塞可以发生在脑的任何部位,由于左侧颈
总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故发病最常见于左颈
内动脉系统,特别是大脑中动脉主干。
❖
因脑栓塞常常突然阻塞动脉,起病迅速,无足
够的时间建立侧支循环,所以栓塞与发生在同一动
脉的血栓形成相比,病变范围大,供血区周边的脑
组织常不能免受损害。
.
7
❖
脑栓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可以是贫
❖
7.原发疾病表现
.
10
❖ 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包括全脑症状和局灶症状 ❖ 全脑症状:意识障碍、癫痫发作 ❖ 局灶症状:偏瘫、失语等
.
11
❖临床表现
❖(二)定位---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1.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
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对侧同向性偏盲
可伴有双眼向病灶侧凝视 优势半球受累出现失语, 非优势半球受累出现体像障碍
❖ 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 而阻塞血管,当侧支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 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出现局灶性
神经功能缺损。
.
3
❖脑栓塞
❖
血液中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
❖管,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动脉供血区脑组
❖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约占脑卒中的15%-20%
Cerebral
infarctio
n
Wu Jie,
M.D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second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Nhomakorabea1
脑梗死-概述
各种原因
引起的脑部血
液供应障碍,
使局部脑组织
发生不可逆性
损害,导致脑
组织缺血,缺
氧性坏死
.
2
❖ 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
丘脑综合征:丘脑膝状体动脉闭塞
❖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以深感觉障碍为主,自发性疼痛,感觉过度,轻
❖ 偏瘫,共济失调,舞蹈-手足徐动
红核丘脑综合征:丘脑穿动脉闭塞
❖ 病灶侧舞蹈样不自主运动,意向性震颤、小脑性共济失调,对侧偏身 感
❖ 觉障碍
Weber综合征:中脑脚间支闭塞
❖
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偏瘫
Benedikt综合征:中脑脚间支闭塞
❖心源性:房颤、瓣膜病、心脏粘液瘤
❖动脉源性:主动脉弓、颅外动脉等的动脉粥样硬化
❖
胆固醇栓子和动脉附壁血栓脱落
.
4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脑栓塞根据栓子来源分为三类,
❖ 心源性:
❖ 最常见,约75%的心源性栓子栓塞至脑部,
❖
最常见的直接原因是慢性心房纤颤;
❖
风湿性心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
肌梗塞、心肌病、心脏手术(瓣膜置换及心脏移植)、
意识障碍 脑疝、甚至死亡
.
12
❖临床表现
❖(二)定位---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4.大脑前动脉主干闭塞
由于前交通支代偿,可无症状 对侧偏瘫,下肢重于上肢 轻度感觉障碍 可伴有尿失禁 对侧强握反射 ❖精神障碍
.
13
❖临床表现
❖(二)定位---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
❖7.颈内动脉闭塞
临床表现复杂 如代偿完全,可无症状 大脑中动脉缺血的症状 大脑前动脉缺血的症状
局部动脉炎等。
❖ 有时可以在血管内发现栓子,如寄生虫 卵、脂肪球等。
.
9
❖ 【临床表现】
❖
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
2.多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及大动
脉粥样硬化等原发疾病病史
❖
3. 无明显诱因
❖
4.很少有前驱症状
❖
5. 起病迅速,症状常在数秒至数分钟
内发展到高峰,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
❖
6. 典型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
双侧面瘫、球麻痹、四肢瘫、不能讲话、但意识清楚,能随意睁闭眼,
❖ 可通过睁闭眼及眼球垂直运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分出两对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供应
❖ 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和枕叶
❖
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记忆障碍、病灶对侧
偏
❖ 盲或皮质盲、少数大脑脚幻觉
血性、出血性或者混合性。
❖
脑栓塞发生后栓子可以不再移动,牢牢
的阻塞血管;
❖
或者栓子分解碎裂,进入更小的血
管,起初栓塞部的血管壁损害,血流恢复后
可在起初栓塞的血管壁流出,形成出血性梗
塞(hemorrhagic infarction,HI)。
.
8
❖
只要栓子的来源不消除,脑栓塞就可能
反复发生。
❖
某些炎性栓子可能引起脑脓肿、脑炎、
性感觉障碍
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 伤:同侧Horner征
20
对侧下肢重于上肢的瘫伴 二便潴留、精神症状 对侧中枢性面舌瘫、 上肢近端轻瘫
对侧偏盲、 失读或体像障碍、记忆障碍 丘脑综合征、对侧不自主运动 偏身感觉障碍;Weber综合征
分水岭梗死
.
14
❖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闭塞表现
Horner交叉瘫:同侧Horner征
❖
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
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
❖
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
❖
非优势半球受累出现体像障碍
眼动脉受累:可有单眼一过性失明,偶成为永久失明
颈部触诊发现颈内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
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
.
15
❖临床表现
❖(二)定位---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
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不自主运动
.
18
❖临床表现
❖5.常见的几种基底动脉分支闭塞
Millard-Gubler综合征:基底动脉的短旋支闭塞
❖ 同侧面神经和展神经麻痹,对侧偏瘫
Foville综合征:基底动脉的旁正中支闭塞
❖ 两眼不能向病灶侧同向运动,病灶侧面神经和展神经麻痹,对侧偏瘫
闭锁综合征:双侧脑桥基底部梗死
❖椎动脉
❖基底动脉
❖
❖ ❖ ❖
主干 短旋动脉 旁正中动脉 基底动脉尖
❖小脑下后动脉
❖大脑后动脉
.
16
❖临床表现
❖(二)定位---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 ❖1.大脑后动脉主干闭塞
对侧偏盲 中脑综合 丘脑综合征 记忆及认知障碍 优势半球受累可伴失语
.
17
❖临床表现
❖(二)定位---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