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现状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

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分析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及治理措施进行分析,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1.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大量的水土流失导致了严重的土地贫瘠化和生态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土地荒漠化日益加重当前,我国的土地荒漠化问题依然严重,尤其是在北方地区。

荒漠化给土地的肥力和生产力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对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

3.水资源短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而水资源的供给却无法满足需求。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严重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

4.自然灾害频发水土保持工作不力,导致了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山洪、滑坡等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是水土保持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政府要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建设,健全水土保持制度,建立健全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完善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2.提高水土保持意识水土保持工作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水土保持的参与者和行动者。

3.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要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水平整治率,改善土地的水文条件,减少水土流失。

4.加强防护林建设防护林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风固沙、固碱保肥、保水保土、改善生态环境等多重功效。

因此要加大对防护林建设的投入,扩大防护林面积,提高防护林的效益。

5.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力度,推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再生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6.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水土流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损失、破坏以及流失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调查报告对某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查目的1. 了解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影响。

2. 分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3. 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方案,减少水土流失。

三、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当地农民和农业从业人员,了解他们对水土流失的认知情况和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实地考察主要包括对农田和河流等地区的实地观察,并采集土壤样本进行化验分析。

四、调查结果1. 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发现,该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大部分农田的土壤质量较差,土壤肥力低下,容易发生流失。

河流的水质也较差,富含大量泥沙和农药等有害物质。

2. 主要原因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未能科学合理地选择耕作方法,导致土壤容易被冲刷和侵蚀。

过度的农药使用:农民在农田中过度使用农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药残留也对水质造成了严重威胁。

土地的过度开垦:为了增加农田面积,部分地区进行了过度的开垦,破坏了植被覆盖,导致水土流失问题。

3. 解决方案建议:鉴于以上调查结果,本调查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水土保持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技水平。

推广科学耕作:引导农民采用科学耕作方法,减少土壤流失的风险,提高土壤质量。

控制农药使用量: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减少农药残留对环境的影响。

保护植被覆盖:加强对土地的保护,控制过度开垦,保持植被的完整性。

五、与建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宣传教育、推广科学耕作、控制农药使用量和保护植被覆盖等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优化研究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优化研究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优化研究引言水土流失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均造成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水土流失问题愈发严重。

据《2023年中国水土保持公报》显示,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仍达到262.76万平方公里,这表明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和优化现有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以期更有效地应对这一环境问题。

一、背景与意义水土流失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它导致了土地资源的退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本课题将深入分析全国水土流失的现状,评估治理措施的效果,并提出创新性的整理措施,旨在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分析根据最新数据,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仍然庞大,其中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是主要原因。

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等因素加剧了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

这不仅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还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引发自然灾害。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全国水土流失的数据,我们发现水土流失总面积仍然庞大,且存在不同侵蚀强度的区域。

轻度侵蚀区域占比较大,但重度及以上侵蚀区域也不容忽视。

现有治理措施在不同侵蚀强度区域的效果存在差异,植物措施在轻度侵蚀区域效果较好,而工程措施在中度和重度侵蚀区域有一定效果,但成本高昂。

四、现有治理措施分析目前,针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保护天然植被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水土流失的速度,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例如,植物措施的实施受到地域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工程措施虽然效果显著,但成本高昂且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破坏;农业措施和推广有机农业等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才能显现效果。

四、创新治理措施的提出与优化1.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利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水土流失风险并为精准治理提供依据。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范文精简处理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范文精简处理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水土流失调查报告一、引言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导致水和土壤失去稳定性,引发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污染的现象。

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某县农村地区作为调查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

三、调查结果1. 水土流失现状调查显示,该县农村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大量农田因为缺乏合理的保护措施,遭受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了农作物减产和农民收入的下降。

而且,由于水土流失引发了土壤侵蚀,农田肥力不断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2. 水土保持措施针对水土流失问题,该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如建设防护林带、修筑沟渠、推广梯田种植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水土流失的速度,恢复了部分农田的肥力。

但是,由于经费有限和人们对水土保持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这些措施的推广和实施还存在一定困难。

3. 水土流失的影响水土流失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了直接的影响,还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由于水土流失引发了河流淤积、洪灾等问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由于水土流失导致了农田肥力下降和农作物减产,农民的收入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四、对策和建议1. 加大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水土流失问题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的建设政府应加大对水土保持措施的投入,增加经费和人力资源,推广和实施科学的水土保持措施,如建设植被覆盖、修建沟渠等,以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

3. 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完善的水土流失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

五、结论水土流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水土流失调查报告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水土流失在国内乡村地区的情况,探讨其对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 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水土流失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调查方法:实地考察:选择了五个不同地域的乡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山区、丘陵地和平原地带。

问卷调查:向当地农民发放了问卷调查表,了解他们的种植方式、施肥情况以及对水土流失的认识。

数据分析:收集了农田水土流失的相关数据,包括土壤侵蚀率、农田面积和产量等数据。

3. 调查结果经过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3.1 水土流失情况普遍存在根据我们的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发现水土流失在国内乡村地区普遍存在,且程度有所不同。

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田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坡地种植和施肥不当所导致的。

而平原地带的农田水土流失情况相对较轻,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3.2 种植方式是主要问题所在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农民在种植方式上存在较大的问题。

部分农民依然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未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在农作物的轮作和休耕方面也存在不足,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侵蚀加剧。

3.3 缺乏环境保护意识调查发现,农民普遍缺乏对水土流失问题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他们对水土流失的知识和防治方法了解不多,也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这导致了他们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强,无法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的发生。

4. 对策与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针对水土流失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4.1 加强教育宣传应加强对农民的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示范农田等方式,向农民传授合理的种植方式和水土保持知识。

4.2 推广科学种植方式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的种植方式,如合理施肥、轮作休耕和水土保持措施等,以减少农田水土流失的发生。

4.3 建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农田水土流失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田水土保持工作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鼓励他们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水土保持与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土保持与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土保持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持和改良土壤肥力、促进土壤水分利用、改善土壤环境等综合性技术体系。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水土保持工作至关重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水土保持工作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报告旨在对水土保持的现状和可行性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土保持现状分析1、水土资源严重受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土地被过度开发,造成了水土资源严重受损。

水土流失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土地沙漠化和土地贫瘠化现象普遍存在。

水土资源的破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水土保持措施缺乏虽然我国对水土保持工作有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但实际落实情况仍然不够理想。

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大量的土壤流失问题,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相对较弱,导致水土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同时,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也对水土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

三、可行性分析1、政府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加大对水土保持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水土保持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

2、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水土保持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降低农业对水土资源的破坏。

应加大对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培养农民的绿色生产意识,推动农业生产向生态化、循环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3、加强土地整治和恢复土地整治和恢复是解决水土保持问题的关键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应制定土地整治和恢复的具体方案,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土地进行修复和改造,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

四、水土保持方案基于以上分析和可行性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水土保持方案:1、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长效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

2、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

水土流失现状

水土流失现状

水土流失现状概述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力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表层的水分和土壤被迅速流失的现象。

这种现象会给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当前,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水土流失的现状、成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水土流失现状水土流失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严重危害了地表水资源和土地的可持续开发。

以下是水土流失的一些常见现状: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逐渐退化,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导致土地的质量下降。

这使得土地不再适合农业生产,并最终导致荒漠化的发生。

泥沙淤积因为水土流失,泥沙会被带到河流和湖泊中,导致水体被淤积。

随着时间的推移,淤积物会导致水深变浅,影响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也会影响水源的供应。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会破坏植被覆盖,导致生态系统的恶化。

植被的减少会加速水土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这对于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影响。

水资源丧失水土流失导致水源的流失和水体污染。

水资源的短缺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在干旱地区。

成因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降雨、风力、地质构造等,并且这些因素在某些地区特别突出。

例如,地质构造不稳定的地区容易发生山体滑坡,降雨过程中暴雨和洪水易导致土壤的冲刷和侵蚀。

人类活动因素人类活动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的土地开垦、过度放牧、疏伐森林和不合理的农业耕作等活动都会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保水能力,从而导致水土流失。

解决方法解决水土流失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和人为因素,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植被恢复植被的恢复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暴露,进而减少水土流失。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在土地规划和利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土壤保育的因素,合理划定农田、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区域,并确保合理的轮作制度和耕作方式,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

水土流失调查报告水土流失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水土流失是指由于水流、风力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表层的流失现象。

它不仅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解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原因,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在此报告中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二、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某县的农田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信息。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对不同地块的土壤质量、坡度、植被覆盖情况等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同时,我们还与当地农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水土流失的认识和应对措施。

问卷调查则针对农民的种植习惯、农业技术和土壤保护意识等进行了调查。

最后,我们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

三、调查结果1. 土壤侵蚀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该县农田土壤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侵蚀现象。

其中,沟壑侵蚀和水流侵蚀是最为严重的两种类型。

由于地势起伏和降雨量较大,沟壑侵蚀在该县的山区地区尤为突出。

而水流侵蚀则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带,由于缺乏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农田的土壤被大量冲刷走,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2. 农民种植习惯调查发现,部分农民存在不合理的种植习惯,这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部分农民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结构松散,容易发生流失。

另一方面,农民普遍存在连作连种的问题,未能合理轮作和休耕,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质量逐渐恶化。

3. 土壤保护意识调查显示,农民对土壤保护意识的认识存在差异。

一些农民对水土流失的危害有一定的了解,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防治,如修建沟渠、植树造林等。

然而,仍有一部分农民对土壤保护意识较弱,缺乏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导致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

四、问题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自然因素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形地貌的特点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得该县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社会实践报告水土流失

社会实践报告水土流失

一、前言水土流失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仅威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也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社会实践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探讨水土流失的现状、成因及治理措施,以期为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水土流失现状1. 区域分布我国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珠江中上游、辽河流域等地区。

其中,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1/3以上。

2. 流失程度我国水土流失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

据统计,我国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

3. 经济损失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水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估算,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

三、水土流失成因1. 自然因素(1)地质构造: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石易风化,为水土流失提供了物质基础。

(2)气候因素:干旱、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加剧了水土流失。

(3)地形地貌:陡坡、沟壑等地形地貌不利于水土保持。

2. 人为因素(1)过度开发:过度开垦、采矿、筑路等活动破坏了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

(2)不合理利用: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如陡坡耕种、过度放牧等,导致土地退化。

(3)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工地、道路拓宽等工程建设破坏了原有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

四、水土流失治理措施1. 工程措施(1)梯田建设:在坡耕地修建梯田,减少坡面径流,降低水土流失。

(2)水保林建设:在坡面种植水保林,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

(3)植被恢复:恢复被破坏的植被,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

2. 生物措施(1)退耕还林还草:将陡坡耕地、沙化土地等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

(2)生态移民:将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居民迁移至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

水土流失现状

水土流失现状

水土流失现状水土流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土壤表层被剥蚀和流失的现象。

近年来,水土流失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这不仅对环境和生态产生负面影响,也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一问题。

首先,水土流失的现状在世界各地都存在。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显示,全球土地表面的30%受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影响,其中绝大多数发生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

这些地区往往容易发生干旱、洪涝和风暴等自然灾害,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和速度。

同时,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放牧、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以及森林砍伐等行为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水土流失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由于土壤被剥蚀和流失,其肥力和保水能力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无法种植。

同时,被剥蚀的土壤以及随之带走的养分和农药等化学物质会污染河流和地下水,对水资源造成威胁。

此外,土壤流失还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许多植物和动物失去生存的栖息地。

然而,水土流失问题并非不可解决。

为了应对水土流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往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我们可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有机农业和保护性耕作等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合理轮作、退耕还林还草和绿色防护等措施,可以减轻农业对土壤的压力,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的产量。

第二,加强土壤保护和恢复。

通过定期测量和监测土壤质量,采取合适的保育措施,如植树造林、种植地被植物等,可以有效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

此外,需要加强对土壤侵蚀的研究,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土壤保护技术。

第三,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政府应加大对水土流失问题的关注,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来规范人类活动,减少对土壤的破坏。

同时,加强对土地利用和开发的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土地资源的使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第四,加强教育和宣传。

提高公众对水土流失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从而改变人们对土地和资源的利用方式。

中国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分析

中国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分析

中国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分析摘要:近几十年来, 洪涝不断, 旱灾无常,这些与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息息相关。

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基本条件和基础资源, 水土流失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中国人地矛盾突出, 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土地系统, 但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中国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容易形成荒漠化现象,我国是遭受荒漠化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荒漠化类型多,而且分布面积广。

荒漠化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农、林、牧业生产,威胁着城乡人民生活。

可见,水土流失若不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及不妥善治理将给人们的人身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不仅仅阻碍国家经济建设, 而且也不利于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全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关键词:水土流失;荒漠化;现状;危害;解决措施1. 引言目前,全国约37%的国土面积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 这些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生产生活条件差,严重的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制约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发自然资源的活动更加频繁。

由于各类生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未能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肆意开山炸石, 任意弃渣, 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难点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要充分认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2. 水土流失的概述水土流失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给出的定义是:在水力、重、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土地表层侵蚀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水土流失在国外叫土壤侵蚀,美国土壤保持学会关于土壤侵蚀的解释是:“水、风、冰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表面的磨损。

水土流失情况调查报告

水土流失情况调查报告

水土流失情况调查报告为了解当前水土流失情况及其对环境、农田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水土流失情况的调查。

本报告旨在准确描述调查过程、结果和相关问题,并提出建议以减轻水土流失对农业和环境的不良影响。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1. 调查目的:了解当前水土流失情况,分析其对农田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2. 调查方法:采用田间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 水土流失现状: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田块进行观察和测量,发现水土流失情况普遍较为严重。

主要表现为坡耕地的坡降、刀耕地的坡面侵蚀以及农田中的沟壑侵蚀。

流失的土壤和营养物质使得农田产量下降,同时还给水库、河流和湖泊带来沉积物质。

2. 水土流失影响:水土流失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

首先,水土流失导致农田土壤质量下降,使得植物养分无法充分吸收,农作物产量减少。

其次,流失的土壤和沉积物质会阻塞水体通道,影响水资源的调配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水土流失还会导致水质恶化,增加水污染风险。

3. 水土保持现状与问题分析:虽然在某些地区进行了水土保持工程,但是仍存在些许问题。

首先,一些农民缺乏水土保持意识和技术,没有形成合理的耕作措施。

其次,一些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存在不足和瑕疵,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此外,水土保持经费的投入也不足以满足需要。

三、建议与措施1.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通过农业部门、农民合作社等渠道,宣传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的意识和技术水平,鼓励他们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水土保持措施。

2. 完善水土保持工程规划与实施:加强与水利部门的合作,规范水土保持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和效果。

3. 加大水土保持经费投入:提高政府对水土保持的投入力度,增加经费用于水土保持项目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推行可持续农业发展:鼓励农民采用合理耕作方式,如旋耕、梯田种植等,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地球水土流失现状分析报告

地球水土流失现状分析报告

地球水土流失现状分析报告当今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地球的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全面了解地球水土流失的现状,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水土流失的定义与概念1. 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指的是水或风侵蚀导致土壤表层的丧失和迁移的过程。

这一现象酿成了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下降、水资源浪费以及环境破坏等问题。

2. 水土流失的成因: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包括降雨、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农业实践)、自然因素(如地震和山体滑坡)等。

二、水土流失的影响与后果1. 农业产量下降: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农田产量减少,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

2. 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了河流淤积、湖泊富营养化、水源污染等问题,危害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3. 社会经济损失:由于水土流失的影响,国家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治理,同时农民和农田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全球水土流失的现状1. 地理分布:全球范围内,水土流失问题普遍存在,其中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地区处于最严重的状态。

2. 影响范围:水土流失的影响范围广泛,不仅是农田和耕地,还包括草原、森林和城市等地区。

3. 防治措施: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多种方法来防治水土流失,包括植树造林、修建沟渠、改善农业实践等。

四、建议与展望1.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水土流失问题,建立有效的防治机制。

2. 提高意识与教育:人们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广泛的教育宣传,加深人们对水土流失问题的认识。

3. 推动可持续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实现经济的绿色、循环发展。

综上所述,地球的水土流失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应对这一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合作、提高意识与教育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才能保护好地球上宝贵的水土资源。

重庆市水土保持研究进展与展望

重庆市水土保持研究进展与展望

重庆市水土保持研究进展与展望重庆,这座位于中国西南部的直辖市,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土保持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重庆市在水土保持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研究进展(一)水土流失现状与成因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对重庆市的水土流失现状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重庆地形复杂,山地、丘陵面积广大,加之降雨充沛且集中,使得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工程建设等也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二)水土保持技术与措施研究1、工程措施在山区修建梯田、鱼鳞坑、谷坊等,有效地拦截雨水和泥沙,减少坡面径流。

同时,开展河道整治和水库建设,增强蓄水保土能力。

2、生物措施大规模植树造林、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和草种,如马尾松、柏木、杉木等,以及狗牙根、黑麦草等草本植物,不仅能够保持水土,还能改善生态环境。

3、农业措施推广等高耕作、间作套种、少耕免耕等农业技术,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三)监测与评估体系的建立建立了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手段,对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进行准确评估。

(四)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水土保持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了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

明确了生产建设单位的水土保持责任,建立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

二、存在的问题(一)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仍然艰巨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善,尤其是一些生态脆弱区域和贫困山区。

(二)水土保持技术创新不足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方面相对滞后,部分传统的水土保持措施效果有待提高。

(三)资金投入有限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目前投入仍显不足,制约了治理工作的大规模开展。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

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刘家峡库区是中国甘肃省白银市的重要水利工程,主要是为当地农田灌溉和水电发电提供水源。

由于多年的人为破坏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刘家峡库区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体河床侵蚀:由于河岸的植被被破坏,水流的冲击力增大,导致河床的侵蚀加剧。

长时间的河床侵蚀会导致水位下降,进而影响地下水资源的补给,给田地灌溉和居民用水带来困扰。

2.土壤侵蚀:刘家峡库区的山地面积较大,地势陡峭,土壤薄弱易于被风蚀和水蚀。

农民的过度耕作和乱砍滥伐导致地表植被减少,土壤的保持力下降,造成了严重的土壤侵蚀现象。

土壤的流失不仅影响农田的肥力,还会导致水库的淤积。

土壤流失也会导致水库水质变差,对水资源的利用造成影响。

3.泥石流威胁:刘家峡库区是地处青藏高原的山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水土流失导致了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加剧了泥石流的威胁。

泥石流灾害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还会对水库的安全造成影响。

针对刘家峡库区水土流失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植被保护:加大对河岸植被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对于牢固固定河岸的树木的保护。

通过加强植被保护,减少了水流的冲击力,从而减缓了河床侵蚀的速度。

2.推动生态恢复:开展生态恢复工程,采取植树造林、草本植被恢复等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的发生。

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推动农民合理抚育山地,减少过度耕作和乱砍滥伐的现象。

3.加强泥石流防治:加强对泥石流形成条件的治理,采取预警系统建设、深挖排洪渠等措施,及时清理堆积物,减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要做好灾害风险评估,提前做好防灾准备,减少泥石流对库区的影响。

4.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加强农业的科学管理,采用现代农机具进行耕作,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损失。

推广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如退耕还林还草等,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水土流失分析报告

水土流失分析报告

水土流失分析报告1. 引言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导致水和土壤的持续丧失和剥夺的现象。

它对农田耕作、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报告将对水土流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2. 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水文因素水文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降水的量和强度直接影响土壤的侵蚀,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

气候变化和极端降水事件的增加,使得水土流失更加严重。

2.2 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例如,大规模的森林开垦、农田过度耕作和过度放牧等活动,都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水土流失。

2.3 土地开发和建设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例如,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都会破坏土壤结构,加剧水土流失现象。

2.4 不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管理措施也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例如,不合理的施肥、过量的农药使用和不合理的灌溉方式都会导致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3. 水土流失的影响水土流失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以下是水土流失可能引发的影响:3.1 农田失去耕作能力水土流失导致土壤丧失,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使农田无法正常耕作,进而影响农业生产。

3.2 土壤侵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会破坏土壤的层次结构,导致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3.3 水资源的减少水土流失会导致水质恶化和水资源的减少。

土壤流失会带走土地上的养分、农药等污染物质,进而污染水源。

同时,水土流失还会导致水库、河流和湖泊的淤积,减少可利用的水资源。

4. 解决方案针对水土流失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有效的解决方案:4.1 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减少不合理的森林开垦、农田过度耕作和过度放牧等活动,从根本上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及分析(实验报告)

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及分析(实验报告)

(XXX学校)实验报告课程:土地保护学实验项目:九盘沟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及分析指导教师: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学号:姓名:成绩:一、实验目的1、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有关土壤水力侵蚀与土地保护的相关理论知识;2、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1、调查九盘沟水土流失的现状;2、分析引起九盘沟水土流失的原因;3、提出九盘沟水土保持工作的相应措施。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一)九盘沟概况九盘沟位于我国湖北省鄂西地区的恩施州,恩施州地处鄂、渝、湘三省交汇处,地形复杂,森林覆盖率达70%左右。

而九盘沟位于恩施市的龙凤坝,远离市中心,人烟相对较少,为聚局分布,在山脚有土坎梯田。

九盘沟地势相对较高,地形起伏大,山体坡度陡峭;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降水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良好,有大量乔木生长;土壤为黄棕土,由易风化易碎的泥质页岩的成土母质形成的幼年土。

(二)九盘沟水土流失的现状九盘沟地区土壤水力侵蚀面积较大,而且强度较高,成因复杂,危害严重,导致很多当地居民面临搬迁问题。

土壤水力侵蚀形式主要为雨后所造成的溅蚀、面蚀、沟蚀、山洪侵蚀。

(三)九盘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I气候因素。

九盘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高达1000~2000mm,而且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多大暴雨,降雨强度大是影响溅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II地形因素。

该地区,地形起伏大,坡度较大,是影响降雨在坡面汇集流动过程中能量转化最多的因素。

III土壤因素。

该地区的岩石多为疏松易碎的泥质页岩,易风化,其成土母质形成的多为幼年土,易遭到水力侵蚀导致水土流失。

IV植被因素。

该地区由于地形影响,高大树木比较罕见,多的是低矮的灌木,和少量乔木生长,在遇到大暴雨或是山洪爆发时,水土流失还是在所难免。

2.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加剧了土壤水力侵蚀,如乱砍乱伐导致植被减少;陡坡开荒不仅破坏了地面植被,又松翻了土地,加剧了土壤水力侵蚀;还有耕作制度和施肥的不合理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的抗蚀性。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案例分析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案例分析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案例分析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治水先治山,治山先治人”的谚语。

这句话说明了水土流失对于土地保持和水资源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现象日益普遍化。

为了保护土地和水资源,水土流失防治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案例分析。

一、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现状1.1 水土流失现象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种地表流失土壤和水分的过程,造成肥力和土壤结构的严重损失。

研究表明,全国约有38%的土地面临水土流失的风险,其中严重和中度水土流失面积占了总土地面积的21%。

1.2 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首先,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系统破坏,植被被破坏,水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生物多样性严重减少。

其次,水土流失使得土壤质量严重下降,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发展。

最后,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发生土壤侵蚀和地质灾害,严重影响农村发展和民生。

1.3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发展随着对环境的认识不断提高,人们对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目前,水土流失防治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

主要包括:(1)植被恢复和固沙技术;(2)人工控制技术;(3)耕作措施技术;(4)土地治理技术;(5)生态旅游开发等。

二、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2.1 防护林工程防护林工程是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

通过建立森林防护带,可以有效减缓水流速度,增加重新利用的水,抑制风沙侵蚀,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保存肥力的作用。

防护林工程适用于山区、丘陵区和沙地等地,为当地经济和生态建设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云南昆明市,石林防护林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石林风景区内,栽种有大片的毛竹、板栗等树种,树林在菌藻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

经过多年的加强维护,防护林的覆盖率不断提高,森林环境明显改善,生态保护效益明显增加。

2.2 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水土流失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

水土流失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

水土流失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本次社会实践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原因,分析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以及探讨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通过调研,我们旨在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意见。

一、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水土流失实践调研,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搜集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力求全面、客观地了解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并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二、调研结果1. 实地走访我们首先到达了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进行实地走访。

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一些农田因为长期的农业耕种和缺乏地力恢复措施,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裸露岩石暴露,甚至无法耕种。

农民们对于土壤保护和水土流失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缺乏有效的水土保护意识。

2. 问卷调查我们在一些农村地区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了解农民们对水土流失问题的了解和关注程度,以及他们对于农业生产中水土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

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对于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程度并不清楚,对于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保护措施和意识。

3. 专家访谈我们还和一些水土流失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水土流失问题的看法和对于解决问题的建议。

通过专家访谈,我们得知水土流失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大规模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恶劣的气候和地形因素等。

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保护工作。

三、调研分析1. 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水土流失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经营导致了土壤的肥力下降和逐渐流失,同时,恶劣的天气和地形条件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另外,农民对于土壤保护和水土流失问题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保护措施和意识,也是加剧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原因。

2. 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途径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既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引导,也需要农民自身的积极参与和意识提升。

岩溶区(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现状与成因分析

岩溶区(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现状与成因分析

岩溶区(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现状与成因分析[摘要]桂林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分布区,在实现了造林灭荒和绿化达标后,石山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针对桂林水土流失特点、现状及成因、主要人为因素及治理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关键词]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分析桂林0引言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

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

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

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它可导致水库淤积,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水泛滥成灾。

1桂林市水土流失现状桂林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分布区,土地总面积276.23万hm2,林业用地面积187.72hm2,石山总面积30.04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8.97%,占林业用地的16%。

按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土地类型划分,石山面积中属林业用地(可造林)石山面积7.89万hm2,非林业用地(不可造林)石山面积22.15万hm2,分别占石山总面积的26.3%、73.7%。

2000年底,全州、灌阳、灵川、临桂、阳朔、平乐、永福、雁山八个县(区)纳入广西石漠化生态治理一期工程建设规划,根据《广西石漠化生态治理一期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技术方案》的有关技术要求,对规划区铁路、公路两边及农村居民点四周能见第一面坡石山绿化状况进行了调查规划,并完成了一期工程规划设计。

规划区石山总面积14.3万hm2,其中,已达标面积2.1万hm2,未达标需治理面积12.2万hm2,占规划面积的85.3%。

2水土流失成因分析2.1自然因素2.1.1气候条件的影响桂林属亚热带气候,日照长,热量多;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一般为1400~1800mm,最多的超过3000mm,最少的也在1000mm以上,而且雨量集中,多在5~9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流失现状分析研究
摘要: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而水土流失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山区和平原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水土流失现象,文章对山区和平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让人们意识到水土流失的严重性,从而加以预防。

关键词: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土壤流失;山区;平原;危害;淤积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204-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耕地面积的减少将给子孙带来极大隐患。

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危害山区,还危害平原地区,给山区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也严重威胁着江河下游地区的安全。

1 水土流失对山区的危害
在坡耕地进行耕作时,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跑水、跑土、跑肥,即所谓“三跑田”。

坡地农田的产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的水分状况。

这种情况不仅在干旱的黄土地区是这样,即使在雨量充沛的地区,如长江流域和华南等地,坡地也易发生干旱,主要原因是坡地保水力差,而使水分大量流失。

就土壤养分看,在多雨地区如南方的山区稻田,即使尚未形成土壤流失,但由于渗透水分的淋洗,就足以使土壤酸化,华南地亚热带和热带分布的ph值降低的砖红壤多属于此类情况。

根据在海
南岛的测定,在未受侵蚀或侵蚀轻微的耕作层,其ph为6~6.5;而遭受侵蚀的耕作层,其ph值一般为5左右,土壤的ph值降低,也就是恶化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严重的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

另外,在坡耕地上,随着水分和土壤的流失,表土层的养分也随之流失。

由于坡耕地养分大量流失,使地力大大减退,是流失的坡耕地上农作物产量年年降低的主要原因。

尤其在开垦陡坡耕地时,其减产的速度更为惊人,如在河南省内乡县的调查,在垦种陡坡后的第一年原粮亩产100公斤,当年即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第二年亩产为75~80公斤;第三年亩产只有50公斤。

如果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山区坡耕地往往可耕种4~5年即需要落荒,不仅减低产量,而且彻底破坏了土地的生产力。

沟浊对土地的破坏更是显而易见的。

尤其在黄土地区被沟浊破坏的土地更为惊人,在黄河中游不少地区,沟壑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40%~60%或更多。

东北辽河流域沟壑面积也占总土地面积的6%~13%。

水土流失的危害对山区农业的影响,除了侵蚀作用外,还表现在其冲击作用。

黄土地区的淤积将使土壤板结龟裂,阻碍土壤的渗水性和通气性,影响作物生长。

而在土石山区和石质山区淤积鑫为砂砾,“水冲压沙”严重地破坏着土地。

如我省集安县1979年连续降雨170mm,让农田受到严重损失。

山区的泥石流对当地的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南方有些省市在发生洪灾时,多数耕地面积地被毁,房屋倒
塌,给人民带来严重的损失。

所以说水土流失对山区的危害是很严重的,也是多方面的。

2 水土流失对平原地区的危害
水土流失不仅危害山区,而且也给平原地区带来极大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结果,使大量的泥沙淤积池塘水库,减少了工程效益,缩短了工程寿命。

黄河干流上有七个大型水库,水库流程量愈来愈重,其中临潼、青铜峡、新桥、风翔等四个水库已淤积四分之三。

我省辽源市平岗乡身安水库建成于1970年,库容为59万立方米,十年间淤积泥沙44万立方米,现已变成沙库而报废。

据统计,我省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296座,塘坝4821座,总库容为213亿立方米。

据水文测验资料和典型调查推算,由于水土流失的影响,全省各类水库、塘坝每年泥沙淤积量约4000立方米。

每立方米库容造价如按0.1元计算,则每年大约损失人民币400万元。

大量的泥沙流入河川,导致河床抬高,从而引起河道淤浅和加宽,这是发生特大水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的黄河河床抬高10cm。

辽宁省柳河流域每年输入下游泥沙1000万t,河床每年抬高10cm 以上。

我省松花江,近些年来由于上游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日趋发展,下游的淤积也比较严重,河床也在逐年抬高。

特别是哈尔滨段,江中的沙滩不断出现,并继续淤高连片,不仅使河道发生不利的演变,而且严重影响桥梁安全以及防洪、供水和航运。

如滨州线换桥附近,淤积的沙滩长3400米,淤积量达490万立方米,每年平均淤积6.4万立方米,原计划八孔桥洞通航,现只剩下两孔通航。

滨北线铁桥,沙洲长3800米,平均每年淤积8.6万立方米,通航孔因淤积而封闭,现在只能在非通航孔中通航。

此外,哈尔滨市供水感到困难,因排沙每年需投近千万元。

60年代千吨轮可直接达黑河镇,航程约1500公里,现在航运线缩短为580公里,1979年吨位下降为600t。

华北平原上有些河流已成为“地上河”,这是由于泥沙的淤积而使河床抬高的结果,缩小了原来的行洪断面,一遇到洪水河道不能及时排泄,势必造成决口泛滥成灾。

黄河、淮河等河流过去每年决口就是这个原因。

河流泛滥成灾,大片庄稼被冲毁,良好的农田被水冲沙压,人畜也遭受很大伤亡,人民和国家的财产遭受很大的损失。

另一方面大量的泥沙随水流入河川,增加了河水的含沙量。

我国的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高的河流,一般情况下河水含沙量为30
公斤每立方米,汛期高达70公斤每立方米,历史上最大的含沙量是575公斤每立方米。

松花江的含沙量也在增加,根据桦甸红石水文站观测,1966年降水量为890mm,年输沙量为133万t,1975年降水量为831mm,年降雨量比1966年少,但年输沙量却为277万t,比1966年增加72%。

如果用含沙量很高的河水灌溉农田,会使渠道很快被泥沙淤积,降低渠道的输水能力,为了清淤就必须花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同时,用含沙量很高的河水灌溉会造成土壤板结,恶化土壤的理化性质。

由上所述,水土流失对平原地区来讲,淤寒水库、渠道、抬高
河床,恶化河川水文、造成洪水灾害和次生盐碛化等,其根源在山区。

这也说明,防止山区各种形式的水土流失是根治我国水旱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项措施。

作者简介:钟振波(1968-),男,汉族,吉林通榆人,就职于吉林省通榆县向海乡水利工作站,研究方向: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