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硅及其化合物

碳和硅及其化合物
碳和硅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梳理----碳和硅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第一节无机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基础巩固

一、硅单质

1.元素的存在形态、单质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1)结构:与金刚石相似,为_________结构。

(2)物理性质:熔点和沸点_______,导电性介于_______和_______之间。

(3)用途:制造________(信息材料)、制造________等。

2.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除与F2、HF和强碱溶液反应以外,硅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交流1】硅的性质有哪些特殊性?

提示:(1)硅的还原性比碳强,而碳在高温下却能从二氧化硅中还原出硅。

SiO2+2C==Si+2CO↑

(2)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弱氧化性酸反应,而硅不但能与氢氟酸反应,而且还有H2生成

(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是活泼金属的性质)。Si+4HF==SiF4↑+2H2↑

(3)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硅却不然。

Si+2NaOH+H2O====Na2SiO3+2H2↑

二、二氧化硅

1.存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均是二氧化硅)。

2.物理性质:纯SiO2是___色透明的晶体,硬度______,熔沸点_______。

3.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与NaOH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氢氟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高温下,可与Na2CO3、CaCO3等碳酸盐反应。

4.用途:____用于建筑,石英用于制造________,纯SiO2用于制造光学器材和_____________。

【思考交流2】有人认为SiO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认为它是一种两性氧化物,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提示:因为SiO2只能与HF反应,而与其他酸不反应,且与HF反应时并没有同时生成盐和水。

三、硅酸和硅酸盐

1.硅酸

(1)物理性质: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弱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

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稳定性

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硅胶可用做_________,也可用做_________的载体等。

2.硅酸盐

(1)硅酸盐

由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是构成地壳岩石的主要成分。

(2)硅酸钠

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_________,是无色黏稠状液体,常用于制备黏合剂、防腐剂、耐火材料。

(3)硅酸盐组成的表示

通常用二氧化硅和金属氧化物的组合形式来表示硅酸盐的组成:如硅酸钠(Na2SiO3)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石棉(CaMg3Si4O12)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无机非金属材料

(1)三大硅酸盐材料—使用量最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水泥玻璃陶瓷

生产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设备水泥回转窑玻璃窑陶瓷窑

(2)特殊功能的含硅物质

①碳化硅:化学式为________,俗称________,与金刚石结构相似,硬度很大。

②硅钢:具有很高的导磁性,用做变压器的铁芯。

③硅橡胶:既耐高温又耐低温的橡胶。

重点突破

一、直击考点

考点一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网络

【例1】在下图所示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中,A是一种固体单质,E是一种白色不溶于水的物质。据此填空: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 F________

(2)B与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a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用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硅酸盐的组成

【例2】矿泉水一般是由岩石风化后被地下水溶解其中可溶部分生成的,此处所指的风化作用是指矿物与水、CO2同时作用的过程。

例如钾长石(KAlSi3O8)风化生成高岭土[Al2Si2O5(OH)4],此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KAlSi3O8+2H2CO3+9H2O==2K++2HCO3-+4H4SiO4+Al2Si2O5(OH)4。

(1)将上述复杂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

①KAlSi3O8______________ ②Al2Si2O5(OH)4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比较水泥和玻璃的生产方法

2

2

石英玻璃、普通玻璃、钢化玻璃、有色玻璃的化学组成和性质异同点:石英玻璃是由二氧化硅组成的玻璃。把普通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的温度后急速均匀冷却,得到钢化玻璃。所以普通玻璃和钢化玻璃的化学组成相同,。有色玻璃的化学组成与普通玻璃相比,增加了某些金属氧化物。

【例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造刚玉的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砵磨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③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的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

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

⑤太阳能电池可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⑤D.③⑤

考点四硅及其化合物的“反常”现象归纳

这种题型主要在物质推断中出现,硅及其化合物的“反常”现象往往是我们进行物质推断的题眼,所以对于这些“反常”现象需要记忆,这样便于我们迅速完成解题。

1.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Si为半导体。

2.硅化学性质不活泼,但自然界中却没有游离态的硅,它以二氧化硅、硅酸盐等形式存在。

3.硅的还原性比碳强,而碳在高温下却能从二氧化硅中还原出硅:Si+2C 高温Si+2CO↑。

4.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硅却不然:Si+2NaOH+H2O=Na2SiO3+2H2↑。

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弱氧化性酸反应,而硅不但能与氢氟酸反应,而且还有氢气生成:

Si+4HF=SiF4↑+2H2↑。

6.虽然二氧化硅是硅酸的酸酐,但不用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备硅酸,一般用可溶性硅酸盐跟酸作用来制备:Na2SiO3+2HCl=H2SiO3↓+2NaCl。

7.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而二氧化硅却能与氢氟酸反应:

SiO2+4HF=SiF4↑+2H2O

8.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而硅酸和原硅酸却难溶于水。

9.较强的酸能把较弱的酸从其盐溶液中制取出来,这是复分解反应的一般规律,如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而反应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也能进行。

10.硅酸盐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但它和玻璃的化学成分并不相同。硅酸钠也叫泡花碱,但它是盐而不是碱。

11.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是分子晶体,而二氧化硅却是原子晶体。

【例4】指出下列反应中SiO2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在A~E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填入括号内

①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

②Na2CO3 + SiO2高温Na2SiO3 + CO2↑()

③SiO2 + 2C 高温Si + 2CO↑ ()

④SiO2 + 3C 高温SiC + 2CO↑ ()

⑤SiO2 + 4HF = SiF4↑+ 2H2O ()

A.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而使玻璃被腐蚀B.弱氧化性

C.酸性氧化物的通性D.将挥发性酸酐从其盐中置换出来

E.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巩固复习

1.根据水泥和玻璃的生产,总结出硅酸盐工业的一般特点是()

①生成物是硅酸盐②反应条件是高温③含有硅的物质作原料④反应原理是一系列

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关于地壳中含量占第一位与第二位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溶于水,显酸性B.它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是酸性氧化物,不溶于任何酸D.它的熔沸点较低,物理性质类似于CO2

3.能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的事实是()

A.CO2溶于水生成碳酸,SiO2不溶于水也不能跟水直接反应生成硅酸

B.在高温条件下,SiO2和Na2CO3能发生反应:SiO2 + Na2CO3高温Na2SiO3 + CO2↑

C.SiO2熔点比CO2高

D.CO2通入Na2SiO3稀溶液中,生成白色胶状沉淀,所生成的H2SiO3逐渐聚合而形成硅酸溶胶4.碳化硅(SiC)的一种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的晶体,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错的,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②晶体硅③碳化硅中,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③②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

6.下列盐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最后溶液中还有白色沉淀的是()

A.BaCl2 B.Ca(ClO)2 C.Ca(OH)2 D.Na2SiO3

提高训练

10

11.现有下列五个转化,其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①SiO2→Na2SiO3;②CuSO4→CuCl2;③SiO2→H2SiO3;④CuO→Cu(OH)2;⑤Na2O2→Na2SO4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②③④⑤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盐酸:HCO3-+H+==CO2↑+H2O

B.碳酸氢钙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2++OH-+HCO3-==CaCO3↓+H2O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

D.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SiO32-+CO2+2H2O==CO32-+H4SiO4↓

13.若甲、丙为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单质,乙、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满足条件的甲和丙可以为()

A.钠和氧气B.氯气和氧气C.碳和硅D.氯气和溴

14.烧杯中放入固体物质X和液态物质Y,X不能溶解,当通入气体Z时发现X逐渐溶解,直到完全溶解,则X、Y、Z分别是()

A.二氧化硅、氯化亚铁溶液、氯气B.大理石、水、三氧化硫气体

C.氧化铝、水、氨气D.碳酸钡、碳酸氢钠溶液、二氧化氮气体

15.对于Ⅳ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

B.C、Si和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

16.(2011湖南长沙)酸根RO2-3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NO-3的电子数多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和N为同族元素B.RO2-3中R的化合价与NO-3中的N的化合价相等C.RO2-3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D.R原子的电子层数比N的电子层数多1

17.据报道,科学家通过对稻壳进行控制性焚烧热解,从中提取了一种叫做生物质纳米结构二氧化硅

的超高活性材料,将少量的这种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即可轻易制备出超高强度和超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所以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

B.将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以得到硅酸

C.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了二氧化碳,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18.(2011湖北天门)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C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

C.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19.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号部分元素组成的5种化合物,其中V、W、X、Z均为两种元素组成。上述5中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1)5种化合物分别是V 、W 、X 、Y 、Z ;(填化学式)

(2)由上述5中化合物中的某2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新化合物,它包含了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3)V的电子式是。

第1课时 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课时1 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C、Si两种非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B.在自然界中都能以游离态存在 C.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较:CH4<SiH4 D.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解析C、Si都是非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正确; Si元素为亲氧元素,不能以游离态存在,故B错;非金属性C>Si,故氢化物的热稳定性SiH4<CH4,故C错;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故D 错。 答案 A 2.(2017·安徽合肥高三一次质检,2)硅及其化合物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陶瓷、水晶、水泥、玻璃都属于硅酸盐 B.水玻璃是纯净物,可用于生产黏合剂和防火剂 C.某硅酸盐的化学式为KAlSi3O8,可用K2O·Al2O3·6SiO2表示 D.高纯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高纯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 解析水晶的主要成分为SiO2,其不属于硅酸盐,A项错误;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B项错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是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的是高纯硅,D项错误。 答案 C 3.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性质用途 A硅酸钠化学性质稳定制备木材防火剂

B 硅酸溶胶具有 吸附水分的能力 硅作半导体的材料 C二氧化硅硬度大、熔点高氢氟酸在玻璃上刻花纹 D焦炭具有可燃性焦炭还原二氧化硅冶炼粗硅 与氢氟酸和玻璃反应无关,C错误;焦炭具有可燃性,与焦炭还原二氧化硅无关,D错误。 答案 A 4.(2016·南通二调)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倡导碳资源的高效转化及循环利用(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与上述理念相违背的是() A.大力发展煤的气化及液化技术 B.加快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 C.以CO2为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 D.将秸秆进行加工转化为乙醇燃料 解析煤的气化和液化是通过化学变化将煤转化为气体和液体燃料的先进洁净煤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A项正确;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会破坏环境,加重环境污染,B项错误; 可降解塑料不会造成“白色污染”,C项正确;将秸秆转化为乙醇燃料,可以减少PM2.5的产生,D项正确。 答案 B 5.(2017·吉林大学附中月考)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氟酸不能盛放在玻璃试剂瓶中 B.玻璃、水晶、陶瓷的主要成分均是硅酸盐

碳的化合物

(碳和碳的化合物) 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和石墨的成份、物理性质及用途 2: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折射散射作用,可做装饰品。 3:.利用石墨质软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润滑剂。 4: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折射散射作用,可做装饰品。 5.利用石墨质软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润滑剂。 6:无定形碳:(包括木炭、焦炭、活性炭及炭黑等)。 木炭能吸附红色和棕红色物质,说明木炭具有吸附性,能把大量气体或染料小微粒吸附在其表面。加热后,红棕色又出现,说明以上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吸附作用:气体或液体里的物质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作用。炭具有吸附性的原因: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碳跟氧气的反应: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是反应式 (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产物是反应式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木炭还原氧化铜:现象:黑色的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式 炽热的碳还能使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CO2+C2CO (吸收热量) 木炭还原氧化铁:2Fe2O3+3C4Fe+3CO2↑ “碳”是元素的名称,是所有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的总称,元素符号为C。常在书写碳元素的单质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名称时使用。如碳元素、碳-60、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钙、碳氢化合物等。“炭”仅在书写由碳元素组成的无定形碳的名称时使用,如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

3:碳和氢气化学性质比较: 三: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1体积水能 溶1体积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冷却和加压下 变成无色液体,温度更低时变成雪花状固体。经 过压缩的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在100kPa下,干 冰在-78.5℃吸收大量的热,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H2O=H2CO3(紫变红)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H2CO3==H2O+CO2↑(红变紫) (3):二氧化碳跟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清变浊) 3:二氧化碳的用途:(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简介灭火器原理)(2).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业制纯碱和尿素等。(4).植物光合作用。 4:石灰石的用途 碳酸钙在自然界的存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方解石、冰州石、白垩以及珍珠、珊瑚等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1)大理石人大会堂建筑材料;(2)石灰石建筑石料制水泥烧生石灰;CaCO高温CaO+CO2↑(3)白垩:粉刷墙壁 5:盛石灰水的细口瓶的瓶壁上常附有白色固体,这种白色固体是______,形成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若要除去瓶壁上的白色固体应加入_____ 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碳硅及其化合物 讲义

碳族元素 Ⅰ.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Ⅱ.考纲要求 1.了解单质硅及其重要硅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能综合应用硅及硅的化合物知识 Ⅲ.教材精讲 1.本考点知识结构 2.碳族元素 ①碳族元素的特征:碳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既不容易失去电子,又不容易得到电子,易形成共价键,难形成离子键。碳族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同周期中硬度最大,熔沸点最高(如金刚石、晶体硅)。 ②碳族元素的化合价: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有+2,+4,其中铅+2价稳定,其余元素+4价稳定。 ③碳族元素的递变规律: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的能力增强,从上到下由非金属递变为金属的变化非常典型。其中碳是非金属,锡、铅是金属,硅、锗是半导体材料。 ④碳族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存在:自然界里碳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硅在地壳里无游离态,主要以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⑤几种同素异形体:碳:金刚石、石墨、C60、C70等;硅:晶体硅,无定形硅。 3.碳 在常温下碳很稳定,只在高温下能发生反应,通常表现为还原性。

①燃烧反应 ②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C+CO22CO;C+2CuO CO2↑+2Cu; C+H2O CO+H2O(CO、H2的混合气体叫水煤气); 2C+SiO2Si+2CO↑ ③与氧化性酸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不溶于水,有毒(CO和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无法和O2结合,而使细胞缺氧引起中毒),但由于CO无色无味因此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CO+CuO CO2+Cu,CO+H2O(g)CO2+H2O 直线型(O=C=O)非极性分子,无色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可倾倒,易液化。固态CO2俗称干冰,能升华,常用于人工降雨。实验室制法:CaCO3+2HCl=CaCl2+CO2↑+H2O。 ①酸性氧化物一—酸酐 Ca(OH)2+CO2=CaCO3↓+H2O(用于检验CO2) ②氧化性:CO 2+C2CO;2Mg+CO22MgO+C 6.碳酸盐 ①溶解性:Ca(HCO3)2>CaCO3;Na2CO3>NaHCO3。 ②热稳定性:Na2CO3>CaCO3;碱金属正盐>碱金属酸式盐: Na2CO3>NaHCO3。 ③相互转化:碳酸正盐碳酸酸式盐(除杂用)

碳硅及化合物

《碳和硅》复习学案 碳族元素包括(填符号和名称) 主要化合价为其中碳硅化合价稳定,铅化合价稳定。 考点一.碳单质 1.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 种类最多的元素 2.常见的碳单质有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3.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单质很稳定,高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反应。 (1)可燃性: (2)还原性 ① H 2 O ② CO 2 ③ SiO 2 ④ CuO ⑤浓H 2SO 4 ⑥浓HNO 3 考点二、碳的氧化物 1.一氧化碳CO (1)物理性质: 色味体,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携氧能力而使人中毒。溶于水,因 故(能或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2)化学性质:属氧化物,不能与碱反应。能还原部分金属氧化物。

CO与Fe2O3 CO与CuO 2.二氧化碳CO2 物性:色味体,溶于水,密度空气密度。 化性: ⑴酸性氧化物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CO2与生石灰 CO2 (能或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通入CO2,直至CO2过量的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⑵与过氧化钠反应 ⑶与镁反应 ⑷向一定量的Na[Al(OH)4]溶液中通入CO2,直至CO2过量的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⑸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CO2的离子方程式 该反应证明酸性H2CO3 HClO ⑹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方程式 该反应证明酸性H2CO3 苯酚 考点三、硅和二氧化硅 1. 硅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①硅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全部以___ _态存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 ②硅的物性:单质硅有_____ 和_____ 两种,晶体硅是__ __色、有___

光泽,硬而脆的固体,是良好的_ ______材料 ③原了结构特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硅原子既不容易 电子,也不容易电子,因而性质比较,在其形成的化合物中,硅通常显价。 ④硅的化性: 与O2反应: 与F2反应: 与HF反应: 与NaOH反应: ⑤硅的用途:制造____ _ 、_______、硅整流器、太阳能电池等。 2. SiO2氧化物 物性:熔点,硬度 化性: ①与NaOH溶液反应: 思考:实验室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塞不用塞。试解释其原因? 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③与HF酸反应: 利用此反应可用HF的溶液来玻璃。 ④制取粗硅: 用途:制造石英表中的压电材料和现代通讯材料。考点四、硅酸盐与无机非金属材料 1. 硅酸盐:成分复杂,多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它们的组成。 例镁橄榄石(Mg 2SiO 4 ): ; 高岭石[Al 2Si 2 O 5 (OH) 4 ]: ;

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精选.)

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一、碳 1、碳在少量的氧气中燃烧:2C+O22CO 2、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C+O2CO2 3、碳和硫蒸气高温反应:C+2S CS2 4、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2Fe2O3+3C2Fe+3CO2↑ 5、碳粉与氧化铜共热:2CuO+C2Cu+CO2↑ 6、碳和水蒸气高温反应:C+H2O CO+H2 7、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C+CO22CO 8、碳与浓硫酸共热:C+2H2SO4CO2↑+2SO2↑+2H2O 9、碳与浓硝酸共热:C+4HNO3CO2↑+4NO2↑+2H2O 10、碳与稀硝酸共热:3C+4HNO33CO2↑+4NO ↑+2H2O 11、工业上制备粗硅:SiO2+2C Si+2CO↑ 12、工业上制备金刚砂:SiO2+3C SiC+2CO↑ 13、工业上制备碳化钙:CaO+3C CaC2+CO↑ 二、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2、一氧化碳气体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Fe2O3+3CO2Fe+3CO2 3、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CO Cu+CO2 4、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CO+H2O CO2+H2 三、二氧化碳 1、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 2、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C+CO22CO

3、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CO2Na2CO3 4、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CaO+CO2CaCO3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 2+H2O H2CO3 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2OH-+CO2CO32-+H2O 8、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OH+CO2NaHCO3 OH-+CO2HCO3- 9、工业上生产碳铵:NH3+CO2+H2O NH4HCO3 10、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Ca2++2OH-+CO2CaCO3↓+H2O 11、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 CO32-+CO2+H2O2HCO3- 12、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 2Na++CO32-+CO2+H2O2NaHCO3↓13、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 2AlO2-+CO2+3H2O2Al(OH)3↓+CO32-14、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NaAlO2+CO2+2H2O Al(OH)3↓+NaHCO3 AlO2-+CO2+2H2O Al(OH)3↓+HCO3-15、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 H2SiO3↓+Na2CO3 SiO32-+CO2+H2O CO32-+H2SiO3↓ 16、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2SiO3+2CO2+2H2O H2SiO3↓+2NaHCO3 SiO32-+2CO2+2H2O2HCO3-+H2SiO3↓

第六讲 碳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燃烧的特点

一、知识回顾 1、写出下列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①、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二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②、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碳酸;③、氢氧化铜、硫酸铜、氢氧化钡、碳酸钡、硝酸银、氢氧化钠、氯化钾、硫酸铝、氯酸钾;④、2个硫酸根离子、2个氮分子、3个硫原子、3个亚铁离子 2、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 二、单质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金刚石、石墨、 2、化学性质 ①碳的可燃性(碳和氧气反应有两种情况) (1)充分燃烧(氧气充足):C+ O 2 CO 2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2)不充分燃烧(氧气少):2C+ O 2 2CO ②碳的还原性:高温下,碳可与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铁]发生反应 现象:(1)黑色粉末变红色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试管口向下倾斜 (3)CuO 2Cu + CO 2 ↑ 2CuO +C 4Fe + 3 CO 2 ↑ 2Fe 2O 3 +3C 碳还原非金属氧化物 :C+CO 2 2CO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CO +O 2 点燃 2CO 2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放热) 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吸热) 三、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1、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 用途: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 (2)化学性质 ①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 CO 2 + H 2 O =H 2 CO 3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为紫色 ②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

高中化学硅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组织构造型复习

“硅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组织构造型复习 一、学前分析 1、授课内容分析 纵观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硅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一部分。这章内容涉及了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是构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知识载体。通过该专题的学习,学生还将了解这些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创新意识素养。在考试大纲中也强调了该专题的地位,考试大纲要求学生了解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掌握其重要性质和用途。 2、学情分析 这是高三的复习课,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已不再陌生。但是该专题涉及的物质种类较多,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反应方程式,往往会出现记忆不牢,知识的组织结构不良等问题,导致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受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及对环境的影响。 (2)掌握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并优化其知识组织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深刻认识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巩固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并优化其知识的组织结构。 2、教学难点 学生形成良好的硅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组织结构。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新课导入】PPT投影含有硅元素的物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感受到硅元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述】我们在高一上学期时已经对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在该专题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硅、氯、氮、硫四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但是很多同学的知识记忆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因此,我们这段时间将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对该专题的知识进行梳理,去构建出知识网络。今天我们主要对硅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进行复习。 【图片】PPT投影 【图片】PPT投影,关于硅元素,我们主要学习了硅单质、二氧化硅、硅酸以及硅酸盐。我们将从这四个方面对硅元素进行总结

碳、硅及其化合物的方程式

碳及其化合物的方程式 一、碳 1、碳在少量的氧气中燃烧:2C+O22CO 2、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C+O2CO2 3、碳和硫蒸气高温反应:C+2S CS2 4、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2Fe2O3+3C2Fe+3CO2↑ 5、碳粉与氧化铜共热:2CuO+C2Cu+CO2↑ 6、碳和水蒸气高温反应:C+H2O CO+H2 7、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C+CO22CO 8、碳与浓硫酸共热:C+2H2SO4CO2↑+2SO2↑+2H2O 9、碳与浓硝酸共热:C+4HNO3CO2↑+4NO2↑+2H2O 10、碳与稀硝酸共热:3C+4HNO33CO2↑+4NO ↑+2H2O 11、工业上制备粗硅:SiO2+2C Si+2CO↑ 12、工业上制备金刚砂:SiO2+3C SiC+2CO↑ 13、工业上制备碳化钙:CaO+3C CaC2+CO↑ 二、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2、一氧化碳气体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Fe2O3+3CO2Fe+3CO2 3、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uO+CO Cu+CO2 4、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CO+H2O CO2+H2 三、二氧化碳 1、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2MgO+C 2、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C+CO22CO 3、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CO2Na2CO3

4、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CaO+CO2CaCO3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2+H2O H2CO3 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2OH-+CO2CO32-+H2O 8、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OH+CO2NaHCO3 OH-+CO2HCO3- 9、工业上生产碳铵:NH3+CO2+H2O NH4HCO3 10、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Ca2++2OH-+CO2CaCO3↓+H2O 11、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 CO32-+CO2+H2O2HCO3- 12、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 2Na++CO32-+CO2+H2O2NaHCO3↓ 13、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 2AlO2-+CO2+3H2O2Al(OH)3↓+CO32- 14、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NaAlO2+CO2+2H2O Al(OH)3↓+NaHCO3 AlO2-+CO2+2H2O Al(OH)3↓+HCO3- 15、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 H2SiO3↓+Na2CO3 SiO32-+CO2+H2O CO32-+H2SiO3↓ 16、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2SiO3+2CO2+2H2O H2SiO3↓+2NaHCO3 SiO32-+2CO2+2H2O2HCO3-+H2SiO3↓ 17、向碳酸钙的悬浊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aCO3+CO2+H2O Ca(HCO3)2

碳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燃烧的特点

点燃 点燃 高温 高温 高温 一、知识回顾 1、写出下列化学物质的化学式 ①、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二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②、硫酸、盐酸、硝酸、磷酸、碳酸;③、氢氧化铜、硫酸铜、氢氧化钡、碳酸钡、硝酸银、氢氧化钠、氯化钾、硫酸铝、氯酸钾;④、2个硫酸根离子、2个氮分子、3个硫原子、3个亚铁离子 2、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 二、单质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金刚石、石墨、 2、化学性质 ①碳的可燃性(碳和氧气反应有两种情况) (1)充分燃烧(氧气充足):C+ O 2 CO 2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2)不充分燃烧(氧气少):2C+ O 2 2CO ②碳的还原性:高温下,碳可与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铁]发生反应 现象:(1)黑色粉末变红色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试管口向下倾斜 (3)CuO 粉末要和木炭粉均匀混合 2Cu + CO 2 ↑ 2CuO +C 4Fe + 3 CO 2 ↑ 2Fe 2O 3 +3C 碳还原非金属氧化物 :C+CO 2 2CO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CO +O 2 点燃 2CO 2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放热) 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吸热) 三、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1、二氧化碳 (1)物理性质: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加压降温易变为固体“干冰 用途:灭火,温室里作肥料,干冰用于致冷和人工降雨,化工原料 (2)化学性质 ①跟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碳酸 CO 2 + H 2 O =H 2 CO 3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又变为紫色 ②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

2017高中化学知识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2017高中化学知识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2017高中化学知识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一、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碳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2”、“+4”价,而硅通常表现为“+4”价。 2.非金属单质一般为非导体,但硅却为半导体。 3.在通常情况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自然界里却没有单质硅存在。 4.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分子晶体,而SiO2却为原子晶体。 5.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而硅却能够与氢氟酸反应,且有氢气生成。 Si+4HF===SiF4↑+2H2↑ 6.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但硅与强碱溶液反应却生成氢气。 Si+2NaOH+H2O===Na2SiO3+2H2↑ 7.硅的还原性比碳强,但碳在高温下却能从二氧化硅中还原出硅。这是因为在高温时,非水体系的反应有利于有气体生成的方向进行。2C+SiO2Si+2CO↑。 8.SiO2不溶于水,但其是硅酸的酸酐,因此硅酸不能用SiO2直接与水反应制得,只能采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作用生成,如Na2SiO3+2HCl===2NaCl+H2SiO3↓。 9.CO2属于分子晶体,通常状况下是气体,但SiO2却是立体网状结构

的原子晶体,因此二者的物理性质相差很大。 10.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但二氧化硅却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SiO2+4HF===SiF4↑+2H2O,雕花玻璃就是利于该反应原理在玻璃上进行蚀刻制得的。 11.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而硅酸和原硅酸却难溶于水。 12.在水溶液中,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因此二氧化碳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硅酸沉淀。 CO2+Na2SiO3+H2O===Na2CO3+H2SiO3↓,但在高温下碳酸钠与二氧化硅却能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 SiO2+Na2CO3Na2SiO3+CO2↑,其原因是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二氧化碳离开反应体系而使反应进行到底。 13.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泡花碱或水玻璃,但它与玻璃的成分不同,其本身是盐溶液,不是碱溶液。 二、硅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例题1】硅是带来人类文明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脚步,在从传统材料到信息材料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存在硅晶体,它是电子工业中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B.砖瓦、水泥、、有机玻璃都是硅酸盐产品 C.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 D.二氧化硅可制成光导纤维,也可制成光学镜片

碳、硅及其化合物

碳、硅及其化合物 基础落实(一) 碳及其重要化合物 1.碳单质 (1)存在:碳单质的存在形式有金刚石、石墨、木炭、足球烯,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2)结构 金刚石: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 石墨:平面正六边形层状结构。 (3)物理性质:金刚石熔点高、硬度大;石墨熔点高、质软,有滑腻感,是电的良导体。 (4)主要化学性质——还原性 可燃性 2C +O 2(不足)=====点燃 2CO 、C +O 2(足量)=====点燃 CO 2 与氧化 物反应 CuO :2CuO +C=====△2Cu +CO 2↑(冶炼金属) SiO 2:SiO 2+2C=====高温Si +2CO ↑(制取粗硅) H 2O :C +H 2O(g)=====高温CO +H 2(制取水煤气) 与强氧化 性酸反应 浓H 2SO 4: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浓HNO 3: 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60载体。 2.碳的两种常见氧化物 (1)一氧化碳(CO) 无色有毒气体,难溶于水,中毒原理是CO 与血红蛋白结合,缺氧中毒。 ①可燃性:2CO +O 2=====点燃 2CO 2,淡蓝色火焰,可作燃料。 ②还原性:CO +CuO=====△Cu +CO 2,用于冶炼金属。 (还原CuO) (2)二氧化碳(CO 2) ①物理性质:CO 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固态CO 2俗称干冰。 ②化学性质:与H 2O 、Na 2O 、Ca(OH)2(足量、澄清)、M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O 2 +H 2O H 2CO 3、Na 2O +CO 2===Na 2CO 3、CO 2+Ca(OH)2===CaCO 3↓+H 2O 、2Mg + CO 2=====点燃 2MgO +C 。 ③CO 2的制法: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或稀硝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CO 3+2H + ===Ca 2 + +CO 2↑+H 2O 。

碳、硅及其化合物知识系统及重要化学方程式的再书写

本章知识系统及重要化学方程式的再书写 1.碳、硅及其化合物 (1)知识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必练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Si 和NaOH 溶液的反应 Si +2OH -+H 2O===SiO 2- 3+2H 2↑; ②SiO 2和NaOH 溶液的反应 SiO 2+2OH -===SiO 2- 3+H 2O ; ③SiO 2和C 的反应 SiO 2+2C=====高温 Si +2CO ↑; ④SiO 2和氢氟酸的反应 SiO 2+4HF===SiF 4↑+2H 2O ; ⑤向Na 2SiO 3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气体 SiO 2-3+2CO 2+2H 2O===H 2SiO 3↓+2HCO -3; ⑥Mg 在CO 2中燃烧 2Mg +CO 2=====点燃 2MgO +C ; ⑦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 2气体 Ca 2++2OH -+CO 2===CaCO 3↓+H 2O ; ⑧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 2气体 OH -+CO 2===HCO - 3; ⑨除去CO 2中的CO CO +CuO=====△CO 2+Cu ; ⑩生产普通玻璃的原理 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

CaCO 3+SiO 2=====高温 CaSiO 3+CO 2↑。 2.氯气及其化合物 (1)知识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必练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Cl 2和H 2O 的反应 Cl 2+H 2O H ++Cl - +HClO ; ②Cl 2和NaOH 溶液的反应 Cl 2+2OH -===Cl -+ClO -+H 2O ; ③Cl 2和石灰乳的反应 Cl 2+Ca(OH)2===Ca 2++Cl -+ClO -+H 2O ; ④把Cl 2通入到Na 2SO 3溶液中 Cl 2+SO 2-3+H 2O===SO 2-4+2H ++2Cl - ; ⑤将Cl 2和SO 2混合通入H 2O 中 SO 2+Cl 2+2H 2O===4H ++2Cl -+SO 2- 4; ⑥将Cl 2通入到氢硫酸溶液中 Cl 2+H 2S===S ↓+2H ++2Cl -; ⑦将浓盐酸和MnO 2混合加热 MnO 2+4H ++2Cl -=====△ Mn 2++Cl 2↑+2H 2O ; ⑧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 -+2H 2O=====电解Cl 2↑+H 2↑+2OH - ; ⑨将浓盐酸与漂白液混合 Cl -+ClO -+2H +===Cl 2↑+H 2O ; ⑩将浓盐酸与KClO 3溶液混合 6H ++5Cl -+ClO -3===3Cl 2↑+3H 2O ; ?向KMnO 4固体滴加浓盐酸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2我们身边的物质考点10碳和碳的化合物1碳单质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2我们身边的物质考点10碳和碳的化合 物1碳单质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5.(20xx广西省××市,题号15,分值2)C60的发现使人类 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由C60构成 B.C60这种物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C.C60是种新型化合物 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答案】D 【解析】A.C60的分子结构与足球相似,但足球跟C60没有任何关系,所以A错误; B.C60这种物质是由碳六十分子构成,不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所以B 错误; C.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新型化合物,所以C错误; D.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所以D正确。 【知识点】C60分子;单质与化合物;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18兰州)4.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 硬的物质,可作钻头 B.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C.C6o 具有稳定结构,不能燃烧 D.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作净水 (18宜昌)13.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B.石墨和 C60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D.活性炭包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 (18雅安)8.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原子种类不同B.原子大小不同 C.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原子数目不同 (18广州)6.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B.都是黑色固体 C.都能导电 D.硬度都很大 (18呼和浩特)1.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18威海)3.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下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⑨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 相似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18南京)19.(12分)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应用。

高中化学《硅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硅及其化合物》 班级:姓名:小组: . 1、NaOH、KOH等碱性溶液可以贮存在下列哪种试剂瓶中() A.具有玻璃塞的细口瓶 B.具有玻璃塞的广口瓶 C.带滴管的滴瓶 D.具有橡胶塞的细口瓶 2、下列试剂中,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亚硫酸钠 B.漂白粉 C.硫酸亚铁 D.氢硫酸 3、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合理的是() ①Cl2一制漂白粉②Na2O2一制供氧剂③石灰石一制玻璃和水泥 ④H2O2一消毒剂⑤Si一半导体材料 A.只有②④⑤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①②④⑤D.全部 4、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晶体硅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B.地壳中硅元素比碳元素含量多 C.自然界里含碳元素化合物并非都是有机物 D.碳和硅的氧化物都以分子形式存在 5、下列关于硅的化学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时不和任何酸反应 B.常温时可和强碱溶液反应 C.单质硅比碳的还原性强 D.单质硅比碳的氧化性强 6、下列有关硅和硅的化合物的用途错误的是() A.硅单质作耐火材料 B.晶体硅作半导体材料 C.二氧化硅作光导纤维材料 D.高纯硅作计算机芯片材料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可以与强碱反应,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B.根据高温条件下 SiO2+Na2CO3 == Na2SiO3+CO2↑的反应,可推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C.CO2气体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 D.SiO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对应的酸—硅酸8、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及新型材料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 途。a~e是对①~⑤反应中SiO2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SiO2+2NaOH == Na2SiO3+H2O ②SiO2+2C == Si+2CO↑③SiO2+4HF==SiF4↑+2H2O ④Na2CO3+SiO2 ==Na2SiO3+CO2↑⑤SiO2+3C == SiC+2CO↑ a.反应①中SiO2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用于刻蚀玻璃 b.反应②中SiO2表现出氧化性 c.反应③中SiO2表现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e.反应⑤中SiO2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④符合用难挥发性的酸酐制取易挥发性的酸酐的道理

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1、碳在少量的氧气中燃烧: 2、碳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 3、碳和水蒸气反应: 4、碳和氧化铁反应: 5、碳粉与氧化铜共热: 6、工业上制备粗硅: 7、碳和二氧化碳反应: 8、碳与浓硫酸共热: 9、碳与浓硝酸共热: 10、碳与稀硝酸共热: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12、一氧化碳气体和氧化铁反应: 13、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4、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 15、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16、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 17、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18、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 1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0、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2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

2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23、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24、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25、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26、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 27、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 28、向硅酸钠通入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29、向碳酸钙的悬浊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30、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31、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32、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33、碳酸钙溶于稀盐酸: 34、碳酸钙溶于醋酸: 35、碳酸钙与二氧化硅反应: 36、高温分解碳酸钙: 37、向碳酸钙的悬浊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38、碳酸氢钙与盐酸反应: 39、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40、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41、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石灰水: 42、碳酸氢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碳硅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1)碳 与O 2反应 O 2(足量): O 2(不足): 与氧化 物反应 CuO : (冶炼金属) SiO 2: (制取粗硅) H 2O :C +H 2O(g)=====CO +H 2(制取水煤气) 与强氧化 性酸反应 浓H 2SO 4: 浓HNO 3:C +4HNO 3(浓) =====CO 2↑+4NO 2↑+2H 2O)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碳.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广州市第五中学 汪爱华 【考纲要求】 1.了解碳.硅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碳.硅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教学建议】 1. 用对比类比的归纳的方法对碳、硅单质及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的基础知识进行整 理,分成小组,采用思考讨论交流的形式,完成知识点网络的搭建。 2. 关于碳.硅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从高考题中总结,让学生熟悉 热点,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结构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课时安排】 第1课时:碳、硅单质及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第2课时:硅酸、硅酸盐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教学过程】 【知识重现1】 1.C 、Si 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及用途 (1)碳在自然界既有________态又有________态。碳的同素异形体有________、________、无定形碳、________等。 (2)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____位,仅次于____,全部以________态存在,是一种亲____元素,单质硅有________和________形两种。晶体硅是良好的________材料,在计算机等电子工业,可用作____________、大规模____________等。硅是人类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能的常用材料,所以硅还用于制造________。 2.碳、硅单质的化学性质 碳、硅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表现还原性。 (2)Si ???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O 2: F 2 :Si +2F 2 ===SiF 4 Cl 2:Si +2Cl 2=====△ SiCl 4 与氢氟酸反应:Si +4HF===SiF 4 ↑+2H 2 ↑ 【及时练习】 1.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碳族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是共价化合物 高温 △

硅及其化合物专项练习

硅及其化合物专项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 ) (2)单质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 (3)晶体硅具有金属光泽,故它属于金属材料,能导电。( ) (4)含硅的钢具有良好的导磁性和耐酸性。( ) 2、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3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高纯度的硅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B .硅可由二氧化硅还原制得 C .低温时,硅与水、空气和酸不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 D .自然界中硅的储量丰富,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4、下列关于硅及硅的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粗硅制备时,发生的反应为:C +SiO 2=====高温 Si +CO 2↑ B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位,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的硅,又有化合态的硅 * C .水晶项链和瓷盘都是硅酸盐产品 D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 5、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和SiO 2反应的是( ) ①焦炭 ②纯碱 ③碳酸钙 ④氢氟酸 ⑤硝酸 ⑥氢氧化钾 ⑦氧化钙 A .③⑤⑦ B .⑤⑦ C .①⑤ D .⑤ 6、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SiO 2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②SiO 2对应的水化物是可溶性弱酸;③硅原子和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SiO 2和CO 2分子结构也相同;④SiO 2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又能与氢氟酸反应,但SiO 2是酸性氧化物;⑤SiO 2中硅元素为+4价,故SiO 2有氧化性;⑥在SiO 2中每个硅原子结合2个氧原子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只有③ D .只有④⑤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SiO 2和CO 2均由分子直接构成 》 B .CO 2、SiO 2都是酸性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 C .CO 2和SiO 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碳硅及其化合物

基础课时1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最新考纲] 1. 了解碳元素、硅元素的单质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碳元素、硅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碳元素、硅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考点一碳、硅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知识梳理固考基] 1.碳、硅元素的存在形态 (1) 碳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碳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 无定形碳、C60等。 (2)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二位,仅次于氧元素,全部以化合态存在,是种亲氧元素,单质硅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 2

②12c、13c、14c是碳的三种同位素而非同素异形体。 ③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碳、硅单质的化学性质 (1)碳的化学性质 足h), 点燃, “ L -------------------- *+ (). —C< 人 与O 反应—门,不址)… 点燃" ——21 +<)^=21() Array 浓硫眼工+ 2TI :丸锻}—与强H ft I C O. t -F2SO. * +2H <> 性栽反应彳浓硝酸「+ JIM)(^)丄 CO t I 1X()42H O ⑵硅的化学性质及制取 ①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SiF4 f+ 2H2_1 ②与NaOH溶液反应: Si+ 2NaOH+ H2O===Na2SiO3 + 2出仁 ③与O2 反应:Si+ O2==^==SiO2。 ④工业制法: 用焦炭和二氧化硅在电炉中反应得到粗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_2+ 2C===== Si+ 2CO T。

提醒:①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硅,工业上常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SiO2得到粗硅。 ②Si的还原性强于C,但C能还原SiO2生成Si,且氧化产物为CO:2C+ SiO2=1高=温= Si+ 2CO T,其原因是产物CO为气体,它的放出降低了生成物浓度,促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且该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