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精品讲稿】9清热药345

合集下载

《中药学清热药》课件

《中药学清热药》课件
《中药学清热药》 ppt课件
目录
• 中药学清热药概述 • 常用清热药介绍 • 清热药的配伍与禁忌 • 中药学清热药的现代研究
01 中药学清热药概述
清热药的定义
清热药
指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热病高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 症状。
清热药的特点
具有寒凉性质,能够清除体内的热邪,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等作用。
详细描述
知母味苦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 肺热燥咳、骨蒸潮热等症状,也可用于治疗消渴等症状。知母含有多种皂甙和黄 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03 清热药的配伍与禁忌
配伍原则
01
针对病症
清热药应针对热性疾病,如发热 、炎症等,选择合适的清热药进 行配伍。
药物协同
02
03
药物拮抗
在配伍过程中,应选择能够增强 清热药效的药物,以达到更好的 治疗效果。
避免与清热药产生拮抗作用的药 物,以免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 应。
配伍禁忌
寒凉药配伍
清热药本身具有寒凉性质,不宜与同样寒凉性质的药 物配伍,以免加重寒凉作用。
温热药配伍
清热药不宜与温热性质的药物配伍,以免产生药物相 克,降低药效。
04 中药学清热药的现代研究
药理作用
A
抗炎作用
清热药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 应,减轻红肿热痛等症状。
抗菌抗病毒
清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于多种 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B
C
抗肿瘤
部分清热药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肿瘤 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调节免疫
清热药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 抗力,提高抗病能力。

中药药理学课件清热药

中药药理学课件清热药

妇科疾病
阴道炎
阴道炎时,清热药可以用于清热 解毒,缓解瘙痒、疼痛等症状。 例如,黄柏、苦参等常用于阴道 炎的治疗。
宫颈炎
宫颈炎时,清热药可以用于清热 解毒,缓解疼痛、红肿等症状。 例如,金银花、连翘等常用于宫 颈炎的治疗。
盆腔炎
盆腔炎时,清热药可以用于清热 解毒,缓解疼痛、红肿等症状。 例如,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常用 于盆腔炎的治疗。
详细描述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 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等症。黄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多 种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石膏
总结词
辛甘寒,清热泻火,收敛生肌
详细描述
石膏具有清热泻火、收敛生肌的功效,主治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等症。石膏常用于治疗温热病气分 实热证,如壮热、烦渴、大汗出等。同时,石膏还具有收敛生肌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湿疹、烧烫伤等皮肤疾病 。使用石膏时需注意药量,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PART 03
清热药的临床应用
内科疾病
1 2 3
感冒
感冒时,清热药可以用于清热解毒,缓解发热、 咳嗽等症状。例如,板蓝根、金银花等常用于感 冒的治疗。
肺炎
肺炎时,清热药可以用于清热解毒,缓解咳嗽、 咳痰等症状。例如,黄连、黄芩等常用于肺炎的 治疗。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时,清热药可以用于清热解毒,缓解咳 嗽、痰多等症状。例如,蒲公英、鱼腥草等常用 于支气管炎的治疗。
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临床适应症的拓展
随着清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其 临床适应症不断得到拓展,涉及感染、炎症 、肿瘤等多种疾病。
联合用药的研究
清热药与其他中药或西药联合使用的研究不断深入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方案。

中药学PPT课件:清热药

中药学PPT课件:清热药
淡竹叶清热利尿功效较好,热淋血淋,黄疸尿赤,湿热水 肿,每多用之。
鸭跖草
【药材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鸭跖草
鸭跖草
【药性】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
【性能特点】 鸭跖草苦寒,善于清热泻火,有较强的退热作用,适用于温病
初起,邪在卫分;热入气分,高热烦渴。 鸭跖草又能去热毒,消痈疽,消喉痹,咽喉肿痛,捣烂外敷或
淡竹叶
淡竹叶
竹叶、淡竹叶
均为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都有清热泻火,除烦 生津,利尿通淋的作用,可用治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小便淋 痛等症。
竹叶,尤其是卷而未放的嫩叶“竹叶卷心”,清心降火除 烦功效较好,兼有辛味,还兼可凉散风热,故温病初起,邪在 卫分或热入气分,烦热口渴多用竹叶,热入心包,高热神昏多 用竹叶卷心。
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 熟悉:天花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
石膏
【药材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结 晶水硫酸钙矿石。
石膏
【药性】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收湿,生肌,敛疮,止血。
【性能特点】 石膏甘、辛、大寒,辛寒能解肌透热,甘寒能够生津止渴除烦,
寒水石
【药材来源】为方解石或红石膏。
药材方解石 CaCO3
药材红石膏 CaSo4
芦根
【 药材来源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苇的根茎。
【药性】甘,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性能特点】 芦根甘寒质轻,能清透肺胃气分实热,并能养阴生津,除烦止渴,
而无恋邪之弊,故常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或舌燥少津之证。 芦根善清泄肺热,以其轻宣之性,有理气、排痰排脓之功,用于

中药学PPT课件 清热药

中药学PPT课件 清热药
用法:沸水泡服或煎服。
肿节风(草珊瑚)
肿 节 风(草珊瑚)
1.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咳 嗽、泻痢腹痛。如万通炎康片。
2.祛风通络、活血消斑:用于风湿痹痛、跌 打损伤。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
四、主要用于疮痈肿毒的药物
内痈、外痈均可用的药物: 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白花蛇舌草。
喉肿痛。
青黛
青黛
1.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痄腮喉痹、疮痈 丹毒和热毒发斑、吐血衄血。
2.泻火 定惊
肝火犯肺之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如黛蛤散。
用于肝热惊痫。
板蓝根—善解毒利咽,常治大头温毒、咽喉 疼痛。
清凉热血解。毒,大青叶—善凉血消斑,治温毒斑疹最宜。
青黛—亦凉血消斑;又善清肝泻火,治肝热 惊痫、肝火犯肺咳血胸痛。
取本品清热平肝作用,现代用于 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之高血压。
决明子
决明子
1.清肝明目:既善清肝热,又兼益肾阴,常 治目疾(虚实皆宜)。
(1)肝热目赤羞明。 (2)风热上攻之头痛目赤。 (3)肝肾阴亏之目暗不明。 (4)肝火上扰或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2.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谷精草
密蒙花
青葙子
(1)气分实热证。如白虎汤。
(2)肺热喘咳。如麻杏石甘汤。 (3)胃火上攻之头痛、牙痛。如清胃 散。
2.收湿,生肌,敛疮,止血(煅):用于疮 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用法:打碎先煎。
知母
知母
1.清热泻火: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效,用 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如白虎汤。
此外,还用于肺热咳嗽、胃火牙痛等。
谷精草—风热或肝火目疾多用。
清肝明目
密蒙花—兼养肝阴,肝虚目赤也用。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配伍其他药物,增强 疗效
清热药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如清 热解毒药常与活血化瘀药、利湿排脓 药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03
注意配伍禁忌,避免 不良反应
清热药应避免与寒凉药物、滋补药物 等配伍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配伍禁忌
避免与寒凉药物配伍
清热药本身具有寒凉性质,若与寒凉药物配伍使用,易导致脾胃 虚寒,出现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
孕妇服用清热药易导致子宫收缩,出现流产或早产 等不良后果。
小儿用量宜轻
小儿脏腑娇嫩,对清热药的耐受性较差,因此用量 宜轻。
05
中药煎煮与服用方法
煎煮方法
煎药器具
使用砂锅、瓦煲等非金属器皿,避免 使用铁、铜等金属器皿,以免发生化
学反应影响药效。
火候和时间
先武火煮沸,再文火慢炖,一般煮 15-20分钟,根据不同药物和病情可
丝瓜鸡蛋汤
总结词
清热解毒、养血润燥
详细描述
丝瓜鸡蛋汤是一种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汤品,它以丝 瓜和鸡蛋为主要原料,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养血润燥 的功效。丝瓜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体免 疫力,对于夏季常见的感冒、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 作用。
苦瓜排骨汤
总结词
清热解暑、滋阴润燥
详细描述
苦瓜排骨汤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清香的汤品,它以 苦瓜和猪排骨为主要原料,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滋 阴润燥的功效。苦瓜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可以有效地调 节人体内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对于夏季常见的口干舌 燥、皮肤干燥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猪排 骨中的蛋白质和钙质也可以对人体健康起到很好的补 充作用。
清热解暑药
藿香
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暑湿感冒、恶 心呕吐等。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详解演示文稿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详解演示文稿

第37页,共49页。
• 胀痛,或同槐角、 决明子 、钩丁 、石膏 、充蔚子 、水 煎三次,浓缩加蜂蜜名降压膏,每日三次,口服治头痛目 眩(高血压)亦可用夏枯草配当归、白芍等治肝虚之目昏流 泪。
瘰疬--如内消瘰丸(夏枯草、
牡蛎、海藻、贝母)
• 2、痰火郁结证 瘿瘤 --夏枯草适量,煎汤熬膏
内服,外用均可。或夏枯草、
• 应用: • 1、用于热入气之四大症—同石膏
肺热咳嗽
• 2、用于 痰黄粘稠 用知母清热养阴
咽干而痛
润燥之功而治之,如二母丸(知母、贝 母)研细炼蜜为丸(单方:知母、贝母、 款冬花)水煎服。

第25页,共49页。

骨蒸潮热盗汗
• 3、用于阴虚火旺证:消渴多饮多尿 用知母

肠燥便秘不通
• 甘寒之性清肺胃之火而滋肾阴。如知柏地 黄丸治潮热盗汗。玉液汤(知母、山药、
中药学课件清热药详解演示文 稿
第1页,共49页。
(优选)中药学课件清热药
第2页,共49页。
2.热的分类
• 表热—发热、恶风、头痛、口渴、脉浮数。
• 里热—发热、口渴、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结、 脉数。

实热——面红、目赤、口干、高热、舌红、
• 里热
苔黄、脉数有力。

虚热—面色潮热、五心烦热、盗汗、
煎水外洗治目赤肿痛。
• 此外,栀子还用于治疗心烦不眠,如栀子 芩连汤。外用治烫火伤。

生用--清热除烦

炒用--清热凉血
• 栀子 酒炒--上行头目

炒黑--凉血止血

姜炒--清热而不伤胃
第34页,共49页。
• 用量用法:3-9-12g入汤剂,外用适 量

中药学清热药详解演示文稿

中药学清热药详解演示文稿
烦不眠、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温病后期,余热未尽,伤阴劫液,出现的夜热早凉、
热退无汗、舌红绛、脉细数。 也可用于实热证。
青蒿《本经》
青蒿
[来源]为菊 科植物黄花 蒿
Artemisia annua L.的 干燥地上部 分。
青蒿
【性能】苦、辛,寒。肝胆。 【功效】清透虚热 凉血除蒸 解暑 截虐
【功效】清虚热 除疳热
【应用】1阴虚发热
2疳积发热
[用法用量]入煎剂,3-9g。
[使用注意]外感风寒,血虚无热者——忌用。
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入煎剂,6-12g。 [使用注意] ①血寒经闭者——不宜。
②反藜芦
紫草《本经》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或内蒙紫草 Arnebia guttata Bunge 的干燥根。
煎3小时。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次1.5-3 克,每日2次。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忌用
第五节 清虚热药
【教学内容】
5.清虚热药 掌握:青蒿、地骨皮 熟悉:银柴胡、胡黄连 了解:白薇
概述
含义:本类药性多寒凉,入阴分,具有清虚热,退 骨蒸的作用。用于治疗虚热证。
适应证:主要适用虚热证。 肝肾阴虚,虚热内扰的骨蒸潮热、午后发热、虚
生地黄《本经》
[来源]为玄参科多年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的新鲜或干燥的块根。
生地黄
【性能】甘、苦,寒。心、肝、肾。 【功效】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
生地黄
【应用】 1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 2阴虚内热,骨蒸劳热 3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入煎剂,10-15g。鲜品加倍,

中医方剂学课件9清热药345

中医方剂学课件9清热药345

三、分类: 1.主要用于温热病的药物(金银花、连翘) 2.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的药物(山豆根、射干) 3.主要用于热毒泻痢的药物(白头翁、马齿苋) 4.主要用于痈肿疮疡的药物(蒲公英、紫花地丁 ) 四、注意事项:
本类药物大多药性寒凉,过量或久用易伤脾胃,宜 中病即止。
1、主要用于温热病的药物
温热病即急性热性病=急性+发热(传染性疾病, 乙脑、流脑、流感、麻疹、肺炎) 本类药物除有清热解毒作用外,还具有疏散风 热、清热泻火、凉血消斑等作用,用于温热病 邪在卫、气、营、血等阶段。
治热陷心包,高热、烦躁、神昏,常与莲子心等配伍 以清心泻火,如清宫汤。
用法用量:煎服,6~15g。 青翘-----------清热解毒作用强(效佳) 老翘(黄翘)---质轻,偏于疏散风热 连翘心---------长于清心泻火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或气虚疮疡脓稀者慎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三萜皂苷、挥发油,果皮含甾醇、连翘酚。 药理作用 本品对金葡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人型结核杆 菌、百日咳杆菌,及流感病毒、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能明显抑制炎性渗出、增强小鼠吞噬细胞能力。 有强心、利尿、降血压等作用。 此外,还有解热、镇吐、利尿、抗肝损伤等作用。
大青叶为崧蓝的叶片,长于凉血消斑,用于气血两 燔。
板蓝根为菘蓝的根,长于解毒散结利咽,治咽喉肿 痛。
青黛为大青叶的加工品,善治疗小儿惊风、高热。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或气虚疮疡脓稀者慎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氯原酸、异氯原酸、木犀草素、忍冬苷。
尚含挥发油、皂苷等。 药理作用: (1)本品具有广普抗菌作用。 (2)对流感病毒及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 (3)水煎剂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 (4)提取液有较强的抗内毒素作用。

第九章中药清热药[可修改版ppt]

第九章中药清热药[可修改版ppt]

栀子
【药性】苦,寒。心、肺、三焦。【功效】 Nhomakorabea火除烦,
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
栀子
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的作用。疮疡溃而不敛,可配伍升药如 九一散(九一丹);湿疹配伍枯矾;水火烫伤,配伍青黛,如 牡蛎散。
石膏
【用法用量】生石膏入煎剂,15-60g,先 煎。内服宜生用;煅石膏外用适量,研末撒 敷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阴虚内热——忌服
知母《本经》
[来源]为百合科 植物知母
【功效】清热泻火, 生津止渴, 消肿排脓。
天花粉
1.热病烦渴。 2.肺热燥咳。 3.内热消渴。 4.疮疡肿毒。
天花粉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
淡竹叶《神农本草经》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 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 干燥茎叶。主产于长 江流域至华南各地。 夏季末抽花穗前采割, 晒干切段,生用。
石膏的应用
1 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辛甘大寒,辛寒解肌透热,甘寒清胃热, 除烦渴,为治疗气分实热证的要药。 ①气分实热证 (四大症,白虎汤)+知母(相须) ②温病气血两燔证 +玄参等 ③暑伤气阴、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气津两伤者。+麦冬 人参
2 肺热喘咳证 清胃经实热 配伍麻黄、杏仁 3 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 4 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煅石膏外用有
生津止渴, 除烦, 止呕, 利尿。
芦根的应用
1.热病烦渴。 2.胃热呕哕。 3.肺热咳嗽,肺痈吐脓。 4.热淋涩痛。
芦根
【用法用量】煎服,干品15—30g;鲜品加 倍,或捣汁用。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中药药理学清热药详解演示文稿

中药药理学清热药详解演示文稿
溶解活性,而黄芩及甘肃黄芩的水溶性成分则
无明显作用。
另有研究发现: 黄芩素﹑汉黄芩素等可不同程度的抑制胶原﹑ ADP ﹑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凝 血酶诱导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产生 抗凝血作用
第21页,共127页。
黄芩
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口服 汉黄芩素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黄芩素﹑黄芩苷能降低血清 甘油三酯(TG)含量。
第9页,共127页。
抗肿瘤
许多清热药对 多种实验性癌肿有 抑制作用。
第10页,共127页。
常用药物
黄芩 牡丹皮 穿心莲 知母
黄连
金银花
牛黄
栀子
苦参
大青叶 板蓝根
鱼腥草
青蒿
第11页,共127页。
黄芩
第12页,共127页。
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 合物,包括黄芩苷﹑黄芩素﹑ 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除黄 酮类外,还含有β-谷甾醇﹑ 葡萄糖醛酸和多种微量元素。
负性频率作用:小檗碱对肾上腺素引起的心率加快有非竞 争性拮抗作用。可使清醒大鼠心律先加快而后缓慢持久的减 慢。
对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1)对慢反应细胞:小檗碱可 降低其自律性,减慢传导,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 应期,消除折返冲动。2)对快反应细胞:小檗碱也可延
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作用,但需较高浓度。
化,还能抑制癌细胞呼吸,阻碍癌细 胞嘌呤和核酸的合成,干扰癌细胞代 谢等多种途径产生抗癌作用。
第36页,共127页。
黄连
正性肌力作用:小檗碱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动物 离体心脏及整体心脏均显示出正性肌力作用。其正性 肌力作用的产生与增加心肌细胞内Ca2+浓度有关。但 小檗碱用量过大反而抑制心肌收缩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翘
连翘《神农本草经》
命名:本品实似莲房,翘出众草,故名。
来源:为木犀科落叶灌木连翘的干燥果实入药
产地:主产于山西、河南、陕西、山东等地。
采集与炮制: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 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 ,晒干,习称“老翘”。筛去种子作连翘心用
。晒干,生用。
性味:苦,微寒。 归经:肺、心、小肠。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金银花为治温热病要药,温病邪在卫、气、营、血各 个阶段均可选用。
(1)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 ,配辛凉解表药,清宣疏散(银翘散 )
(2)温病邪入气分,壮热、烦渴、脉洪大,配伍石膏 知母等以清热泻火解毒。
(3)温病邪入营血,见斑疹隐隐,舌降口干,配丹皮 、生地黄等以清营凉血解毒(清营汤 )
本品对金葡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人型结核杆 菌、百日咳杆菌,及流感病毒、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 能明显抑制炎性渗出、增强小鼠吞噬细胞能力。 有强心、利尿、降血压等作用。 此外,还有解热、镇吐、利尿、抗肝损伤等作用。
鉴别比较: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
用治风热表证,温病及外科疮疡肿毒
但金银花味甘不伤胃,偏清解表热,且凉血止痢, 为热毒泻痢之要药。
性能特点:
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质轻清性升浮---入肺经---疏散风热
苦寒清热泻火---入心经---清心泻火
本品苦微寒,入肺、心、小肠经。既善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治疮痈、瘰疬,有“疮家圣药”之称; 又善宣散风热,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并兼利尿 ,治热淋涩痛。而连翘心则善清心火,多用治热入 心包之高热烦躁。
三、分类: 1.主要用于温热病的药物(金银花、连翘) 2.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的药物(山豆根、射干) 3.主要用于热毒泻痢的药物(白头翁、马齿苋) 4.主要用于痈肿疮疡的药物(蒲公英、紫花地丁 ) 四、注意事项:
本类药物大多药性寒凉,过量或久用易伤脾胃,宜 中病即止。
1、主要用于温热病的药物
温热病即急性热性病=急性+发热(传染性疾病 ,乙脑、流脑、流感、麻疹、肺炎) 本类药物除有清热解毒作用外,还具有疏散风 热、清热泻火、凉血消斑等作用,用于温热病 邪在卫、气、营、血等阶段。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清热解毒药的定义与性能特点 2、掌握金银花与连翘的功效、应用、鉴别比较 3、掌握蒲公英、鱼腥草、败酱草、白头翁、射干等 药的功效与要点 4、熟悉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白花蛇舌草等药作 用特点
一、定义: 凡具有清热解毒作用,治疗热毒证的药物,称清热解 毒药。 二、性能特点: 性味:苦寒 功效:清解热毒或火毒(清热邪,解热毒) 适应范围:热毒证。
应用: 1、痈肿疔疮 本品甘寒,有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作用,为治一切内 痈外痈要药。
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天花粉、白芷、防风等 外痈
疔疮肿毒、坚硬根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
肠痈腹痛,配伍薏苡仁、黄芩、红藤等同用。 内痈 肺痈咳吐脓血,常与天花粉、桔梗等同用。
乳痈肿痛,配蒲公英、青皮等同用。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应用:
1、疮痈肿毒,瘰疬痰核
本品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效,素有“疮家圣药 ”之称。
2、热淋涩痛
本品还能清心利尿,治心火移于小肠所致热淋涩痛, 多与竹叶、木通、白茅根同用
3、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本品善清热解毒、疏风透热。
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常与金银花、薄荷、牛蒡子 等配伍,如银翘散。
治热入营血,神昏舌绛,则与黄连、生地黄、麦冬等 同用,如清营汤;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或气虚疮疡脓稀者慎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氯原酸、异氯原酸、木犀草素、忍冬苷。
尚含挥发油、皂苷等。 药理作用: (1)本品具有广普抗菌作用。 (2)对流感病毒及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 (3)水煎剂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 (4)提取液有较强的抗内毒素作用。
附药
忍冬藤为忍冬的茎叶,又名银花藤。性味功效与金银 花相似。又善通利经络,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 痛、屈伸不利等。煎服,15~30g。
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穿心莲、青 黛、贯众等。
金银花
忍冬 药材金银花
金银花《名医别录》
命名:本品花有黄、白两色,故名。
来源: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花 蕾入药。
产地:全国南北各地均产,主产于河南、山东,采摘,每日清晨摘取未开放 的花蕾,薄摊在席上,不易翻动,阴干或晒干。生用 、炒炭、或制成露剂用。
治热陷心包,高热、烦躁、神昏,常与莲子心等配伍 以清心泻火,如清宫汤。
用法用量:煎服,6~15g。 青翘-----------清热解毒作用强(效佳) 老翘(黄翘)---质轻,偏于疏散风热 连翘心---------长于清心泻火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或气虚疮疡脓稀者慎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三萜皂苷、挥发油,果皮含甾醇、连翘酚。 药理作用
3、热毒血痢 本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效。治热毒血痢 ,大便脓血者,可单用浓煎或配伍白头翁、 秦皮等同用。
此外,本品经蒸馏制成金银花露,有清解暑热 作用,可用于暑热烦渴,以及小儿热疖、痱 子等证。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生用—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炒炭—止血,治疗血痢 制露—长于清暑,用于暑热烦渴,咽喉肿痛。
而连翘苦寒多服伤胃,偏清胸膈里热,且消痈散 结 为疮家圣药,用于瘰疬痰核。
大青叶
菘蓝
药材大青叶
青黛 板蓝根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三者同出一源,均能清热解 毒,凉血消斑。治疗外科疮痈,温热病,热入营血 ,热毒发斑。
大青叶为崧蓝的叶片,长于凉血消斑,用于气血两 燔。
板蓝根为菘蓝的根,长于解毒散结利咽,治咽喉肿 痛。
青黛为大青叶的加工品,善治疗小儿惊风、高热。
性味:甘寒 归经:肺、胃、大肠、心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性能特点: 性寒清热
质轻疏散
入肺经走肌表——疏散风热
入大肠—清解大肠热毒
性寒清热解毒
止痢
入心经走血分—凉血止血
本品甘寒,入肺、心、胃经。功善清热毒、散痈消肿 ,为治热毒疮痈要药。且质轻疏散,入肺经能疏散风 热,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并能凉血止痢,治热毒 血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