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课程标准
幼儿社会活动指导 课程教学计划
幼儿社会活动指导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教学计划:幼儿社会活动指导引言:幼儿社会活动对于其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课程教学计划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培养幼儿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
第一部分:课程背景和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幼儿:1.了解社交技能的重要性,如分享、合作、倾听和尊重他人等;2.提高解决冲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3.提升情商和自尊心;4.培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愿。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方法2.1 社交技能学习2.1.1 教学内容:分享、倾听、尊重、合作、感谢等2.1.2 教学方法:以互动游戏为主,通过模拟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
2.2 解决冲突与人际关系2.2.1 教学内容:表达情感、妥善处理冲突、学会沟通等2.2.2 教学方法:通过幼儿互动、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等活动,帮助幼儿掌握解决冲突和人际交往的技巧。
2.3 情商与自尊心培养2.3.1 教学内容:情绪管理、自信心培养等2.3.2 教学方法: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情商和自尊心。
2.4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2.4.1 教学内容:社区参观、志愿者活动等2.4.2 教学方法: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参与志愿者活动,增加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参与感。
第三部分:教学流程安排3.1 第一周:- 介绍课程背景和目标- 开展分享与倾听活动3.2 第二周:- 进行团队合作的游戏- 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3.3 第三周:- 开展解决冲突的角色扮演活动- 引导幼儿积极表达情感3.4 第四周:- 进行情商教育的游戏和活动-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3.5 第五周:- 组织社区参观活动- 鼓励幼儿参与志愿者活动第四部分:评估方式为了确保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我们将使用以下方式:-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情况,包括对他人的尊重、合作能力、冲突解决水平等;- 进行简短的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对课程的感知和学习情况。
结论:通过课程的培养,我们旨在帮助幼儿养成积极的社交行为和与人合作的意识,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幼儿园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幼儿园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解读1. 引言幼儿园学前教育课程标准是为了指导和规范幼儿园教育工作而制定的一套教学大纲,旨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幼儿园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分析其内容和目标,并对其实施和影响进行讨论。
2. 内容幼儿园学前教育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教育目标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了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社交能力的提高、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等。
通过这些目标的培养,幼儿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2.2 课程内容幼儿园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规定了各个学科的内容和要求。
其中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学科的课程内容。
例如,在语言学科中,标准要求幼儿学会基本的识字、听说、阅读、书写等技能,并能够理解简单的文本。
在数学学科中,标准要求幼儿学会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3 教学方法幼儿园学前教育课程标准强调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
幼儿在游戏和实践活动中能够更好地融入学习的过程,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程标准还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3. 实施和影响幼儿园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主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评估来完成。
教师需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并通过观察和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来进行总结和反思。
课程标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学前教育课程标准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长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社会教育机构也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促进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结论幼儿园学前教育课程标准是指导和规范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套教学大纲。
3.《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标准
《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个高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应用性专业基础课,是以幼儿为主体以适合幼儿的活动为客体,通过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本课程主要任务是研究幼儿回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及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手段、方法,设计以及教师的指导等问题,旨在让学生系统面全面的了解幼儿各种教育活动的设计内容与方法,以便为学生将来从事幼教工作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理念:以素质教育观和建构主义教学观为指导,秉持“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深入交流,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学生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和素养为培养重点,基于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开发和设计本课程。
课程设计思路:社会调研→确定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序化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确定考核方式。
⑴依据幼儿教师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团队教师与校外专家深入交流,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根据幼儿教师的岗位要求,以学生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和素养为重点,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理论及自我意识、社会交往、社会环境、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等五种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为主要教学内容。
⑵依据内容逻辑关系和认识规律,序化教学内容依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以及由浅入深、先主后次、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序化课程教学内容。
⑶依据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特点选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合理地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
所以,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幼儿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多用于实践指导部分的教学中)和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多用于基本理论部分的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用以现场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为主,以读书指导法、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等为辅。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课程标准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及教育干预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学会设计和实施适宜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为将来从事婴幼儿教育或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其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
2、学会分析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社会性行为表现及其意义。
3、掌握设计和实施适宜的婴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4、提高学生对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观察、评价和干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婴幼儿教育环境。
三、课程内容1、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2、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3、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社会性行为表现及其意义。
4、婴幼儿社会性教育的设计与实施。
5、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观察、评价与干预方法。
6、婴幼儿社会性教育实践案例分析。
四、课程实施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到幼儿园观摩婴幼儿社会性教育活动,设计并实施自己的教育方案等。
3、综合运用: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反馈与改进:通过作业、测验、期中考试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五、课程评价1、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面。
2、结果评价: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水平,包括作业、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方面。
3、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水平,以及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度、学习态度等方面,给出综合评价结果。
六、课程资源1、教材:《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等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2、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博客等网络资源。
《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2.课程代码:052325023.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4.适用专业: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5.学时:3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2 学时实践学时: 12学时6.建议开课学期:2020三年制大专第4学期二、课程标注基本结构(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兼有学前儿童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教育课程设计、实施双重性的课程,是一门融合幼儿发展心理学理论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的注重实际操作的应用型课程。
2.课程性质和定位:本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个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理论,介绍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从而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
3.先开课程及续接课程:先开课程:《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后续课程:《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幼儿园班级管理》4.主要内容:幼儿园社会教育概述、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幼儿园自我意识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社会学习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
(二)课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2)明确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3)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方法;(3)了解渗透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设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2)能够目标明确、内容准确、方法得当、过程完整地组织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3)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和活动实施情况,开展客观、正确的教育活动评价。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情绪调控能力;(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3)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参与意识。
《学前儿童社会活动设计与指导》授课计划
《学前儿童社会活动设计与指导》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教师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理论,学会设计并指导各种类型的学前儿童社会活动,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行为水平。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员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关键要素,为实际教学提供指导。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目的和任务;2. 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理论,如社会认知理论、社会情感理论等;3. 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的特点,设计并指导各种类型的学前儿童社会活动;4. 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行为水平。
三、授课内容与时间安排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2小时)2.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与教育(4小时)3. 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发展与教育(4小时)4.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发展与教育(4小时)5.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6小时)6. 学前儿童社会活动设计与指导(24小时)7. 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8小时)四、授课方法与形式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教学形式进行。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关键要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重点与难点重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目的和任务,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的特点及教育方法,各种类型的学前儿童社会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难点: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的特点,设计并指导各种类型的学前儿童社会活动;如何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六、学员要求与注意事项1. 学员应具有基本的学前儿童教育理论知识,并愿意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2. 学员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完成作业,并遵守课堂纪律;3. 授课过程中可能会涉及一些敏感话题或案例,学员应注意保持敏感和尊重;4. 授课教师应注意保护学员的隐私,尊重学员的意见和建议。
七、实践活动与案例分析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将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以加深学生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理解。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3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学辅导1(第一章)第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概念;理解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明确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所需的专业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难点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学科性质与内涵。
教学建议:1.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线索和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在注重整体把握的同时重点分析“领域课程”出现的历史演革。
2.着重分析“社会化”、“完整发展”等概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3.在针对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的关系进行讲解时,多用案例分析。
4.在讲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专业准备”这部分内容时,可多结合学生在幼儿园的工作实际进行。
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变革与发展阶段。
重点是后两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
实际上就是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发展阶段,可着重让学生了解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和张宗麟的社会化课程。
1.“五指活动”课程陈鹤琴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
学前儿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
自然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扬花、柳絮,夏天的雷鸣电闪、蜻蜓荷花,秋菊冬雪等。
社会环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环境,是人文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作用。
在与人的相互交往与作用中,儿童学习和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和知识,并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习得文化的特征,进行着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的社会化过程。
陈鹤琴先生同样十分重视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教育,注重在社会环境中教育儿童,发展儿童。
因此,在为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中,社会环境的学习成为必不可少部分。
当然,为学前儿童准备的社会环境应该适合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适应他们兴趣与需要,适合他们的能力水平,像家庭、集市、节日、庆祝会、教师接待日活动等,是学前儿童经常接触的社会环境,这些应成为学前儿童课程的重要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及其评价,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等方面进行阐述。
该课程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儿童社会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原理,同时引导学生掌握社会活动设计的一些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科目。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的学习在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一般规律;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原则、途径和方法,提高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前导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关联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游戏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基本理念(1)突破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实施模式,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体现素质教育特点。
以拓宽学生的理论根基和视野为原则,以增进学生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为宗旨,大量提供学生参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课程、开发并改进该课程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随时把握课程实施过程中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新发展。
以教材为依据,联系当前教育大环境下的新情况、新动态,增强学生对学科发展趋向的敏感性,和研究问题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其应对复杂教育现象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2.框架设计与内容安排本课程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理论部分共七章,分别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和核心内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实施途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实施方法与策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活动设计案例详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评价。
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案指导
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案指导学前儿童是指3-6岁的儿童,此阶段是儿童社会性、性别认知、道德教育、交往技能等方面的关键时期。
学前儿童的社会领域教育,是指幼儿在学前教育中受到的社会化教育,这是幼儿智力、情感、道德、品德等方面综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案指导的重要性以及指导的具体步骤。
一、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育的重要性1.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社交技能涉及幼儿与他人沟通和互动的能力,是幼儿发展社交关系所需要的技能。
通过社会领域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社交技能,如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人合作和分享、学习自我控制和同理心等。
2.促进幼儿自我认同和性别角色认知的发展幼儿在学前阶段考虑到自己的主观现实和自身的特征,开始意识到自己处于哪个性别,此时幼儿也会通过自己的角色扮演,表达自己的性别特征认同。
幼儿学习和探索社会认同和性别角色的进程,主要是通过社交互动,并且也容易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3.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义务意识在社交能力的增强的过程中,幼儿也会逐步建立社会义务意识,如关心他人的情感需要和生理需要、关心环境和集体等,从而形成正确的心智结构,进而建立合理和适当的人际关系。
二、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案指导的具体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清楚了解幼儿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认知水平和交往技能的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设计教学活动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建立真实、具体、逼近幼儿生活的情境,以提供幼儿感性体验和认识世界的机会。
同时,还应注重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参与,通过讨论、游戏和角色扮演等形式,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和交往技能的发展。
3.评估教学效果在教学结束后,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了解幼儿对已掌握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和优化提供参考。
评估可以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如观察法、问答法、比较法等。
幼儿园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幼儿园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幼儿园学前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印发的指导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文件,旨在规范和指导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它强调幼儿园教育要以儿童为本,注重发展幼儿的智育、体育、美育和品德、社交等方面,通过适宜的课程内容和教育方式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是:注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社会情感,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目的,即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广泛的知识领域,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智力发展、情感发展、社会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发展。
这些任务是互相关联的,需要教育者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综合掌握,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三、幼儿园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幼儿园学前教育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数学、艺术、科学、生活、体育、社会、品德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有些是重点内容,有些是辅助内容,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教育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同时,教育者还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例如体验活动、游戏活动、探究活动等等,以提高幼儿参与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游戏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分组式教学等。
教育者还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育活动,例如采用个别辅导等方法来开展幼儿个性化教育。
这些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教育评估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教育评估是针对幼儿的表现和发展情况进行的定量和定性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帮助幼儿园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幼儿的身体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思维能力、创意能力、品德素质等方面。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标准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它融合了学前教育理论与学前教育实践。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实施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提升设计、组织、评价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1.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含义、目标和特点。
理解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活动设计与实施:学会分析幼儿的社会发展需求,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社会教育活动。
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技巧,包括活动准备、过程组织和效果评价。
3.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幼儿园环境中,独立设计并实施社会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在活动设计中融入新颖、有趣的教育元素。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教学:通过讲授、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案例,让学生理解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实际操作和应用。
3.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入幼儿园进行实地观摩和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评定。
2.实践报告:要求学生在实践后提交详细的活动设计、实施过程及反思报告。
3.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课程特色与创新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2.强调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设计独具特色的社会教育活动,以满足幼儿的多样化需求。
3.立足幼儿园实际: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幼儿园教育的现实需要,确保学生所学能够直接应用于未来的教育工作中。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期教育专业1、前言1.1 课程标准《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
本课程以《学前儿童卫生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课程为理论基础,系统阐明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现代化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为后续学习《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等课程打下理论和观念的基础。
1.2 设计思路1.2.1关于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意三个方面明确课程的总目标和各章节的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着眼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育理论;能力目标主要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高阶思维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意目标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信念。
1.2.2关于学习内容(一)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内容应有全面且深入的介绍,除此之外的其他内容作为学生课外的拓展学习,做到突出重点、扩大信息量。
(二)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并不是教学的所有内容。
教师在处理教材上应该以教材为主,但又不受教材的束缚,不照本宣科,大胆突破教材的限制。
(三)学习内容的来源应更为广泛,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教学内容应紧跟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前沿,使学生所学与岗位需求紧密接轨。
2、课程目标本课程适应现代幼教发展需要,本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子啊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管理实用性人才。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标准在咱们聊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标准之前,得先了解这玩意儿是啥。
简单来说,这个标准就是为了帮助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学会如何跟别人相处,怎么成为一个小社会人儿。
你想啊,社会教育就像是给孩子们打好人生的基础,把他们从小培养成有礼貌、有责任心的小公民。
下面我就带大家掰扯掰扯这个标准的具体要求,顺便聊聊怎么让这些要求变得更贴心、更实用。
1. 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1.1 社会行为规范这块儿就像是教孩子们怎样在社交场合中不踩雷。
比如说,排队的时候别插队、别人说话时要认真听、遇到别人要礼貌地打招呼。
这些看似简单的规则,其实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你想啊,这就像是给他们装上了社会交往的“导航仪”,让他们在各种场合中都能游刃有余。
毕竟,咱们不希望孩子们以后在社交场合中像个“无头苍蝇”,对吧?1.2 情感发展再来就是情感发展,这部分可重要了!情感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那些复杂的“小情绪”。
比如,怎么在生气的时候找个好办法发泄,或者在高兴的时候怎么和别人分享快乐。
情感教育就像是给孩子们打上了一层保护膜,让他们在面对各种情绪时不会感到无助。
试想一下,要是孩子们都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那生活中的各种小摩擦也就会少很多,对不对?2. 如何实施这些标准2.1 创设互动环境为了让这些标准落到实处,幼儿园得创设一些有趣的互动环境。
比如说,组织各种小活动,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会合作、分享和沟通。
这些活动不光能让孩子们开心,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这些社交技能。
你想啊,像“合作拼图”、“小小商店”这种活动,不就能让孩子们在乐趣中学会这些吗?这不就是学习的“最佳时机”吗!2.2 家园共育家园共育,顾名思义,就是家长和老师得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孩子的社会能力发展。
家长可以在家里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比如让孩子负责摆放餐具,或者在家庭聚会中鼓励孩子和亲友打招呼。
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得多点,比如定期的家长会,可以让大家对孩子的进步和不足有个全面了解。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前儿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培养社交 能力和良好品德,为其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社会认知
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家庭、幼儿园、社区等社会环境,认 识社会角色和规则。
社交技能
教授学前儿童基本的社交礼仪、沟通技巧和合作能力。
主要内容
本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
自我意识
培养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能力。
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挑战
网络信息纷繁复杂
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学前儿童可能会接触到不良 信息,需要学会辨别和抵制。
网络社交问题
网络社交的普及使得学前儿童可能会过早接触网 络社交,需要引导其正确使用网络社交平台。
网络成瘾问题
部分学前儿童可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 ,需要关注其网络使用行为并及时干预。
针对挑战的对策与建议
录。
谈话法
个别谈话
评价者与学前儿童进行一对一的谈话,通过引导性问题和开放式问 题,了解儿童对社会规则、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小组谈话
组织学前儿童进行小组讨论,观察他们在团队中的表现、倾听和表 达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家庭访谈
与家长进行谈话,了解学前儿童在家庭中的社会行为表现、家庭环境 对其社会化的影响等。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儿童诚实、守信、勇敢、公正等 道德品质,为其未来成为有道德的人 打下基础。
促进儿童社会化进程
了解社会角色和规则
01
让儿童了解不同社会角色的职责和行为规范,理解社会规则的
重要性。
学习社交技巧
02
教育儿童学习基本的社交技巧,如与人沟通、分享、合作等,
提高其社交能力。
适应集体生活
03
06
幼儿园课程标准制定规定
幼儿园课程标准制定规定幼儿园课程标准是指对于幼儿园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要求等方面进行规定的标准,是保证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在中国,幼儿园课程标准主要以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标准为主。
本文将对幼儿园课程标准的制定规定和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幼儿园课程标准的制定规定1. 《学前教育课程标准》《学前教育课程标准》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分别于2001年和2011年发布第一版和第二版。
该标准是针对3-6岁幼儿的学前教育制定的,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情感发展、美育发展和科学与技术启蒙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2. 地方课程标准各地方教育部门也会发布本地区的课程标准,如《广东省学前教育课程标准》、《河北省幼儿园课程标准》等,这些标准将本地区的文化、教育理念和实际情况考虑进去,对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更加具体化的规定,进一步推动地方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由国家教育部、国家计委、卫生部、民政部四部委联合发布的,该指导纲要是以《学前教育课程标准》为基础,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对幼儿园教育的方向、目标、内容、方法、要求等进行了全面规定,并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
4. 其他指导性文件此外,还有《幼儿园教师培养方案》、《幼儿园教育教学用具和设备》等文件,对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用具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二、幼儿园课程标准的内容1. 社会情感发展社会情感发展是幼儿园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幼儿园应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幼儿感受到家庭、小组、幼儿园和社会的关爱和支持,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和自我认识。
2. 语言发展语言是儿童交流、表达思想和接受信息的重要工具。
幼儿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等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理解水平,同时也要关注幼儿的语音发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第六章)
(1)知识准备: ① 事前做好和军营联谊的沟通工作。 ② 幼儿每人制作一件半成品的手工制品。 ③ 每个班级准备1~2个儿童舞蹈。
活动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和材料 准备两方面,十分丰富,不仅锻 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更能 激发起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
④ 每个班级绘制一幅“壁画”(课前请部分绘 画能力较强的幼儿完成)。
学前儿童与成人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
学前儿童与成人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亲子活动
1.活动内容的选择
教师可以通过亲子制作、亲子表演、 亲子体育游戏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来 增加活动内容的趣味性。
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要注意选择有 代表性的、适宜的、可操作的内容, 并对家长提出具体的要求。活动可 以是面向全体家长和幼儿的,也可 以是分小组或单独进行的。
学前儿童与成人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三)角色扮演活动
1.活动内容的设计
对于小班的学前儿童,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过家家”的角色 扮演游戏。通过不同的游戏角色使他们体会家庭中不同的人的交往礼 仪和技巧。 对于中班的学前儿童,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加入常见的生活情景, 让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与社会角色的交往规则。 对于大班的学前儿童,教师除了让他们学习不同角色间的交往技 能,还应通过角色之间的交往礼仪教育他们尊重父母、长辈,理解父 母的养育之苦,要换位思考并关心父母。 此外,教师也可以参与到角色扮演游戏中,以提高学前儿童游戏 的兴趣。
师幼交往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 通过学前儿童在园内一日生活中的各 个环节、各种教育活动,与幼儿进行 亲密互动,从而使幼儿信任、尊敬、 关爱教师的教育。
教师的互动能力是师幼关系的关 键。教师要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主 动亲近和关心幼儿,平等地对待幼儿, 组织生动的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自 主探索的交往环境。
教学参考教学大纲
教学参考1.课程说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家庭的重视,《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全面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建立覆盖全市的0至3岁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网络。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办好学前教育”。
可见学前教育已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倍受重视。
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人的早期的发展在个体终身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
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儿童在认识环境、与周围人的接触中形成和发展着最初的对人、对事、对物的情感和态度,奠定了行为、性格和人格的最初基础,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学前教育专业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也越来越重视,该产品的市场前景不容忽视。
本书打破常见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材的编写体例,采用丰富的案例,结合幼儿教育实际,采用更加直观的学习方式,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将学习目标、知识点、能力、专业情感、思维拓展等融为一体,以培养学生从事幼儿教育必备的基本专业素质为基本出发点,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体现实用性和新颖性,每单元设置的以知识巩固为目的的思考练习、开阔视野、提高技能的阅读资料和实践活动等栏目为后续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PPT内容。
第1单元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方法;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的关系。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方法。
“狼孩”一、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初创阶段1.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五四”时期,涌现出一批学前教育革新家,主要代表人物是陈鹤琴、张宗麟、张雪门等人。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2.课程代码: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4.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5.学时:53学时(高职三年制大专)(理论:40学时,实践:13学时)53学时(高职五年制大专)(理论:40学时,实践:13学时)6.建议开课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三年制大专)第六学期、第七学期(五年制大专)二、课程标准基本结构(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是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兼有学前儿童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教育课程设计、实施双重性的课程,是一门融合幼儿发展心理学理论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的注重实际操作的应用型课程。
2.课程性质和定位: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社会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能力的职业技能课程。
课程定位:《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应用性科目,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理论,介绍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从而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
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育,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培养幼儿园教师的学校,大家都能认识到幼儿社会化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全人格的建构过程中,社会领域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需要对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及方法进行系统的学习,以保障对幼儿的成长方向进行正确的引领。
3.先开课程及接续课程:先修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后续课程:《幼儿园课程》、《幼儿园管理》、《学前儿童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健康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4.主要内容:(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总体目标:通过幼儿园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的有关理论知识讲授和学生实际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从事幼儿社会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学生能够独自设计并实施幼儿社会教育和教学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学时/学分:32/2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修订时间:
课程负责人:课程审批人:
课程团队: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按照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工作的要求,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中,全面培养学生正确设计和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能力和素养的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和《幼儿教师技术行为训练》,它们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和技能支持;并行课程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指导》、《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指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指导》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指导》等,它们同属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后续课程为顶岗实习。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以素质教育观和建构主义教学观为指导,秉持“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深入交流,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学生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和素养为培养重点,基于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开发和设计本课程。
课程设计思路:社会调研→确定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序化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确定考核方式。
⑴依据幼儿教师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团队教师与校外专家深入交流,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根据幼儿教师的岗位要求,以学生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和素养为重点,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理论及自我意识、社会交往、社会环境、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等五种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为主要教学内容。
⑵依据内容逻辑关系和认识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依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以及由浅入深、先主后次、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序化课程教学内容。
⑶依据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特点选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合理地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
所以,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幼儿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多用于实践指导部分的教学中)和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多用于基本理论部分的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用以现场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为主,以读书指导法、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等为辅。
⑷依据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要求,制定考核方案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并依据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确定本课程的考核标准。
⑸将职业素养与技能训练有机融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与幼儿社会适应和全面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活动。
因此,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还应重视职业道德修养的养成,将职业素养培养与专业技能训练融为一体。
三、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⑵明确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⑶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方法。
⑷了解渗透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2.能力目标
⑴能够独立设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
⑵能够目标明确、内容准确、方法得当、过程完整地组织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
⑶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和活动实施情况,开展客观、正确的教育活动评价。
3.素质目标
⑴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关爱和尊重学前儿童。
⑵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⑶养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四、课程内容标准
五、学时分配表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总课时32学时,理论14学时,实践18学时,
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幼儿生活情境教学模式与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
幼儿生活情境教学模式:是教师创设幼儿生活情境,即呈现幼儿生活事件,由此引发学生对幼儿生活事件的思考和探索,结合教材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尝试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幼儿社会生活问题,在关注、分析、解决幼儿社会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达到学会专业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的目的。
具体教学流程为:①幼儿生活情境(导学)→②学习知识→③学习总结→④幼儿生活情境(导用)→⑤实践与评价→⑥归纳与总结。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幼儿教师工作需要,从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并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借助教材和相关资料,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从中获取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能力。
具体教学流程为:①问题情境(导学)→②学习知识→③问题情境(导用)→④归纳与总结。
2.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⑴现场教学法,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课程设在模拟实训室或幼儿园中,将抽象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直观可触的真实场景和实际的活动任务,在幼儿园或模拟幼儿园情景中开展教学活动,达到学习理论知识、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
⑵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幼儿社会生活情境,学生在对幼儿社会生活情境的讨论和探索过程中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在解释和解决幼儿社会生活问题过程中学会专业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
此外,教学中还采用读书指导法、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等等。
3.学习指导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要是需要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与组织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因此,要指导学生归纳和深化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有关认识,同时给学生提供大量机会让他们设计并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从而达到理实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学生学习该课程时要注意以下五点:
⑴多查阅和分析教学案例,由浅入深地学习。
⑵通过上网搜集幼儿园教学活动视频资料、见习或实习,积累教学经验。
⑶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⑷多思考,勤练习。
⑸阅读相关书籍和期刊文献,拓展知识面。
七、教学考核与评价
1.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考核分三部分,其中学习态度的权重为20%(出勤权重为10%,课堂表现权重为10%),阶段考核的权重为50%(教学活动设计30%,模拟教学活动20%),期末考核的权重为30%。
2.考核要点
重点考查学生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
八、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⑴选用教材
李洪亮,幼儿社会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08,第1版。
⑵教辅材料
①甘剑梅,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11,第1版。
②周梅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06,第1版。
③学前教育,邮发代号2—150,国际刊号ISSN1000-4130,国内刊号CN 11-1371/G4。
④中国教育报,邮发代号1—10,国内刊号CN11—0035,国际刊号D739。
⑤上海托幼,邮发代号4—741,国内刊号CN31-1800/G4。
⑥学前教育研究,邮发代号42—166,国际刊号ISSN 1007-8169,国内刊号CN43-1038/G4。
4.网络媒体资源
⑴网络教学资源
①中国学前教育网:/
②中国幼儿教育网:/
③上海学前教育网:
⑵媒体教学资源
教师自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第1—10章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