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历史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1. 引言1.1 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乡土资源是学生身边最为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之一,能够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乡土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增强他们的地方文化认同感。
同时,通过乡土资源的引入,历史课堂不再只是枯燥的书本知识,而是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相结合,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和具有实践性。
此外,乡土资源的运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因此,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1.2 乡土资源概述乡土资源是指地域特色显著、与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资源。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乡土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当地的历史文物、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
乡土资源是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要的素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乡土资源的特点包括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代表性和丰富性。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加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乡土资源还可以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增强他们的亲身体验和情感投入。
乡土资源也是培养学生地方文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让他们更加热爱和珍惜自己的家乡,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通过有效地引入乡土资源,可以让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并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正文2.1 乡土资源如何引入历史课堂乡土资源如何引入历史课堂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乡土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家乡。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地方,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乡土历史是指地方社会的历史,它是中小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教学中有效渗透乡土历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关注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提高历史素养。
下面是一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
案例一:乡土历史参观活动在乡土历史参观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历史文化遗址或者历史文物。
在学校附近的古村落进行参观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古村落的历史沿革、风貌特色和人文底蕴。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乡土历史专家或者当地老人作为导游,给学生讲解相关历史知识,并进行互动交流。
通过参观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乡土历史,增强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
案例二:乡土历史研究课题在历史课堂上布置乡土历史研究课题,让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整理,深入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乡土历史。
让学生选择一个古老的建筑、传统工艺或者历史事件作为研究课题,通过调查和整理资料,给出一个专题报告或者展示。
这样的乡土历史研究,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的调研和分析能力。
案例三:乡土历史故事讲解在历史课堂上加入乡土历史故事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教师可以讲解一些有代表性的乡土历史故事,如民族英雄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等。
教师可以从故事中抽丝剥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和内在含义。
通过讲解乡土历史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和思考能力。
案例四:乡土历史文化展览学校可以组织乡土历史文化展览,让学生参与展览的准备和策划工作。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乡土历史文化元素,进行收集和整理,制作展板、图片或者模型等。
展览期间,学生可以通过讲解和交流,向其他同学和家长介绍展品,同时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乡土历史文化展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乡土资源是指每个地方所独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各种传统文化。
乡土资源丰富多样,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
通过充分挖掘和运用乡土资源,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并且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本文将从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有效运用的方式以及具体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乡土资源是学生身边最真实的历史资料,是他们所生长的环境和文化。
通过乡土资源的有效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在讲解某个历史事件时,可以引导学生去考察当地的古迹、古文物或是一些传统习俗等,从而使历史变得更加具体、更有生活感。
2.增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乡土资源的运用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差异很大,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使历史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贴近教学的实际情况。
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地方特色,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乡土资源是每个地方独有的,通过对乡土资源的挖掘和运用,可以培养学生对本地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1.调查实地考察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的博物馆、古迹、文化遗产等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氛围,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影响,增强他们对历史的实际感知。
2.开展讲座和专题研究老师可以邀请当地的历史文化专家或者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来开展讲座,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研究活动。
通过专家的讲解和学生的研究,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拓展他们的历史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历史文化素养。
3.利用乡土资源进行课外拓展在学校课程之外,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进行一些与历史相关的体验活动,比如实地体验传统手工艺、参与当地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乡土资源是指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资源。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乡土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提升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下面将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开展实地考察等方面,详细阐述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课堂教学设计1. 深入挖掘乡土资源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乡土资源,比如文物、古迹、传统工艺等,以便让学生对历史有更直观、真实的感知。
可以选择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人物、独特的历史文化等作为课题,通过教学实例、多媒体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乡土资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 融入当地乡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可融入当地的乡土文化元素,使学生更贴近历史。
可以通过古代建筑群、民俗习惯、民间艺术等,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可以开展学生的实地观摩、参与体验,使他们亲身感受历史文化,增强对历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打造互动式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小故事演绎、历史文物展览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增强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资源选择1. 图片、视频资料可以收集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展示乡土历史文化和风貌变迁。
这些视觉化的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教师可以将这些资料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看和分析图片、视频,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2. 文物、实物展览可以利用当地的文物、实物资源,开展展览活动。
教师可以联系博物馆、文化馆等机构,借用一些与历史相关的文物或实物,搭建专题展览。
学生可以在展览中了解到真实的历史物证,通过参观与互动,加深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3. 历史文化街区一些历史文化街区通常保存着丰富的历史建筑和传统文化,可以作为历史教学的场所。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乡土历史是指与一个地方、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直接相关的历史,是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环境、文化和传统的认知和理解。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乡土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并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关注。
以下是几个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
1. 家乡古迹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去家乡的古迹进行考察,亲身体验历史文化。
带领学生参观家乡的古城墙、古建筑、古街道等,向学生介绍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了解他们对家乡历史的理解和传承。
2. 家乡民俗活动:邀请当地传统文化艺术团体到学校进行表演,如舞狮、舞龙、传统音乐演奏等。
通过观看和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家乡的传统习俗和历史渊源,感受到乡土历史的活力与多样性。
3. 家乡历史人物研究:选取一位与家乡历史有关的重要人物,让学生深入研究他的生平事迹和对家乡的贡献。
学生可以在图书馆、档案馆等地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或个人报告。
通过研究和报告,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历史人物的重要性和影响。
4. 家乡文物展览:组织学生在学校或社区中举办家乡文物展览,让学生将家中的历史文物带到展览中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分享家族的历史故事和文物背后的故事,了解家乡历史的片段和变迁。
通过展览还可以促进学生与家庭的交流和合作。
5. 家乡历史故事分享:邀请学生或家长来分享家乡的历史故事,讲述家乡的传说、神话、英雄故事等。
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家乡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同时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认同。
通过以上案例的实施,可以有效渗透乡土历史,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增强对家乡的认同和自豪感。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研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
这些案例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乡土历史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乡土历史教学是指以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为载体,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的一种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乡土历史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本文将以我国某乡村学校为例,介绍一次乡土历史教学实践案例。
二、案例背景某乡村学校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学生主要来自周边村庄。
学校周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古村落、古建筑、传统工艺等。
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该校的乡土历史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学生对此类知识的了解甚少。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学校决定开展一次乡土历史教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乡土历史资料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1. 教师对乡土历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包括古村落、古建筑、传统工艺、民间故事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实施阶段1. 民间故事搜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家乡的民间故事。
例如,讲述家乡的历史名人、英雄事迹、民间传说等。
2. 古村落探访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负责探访一个古村落。
在探访过程中,学生要了解古村落的建筑风格、历史变迁、民俗风情等,并记录下来。
3. 传统工艺学习教师邀请当地传统工艺传承人,为学生讲解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
学生可以亲手体验传统工艺的制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 民俗活动体验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当地民俗活动,如庙会、民间艺术表演等。
通过亲身参与,让学生感受家乡的民俗风情。
(三)总结阶段1. 学生分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 学生撰写心得体会,表达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多样化。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了访谈、查阅资料、实地探访、亲手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乡土历史的魅力。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乡土资源是指中国农村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乡土资源的有效运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历史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运用呢?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乡土资源可以作为历史教学的生动教材。
乡土资源是历史教学的生动化教材,通过展示当地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名人故事等,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在教授古代农业技术的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到农村地区实地考察,了解古代农耕技术的发展历程,掌握农业生产的知识。
在教授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时,可以邀请当地的老人来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发展。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更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乡土资源可以作为历史教学的实践载体。
乡土资源是历史教学的实践载体,通过开展一些与乡土资源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教授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在教授某一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民风民俗,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生活的多姿多彩。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历史知识更加全面深入,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
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
嘿呀,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那用处可老大了!比如说,咱可以用家乡的古老建筑来举例呀!就像咱村里那座几百年的老祠堂,那就是活生生的历史见证啊。
每次讲到古代建筑风格的时候,把这个老祠堂抬出来,学生们马上就能直观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啦!这不比干巴巴地讲理论有意思多啦!“哎呀,你们想想,这老祠堂经历了多少风雨啊,它是不是特别了不起!”
还可以讲讲家乡的传统习俗呢!比如过年时候的那些特别的仪式和活动。
“你们说,每年咱们热热闹闹地过春节,这一代代传下来的习俗,不就是历史在延续吗!”这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历史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再说说家乡的那些传说故事呀,简直就是趣味十足的历史素材!像村子口那棵大树下流传的神奇故事。
“同学们呀,难道你们不想知道那故事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吗?”通过这些故事,能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反正啊,乡土历史资源就是一座宝库,咱可得好好利用,让历史课堂变得超级有趣、超级吸引人!。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一、教学背景乡土历史是初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乡土历史,可以增强学生的地域意识、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感。
传统的乡土历史教学注重对地方史迹和名人故事的介绍,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层面,缺乏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考证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乡土历史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案例分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选取当地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结合历史资料和实地考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实现对乡土历史的有效渗透。
以下是一个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1. 选取乡土历史主题选择当地的一段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为乡土历史教学的主题。
比如:苏州的“吴文忠公之悲剧”,即以苏州人文化名胜区吴文忠公祠为中心点,介绍吴文忠公的生平和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2.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吴文忠公的相关资料,包括历史文献、史书或相关研究成果等。
组织学生进行对吴文忠公祠实地考察,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并录制视频或拍摄照片。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实地考察的照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吴文忠公和其祠堂的好奇心,并了解苏州的乡土历史和文化底蕴。
(2)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吴文忠公的生平、功绩和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介绍吴文忠公祠和苏州的园林文化,引发学生对苏州乡土历史的进一步兴趣。
(3)深入研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并以课堂报告的形式分享研究成果。
(4)展示成果:学生以各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比如撰写论文、制作PPT,并邀请家长或其他班级参观展览,增强学生对乡土历史的认知和传播能力。
4. 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展示成果的质量以及对乡土历史的理解和反思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乡土历史的学习和研究。
三、教学效果通过以上案例中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对乡土历史进行深入了解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地域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技巧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技巧一、利用乡土历史进行导入在农村中学,乡土历史通常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同时它也是地方文化的精髓,它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因此将乡土历史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的兴趣。
同时它还能够对课本知识进行补充,进而使学生了解更多更全面的历史。
比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当地和三国有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或者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历史学习中。
二、通过多媒体导入在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工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和形象,进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导入,增强导入的趣味性。
比如在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由于学生并没有经历过长征,因此很难理解长征的意义和价值,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一些长征的视频和图片,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这样就能够达到良好的导入效果。
三、创设情境进行导入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同样适用,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深入到历史事件中,感受历史的魅力和价值。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同时还要保证所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符。
比如在学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时的视频资料,通过真实的场景和感人的画面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这样就能够达到良好的导入效果。
四、故事导入法初中生年龄相对较小,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他们的学习仍然比较关注趣味性、情节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在讲解《三国鼎立》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如“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草船借箭”等。
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乡土资源是指乡村地区所特有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乡情风俗、民间艺术、乡土文化等。
乡土资源具有丰富多样、深厚底蕴的特点,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地方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应用乡土资源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是一些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1. 创设有乡土特色的教学环境。
在教室环境布置中,可以融入乡土资源的元素,如悬挂乡村风景照片、民间艺术品,摆放乡村特色小物件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
2. 借助乡村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到乡村地区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乡村自然景观、村庄建筑、农田农作物等,了解乡土资源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可以展开一些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如乡村民居的变迁、农田耕作技术的发展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乡土资源的生动与魅力。
3. 运用乡土资源进行主题化的课堂教学。
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入乡土资源,让学生通过乡土资源的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选取乡村风格的诗词、民间故事等,让学生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乡村地区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乡土资源的地理特点和优势。
4.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手工制作活动。
通过手工制作乡土资源的相关物品,如编织竹筐、制作剪纸、绘制民间图案等,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感受乡土资源的创造力和艺术魅力。
通过手工制作展示作品,可以增强学生对乡土资源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5. 组织学生参与乡土文化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乡村的传统节日庆典、民间艺术表演,参与乡村文化体验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乡村的欢乐和文化魅力。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增强对乡土资源的情感认同。
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创设乡土特色的教学环境、借助乡村实地考察、运用乡土资源进行主题化的课堂教学、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手工制作活动以及组织学生参与乡土文化活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摘要】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通过挖掘乡土资源的历史价值,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传承。
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历史考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探索历史背景和过程。
通过乡土资源展示历史发展,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通过对乡土资源的有效运用,可以使历史教学更具体化和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水平。
乡土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使历史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关键词】关键词:乡土资源、历史课堂、初中教学、历史教育、挖掘历史价值、历史考察、历史发展展示、学生历史意识。
1. 引言1.1 乡土资源在历史课堂中的地位乡土资源在历史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乡土资源包括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等各种元素,是历史教学的有力支撑。
通过乡土资源的运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增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乡土资源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增强他们的地方文化认同感。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乡土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与乡土资源的亲密接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进一步拓展对历史知识的认识。
乡土资源在历史课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们是历史教学的有力助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文化修养。
1.2 乡土资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乡土资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乡土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遗产,通过挖掘和利用乡土资源,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历史的风貌和发展轨迹。
乡土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事件的情境和背景。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案例一:利用家乡文物和名胜地在乡土历史教学中,可以利用家乡的文物和名胜地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乡土历史。
在江苏省无锡市,有着悠久历史的灵山文化。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灵山文物馆,讲解其中的历史文化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无锡市的名胜古迹,如太湖、鼋头渚等,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亲身感受家乡的乡土历史。
案例二:利用家乡民间传统和风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传统和风俗,可以通过这些传统和风俗来渗透乡土历史的教学。
在四川省成都市,有着丰富多彩的川剧文化。
教师可以邀请专业川剧演员来学校进行川剧表演,让学生感受川剧的独特魅力,并讲解川剧的发展历史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传统的乡土活动,如端午节龙舟比赛、农田里的麦秆人制作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了解家乡的传统民俗。
案例三:利用家乡历史人物和故事每个地方都有着众多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利用这些故事来渗透乡土历史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湖南省长沙市,有着伟大的人民英雄毛泽东。
教师可以讲述毛泽东的成长经历和革命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毛泽东同志的伟大思想和他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
可以通过利用家乡历史人物和故事,如岳飞、文天祥等,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这些伟大人物的乡土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这些案例都是通过利用家乡的特色资源和历史文化,来渗透乡土历史的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乡土历史。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乡土意识。
这样的教学方法也能增强学生的家乡归属感和文化自信心。
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乡土资源是指各地区所特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其中包括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理环境、自然景观等。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地方意识和归属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那么,乡土资源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呢?一、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丰富的教学素材。
教师可以邀请当地的文化专家或者长辈来学校为学生讲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古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当地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和采访,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力。
二、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进行实地教学当地的自然资源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操作机会。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森林、湖泊、田野等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植物、动物的观察和研究,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田野中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和技术;在湖泊中进行水质测试和水生生物观察,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通过实地教学,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三、开展乡村游学活动乡村游学是一种特色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田野,走进鲜活的乡村生活中,真正感受和体验乡村的风土人情。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乡村进行游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农业生产、乡村建设、村庄文化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民生活、传统手工艺等,帮助学生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乡村游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乡村资源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乡村发展的热情和兴趣。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乡土资源指的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族文化等资源。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乡土资源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历史,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下面我将就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论述。
乡土资源可以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通过实地考察和参观,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历史风貌,亲眼见到历史遗迹和文物,使之形象化、具体化。
在学习古代建筑时,可以带领学生们去参观周口店大禹庙、嵩阳书院等当地的历史建筑,让学生们亲历亲眼目睹古代建筑的魅力和雄伟。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不仅能够直接感受到历史的氛围和底蕴,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乡土资源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历史课上,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历史故事、人物、事件等作为教学素材,来讲述历史课程。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们更加亲近历史,还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在学习明代历史时,可以选取当地明代名人、历史事件等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们通过研究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深入了解明代社会的繁荣和变迁。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可以对历史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研究。
乡土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而这些文化特色正是乡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的认知和理解。
在学习民俗文化时,可以组织学生展示当地的传统美食、民间舞蹈等,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既能够加深对乡土文化的了解,也能够培养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乡土资源可以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开展乡土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可以不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当地历史文化的调研和保护工作,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参与,了解历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对乡土资源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乡土史资源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前往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加 直观地了解乡土史资源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收集、整理和分享乡土史资源的相关 信息,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或事件中的角色,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 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三:邀请历史专家进校园进行讲座交流
总结词
邀请历史专家进校园进行讲座交流,可 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更专 业的历史知识,同时也可以促进校园与 社会的互动与合作。
VS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邀请当地的历史文化专家或学者 到校园中进行讲座交流,为学生带来更深 入的历史知识和研究动态。例如,在讲到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时,可以邀请当地 的历史学者为学生讲解当地的思想解放运 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让学生更全面地了 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
04
乡土史资源在高中历 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案例
案例一:利用家乡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课堂拓展
总结词
通过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选择与家乡相关的历史文化主题进行拓展。例如,在讲到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时,可以引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古代建筑等元素,让学生通过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更深入地理解古 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乡土史资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 兴趣和参与度。
乡土史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提高历史认识 水平。
乡土史资源可以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 容,使教材更加生动、具体、形象。
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
运用乡土历史资源,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乡土历史资源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学生们的生活、文化紧密相连,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提升历史教学的高效性。
一、优化教学环境,实现地方文化与历史的有机结合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当地文化和地方历史,发挥学校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优势,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文物古迹、文化景观、历史文献等资源,设计相关的历史教学活动和考察活动。
学生可以参观当地博物馆、纪念馆、文化街区等,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体验历史文化风情和人文精神。
二、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历史意识和就业能力历史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包括讲座、考察、文献阅读、文化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活动中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可以在活动中设置历史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研究、探究解决方案,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判断能力。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方法信息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利用电子白板、网络、多媒体等手段,可以使历史教学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入。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等工具,设计互动性强、生动有趣的ppt,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看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方法。
同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外教育内容,开展历史研究,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理解能力。
四、注重个性化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历史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注重个性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和素质,灵活掌握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主观认识和价值判断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乡土历史资源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掘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提升历史教育的高效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广泛渗透乡土历史,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深入挖掘乡土历史资源,结合历史课程内容,可以让学生对历史有更直观的感受,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
案例一:乡土历史教学融入课程中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所教历史内容,选取与乡土历史有关的案例进行教学。
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可以选取当地的古迹和文物进行讲解,使学生们亲身感受到历史的存在和厚重感。
某地古代遗址的发现和考古挖掘工作,该地的一些重要文物等,可以作为学生了解当地乡土历史的实例,让学生们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价值。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的真实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亲身感受乡土历史。
在学习古代历史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去当地的博物馆、古迹等地方参观,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通过实地考察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还可以让学生爱上历史,了解并保护当地的乡土历史文化。
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乡土历史相关的学习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了解。
在学习民族史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当地民族文化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耍中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民族文化。
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和体验乡土历史文化,激发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历史学科的不断完善,历史课堂教学也逐渐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注重培养乡土历史意识。
有效渗透乡土历史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将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为例,分享一些有效渗透乡土历史的案例。
一、通过布置乡土调查稿件培养学生的乡土历史意识在开始每一项新的历史教学任务之前,我会布置让学生调查乡土历史的稿件,要求他们挖掘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介绍本地名人或发生在此区域内的历史事件。
学生们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化等的研究,进一步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域的历史文化底蕴,培养了乡土历史意识。
例如,在我教授“南北朝”时,我向学生布置了一篇乡土调查稿件,让他们调查当地王莽父子的历史事迹。
一个学生利用寒假时间到本地图书馆查阅了大量书籍,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展示出一个精美的PPT,讲述王莽父子历史事迹。
整个班级在听过他的展示后,对本地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以地方文化为起点展开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对乡土历史的热爱在教学中,我经常以地方文化为起点,在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展开历史教学。
例如,在讲授中秋节的历史时,我会先介绍中秋节在我们当地的习俗,如吃月饼、赏月、猜灯谜等。
接下来,我将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阐述中秋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增强了学生对中秋节的感情和认识。
三、用历史事件和古迹进行教学,留下生动的乡土历史记忆在历史教学中,我经常将教学内容与当地古迹和历史事件联系起来,让学生走进历史,亲身感受历史给我所在地带来的影响。
例如,在讲解盐城“三度大水”时,我带领全班同学去现场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洪水的破坏力以及当地人民的救灾精神;在讲述“清明上河图”时,我将国宝级的绘画作品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幅画所蕴含的当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情境。
这种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涵,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本地乃至我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说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乡土资源是指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乡土资源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文化、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以下是几方面的论述。
一、通过乡土资源了解历史文化
以广东佛山市三水区的神岭为例,这里的历史文化渊源悠久,有许多传统建筑、宗教文化遗产,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感受到神岭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发展。
二、乡土资源的地理教育价值
掌握地理知识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乡土资源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关于地理的实地体验。
以福建龙岩市永定区的土楼为例,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土楼的建筑特色、物理结构、文化内涵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通过自我动手建造土楼,从中获得实际的实践经验。
三、乡土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乡土文化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参观苏州园林与杭州西湖等名胜古迹,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并通过制作文化手工艺品等方式,体验学习乡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还能通过实践动手制作,增强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综上所述,乡土资源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乡土资源不仅丰富了历史教学的外延,而且还能够让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加深入、理性认识更加具体,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有机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年来在从事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常为学生对本学科不感兴趣,教学成绩不理想而痛苦。
在教育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传统的历史教学,以历史知识的传授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只能被动记忆,教学过程过于知识化、专业化,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成绩也不可能理想,更不用说能力的培养了。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现状呢?在历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我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感兴趣。
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大河的支流,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材料。
而且,乡土历史与祖国历史相融合、相连接,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有助于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
一、乡土历史资源是中学历史课本有益的补充,是生动的直观教材
多年来的历史教学,普遍反映出了一个现象,就是大多数的中学生对于历史学科并不怎么重视。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课本的历史距离现代比较遥远,学习之后并没有多大用处,因而感觉上历史课会觉得枯燥乏味。
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喜欢历史课程,可以在教学某一历史课时,结合当地的历史情况,穿插一些本地的相关历史,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整个历史学科的兴趣。
当学生对于历史学科慢慢的有了感情之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也就随之提升,也提高了课堂的学习以及教学效率。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
”有感于学校周边的丰富历史的文化资源,我在教学当中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穿插一些有关家乡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历史沿革等,从而以一种家乡历史文化情怀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历史的兴趣,丰富其自身的历史知识。
如讲授秦朝的建立时,我不仅向学生交代了秦朝建立的背景、时间以及过程,更强调了我市市名的由来。
又如,讲到秦朝的暴政时,除课文中的事例,我又着重强调了孟姜女哭长城,因为我市不仅有长城的源头——山海关,还有姜女庙以及秦皇求仙入海处,并且不少学生都去过,所以,学生们的兴致很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相关的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再如,在讲到国民党新军阀进行中原大战,张学良入关支持蒋介石时,我告诉学生张学良是从我市九门口入关,还曾经住在老乡家。
通过这样的介绍,提高了学生对家乡历史地位的认识。
在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时,我补充了:1.抗战时期,日本加紧对我国的经济掠夺,我们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所以成为日本掠夺的重点区,日军前后共在本地开凿六个井口,剥削本地居民为其挖煤。
我指导学生分组调查了几个井口,采访当地老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协作能力。
2.解放战争时期,董存瑞所在部队取得隆化战斗的胜利后,又在我们这里组织争夺上庄坨据点的战斗。
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几百名战士长眠于这块热土,为了记住为我们带来和平的英烈,当地政府修建了几处烈士陵园,我们学校院内就有一处,可以让学生去参观,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以乡土历史资源为中心内容的活动课,是学生实践和创新的场所
作为一座具有丰富历史资源的文化名城,秦皇岛丰富的人文景观,为实施乡土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与资源。
依据我校“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校本课程计划,我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利用“春游”“秋游”“野炊”等集体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和名人故居。
学生对这些是不陌生的,但是对这些相关的历史知识头脑当中却缺乏应有的完整性,甚至是有一些模糊不清或者错误的印象。
因而,为学生组织的相应参观或者是专题讲座对于丰富学生头脑当中对其的印象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不仅可以破除他们头脑中对当地的名胜古迹或者历史文物的错误认识,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增加其知识,拓宽其眼界。
另一方面,定期举办“家乡历史大家谈”活动,分组设计“家乡历史名胜一日游”旅游计划。
这不仅推动了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也使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知识得到了交流、提高。
地方的历史具有多种多样的特点,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随着历史地理的变迁、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其内容也随之越来越丰富多彩。
因而,其教育教学的形式也随之灵活多样。
学生在学习自己家乡的地方历史时,不仅感到熟悉,也感觉到新鲜和陌生。
熟悉的是在这里生长了很久,陌生的是却对自己家乡的历史还有这么多的不懂,因而在新鲜、好奇的驱动下,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比如,在参观了长城和孟姜女庙后,有的学生就在日记当中留下了体验活动的体会:这些文物古迹向我们展示的是一部丰实的秦朝历史画卷,是一部生动的教材。
通过参观我对秦朝有了“全”“新”的认识,秦朝之所以短命是秦朝暴政的必然结果。
三、乡土资源的科学运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历史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对社会发展史、革命传统以及爱国主义的教育。
家乡历史上的感人事迹,以及名人名事,为教育学生的革命主义情怀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其中所折射出的民族精神以及科学精神都是我们当今每一名学生应该所熟知以及学习的。
学生登上山海关长城,真正领悟“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概;朗诵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感受家乡海天相接的壮观。
与此同时,也减轻降低了学生因为升学考试而带来的心理负担以及压力,为营造一片寓教于乐的氛围提供了可能性。
学生在这种氛围当中学习,不仅享受了学习的乐趣,也从中获得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由于受到历史课程当中乡土历史教学的重大影响,以至于秦皇岛以及周边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等都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
课外活动是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与参观、指导相结合,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外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总结反思的整个活动过程,这对训练学生的创新才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家乡历史大家谈”活动中,学生已就“文物保护”“环境治理”“旅游资源开发”等社会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和共同探究,使学生们感受到历史与我们息息相关,历史与我们近在咫尺,学生们增长了知识和见识,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也明显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