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答案详解)
高考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理)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高考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1.如图,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底面,,,点在侧棱上,。
(I)证明:是侧棱的中点;求二面角的大小。
2.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D、E分别为AA1、B1C的中点,DE⊥平面BCC1(Ⅰ)证明:AB=AC (Ⅱ)设二面角A-BACBA1B1C1DED-C为60°,求B1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的大小3.如图,平面,,,,分别为的中点.(I)证明:平面;(II)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4.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点E在棱PB上.(Ⅰ)求证:平面;(Ⅱ)当且E为PB的中点时,求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的大小.5.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平面,,.以的中点为球心、为直径的球面交于点.(1)求证:平面⊥平面;(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6.如图,正方形所在平面与平面四边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是等腰直角三角形,(I)求证:;(II)设线段、的中点分别为、,求证:∥(III)求二面角的大小。
7.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SD⊥平面ABCD,SD =AD=a,点E是SD上的点,且DE=a(0<≦1). (Ⅰ)求证:对任意的(0、1),都有AC⊥BE:(Ⅱ)若二面角C-AE-D的大小为600C,求的值。
8.如图3,在正三棱柱中,AB=4, ,点D是BC的中点,点E 在AC上,且DEE.(Ⅰ)证明:平面平面; (Ⅱ)求直线AD 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9.如图,正方形所在平面与平面四边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是等腰直角三角形,(I)求证:;(II)设线段、的中点分别为、,求证:∥(III)求二面角的大小。
2023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附答案解析
所以 z1=0,
,故可取
, ,,
于是 < , >
,
设所成锐二面角为θ,所以 sinθ
,
所以平面 PAD 和平面 PBE 所成锐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
第3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
∴CF CC1 AA1 , ∵∠BAC=90°,
∴CD
,
在 Rt△FCD 中,tan∠FDC 맨
,
故直线 DF 与平面 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2.如图所示,四棱锥 P﹣ABCD 的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1 的菱形,∠BCD=60°,E 是 CD 的中点,PA⊥底面 ABCD,PA=2. (1)证明:平面 PBE⊥平面 PAB; (2)求平面 PAD 和平面 PBE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正弦值.
【解答】(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 BD,由 ABCD 是菱形且∠BCD=60°, 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 ∵E 是 CD 的中点, ∴BE⊥CD,又 AB∥CD, ∴AB⊥BE,∴BE⊥平面 PAB, 又 BE⊂平面 PBE, ∴平面 PBE⊥平面 PAB. (2)解:在平面 ABCD 内,过点 A 作 AB 的垂线,如图所示,以 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
【解答】(1)证明:连接 DG、FG, 由直三棱柱的性质知,BB1∥CC1,且 BB1=CC1, ∵B1E=2EB,C1F=2FC, ∴EB∥FC,且 EB=FC, ∴四边形 BCFE 为平行四边形, ∴EF∥BC,EF=BC, ∵BD=2DA,CG=2GA, ∴GD∥BC,且 GD BC, ∴EF∥GD,且 GD EF, ∴四边形 DEFG 为梯形,即 D、E、F、G 四点共面, ∴点 G 在平面 EFD 内. (2)解:由直三棱柱的性质知,CC1⊥平面 ABC, ∵F 为 CC1 上一点, ∴点 F 在平面 ABC 上的投影为点 C, 连接 CD,则∠FDC 即为直线 DF 与平面 ABC 所成角. ∵点 D 在棱 AB 上,且 BD=2DA, ∴AD AB , ∵C1F=2FC,
(完整版)高考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理)
故AD=AF。又AD⊥AF,所以四边形ADEF为正方形。
因为BC⊥AF,BC⊥AD,AF∩AD=A,故BC⊥平面DEF,因此平面BCD⊥平面DEF。
连接AE、DF,设AE∩DF=H,则EH⊥DF,EH⊥平面BCD。
连接CH,则∠ECH为 与平面BCD所成的角。
因ADEF为正方形,AD= ,故EH=1,又EC= =2,
(II)设线段 、 的中点分别为 、 ,
求证: ∥
(III)求二面角 的大小。
10.如题(18)图,在五面体 中, ∥ , , ,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 平面 , .求:
(Ⅰ)直线 到平面 的距离;
(Ⅱ)二面角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11.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Ⅱ)设平面BCD的法向量 则
又 =(-1,1,0),
=(-1,0,c),故
令x=1,则y=1,z= , =(1,1, ).
又平面 的法向量 =(0,1,0)
由二面角 为60°知, =60°,
故 °,求得
于是 ,
,
°
所以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30°
3、(Ⅰ)证明:连接 ,在 中, 分别是 的中点,所以 ,又 ,所以 ,又 平面ACD,DC 平面ACD,所以 平面ACD
(1)证明:PA⊥BD;
(2)设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12(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等腰梯形,AB CD,AC BD,垂足为H,
PH是四棱锥的高,E为AD中点
(1)证明:PE BC
(2)若 APB= ADB=60°,求直线PA与平面PEH所成角的正弦值
2024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测试卷及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间中,两不重合的平面若有公共点,则这些点一定在一条直线上B.空间中,三角形、四边形都一定是平面图形C.空间中,正方体、长方体、四面体都是四棱柱D.用一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所形成的多面体叫棱台答案A解析空间四边形不是平面图形,故B错;四面体不是四棱柱,故C错;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所形成的多面体才叫棱台,故D错;根据公理2可知A正确,故选A.2.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α∩β=n,m⊂α,m∥β⇒m∥nB.α⊥β,α∩β=m,m⊥n⇒n⊥βC.m⊥n,m⊂α,n⊂β⇒α⊥βD.m∥α,n⊂α⇒m∥n答案A解析对于A,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A选项正确;对于B,当α⊥β,α∩β=m时,若n⊥m,n⊂α,则n⊥β,但题目中无条件n⊂α,故B不一定成立;对于C,若m⊥n,m ⊂α,n⊂β,则α与β相交或平行,故C错误;对于D,若m∥α,n⊂α,则m与n平行或异面,则D错误,故选A.3.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D是CC1的中点,F是A1B的中点,且DF→=αAB→+βAC→,则()A.α=12,β=-1B.α=-12,β=1C .α=1,β=-12D .α=-1,β=12答案A解析根据向量加法的多边形法则以及已知可得,DF →=DC →+CB →+BF →=12C 1C →+CB →+12BA →1=12A 1A →+AB →-AC →+12BA →+12AA →1=12AB →-AC →,∴α=12,β=-1,故选A.4.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1,2,0),AD →=(2,1,0),CC →1=(0,1,5),则对角线AC 1的边长为()A .42B .43C .52D .12答案C解析因为AC →1=AA →1+A 1B 1→+B 1C 1→=CC →1+AB →+AD →=(0,1,5)+(1,2,0)+(2,1,0)=(3,4,5),所以|AC →1|=32+42+52=52,故选C.5.(2019·凉山诊断)如图,在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AB 1,BC 1的中点,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EF ⊥BB 1B .EF ⊥平面BCC 1B 1C .EF ∥平面D 1BC D .EF ∥平面ACC 1A 1答案D解析连接B 1C 交BC 1于F ,由于四边形BCC 1B 1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故F 是B 1C 的中点.因为E 是AB 1的中点,所以EF 是△B 1AC 的中位线,故EF ∥AC ,所以EF ∥平面ACC 1A 1.故选D.6.(2019·湖北黄冈中学、华师附中等八校联考)《九章算术》中“开立圆术”曰:“置积尺数,以十六乘之,九而一,所得开立方除之,即立圆径”.“开立圆术”相当于给出了已知球的体积V ,求球的直径d 的公式d =13169V ⎛⎫⎪⎝⎭.若球的半径为r =1,根据“开立圆术”的方法计算该球的体积为()A.43πB.916C.94D.92答案D 解析根据公式d =13169V ⎛⎫⎪⎝⎭得,2=13169V ⎛⎫ ⎪⎝⎭,解得V =92.故选D.7.已知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球O 与该正方体的各个面相切,则平面ACB 1截此球所得的截面的面积为()A.8π3B.5π3C.4π3D.2π3答案D 解析因为球与各面相切,所以直径为2,且AC ,AB 1,CB 1的中点在所求的切面圆上,所以所求截面为此三点构成的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的外接圆,由正弦定理知,R =63,所以截面的面积S =2π3,故选D.8.已知向量n =(2,0,1)为平面α的法向量,点A (-1,2,1)在α内,则P (1,2,-2)到α的距离为()A.55B.5C .25D.510答案A解析∵PA →=(-2,0,3),∴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为d =|PA ,→·n ||n |=|-4+3|5=55.∴P (1,2,-2)到α的距离为55.故选A.9.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P 在A 1C 上运动(包括端点),则BP 与AD 1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A.π4,π3 B.π4,π2C.π6,π2 D.π6,π3答案D解析以点D 为原点,DA ,DC ,DD 1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棱长为1,设点P 坐标为(x ,1-x ,x )(0≤x ≤1),则BP →=(x -1,-x ,x ),BC 1→=(-1,0,1),设BP →,BC 1→的夹角为α,所以cos α=BP ,→·BC 1→|BP →||BC 1→|=1(x -1)2+2x 2×2=x =13时,cos α取得最大值32,α=π6.当x =1时,cos α取得最小值12,α=π3.因为BC 1∥AD 1.故选D.10.(2019·淄博期中)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CA =CB =4,AB =27,CC 1=25,E ,F 分别为AC ,CC 1的中点,则直线EF 与平面AA 1B 1B 所成的角是()A .30°B .45°C .60°D .90°答案A 解析连接AC 1,则EF ∥AC 1,直线EF 与平面AA 1B 1B 所成的角,就是直线EF 与平面AA 1B 1B 所成的角,AC 1与平面AA 1B 1B 所成的角;作C 1D ⊥A 1B 1于D ,连接AD ,因为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CA =CB =4,所以底面是等腰三角形,则C 1D ⊥平面AA 1B 1B ,可知∠C 1AD 就是直线EF 与平面AA 1B 1B 所成的角,CA =CB =4,AB =27,CC 1=25,可得C 1D =42-(7)2=3,AD =(7)2+(25)2=33,所以tan ∠C 1AD =C 1D AD =33,所以∠C 1AD =30°.故选A.11.(2019·陕西汉中中学月考)点A ,B ,C ,D ,E 是半径为5的球面上五点,A ,B ,C ,D 四点组成边长为42的正方形,则四棱锥E -ABCD 体积的最大值为()A.2563B .256 C.643D .64答案A解析正方形ABCD 对角线长为(42)2+(42)2=8.则球心到正方形中心的距离d =52-42=3.则E 到正方形ABCD 的最大距离为h =d +5=8.则V E -ABCD =13×42×42×8=2563.故选A.12.(2019·四省联考诊断)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为边长为2的菱形,∠B =60°,点E ,F 分别在边BC ,AB 上运动(不含端点),且EF ∥AC ,沿EF 把平面BEF 折起,使平面BEF ⊥底面ECDAF ,当五棱锥B -ECDAF 的体积最大时,EF 的长为()A .1 B.263C.3D.2答案B解析由EF ∥AC 可知△BEF 为等边三角形,设EF =x ,等边△BEF 的高为32x ,面积为34x 2,所以五边形ECDAF 的面积为2×34×22-34x 2=23-34x 2,故五棱锥的体积为13×23-34x 2×32x =x -18x 3(0<x <2).令f ′(x )=x -18x 3′=1-38x 2=0,解得x =263,且当0<x <263时,f (x )单调递增,当263x <2时,f (x )单调递减,故在x =263时取得极大值也即最大值.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设m ,n 为空间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空间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m ∥α,m ∥β,则α∥β;②若m ⊥α,m ∥β,则α⊥β;③若m ∥α,m ∥n ,则n ∥α;④若m ⊥α,α∥β,则m ⊥β.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答案②④解析对于①,若m ∥α,m ∥β,则α与β可能相交,故①错误;对于②,若m ⊥α,m ∥β,根据线面垂直和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以及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α⊥β,故②正确;对于③,若m ∥α,m ∥n ,则n 可能在α内,故③错误,对于④,若m ⊥α,α∥β,则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以及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得到m ⊥β,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②④.14.如图,在三棱柱A 1B 1C 1-ABC 中,已知D ,E ,F 分别为AB ,AC ,AA 1的中点,设三棱锥A -FED 的体积为V 1,三棱柱A 1B 1C 1-ABC 的体积为V 2,则V 1∶V 2的值为________.答案124解析设三棱柱的高为h ,∵F 是AA 1的中点,则三棱锥F -ADE 的高为h2,∵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S △ADE =14S △ABC ,∵V 1=13S △ADE ·h2,V 2=S △ABC ·h ,∴V 1V 2=16S △ADE ·h S △ABC ·h =124.15.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六个顶点都在半径为1的半球面上,AB =AC ,侧面BCC 1B 1是半球底面圆的内接正方形,则侧面ABB 1A 1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2解析由题意知,球心在正方形的中心上,球的半径为1,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2.∵三棱柱ABC —A 1B 1C 1为直三棱柱,∴平面ABC ⊥平面BCC 1B 1,∴BC 为截面圆的直径,∴∠BAC =90°.∵AB =AC ,∴AB =1,∴侧面ABB 1A 1的面积为2×1=2.16.(2019·陕西四校联考)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直角三角形,侧棱长等于底面三角形的斜边长,若其外接球的体积为32π3,则该三棱柱体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答案42解析设三棱柱底面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a,b,则棱柱的高h=a2+b2,设外接球的半径为r,则43πr3=32π3,解得r=2,∵上、下底面三角形斜边的中点连线的中点是该三棱柱的外接球的球心,∴2h=2r=4.∴h =22,∴a2+b2=h2=8≥2ab,∴ab≤4.当且仅当a=b=2时“=”成立.∴三棱柱的体积V=Sh=12abh=2ab≤4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0分)17.(10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AC与BD交于点O,PC⊥底面ABCD,点E为侧棱PB的中点.求证:(1)PD∥平面ACE;(2)平面PAC⊥平面PBD.证明(1)连接OE.因为O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所以O为BD的中点.因为E为PB的中点,所以PD∥OE.又因为OE⊂平面ACE,PD⊄平面ACE,所以PD∥平面ACE.(2)在四棱锥P-ABCD中,因为PC ⊥底面ABCD ,BD ⊂底面ABCD ,所以BD ⊥PC .因为O 为正方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所以BD ⊥AC .又PC ,AC ⊂平面PAC ,PC ∩AC =C ,所以BD ⊥平面PAC .因为BD ⊂平面PBD ,所以平面PAC ⊥平面PBD .18.(12分)(2019·广州执信中学测试)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AB ∥DC ,△P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 =2AD =8,AB =2DC =45.(1)设M 是PC 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 ⊥平面PAD ;(2)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1)证明在△ABD 中,由于AD =4,BD =8,AB =45,所以AD 2+BD 2=AB 2.故AD ⊥BD .又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BD ⊂平面ABCD ,所以BD ⊥平面PAD ,又BD ⊂平面MBD ,故平面MBD ⊥平面PAD .(2)解如图,过P 作PO ⊥AD 交AD 于O ,由于平面PAD ⊥平面ABCD ,所以PO ⊥平面ABCD .因此PO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又△PAD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因此PO =32×4=2 3.在四边形ABCD 中,AB ∥DC ,AB =2DC ,所以四边形ABCD 是梯形,在Rt △ADB 中,斜边AB 边上的高为4×845=855,此即为梯形ABCD 的高,所以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S =25+452×855=24.故V P -ABCD =13×24×23=16 3.19.(12分)(2019·化州模拟)如图所示,在四棱锥E -ABCD 中,ED ⊥平面ABCD ,AB ∥CD ,AB ⊥AD ,AB =AD =12CD =2.(1)求证:BC ⊥BE ;(2)当几何体ABCE 的体积等于43时,求四棱锥E -ABCD 的侧面积.(1)证明连接BD ,取CD 的中点F ,连接BF ,则直角梯形ABCD 中,BF ⊥CD ,BF =CF=DF ,∴∠CBD =90°,即BC ⊥BD .∵DE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BC ⊥DE ,又BD ∩DE =D ,∴BC ⊥平面BDE .由BE ⊂平面BDE 得,BC ⊥BE .(2)解∵V ABCE =V E -ABC =13×DE ×S △ABC=13×DE ×12×AB ×AD =23DE =43,∴DE =2,∴EA =DE 2+AD 2=22,BE =DE 2+BD 2=23,又AB =2,∴BE 2=AB 2+AE 2,∴AB ⊥AE ,∴四棱锥E -ABCD 的侧面积为12×DE ×AD +12×AE ×AB +12×BC ×BE +12×DE ×CD =6+22+2 6.20.(12分)(2019·青岛调研)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B =π,AD =2,E ,F 为线段AB 的三等分点,G ,H 为线段DC 的三等分点.将长方形ABCD 卷成以AD 为母线的圆柱W 的半个侧面,AB ,CD 分别为圆柱W 上、下底面的直径.(1)证明:平面ADHF ⊥平面BCHF ;(2)求二面角A -BH -D 的余弦值.(1)证明因为H 在下底面圆周上,且CD 为下底面半圆的直径,所以DH ⊥CH ,又因为DH ⊥FH ,且CH ∩FH =H ,所以DH ⊥平面BCHF .又因为DH ⊂平面ADHF ,所以平面ADHF ⊥平面BCHF .(2)解以H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HD ,HC ,HF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下底面半径为r ,由题意得πr =π,所以r =1,CD =2.因为G ,H 为DC 的三等分点,所以∠HDC =30°,所以在Rt △DHC 中,HD =3,HC =1,所以A (3,0,2),B (0,1,2),D (3,0,0),设平面ABH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因为n ·HA →=(x ,y ,z )·(3,0,2)=0,n ·HB →=(x ,y ,z )·(0,1,2)=0,+2z =0,2z =0,所以平面ABH 的法向量n =(-2,-23,3).设平面BHD 的法向量m =(x ,y ,z ).因为m ·HD →=(x ,y ,z )·(3,0,0)=0,m ·HB →=(x ,y ,z )·(0,1,2)=0,=0,+2z=0,所以平面BHD的法向量m=(0,-2,1),由图形可知,二面角A—BH—D的平面角为锐角,设为θ,所以二面角A-BH-D的余弦值为cosθ=|m·n||m||n|=28519.21.(12分)(2019·成都七中诊断)如图,在多面体ABCDE中,AC和BD交于一点,除EC以外的其余各棱长均为2.(1)作平面CDE与平面ABE的交线l,并写出作法及理由;(2)求证:平面BDE⊥平面ACE;(3)若多面体的体积为2,求直线DE与平面BCE所成角的正弦值.(1)解过点E作AB(或CD)的平行线,即为所求直线l.∵AC和BD交于一点,∴A,B,C,D四点共面.又∵四边形ABCD边长均相等,∴四边形ABCD为菱形,从而AB∥DC.又AB⊄平面CDE,且CD⊂平面CDE,∴AB∥平面CDE.∵AB⊂平面ABE,且平面ABE∩平面CDE=l,∴AB∥l.(2)证明取AE的中点O,连接OB,OD.∵AB=BE,DA=DE,∴OB⊥AE,OD⊥AE.又OB∩OD=O,∴AE⊥平面OBD,∵BD⊂平面OBD,故AE⊥BD.又四边形ABCD为菱形,∴AC⊥BD.又AE∩AC=A,∴BD⊥平面ACE.又BD⊂平面BDE,∴平面BDE ⊥平面ACE .(3)解由V E -ABCD =2V E -ABD =2V D -ABE =2,即V D -ABE =1.设三棱锥D -ABE 的高为h ,h =1,解得h = 3.又∵DO= 3.∴DO ⊥平面ABE .以点O 为坐标原点,OB ,OE ,O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1,0),B (3,0,0),D (0,0,3),E (0,1,0).∴BC →=AD →=(0,1,3),BE →=(-3,1,0).设平面BC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3z =0,-y =0得,平面BC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3,-1).又DE →=(0,1,-3),于是cos 〈DE →,n 〉=235·2=155.故直线DE 与平面BC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55.22.(12分)如图,△ABC 的外接圆⊙O 的半径为5,CD ⊥⊙O 所在的平面,BE ∥CD ,CD =4,BC=2,且BE =1,tan ∠AEB =2 5.(1)求证:平面ADC⊥平面BCDE;(2)试问线段DE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直线AM与平面A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7若存在,确定点M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证明∵CD⊥平面ABC,BE∥CD,∴BE⊥平面ABC,∴BE⊥AB.∵BE=1,tan∠AEB=25,∴AE=21,从而AB=AE2-BE2=2 5.∵⊙O的半径为5,∴AB是直径,∴AC⊥BC,又∵CD⊥平面ABC,BC⊂平面ABC,∴CD⊥BC,故BC⊥平面ACD.∵BC⊂平面BCDE,∴平面ADC⊥平面BCDE.(2)解方法一假设点M存在,过点M作MN⊥CD于N,连接AN,作MF⊥CB于F,连接AF.∵平面ADC⊥平面BCDE,平面ADC∩平面BCDE=DC,MN⊂平面BCDE,∴MN⊥平面ACD,∴∠MAN为MA与平面ACD所成的角.设MN=x,计算易得,DN=32x,MF=4-32x,故AM=AF2+MF2=AC2+CF2+MF2=sin∠MAN=MNAM==2 7,解得x=-83(舍去),x=43,故MN=23CB,从而满足条件的点M存在,且DM=23DE.方法二以点C为坐标原点,CA,CB,CD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4,0,0),B (0,2,0),D (0,0,4),E (0,2,1),C (0,0,0),则DE →=(0,2,-3).易知平面ACD 的法向量为BC →=(0,-2,0),假设M 点存在,设M (a ,b ,c ),则DM →=(a ,b ,c -4),再设DM →=λDE →,λ∈(0,1],=0,=2λ,-4=-3λ=0,=2λ,=4-3λ,即M (0,2λ,4-3λ),从而AM →=(-4,2λ,4-3λ).设直线AM 与平面ACD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AM →,BC →〉|=|2λ×(-2)|216+4λ2+(4-3λ)2=27,解得λ=-43或λ=23,其中λ=-43应舍去,而λ=23∈(0,1],故满足条件的点M 存在,且点M ,43,。
(完整)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解析.doc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解析( 理)1.( 2009 全国卷Ⅰ)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 ABCD 为矩形, SD底面ABCD,AD2 ,DCo SD 2 ,点 M 在侧棱 SC 上,∠ABM=60。
(I )证明:M是侧棱SC的中点;求二面角 S AM B 的大小。
2.( 2009 全国卷Ⅱ)如图,直三棱柱DE ⊥平面 BCC 1(Ⅰ)证明: AB=AC 的角的大小ABC-A 1B1C1中, AB ⊥ AC,D 、E 分别为 AA 1、 B1C 的中点,(Ⅱ)设二面角A-BD-C 为 60°,求 B 1C 与平面 BCD 所成A 1 C1B1D EACB3. ( 2009浙江卷)如图,DC平面ABC,EB / / DC,AC BC EB 2DC 2 ,ACB 120o, P,Q 分别为 AE , AB 的中点.(I)证明: PQ / / 平面ACD;(II)求AD与平面 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4.( 2009 北京卷)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D 底面 ABCD ,点E在棱PB上.(Ⅰ)求证:平面AEC 平面 PDB ;(Ⅱ)当 PD2AB 且E为PB的中点时,求 AE 与平面 PDB 所成的角的大小.5.( 2009 江西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 ABCD 是矩形, PA平面ABCD,PA AD 4 , AB 2 .以 BD 的中点 O 为球心、 BD 为直径的球面交PD 于点 M .(1)求证:平面ABM⊥平面PCD;(2)求直线PC与平面ABM所成的角;(3)求点O到平面ABM的距离.PMA DOBC6(. 2009 四川卷)如图,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与平面四边形ABEF所在平面互相垂直,△ 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E , FA FE , AEF 45 (I)求证: EF 平面 BCE ;( II )设线段 CD 、 AE 的中点分别为 P 、 M ,求证: PM ∥平面BCE ( III )求二面角 F BD A 的大小。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A.1B.2C.3D.4【答案】B【解析】几何体为一个三棱柱,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6,8;三棱柱高为12.得到的最大球为直角三角形的内切球,其半径为,选B.【考点】三视图2.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是等腰梯形,俯视图中的曲线是两个同心的半圆组成的半圆环,侧视图是直角梯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B.C.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知:,,∴.【考点】三视图.3.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从该几何体的实心外接球中挖去该几何体,则剩余几何体的表面积是(注:包括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A.133B.100C.66D.166【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底面半径为3,搞为8的圆柱.其外接球时半径为5的球.则剩余几何体的表面积是球的表面积与该圆柱表面积的和,即.故选D.【考点】多面体及与其外接球的关系及几何体表面积计算问题.4.(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五面体,其中内接于圆,是圆的直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且平面.(1)证明:;(2)若,,且二面角所成角的正切值是,试求该几何体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8.【解析】(1)将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再转化为证明(由直径可证)与(由平面可证);(2)考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求两个法向量的夹角来确定二面角所成角的正切值,并确定的长,进而可求得几何体的体积.试题解析:(1)证明:是圆的直径,,又平面,又平面,且,平面又平面,(2)设,以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如图所示则,,,由(Ⅰ)可得,平面,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设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条件得,,即不妨令,则,,.又二面角所成角的正切值是,,得该几何体的体积是【考点】1、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二面角;3、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方法点睛】用空间向量处理某些立体几何问题时,除要有应用空间向量的意识外,关键是根据空间图形的特点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若坐标系选取不当,计算量就会增大.总之树立用数解形的观念,即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常考虑以特殊点为坐标原点(如中点、正方体的顶点),特殊直线(如有两两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来建立.5.如图,在多面体中,为菱形,,平面,平面,为的中点,若平面.(1)求证:平面;(2)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1)证明线面垂直,只要证明这条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即可,取中点,连接,可证,先证,即可证明,即可证明结论成立;(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与平面的法向量,由空间向量公式直接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取AB的中点M,连结GM,MC,G为BF的中点,所以GM //FA,又EC面ABCD, FA面ABCD,∵CE//AF,∴CE//GM,∵面CEGM面ABCD=CM,EG// 面ABCD,∴EG//CM,∵在正三角形ABC中,CM AB,又AF CM∴EG AB, EG AF,∴EG面ABF.(2)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设AB=2,则B()E(0,1,1) F(0,-1,2)=(0,-2,1),=(,-1,-1),=(,1, 1),设平面BEF的法向量=()则令,则,∴=()同理,可求平面DEF的法向量 =(-)设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空间向量的应用.【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空间向量的应用,属中档题.解答空间几何体中的平行、垂直关系时,一般要根据已知条件把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进行转化,转化时要正确运用有关的定理,找出足够的条件进行推理;求二面角,则通过求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间接求解.此时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及正确求出各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所在.6.三棱锥及其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下图所示,,则棱的长为.【答案】.【解析】由已知三视图可知,平面,且底面为等腰三角形.在中,,边上的高为,所以.在中,由可得,故应填.【考点】1、三视图.【易错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空间几何体的面积、体积的计算,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中档题.其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错误:其一是不能准确利用已知条件的三视图得出原几何体的空间形状,即不能准确找出该几何体中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导致出现错误;其二是计算不仔细,导致结果出现错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处理三视图与原几何体之间的关系.7.在三棱锥中,平面为侧棱上的一点,它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B.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C.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D.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答案】C【解析】∵平面,∴,又,∴平面,∴,又由三视图可得在中,为的中点,∴平面.又平面.故.故选:C.【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3.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8.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的侧视图是一个正三角形,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B.C.D.【答案】C【解析】题设三视图是下图中几何体的三视图,由三视图中的尺寸,知其体积为,故选C.【考点】三视图与几何体的体积.9.如图,在三棱柱ABC A1B1C1中,D,E分别为A1C1,BB1的中点,B1C⊥AB,侧面BCC1B1为菱形.求证:(Ⅰ)DE∥平面ABC1;(Ⅱ)B1C⊥DE.【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证明见解析.【解析】(Ⅰ)取AA1的中点F,连DF,FE,根据中点易证线线平行,从而平面DEF∥平面ABC1,又因为DE平面DEF,所以B1C⊥DE;(Ⅱ)在菱形中B1C⊥BC1,又B1C⊥AB,易证B1C⊥平面ABC1,再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得:B1C⊥平面DEF,从而证明B1C⊥DE.试题解析:(Ⅰ)如图,取AA1的中点F,连DF,FE.又因为D,E分别为A1C1,BB1的中点,所以DF∥AC1,EF∥AB.因为DF平面ABC1,AC1平面ABC1,故DF∥平面ABC1.同理,EF∥平面ABC1.因为DF,EF为平面DEF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平面DEF∥平面ABC1.因为DE平面DEF,所以DE∥平面ABC1.(Ⅱ)因为三棱柱ABC A1B1C1的侧面BCC1B1为菱形,故B1C⊥BC1.……9分又B1C⊥AB,且AB,BC1为平面ABC1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B1C⊥平面ABC1.而平面DEF∥平面ABC1,所以B1C⊥平面DEF,因为DE平面DEF,所以B1C⊥DE.【考点】1、线面平行;2、面面平行;3、线面垂直;4、三角形中位线.【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面平行、线线平行、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属于中档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得线线平行的常用证明方法,构造中位线和平行四边形是最常用方法.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是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和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10.已知,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正确的是()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答案】C.【解析】A:或者,异面,故A错误;B: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可知B错误;C:正确;D:或,故D错误,故选C.【考点】空间中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11.已知三条不重合的直线和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则B.若,,且,则C.若,,则D.若,,且,则【答案】D【解析】A.若,,则,错,有可能;B.若,,且,则,错,有可能;C.若,,则,错,有可能,或异面;D.若,,且,则,正确【考点】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2.如图,三角形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底面,,点是的中点,点在上,且.(1)证明:平面平面;(2)求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由底面,可得,又,可证的平面,问题得证;(2)在第一问证明的基础上,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容易作出平面的垂线,即得斜线的射影,找出角,解直角三角形可得线面角的正弦.试题解析:(1)证明∵底面,底面,∴,又,,∴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2)解:过点作,连结.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为直线和平面所成角.∵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又∵,∴,,∴.即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考点】空间垂直关系的应用和证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方法点晴】证明面面垂直只能证明线面垂直,而要证明线面垂直就得证明线线垂直,结合题中已知的垂直条件,分析容易找到哪个平面的垂线,逐步完成证明,组织步骤时一定要思路条理;对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遵循作—证(指)—求—答的解题步骤,应当结合条件和前面证明的结论找到平面的垂线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中在第一问证明的基础上有了平面的垂面,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过直线上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即为平面的垂线,连接垂足和斜足即得射影,找到线面角后解直角三角形得解.1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A.B.C.D.【答案】A【解析】几何体为一个三棱锥S-ABC,其中D为AC中点,且SD垂直平面ABC,BD垂直AC,则球心在SD上,设球半径为R,则外接球表面积为,选A.【考点】三视图【方法点睛】1.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由多面体的三视图想象出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并画出其直观图.2.三视图中“正侧一样高、正俯一样长、俯侧一样宽”,因此,可以根据三视图的形状及相关数据推断出原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相关数据.14.已知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半径为的球面上,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点是线段的中点,过点作球的截面,则截面面积的最小值是_________.【答案】【解析】因为过作球的截面,当截面与垂直时,截面圆的半径最小,所以当截面与垂直时,截面圆的面积有最小值.设正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为,在中,,所以.在中,,所以,所以截面面积为【考点】1、多面体的外接球;2、球的截面圆性质.【方法点睛】“切”“接”问题的处理规律:①“切”的处理:解决与球的内切问题主要是指球内切多面体与旋转体,解答时首先要找准切点,通过作截面来解决;②“接”的处理:把一个多面体的几个顶点放在球面上即为球的外接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外接的特点,即球心到多面体的顶点的距离等于球的半径.15.(2015•金家庄区校级模拟)如图正方形BCDE的边长为a,已知AB=BC,将△ABE沿BE边折起,折起后A点在平面BCDE上的射影为D点,则翻折后的几何体中有如下描述:①AB与DE所成角的正切值是;②AB∥CE;③VB﹣ACE的体积是a2;④平面ABC⊥平面ADC;⑤直线EA与平面ADB所成角为30°.其中正确的有.(填写你认为正确的序号)【答案】①③④⑤【解析】①由于BC∥DE,则∠ABC(或其补角)为AB与DE所成角;②AB和CE是异面直线;③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VB ﹣ACE的体积;④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⑤根据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解:由题意,AB=BC,AE=a,AD⊥平面BCDE,AD=a,AC= a①由于BC∥DE,∴∠ABC(或其补角)为AB与DE所成角∵AB=a,BC=a,AC=a,∴BC⊥AC,∴tan∠ABC=,故①正确;②由图象可知AB与CE是异面直线,故②错误.③VB﹣ACE的体积是S△BCE×AD=×a3=,故③正确;(4)∵AD⊥平面BCDE,BC⊂平面BCDE,∴AD⊥BC,∵BC⊥CD,AD∩CD=D,∴BC⊥平面ADC,∵BC⊂平面ABC,∴平面ABC⊥平面ADC,故④正确;⑤连接CE交BD于F,则EF⊥BD,∵平面ABD⊥平面BDE,∴EF⊥平面ABD,连接F,则∠EAF为直线AE与平面ABD所成角,在△AFE中,EF=,AE=a,∴sin∠EAF==,则∠EAF=30°,故⑤正确,故正确的是①③④⑤故答案为:①③④⑤【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6.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答案】.【解析】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高为,所以.【考点】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17.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三棱柱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是.【答案】【解析】由题意可得:把三棱柱补成底面以2为边长的正方形,以为高的长方体,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所以,所以该球的表面积是;故填.【考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8.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等腰梯形,则该几何体可以是下列几何体中的()①三棱台,②四棱台,③五棱台,④圆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等腰梯形,则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规则可知,该几何体可能为四棱台或圆台,故选D.【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应用,着重考查了推理和运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试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视图的规则“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的原则,还原出原几何体的形状,本题的解答中,只是给出了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等腰梯形,从而可得这个几何体可能是四棱台或圆台.19.在直三棱柱中,,,且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等于,设.(1) 求的值;(2) 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 (2)【解析】(1)由BC ∥B 1C 1可得∠A 1BC 就是异面直线A 1B 与B 1C 1所成的角,从而∠A 1BC =60°,再由AA 1⊥平面ABC ,AB=AC ,则A 1B=A 1C ,△A 1BC 为等边三角形, 由已知可得,即可求得 (2)连接B 1C ,则三棱锥B 1–A 1BC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C –A 1B 1B 的体积,△的面积, 又可得平面,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可求得.试题解析:(1)∵BC ∥B 1C 1,∴∠A 1BC 就是异面直线A 1B 与B 1C 1所成的角,即∠A 1BC =60°,又AA 1⊥平面ABC ,AB=AC ,则A 1B=A 1C ,∴△A 1BC 为等边三角形, 由,, ∴; (2)连接B 1C ,则三棱锥B 1–A 1BC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C –A 1B 1B 的体积, 即:, △的面积,又平面,所以,所以.【考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及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20. 如图,在四棱锥中,已知棱,,两两垂直,长度分别为1,2,2.若(),且向量与夹角的余弦值为.(1)求的值;(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2).【解析】(1)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的坐标,根据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列出关于的方程可求;(2)设岀平面的法向量为,根据,进而得到,从而求出,向量的坐标可以求出,从而可根据向量夹角余弦的公式求出,从而得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试题解析:(1)依题意,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所以,从而,则由,解得(舍去)或. (2)易得,,设平面的法向量, 则,,即,且,所以,不妨取,则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又易得,故,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考点: 1、空间两向量夹角余弦公式;2、利用向量求直线和平面说成角的正弦.21.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分别是棱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证:平面平面.【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1)证明线面平行,一般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即从线线平行出发给予证明,而线线平行的寻找与证明,往往需结合平面几何条件,如本题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得(2)证明面面垂直,一般利用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即从线面垂直出发给予证明,而线面垂直的证明,需多次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先由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得,再由平面得,即,从而得平面试题解析:(1)设,连结,因为,为的中点,所以,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为的中点,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方法一)因为平面,平面所以,由(1)同理可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所以因为,所以平行四边形为菱形,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方法二)连结,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因为,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因为为的中点,所以,由(1),所以又因为为的中点,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考点】线面平行判定定理,面面垂直判定定理22.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A【解析】因为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有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下面为底面半径为高为的圆柱体的一半、上面是底面半径为高为的圆锥体的一半,所以体积为,故选A.【考点】1、几何体的三视图;2、圆柱及圆锥的体积公式.【方法点睛】本题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属于难题.三视图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最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热点.观察三视图并将其“翻译”成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不但要注意三视图的三要素“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还要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以及相同图形的不同位置对几何体直观图的影响.23.已知如图所示的三棱锥的四个顶点均在球的球面上,和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则球的体积为()A.B.C.D.【答案】C【解析】因为,,,所以的中点为的外心,连接,则,又和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所以平面,上的每一点到距离相等,因此正三角形的中心即是外接球球心,其半径也是外接球半径,所以球半径,求体积为,故选C.【考点】1、外接球的性质及勾股定理;2、面面垂直及球的体积公式.【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外接球的性质及勾股定理、面面垂直及三棱锥外接球体积的求法,属于难题.要求外接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关键是求出求的半径,求外接球半径的常见方法有:①若三条棱两垂直则用(为三棱的长);②若面(),则(为外接圆半径);③可以转化为长方体的外接球;④特殊几何体可以直接找出球心和半径.本题是根据方法④直接找出球心并求出半径进而得到求体积的.24.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2)设与交于点,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要证明线面垂直,一般先证明线线垂直,本题中,由于是中点,因此有,而与垂直,从而与平面垂直,结论得证;(2)要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考虑三棱锥,的面积易求(为面积的一半),另外由(1)的结论,此三棱锥以为底时,是高,体积易求,从而所求距离易得.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由于分别是的中点,所以,又,平面,故,又为正方形,故故,故(2)连接交于点,连接,则交线为,又,故,由于分别是的中点,故为的中点,又,故为三棱锥的高又故,又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所以【考点】线面垂直的判断,点到平面的距离.2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由几何体的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上下底面为梯形的直棱柱,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故选C.【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几何体的体积.【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应用,着重考查了推理和运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试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视图的规则“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的原则,还原出原几何体的形状,本题的解答中,该几何体是上下底面为梯形的直棱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2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B.C.D.【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根据给定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为正方体的一部分,如图所示的红线部分,是一个棱长为的正四面体,所以此几何体的表面积为,故选C.【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与表面积.2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cm2,体积是______cm3.【答案】80,40【解析】由三视图知该组合体是一个长方体上面放置了一个小正方体,,.【考点】三视图.【方法点睛】解决由三视图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问题,一般是先根据三视图确定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再准确利用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计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28.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Ⅰ)求证:平面;(Ⅱ)求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Ⅲ)在棱PA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BM∥平面PCD?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Ⅰ)见解析;(Ⅱ);(Ⅲ)存在,.【解析】(Ⅰ)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AB⊥平面,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平面;(Ⅱ)取的中点,连结,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利用向量法可求出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Ⅲ)假设存在,根据A,P,M三点共线,设,根据BM∥平面PCD,即(为平面PCD的法向量),求出的值,从而求出的值.试题解析:(Ⅰ)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平面.(Ⅱ)取的中点,连结.因为,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因为,所以.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得,.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则.所以.又,所以.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Ⅲ)设是棱上一点,则存在使得.因此点.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当且仅当,即,解得.所以在棱上存在点使得平面,此时.【考点】空间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线面角的计算;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名师】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常作的辅助线是在其中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可以证明线线垂直(必要时可以通过平面几何的知识证明垂直关系),构造(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得到点到面的距离等.29.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菱形,,平面,,点分别为和中点.(1)求证:直线平面;(2)求三棱锥的表面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要证线面平行,一般先证线线平行,考虑到,是中点,因此取的中点,可证得且,从而得平行四边形,因此有,最终得线面平行;(2)要求三棱锥的表面积,必须求得它的各个面的面积,由平面,得,三角形和的面积可求,由题设又可证,这样就有,另两个面的面积又可求得.试题解析:(1)证明:作FM∥CD交PC于M.∵点F为PD中点,∴. ∴,∴AEMF为平行四边形,∴AF∥EM,∵,∴直线AF平面PEC.(2)连结可知,,由此;;;;因此三棱锥的表面积.【考点】线面平行的判断,多面体的表面积.30.在棱长为3的正方体中,在线段上,且,为线段上的动点,则三棱锥的体积为()A.1B.C.D.与点的位置有关【答案】B【解析】由于是定值,点到平面的距离是,因此点平面的距离是.所以三棱锥的体积,应选B.【考点】三棱锥体积的运算.31.如图,在多面体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四边形是矩形,且平面平面,,和分别是和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求证;(2)借助题设条件及转化化归的思想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1)证明:设,连接,在中,因为,,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且平面,所以平面,则到平面的距离为的一半,又因为,所以,所以.【考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棱锥公式的运用.32.如图,在三棱柱中,,,,在底面的射影为的中点,是的中点.(1)证明:平面;(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设为的中点,连接,依题意有,,故平面.根据分析有,故平面;(2)以的中点为原点,分别以射线为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得余弦值为.试题解析:(1)设为的中点,连接.由题意得:平面,所以.因为,所以,,故平面.由分别为的中点,得且,从而且,所以为平行四边形,故,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2)方法一:作,且,连结.由,,得,由,,得与全等.由,得,因此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得,,由余弦定理得.方法二:以的中点为原点,分别以射线为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题意知各点坐标如下:,因此,,,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即,可取.由,即,可取,于是.由题意可知,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是钝角,故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可知,从左往右为半个圆锥,一个圆柱,一个半圆,故体积为.【考点】三视图.34.如图,在四棱柱中,底面,为线段上的任意一点(不包括两点),平面与平面交于.(1)证明:;(2)证明:平面.【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要证线线垂直,一般可证线面垂直,观察题中垂直条件,平面,则有,题中又有,从而有平面,因此结论得证;(2)要证线面平行,就是要证线线平行,直线是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因此要得平行,就要有线面平行,而这由可得平面,从而,结论得证.试题解析:(1)证明: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而平面,所以.(2)在四棱柱中,,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平面与平面交于,所以,因为,所以,而平面,平面,所以平面.【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名师】证明线面(面面)平行(垂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即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寻找证题思路。
高中几何体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几何体试题及答案解析试题一:立体几何基础题题目: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求该长方体的体积。
解析: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其三个维度的乘积来计算,即体积V = a × b × c。
答案:V = abc。
试题二: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题目: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1, 0, 0),点B(0, 1, 0),点C(0, 0, 1),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解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向量叉乘来求解。
设向量AB = (-1, 1, 0),向量AC = (-1, 0, 1),向量AB与向量AC 的叉乘结果为向量AB × AC = (1, -1, 1)。
该向量的模即为三角形ABC的面积的两倍。
答案: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
试题三:圆锥体的体积计算题目: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圆锥的体积。
解析:圆锥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 (1/3)πr²h来计算。
答案:V = (1/3)πr²h。
试题四:球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题目:已知球体的半径为R,求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球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公式A = 4πR²来计算,球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 (4/3)πR³来计算。
答案:球体的表面积A = 4πR²,球体的体积V = (4/3)πR³。
试题五:旋转体的体积题目: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圆柱的体积。
解析:圆柱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 πr²h来计算。
答案:V = πr²h。
结束语:通过上述试题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高中几何体的计算涉及体积、面积和表面积等概念,这些计算在数学和物理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解决更复杂的几何问题至关重要。
希望这些试题和解析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立体几何概念的理解,并在解题过程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2024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复习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复习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直线l和平面α,若l∥α,P∈α,则过点P且平行于l的直线()
A.只有一条,不在平面α内
B.只有一条,且在平面α内
C.有无数条,一定在平面α内
D.有无数条,不一定在平面α内
答案B
解析假设过点P且平行于l的直线有两条m与n,则m∥l且n∥l,由平行公理得m∥n,这与两条直线m与n相交与点P相矛盾,故过点P且平行于l的直线只有一条,又因为点P 在平面内,所以过点P且平行于l的直线只有一条且在平面内.故选B.
2.设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为平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m⊥n,m∥α⇒n⊥αB.m⊥n,m⊥α⇒n∥α
C.m∥n,m⊥α⇒n⊥αD.m∥n,m∥α⇒n∥α
答案C
解析对于A,若m⊥n,m∥α时,可能n⊂α或斜交,故错误;
对于B,m⊥n,m⊥α⇒n∥α或n⊂α,故错误;
对于C,m∥n,m⊥α⇒n⊥α,正确;
对于D,m∥n,m∥α⇒n∥α或n⊂α,故错误.
故选C.
3.已知l⊥平面α,直线m⊂平面β.有下面四个命题:
①α∥β⇒l⊥m;②α⊥β⇒l∥m;
③l∥m⇒α⊥β;④l⊥m⇒α∥β.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答案D
解析∵l⊥α,α∥β,∴l⊥β,∵m⊂β,∴l⊥m,故①正确;∵l∥m,l⊥α,∴m⊥α,又∵m⊂β,∴α⊥β,故③正确.
4.如图所示,在四面体D-ABC中,若AB=BC,AD=CD,E是AC的中点,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第1页共11页。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含22年真题讲解)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含22年真题讲解)1.【2022年全国甲卷】如图,网格纸上绘制的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网格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A.8B.12C.16D.20【答案】B【解析】【分析】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再由棱柱的体积公式即可得解.【详解】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如图,×2×2=12.则该直四棱柱的体积V=2+42故选:B.2.【2022年全国甲卷】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B1D与平面ABCD和平面AA1B1B 所成的角均为30°,则()A.AB=2AD B.AB与平面AB1C1D所成的角为30°C.AC=CB1D.B1D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为45°【解析】 【分析】根据线面角的定义以及长方体的结构特征即可求出. 【详解】 如图所示:不妨设AB =a,AD =b,AA 1=c ,依题以及长方体的结构特征可知,B 1D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B 1DB ,B 1D 与平面AA 1B 1B 所成角为∠DB 1A ,所以sin30∘=cB 1D=bB 1D ,即b =c ,B 1D =2c =√a 2+b 2+c 2,解得a =√2c .对于A ,AB =a ,AD =b ,AB =√2AD ,A 错误;对于B ,过B 作BE ⊥AB 1于E ,易知BE ⊥平面AB 1C 1D ,所以AB 与平面AB 1C 1D 所成角为∠BAE ,因为tan∠BAE =c a=√22,所以∠BAE ≠30∘,B 错误;对于C ,AC =√a 2+b 2=√3c ,CB 1=√b 2+c 2=√2c ,AC ≠CB 1,C 错误; 对于D ,B 1D 与平面BB 1C 1C 所成角为∠DB 1C ,sin∠DB 1C =CDB 1D=a2c =√22,而0<∠DB 1C <90∘,所以∠DB 1C =45∘.D 正确. 故选:D .3.【2022年全国甲卷】甲、乙两个圆锥的母线长相等,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之和为2π,侧面积分别为S 甲和S 乙,体积分别为V 甲和V 乙.若S 甲S 乙=2,则V 甲V 乙=( )A .√5B .2√2C .√10D .5√104【答案】C 【解析】设母线长为l ,甲圆锥底面半径为r 1,乙圆锥底面圆半径为r 2,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可得r 1=2r 2,再结合圆心角之和可将r 1,r 2分别用l 表示,再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两圆锥的高,再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解:设母线长为l ,甲圆锥底面半径为r 1,乙圆锥底面圆半径为r 2,则S 甲S 乙=πr 1l πr 2l =r1r 2=2, 所以r 1=2r 2, 又2πr 1l+2πr 2l=2π,则r 1+r 2l=1,所以r 1=23l,r 2=13l ,所以甲圆锥的高ℎ1=√l 2−49l 2=√53l ,乙圆锥的高ℎ2=√l 2−19l 2=2√23l , 所以V 甲V 乙=13πr 12ℎ113πr 22ℎ2=49l 2×√53l 19l ×2√23l =√10.故选:C.4.【2022年全国乙卷】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AB,BC 的中点,则( ) A .平面B 1EF ⊥平面BDD 1 B .平面B 1EF ⊥平面A 1BD C .平面B 1EF//平面A 1AC D .平面B 1EF//平面A 1C 1D【答案】A 【解析】 【分析】证明EF ⊥平面BDD 1,即可判断A ;如图,以点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2,分别求出平面B 1EF ,A 1BD ,A 1C 1D 的法向量,根据法向量的位置关系,即可判断BCD . 【详解】解: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 AC ⊥BD 且DD 1⊥平面ABCD , 又EF ⊂平面ABCD ,所以EF ⊥DD 1,因为E,F 分别为AB,BC 的中点, 所以EF ∥AC ,所以EF ⊥BD , 又BD ∩DD 1=D , 所以EF ⊥平面BDD 1, 又EF ⊂平面B 1EF ,所以平面B 1EF ⊥平面BDD 1,故A 正确;如图,以点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2,则B 1(2,2,2),E (2,1,0),F (1,2,0),B (2,2,0),A 1(2,0,2),A (2,0,0),C (0,2,0), C 1(0,2,2),则EF ⃑⃑⃑⃑⃑ =(−1,1,0),EB 1⃑⃑⃑⃑⃑⃑⃑ =(0,1,2),DB ⃑⃑⃑⃑⃑⃑ =(2,2,0),DA 1⃑⃑⃑⃑⃑⃑⃑⃑ =(2,0,2),AA 1⃑⃑⃑⃑⃑⃑⃑ =(0,0,2),AC ⃑⃑⃑⃑⃑ =(−2,2,0),A 1C 1⃑⃑⃑⃑⃑⃑⃑⃑⃑ =(−2,2,0),设平面B 1EF 的法向量为m ⃑⃑ =(x 1,y 1,z 1), 则有{m ⃑⃑ ⋅EF ⃑⃑⃑⃑⃑ =−x 1+y 1=0m ⃑⃑ ⋅EB 1⃑⃑⃑⃑⃑⃑⃑ =y 1+2z 1=0 ,可取m ⃑⃑ =(2,2,−1),同理可得平面A 1BD 的法向量为n 1⃑⃑⃑⃑ =(1,−1,−1), 平面A 1AC 的法向量为n 2⃑⃑⃑⃑ =(1,1,0), 平面A 1C 1D 的法向量为n 3⃑⃑⃑⃑ =(1,1,−1), 则m ⃑⃑ ⋅n 1⃑⃑⃑⃑ =2−2+1=1≠0,所以平面B 1EF 与平面A 1BD 不垂直,故B 错误; 因为m ⃑⃑ 与n 2⃑⃑⃑⃑ 不平行,所以平面B 1EF 与平面A 1AC 不平行,故C 错误; 因为m ⃑⃑ 与n 3⃑⃑⃑⃑ 不平行,所以平面B 1EF 与平面A 1C 1D 不平行,故D 错误, 故选:A.5.【2022年全国乙卷】已知球O的半径为1,四棱锥的顶点为O,底面的四个顶点均在球O 的球面上,则当该四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其高为()A.13B.12C.√33D.√22【答案】C【解析】【分析】先证明当四棱锥的顶点O到底面ABCD所在小圆距离一定时,底面ABCD面积最大值为2r2,进而得到四棱锥体积表达式,再利用均值定理去求四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从而得到当该四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其高的值.【详解】设该四棱锥底面为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所在小圆半径为r,设四边形ABCD对角线夹角为α,则S ABCD=12⋅AC⋅BD⋅sinα≤12⋅AC⋅BD≤12⋅2r⋅2r=2r2(当且仅当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时等号成立)即当四棱锥的顶点O到底面ABCD所在小圆距离一定时,底面ABCD面积最大值为2r2又r2+ℎ2=1则VO−ABCD =13⋅2r2⋅ℎ=√23√r2⋅r2⋅2ℎ2≤√23√(r2+r2+2ℎ23)3=4√327当且仅当r2=2ℎ2即ℎ=√33时等号成立,故选:C6.【2022年新高考1卷】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北方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中一部分水蓄入某水库.已知该水库水位为海拔148.5m 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140.0km 2;水位为海拔157.5m 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180.0km 2,将该水库在这两个水位间的形状看作一个棱台,则该水库水位从海拔148.5m 上升到157.5m 时,增加的水量约为(√7≈2.65)( ) A .1.0×109m 3 B .1.2×109m 3 C .1.4×109m 3 D .1.6×109m 3【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只要求出棱台的高,即可利用棱台的体积公式求出. 【详解】依题意可知棱台的高为MN =157.5−148.5=9(m),所以增加的水量即为棱台的体积V . 棱台上底面积S =140.0km 2=140×106m 2,下底面积S ′=180.0km 2=180×106m 2, ∴V =13ℎ(S +S ′+√SS ′)=13×9×(140×106+180×106+√140×180×1012) =3×(320+60√7)×106≈(96+18×2.65)×107=1.437×109≈1.4×109(m 3).故选:C .7.【2022年新高考1卷】已知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为l ,其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球的体积为36π,且3≤l ≤3√3,则该正四棱锥体积的取值范围是( ) A .[18,814]B .[274,814]C .[274,643]D .[18,27]【答案】C 【解析】 【分析】设正四棱锥的高为ℎ,由球的截面性质列方程求出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与高的关系,由此确定正四棱锥体积的取值范围. 【详解】∵ 球的体积为36π,所以球的半径R =3, 设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a ,高为ℎ, 则l 2=2a 2+ℎ2,32=2a 2+(3−ℎ)2, 所以6ℎ=l 2,2a 2=l 2−ℎ2所以正四棱锥的体积V =13Sℎ=13×4a 2×ℎ=23×(l 2−l 436)×l 26=19(l 4−l 636), 所以V ′=19(4l 3−l 56)=19l 3(24−l 26),当3≤l ≤2√6时,V ′>0,当2√6<l ≤3√3时,V ′<0, 所以当l =2√6时,正四棱锥的体积V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643, 又l =3时,V =274,l =3√3时,V =814,所以正四棱锥的体积V 的最小值为274, 所以该正四棱锥体积的取值范围是[274,643]. 故选:C.8.【2022年新高考2卷】已知正三棱台的高为1,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3√3和4√3,其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100π B .128π C .144π D .192π【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求出正三棱台上下底面所在圆面的半径r 1,r 2,再根据球心距,圆面半径,以及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出球的半径,从而得出球的表面积. 【详解】设正三棱台上下底面所在圆面的半径r 1,r 2,所以2r 1=3√3sin60∘,2r 2=4√3sin60∘,即r 1=3,r 2=4,设球心到上下底面的距离分别为d 1,d 2,球的半径为R ,所以d 1=√R 2−9,d 2=√R 2−16,故|d 1−d 2|=1或d 1+d 2=1,即|√R 2−9−√R 2−16|=1或√R 2−9+√R 2−16=1,解得R2=25符合题意,所以球的表面积为S=4πR2=100π.故选:A.9.【2022年北京】已知正三棱锥P−ABC的六条棱长均为6,S是△ABC及其内部的点构成的集合.设集合T={Q∈S|PQ≤5},则T表示的区域的面积为()A.3π4B.πC.2πD.3π【答案】B【解析】【分析】求出以P为球心,5为半径的球与底面ABC的截面圆的半径后可求区域的面积.【详解】设顶点P在底面上的投影为O,连接BO,则O为三角形ABC的中心,且BO=23×6×√32=2√3,故PO=√36−12=2√6.因为PQ=5,故OQ=1,故S的轨迹为以O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而三角形ABC内切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2×√34×363×6=√3>1,故S的轨迹圆在三角形ABC内部,故其面积为π故选:B10.【2022年浙江】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3)是()A.22πB.8πC.223πD.163π【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可知,原几何体是一个半球,一个圆柱,一个圆台组合成的几何体,即可根据球,圆柱,圆台的体积公式求出.【详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半球,一个圆柱,一个圆台组合成的几何体,球的半径,圆柱的底面半径,圆台的上底面半径都为1cm,圆台的下底面半径为2cm,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V=12×43π×13+π×12×2+13×2×(π×22+π×12+√π×22×π×12)=22π3cm3.故选:C.11.【2022年浙江】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AC=AA1,E,F分别是棱BC,A1C1上的点.记EF与AA1所成的角为α,EF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β,二面角F−BC−A的平面角为γ,则()A.α≤β≤γB.β≤α≤γC.β≤γ≤αD.α≤γ≤β【答案】A【解析】【分析】先用几何法表示出α,β,γ,再根据边长关系即可比较大小.【详解】如图所示,过点F作FP⊥AC于P,过P作PM⊥BC于M,连接PE,则α=∠EFP,β=∠FEP,γ=FMP,tanα=PEFP =PEAB≤1,tanβ=FPPE=ABPE≥1,tanγ=FPPM≥FPPE=tanβ,所以α≤β≤γ,故选:A.12.【2022年新高考1卷】(多选)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则()A.直线BC1与DA1所成的角为90°B.直线BC1与CA1所成的角为90°C.直线BC1与平面BB1D1D所成的角为45°D.直线BC1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45°【答案】ABD【解析】【分析】数形结合,依次对所给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如图,连接B 1C 、BC 1,因为DA 1//B 1C ,所以直线BC 1与B 1C 所成的角即为直线BC 1与DA 1所成的角,因为四边形BB 1C 1C 为正方形,则B 1C ⊥ BC 1,故直线BC 1与DA 1所成的角为90°,A 正确;连接A 1C ,因为A 1B 1⊥平面BB 1C 1C ,BC 1⊂平面BB 1C 1C ,则A 1B 1⊥BC 1, 因为B 1C ⊥ BC 1,A 1B 1∩B 1C =B 1,所以BC 1⊥平面A 1B 1C , 又A 1C ⊂平面A 1B 1C ,所以BC 1⊥CA 1,故B 正确; 连接A 1C 1,设A 1C 1∩B 1D 1=O ,连接BO ,因为BB 1⊥平面A 1B 1C 1D 1,C 1O ⊂平面A 1B 1C 1D 1,则C 1O ⊥B 1B , 因为C 1O ⊥B 1D 1,B 1D 1∩B 1B =B 1,所以C 1O ⊥平面BB 1D 1D , 所以∠C 1BO 为直线BC 1与平面BB 1D 1D 所成的角,设正方体棱长为1,则C 1O =√22,BC 1=√2,sin∠C 1BO =C 1O BC 1=12,所以,直线BC 1与平面BB 1D 1D 所成的角为30∘,故C 错误;因为C 1C ⊥平面ABCD ,所以∠C 1BC 为直线BC 1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易得∠C 1BC =45∘,故D 正确. 故选:ABD13.【2022年新高考2卷】(多选)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D ⊥平面ABCD ,FB ∥ED,AB =ED =2FB ,记三棱锥E −ACD ,F −ABC ,F −ACE 的体积分别为V 1,V 2,V 3,则( )A.V3=2V2B.V3=V1C.V3=V1+V2D.2V3=3V1【答案】CD【解析】【分析】直接由体积公式计算V1,V2,连接BD交AC于点M,连接EM,FM,由V3=V A−EFM+V C−EFM计算出V3,依次判断选项即可.【详解】设AB=ED=2FB=2a,因为ED⊥平面ABCD,FB∥ED,则V1=13⋅ED⋅S△ACD=13⋅2a⋅12⋅(2a)2=43a3,V2=13⋅FB⋅S△ABC=13⋅a⋅12⋅(2a)2=23a3,连接BD交AC于点M,连接EM,FM,易得BD⊥AC,又ED⊥平面ABCD,AC⊂平面ABCD,则ED⊥AC,又ED∩BD=D,ED,BD⊂平面BDEF,则AC⊥平面BDEF,又BM=DM=12BD=√2a,过F作FG⊥DE于G,易得四边形BDGF为矩形,则FG=BD=2√2a,EG=a,则EM=√(2a)2+(√2a)2=√6a,FM=√a2+(√2a)2=√3a,EF=√a2+(2√2a)2=3a,EM2+FM2=EF2,则EM⊥FM,S△EFM=12EM⋅FM=3√22a2,AC=2√2a,则V3=V A−EFM+V C−EFM=13AC⋅S△EFM=2a3,则2V3=3V1,V3=3V2,V3=V1+V2,故A、B错误;C、D正确.故选:CD.14.【2022年全国甲卷】小明同学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了一个封闭的包装盒,包装盒如图所示:底面ABCD是边长为8(单位:cm)的正方形,△EAB,△FBC,△GCD,△HDA均为正三角形,且它们所在的平面都与平面ABCD垂直.(1)证明:EF//平面ABCD;(2)求该包装盒的容积(不计包装盒材料的厚度).【答案】(1)证明见解析;(2)6403√3.【解析】【分析】(1)分别取AB,BC的中点M,N,连接MN,由平面知识可知EM⊥AB,FN⊥BC,EM=FN,依题从而可证EM⊥平面ABCD,FN⊥平面ABCD,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EM//FN,即可知四边形EMNF为平行四边形,于是EF//MN,最后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出;(2)再分别取AD,DC中点K,L,由(1)知,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KMNL−EFGH的体积加上四棱锥B−MNFE体积的4倍,即可解出.(1)如图所示:,分别取AB,BC 的中点M,N ,连接MN ,因为△EAB,△FBC 为全等的正三角形,所以EM ⊥AB,FN ⊥BC ,EM =FN ,又平面EAB ⊥平面ABCD ,平面EAB ∩平面ABCD =AB ,EM ⊂平面EAB ,所以EM ⊥平面ABCD ,同理可得FN ⊥平面ABCD ,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EM//FN ,而EM =FN ,所以四边形EMN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MN ,又EF ⊄平面ABCD ,MN ⊂平面ABCD ,所以EF//平面ABCD . (2)如图所示:,分别取AD,DC 中点K,L ,由(1)知,EF//MN 且EF =MN ,同理有,HE//KM,HE =KM ,HG//KL,HG =KL ,GF//LN,GF =LN ,由平面知识可知,BD ⊥MN ,MN ⊥MK ,KM =MN =NL =LK ,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KMNL −EFGH 的体积加上四棱锥B −MNFE 体积的4倍.因为MN =NL =LK =KM =4√2,EM =8sin60∘=4√3,点B 到平面MNFE 的距离即为点B 到直线MN 的距离d ,d =2√2,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V =(4√2)2×4√3+4×13×4√2×4√3×2√2=128√3+2563√3=6403√3.15.【2022年全国甲卷】在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CD∥AB,AD=DC=CB=1 ,AB=2,DP=√3.(1)证明:BD⊥PA;(2)求PD与平面PAB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55.【解析】【分析】(1)作DE⊥AB于E,CF⊥AB于F,利用勾股定理证明AD⊥BD,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PD⊥BD,从而可得BD⊥平面PAD,再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即可得证;(2)以点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即可得出答案.(1)证明:在四边形ABCD中,作DE⊥AB于E,CF⊥AB于F,因为CD//AB,AD=CD=CB=1,AB=2,所以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所以AE=BF=12,故DE=√32,BD=√DE2+BE2=√3,所以AD2+BD2=AB2,所以AD⊥BD,因为PD⊥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PD⊥BD,又PD∩AD=D,所以BD ⊥平面PAD , 又因PA ⊂平面PAD , 所以BD ⊥PA ;(2)解:如图,以点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BD =√3,则A(1,0,0),B(0,√3,0),P(0,0,√3),则AP⃑⃑⃑⃑⃑ =(−1,0,√3),BP ⃑⃑⃑⃑⃑ =(0,−√3,√3),DP ⃑⃑⃑⃑⃑ =(0,0,√3),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n⃑ =(x,y,z), 则有{n →⋅AP →=−x +√3z =0n →⋅BP →=−√3y +√3z =0,可取n ⃑ =(√3,1,1), 则cos〈n ⃑ ,DP ⃑⃑⃑⃑⃑ 〉=n ⃑ ⋅DP ⃑⃑⃑⃑⃑⃑|n ⃑ ||DP ⃑⃑⃑⃑⃑⃑ |=√55, 所以PD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5.16.【2022年全国乙卷】如图,四面体ABCD 中,AD ⊥CD,AD =CD,∠ADB =∠BDC ,E 为AC 的中点.(1)证明:平面BED⊥平面ACD;(2)设AB=BD=2,∠ACB=60°,点F在BD上,当△AFC的面积最小时,求三棱锥F−ABC 的体积.【答案】(1)证明详见解析(2)√34【解析】【分析】(1)通过证明AC⊥平面BED来证得平面BED⊥平面ACD.(2)首先判断出三角形AFC的面积最小时F点的位置,然后求得F到平面ABC的距离,从而求得三棱锥F−ABC的体积.(1)由于AD=CD,E是AC的中点,所以AC⊥DE.由于{AD=CDBD=BD∠ADB=∠CDB,所以△ADB≅△CDB,所以AB=CB,故AC⊥BD,由于DE∩BD=D,DE,BD⊂平面BED,所以AC⊥平面BED,由于AC⊂平面ACD,所以平面BED⊥平面ACD.(2)依题意AB=BD=BC=2,∠ACB=60°,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2,AE=CE=1,BE=√3,由于AD=CD,AD⊥CD,所以三角形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DE=1. DE2+BE2=BD2,所以DE⊥BE,由于AC∩BE=E,AC,BE⊂平面ABC,所以DE⊥平面ABC.由于△ADB ≅△CDB ,所以∠FBA =∠FBC , 由于{BF =BF∠FBA =∠FBC AB =CB ,所以△FBA ≅△FBC ,所以AF =CF ,所以EF ⊥AC ,由于S △AFC =12⋅AC ⋅EF ,所以当EF 最短时,三角形AFC 的面积最小值. 过E 作EF ⊥BD ,垂足为F ,在Rt △BED 中,12⋅BE ⋅DE =12⋅BD ⋅EF ,解得EF =√32,所以DF =√12−(√32)2=12,BF =2−DF =32,所以BF BD =34.过F 作FH ⊥BE ,垂足为H ,则FH //DE ,所以FH ⊥平面ABC ,且FHDE =BFBD =34, 所以FH =34,所以V F−ABC =13⋅S △ABC ⋅FH =13×12×2×√3×34=√34.17.【2022年全国乙卷】如图,四面体ABCD 中,AD ⊥CD,AD =CD,∠ADB =∠BDC ,E 为AC 的中点.(1)证明:平面BED ⊥平面ACD ;(2)设AB =BD =2,∠ACB =60°,点F 在BD 上,当△AFC 的面积最小时,求CF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过程见解析(2)CF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4√37【解析】 【分析】(1)根据已知关系证明△ABD ≌△CBD ,得到AB =CB ,结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到垂直关系,结合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2)根据勾股定理逆用得到BE ⊥DE ,从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结合线面角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1)因为AD =CD ,E 为AC 的中点,所以AC ⊥DE ;在△ABD 和△CBD 中,因为AD =CD,∠ADB =∠CDB,DB =DB ,所以△ABD ≌△CBD ,所以AB =CB ,又因为E 为AC 的中点,所以AC ⊥BE ; 又因为DE,BE ⊂平面BED ,DE ∩BE =E ,所以AC ⊥平面BED , 因为AC ⊂平面ACD ,所以平面BED ⊥平面ACD . (2)连接EF ,由(1)知,AC ⊥平面BED ,因为EF ⊂平面BED , 所以AC ⊥EF ,所以S △AFC =12AC ⋅EF , 当EF ⊥BD 时,EF 最小,即△AFC 的面积最小. 因为△ABD ≌△CBD ,所以CB =AB =2, 又因为∠ACB =60°,所以△ABC 是等边三角形, 因为E 为AC 的中点,所以AE =EC =1,BE =√3, 因为AD ⊥CD ,所以DE =12AC =1,在△DEB 中,DE 2+BE 2=BD 2,所以BE ⊥DE .以E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E −xyz ,则A (1,0,0),B(0,√3,0),D (0,0,1),所以AD ⃑⃑⃑⃑⃑ =(−1,0,1),AB ⃑⃑⃑⃑⃑ =(−1,√3,0), 设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y,z ), 则{n ⃑ ⋅AD ⃑⃑⃑⃑⃑ =−x +z =0n ⃑ ⋅AB⃑⃑⃑⃑⃑ =−x +√3y =0,取y =√3,则n ⃑ =(3,√3,3),又因为C (−1,0,0),F (0,√34,34),所以CF⃑⃑⃑⃑⃑ =(1,√34,34), 所以cos⟨n ⃑ ,CF ⃑⃑⃑⃑⃑ ⟩=n ⃑ ⋅CF⃑⃑⃑⃑⃑|n ⃑ ||CF⃑⃑⃑⃑⃑ |=√21×√74=4√37,设CF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θ(0≤θ≤π2), 所以sinθ=|cos⟨n ⃑ ,CF⃑⃑⃑⃑⃑ ⟩|=4√37, 所以CF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4√37.18.【2022年新高考1卷】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4,△A 1BC 的面积为2√2.(1)求A 到平面A 1BC 的距离;(2)设D 为A 1C 的中点,AA 1=AB ,平面A 1BC ⊥平面ABB 1A 1,求二面角A −BD −C 的正弦值. 【答案】(1)√2 (2)√32【解析】 【分析】(1)由等体积法运算即可得解;(2)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及判定可得BC ⊥平面ABB 1A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即可得解. (1)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设点A 到平面A 1BC 的距离为h , 则V A−A 1BC =13S △A 1BC ⋅ℎ=2√23ℎ=V A 1−ABC =13S △ABC ⋅A 1A =13V ABC−A 1B 1C 1=43,解得ℎ=√2,所以点A 到平面A 1BC 的距离为√2; (2)取A 1B 的中点E ,连接AE ,如图,因为AA 1=AB ,所以AE ⊥A 1B , 又平面A 1BC ⊥平面ABB 1A 1,平面A 1BC ∩平面ABB 1A 1=A 1B , 且AE ⊂平面ABB 1A 1,所以AE ⊥平面A 1BC , 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B 1⊥平面ABC ,由BC ⊂平面A 1BC ,BC ⊂平面ABC 可得AE ⊥BC ,BB 1⊥BC , 又AE,BB 1⊂平面ABB 1A 1且相交,所以BC ⊥平面ABB 1A 1,所以BC,BA,BB 1两两垂直,以B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1)得AE =√2,所以AA 1=AB =2,A 1B =2√2,所以BC =2, 则A(0,2,0),A 1(0,2,2),B(0,0,0),C(2,0,0),所以A 1C 的中点D(1,1,1), 则BD⃑⃑⃑⃑⃑⃑ =(1,1,1),BA ⃑⃑⃑⃑⃑ =(0,2,0),BC ⃑⃑⃑⃑⃑ =(2,0,0), 设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m ⃑⃑ =(x,y,z),则{m ⃑⃑ ⋅BD ⃑⃑⃑⃑⃑⃑ =x +y +z =0m ⃑⃑ ⋅BA ⃑⃑⃑⃑⃑ =2y =0,可取m⃑⃑ =(1,0,−1),设平面BDC 的一个法向量n ⃑ =(a,b,c),则{m ⃑⃑ ⋅BD ⃑⃑⃑⃑⃑⃑ =a +b +c =0m ⃑⃑ ⋅BC ⃑⃑⃑⃑⃑ =2a =0, 可取n⃑ =(0,1,−1), 则cos〈m ⃑⃑ ,n ⃑ 〉=m⃑⃑⃑ ⋅n ⃑ |m ⃑⃑⃑ |⋅|n ⃑ |=√2×√2=12, 所以二面角A −BD −C 的正弦值为√1−(12)2=√32.19.【2022年新高考2卷】如图,PO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PA =PB ,AB ⊥AC ,E 是PB 的中点.(1)证明:OE//平面PAC ;(2)若∠ABO =∠CBO =30°,PO =3,PA =5,求二面角C −AE −B 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1113 【解析】 【分析】(1)连接BO 并延长交AC 于点D ,连接OA 、PD ,根据三角形全等得到OA =OB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O =DO ,即可得到O 为BD 的中点从而得到OE //PD ,即可得证; (2)过点A 作Az //OP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求出二面角的余弦值,再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计算可得; (1)证明:连接BO 并延长交AC 于点D ,连接OA 、PD ,因为PO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所以PO ⊥平面ABC ,AO,BO ⊂平面ABC , 所以PO ⊥AO 、PO ⊥BO ,又PA =PB ,所以△POA ≅△POB ,即OA =OB ,所以∠OAB =∠OBA ,又AB ⊥AC ,即∠BAC =90°,所以∠OAB +∠OAD =90°,∠OBA +∠ODA =90°, 所以∠ODA =∠OAD所以AO =DO ,即AO =DO =OB ,所以O 为BD 的中点,又E 为PB 的中点,所以OE //PD ,又OE ⊄平面PAC ,PD ⊂平面PAC , 所以OE //平面PAC(2)解:过点A 作Az //OP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因为PO =3,AP =5,所以OA =√AP 2−PO 2=4,又∠OBA =∠OBC =30°,所以BD =2OA =8,则AD =4,AB =4√3,所以AC =12,所以O(2√3,2,0),B(4√3,0,0),P(2√3,2,3),C (0,12,0),所以E (3√3,1,32), 则AE ⃑⃑⃑⃑⃑ =(3√3,1,32),AB ⃑⃑⃑⃑⃑ =(4√3,0,0),AC ⃑⃑⃑⃑⃑ =(0,12,0), 设平面AEB 的法向量为n ⃑ =(x,y,z ),则{n ⃑ ⋅AE ⃑⃑⃑⃑⃑ =3√3x +y +32z =0n ⃑ ⋅AB ⃑⃑⃑⃑⃑ =4√3x =0 ,令z =2,则y =−3,x =0,所以n ⃑ =(0,−3,2);设平面AEC 的法向量为m⃑⃑ =(a,b,c ),则{m ⃑⃑ ⋅AE ⃑⃑⃑⃑⃑ =3√3a +b +32c =0m ⃑⃑ ⋅AC ⃑⃑⃑⃑⃑ =12b =0 ,令a =√3,则c =−6,b =0,所以m ⃑⃑ =(√3,0,−6);所以cos⟨n⃑ ,m⃑⃑ ⟩=n⃑ ⋅m⃑⃑⃑|n⃑ ||m⃑⃑⃑ |=√13×√39=−4√313设二面角C−AE−B为θ,由图可知二面角C−AE−B为钝二面角,所以cosθ=−4√313,所以sinθ=√1−cos2θ=1113故二面角C−AE−B的正弦值为1113;20.【2022年北京】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CC1B1为正方形,平面BCC1B1⊥平面ABB1A1,AB=BC=2,M,N分别为A1B1,AC的中点.(1)求证:MN∥平面BCC1B1;(2)再从条件①、条件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求直线AB与平面BMN所成角的正弦值.条件①:AB⊥MN;条件②:BM=MN.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取AB的中点为K,连接MK,NK,可证平面MKN//平面CBB1C1,从而可证MN//平面CB B1C1.(2)选①②均可证明BB1⊥平面ABC,从而可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可求线面角的正弦值.(1)取AB的中点为K,连接MK,NK,由三棱柱ABC −A 1B 1C 1可得四边形ABB 1A 1为平行四边形, 而B 1M =MA 1,BK =KA ,则MK //BB 1,而MK ⊄平面CBB 1C 1,BB 1⊂平面CBB 1C 1,故MK //平面CBB 1C 1, 而CN =NA,BK =KA ,则NK //BC ,同理可得NK //平面CBB 1C 1, 而NK ∩MK =K,NK,MK ⊂平面MKN ,故平面MKN //平面CBB 1C 1,而MN ⊂平面MKN ,故MN //平面CBB 1C 1, (2)因为侧面CBB 1C 1为正方形,故CB ⊥BB 1, 而CB ⊂平面CBB 1C 1,平面CBB 1C 1⊥平面ABB 1A 1, 平面CBB 1C 1∩平面ABB 1A 1=BB 1,故CB ⊥平面ABB 1A 1, 因为NK //BC ,故NK ⊥平面ABB 1A 1, 因为AB ⊂平面ABB 1A 1,故NK ⊥AB ,若选①,则AB ⊥MN ,而NK ⊥AB ,NK ∩MN =N , 故AB ⊥平面MNK ,而MK ⊂平面MNK ,故AB ⊥MK ,所以AB ⊥BB 1,而CB ⊥BB 1,CB ∩AB =B ,故BB 1⊥平面ABC ,故可建立如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0,0,0),A(0,2,0),N(1,1,0),M(0,1,2), 故BA ⃑⃑⃑⃑⃑ =(0,2,0),BN ⃑⃑⃑⃑⃑⃑ =(1,1,0),BM ⃑⃑⃑⃑⃑⃑ =(0,1,2), 设平面BNM 的法向量为n⃑ =(x,y,z), 则{n ⃑ ⋅BN ⃑⃑⃑⃑⃑⃑ =0n ⃑ ⋅BM ⃑⃑⃑⃑⃑⃑ =0,从而{x +y =0y +2z =0,取z =−1,则n⃑ =(−2,2,−1), 设直线AB 与平面BNM 所成的角为θ,则 sinθ=|cos〈n ⃑ ,AB ⃑⃑⃑⃑⃑ 〉|=42×3=23. 若选②,因为NK //BC ,故NK ⊥平面ABB 1A 1,而KM ⊂平面MKN , 故NK ⊥KM ,而B 1M =BK =1,NK =1,故B 1M =NK , 而B 1B =MK =2,MB =MN ,故△BB 1M ≅△MKN , 所以∠BB 1M =∠MKN =90°,故A 1B 1⊥BB 1, 而CB ⊥BB 1,CB ∩AB =B ,故BB 1⊥平面ABC ,故可建立如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0,0,0),A(0,2,0),N(1,1,0),M(0,1,2), 故BA⃑⃑⃑⃑⃑ =(0,2,0),BN ⃑⃑⃑⃑⃑⃑ =(1,1,0),BM ⃑⃑⃑⃑⃑⃑ =(0,1,2), 设平面BNM 的法向量为n⃑ =(x,y,z),则{n ⃑ ⋅BN ⃑⃑⃑⃑⃑⃑ =0n ⃑ ⋅BM ⃑⃑⃑⃑⃑⃑ =0,从而{x +y =0y +2z =0,取z =−1,则n ⃑ =(−2,2,−1), 设直线AB 与平面BNM 所成的角为θ,则 sinθ=|cos〈n ⃑ ,AB⃑⃑⃑⃑⃑ 〉|=42×3=23.21.【2022年浙江】如图,已知ABCD 和CDEF 都是直角梯形,AB//DC ,DC//EF ,AB =5,DC =3,EF =1,∠BAD =∠CDE =60°,二面角F −DC −B 的平面角为60°.设M ,N 分别为AE,BC 的中点.(1)证明:FN ⊥AD ;(2)求直线BM 与平面ADE 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5√714.【解析】 【分析】(1)过点E 、D 分别做直线DC 、AB 的垂线EG 、DH 并分别交于点G 、H ,由平面知识易得FC =BC ,再根据二面角的定义可知,∠BCF =60∘,由此可知,FN ⊥BC ,FN ⊥CD ,从而可证得FN ⊥平面ABCD ,即得FN ⊥AD ;(2)由(1)可知FN ⊥平面ABCD ,过点N 做AB 平行线NK ,所以可以以点N 为原点,NK ,NB 、NF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N −xyz ,求出平面ADE 的一个法向量,以及BM ⃑⃑⃑⃑⃑⃑ ,即可利用线面角的向量公式解出. (1)过点E 、D 分别做直线DC 、AB 的垂线EG 、DH 并分别交于点交于点G 、H .∵四边形ABCD 和EFCD 都是直角梯形,AB//DC,CD//EF,AB =5,DC =3,EF =1,∠BAD =∠CDE =60°,由平面几何知识易知,DG =AH =2,∠EFC =∠DCF =∠DCB =∠ABC =90°,则四边形EFCG 和四边形DCBH 是矩形,∴在Rt △EGD 和Rt △DHA ,EG =DH =2√3, ∵DC ⊥CF,DC ⊥CB ,且CF ∩CB =C ,∴DC ⊥平面BCF,∠BCF 是二面角F −DC −B 的平面角,则∠BCF =60∘, ∴△BCF 是正三角形,由DC ⊂平面ABCD ,得平面ABCD ⊥平面BCF ,∵N 是BC 的中点,∴ FN ⊥BC ,又DC ⊥平面BCF ,FN ⊂平面BCF ,可得FN ⊥CD ,而BC ∩CD =C ,∴FN ⊥平面ABCD ,而AD ⊂平面ABCD ∴FN ⊥AD . (2)因为FN ⊥平面ABCD ,过点N 做AB 平行线NK ,所以以点N 为原点, NK ,NB 、NF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N −xyz ,设A(5,√3,0),B(0,√3,0),D(3,−√3,0),E(1,0,3),则M (3,√32,32),∴BM ⃑⃑⃑⃑⃑⃑ =(3,−√32,32),AD ⃑⃑⃑⃑⃑ =(−2,−2√3,0),DE⃑⃑⃑⃑⃑ =(−2,√3,3) 设平面ADE 的法向量为n⃑ =(x,y,z) 由{n ⃑ ⋅AD ⃑⃑⃑⃑⃑ =0n ⃑ ⋅DE ⃑⃑⃑⃑⃑ =0 ,得{−2x −2√3y =0−2x +√3y +3z =0 ,取n ⃑ =(√3,−1,√3),设直线BM 与平面ADE 所成角为θ, ∴sinθ=|cos〈n⃑ ,BM ⃑⃑⃑⃑⃑⃑ 〉|=|n⃑ ⋅BM ⃑⃑⃑⃑⃑⃑⃑ ||n⃑ |⋅BM ⃑⃑⃑⃑⃑⃑⃑ |=|3√3+√32+3√32|√3+1+3⋅√9+34+94=√3√7⋅2√3=5√714.1.(2022·全国·模拟预测)已知正方体中1111ABCD A B C D -,E ,G 分别为11A D ,11C D 的中点,则直线1A G ,C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取AB 的中点F ,则∠ECF (或其补角)为直线1A G 与CE 所成角,再解三角形即可得解. 【详解】如图所示:,取AB 的中点F ,连接EF ,CF ,易知1A G CF ∥,则∠ECF (或其补角)为直线1A G 与CE 所成角.不妨设2AB =,则CF =EF =3EC =,由余弦定理得cosECF ∠==,即直线1A G 与CE 故选:C .2.(2022·全国·模拟预测(理))如图,在三棱台111ABC A B C -中,1AA ⊥平面ABC ,90ABC ∠=︒,111111AA A B B C ===,2AB =,则AC 与平面11BCC B 所成的角为( )A .30B .45︒C .60︒D .90︒【答案】A 【解析】 【分析】将棱台补全为棱锥,利用等体积法求A 到面11BCC B 的距离,结合线面角的定义求AC 与平面11BCC B 所成角的大小. 【详解】将棱台补全为如下棱锥D ABC -,由90ABC ∠=︒,111111AA A B B C ===,2AB =,易知:2DA BC ==,AC = 由1AA ⊥平面ABC ,,AB AC ⊥平面ABC ,则1AA AB ⊥,1AA AC ⊥,所以BD =CD =222BC BD CD +=,所以122BCD S =⨯⨯=△A 到面11BCC B 的距离为h ,又D ABC A BCD V V --=,则111222323h ⨯⨯⨯⨯=⨯h = 综上,AC 与平面11BCC B 所成角[0,]2πθ∈,则1sin 2h AC θ==,即6πθ=. 故选:A3.(2022·浙江湖州·模拟预测)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BCD △是以B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为等边三角形,2BD =,将ABD △沿对角线BD 翻折到PBD △在翻折的过程中,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BD PC ⊥B .DP 与BC 可能垂直C .直线DP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最大值是45︒ D .四面体P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于A ,取BD 的中点M ,即可得到BD ⊥面PMC ,A 选项可判断对于B ,采用反证法,假设DP BC ⊥,则BC ⊥面PCD ,再根据题目所给的长度即可判断;对于C ,当面PBD ⊥面BCD 时,此时直线DP 与平面BCD 所成角有最大值,判断即可;对于D ,当面PBD ⊥面BCD 时,此时四面体PBCD 的体积有最大值,计算最大体积判断即可 【详解】如图所示,取BD 的中点M ,连接,PM CMBCD △是以B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D CM ∴⊥ABD △为等边三角形,BD PM ∴⊥BD ∴⊥面PMC ,BD PC ∴⊥ ,故A 正确 对于B ,假设DP BC ⊥,又BC CD ⊥BC ∴⊥面PCD ,BC PC ∴⊥,又2,PB BC ==1PC ⎤⎦,故DP 与BC 可能垂直,故B 正确当面PBD ⊥面BCD 时,此时PM ⊥面BCD ,PDB ∠即为直线DP 与平面BCD 所成角 此时60PDB ︒∠=,故C 错误当面PBD ⊥面BCD 时,此时四面体PBCD 的体积最大,此时的体积为:111(332BCDV S PM ==⨯=,故D 正确 故选:C4.(2022·河南安阳·模拟预测(理))已知球O 的体积为125π6,高为1的圆锥内接于球O ,经过圆锥顶点的平面α截球O 和圆锥所得的截面面积分别为12,S S ,若125π8S =,则2S =( )A .2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求出球O 半径,平面α截球O 所得截面小圆半径,圆锥底面圆半径,再求出平面α截圆锥所得的截面等腰三角形底边长及高即可计算作答. 【详解】球O 半径为R ,由34π125π36R =得52R =,平面α截球O 所得截面小圆半径1r ,由21128π5πS r ==得1r =因此,球心O 到平面α的距离1d r ===,而球心O 在圆锥的轴上,则圆锥的轴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45,因圆锥的高为1,则球心O 到圆锥底面圆的距离为132d =,于是得圆锥底面圆半径2r =,令平面α截圆锥所得截面为等腰PAB △,线段AB 为圆锥底面圆1O 的弦,点C 为弦AB 中点,依题意,145CPO ∠=,111CO PO ==,PC =AB ==所以212AB S PC =⋅=.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睛:解决与球有关的内切或外接问题时,关键是确定球心的位置,再利用球的截面小圆性质求解.5.(2022·浙江·模拟预测)如图,矩形BDEF 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2,1BD DE ==,点P 在线段EF 上,给出下列命题:①存在点P ,使得直线//DP 平面ACF ②存在点P ,使得直线DP ⊥平面ACF③直线D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是⎤⎥⎣⎦④三棱锥A CDE -的外接球被平面ACF 所截取的截面面积是98π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 A .①③ B .①④C .②④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取EF 中点推理判断①;假定DP ⊥平面ACF ,分析判断②;确定直线D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求出临界值判断③;求出ACF 外接圆面积判断④作答.令AC BD O =,连接,FO DF ,令EF 中点为G ,连DG ,如图,依题意,O 是,BD AC 的中点,对于①,在矩形BDEF 中,//DO FG ,DO FG =,四边形DOFG 是平行四边形,直线//DG OF ,OF ⊂平面ACF ,DG ⊄平面ACF ,则//DG 平面ACF ,当P 是线段EF 中点G 时,直线//DP 平面ACF ,①正确;对于②,假定直线DP ⊥平面ACF ,由①知,DP OF ⊥,DP DG ⊥,当点P 在线段EF 上任意位置(除点G 外),PDG ∠均为锐角,即DP 不垂直于DG ,也不垂直于OF ,因此,不存在点P ,使得直线DP ⊥平面ACF ,②不正确;对于③,平面BDEF ⊥平面ABCD ,DP 在平面ABCD 内射影在直线BD 上,直线D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PDB ∠,当点P 由点E 运动到点F 的过程中,PDB ∠逐渐减小,当P 与E 重合时,PDB ∠最大,为90EDB ∠=,max (sin )1PDB ∠=,当P 与F 重合时,PDB ∠最小,为FDB ∠,min (sin )BF PDB DF ∠==所以直线D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是⎤⎥⎣⎦,③正确;对于④,在ACF 中,2AC =,|AF CF ==FO sin OF FAC AF ∠==由正弦定理得ACF 外接圆直径2sin FC r FAC ==∠半径r =圆面积为298S r ππ==,三棱锥A CDE -的外接球被平面ACF 所截取的截面是ACF 外接圆, 因此三棱锥A CDE -的外接球被平面ACF 所截取的截面面积是98π,④正确, 所以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③④. 故选:D6.(2022·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模拟预测(文))已知1O 是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中心O 关于平面1111D C B A 的对称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1O C 与1A C 是异面直线B .11OC ∥平面11A BCD C .11O C AD ⊥ D .11O C ⊥平面11BDD B【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性质、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即可对选项做出判断. 【详解】连接1A C 、1AC ,交于点O ,连接11A C 、11B D ,交于点P . 连接AC 、BD 、1A B 、1D C 、1O O .由题可知,1O 在平面11A C CA 上,所以11O C 与1A C 共面,故A 错误;在四边形11OO C C 中,11//O O C C 且11O O C C =,所以四边形11OO C C 为平行四边形. 11//O C OC ∴.OC ⊂平面11A BCD ,11O C ⊄平面11A BCD ,11O C ∴∥平面11A BCD ,故B 正确;由正方体的性质可得1111AC B D ⊥,因为1111O B O D =,所以111O P B D ⊥,又111O P AC P =,11B D ∴⊥平面111O AC , 1111B D O C ∴⊥,又11//B D BD , 11BD O C ∴⊥,而AD 与BD 所成角为45︒,所以显然11O C 与AD 不垂直,故C 错误;显然11O C 与11O B 不垂直,而11O B ⊂平面11BDD B ,所以11O C 与平面11BDD B 不垂直,故D 错误. 故选:B.7.(2022·北京·北大附中三模)已知平面,,αβγ,直线m 和n ,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m m αβ⊥⊥,则αβ∥ B .若,αγβγ⊥⊥,则αβ∥ C .若,m n m α⊥⊥,则n α∥ D .若,m n αα∥∥,则m n ∥ 【答案】A 【解析】 【分析】对于A 选项,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对于B 选项,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有可能相交,也有可能互相平行; 对于C 选项,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即可判断;对于D 选项,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有可能相交、平行或异面. 【详解】选项A 正确,因为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选项B 错误,平面α和β也可以相交; 选项C 错误,直线n 可能在平面α内; 选项D 错误,直线m 和n 还可能相交或者异面. 故选:A.8.(2022·云南师大附中模拟预测(理))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BC 沿对角线AC 折起,使得二面角B AC D --的大小为90°.若三棱锥B ACD -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G 为AC 边的中点,E ,F 分别为线段BG ,DC 上的动点(不包括端点),且BE ,当三棱锥E ACF -的体积最大时,过点F 作球O 的截面,则截面面积的最小值为( )A .B .2πC .32πD .89π【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BG ⊥平面ACD ,继而表示出三棱锥E ACF -的体积,求出x =V 取得最大值,在∠GCF 中,由余弦定理,得GF =当GF 垂直于截面时,截面圆的面积最小,继而得解. 【详解】因为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AC =.如图,由于平面ABC ⊥平面ACD ,平面ABC 平面ACD AC =,又G 为AC 边的中点,则有BG AC ⊥,所以BG ⊥平面ACD .设CF x =(0x <<,则BE =,所以三棱锥E ACF -的体积13ACF V S EG ==△2111122sin 4(22))323223AC CF ACF EG x x x ⨯∠=⨯⨯-=-,当x =时,V 取得最大值.由于GA GB GC GD ===,则球O 的球心即为G ,且球O 的半径2R =.又在△GCF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GF GC CF ACF =∠=。
立体几何高考试题及答案
立体几何高考试题及答案立体几何在高考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难度也相对较大。
下面,我们将针对高考中常见的立体几何试题进行解析和答案展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常见的高考立体几何题目:已知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2cm,AD=8cm,AE=6cm,P为AE的中点,连接PE与BD交于点F。
(1)求线段EF的长。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利用长方体的性质进行推导。
首先,我们可以得出AE与BD平行,因此,三角形AEP与三角形FDP是相似的。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AD/AE=FP/EP8/6=FP/3解得FP=4,EP=3。
由于E是AE的中点,所以PE=AE/2=6/2=3。
又因为三角形PFB与三角形DEB相似,我们可以得出:PB/BD=FP/DE。
PB/12=4/8解得PB=6。
由于三角形PFB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得出:EF²=EP²+FP²EF²=3²+4²EF²=25解得EF=5。
因此,线段EF的长为5cm。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立体几何试题: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被截去了一小角,截去部分是一个正方形,设$AE=1$cm,求正方体的表面积。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看出四面体AED-C是一个直角四边形。
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进行求解。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AD^2=AE^2+DE^2$$AD^2=1^2+AC^2$由于正方体的特性,我们知道AD=AC=AB=BC=CD。
所以$AC^2=1^2+1^2=2$因此,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AC^2=6×2=12$。
综上所述,立体几何在高考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要求掌握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相关定理,通过分析题目,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才能在高考中得心应手,取得满意的成绩。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题目答案详解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题目答案详解在高考数学中,立体几何题目一直是让许多同学感到头疼的部分。
但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思路,这些题目也并非难以攻克。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具体的题目来详细解析高考数学立体几何题目的解题方法和答案。
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已知正方体 ABCD A₁B₁C₁D₁的棱长为 2,E、F 分别为棱 AA₁、CC₁的中点。
(1)求三棱锥 B EDF 的体积;(2)求证:平面 BDF ∥平面 B₁E₁F₁。
对于第一问,求三棱锥 B EDF 的体积。
我们知道,要求三棱锥的体积,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底面和对应的高。
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三角形 EDF 为底面,点 B 到平面 EDF 的距离为高。
首先,来计算三角形 EDF 的面积。
因为 E、F 分别为棱 AA₁、CC₁的中点,所以EF 的长度为正方体面对角线的一半,即EF =√2。
又因为 ED = DF =√5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所以三角形 EDF的面积可以通过海伦公式来计算,或者使用其他方法,比如以 EF 为底边,求出对应的高。
经过计算,三角形 EDF 的面积为√6。
接下来求点 B 到平面 EDF 的距离。
由于 BD 垂直于平面 AA₁C₁C,所以 BD 垂直于 EF 。
又因为三角形 EDF 在平面 AA₁C₁C 内,所以点 B 到平面 EDF 的距离就是 BD 在平面 AA₁C₁C 上的射影,也就是 BO(O 为 AC 的中点)的长度,BO =√2。
最后,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 V = 1/3×S×h (S 为底面积,h 为高),可得三棱锥 B EDF 的体积为2√3 / 3 。
再来看第二问,求证:平面 BDF ∥平面 B₁E₁F₁。
要证明两个平面平行,我们可以通过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在平面 BDF 中,BD 平行于 B₁D₁,BF 平行于 B₁F₁。
因为 BD 和 BF 是平面 BDF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B₁D₁和 B₁F₁是平面 B₁E₁F₁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平面 BDF ∥平面 B₁E₁F₁。
2023全国甲卷数学立体几何18题
(1)证明见解析.
(2) 13 13
【基本思路】 (1)根据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可得 A1O 平面 BCC1B1 ,再由勾股定理 求出 O 为中点,即可得证; (2)利用直角三角形求出 AB1 的长及点 A 到面的距离,根据线面角定义直接可得正弦值. 【详细解析】⑴如图,
第 4 页(共 5 页)
由 CM∥A1C1,CM A1C1知四边形 A1CMC1 为平行四边形, C1M∥A1C ,C1M 平面 ABC ,又 AM 平面 ABC ,
C1M AM 则在 Rt△AC1M 中, AM 2AC,C1M A1C , AC1 (2AC)2 A1C2 , 在 Rt△AB1C1 中, AC1 (2AC)2 A1C2 , B1C1 BC 3 ,
(1)证明见解析. (2)1
【基本思路】
(1)由 A1C 平面 ABC 得 A1C BC ,又因为 AC BC ,可证 BC 平面 ACC1A1 ,从而 证得平面 ACC1A1 平面 BCC1B1 ; (2) 过点 A1 作 A1O CC1 ,可证四棱锥的高为 A1O ,由三角形全等可证 A1C AC ,从而证 得 O 为 CC1 中点,设 A1C AC x ,由勾股定理可求出 x ,再由勾股定理即可求 A1O .
AB1 (2 2)2 ( 2)2 ( 3)2 13 , 又 A 到平面 BCC1B1 距离也为 1,
所以 AB1 与平面 BCC1B1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 13
13
.
13
第 5 页(共 5 页)
【详细解析】 ⑴证明:因为 A1C 平面 ABC , BC 平面 ABC , 所以 A1C BC , 又因为 ACB 90o,即 AC BC ,
历年全国理科数学高考试题立体几何部分精选(含答案)
1。
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俯视图可以为2。
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6,23AB BC==,则棱锥-的体积为。
O ABCD3。
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Ⅰ)证明:PA⊥BD;(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1.D2.833。
解:(Ⅰ)因为60,2DAB AB AD ∠=︒=, 由余弦定理得3BD AD =从而BD 2+AD 2= AB 2,故BD ⊥AD 又PD ⊥底面ABCD ,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AD. 故 PA ⊥BD(Ⅱ)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AD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则()1,0,0A ,()03,0B ,,()1,3,0C -,()0,0,1P .(1,3,0),(0,3,1),(1,0,0)AB PB BC =-=-=-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0,0,{n AB n PB ⋅=⋅=即 3030x y y z -+=-=因此可取n=(3,1,3)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m,则m 0,m 0,{PB BC ⋅=⋅=可取m=(0,—1,3-) 427cos ,727m n -==- 故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为 277-1。
正方体ABCD —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23 B 33 C 23D 63 2. 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俩切点,那么PA PB •的最小值为(A ) 42-+ (B)32-+ (C ) 422-+ (D )322-+3。
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A )233 (B)433 (C ) 23 (D) 8334. 如图,四棱锥S-ABCD 中,SD ⊥底面ABCD ,AB//DC ,AD ⊥DC,AB=AD=1,DC=SD=2,E 为棱SB 上的一点,平面EDC ⊥平面SBC .(Ⅰ)证明:SE=2EB ;(Ⅱ)求二面角A —DE —C 的大小 .1. D 2。
全国通用2020_2022三年高考数学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立体几何解答题理
06 立体几何(解答题)(理科专用)1.【2022年全国甲卷】在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CD∥AB,AD=DC=CB=1 ,AB=2,DP=√3.(1)证明:BD⊥PA;(2)求PD与平面PAB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5.5【解析】【分析】(1)作DE⊥AB于E,CF⊥AB于F,利用勾股定理证明AD⊥BD,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PD⊥BD,从而可得BD⊥平面PAD,再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即可得证;(2)以点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即可得出答案.(1)证明:在四边形ABCD中,作DE⊥AB于E,CF⊥AB于F,因为CD//AB,AD=CD=CB=1,AB=2,所以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所以AE=BF=1,2,BD=√DE2+BE2=√3,故DE=√32所以AD2+BD2=AB2,所以AD⊥BD,因为PD⊥平面ABCD,BD⊂平面ABCD,所以PD⊥BD,又PD∩AD=D,所以BD⊥平面PAD,又因PA⊂平面PAD,所以BD⊥PA;(2)解:如图,以点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BD =√3,则A(1,0,0),B(0,√3,0),P(0,0,√3),则AP⃗⃗⃗⃗⃗ =(−1,0,√3),BP ⃗⃗⃗⃗⃗ =(0,−√3,√3),DP ⃗⃗⃗⃗⃗ =(0,0,√3),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n⃗ =(x,y,z), 则有{n →⋅AP →=−x +√3z =0n →⋅BP →=−√3y +√3z =0,可取n ⃗ =(√3,1,1), 则cos〈n ⃗ ,DP⃗⃗⃗⃗⃗ 〉=n⃗ ⋅DP ⃗⃗⃗⃗⃗⃗ |n ⃗ ||DP ⃗⃗⃗⃗⃗⃗ |=√55, 所以PD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5.2.【2022年全国乙卷】如图,四面体ABCD 中,AD ⊥CD,AD =CD,∠ADB =∠BDC ,E 为AC 的中点.(1)证明:平面BED ⊥平面ACD ;(2)设AB =BD =2,∠ACB =60°,点F 在BD 上,当△AFC 的面积最小时,求CF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过程见解析 (2)CF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4√37【解析】 【分析】(1)根据已知关系证明△ABD ≌△CBD ,得到AB =CB ,结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得到垂直关系,结合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2)根据勾股定理逆用得到BE ⊥DE ,从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结合线面角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1)因为AD =CD ,E 为AC 的中点,所以AC ⊥DE ;在△ABD 和△CBD 中,因为AD =CD,∠ADB =∠CDB,DB =DB ,所以△ABD ≌△CBD ,所以AB =CB ,又因为E 为AC 的中点,所以AC ⊥BE ; 又因为DE,BE ⊂平面BED ,DE ∩BE =E ,所以AC ⊥平面BED , 因为AC ⊂平面ACD ,所以平面BED ⊥平面ACD . (2)连接EF ,由(1)知,AC ⊥平面BED ,因为EF ⊂平面BED , 所以AC ⊥EF ,所以S △AFC =12AC ⋅EF , 当EF ⊥BD 时,EF 最小,即△AFC 的面积最小. 因为△ABD ≌△CBD ,所以CB =AB =2, 又因为∠ACB =60°,所以△ABC 是等边三角形, 因为E 为AC 的中点,所以AE =EC =1,BE =√3, 因为AD ⊥CD ,所以DE =12AC =1,在△DEB 中,DE 2+BE 2=BD 2,所以BE ⊥DE . 以E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E −xyz ,则A (1,0,0),B(0,√3,0),D (0,0,1),所以AD ⃗⃗⃗⃗⃗ =(−1,0,1),AB ⃗⃗⃗⃗⃗ =(−1,√3,0), 设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y,z ), 则{n ⃗ ⋅AD ⃗⃗⃗⃗⃗ =−x +z =0n ⃗ ⋅AB⃗⃗⃗⃗⃗ =−x +√3y =0 ,取y =√3,则n ⃗ =(3,√3,3),又因为C (−1,0,0),F (0,√34,34),所以CF⃗⃗⃗⃗⃗ =(1,√34,34),所以cos⟨n ⃗ ,CF ⃗⃗⃗⃗⃗ ⟩=n ⃗ ⋅CF⃗⃗⃗⃗⃗ |n ⃗ ||CF⃗⃗⃗⃗⃗ |=√21×√74=4√37,设CF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θ(0≤θ≤π2), 所以sinθ=|cos⟨n ⃗ ,CF⃗⃗⃗⃗⃗ ⟩|=4√37, 所以CF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4√37.3.【2022年新高考1卷】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4,△A 1BC 的面积为2√2.(1)求A 到平面A 1BC 的距离;(2)设D 为A 1C 的中点,AA 1=AB ,平面A 1BC ⊥平面ABB 1A 1,求二面角A −BD −C 的正弦值.【答案】(1)√2 (2)√32【解析】 【分析】(1)由等体积法运算即可得解;(2)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及判定可得BC ⊥平面ABB 1A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即可得解. (1)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设点A 到平面A 1BC 的距离为h , 则V A−A 1BC =13S △A 1BC ⋅ℎ=2√23ℎ=V A 1−ABC =13S △ABC ⋅A 1A =13V ABC−A 1B 1C 1=43,解得ℎ=√2,所以点A 到平面A 1BC 的距离为√2; (2)取A 1B 的中点E ,连接AE ,如图,因为AA 1=AB ,所以AE ⊥A 1B , 又平面A 1BC ⊥平面ABB 1A 1,平面A 1BC ∩平面ABB 1A 1=A 1B , 且AE ⊂平面ABB 1A 1,所以AE ⊥平面A 1BC , 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B 1⊥平面ABC ,由BC ⊂平面A 1BC ,BC ⊂平面ABC 可得AE ⊥BC ,BB 1⊥BC , 又AE,BB 1⊂平面ABB 1A 1且相交,所以BC ⊥平面ABB 1A 1,所以BC,BA,BB 1两两垂直,以B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1)得AE =√2,所以AA 1=AB =2,A 1B =2√2,所以BC =2, 则A(0,2,0),A 1(0,2,2),B(0,0,0),C(2,0,0),所以A 1C 的中点D(1,1,1), 则BD⃗⃗⃗⃗⃗⃗ =(1,1,1),BA ⃗⃗⃗⃗⃗ =(0,2,0),BC ⃗⃗⃗⃗⃗ =(2,0,0), 设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m ⃗⃗ =(x,y,z),则{m ⃗⃗ ⋅BD ⃗⃗⃗⃗⃗⃗ =x +y +z =0m ⃗⃗ ⋅BA ⃗⃗⃗⃗⃗ =2y =0,可取m⃗⃗ =(1,0,−1), 设平面BDC 的一个法向量n ⃗ =(a,b,c),则{m ⃗⃗ ⋅BD ⃗⃗⃗⃗⃗⃗ =a +b +c =0m ⃗⃗ ⋅BC ⃗⃗⃗⃗⃗ =2a =0, 可取n⃗ =(0,1,−1), 则cos〈m ⃗⃗ ,n ⃗ 〉=m⃗⃗⃗ ⋅n ⃗ |m ⃗⃗⃗ |⋅|n ⃗ |=√2×√2=12,所以二面角A −BD −C 的正弦值为√1−(12)2=√32.4.【2022年新高考2卷】如图,PO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PA =PB ,AB ⊥AC ,E 是PB 的中点.(1)证明:OE//平面PAC ;(2)若∠ABO =∠CBO =30°,PO =3,PA =5,求二面角C −AE −B 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1113 【解析】 【分析】(1)连接BO 并延长交AC 于点D ,连接OA 、PD ,根据三角形全等得到OA =OB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O =DO ,即可得到O 为BD 的中点从而得到OE//PD ,即可得证; (2)过点A 作Az//OP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求出二面角的余弦值,再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计算可得; (1)证明:连接BO 并延长交AC 于点D ,连接OA 、PD ,因为PO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所以PO ⊥平面ABC ,AO,BO ⊂平面ABC , 所以PO ⊥AO 、PO ⊥BO ,又PA =PB ,所以△POA ≅△POB ,即OA =OB ,所以∠OAB =∠OBA ,又AB ⊥AC ,即∠BAC =90°,所以∠OAB +∠OAD =90°,∠OBA +∠ODA =90°, 所以∠ODA =∠OAD所以AO =DO ,即AO =DO =OB ,所以O 为BD 的中点,又E 为PB 的中点,所以OE//PD , 又OE ⊄平面PAC ,PD ⊂平面PAC , 所以OE//平面PAC(2)解:过点A 作Az//OP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因为PO =3,AP =5,所以OA =√AP 2−PO 2=4,又∠OBA =∠OBC =30°,所以BD =2OA =8,则AD =4,AB =4√3,所以AC =12,所以O(2√3,2,0),B(4√3,0,0),P(2√3,2,3),C (0,12,0),所以E (3√3,1,32), 则AE ⃗⃗⃗⃗⃗ =(3√3,1,32),AB ⃗⃗⃗⃗⃗ =(4√3,0,0),AC ⃗⃗⃗⃗⃗ =(0,12,0), 设平面AEB 的法向量为n ⃗ =(x,y,z ),则{n ⃗ ⋅AE ⃗⃗⃗⃗⃗ =3√3x +y +32z =0n ⃗ ⋅AB ⃗⃗⃗⃗⃗ =4√3x =0 ,令z =2,则y =−3,x =0,所以n ⃗ =(0,−3,2);设平面AEC 的法向量为m⃗⃗ =(a,b,c ),则{m ⃗⃗ ⋅AE ⃗⃗⃗⃗⃗ =3√3a +b +32c =0m ⃗⃗ ⋅AC ⃗⃗⃗⃗⃗ =12b =0 ,令a =√3,则c =−6,b =0,所以m ⃗⃗ =(√3,0,−6); 所以cos ⟨n ⃗ ,m ⃗⃗ ⟩=n⃗ ⋅m ⃗⃗⃗ |n ⃗ ||m ⃗⃗⃗ |=√13×√39=−4√313设二面角C −AE −B 为θ,由图可知二面角C −AE −B 为钝二面角, 所以cosθ=−4√313,所以sinθ=√1−cos 2θ=1113故二面角C −AE −B 的正弦值为1113;5.【2021年甲卷理科】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面11AA B B 为正方形,2AB BC ==,E ,F 分别为AC 和1CC 的中点,D 为棱11A B 上的点.11BF A B ⊥(1)证明:BF DE ⊥;(2)当1B D 为何值时,面11BB C C 与面DFE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最小? 【答案】(1)证明见解析;(2)112B D = 【解析】 【分析】(1)方法二:通过已知条件,确定三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空间向量证明线线垂直;(2)方法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最大,进而可以确定出答案; 【详解】(1)[方法一]:几何法 因为1111,//BFA B A B AB ⊥,所以BF AB ⊥.又因为1AB BB ⊥,1BF BB B ⋂=,所以AB ⊥平面11BCC B .又因为2AB BC ==,构造正方体1111ABCG A B C G -,如图所示,过E 作AB 的平行线分别与AG BC ,交于其中点,M N ,连接11,A M B N , 因为E ,F 分别为AC 和1CC 的中点,所以N 是BC 的中点, 易证1Rt Rt BCF B BN ≅,则1CBF BB N ∠=∠.又因为1190BB N B NB ∠+∠=︒,所以1190CBF B NB BF B N ∠+∠=︒⊥,. 又因为111111,BFA B B N A B B ⊥=,所以BF ⊥平面11A MNB .又因为ED ⊂平面11A MNB ,所以BF DE ⊥. [方法二] 【最优解】:向量法因为三棱柱111ABC A B C -是直三棱柱,1BB ∴⊥底面ABC ,1BB AB ∴⊥11//A B AB ,11BF A B ⊥,BF AB ∴⊥,又1BB BF B ⋂=,AB ∴⊥平面11BCC B .所以1,,BA BC BB 两两垂直.以B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1,,BA BC BB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0,0,0,2,0,0,0,2,0,B A C ∴()()()1110,0,2,2,0,2,0,2,2B A C ,()()1,1,0,0,2,1E F .由题设(),0,2D a (02a ≤≤). 因为()()0,2,1,1,1,2BF DE a ==--,所以()()0121120BF DE a ⋅=⨯-+⨯+⨯-=,所以BF DE ⊥.[方法三]:因为11BF A B ⊥,11//A B AB ,所以BF AB ⊥,故110BF A B ⋅=,0BF AB ⋅=,所以()11BF ED BF EB BB B D ⋅=⋅++()11=BF B D BF EB BB ⋅+⋅+1BF EB BF BB =⋅+⋅11122BF BA BC BF BB ⎛⎫=--+⋅ ⎪⎝⎭11122BF BA BF BC BF BB =-⋅-⋅+⋅112BF BC BF BB =-⋅+⋅111cos cos 2BF BC FBC BF BB FBB =-⋅∠+⋅∠1=2202-=,所以BF ED ⊥.(2)[方法一]【最优解】:向量法 设平面DFE 的法向量为(),,m x y z =, 因为()()1,1,1,1,1,2EF DE a =-=--,所以00m EF m DE ⎧⋅=⎨⋅=⎩,即()0120x y z a x y z -++=⎧⎨-+-=⎩.令2z a =-,则()3,1,2m a a =+-因为平面11BCC B 的法向量为()2,0,0BA =, 设平面11BCC B 与平面DEF 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为θ, 则cos m BA m BAθ⋅=⋅==当12a =时,2224a a -+取最小值为272, 此时cos θ=所以()minsin θ=112B D =. [方法二] :几何法如图所示,延长EF 交11A C 的延长线于点S ,联结DS 交11B C 于点T ,则平面DFE平面11BB C C FT =.作1B H FT ⊥,垂足为H ,因为1DB ⊥平面11BB C C ,联结DH ,则1DHB ∠为平面11BB C C 与平面DFE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设1,B D t =[0,2],t ∈1B T s =,过1C 作111//C G A B 交DS 于点G . 由111113C S C G SA A D ==得11(2)3C G t =-. 又1111BD B T C G C T=,即12(2)3t s s t =--,所以31ts t =+.又111B H B TC F FT =,即11B H =1B H =所以DH === 则11sin B D DHB DH∠===所以,当12t =时,()1min sin DHB ∠= [方法三]:投影法 如图,联结1,FB FN ,DEF 在平面11BB C C 的投影为1B NF ,记面11BB C C 与面DFE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为θ,则1cos B NF DEFS Sθ=.设1(02)B D t t =≤≤,在1Rt DB F中,DF =在Rt ECF中,EF D作1B N 的平行线交MN 于点Q .在Rt DEQ △中,DE =在DEF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cos 2DF EF DE DFE DF EF+-∠=⋅sin DFE ∠=1sin 2DFESDF EF DFE =⋅∠13,2B NFS = 1cos B NF DFES Sθ==,sin θ=当12t =,即112B D =,面11BBC C 与面DFE 【整体点评】第一问,方法一为常规方法,不过这道题常规方法较为复杂,方法二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空间向量求解是最简单,也是最优解;方法三利用空间向量加减法则及数量积的定义运算进行证明不常用,不过这道题用这种方法过程也很简单,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 第二问:方法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最常规的方法,也是最优方法;方法二:利用空间线面关系找到,面11BB C C 与面DFE 所成的二面角,并求出其正弦值的最小值,不是很容易找到;方法三:利用面DFE 在面11BB C C 上的投影三角形的面积与DFE △面积之比即为面11BB C C 与面DFE 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求出余弦值的最小值,进而求出二面角的正弦值最小,非常好的方法,开阔学生的思维.6.【2021年乙卷理科】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矩形,PD ⊥底面ABCD ,1PD DC ==,M 为BC 的中点,且PB AM ⊥.(1)求BC ;(2)求二面角A PM B --的正弦值. 【答案】(1(2【解析】【分析】(1)以点D 为坐标原点,DA 、DC 、D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2BC a =,由已知条件得出0PB AM ⋅=,求出a 的值,即可得出BC 的长; (2)求出平面PAM 、PBM 的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法结合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可求得结果. 【详解】(1)[方法一]:空间坐标系+空间向量法PD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为矩形,不妨以点D 为坐标原点,DA 、DC 、D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设2BC a =,则()0,0,0D 、()0,0,1P 、()2,1,0B a 、(),1,0M a 、()2,0,0A a , 则()2,1,1PB a =-,(),1,0AM a =-,PB AM ⊥,则2210PB AM a ⋅=-+=,解得a =2BC a == [方法二]【最优解】:几何法+相似三角形法如图,连结BD .因为PD ⊥底面ABCD ,且AM ⊂底面ABCD ,所以PD AM ⊥. 又因为PB AM ⊥,PBPD P =,所以AM ⊥平面PBD .又BD ⊂平面PBD ,所以AM BD ⊥.从而90ADB DAM ∠+∠=︒.因为90∠+∠=︒MAB DAM ,所以∠=∠MAB ADB . 所以∽ADB BAM ,于是=AD BAAB BM.所以2112BC =.所以BC = [方法三]:几何法+三角形面积法 如图,联结BD 交AM 于点N .由[方法二]知⊥AM DB .在矩形ABCD 中,有∽DAN BMN ,所以2==AN DA MN BM,即23AN AM =.令2(0)=>BC t t ,因为M 为BC 的中点,则BM t =,DB AM由1122=⋅=⋅DABSDA AB DB AN ,得=t ,解得212t =,所以2==BC t(2)[方法一]【最优解】:空间坐标系+空间向量法设平面PAM 的法向量为()111,,m x y z =,则AM ⎛⎫= ⎪ ⎪⎝⎭,()AP =-, 由111120220m AMy m AP z ⎧⋅=-+=⎪⎨⎪⋅=-+=⎩,取1x =()2,1,2m =,设平面PBM 的法向量为()222,,n x yz =,BM ⎛⎫=- ⎪ ⎪⎝⎭,()1,1BP =--,由222220220n BM n BP y z ⎧⋅=-=⎪⎨⎪⋅=--+=⎩,取21y =,可得()0,1,1n =,3cos ,7m n m n m n ⋅===⋅⨯ 所以,270sin ,1cos ,14m n m n =-=, 因此,二面角A PM B --[方法二]:构造长方体法+等体积法如图,构造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联结11,AB A B ,交点记为H ,由于11AB A B ⊥,1AB BC ⊥,所以AH ⊥平面11A BCD .过H 作1D M 的垂线,垂足记为G .联结AG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1⊥AG D M , 故AGH ∠为二面角A PM B --的平面角.易证四边形11A BCD 的正方形,联结1D H ,HM . 111111111,2D HMD HMD A HHBMMCD A BCD SD M HG S S SSS=⋅=---正方形,由等积法解得=HG在Rt AHG 中,==AH HG =AG所以,sin AH AGH AG ∠==A PMB -- 【整体点评】(1)方法一利用空坐标系和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求解;方法二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结合三角形相似进行计算求解,运算简洁,为最优解;方法三主要是在几何证明的基础上,利用三角形等面积方法求得.(2)方法一,利用空间坐标系和空间向量方法计算求解二面角问题是常用的方法,思路清晰,运算简洁,为最优解;方法二采用构造长方体方法+等体积转化法,技巧性较强,需注意进行严格的论证.7.【2021年新高考1卷】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平面ABD ⊥平面BCD ,AB AD =,O 为BD 的中点.(1)证明:OA CD ⊥;(2)若OCD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E 在棱AD 上,2DE EA =,且二面角E BC D --的大小为45︒,求三棱锥A BCD -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解析】 【分析】(1)由题意首先证得线面垂直,然后利用线面垂直的定义证明线线垂直即可;(2)方法二:利用几何关系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结合相关的几何特征计算三棱锥的体积即可. 【详解】(1)因为AB AD =,O 是BD 中点,所以OA BD ⊥, 因为OA ⊂平面ABD ,平面ABD ⊥平面BCD , 且平面ABD ⋂平面BCD BD =,所以OA ⊥平面BCD . 因为CD ⊂平面BCD ,所以OA CD ⊥. (2)[方法一]:通性通法—坐标法如图所示,以O 为坐标原点,OA 为z 轴,OD 为y 轴,垂直OD 且过O 的直线为x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1,0),(0,1,0),(0,1,0)2C D B -,设12(0,0,),(0,,)33A m E m ,所以4233(0,,),(,,0)3322EB m BC =--=,设(),,n x y z =为平面EBC 的法向量,则由00EB n EC n ⎧⋅=⎨⋅=⎩可求得平面EBC 的一个法向量为2(3,1,)n m =--.又平面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0,0,OA m=,所以cos ,2n OA ==,解得1m =.又点C 到平面ABD112132A BCD C ABD V V--==⨯⨯⨯=, 所以三棱锥A BCD - [方法二]【最优解】: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如图所示,作EGBD ⊥,垂足为点G .作GF BC ⊥,垂足为点F ,连结EF ,则OA EG ∥.因为OA ⊥平面BCD ,所以EG ⊥平面BCD ,EFG 为二面角E BC D --的平面角.因为45EFG ∠=︒,所以EG FG =. 由已知得1OB OD ==,故1OB OC ==.又30OBC OCB ∠=∠=︒,所以BC =因为24222,,,,133333GD GB FG CD EG OA ======,111122(11)13332A BCD BCDBOCV SO SOA A -==⨯⨯=⨯⨯⨯⨯⨯=[方法三]:三面角公式考虑三面角B EDC -,记EBD ∠为α,EBC ∠为β,30DBC ∠=︒, 记二面角E BC D --为θ.据题意,得45θ=︒. 对β使用三面角的余弦公式,可得cos cos cos30βα=⋅︒,化简可得cos βα=.①使用三面角的正弦公式,可得sin sin sin αβθ=,化简可得sin βα=.② 将①②两式平方后相加,可得223cos 2sin 14αα+=,由此得221sin cos 4αα=,从而可得1tan 2α=±.如图可知π(0,)2α∈,即有1tan 2α=,根据三角形相似知,点G 为OD 的三等分点,即可得43BG =, 结合α的正切值,可得2,13EG OA ==从而可得三棱锥A BCD -【整体点评】(2)方法一: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是解析几何中常用的方法,是此类题的通性通法,其好处在于将几何问题代数化,适合于复杂图形的处理;方法二: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是立体几何的基本功,在找出二面角的同时可以对几何体的几何特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该法为本题的最优解.方法三:三面角公式是一个优美的公式,在很多题目的解析中灵活使用三面角公式可以使得问题更加简单、直观、迅速.8.【2021年新高考2卷】在四棱锥Q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若2,3AD QD QA QC ====.(1)证明:平面QAD ⊥平面ABCD ; (2)求二面角B QD 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3. 【解析】 【分析】(1)取AD 的中点为O ,连接,QO CO ,可证QO ⊥平面ABCD ,从而得到面QAD ⊥面ABCD . (2)在平面ABCD 内,过O 作//OT CD ,交BC 于T ,则OT AD ⊥,建如图所示的空间坐标系,求出平面QAD 、平面BQD 的法向量后可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详解】(1)取AD 的中点为O ,连接,QO CO . 因为QA QD =,OA OD =,则QO ⊥AD ,而2,AD QA ==2QO ==.在正方形ABCD 中,因为2AD =,故1DO =,故CO =因为3QC =,故222QC QO OC =+,故QOC 为直角三角形且QO OC ⊥, 因为OCAD O =,故QO ⊥平面ABCD ,因为QO ⊂平面QAD ,故平面QAD ⊥平面ABCD .(2)在平面ABCD 内,过O 作//OT CD ,交BC 于T ,则OT AD ⊥, 结合(1)中的QO ⊥平面ABCD ,故可建如图所示的空间坐标系.则()()()0,1,0,0,0,2,2,1,0D Q B -,故()()2,1,2,2,2,0BQ BD =-=-. 设平面QBD 的法向量(),,n x y z =,则00n BQ n BD ⎧⋅=⎨⋅=⎩即220220x y z x y -++=⎧⎨-+=⎩,取1x =,则11,2y z ==,故11,1,2n ⎛⎫= ⎪⎝⎭.而平面QAD 的法向量为()1,0,0m =,故12cos ,3312m n ==⨯.二面角B QD A --的平面角为锐角,故其余弦值为23.9.【2020年新课标1卷理科】如图,D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E 为底面直径,AE AD =.ABC 是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P 为DO上一点,PO .(1)证明:PA ⊥平面PBC ; (2)求二面角B PC E --的余弦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分析】(1)要证明PA ⊥平面PBC ,只需证明PA PB ⊥,PA PC ⊥即可;(2)方法一:过O 作ON ∥BC 交AB 于点N ,以O 为坐标原点,OA 为x 轴,ON 为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算出平面PCB 的一个法向量n ,平面PCE 的一个法向量为m ,利用公式cos ,||||n mm n n m ⋅<>=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方法一]:勾股运算法证明由题设,知DAE △为等边三角形,设1AE =, 则DO =,1122CO BO AE===,所以PO ==PC PB PA ====又ABC 为等边三角形,则2sin 60BA OA =,所以BA = 22234PA PB AB +==,则90APB ∠=,所以PA PB ⊥, 同理PA PC ⊥,又PC PB P =,所以PA ⊥平面PBC ;[方法二]:空间直角坐标系法 不妨设AB =4sin 60==︒=ABAE AD ,由圆锥性质知DO ⊥平面ABC ,所以==DO ==PO O 是ABC 的外心,因此AE BC ⊥.在底面过O 作BC 的平行线与AB 的交点为W ,以O 为原点,OW 方向为x 轴正方向,OE 方向为y 轴正方向,OD 方向为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0,2,0)A -,B ,(C ,(0,2,0)E ,P .所以(0,AP =,(=--BP ,(3,=-CP . 故0220⋅=-+=AP BP ,0220⋅=-+=AP CP . 所以AP BP ⊥,AP CP ⊥.又BP CP P =,故AP ⊥平面PBC .[方法三]:因为ABC 是底面圆O 的内接正三角形,且AE 为底面直径,所以AE BC ⊥. 因为DO (即PO )垂直于底面,BC 在底面内,所以PO BC ⊥. 又因为PO ⊂平面PAE ,AE ⊂平面PAE ,PO AE O =,所以BC ⊥平面PAE .又因为PA ⊂平面PAE ,所以PA BC ⊥.设AE BC F =,则F 为BC 的中点,连结PF .设DO a =,且PO ,则AF =,PA =,12PF a =. 因此222+=PA PF AF ,从而PA PF ⊥. 又因为PFBC F =,所以PA ⊥平面PBC .[方法四]:空间基底向量法如图所示,圆锥底面圆O 半径为R ,连结DE ,AE AD DE ==,易得OD =,因为=PO ,所以=PO . 以,,OA OB OD 为基底,OD ⊥平面ABC ,则66=+=-+AP AO OP OA OD , 66=+=-+BP BO OP OB OD ,且212OA OB R ⋅=-,0OA OD OB OD ⋅=⋅=所以6666⎛⎫⎛⎫⋅=-+⋅-+= ⎪ ⎪⎝⎭⎝⎭AP BP OA OD OB OD26610666⋅-⋅-⋅+=OA OB OA OD OB OD OD . 故0AP BP ⋅=.所以AP BP ⊥,即AP BP ⊥. 同理AP CP ⊥.又BP CP P =,所以AP ⊥平面PBC . (2)[方法一]:空间直角坐标系法过O 作ON ∥BC 交AB 于点N ,因为PO ⊥平面ABC ,以O 为坐标原点,OA 为x 轴,ON 为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11(,0,0),((,244E PB C ---,1(,44PC =--,1()44PB =-,1(,0,24PE =--,设平面PCB 的一个法向量为111(,,)n x y z =,由00n PC n PB ⎧⋅=⎨⋅=⎩,得11111100x x ⎧-=⎪⎨-=⎪⎩,令1x 111,0z y =-=,所以(2,0,1)n =-,设平面PCE 的一个法向量为222(,,)m x y z =由00m PC m PE ⎧⋅=⎨⋅=⎩,得22222020x x ⎧-=⎪⎨-=⎪⎩,令21x =,得22z y ==所以3(1,3m =故2cos ,||||3n mmn n m ⋅<>===⋅⨯设二面角B PC E --的大小为θ,由图可知二面角为锐二面角,所以cos θ=[方法二]【最优解】:几何法 设=BCAE F ,易知F 是BC 的中点,过F 作∥FG AP 交PE 于G ,取PC 的中点H ,联结GH ,则∥HF PB .由PA ⊥平面PBC ,得FG ⊥平面PBC . 由(1)可得,222BC PB PC =+,得PB PC ⊥. 所以FH PC ⊥,根据三垂线定理,得GH PC ⊥. 所以GHF ∠是二面角B PC E --的平面角. 设圆O 的半径为r ,则3sin602︒==AF AB r ,2AE r =,12=EF r ,13EF AF =,所以14=FG PA ,1122==FH PB PA ,12=FG FH . 在Rt GFH 中,1tan 2∠==FG GHF FH ,cos ∠=GHF . 所以二面角B PC E --.[方法三]:射影面积法如图所示,在PE 上取点H ,使14HE PE =,设BC AE N =,连结NH .由(1)知14NE AE =,所以∥NH PA .故NH ⊥平面PBC . 所以,点H 在面PBC 上的射影为N .故由射影面积法可知二面角B PC E --的余弦值为cos PCN PCHS θS=.在PCE中,令==PC PE 1CE =,易知=PCES .所以335416PCH PCES S ==.又1328PCNPBCSS ==,故3cos PCN PCHS θS ===所以二面角BPC E --.【整体点评】本题以圆锥为载体,隐含条件是圆锥的轴垂直于底面,(1)方法一:利用勾股数进行运算证明,是在给出数据去证明垂直时的常用方法;方法二:选择建系利用空间向量法,给空间立体感较弱的学生提供了可行的途径;方法三:利用线面垂直,结合勾股定理可证出;方法四:利用空间基底解决问题,此解法在解答题中用的比较少;(2)方法一:建系利用空间向量法求解二面角,属于解答题中求角的常规方法;方法二:利用几何法,通过三垂线法作出二面角,求解三角形进行求解二面角,适合立体感强的学生;方法三:利用射影面积法求解二面角,提高解题速度.10.【2020年新课标2卷理科】如图,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BB 1C 1C 是矩形,M ,N 分别为BC ,B 1C 1的中点,P 为AM 上一点,过B 1C 1和P 的平面交AB 于E ,交AC 于F .(1)证明:AA 1∥MN ,且平面A1AMN ⊥EB 1C 1F ;(2)设O 为△A 1B 1C 1的中心,若AO ∥平面EB 1C 1F ,且AO =AB ,求直线B 1E 与平面A 1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 【分析】(1)由,M N 分别为BC ,11B C 的中点,1//MN CC ,根据条件可得11//AA BB ,可证1MN AA //,要证平面11EB C F ⊥平面1A AMN ,只需证明EF ⊥平面1A AMN 即可;(2)连接NP ,先求证四边形ONPA 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几何关系求得EP ,在11B C 截取1B Q EP =,由(1)BC ⊥平面1A AMN ,可得QPN ∠为1B E 与平面1A AMN 所成角,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1),M N 分别为BC ,11B C 的中点,1//MN BB ∴,又11//AA BB , 1//MN AA ∴,在ABC 中,M 为BC 中点,则BC AM ⊥, 又侧面11BB C C 为矩形, 1BC BB ∴⊥, 1//MN BB ,MN BC ⊥,由MN AM M ⋂=,,MN AM ⊂平面1A AMN , ∴BC ⊥平面1A AMN ,又11//B C BC ,且11B C ⊄平面ABC ,BC ⊂平面ABC ,11//B C ∴平面ABC ,又11B C ⊂平面11EB C F ,且平面11EB C F ⋂平面ABC EF =11//B C EF ∴ ,//EF BC ∴,又BC ⊥平面1A AMN , ∴EF ⊥平面1A AMN ,EF ⊂平面11EB C F , ∴平面11EB C F ⊥平面1A AMN .(2)[方法一]:几何法如图,过O 作11B C 的平行线分别交1111,A B AC 于点11,E F ,联结11,,,AE AO AF NP , 由于//AO 平面11EB C F ,11//E F 平面11EB C F ,11=AOE F O ,AO ⊂平面11AE F ,11E F ⊂平面11AE F ,所以平面11//AE F 平面11EB C F .又因平面11AE F 平面111=AA B B AE ,平面11EB C F ⋂平面111=AA B B EB ,所以11∥EB AE .因为111B C A N ⊥,11B C MN ⊥,1A N MN N =,所以11B C ⊥面1AA NM .又因1111∥E F B C ,所以11⊥E F 面1AA NM , 所以1AE 与平面1AA NM 所成的角为1∠E AO .令2AB =,则11=NB ,由于O 为111A B C △的中心,故112233==OE NB . 在1Rt AE O 中,122,3===AO AB OE ,由勾股定理得1==AE所以111sin ∠==E O E AO AE 由于11∥EB AE ,直线1B E 与平面1A AMN[方法二]【最优解】:几何法 因为//AO 平面11EFC B ,平面11EFC B 平面1=AMNA NP ,所以∥AO NP .因为//ON AP ,所以四边形OAPN 为平行四边形.由(Ⅰ)知EF ⊥平面1AMNA ,则EF 为平面1AMNA 的垂线. 所以1B E 在平面1AMNA 的射影为NP . 从而1B E 与NP 所成角的正弦值即为所求.在梯形11EFC B 中,设1EF =,过E 作11EG B C ⊥,垂足为G ,则3==PN EG . 在直角三角形1B EG中,1sin ∠==B EG [方法三]:向量法由(Ⅰ)知,11B C ⊥平面1A AMN ,则11B C 为平面1A AMN 的法向量.因为∥AO 平面11EB C F ,AO ⊆平面1A AMN ,且平面1A AMN ⋂平面11EB C F PN =, 所以//AO PN .由(Ⅰ)知11,=∥AA MN AA MN ,即四边形APNO 为平行四边形,则==AO NP AB . 因为O 为正111A B C △的中心,故13==AP ON AM . 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得111111,33=∥EF B C EF B C ,所以四边形11EFC B 为等腰梯形.由P ,N 为等腰梯形两底的中点,得11PN B C ⊥,则11110,⋅==++=PN B C EB EP PN NB 111111111623+-=-B C PN B C PN B C . 设直线1B E 与平面1A AMN 所成角为θ,AB a ,则21111111sin θ⋅===aEB B C EB B C a 所以直线1B E 与平面1A AMN[方法四]:基底法不妨设2===AO AB AC ,则在直角1AA O 中,1AA =以向量1,,AA AB AC 为基底, 从而1,2π=AA AB ,1,2π=AA AC ,,3π=AB AC .1111123=++=+EB EA AA A B AB AA ,BC AC AB =-, 则12103=EB ,||2BC =. 所以112()3⎛⎫⋅=+⋅-= ⎪⎝⎭EB BC AB AA AC AB 2224333⋅-=-AB AC AB .由(Ⅰ)知BC ⊥平面1A AMN ,所以向量BC 为平面1A AMN 的法向量. 设直线1B E 与平面1A AMN 所成角θ,则11110sin cos ,10||θ⋅===EB BC EB BC EB BC 故直线1B E 与平面1A 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sin θ= 【整体点评】(2)方法一:几何法的核心在于找到线面角,本题中利用平行关系进行等价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二:等价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构造直角三角形是求解角度的正弦值的基本方法; 方法三:利用向量法的核心是找到平面的法向量和直线的方向向量,然后利用向量法求解即可;方法四:基底法是立体几何的重要思想,它是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延伸,其关键之处在于找到平面的法向量和直线的方向向量.11.【2020年新课标3卷理科】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分别在棱11,DD BB 上,且12DE ED =,12BF FB =.(1)证明:点1C 在平面AEF 内;(2)若2AB =,1AD =,13AA =,求二面角1A EF A --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分析】(1)方法一:连接1C E 、1C F ,证明出四边形1AEC F 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可证得点1C 在平面AEF 内;(2)方法一:以点1C 为坐标原点,11C D 、11C B 、1C C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C xyz -,利用空间向量法可计算出二面角1A EF A --的余弦值,进而可求得二面角1A EF A --的正弦值. 【详解】(1)[方法一]【最优解】:利用平面基本事实的推论在棱1CC 上取点G ,使得112C G CG =,连接DG 、FG 、1C E 、1C F ,如图1所示.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BF CG BF CG =,所以四边形BCGF 为平行四边形,则//,BC FG BC FG =,而,//BC AD BC AD =,所以//,AD FG AD FG =,所以四边形DAFG 为平行四边形,即有//AF DG ,同理可证四边形1DEC G 为平行四边形,1//C E DG ∴,1//C E AF ∴,因此点1C 在平面AEF 内.[方法二]:空间向量共线定理以11111,,C D C B C C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2所示. 设11111,,3C D a C B b C C c ===,则1(0,0,0),(,0,2),(0,,),(,,3)C E a c F b c A a b c .所以1(,0,2),(,0,2)C E a c FA a c ==.故1C E FA =.所以1AF C E ∥,点1C 在平面AEF 内. [方法三]: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同方法二建系,并得1(0,0,0),(,0,2),(0,,),(,,3)C E a c F b c A a b c , 所以111(,0,2),(0,,),(,,3)C E a c C F b c C A a b c ===.故111C A C E C F =+.所以点1C 在平面AEF 内. [方法四]:根据题意,如图3,设11111,2,3A D a A B b A A c ===.在平面11A B BA 内,因为12BF FB =,所以1111133B F B B A A ==.延长AF 交11A B 于G ,AF ⊂平面AEF ,11A B ⊂平面1111D C B A .11,G AF G A B ∈∈,所以G ∈平面,AEF G ∈平面1111D C B A ①.延长AE 交11A D 于H ,同理H ∈平面,AEF H ∈平面1111D C B A ②. 由①②得,平面AEF平面1111A B C D GH =.连接11,,GH GC HC ,根据相似三角形知识可得11,2GB b D H a ==.在11Rt C B G 中,1C G =同理,在11Rt C D H 中,1C H =如图4,在1Rt A GH 中,GH = 所以11GH C G C H =+,即G ,1C ,H 三点共线. 因为GH ⊂平面AEF ,所以1C ⊂平面AEF ,得证. [方法五]:如图5,连接11,,DF EB DB ,则四边形1DEB F 为平行四边形,设1DB 与EF 相交于点O ,则O 为1,EF DB 的中点.联结1AC ,由长方体知识知,体对角线交于一点,且为它们的中点,即11AC B D O =,则1AC 经过点O ,故点1C 在平面AEF 内.(2)[方法一]【最优解】:坐标法以点1C 为坐标原点,11C D 、11C B 、1C C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1C xyz -,如图2.则()2,1,3A 、()12,1,0A 、()2,0,2E 、()0,1,1F ,()0,1,1AE =--,()2,0,2AF =--,()10,1,2A E =-,()12,0,1A F =-,设平面AEF 的一个法向量为()111,,m x y z =,由00m AE m AF ⎧⋅=⎨⋅=⎩,得11110220y z x z --=⎧⎨--=⎩取11z =-,得111x y ==,则()1,1,1m =-,设平面1A EF 的一个法向量为()222,,n x y z =,由1100n A E n A F ⎧⋅=⎪⎨⋅=⎪⎩,得22222020y z x z -+=⎧⎨-+=⎩,取22z =,得21x =,24y =,则()1,4,2n =,3cos ,3m n m n m n⋅<>===⨯⋅ 设二面角1A EF A--的平面角为θ,则cos θ=sin7θ∴=. 因此,二面角1A EF A--. [方法二]:定义法在AEF 中,AE AF EF ====即222AE EF AF +=,所以AE EF ⊥.在1A EF 中,11A E A F =6,设,EF AF 的中点分别为M ,N ,连接11,,A M MN A N ,则1,A M EF MN EF ⊥⊥,所以1AMN ∠为二面角1A EFA --的平面角.在1AMN 中,1122MN A M A N ====所以1175cos A MN+-∠==1sin A MN∠==[方法三]:向量法由题意得11AE AF AF AE EF==,由于222AE EF AF+=,所以AE EF⊥.如图7,在平面1A EF内作1A G EF⊥,垂足为G,则EA与1GA的夹角即为二面角1A EF A--的大小.由11AA AE EG GA=++,得22221111222AA AE EG GA AE EG EG GA AE GA=++++⋅⋅+⋅.其中,1EG AG==11AE GA⋅=,1cos,AE GA〉〈=所以二面角1A EF A--.[方法四]:三面角公式由题易得,11EA FA FE EA FA===所以2221111cos2EA EA AAAEAEA EA+-∠===⋅.222cos0,sin12EA EF AFAEF AEFEA EF+-∠===∠=⋅.22211111cos2EA EF A FA EF A EFEA EF+-∠===∠=⋅设θ为二面角1A EF A--的平面角,由二面角的三个面角公式,得111cos cos cos cos sin sin AEA AEF A EF AEF A EF θ∠-∠⋅∠==∠⋅∠sin θ=【整体点评】(1)方法一:通过证明直线1//C E AF ,根据平面的基本事实二的推论即可证出,思路直接,简单明了,是通性通法,也是最优解;方法二:利用空间向量基本定理证明;方法三: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方法四:利用平面的基本事实三通过证明三点共线说明点在平面内;方法五:利用平面的基本事实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长方体的体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证出. (2)方法一:利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和二面角的关系求出;方法二:利用二面角的定义结合解三角形求出;方法三:利用和二面角公共棱垂直的两个向量夹角和二面角的关系即可求出,为最优解;方法四:利用三面角的余弦公式即可求出. 12.【2020年新高考1卷(山东卷)】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PD ⊥底面ABCD .设平面PAD 与平面PBC 的交线为l .(1)证明:l ⊥平面PDC ;(2)已知PD =AD =1,Q 为l 上的点,求PB 与平面QCD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 【分析】(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AD ⊥平面PDC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证得//AD l ,从而得到l ⊥平面PDC ;(2)方法一:根据题意,建立相应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得到相应点的坐标,设出点(,0,1)Q m ,之后求得平面QCD 的法向量以及向量PB 的坐标,求得cos ,n PB <>的最大值,即为直线PB 与平面QCD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 【详解】 (1)证明:在正方形ABCD 中,//AD BC ,因为AD ⊄平面PBC ,BC ⊂平面PBC , 所以//AD 平面PBC ,又因为AD ⊂平面PAD ,平面PAD 平面PBC l =,所以//AD l ,因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所以,,AD DC l DC ⊥∴⊥且PD ⊥平面ABCD ,所以,,AD PD l PD ⊥∴⊥因为CD PD D =,所以l ⊥平面PDC .(2)[方法一]【最优解】:通性通法因为,,DP DA DC 两两垂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如图所示:因为1PD AD ==,设(0,0,0),(0,1,0),(1,0,0),(0,0,1),(1,1,0)D C A P B , 设(,0,1)Q m ,则有(0,1,0),(,0,1),(1,1,1)DC DQ m PB ===-, 设平面Q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DC n DQ n ⎧⋅=⎨⋅=⎩,即00y mx z =⎧⎨+=⎩,令1x =,则z m =-,所以平面QCD 的一个法向量为(1,0,)n m =-,则 1cos ,3n PB n PB n PB⋅+<>==根据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所以直线PB 与平面QCD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cos ,|n PB <>====当且仅当1m =时取等号,所以直线PB 与平面QCD [方法二]:定义法如图2,因为l ⊂平面PBC ,Q l ∈,所以Q ∈平面PBC .。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设为正四面体表面(含棱)上与顶点不重合的一点,由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组成的集合记为,如果集合中有且只有个元素,那么符合条件的点有()A.个B.个C.个D.个【答案】C【解析】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1)点到其中两个点的距离相等,到另外两点的距离分别相等,且这两个距离不等,此时点位于正四面体各棱的中点,符合条件的有个点;(2)点到其中三个点的距离相等,到另外一点的距离与它到其它三点的距离不相等,此时点在正四面体各侧面的中心点,符合条件的有个点,故选C.【考点】新定义2.在等腰三角形中,点是边上异于的一点,光线从点出发,经发射后又回到原点(如图).若光线经过的中心,则等于()A.B.C.D.【答案】D;【解析】以A为原点,AB所在直线为x轴,AC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所以等腰三角形ABC的中心坐标为,因为光线从点出发,经发射后又回到原点,故点P为三角新ABC的中心在底边AB上的投影,所以AP=.3.已知三棱锥的三视图,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A.B.C.D.【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点P在侧面ABC的射影为O,.∴该三棱锥的体积.故选:B.【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4.(本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锥底面ABC,且SB=分别是SA、SC的中点.(Ⅰ)求证:平面平面BCD;(Ⅱ)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答案】(Ⅰ)证明过程详见解析;(Ⅱ).【解析】(Ⅰ)已知SB、AB、BC两两互相垂直,故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根据线段长度可求出相应点的坐标,从而可推出,则,所以平面平面BCD.(Ⅱ)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利用法向量夹角与二面角平面角的关系求出平面角的大小.试题解析:(Ⅰ).又因,所以建立如上图所示的坐标系.所以A(2,0,0),,D(1,0,1),,S(0,0,2)易得,,,又,又又因,所以平面平面BCD.(Ⅱ)又设平面BDE的法向量为,则所以又因平面SBD的法向量为所以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为.【考点】•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证明 二面角大小的求法.5.(本小题满分12分)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为棱上的点.(1)证明:;(2)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说明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存在,点为中点.【解析】(1)先证明AB⊥AC,然后以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能写出各点坐标,由共线可得D(λ,0,1),所以,即DF⊥AE;(2)通过计算,面DEF的法向量为可写成,=(3,1+2λ,2(1-λ)),又面ABC的法向量=(0,0,1),令,解出λ的值即可.试题解析:(1)证明:,又,面又面以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且,即:(2)假设存在,设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由题可知面的法向量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即:或(舍)当点为中点时,满足要求.【考点】1、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方法点晴】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及其应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中档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6.已知是矩形,分别是线段的中点,平面.(1)求证:平面;(2)若在棱上存在一点,使得平面,求的值.【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1)通过证明,然后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平面;(2)过作交于,则平面,且.再过作交于,所以平面,且,所以平面平面,进而满足题意.试题解析:(1)在矩形中,因为,点是的中点,所以.所以,即.又平面,所以,所以平面.(2)过作交于,则平面,且.再过作交于,所以平面,且.所以平面平面,所以平面,从而点满足.【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7.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B【解析】根据三视图知几何体的下面是一个圆柱,上面是圆柱的一半,所以.故应选B.【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8.(2015•汕头二模)某师傅用铁皮制作一封闭的工件,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长度:cm,图中水平线与竖线垂直),则制作该工件用去的铁皮的面积为(制作过程铁皮的损耗和厚度忽略不计)()A.100(3+)cm2B.200(3+)cm2C.300(3+)cm2D.300cm2【答案】A【解析】本题以实际应用题为背景考查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形状如图,它是底面为正方形,各个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四棱锥,用去的铁皮的面积即该棱锥的表面积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的形状如图,它是底面为正方形,各个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四棱锥,用去的铁皮的面积即该棱锥的表面积,其底面边长为10,故底面面积为10×10=100,与底面垂直的两个侧面是全等的直角,两直角连年长度分别为10,20,故它们的面积皆为100,另两个侧面也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中一边是底面正方形的边长10,另一边可在与底面垂直的直角三角形中求得,其长为=10,故此两侧面的面积皆为50,故此四棱锥的表面积为S=100(3+)cm2.故选:A【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9.如图,在直四棱柱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是侧棱的中点.(1)求证:平面⊥平面;(2)求二面角的正切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1)易证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又由直四棱柱的性质可得到,进而可使问题得证;(2)方法一:过点作于,过作于,则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在中求得,从而求得,再在中求得,最后在中即可求得所求二面角的正切值;方法二: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得平面与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从而利用空间夹角公式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证明:如图,在矩形中,E为中点且,,所以,所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在直四棱柱中,因为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解:方法一: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所以只需在平面内过点作于,而平面.如图,过作于,连接,则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所以.在中,在中,.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切值大小为方法二:以为原点,,,分别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同理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代入公式有:,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切值大小为【考点】1、空间垂直关系的判定;2、二面角.10.(2015秋•扬州期末)已知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体积为32,则此四棱锥的侧棱长为.【答案】5【解析】利用体积求出正四棱锥的高,求出底面对角线的长,然后求解侧棱长.解: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体积为32,可得正四棱锥的高为h,=32,解得h=3,底面对角线的长为:4=8,侧棱长为:=5.故答案为:5.【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11.(2010•江苏二模)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A=CD=AB=1,=1,sin∠BCD=.(1)求BC的长;(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3)求sinD的值.【答案】(1)BC=;(2);(3)【解析】(1)根据题意可分别求得AC,CD和AB,利用=1,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求得cos∠BAC的值,进而求得∠BAC,进而利用余弦定理求得BC的长.(2)根据(1)可求得BC2+AC2=AB2.判断出∴∠ACB=,进而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得cos∠ACD的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气的sin∠ACD,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三角形ABC和ACD的面积,二者相加即可求得答案.(3)在△ACD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得AD的长,最后利用正弦定理求得sinD的值.解:(1)由条件,得AC=CD=1,AB=2. ∵=1,∴1×2×cos ∠BAC=1.则cos ∠BAC=.∵∠BAC ∈(0,π),∴∠BAC=.∴BC 2=AB 2+AC 2﹣2AB•ACcos ∠BAC=4+1﹣2×2×=3.∴BC=.(2)由(1)得BC 2+AC 2=AB 2. ∴∠ACB=.∴sin ∠BCD==. ∵∠ACD ∈∈(0,π),∴.∴S △ACD =×1×1×=. ∴S 四边形ABCD =S △ABC +S △ACD =.(3)在△ACD 中,AD 2=AC 2+DC 2﹣2AC•DCcos ∠ACD=1+1﹣2×1×1×=. ∴AD=.∵,∴. 【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12. (2014•阳泉二模)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A .B .3πC .D .π【答案】C【解析】由于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所以此四面体一定可以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所以此四面体的外接球即为此正方体的外接球,由此能求出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解:由于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所以此四面体一定可以放在正方体中, 所以我们可以在正方体中寻找此四面体. 如图所示,四面体ABCD 满足题意,所以此四面体的外接球即为此正方体的外接球,由题意可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所以外接球的半径为R=,所以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V==.故选C.【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13.如图,一竖立在水平对面上的圆锥形物体的母线长为,一只小虫从圆锥的底面圆上的点出发,绕圆锥表面爬行一周后回到点处,则该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则圆锥底面圆的半径等于()A.B.C.D.【答案】C【解析】作出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如下图所示:该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由余弦定理可得,∴.设底面圆的半径为,则有,∴.故C项正确.【考点】圆锥的计算,平面展开——最值问题.【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及有关圆锥的侧面展开的应用,着重考查了求立体图形中两点之间的曲线段的最短线路长,解答此类问题一般应把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展在一个平面内,构造直角三角形,从而求解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用到的知识为:圆锥的弧长等于底面周长,本题的解答中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三角形,此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面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体现了“化曲面为平面”的思想方法.14.已知三棱锥中,,,,,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C【解析】如图,设是的外心,是三棱锥外接球球心,则平面,由已知平面,则,,,,所以.,所以,.故选C.【考点】棱锥的外接球,球的表面积.15.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都是面积为,一个内角为的菱形,俯视图为正方形,那么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D【解析】因为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都是面积为,且一个内角为的菱形,所以菱形的边长为,由三视图可得,几何体是由两个底面正方形的正四棱锥组合而成,底面边长为,侧棱长为,所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故选D.【考点】1、三视图;2、多面体的表面积.16.已知直三棱柱中,,侧面的面积为,则直三棱柱外接球表面积的最小值为.【答案】【解析】根据题意,设,则有,从而有其外接球的半径为,所以其比表面积的最小值为.【考点】1、几何体的外接球;2、基本不等式;3、球的体积和表面积.【方法点睛】设,则有,利用直三棱柱中,,从而直三棱柱外接球的半径为,所以其比表面积的最小值为.根据直三棱柱中,,侧面的面积为,设,,利用均值不等式,确定直三棱柱外接球的半径的最小值是关键.17.在体积为的四面体中,平面,,,,则长度的所有值为.【答案】或【解析】由题意得因此由余弦定理得:或,因此或【考点】三棱锥体积,余弦定理18.如图,正四棱锥的底面一边长为,侧面积为,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解析】设侧面三角形的高为,则,解之可得,故棱锥的高为,所以棱锥的体积为,答案应填:.【考点】正四棱锥的侧面面积和体积公式.19.如图,在正方体中分别为棱的中点,用过点的平面截去该正方体的上半部分,则剩余几何体(下半部分)的左视图为()【答案】C【解析】通过观察剩余几何体(下半部分),可以发现C图才正确,故选C.【考点】1、直观图;2、三视图.20.如图,已知三棱柱的所有棱长都是2,且.(1)求证:点在底面内的射影在的平分线上;(2)求棱柱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通过作图的方式先作出的射影,只需求到距离相等即是所求,利用三角形全等即可;(2)底面是等边三角形,面积容易求得,其高为,(1)可知,,,可得到,则此可求出.试题解析:(1)证明:过作平面,垂足为,作,垂足为,连接,则,,故平面,故,同理,过作,连接,则.∵,,∴,∴≌,∴,∴是的角平分线,即点在底面内的射影在的平分线上.(2)解:由(1)可知,,,在中,,∴,∴三棱柱的体积为【考点】线面垂直、几何体的体积.【易错点晴】破解线面垂直关系的技巧(1)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把握空间垂直关系的判定与性质,注意平面图形中的一些线线垂直关系的灵活利用,这是证明空间垂直关系的基础.(2)由于“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整个证明过程围绕着线面垂直这个核心而展开,这是化解空间垂直关系难点的技巧所在.21.如图,梯形中,,分别是的中点,矩形所在的平面与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1)证明:平面;(2)证明:平面;(3)若二面角为,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解析】(1)根据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平面,又,从而可证得平面;(2)取中点,连接,先证得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可得,再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得平面;(3)连接交于,连接,证明平面,则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再通过解求得的大小.试题解析:(1)平面.(2)取中点,连接,.(3)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1)知,中,,,∴,∴,∴与平面成角.【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2、线面平行的判定;3、线面角的求法.【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面垂直、平行判定和线面角的求法,属于中档题.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主要有定义法,判定定理法;证明线面平行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平行,证明线线平行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对应线段成比例,构造平行四边形,平行线的传递性,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求线面角的一般步骤是:一作出线面角,二证明,三求线面角的大小.22.如图,在正方形中,点分别是的中点,将分别沿、折起,使两点重合于.(Ⅰ)求证:平面⊥平面;(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解析】(Ⅰ)要证明面面垂直,可以先证明线面垂直,即可以先证明直线,进而可证明平面⊥平面;(Ⅱ)可以用传统方法也可以用向量方法,用传统方法时,可按照“作、算、证”的步骤,并结合余弦定理即可求二面角的余弦值.向量法关键是要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正确地求出二平面的法向量,进而可得到二面角的余弦值.试题解析:(Ⅰ)证明:连接交于,连接.在正方形中,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所以,所以,因此,所以在等腰中,是的中点,且.因此在等腰中,,从而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即平面平面.(Ⅱ)方法一:在正方形中,连接,交于.设正方形的边长为.由于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所以,于是,从而,所以.于是,在翻折后的几何体中,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正方形中,解得,,所以,在中,,由余弦定理得.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方法二:由题知两两互相垂直,故以为原点,向量方向分别为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边长为,则,所以,设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得,令,得,又由题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所以,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1、面面垂直;2、二面角的平面角.23.如图4,在边长为4的菱形中,,点分别是边的中点,,沿将翻折到,连接,得到如图5的五棱锥,且.(1)求证:;(2)求四棱锥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得,再由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证得,即可得到,再由已知可得,然后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得到答案;(2)设,连接,结合已知可得,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得平面,然后求出梯形的面积,代入棱锥的体积公式得到答案.试题解析:(1)证明:∵分别是边的中点,∴∵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面,平面,∴平面,∴平面,∴(2)设,连接,∵,∴为等边三角形,∴,在中,在中,,∴∵平面,平面,∴平面,∴,∴四棱锥的体积【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几何体的体积的计算.24.如图,棱形与正三角形的边长均为2,它们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1)求证:;(2)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依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需要在平面找到一条直线与直线平行即可.因为平面平面,则过点作于,连接,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2)由(1)知平面,又,为等边三角形,,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平面和平面的法向量即可.试题解析:(1)如图,过点作于,连接,,可证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平面(2)连接,由(1),得为中点,又,为等边三角形,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即,令,得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即,令,得所以,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是【考点】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2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半个圆柱加一个长方体的组合体,故其体积为【考点】三视图,几何体的体积26.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AA1,D是棱AA1的中点.(1)证明:平面BDC1⊥平面BDC;(2)平面BDC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由题意易证平面,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平面平面;(2)设棱锥的体积为,易求,三棱柱的体积为,于是可得,从而得到答案.试题解析:(1)证明:由题设知BC⊥CC1,BC⊥AC,CC1∩AC=C,所以BC⊥平面ACC1A1.又DC1⊂平面ACC1A1,所以DC1⊥BC.由题设知∠A1DC1=∠ADC=45°,所以∠CDC1=90°,即DC1⊥DC.又DC∩BC=C,所以DC1⊥平面BDC.又DC1⊂平面BDC1,故平面BDC1⊥平面BDC.(2)设棱锥B—DACC1的体积为V1,AC=1.由题意得V1=××1×1=.又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V=1,所以(V-V1)∶V1=1∶1.故平面BDC1分此棱柱所得两部分体积的比为1∶1.【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信的结构特征;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易错点睛】(1)两平面垂直,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这是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的依据.运用时要注意“平面内的直线”.(2)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此性质是在课本习题中出现的,在不是很复杂的题目中要对此进行证明.27.如图1,,,过动点作,垂足在线段上且异于点,连接,沿将折起,使(如图2所示).(Ⅰ)当的长为多少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Ⅱ)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设点分别为棱的中点,试在棱上确定一点,使得,并求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答案】(I);(II)是的靠近点的一个四等分点,大小为.【解析】(I)设,利用三棱锥体积公式求得体积的表达式为,利用导数或者基本不等式求出其最大值.(II)以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利用求出,然后利用法向量求出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试题解析:解析:(Ⅰ)方法一:在图1所示的中,设,则.由,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由折起前知,折起后(如图2),,,且.所以平面.又,所以.于是,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故当,即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方法二:同方法一,得.令,由,且,解得.当时,;当时,.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故当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Ⅱ)方法一:以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Ⅰ)知,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于是可得,,且.设,则,因为等价于,解得,.所以当(即是的靠近点的一个四等分点)时,.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由,及,得可取.设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则由,可得,即.故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方法二:由(Ⅰ)知,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如图b,取的中点,连结,则.由(Ⅰ)知平面,所以平面.如图c,延长至点使得,连,则四边形为正方形,所以.取的中点,连结,又为的中点,则,所以.因为平面,又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因为当且仅当,而点是唯一的,所以点是唯一的.即当(即是的靠近点的一个四等分点)时,.连结,由计算得,所以与是两个共底边的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如图d所示,取的中点,连接,则平面.在平面中,过点作于,则平面,故是与平面所成的角.在中,易得,所以是正三角形,故,故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考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28.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 F;(2)平面B1DE⊥平面A1C1F.【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1)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平行,而线线平行的寻找往往结合平面几何的知识,如中位线的性质等;(2)利用面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即从线面垂直出发给予证明,而线面垂直的证明,往往需要多次利用线面垂直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试题解析:证明:(1)在直三棱柱中,在三角形ABC中,因为D,E分别为AB,BC的中点,所以,于是,又因为DE平面平面,所以直线DE//平面.(2)在直三棱柱中,因为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因为直线,所以【考点】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名师】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4)证明面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29.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四面体四个面中最大的面积是()A.B.C.D.【答案】D【解析】将该几何体放入边长为的正方体中,由三视图可知该四面体为有由直观图可知,最大面积为三角形的面积,在三角形中,所以面积故选D.【考点】1、几何体的三视图;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方法点睛】本题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属于难题.三视图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最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热点.观察三视图并将其“翻译”成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不但要注意三视图的三要素“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还要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以及相同图形的不同位置对几何体直观图的影响,有时还需要将不规则几何体补形成常见几何体,来增加直观图的立体感.30.如图,在四棱锥中,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底面.(1)求证:;(2)已知是上一点, 且平面.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见解析;(2)1.【解析】(1)连接交于,然后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与已知条件证得平面,由此推出,从而通过解三角形推出,进而推出平面,可使问题得证;(2)取的中点, 连接,当为的中点,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然后结合中位线定理推出平面,由此可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交于,底面,平面,则,即,即平面.(2)取的中点, 连接,当为的中点时,平面,证明如下:,由(1) 得,则,则是的中点,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底面点到平面的距离等于.【考点】1、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3、点到平面的距离.【方法点睛】解答空间几何体中垂直关系时,一般要根据已知条件把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垂直关系进行转化,转化时要正确运用相关的定理,找出足够的条件进行推理;证明线面平行时,通常利用中位定理得到线线平行,从而推出面面平行,进而推出线面平行.31.已知正三角形边长为2,将它沿高翻折,使点与点间的距离为,此时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答案】。
2024届高考数学专项立体几何大题含答案
立体几何大题1.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线线平行(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直线与平面内一直线平行,则线面平行(3)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线面平行,经过直线的平面与该平面相交,则直线与交线平行(4)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1: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面面平行判定定理2: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于另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平行,则面面平行(5)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两平面互相平行,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性质定理2:两平面互相平行,一平面与两平面相交,则交线互相平行6.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线线垂直(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线面垂直(3)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一直线与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性质定理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4)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则两个平面垂直(或: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面面垂直)(5)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平面垂直,其中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交线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6.异面直线所成角cos θ=cos a ,b =|a ⋅b ||a |⋅|b |=|x 1x 2+y 1y 2+z 1z 2|x 12+y 12+z 12⋅x 22+y 22+z 22(其中θ(0°<θ≤90°)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a ,b 分别表示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7.直线AB 与平面所成角,sin β=AB ⋅m |AB ||m |(m 为平面α的法向量).8.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cos θ=m ⋅n |m ||n |(m ,n 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9.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d =|AB ⋅n |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经过面α的一条斜线,A ∈α).2024届高考数学专项立体几何大题含答案模拟训练一、解答题1(22·23下·湖南·二模)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BC =120°,AB =BC =2,AC =BB ,点D 为棱BB 的中点,AE =13AC .(1)求DE 的长度;(2)求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余弦值.2(22·23下·绍兴·二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DE ⊥平面BCD ,△ABC 为正三角形,△BCD 为等腰Rt △,∠BDC =90°,AB =2,DE =2.(1)求证:AE ⊥BC ;(2)若AE ⎳平面BCD ,求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的正弦值.3(22·23·张家口·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为菱形,∠CBB1=60°,AB= BC=2,AC=AB1=2.(1)证明:平面ACB1⊥平面BB1C1C;(2)求平面ACC1A1与平面A1B1C1夹角的余弦值.4(22·23·湛江·二模)如图1,在五边形ABCDE中,四边形ABCE为正方形,CD⊥DE,CD=DE,如图2,将△ABE沿BE折起,使得A至A1处,且A1B⊥A1D.(1)证明:DE⊥平面A1BE;(2)求二面角C-A1E-D的余弦值.5(22·23下·长沙·三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平面ACD ⊥平面ABC ,BE ⊥平面ABC ,△ABC 和△ACD 均为正三角形,AC =4,BE =3,点F 在AC 上.(1)若BF ⎳平面CDE ,求CF ;(2)若F 是AC 的中点,求二面角F -DE -C 的正弦值.6(22·23下·湖北·二模)如图,S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 内接于⊙O ,AC ⊥BC ,AC =BC =322,AM =2MS ,AS =3,PQ 为⊙O 的一条弦,且SB ⎳平面PMQ .(1)求PQ 的最小值;(2)若SA ⊥PQ ,求直线PQ 与平面BCM 所成角的正弦值.7(22·23·深圳·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PA= AD=2AB,点M是PD的中点.(1)证明:AM⊥PC;(2)设AC的中点为O,点N在棱PC上(异于点P,C),且ON=OA,求直线AN与平面ACM所成角的正弦值.8(22·23下·温州·二模)已知三棱锥D-ABC中,△BCD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AB=AC=AD, AD与平面B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1)求证:AD⊥BC;(2)求二面角D-AC-B的平面角的正弦值.9(22·23下·浙江·二模)如图,四面体ABCD,AD⊥CD,AD=CD,AC=2,AB=3,∠CAB=60°,E为AB上的点,且AC⊥DE,DE与平面ABC所成角为30°,(1)求三棱锥D-BCE的体积;(2)求二面角B-CD-E的余弦值.10(22·23下·襄阳·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为矩形,∠BAC=90°,AB= AC=2,AA1=4,A1在底面ABC的射影为BC的中点N,M为B1C1的中点.(1)求证:平面A1MNA⊥平面A1BC;(2)求平面A1B1BA与平面BB1C1C夹角的余弦值.11(22·23·唐山·二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C是等边三角形,侧面ACC1A1⊥底面ABC,且AA1=AC,∠AA1C1=120°,M是CC1的中点.(1)证明:A1C⊥BM.(2)求二面角A1-BC-M的正弦值.12(22·23下·盐城·三模)如图,该几何体是由等高的半个圆柱和14个圆柱拼接而成,点G为弧CD的中点,且C,E,D,G四点共面.(1)证明:平面BDF⊥平面BCG;(2)若平面BDF与平面ABG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55,且线段AB长度为2,求点G到直线DF的距离.13(22·23下·江苏·三模)如图,圆锥DO中,AE为底面圆O的直径,AE=AD,△ABC为底面圆O的内接正三角形,圆锥的高DO=18,点P为线段DO上一个动点.(1)当PO=36时,证明:PA⊥平面PBC;(2)当P点在什么位置时,直线PE和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最大.14(22·23下·镇江·三模)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ABC=60°,四边形PACQ为矩形,PA=1,从下列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作为已知条件,并解答问题(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①BP,DP与平面ABCD所成角相等;②三棱锥P-ABD体积为33;③cos∠BPA=55(1)平面PACQ⊥平面ABCD;(2)求二面角B-PQ-D的大小;(3)求点C到平面BPQ的距离.15(22·23下·江苏·一模)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平面A 1B 1BA ⊥平面ABC ,侧面A 1B 1BA 为菱形,∠ABB 1=π3,AB 1⊥AC ,AB =AC =2,E 是AC 的中点.(1)求证:A 1B ⊥平面AB 1C ;(2)点P 在线段A 1E 上(异于点A 1,E ),AP 与平面A 1BE 所成角为π4,求EP EA 1的值.16(22·23下·河北·三模)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菱形,其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且PO ⊥平面ABCD ,OC =1,OD =OP =2,M 是PD 的中点,N 是线段CD 上一动点.(1)当平面OMN ⎳平面PBC 时,试确定点N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在(1)的前提下,点Q 在直线MN 上,以PQ 为直径的球的表面积为214π.以O 为原点,OC ,OD ,OP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求点Q 的坐标.17(22·23·汕头·三模)如图,圆台O1O2的轴截面为等腰梯形A1ACC1,AC=2AA1=2A1C1=4,B为底面圆周上异于A,C的点.(1)在平面BCC1内,过C1作一条直线与平面A1AB平行,并说明理由;(2)若四棱锥B-A1ACC1的体积为23,设平面A1AB∩平面C1CB=l,Q∈l,求CQ的最小值.18(19·20下·临沂·二模)如图①,在Rt△ABC中,B为直角,AB=BC=6,EF∥BC,AE=2,沿EF将△AEF折起,使∠AEB=π3,得到如图②的几何体,点D在线段AC上.(1)求证:平面AEF⊥平面ABC;(2)若AE⎳平面BDF,求直线AF与平面BDF所成角的正弦值.19(22·23下·广州·三模)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AB=AP=2,PA⊥平面ABCD,E,F分别是线段PB,PD的中点,G是线段PC上的一点.(1)求证:平面EFG⊥平面PAC;(2)若直线AG与平面AEF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3,且G点不是线段PC的中点,求三棱锥E-ABG体积.20(22·23下·长沙·一模)斜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都为2,∠A1AB=60°,点A1在下底面ABC 的投影为AB的中点O.(1)在棱BB1(含端点)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A1D⊥AC1若存在,求出BD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求点A1到平面BCC1B1的距离.21(22·23下·长沙·三模)如图,三棱台ABC -A 1B 1C 1,AB ⊥BC ,AC ⊥BB 1,平面ABB 1A 1⊥平面ABC ,AB =6,BC =4,BB 1=2,AC 1与A 1C 相交于点D ,AE =2EB,且DE ∥平面BCC 1B 1.(1)求三棱锥C -A 1B 1C 1的体积;(2)平面A 1B 1C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α,CC 1与平面A 1B 1C 所成角为β,求证:α+β=π4.22(22·23·衡水·一模)如图所示,A ,B ,C ,D 四点共面,其中∠BAD =∠ADC =90°,AB =12AD ,点P ,Q 在平面ABCD 的同侧,且PA ⊥平面ABCD ,CQ ⊥平面ABCD .(1)若直线l ⊂平面PAB ,求证:l ⎳平面CDQ ;(2)若PQ ⎳AC ,∠ABP =∠DAC =45°,平面BPQ ∩平面CDQ =m ,求锐二面角B -m -C 的余弦值.23(22·23下·湖北·三模)已知平行六面体(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各条棱长均为2,且有∠AA1D1=∠AA1B1=∠D1A1B1=60°.(1)求证:平面AA1C1C⊥平面A1B1C1D1;(2)求直线B1D与平面AA1C1C所成角的正弦值.24(22·23下·武汉·三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PA⊥平面ABCD,PA=AB=2,E为线段PB的中点,F为线段BC上的动点.(1)求证:平面AEF⊥平面PBC;(2)求平面AEF与平面PDC夹角的最小值.25(22·23下·黄冈·三模)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BC⊥CD,AE∥CD,AE=BE=2CD=2,CE =3.将四边形AECD沿AE折起,使得BC=3,得到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1)若G为AB的中点,证明:DG⊥平面ABE;(2)若F为BE上一动点,且二面角B-AD-F的余弦值为63,求EFEB的值.26(22·23·德州·三模)图1是直角梯形ABCD,AB⎳CD,∠D=90°,AD=3,AB=2,CD=3,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以BE为折痕将△BCE折起,使点C到达C1的位置,且AC1=6,如图2.(1)求证:平面BC1E⊥平面ABED;(2)在线段BE上存在点P使得PA与平面ABC1的正弦值为365,求平面BAC1与PAC1所成角的余弦值.27(22·23·山东·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B⎳CD,AB⊥BC,PA =AB=BC=2,CD=4.(1)证明:AD⊥PC;(2)若M为线段PB的靠近B点的四等分点,判断直线AM与平面PDC是否相交?如果相交,求出P到交点H的距离,如果不相交,说明理由.28(22·23·黄山·三模)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D⊥CD,四边形CDEF为平行四边形,对角线CE和DF相交于点H,平面CDEF⊥平面ABCD,BC=2AD,∠DCF=60°,G是线段BE上一动点(不含端点).(1)当点G为线段BE的中点时,证明:AG⎳平面CDEF;(2)若AD=1,CD=DE=2,且直线DG与平面CDEF成45°角,求二面角E-DG-F的正弦值.29(22·23·菏泽·三模)已知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其中AA1=2AC=4,AB=BC,F为BB1的中点,点E是CC1上靠近C1的四等分点,A1F与底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 2.(1)求证:平面AFC⊥平面A1EF;(2)在线段A1F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得平面AFC与平面NB1C1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77,若存在,确定点N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22·23·福州·三模)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底面ABC,PA=2,AB=AC=1,将△PAB绕着PA逆时针旋转π3到△PAD的位置,得到如图所示的组合体,M为PD的中点.(1)当∠BAC为何值时,该组合体的体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2)当PC⎳平面MAB时,求直线PC与平面PBD所成角的正弦值.31(22·23·福州·二模)如图1,在△ABC 中,AB =AC =2,∠BAC =2π3,E 为BC 的中点,F 为AB 上一点,且EF ⊥AB .将△BEF 沿EF 翻折到△B EF 的位置,如图2.(1)当AB =2时,证明:平面B AE ⊥平面ABC ;(2)已知二面角B -EF -A 的大小为π4,棱AC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直线B E 与平面B M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010?若存在,确定M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22·23·三明·三模)如图,平面五边形ABCDE 由等边三角形ADE 与直角梯形ABCD 组成,其中AD ∥BC ,AD ⊥DC ,AD =2BC =2,CD =3,将△ADE 沿AD 折起,使点E 到达点M 的位置,且BM =a .(1)当a =6时,证明AD ⊥BM 并求四棱锥M -ABCD 的体积;(2)已知点P 为棱CM 上靠近点C 的三等分点,当a =3时,求平面PBD 与平面ABCD 夹角的余弦值.33(22·23·宁德·一模)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DC ,AD =4,AB =3,∠ADE =60°,将△ADE 沿AE 折起,使平面ADE ⊥平面ABCE ,得到图②所示几何体.(1)若M 为BD 的中点,求四棱锥M -ABCE 的体积V M -ABCE ;(2)在线段DB 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平面MAC 与平面ABCE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35,如果存在,求出DMDB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34(22·23·龙岩·二模)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C ,AB =AC =2,侧面A 1ACC 1为矩形,∠A 1AB =2π3,三棱锥C 1-ABC 的体积为233.(1)求侧棱AA 1的长;(2)侧棱CC 1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直线AE 与平面A 1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55?若存在,求出线段C 1E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5(22·23下·浙江·二模)如图,在多面体ABC-A1B1C1中,AA1⎳BB1⎳CC1,AA1⊥平面A1B1C1,△A1B1C1为等边三角形,A1B1=BB1=2,AA1=3,CC1=1,点M是AC的中点.(1)若点G是△A1B1C1的重心,证明;点G在平面BB1M内;(2)求二面角B1-BM-C1的正弦值.36(22·23下·浙江·三模)如图,三棱台ABC-A1B1C1中,A1C1=4,AC=6,D为线段AC上靠近C的三等分点.(1)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A1B⎳平面C1DE,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BEBC的值;(2)若A1A=AB=4,∠A1AC=∠BAC=π3,点A1到平面ABC的距离为3,且点A1在底面ABC的射影落在△ABC内部,求直线B1D与平面ACC1A1所成角的正弦值.37(22·23下·苏州·三模)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C是边长为62的等边三角形,且PA= PB=PC=6,PD⊥平面ABC,垂足为D,DE⊥平面PAB,垂足为E,连接PE并延长交AB于点G.(1)求二面角P-AB-C的余弦值;(2)在平面PAC内找一点F,使得EF⊥平面PAC,说明作法及理由,并求四面体PDEF的体积.38(22·23·沧州·三模)如图,该几何体是由等高的半个圆柱和14个圆柱拼接而成.C,E,D,G在同一平面内,且CG=DG.(1)证明:平面BFD⊥平面BCG;(2)若直线GC与平面ABG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05,求平面BFD与平面ABG所成角的余弦值.39(23·24上·永州·一模)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面PAD为正三角形,且AD=2AB=4,M、N分别为PD、BC的中点,H在线段PC上,且PC=3PH.(1)求证:MN⎳平面PAB;(2)当AM⊥PC时,求平面AMN与平面HMN的夹角的余弦值.40(22·23·潍坊·三模)如图,P为圆锥的顶点,O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C为底面直径,△ABD为底面圆O的内接正三角形,且边长为3,点E在母线PC上,且AE=3,CE=1.(1)求证:PO∥平面BDE;(2)求证:平面BED⊥平面ABD(3)若点M为线段PO上的动点.当直线DM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最大时,求此时点M到平面ABE的距离.立体几何大题1.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线线平行(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直线与平面内一直线平行,则线面平行(3)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线面平行,经过直线的平面与该平面相交,则直线与交线平行(4)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1: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面面平行判定定理2: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于另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平行,则面面平行(5)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两平面互相平行,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性质定理2:两平面互相平行,一平面与两平面相交,则交线互相平行6.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线线垂直(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线面垂直(3)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一直线与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性质定理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4)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则两个平面垂直(或: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面面垂直)(5)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平面垂直,其中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交线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6.异面直线所成角cos θ=cos a ,b =|a ⋅b ||a |⋅|b |=|x 1x 2+y 1y 2+z 1z 2|x 12+y 12+z 12⋅x 22+y 22+z 22(其中θ(0°<θ≤90°)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a ,b 分别表示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7.直线AB 与平面所成角,sin β=AB ⋅m |AB ||m |(m 为平面α的法向量).8.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cos θ=m ⋅n |m ||n |(m ,n 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9.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d =|AB ⋅n |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经过面α的一条斜线,A ∈α).模拟训练一、解答题1(22·23下·湖南·二模)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BC =120°,AB =BC =2,AC =BB ,点D 为棱BB 的中点,AE =13AC .(1)求DE 的长度;(2)求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393(2)34【分析】(1)在△ABC 中,用余弦定理可得到AC =23,在△ABE 中,用余弦定理可得BE =233,即可求得DE =DB 2+BE 2=393;(2)以B 为原点,分别以BE ,BC ,BB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CDE 与平面BDE 的法向量,即可求解【详解】(1)因为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BC =120°,AB =BC =2,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ABC =AB 2+BC 2-AC 22AB ⋅BC=22+22-AC 22×2×2=-12,解得AC =23,则AE =13AC =233,在△ABE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BAE =AB 2+AE 2-BE 22AB ⋅AE =22+233 2-BE 22×2×233=32,解得BE =233,又AC =BB =23,所以BD =12BB =3,因为BB ⊥平面ABC ,BE ⊂平面ABC ,所以BB ⊥BE ,在直角三角形DBE 中,DE =DB 2+BE 2=(3)2+233 2=393;(2)因为AE =BE =233,所以∠ABE =∠BAE =30°,则∠CBE =∠ABC -∠ABE =120°-30°=90°,则BE ,BC ,BB 两两互相垂直,以B 为原点,分别以BE ,BC ,BB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平面C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n ⋅CD =x ,y ,z ⋅0,-2,3 =-2y +3z =0n ⋅CE =x ,y ,z ⋅233,-2,0 =233x -2y =0 ,得z =233y x =3y,令y =3,得平面CD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3,3,2 ;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为m =0,1,0 .设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大小为θ,则cos θ=m ⋅n m n =0,1,0 ⋅3,3,2 1×4=34,故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余弦值为34.2(22·23下·绍兴·二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DE ⊥平面BCD ,△ABC 为正三角形,△BCD 为等腰Rt △,∠BDC =90°,AB =2,DE =2.(1)求证:AE ⊥BC ;(2)若AE ⎳平面BCD ,求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3【分析】(1)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即可证明;(2)法一:由分析可知,∠EBH 就是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设∠AFD =α,当α<90°时,O 与D 重合,可得A ,E 两点重合,不符合题意,当α>90°时,求出EH ,BE ,即可得出答案;法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直线BE 的方向向量与平面ABC 的法向量,由线面角的向量公式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设F 为BC 中点,连接AF ,EF ,则由△ABC 为正三角形,得AF ⊥BC ;DE ⊥平面BCD ,且△B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计算可得:BE =CE =2,∴EF ⊥BC .EF ∩AF =F ,EF ,AF ⊂面AEF ,于是BC ⊥面AEF ,AE ⊂面AEF ,从而BC ⊥AE .(2)法一:由(1)可知,过点E 作EH ⊥AF ,垂足为H ,则∠EBH 就是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当AE ⎳平面BCD 时,可得A 到平面BCD 的距离为 2.设∠AFD =α,所以AF ⋅sin α=2,可得sin α=63,当α<90°时,cos α=33,不妨设A 在底面BCD 射影为O ,则FO =1,此时O 与D 重合,可得A ,E 两点重合,不符合题意,舍去;当α>90°时,FO =1,此时O 在DF 的延长线上,作EH ⊥AF ,由于AODE 为矩形,可得AE =DO =2,AE ∥OD ,可得sin ∠EAH =63,可得EH =263.于是sin ∠EBH =EH BE=63.法二:建立如图坐标系,可得F 0,0,0 ,B 1,0,0 ,C -1,0,0 ,D 0,1,0 ,E 0,1,2 ,A 0,a ,b由AF =3,解得a 2+b 2=3,又∵AE ⎳平面BCD ,令n =0,0,1 ,可得AB ⋅n =0,解得b =2,a =±1.当a =1时A ,E 重合,所以a =-1,此时A 0,-1,2 .不妨设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CB ⋅m =0CA ⋅m =0代入得x -y +2z =02x =0 ,令z =1,则y =2,所以m =0,2,1 .由于BE =-1,1,2 ,不妨设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BE ,m |=63.3(22·23·张家口·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BB 1C 1C 为菱形,∠CBB 1=60°,AB =BC =2,AC =AB 1=2.(1)证明:平面ACB 1⊥平面BB 1C 1C ;(2)求平面ACC 1A 1与平面A 1B 1C 1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57.【分析】(1)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2)利用垂直关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进行求解.【详解】(1)如图,连接BC 1,交B 1C 于O ,连接AO .因为侧面BB 1C 1C 为菱形,所以B 1C ⊥BC 1,且O 为BC 1的中点.又AC =AB 1=2,故AO ⊥B 1C .又AB =BC =2,且∠CBB 1=60°,所以CO =1,BO =3,所以AO =AC 2-CO 2=1.又AB =2,所以AB 2=BO 2+AO 2,所以AO ⊥BO .因为BO ,CB 1⊂平面BB 1C 1C ,BO ∩CB 1=O ,所以AO ⊥平面BB 1C 1C .又AO ⊂平面ACB 1,所以平面ACB 1⊥平面BB 1C 1C .(2)由(1)知,OA ,OB ,OB 1两两互相垂直,因此以O 为坐标原点,OB ,OB 1,O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A (0,0,1),B (3,0,0),C (0,-1,0),C 1(-3,0,0).故CC 1 =(-3,1,0),CA =(0,1,1),CB =(3,1,0).设n =(x 1,y 1,z 1)为平面ACC 1A 1的一个法向量,则有n ⋅CC 1 =0n ⋅CA =0 ,即-3x 1+y 1=0y 1+z 1=0 ,令x 1=1,则n =(1,3,-3).设m =(x 2,y 2,z 2)为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则有m ⋅CA =0m ⋅CB =0,即y 2+z 2=03x 2+y 2=0 ,令x 2=1,则m =(1,-3,3).因为平面A 1B 1C 1∥平面ABC ,所以m =(1,-3,3)也是平面A 1B 1C 1的一个法向量.所以cos <n ,m > =n ⋅m n m=1-3-3 7×7=57.所以平面ACC 1A 1与平面A 1B 1C 1夹角的余弦值57. 4(22·23·湛江·二模)如图1,在五边形ABCDE 中,四边形ABCE 为正方形,CD ⊥DE ,CD =DE ,如图2,将△ABE 沿BE 折起,使得A 至A 1处,且A 1B ⊥A 1D .(1)证明:DE ⊥平面A 1BE ;(2)求二面角C -A 1E -D 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3【分析】(1)由已知易得DE ⊥BE ,即可证明线面垂直;(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公式法求解即可.【详解】(1)由题意得∠BEC =∠CED =π4,∠BED =π2,DE ⊥BE ,又A 1B ⊥A 1D ,A 1E ∩A 1D =A 1,A 1E ,A 1D ⊂面A 1ED ,所以A 1B ⊥面A 1ED ,又DE ⊂面A 1ED ,则DE ⊥A 1B ,又DE ⊥BE ,A 1B ∩BE =B ,A 1B ⊂平面A 1BE ,BE ⊂平面A 1BE ,所以DE ⊥平面A 1BE .(2)取BE 的中点O ,可知BE =2CD ,OE =CD ,由DE ⊥BE ,且CD ⊥DE 可得OE ⎳CD ,所以四边形OCDE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O ∥DE ,则CO ⊥平面A 1BE ,设BE =2,以点O 为坐标原点,OB ,OC ,OA 1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A 1(0,0,1),E (-1,0,0),B (1,0,0),C (0,1,0),D (-1,1,0),EA 1 =(1,0,1),EC =(1,1,0),ED =(0,1,0),设平面A 1E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 =(x 1,y 1,z 1),则n 1 ⋅EA 1 =0n 1 ⋅EC =0 ,即x 1+z 1=0x 1+y 1=0 ,取x 1=1,则n 1 =(1,-1,-1),设平面A 1E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 =(x 2,y 2,z 2),则n 2 ⋅E 1A =0n 2 ⋅ED =0 ,即x 2+z 2=0y 2=0 ,取x 2=1,则n 2 =(1,0,-1),所以cos n 1 ,n 2 =n 1 ⋅n 2 n 1 n 2=63,由图可知,二面角C -A 1E -D 为锐角,所以面角C -A 1E -D 的余弦值为63.5(22·23下·长沙·三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平面ACD ⊥平面ABC ,BE ⊥平面ABC ,△ABC 和△ACD 均为正三角形,AC =4,BE =3,点F 在AC 上.(1)若BF ⎳平面CDE ,求CF ;(2)若F 是AC 的中点,求二面角F -DE -C 的正弦值.【答案】(1)CF =1(2)8517【分析】(1)记AC 中点为M ,连接DM 、BM ,依题意可得DM ⊥AC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得到DM ⊥平面ABC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CDE 的法向量,设F a ,0,0 ,a ∈2,-2 ,依题意可得BF ⋅n =0求出a 的值,即可得解;(2)依题意点F 与点M 重合,利用空间向量法计算可得.【详解】(1)记AC 中点为M ,连接DM 、BM ,△ACD 为正三角形,AC =4,则DM ⊥AC ,且DM =2 3.所以DM ⊥平面ABC ,又△ABC 为正三角形,所以BM ⊥AC ,所以BM =23,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0,23,0 ,C -2,0,0 ,D 0,0,23 ,E 0,23,3 ,所以CD =2,0,23 ,CE =2,23,3 ,设平面C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CD =2x +23z =0n ⋅CE =2x +23y +3z =0,令x =3,则z =-3,y =-32,则n =3,-32,-3 ,设F a ,0,0 ,a ∈-2,2 ,则BF =a ,-23,0 ,因为BF ⎳平面CDE ,所以BF ⋅n =3a +-23 ×-32+0×-3 =0,解得a =-1,所以F 为CM 的中点,此时CF =1.(2)若F 是AC 的中点,则点F 与点M 重合,则平面FDE 的一个法向量可以为m =1,0,0 ,设二面角F -DE -C 为θ,显然二面角为锐角,则cos θ=m ⋅n m ⋅n=332+-32 2+-3 2=651,所以sin θ=1-cos 2θ=1-651 2=8517,所以二面角F -DE -C 的正弦值为8517.6(22·23下·湖北·二模)如图,S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 内接于⊙O ,AC ⊥BC ,AC =BC =322,AM =2MS ,AS =3,PQ 为⊙O 的一条弦,且SB ⎳平面PMQ .(1)求PQ 的最小值;(2)若SA ⊥PQ ,求直线PQ 与平面BCM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22(2)3010【分析】(1)作出辅助线,找到符合要求的PQ ,并利用垂径定理得到最小值;(2)在第一问基础上,得到当PQ 取得最小值时,SA ⊥PQ ,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线面角.【详解】(1)过点M 作MH ⎳SB 交AB 于点H ,过点H 作PQ ⊥AB ,此时满足SB ⎳平面PMQ ,由平面几何知识易知,PQ =2r 2-d 2,当弦心距d 最大时,d =OH ,弦长最短,即PQ 取得最小值,因为AM =2MS ,AS =3,所以AH =2HB ,因为AC ⊥BC ,AC =BC =322,由勾股定理得AB =322⋅2=3,故AH =2,HB =1,连接OQ ,则OQ =32,由勾股定理得HQ =OQ 2-OH 2=94-14=2,所以PQ =2HQ =22;(2)连接OS ,则OS ⊥平面ACB ,因为PQ ⊂平面ACB ,故OS ⊥PQ ,而SA ⊥PQ ,OS ∩SA =S ,所以PQ ⊥平面AOS ,即有PQ ⊥AB .以O 为坐标原点,过点O 且平行PQ 的直线为x 轴,OB 所在直线为y 轴,OS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 -2,12,0 ,Q 2,12,0 ,B 0,32,0 ,C 32,0,0 ,M 0,-12,3 ,设平面BCM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m ⋅CB =x ,y ,z ⋅-32,32,0 =-32x +32y =0m ⋅MB =x ,y ,z ⋅0,2,-3 =2y -3z =0,令x =1,则y =1,z =233,故m =1,1,233,设直线PQ 与平面BCM 所成角的大小为θ,则sin θ=cos PQ ,m =PQ ⋅m PQ ⋅m =22,0,0 ⋅1,1,233 22×1+1+43=3010.故直线PQ与平面BCM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0 10.7(22·23·深圳·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PA= AD=2AB,点M是PD的中点.(1)证明:AM⊥PC;(2)设AC的中点为O,点N在棱PC上(异于点P,C),且ON=OA,求直线AN与平面ACM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510【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M⊥PD,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CD⊥平面PAD,则CD⊥AM,所以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AM⊥平面PCD,从而可得结论;(2)以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因为PA=AD,点M是PD的中点,所以AM⊥PD.因为PA⊥平面ABCD,PA⊂平面PAD,所以平面PAD⊥平面ABCD,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CD⊥AD,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AD,CD⊂平面ABCD,所以CD⊥平面PAD,所以CD⊥AM,因为PD∩CD=D,PD,CD⊂平面PCD,所以AM⊥平面PCD,因为PC⊂平面PCD,所以AM⊥PC.(2)解:由题意可得AB,AD,AP两两垂直,设AB=1,如图,以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1,0,0),C(1,2,0),D(0,2,0),P(0,0,2),22所以AM =0,22,22 ,AC =1,2,0 ,设平面ACM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AM ⋅n =22y +22z =0AC ⋅n =x +2y =0,令y =-1可得x =2,z =1,所以平面ACM 的一个法向量n =2,-1,1 .PC =1,2,-2 ,设N x N ,y N ,z N ,PN =λPC =λ,2λ,-2λ (0<λ<1),即x N ,y N ,z N -2 =λ,2λ,-2λ ,所以N λ,2λ,2-2λ .又O 12,22,0 ,ON =OA =32,所以λ-12 2+2λ-22 2+(2-2λ)2=34,化简得5λ2-7λ+2=0,解得λ=25或λ=1(舍去).所以AN =25,225,325,设直线AN 与平面ACM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n ⋅AN n ⋅AN=3252+1+1×425+825+1825=1510,所以直线AN 与平面ACM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510.8(22·23下·温州·二模)已知三棱锥D -ABC 中,△BCD 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AB =AC =AD ,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1)求证:AD ⊥BC ;(2)求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23【分析】(1)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DE ,证明BC ⊥平面ADE ,即可得证;(2)取正三角形BCD 的中心O ,连接OA ,从而可得OA ⊥平面BCD ,则∠ODA 即为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平面角,进而可得AB =AC =AD =3,取AC 中点为H ,连接DH ,BH ,则DH ⊥AC ,BH ⊥AC ,故∠BHD 即为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解△BDH 即可得解.【详解】(1)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DE ,因为△BCD 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所以DE ⊥BC ,又AE ∩DE =E ,AE ,DE ⊂平面ADE ,所以BC ⊥平面ADE ,因为AD ⊂平面ADE ,所以AD ⊥BC ;(2)取正三角形BCD 的中心O ,连接OA ,则点O 在DE 上,且OD =23DE ,由AB =AC =AD ,△BCD 是正三角形,得三棱锥A -BCD 为正三棱锥,则OA ⊥平面BCD ,故∠ODA 即为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平面角,又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所以OD AD =3×32×23AD=33,即AB =AC =AD =3,即三棱锥A -BCD 是正四面体,取AC 中点为H ,连接DH ,BH ,则DH ⊥AC ,BH ⊥AC ,故∠BHD 即为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在△BDH 中,BH =DH =332,BD =3,则cos ∠BHD =BH 2+DH 2-BD 22⋅BH ⋅DH =274+274-92×332×332=13,所以sin ∠BHD =1-cos 2∠BHD =223,所以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的正弦值223.9(22·23下·浙江·二模)如图,四面体ABCD ,AD ⊥CD ,AD =CD ,AC =2,AB =3,∠CAB =60°,E 为AB 上的点,且AC ⊥DE ,DE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30°,(1)求三棱锥D -BCE 的体积;(2)求二面角B -CD -E 的余弦值.【答案】(1)答案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分析】(1)取AC 中点F ,可证明AC ⊥平面DEF ,得平面ABC ⊥平面DEF ,DE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就是直线EF ,∠DEF 是DE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即∠DEF =30°,由正弦定理求得∠FDE ,有两个解,在∠FDE =60°时可证DF ⊥平面ABC ,在∠FDE =120°时,取FE 中点H 证明DH ⊥平面ABC ,然后由棱锥体积公式计算体积;(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空间向量法求二面角.【详解】(1)取AC 中点F ,连接FE ,FD ,因为AD =CD ,所以DF ⊥AC ,又AC ⊥DE ,DE ∩DF =D ,DE ,DF ⊂平面DEF ,所以AC ⊥平面DEF ,而FE ⊂平面DEF ,所以AC ⊥FE ,由AC ⊥平面DEF ,AC ⊂平面ABC 得平面ABC ⊥平面DEF ,因此DE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就是直线EF ,所以∠DEF 是DE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即∠DEF =30°,AD =CD ,AC =2,因此DF =12AC =1,在△DEF 中,由正弦定理EF sin ∠FDE =DF sin ∠DEF 得1sin30°=3sin ∠FDE ,sin ∠FDE =32,∠FDE 为△DEF 内角,所以∠FDE =60°或120°,S △ABC =12AB ×AC ×sin ∠BAC =12×3×2×sin60°=333,S △CBE =BE BAS △ABC =3-23×332=32,若∠FDE =60°,则∠DFE =90°,即DF ⊥FE ,AC ∩FE =F ,AC ,FE ⊂平面ABC ,所以DF ⊥平面ABC ,V D -BCE =13S △BCE ⋅DF =13×32×1=36;若∠FDE =120°,则∠DFE =30°,DF =DE =1,取EF 中点H ,连接DH ,则DH ⊥EF ,因为平面ABC ⊥平面DEF ,平面ABC ∩平面DEF =EF ,而DH ⊂平面DEF ,所以DH ⊥平面ABC ,DH =DF sin ∠DFE =1×sin30°=12,所以V D -BCE =13S △BCE ⋅DF =13×32×12=312;(2)若∠FDE =60°,以FA ,FE ,FD 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F -xyz ,则D (0,0,1),C (-1,0,0),A (1,0,0),E (0,3,0),AE =(-1,3,0),EB =12AE =-12,32,0 ,所以B 点坐标为-12,332,0 ,CD =(1,0,1),CB =12,332,0 ,CE =(1,3,0),设平面DBC 的一个法向量是m =(x 1,y 1,z 1),则m ⋅CD =x 1+z 1=0m ⋅CB =12x 1+332y 1=0,取y 1=-1,则x 1=33,z 1=-33,即m =(33,-1,-33),设平面DEC 的一个法向量是n =(x 2,y 2,z 2),则n ⋅CD =x 2+z 2=0n ⋅CE =x 2+3y 2=0,取y 2=-1,则x 2=3,z 2=-3,即m =(3,-1,-3),cos m ,n =m ⋅n m n =9+1+955×7=19385385,所以二面角B -CD -E 的余弦值是19385;若∠FDE =120°,以FA 为x 轴,FE 为y 轴,过F 且平行于HD 的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F -xyz ,FH =12FE =32,则D 0,32,12 ,C (-1,0,0),A (1,0,0),E (0,3,0),AE =(-1,3,0),EB =12AE =-12,32,0 ,所以B 点坐标为-12,332,0 ,CD =1,32,12 ,CB =12,332,0 ,CE =(1,3,0),设平面DBC 的一个法向量是m =(x 1,y 1,z 1),则m ⋅CD =x 1+32y 1+12z 1=0m ⋅CB =12x 1+332y 1=0,取y 1=-1,则x 1=33,z 1=-53,即m =(33,-1,-53),设平面DEC 的一个法向量是n =(x 2,y 2,z 2),则n ⋅CD =x 2+32y 2+12z 2=0n ⋅CE =x 2+3y 2=0,取y 2=-1,则x 2=3,z 2=-3,即m =(3,-1,-3),cos m ,n =m ⋅n m n =9+1+15103×7=25721721,所以二面角B -CD -E 的余弦值是25721721.10(22·23下·襄阳·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BB 1C 1C 为矩形,∠BAC =90°,AB =AC =2,AA 1=4,A 1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BC 的中点N ,M 为B 1C 1的中点.(1)求证:平面A 1MNA ⊥平面A 1BC ;(2)求平面A 1B 1BA 与平面BB 1C 1C 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3015【分析】(1)利用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2)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求面面夹角的余弦值.【详解】(1)如图,∵A 1N ⊥面ABC ,连AN ,则AN ⊥A 1N ,又AB =AC =2,∴AN ⊥BC ,又AN ∩BC =N ,A 1N ⊂面A 1BC ,BC ⊂面A 1BC ,于是AN ⊥面A 1BC ,又AN ⊂面A 1MN ,,所以面A 1BC ⊥面A 1MNA .(2)由(1)可得,以NA ,NB ,NA 1 为x ,y ,z 轴,建系如图,∠BAC =90°,AB =AC =2,BC =22则A (2,0,0),B (0,2,0),C (0,-2,0),因为AA 1=4,AN =2,所以A 1N =14,则A 1(0,0,14),因为NB 1 =NB +BB 1 =NB +AA 1 =0,2,0 +-2,0,14 =-2,2,14 ,所以B 1-2,2,14 ,设平面A 1BB 1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因为A 1B =(0,2,-14),B 1B =(2,0,-14),所以A 1B ⋅m =2y -14z =0B 1B ⋅m =2x -14z =0 ,令y =7,则x =7,z =1,所以m =(7,7,1),设平面BCC 1B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a ,b ,c ),因为BC =(0,-22,0),BB 1 =(-2,0,14),所以BC ⋅n =-22b =0BB 1 ⋅n =-2a +14c =0,令a =7,则b =0,c =1,所以n =(7,0,1),设平面A 1BB 1与平面BCC 1B 1夹角为θ,则cos θ=cos <m ,n >=m ⋅n m n=7+0+17+7+1×7+0+1=23015,所以平面A 1BB 1与平面BCC 1B 1夹角的余弦值为23015.11(22·23·唐山·二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侧面ACC 1A 1⊥底面ABC ,且AA 1=AC ,∠AA 1C 1=120°,M 是CC 1的中点.(1)证明:A 1C ⊥BM .(2)求二面角A 1-BC -M 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45【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即可;(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运用空间向量夹角公式进行求解即sk .【详解】(1)取AC 的中点O ,连接OM ,OB ,AC 1.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由AA 1=AC ,得四边形ACC 1A 1为菱形,所以A 1C ⊥AC 1,易知OM ∥AC 1,则A 1C ⊥OM .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知OB ⊥AC ,又平面ACC 1A 1⊥平面ABC ,平面ACC 1A 1∩平面ABC =AC ,OB ⊂平面ABC ,知OB ⊥平面ACC 1A 1,则OB ⊥A 1C ,又OB ∩OM =O ,OB ,OM ⊂平面OBM ,得A 1C ⊥平面OBM ,又BM ⊂平面OBM ,故A 1C ⊥BM ..(2)连接OA 1,因为侧面ACC 1A 1为菱形,∠AA 1C 1=120°,则∠A 1AC =60°,则△A 1A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 1O ⊥AC ,又由(1)易知OA 1,OB ,AC 两两垂直,故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B ,OC ,OA 1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AB =2,则O 0,0,0 ,B 3,0,0 ,C 0,1,0 ,A 10,0,3 ,C 10,2,3 ,BA 1 =-3,0,3 ,BC =-3,1,0 ,CC 1 =0,1,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1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92___。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为答案: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右,几何体由一个圆柱和一个同底的圆锥组成,圆锥的高221534PO =-=,1+=45+94=573V V V Cπππ=⨯⨯圆柱圆锥,故选15.如图,圆O 的半径为1,A B C 、、是圆周上的三点,满足030ABC ∠=,过点A 做圆O 的切线与OC 的延长线交于点P ,=PA 则解:连OA 得06021AOP OP PC ∠===,所以,,所以2+213=3PA PC PC PA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第(12)题图俯视图245侧(左)视图正(主)视图4(4)已知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2AB =,122CC =E 为1CC 的中点,则直线1AC 与平面BED 的距离为(A )2(B 3C 2(D )1 答案:D(16)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1160BAA CAA ∠=∠=o ,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6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4、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延长BA 至E ,使1AE =,连接EC 、ED 则sin CED ∠=( B ) A 、B 、C 、D 、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C )A 、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 、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 、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 、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14、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是CD 、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1A M 与DN 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90o ____。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11.如图2,过点P 的直线与⊙O 相交于B A ,两点.若1=PA ,2=AB ,3=PO ,则⊙O 的半径等于6.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5.如图. ∠ACB=90º,CD ⊥AB 于点D ,以BD 为直径的圆与BC 交于点E.则(A )A. CE·CB=AD·DBB. CE·CB=AD·ABC. AD·AB=CD ²D.CE·EB=CD ²【解析】在ACB ∆中,∠ACB=90º,CD ⊥AB 于点D ,所以DB AD CD •=2,由切割线定理的CB CE CD •=2,所以CE·CB=AD·DB 。
【答案】A2012年全国卷新课标——数学理科11. 已知三棱锥ABC S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ABC △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SC 为球O 的直径,且2=SC ,则此棱锥的体积为A.62 B.63 C.32 D.22 【解析】选A.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7.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3cm AB AD ==,12cm AA =, 则四棱锥11A BB D D -的体积为cm 3. 解:由题意得111112213326332A BB D D ABD A B D V V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5. 如图,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12CA CC CB ==,则直线1BC 与直线1AB 夹角的余弦值为(A ) (A )55(B )53(C )55(D )35【解析】设2CA =,则(0,0,0)C ,A(2,0,0),B(0,0,1),1C (0,2,0),1(0,2,1)B ,可得向量1(2,2,1)AB =-u u u r,1(0,2,1)BC =-u u u u r,由向量的夹角公式得115cos 50+4+14+4+15AB BC 〈〉⋅u u u r u u u u r (),,故选A (几何选做题)如图,在圆O 中,直径AB 与弦CD 垂直,垂足为E ,EF DB ⊥,垂足为F ,若6AB =,1AE =,则DF DB ⋅=5。
由相交弦定理可知2155ED AE EB =⋅=⨯=,又易知EBD ∆与FED ∆相似,得2DF DB=ED 5⋅=。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DABC11D 1A1B卷)1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3π=∠A ,边AB 、AD 的长分别为2、1,若M 、N 分别是边BC 、||||CD BC =AN AM ⋅的取值范围是.【答案】[]5,2【解析】以向量AB 所在直线为x 轴,以向量AD 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因为1,2==AD AB ,所以51(0,0),(2,0),(,1)(,1).22A B C D 设1515515151(,1)(), , - , - , (2,()sin ).22224284423N x x BM CN CN x BM x M x x π≤≤===+--则根据题意,有)83235,4821(),1,(x x AM x AN --==→→. 所以83235)4821(x x x AN AM -+-=•→→⎪⎭⎫⎝⎛≤≤2521x ,所以2 5.AM AN →→≤•≤14.如图,AD 与BC 是四面体ABCD 中互相垂直的棱,2=BC ,若c AD 2=, 且a CD AC BD AB 2=+=+,其中a 、c 为常数,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 大值是.【答案】13222--c a c 【解析】据题a CD AC BD AB 2=+=+,也就是说,线段CD AC BD AB ++与线段的长度是定值,因为棱AD 与棱BC互相垂直,当ABD BC 平面⊥时,此时有最大值,此时最大值为:13222--c a c . CD 642246105510ADCBMN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1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解析】:利用三视图得几何体,再求表面积。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长方体中间挖去一个圆柱,其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3、1,中间被挖去的是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1的圆柱,所以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长方体的表面积减去圆柱的两个底面的面积,再加上圆柱的侧面积,即为2(43+41+31)-2+2=38ππ⨯⨯⨯。
(16)已知正三棱锥P-ABC ,点P ,A ,B ,C 都在半径为3的球面上,若PA ,PB ,PC 两两垂直,则球心到截面ABC 的距离为【解析】先在一个正方体中找一个满足条件的正三棱锥,再利用正方体的性质解题,如图,满足题意的正三棱锥P ABC -可以是正方体的一部分,其外接球的直径为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且面ABC 与体对角线的交点是体对角线的一个三等分点,所以球心到平面ABC 的距离等于体对角线长的16,故球心到截面的距离为16⨯。
解答题: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18.平面图形111ABB AC C 如图1所示,其中11BB C C是矩形,1111124BC BB AB AC A B AC ======,,现将该平面图形分别沿BC 和11B C 折叠,使∆ABC 与111A B C ∆所在平面都与平面11BB C C 垂直,再分别连接111,,,A A A B AC 得到如图2所示的空间图形,对此空间图形解答下列问题。
(Ⅰ)证明:1AA BC ⊥;(Ⅱ)求1AA 的长;(Ⅲ)求二面角1A BC A --的余弦值。
解析:(Ⅰ)证明:取BC 、B 1C 1的中点分别为D 和D 1,连接A 1D 、DD 1、AD 由111111*********=BB C C DD B C BB C C A B C DD A B AC ⊥⊥⊥为矩形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图2图1BC1B1知1111A D B C ⊥,故1D 为坐标原点,可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之间坐标系1D xyz - 由题设,可得112, 1.A D AD ==由以上可知11111111//AD CC A D CC AD A D ⊥⊥平面BB ,平面BB ,于是所以(01,4),(1,0,4)A B -,1(0,2,0)A (1,0,4)C -(0,0,4)D ,故1(0,3-4)AA →=,,(2,00)BC →=-,.10BC AA →→=g ,因此1BC AA →→⊥即1BC AA ⊥(Ⅱ)解:因为1(0,3-4)AA →=,,所以15AA →=,即15AA = (Ⅲ)解:连结AD ,由BC AD ⊥,1BC AA ⊥可知1BC AA D ⊥平面,1BC A D ⊥,所以1A DA ∠为二面角1--A BC A 的平面角,因为(01,0)DA →=-,1(02,-4)DA →=,,所以1cos <,DA DA →→1--A BC A 的余弦值为-5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18.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PA ABCD E PC PC BDE ⊥⊥平面,点在线段上,平面(1)证明:BD PAC ⊥平面(2)12若PA=,AD=,求二面角B-PC-A 的正切值 解析:(1),PA ABCD BD ABCD BD PA PC BDE BD BDE BD PC⊥⊆∴⊥⊥⊆∴⊥证明:因为平面,平面,又因为平面,平面,=PA PC P BD PAC ⋂⊥而,所以平面21,AC ABCD ABCD AC BD O PC BDE ⊥⊥⊥∠()由()BD 平面PAC ,所以BD 又四边形为矩形,所以四边形是正方形。
设交于点,因为平面,所以BEO 即二面角B-PC-A 的平面角12PA BO OC =∴==Q ,AD=,AC=OC PC OE PC ∴====2tan 13213BOBEO EO∠==在直角三角形中,BEO=所以二面角B PC A --1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111A B C 中,=4AB ,=BC=3AC ,D 为B A 的中点。
(1)求点C 到平面11B B AA 的距离(2)若11B C A A ⊥,求二面角11-CD-C 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解:(1)111,AC BC D AB CD AA BB =⊥⊥⊥为的中点,得CD AB ,又CD AA ,故面,所以点C 到面11A AB B 的距离为22-=5CD BC BD =(2)取1D 为11A B 的中点,连结1DD ,则111////DD AA CC ,由由(1)知CD ⊥面11AA B B ,故1CD DA ⊥,1CD DD ⊥,所以1ADD ∠为所求的二面角11A CD C --的平面角 因1A D 为1A C 在面11AA BB 上的射影,又已知,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知11AB A D ⊥,从而11A AB ∠、1A DA ∠都与1BAB ∠互余,因此111=A AB A DA ∠∠,所以111Rt A AD Rt B A A ∆∆:,因此1111AA A B ADAA =即2111AA AD A B =•=8.得1=22AA 2211D=23A AA AD +=所以在11Rt A DD V 中,1111116cos DD AA A DD A D A D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8)(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PA ⊥底面ABCD ,22AC =,2PA =,E 是PC 上的一点,2PE 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