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第二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二章
三、审计具体目标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把那
些不曾发生的项目记入财务报表,
它主要与财务报表要素的高估有关。
(2)完整性: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它主要与财务报表要素的低估有关。
三、审计具体目标
(3)准确性: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 反映的。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影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但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仅靠获得更多的
审计证据无法弥补。
五、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
是指审计人员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 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 的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综合类:如审计计划、审计总结 业务类:如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 备查类:如会议记录,经济合同
务约定书。
2、计划审计工作:
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必须程序)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即(1)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非必须程序)
(2)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
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必须程序)
5、完成审计工作,编制审计报告。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审计前存大重大错报 的可能性。
如行业环境发生变化,供应链发生变化、关键人 员频繁变动等可能表明存大重大错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CPA未能发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之间是反向关系, 审计证据与重要性水平之间是反向关系
七、审计程序
1、接受业务委托: 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决策是否接受委托,签订业
外部证据直接提交给CPA,或CPA自己动手编制的 计算表、分析表,比由被审计单位持有并提交给CPA 的证据可靠。
所以CPA利用审计证据时,应注意审计证据的弱点, 保持合理的谨慎和职业怀疑态度。
四、审计证据
2、按照审计证据的形式: (1)实物证据: 一般通过观察或监盘获取,可以证明实物资产的存
存款余额调节表” 8、分析性程序:
八、审计方法(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
8、分析程序:
是指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
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六、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2、认定层次: 即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又称为“可容忍错报”。
一般采取分配的方法确定,考虑因素有:错报 的可能性,审计成本等。
如“固定资产”比“应收账款”、“存货”错 报的可能性小,审计成本低,因此可以将重要水平 定得低些。
六、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的概念:
指被审计单位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
在特定环境下可以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审计重要性的确定:
1、报表层次: 一般采用资产总额的0.5%~1%,主营业务收
入0.5%~1% ,净资产的1% ,净利润的 5%~10% 如果不同报表或不同标准计算出的重要性金额不 同,那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以较低的重要性 水平为准。
四、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定义
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 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 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证据的类型
1、按审计证据来源:内部证据、外部证据。 一般而言,内部证据不如外部证据可靠。
四、审计证据
如果内部证据在外部流转,并获得其他单位的承认, 其可靠性较强。如销售发票、付款支票,
是指财务报表存大重大错报,而CPA发表不恰
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合理保证,意味着审计风险始终存在,所以
CPA应当通过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
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审计风险的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可接受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可接受检查风险
六、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五、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
被审计单位名称; 审计项目名称; 审计项目时间或期间; 审计过程记录; 审计结论; 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 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
五、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三级复核制度)
第一级复核。 第二级复核。 第三级复核。
新审计准则分为二个层次复核: 1、项目组内部复核 项目负责人 2、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防止记录金额错误。 (4)截止: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防止交易提前到本期或推迟到下期确认。 (5)分类: 如将出售固定资产收入记录为营业收入。
三、审计具体目标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存在: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2)权利和义务: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的权
利,负债是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3)完整性:已存在的金额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以恰当的金额记录。 与列报相关的的审计目标
五、审计工作底稿
所有权和保管
审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 属于接受委托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
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60(或业务终止日后)天内。 审计工作底稿经分类整理,形成永久性档案和当期档案 , 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期满前不得删除或废弃审
计工作底稿。
六、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重要性的概念:
八、审计方法(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
1、检查记录或文件 目的:对财务报表包含的信息进行验证。 如对销售交易,检查发货单,销售发票等。 2、检查(监盘)有形资产:适用于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 3、观察: 如对客户执行的存货盘点或控制活动进行观察。 4、询问: 5、函证:用于对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6、重新计算:如检查折旧费用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 7、重新执行:用于对内控的重新独立执行,如重新编制“银行
在,但是不能证明其价值和所有权。 (2)书面证据:会计资料,合同文件等 (实物证据与书面证据,一般属于基本证据) (3)口头证据:证明力较差,辅助证据 (4)环境证据 :辅助证据
四、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特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最低数量要求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质量要求
① 相关性 :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相关 ② 可靠性:可靠性的比较,受来源和性质的影响
三、审计具体目标
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
(1)发生: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
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把那
些不曾发生的项目记入财务报表,
它主要与财务报表要素的高估有关。
(2)完整性:已发生的交易确实已经记录
它主要与财务报表要素的低估有关。
三、审计具体目标
(3)准确性: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 反映的。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影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但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仅靠获得更多的
审计证据无法弥补。
五、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定义
是指审计人员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 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 的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类
综合类:如审计计划、审计总结 业务类:如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 备查类:如会议记录,经济合同
务约定书。
2、计划审计工作:
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必须程序)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即(1)评价内部控制是否有效,(非必须程序)
(2)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
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必须程序)
5、完成审计工作,编制审计报告。
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审计前存大重大错报 的可能性。
如行业环境发生变化,供应链发生变化、关键人 员频繁变动等可能表明存大重大错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CPA未能发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之间是反向关系, 审计证据与重要性水平之间是反向关系
七、审计程序
1、接受业务委托: 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决策是否接受委托,签订业
外部证据直接提交给CPA,或CPA自己动手编制的 计算表、分析表,比由被审计单位持有并提交给CPA 的证据可靠。
所以CPA利用审计证据时,应注意审计证据的弱点, 保持合理的谨慎和职业怀疑态度。
四、审计证据
2、按照审计证据的形式: (1)实物证据: 一般通过观察或监盘获取,可以证明实物资产的存
存款余额调节表” 8、分析性程序:
八、审计方法(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
8、分析程序:
是指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
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六、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2、认定层次: 即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又称为“可容忍错报”。
一般采取分配的方法确定,考虑因素有:错报 的可能性,审计成本等。
如“固定资产”比“应收账款”、“存货”错 报的可能性小,审计成本低,因此可以将重要水平 定得低些。
六、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的概念:
指被审计单位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
在特定环境下可以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审计重要性的确定:
1、报表层次: 一般采用资产总额的0.5%~1%,主营业务收
入0.5%~1% ,净资产的1% ,净利润的 5%~10% 如果不同报表或不同标准计算出的重要性金额不 同,那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以较低的重要性 水平为准。
四、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定义
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 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 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证据的类型
1、按审计证据来源:内部证据、外部证据。 一般而言,内部证据不如外部证据可靠。
四、审计证据
如果内部证据在外部流转,并获得其他单位的承认, 其可靠性较强。如销售发票、付款支票,
是指财务报表存大重大错报,而CPA发表不恰
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合理保证,意味着审计风险始终存在,所以
CPA应当通过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
的审计证据,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审计风险的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可接受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可接受检查风险
六、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五、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
被审计单位名称; 审计项目名称; 审计项目时间或期间; 审计过程记录; 审计结论; 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 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
五、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三级复核制度)
第一级复核。 第二级复核。 第三级复核。
新审计准则分为二个层次复核: 1、项目组内部复核 项目负责人 2、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防止记录金额错误。 (4)截止: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 防止交易提前到本期或推迟到下期确认。 (5)分类: 如将出售固定资产收入记录为营业收入。
三、审计具体目标
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存在: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 (2)权利和义务: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的权
利,负债是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3)完整性:已存在的金额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以恰当的金额记录。 与列报相关的的审计目标
五、审计工作底稿
所有权和保管
审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 属于接受委托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
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60(或业务终止日后)天内。 审计工作底稿经分类整理,形成永久性档案和当期档案 , 审计工作底稿至少保存10年,期满前不得删除或废弃审
计工作底稿。
六、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重要性的概念:
八、审计方法(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
1、检查记录或文件 目的:对财务报表包含的信息进行验证。 如对销售交易,检查发货单,销售发票等。 2、检查(监盘)有形资产:适用于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 3、观察: 如对客户执行的存货盘点或控制活动进行观察。 4、询问: 5、函证:用于对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6、重新计算:如检查折旧费用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 7、重新执行:用于对内控的重新独立执行,如重新编制“银行
在,但是不能证明其价值和所有权。 (2)书面证据:会计资料,合同文件等 (实物证据与书面证据,一般属于基本证据) (3)口头证据:证明力较差,辅助证据 (4)环境证据 :辅助证据
四、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特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最低数量要求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质量要求
① 相关性 :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相关 ② 可靠性:可靠性的比较,受来源和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