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思考
[摘要]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才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针对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需要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强师德建设,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和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拓展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推进网络教育平台作用,规范制度与评价体系,为荣辱观教育提供保障,使荣辱观教育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

[关键词] 大学生荣辱观思想道德现状评价体系
荣辱观是人们对光荣和耻辱的根本看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它集中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导向、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

“知荣辱、识廉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人文素养和道德底线。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帮助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更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1.大学生思想状况主流良好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他们的独立意识强;有参与社会变革、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思想活跃,
容易接受新事物;有个性,敢于展现自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在2005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注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和社会热点,爱国主义热情强烈,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风貌积极向上,人生观、价值观务实进取,成长成才愿望迫切。

当代大学生中也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典型模范人物,如为山区孩子奉献青春的徐本禹,自强不息的洪战辉,舍身救人的李春华,诚实守信的王一硕,他们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人生价值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成功探索和实践,为整个社会树立了榜样。

2.大学生思想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但是,在社会大环境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消极影响。

在一些大学生的意识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有些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脆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妨碍到他们个人的成才,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
1.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切实开展荣辱观教育
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

高等学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一项重要内容,不断丰富教育内涵,拓展教育途径,增强教育效果。

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出发,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角度出发,教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切实把荣辱观教育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利用课堂教学,发挥荣辱观教育主渠道作用
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课堂,加强荣辱观教育的主渠道也在课堂。

“两课”教学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要理论和思想灌输渠道,在教学中,要凸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使他们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自己成长的意义。

专业课教学在高校学生的学习中所占比重最大,利用专业课教学开展“八荣八耻”的教育,要在专业课程的教与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机地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专业培养和社会主义道德培养的统一。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充实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高校应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讲座,让大学生在人文熏陶中净化心灵,提高觉悟,形成崇高的道德情操。

总之,要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深刻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利用典型事例,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大学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强师德建设,带动荣辱观教育持续开展
师德和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效果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水平。

作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传播与实践者,高校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坚定信念,率先垂范。

教师自身是否具有明确的理想信念,是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教育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深入的理解,努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鲜明的政治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勤恳的工作作风为学生做出榜样。

(2)模范言行,以身作则。

教师的治学态度、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事等将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治学的严谨,学术的创新,行为的得体,处事的大方都会体现出教师的人格魅力,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榜样的作用。

(3)不断学习,传播教育。

教师也应不断学习,学习思想和理念,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思想和专业水平,学校也应经常组织教职员工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4.重视家庭教育,奠定荣辱观教育良好基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青少年除上学以外,很长的时间和家长生活在一起,家庭影响至关重要。

何者应效法、何者应摒弃、何者应追求、何者应批判、何者应继承、何者应淘汰等,都是家庭教育所涉及的内容。

因此,家庭教育是青少年
荣辱观教育的基础,不仅父母个人的品德、处事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家庭的环境也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作用。

对于大学生,虽然部分孩子远离家乡,但家庭教育也不应被忽视,父母应该摒弃完全放手的错误做法,在“大学”这一孩子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给予正确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作为学校也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信函、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引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我校就于2005、2006两年中在辽宁省13座城市召开了学生家长座谈会,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也使教育合力的作用更加明显。

5.树立先进典型,强化荣辱观教育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使大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

积极号召学生向社会先进典型人物学习,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的奉献精神;方永刚追求真理,忠诚信仰的执著精神;袁隆平甘于寂寞,不求回报的求知精神;徐本禹、洪战辉等当代优秀大学生所体现出的高尚品质。

鼓励同学们做值得引以为荣的事情;同时还要从学生们熟知的人入手,包括学生和老师,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感动学生,及时表彰和奖励校园中的典型人物,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学生党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热心工作,团结同学,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树立良好形象,带动广大学生树立科学荣辱观。

6.拓展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内容,丰富荣辱观教育载体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影响,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个载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建设良好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广泛开展以荣辱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人文和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明荣知耻,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网络、报刊、橱窗等载体阵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掀起学习热潮,使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牢牢占领高校思想阵地。

荣辱观的形成是从认识到行为的内化过程,要完成道德的内化,就离不开社会实践,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荣辱,锻炼意志,升华认识,通过实践,提升和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7.推进网络教育,深化荣辱观教育阵地作用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网络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宣传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网络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着强烈而深
刻的影响。

加强荣辱观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占领网上阵地。

要建设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上荣辱观教育活动。

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对于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观点,教育者要因势利导。

建立网上互动交流平台,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使他们在交流中明
辨是非,分清荣辱。

8.规范制度、评价体系,激发荣辱观教育主体意识
要发挥规章制度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各项校规、校纪、学生社团章程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更好地渗透到高校管理工作之中。

要发挥校规校纪对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制约那些不道德行为,对照“八荣八耻”,修订完善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让大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
得到提高。

另外,要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作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充分调动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明确道德评价标准,把荣辱观的深刻内涵细化,使思想道德要求由软到硬,由虚变实,硬化为人们的行为规范。

如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开展道德评议活动,把大学生道德表现作为评定奖学金、评先评优等的重要条件和参考依据,逐步建立起科学公正客观的道德奖惩机制,从而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产生有效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

很多高校在此方面已经作出了实践与探索,如大连海事大学设立了“情尚奖学金”,武汉某学院
建立了“德育奖学金”,我校也为每位同学设立了诚信档案,这些做法都为全方位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有效尝试。

总之,“赢得青年,就赢得了未来。

”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他们知荣辱、明是非,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必须形成教育的系统环境和全员教育的格局,如此才能切实提高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水准的科学指南,促进
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参考文献:
[1]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j].求是,2006,(3).
[2]乔芳菲.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5):49-51.
[3]应广兴.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5):158-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