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艺术的审美本质
艺术的审美本质
对艺术的审美本质的认识L4班赵胜男 3150200342 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审美需要,所以人要和现实建立审美关系。
艺术反映现实却比现实更加典型,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艺术反映现实美、创造艺术美。
所以区别艺术与其他事物的根本性质就是审美,于是便出现了艺术的审美本质。
简单谈人的本质,正是因为生命有长度所以生命有意义,出现了对物质或精神的追求从而获得愉悦,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审美是一个动词,人在劳动中创造了美的客观对象,而充当审美主体的便是人。
所以是人们在欣赏美的事物,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会产生愉悦感,这就叫做美感。
艺术作品就是以审美为目的,把创造和实现审美价值来满足人的需要,作为自己的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运用艺术的手段而创作的,它给欣赏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审美感。
所以说艺术的认识是审美认识,艺术的创造是审美的创造,艺术的欣赏是审美欣赏。
无论如何艺术都离不开审美,就算是一个雕像雕刻的是一位奇丑无比的老人也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也是会具有美感的。
莱辛曾说“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
”可见审美的地位。
艺术反映现实美,分为自然美与社会美。
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主要的审美对象之一。
自然界中存在的美就叫做自然美,而人类在社会关系中的美是社会美。
班得瑞的《仙境》就是歌颂大自然,你可以听到湖呼啸的风声和排萧交错出现,感觉非常缥缈浪漫,这是艺术反应的自然美;社会美就比如屈原的《离骚》等等。
艺术离不开审美,但是一些现实中不美的事物也是同样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根据,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这就是艺术创造艺术美。
艺术美不同于现实美,现实美是自然形成的,而艺术美是为了美而创造出来的,与创造个人的审美认知有关。
艺术美可以是不美好的事物通过艺术手段展现美的一面。
艺术美是比现实美更高一级的美,削弱其现实性、增强艺术性。
很多作品更是通过成功塑造丑的形象,深刻剖析丑,实则对丑加以否定,对审美主体产生影响,让观者感到丑的不美好,来表达美。
就像《红与黑》当中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对现实的揭露。
论述艺术的本质
论述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广泛而深奥的问题,充满了无数的讨论和争论。
在探讨艺术的本质时,人们常常会涉及到艺术的定义、艺术的目的以及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等方面。
尽管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各种角度来思考和理解艺术的本质。
首先,艺术可以被视为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形式。
无论是绘画、音乐、戏剧还是文学,艺术家都通过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思想和体验来创造艺术作品。
通过艺术,人们可以以一种独特而美妙的方式表达自己,并与观众产生共鸣。
艺术家通过选择特定的媒介和形式,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转化为可视、可听或可感知的形式。
其次,艺术是一种探索和思考的过程。
艺术家常常通过创作作品来探索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生的理解。
艺术能够启发人们思考和反思,挑战既有的观念和认知模式。
艺术作品可以激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并引发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从而构建起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同时,艺术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艺术作品往往能够唤起观众强烈的感情和情感共鸣。
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还是惊讶,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形式和内容传达出强烈的情感体验,让观众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和宣泄。
艺术作品也具有某种力量,能够温暖、鼓舞和激励观众,甚至改变他们的生活。
此外,艺术还可以被视为一种审美的体验。
艺术作品往往具有美的特征,通过形式、色彩、声音和结构等元素的组合,创造出具有美感的作品。
观赏艺术作品可以让人们获得愉悦和满足感,并开阔他们的审美视野。
艺术的美可以是多样化的,因为不同的人对于美的理解和偏好是不同的。
无论是古典主义、现代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形式,都可以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最后,艺术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
艺术作品向我们展现了过去的风貌,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思想。
同时,艺术也具有创新的力量,能够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通过引入新的观念、形式和技术,开创出新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艺术概论论文 我对审美本质的认识
艺术审美本质浅谈L2 设计四班刘梦琪3150200204这是我第一次思考关于艺术审美本质的问题,既然要研究本质并得出某些结论,那就得有大量的论证材料与切身体会,只有论者先说服本人才有说服他人的可能性。
就我本人的阅历而言肯定较各成熟艺术理论研究者差之千里,若是想要卖弄学问从高大上的名家名作着手论证观点定也只是重复他人已有甚至谈烂的说道。
综上考虑,我还是从我的成长历程,那些接地气的事例谈谈我对艺术审美本质的认识吧。
艺术审美,或是说艺术欣赏是需要情感的。
“我记得,我读福楼拜的《朴素的心》,是在一个圣诞降临节。
傍晚,我爬到杂物间的屋顶上念这本书,因为要躲开那些热闹节日的人们。
我完全被这小说迷住了,简直变成了聋子、瞎子。
”这是高尔基谈到他幼时读一部小说时的心情,这像极了小学时的我,放学回家丢下书包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翻开夹着书签的《哈利·波特》,忘记作业、忘记零食、忘记和小伙伴游戏的约定,甚至是肚子咕咕叫时耳边传来妈妈“宝贝,吃饭啦!”的诱人唤声也无动于衷,沉浸于新鲜美妙的魔法世界。
“为什么能够使我兴奋到这个田地,我实在难以理会。
这里一定藏着不可思议的魔术,有好多次,我想在字里行间找出魔术的秘密,很机械地。
想野蛮人所做的一样——我并不是故意夸张——把书向太阳映照着望。
”高尔基幼时天真的做法可能在某些可怜的已丢失审美情感的成年人看来有些许可笑,但在有一定艺术素养的人看来定是感慨的,因为他们感受到了高尔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完全迷恋、兴奋、满足、陶醉。
这里“不可思议的魔术”,实际上就是美感或审美情感。
于我而言,美好记忆能十年来还保留地那么犹新,也印证了美感对人的影响是重大的。
在美感中,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没有美的感受与感动之情,则不成其美感。
情感作为一种心理因素,在审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和地位。
那位以满腔的热诚和爱去画他母亲的画家丢勒,尽心描绘着一个操劳积虑的老人,那画幅可能使我们震惊,甚至厌恶,然而,只要我们同最初的厌恶感斗争,就会得到丰厚的报酬,认识与理解到画者对母亲真挚的爱,并获得美的享受。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和理解
对艺术审美的认识和理解艺术审美是一种对美的感知、思考和判断能力。
艺术的审美不仅仅是欣赏美的形式和色彩,更是深入探究作品的意境、情感和人文价值。
通过对艺术的审美,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历程,更加丰富内心的感受和思想,开阔我们的视野和想象力。
艺术审美的本质就是对作品的审视、理解和欣赏。
它不仅仅是一种本能反应,更是一种深入思考。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细节和构成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世界观。
而这种思考与欣赏的过程,也是提高我们审美水平的关键。
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而艺术的审美价值也体现在它对生活的影响上。
艺术家通过艺术的创作,表达了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而观赏者通过对艺术的欣赏,也能感受到作品所呈现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对生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也成为了人类思想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艺术审美不仅是一种感官体验,更是我们与世界和自己对话的方式。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审视和思考,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所以说,艺术的审美是一种向内观察的方式,也是人类智慧和美的表达方式。
作为观赏者,我们需要通过对艺术的思考和理解,来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接触和探究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理解不同文化和时期的艺术语言和思想。
同时,我们也应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想象力,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体验和感受艺术作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艺术的美和智慧,从而更好地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和认知体系。
综上所述,艺术审美是一种认知和观察世界的方式,通过观察、欣赏,然后思考和理解,才能真正向艺术作品表达的思想和美感投入心灵深处。
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地接触和探究,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从而更好地感受和体验艺术的美和智慧。
艺术概论3艺术的审美本质
艺术概论3艺术的审美本质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一、艺术和美的关系1、艺术反映现实美艺术作品反映现实美,即现实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
这是因为艺术作品具有形象性和优点,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普遍的审美追求。
现实美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审美对象。
2、艺术创造艺术美艺术美是艺术家根据现实美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
艺术家通过主体作用,将现实中原本不美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从反面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
3、艺术作为审美对象艺术作品本身是欣赏对象和审美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依赖于欣赏者的主观意识。
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美和创造艺术美,同时也是欣赏者眼中的审美对象。
二、艺术的审美本质美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审美是艺术的核心本质。
审美关系是由客体刺激主体生理心理机制满足主体潜能或本能需求而建立的,取决于主体的生理机能是否健全和客体形象是否能激起主体的好感。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美的本质是符合艺术的形象性、真实性和典型性的,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是形象性、真实性和典型性的统一。
美感是客观事物的美和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合,产生的美的感受和感动。
它不仅有感官的快适,还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得到了满足。
美感的本质是指客观事物的美作用于人而引起人的一种意识活动和情感活动。
这种意识和情感只有在人对客观事物的美的审美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
审美认识的基础形成了审美观念,而美感的产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
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表现形式。
艺术家的审美意识通过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生活。
艺术家感兴趣、关心、认识的生活在作品中得以表现。
在艺术家的能动作用下,作品中能够表现出艺术家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
情感在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艺术作品通过情感的表现让观众产生共鸣,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包括实践性与主体性,即艺术家作为实践的主体认识现实并反映现实,艺术作品中表现出了艺术家的能动作用和主体个性。
《艺术概论》第一章
艺术概论
什么是审美?
辨别、领会事物的美。
什么是审美关系?
人在实践中同现实发生的审美、创 造美的关系。客体的审美特性和主 体的审美需要、审美能力是它形成、 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它的确立使客 体成为审美的客体,主体成为审美 的主体。它是人从审美上把握世界、 改造世界和认识美、创造美的前提, 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什么是 自然美
自然界事物的美。与社会美合称“现实美”。主要有两种形态: 经过人直接改造加工的自然对象(如田园)的美;未经人直接改 造加工的自然对象(如星空、大海)的美。
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事物的美。与自然美合称“现实美”。 包括人的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和人所创造的社会物 质产品的美。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02
艺术作品的主体性
不同的艺术家,甚至相同的艺术家, 所创作的每一件艺术作品之间必然 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艺术 作品的个性,也就是这里所讲的主 体性。
艺术概论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五代)顾闳中
艺术概论
同样是画人,虽然中西绘画形式不同,但所表现出的各自的个性是存 在的,也是不同的。
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
01
艺术的意识形态本质
艺术概论
艺术是意识形态,是特殊的意识形态,这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艺术主要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 默化的作用。
艺术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并且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它和其 他意识形态一样,由经济基础决定。
政治在上层建筑中处于统率地位,但从它属于意识形态的本质来看,政治与艺术是并 列关系,根据事物分类的基本逻辑,它们只能相互影响,不可能相互决定。
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
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一、艺术的表现力观点艺术被认为是表现和传递情感、思想以及美感的一种方式。
艺术家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如绘画、音乐、舞蹈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艺术的表现力观点着重强调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和理念。
1.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艺术家可以通过作品传达他们的情感体验,例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他们可以使用色彩、线条、笔触等元素来表达情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观众共鸣。
2.艺术作品的思想表达:艺术也是一种思想的表达方式。
艺术家可以借助作品,传达他们对社会问题、人性、存在意义等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家可以启发观众思考并激发对话。
3.艺术作品的美感表达:艺术追求美的体验。
艺术家可以通过构图、比例、形式、节奏等方式创造出美感,让观众沉浸于艺术作品中,感受到美的享受。
二、艺术的创造力观点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将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转化为具体形式的过程。
艺术的创造力观点强调艺术创作中的独创性和创新性。
1.艺术家的独特见解:艺术家有独特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能够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美和独特之处。
艺术家的独特见解使得他们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
2.艺术作品的独创性: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个人创造力的体现。
艺术家通过创造性的构思和表现方式,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再现,更是艺术家对现实的再创造。
3.艺术作品的创新性:艺术家通过创新的技巧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他们可以通过尝试新的表现手法、材料、技术等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作品。
艺术的创新性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探索。
三、艺术的审美观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是人们对艺术作品美的感受和评价。
艺术的审美观点关注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品味。
1.艺术的审美体验:艺术作品能够引发观众产生审美情感和体验。
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会受到作品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刺激,进而产生美的感受。
艺术家通过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使观众获得美的享受和愉悦。
2.艺术的品味:艺术品味是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喜好和品位。
艺术概论3艺术的审美本质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一、艺术和美的关系1、艺术反映现实美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可以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人的美:同时具有自然美(形体、容貌等)和社会美(个人品格、美德善行、亲情爱情等)。
A、从根源上来讲:艺术反映现实美,现实中国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艺术的有力根据或根源。
(结合前面章节中艺术反映现实生活来理解)B、现实美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审美对象。
艺术与现实美的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艺术作品之所以反映现实美,是由于艺术形象性地特点和优点,也是由于人类的普遍的审美追求)2、艺术创造艺术美艺术美:艺术作品的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与现实美相比,艺术美是更高一级的美。
艺术创造艺术美的两个方面:A、创造艺术美(艺术作品的美,指人的审美创造)B、通过主体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事物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从反面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也是美的艺术。
3、艺术是审美对象(主要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理解)审美对象:也称为“审美客体”,指能使人产生愉悦感的事物,对象。
(补充)艺术作品的美在于艺术作品本身,是欣赏对象和审美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依赖于欣赏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
艺术与美的关系:(从不同的范畴来理解)A、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社会美。
B、艺术作为精神生产形态:它创造艺术美。
C、艺术作为艺术品:是欣赏者眼中的审美对象。
二、艺术的审美本质美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审美是艺术的核心本质。
1、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审美关系(百科):由客体刺激主体生理心理机制满足主体潜能或本能需求而建立的,取决于主体的生理机能是否健全和客体形象是否能激起主体的好感。
审美关系(书上):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的美学关系,人通过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或把握它的美学特征。
审美的主体(人)和审美的客体(现实世界)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论述审美的本质问题
论述审美的本质问题一、美的定义审美,通常被理解为对美的感知、评价和欣赏。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和触觉等,感受并体验美。
然而,美的定义因人而异,不同的文化、时代和背景都会影响人们对美的理解和看法。
在哲学、艺术和文学等领域,美的定义更是深入而复杂。
美的定义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种。
客观论者认为美是事物本身的一种属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而主观论者则认为美是主观的,是由人的感知、情感和经验等因素决定的。
在现代美学中,一种更为广泛接受的观念是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即美既存在于客观的事物中,也存在于主观的感知和评价中。
二、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是指人们在欣赏美的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
这种体验包括对美的感知、情感反应、想象和理解等多个方面。
审美经验是个人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不仅受到审美对象本身属性的影响,还受到个人文化背景、教育经历和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审美经验中,情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人们在对美的欣赏过程中,会感受到愉悦、敬畏、悲伤等多种情感。
这些情感反应帮助人们深入理解和体验审美对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文化价值。
三、审美判断审美判断是指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美的独特性和价值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这种判断是基于个人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受到文化、历史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审美判断是主观的,但同时也是基于对审美对象的深入了解和感知之上的。
审美判断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育人们学习如何判断美的独特性和价值,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出一种敏锐的审美感知和评价能力。
四、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旨在培养人们对美的感知、评价和创造的能力。
这种教育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实现,如艺术欣赏、文学阅读、音乐聆听和绘画学习等。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形式的美,并学习如何欣赏和理解它们。
此外,审美教育还可以帮助人们发展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在审美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和文化背景,鼓励他们探索和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感受。
审美本质名词解释
审美本质名词解释
审美本质是指人类对于美的感受、认知和评价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美是一种主观的体验,不同人对于美的标准和感受因人而异。
因此,审美本质是一个涉及到文化、哲学、艺术、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概念。
在艺术领域,审美本质可以被描述为“形式服从内容”和“内容决定形式”。
也就是说,艺术作品的形式(如构图、线条、色彩等)应该服从于其内容(如主题、情感等)。
同时,艺术作品的内容也应该决定其形式。
这意味着,一个艺术作品的形式应该是它能够表达内容的最佳方式。
在心理学领域,审美本质可以被描述为“情感认知”和“认知重构”。
也就是说,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和评价是通过情感和认知过程实现的。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感受到某种形式的美感,并将其转化为一种认知重构,即通过形式来理解和表达情感。
在社会学领域,审美本质可以被描述为“文化认同”和“个体自由”。
也就是说,审美本质涉及到人们对于文化的认同和个体自由的选择。
人们的审美体验和评价是受到文化背景和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的。
审美本质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
理解审美本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艺术、文化和社会现象,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个人自由的发展。
浅谈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浅谈艺术的审美本质二、艺术是审美意识的集中和升华三、人类对客观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把握方式,艺术是人类把握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即人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把握的方式,艺术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的产物。
从一般反映论来看,艺术无疑是现实的反映。
但是,从现实到艺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而特殊的审美反映和审美心理过程。
艺术家创造艺术,首先必须对生活有所感受,这种感受是审美的感受;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形成关于世界、社会、人生的意识,这种意识不是科学意识,也不是道德意识,而是以情感为核心的审美意识。
艺术就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
但艺术家在对现实的审美感受基础上形成的审美意识往往是零散的、宽泛的,因此,艺术家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加以集中、提炼、典型化,才能升华为艺术。
艺术是审美意识的集中和升华。
二、艺术是现实美和理想美的审美统一从根本上说,艺术根源于现实美。
现实美无疑是丰富多采的、取之不尽的。
但是,现实美也有缺陷,比较分散,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充分体现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人总是有理想的,总是有更高的审美要求的,因此,艺术家不会满足于对现实美的摹仿、再现,而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展现出更加美好的理想世界,以满足自己更高的审美需要,促进人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样,艺术必然是现实美和理想美的审美统一、再现和表现的统一的结晶。
艺术也反映现实丑,但反映现实丑也要站在美的立场上,表现美的理想,激发人们去消除现实中的丑恶,创造美的生活。
没有体现美的理想的艺术不会成为优秀的艺术。
当然,艺术在反映现实美和表现理想美时是有所侧重的,因而就有偏于现实主义和偏于浪漫主义的,或偏于再现和偏于表现的。
三、艺术是实与虚的审美统一艺术要反映现实,但艺术不照搬现实,它要借助想象、虚构创造与现实世界有联系而又不同的理想世界、想象世界;要通过审美的集中和概括,通过对普通实际生活形象一定程度的变形,创造出更高、更典型、更美的艺术形象,因此,艺术必定是实与虚的审美统一。
什么是艺术的本质
什么是艺术的本质艺术,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表达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交流。
然而,对于艺术的本质,人们一直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什么是艺术的本质,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
一、艺术的情感表达艺术的本质首先在于其情感表达的能力。
艺术家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将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转化为作品,借助形式和技巧传递给观众。
无论是欢乐、悲伤还是愤怒,艺术都能引发观众内心的共鸣,唤起情感的共振。
例如,蒙娜丽莎这幅著名的油画作品,通过莫奈用细腻的笔触和微笑的面容,展现了女性的神秘和内敛。
观众在欣赏这幅作品时,不仅感受到了美的享受,还能感受到画家对于女性特质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种情感的流动与传递,正是艺术的本质所在。
二、艺术的创造力除了情感的表达,艺术还彰显了人类的创造力。
艺术家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展示出新颖的思维和独特的艺术观点。
通过对形式、色彩、材料等的运用和组合,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实现了对于现实世界的重构和再创造。
例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通过拆解、重组和多角度的表达手法,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和视觉形态,呈现出抽象的形象和丰富的层次感。
这种创造力的体现,正是艺术的本质所在。
三、艺术的思想表达艺术还是一种思想的表达方式。
通过艺术作品,艺术家能够表达对社会、人生、世界的思考和观点。
艺术作品中所展现的人生哲理、社会批判或对价值观的反思,都能通过艺术的形式获得更深层次的触动和理解。
这种思想的表达也是艺术的本质之一。
例如,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通过对虚构世界的描绘,暴露了政治权力的腐败和对个体自由的压制。
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时,不仅能够获得小说带来的娱乐,更能从中思考政治权力的滥用和个体自由的珍贵。
这种思想表达,正是艺术的本质所在。
四、艺术的审美体验最后,艺术的本质还在于观众的审美体验。
观众在欣赏和接触艺术作品时,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审美情趣,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理解和评价。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当我们谈到艺术时,我们通常会联想到美感、创造力和表达能力等词语。
艺术作为一种表达和展示个体情感、思想和体验的方式,在人类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创作。
一、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它所追求的核心目标和意义。
艺术的本质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真实表达。
艺术家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转化为可视、可听或可触的形式,与观众或听众进行沟通。
艺术的本质是主观的。
每个艺术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感知和观点,这使得每个艺术创作都具有个体化和独特性。
艺术作品折射出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有助于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家的感受和思考。
艺术的本质是情感的宣泄和分享。
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艺术作品可以带给观众各种不同的情绪体验,悲伤、愉悦、怀旧或者震撼等等。
观众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感同身受,找到共鸣和情感的宣泄。
二、艺术的特征1.美感:美感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艺术家通过色彩、形状、线条、音乐旋律等元素的组合来创造出美感,达到观众眼前一亮的效果。
2.创造力:作为艺术的核心特征,创造力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
艺术家能够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将他们的观察和感受转化为独特且富有创意的作品。
3.表达能力:艺术作品具有强大的表达能力,艺术家借助形象、符号和语言等手段,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传递给观众。
艺术作品通常是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通过直观、感性的表现手法来传递信息。
4.审美观念: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念。
艺术家以独特的方式呈现作品,观众对于作品的赏析和解读也因个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
5.历史意义: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个体的创造,它们还承载着时间和历史的积淀。
艺术作品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反映了特定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思想观念和艺术表现。
通过对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艺术的审美本质
艺术的审美本质、。
审美价值是艺术最根本和最主要的特性。
所以,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的多重社会功能始终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
借助音乐来说,首先我认为音乐是人的听觉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听觉上人们也总是本能地趋向于美的声音。
当人们主动去选择声音并对它们进行组织时,被组织的声音就加进了人的因素。
人类在实践中学会了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创造听觉美的事物,这就是美的音乐。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音乐很长的一段历史中,既是人创造听觉美的历史,也是在听觉审美实践中音乐塑造音乐独具审美的历史。
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尤其是在音乐实践的作用下,人具有了审美听觉,人对音乐的审美需要则产生相应的听觉审美理想。
而人的听觉审美理想反过来又影响音乐实践。
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不同地域的人,不同性格的人等等,他们所喜欢的音乐风格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所接触到的音乐它就涉及各个方面,为不同类型的人所喜爱,这也就是人的听觉审美对于音乐实践的作用,因为所有的艺术它都需要人们的欣赏。
其次,音乐美的本质是丰富而有序的感性样式。
据有关书籍记载,研究历史上用于审美的音乐,结果表明;美的音乐是审美理想支配下产生的感性丰富的有序音响。
按一定规则组织的、有规律可寻的结构是有序的。
而对审美的音乐而言,存在着多层面的有序性:从音响材料看,好听的声音是振动有序的乐音;从对材料的组织看,作曲的所有技法都有有序化的方法。
音乐主要在四个维度上做变化统一的有序运动,那就是不同的音高、时值、力度、音色的有规则变化。
因此可以说明音乐传递给人的美是需用我们去从中细细领悟的。
无论是音乐还是美术还是舞蹈等艺术,它们的审美本质都是在其细节的地方,从细微处欣赏与领悟,我们必然能够体会到艺术的独具的美。
音乐的美是音乐独立存在的合理性依据,音乐不依附于他物而又具备存在的价值的东西,就是它所独有的美。
音乐的独有价值是在审美关系中显现不可替代的听觉美。
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
艺术本质的三种观点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
然而,对于艺术的本质,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本文将从三种不同的观点出发,探讨艺术本质。
一、美学主义观点美学主义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美。
美学主义者认为,艺术作品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审美价值才能被称为艺术作品。
他们认为,艺术家应该追求完美和卓越,并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力来表现出对世界和人类生活最高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1. 美学主义观点对艺术家要求极高美学主义者认为,艺术家应该追求完美和卓越,并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力来表现出对世界和人类生活最高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审美素养、专业技能和文化修养。
2. 美学主义观点注重审美价值在美学主义观点中,艺术作品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审美价值才能被称为艺术作品。
审美价值是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美感、感染力和思想性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艺术作品与其他形式的文化产品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3. 美学主义观点追求完美和卓越美学主义者认为,艺术家应该追求完美和卓越,并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力来表现出对世界和人类生活最高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追求更高更深层次的审美境界。
二、表现主义观点表现主义认为,艺术作品应该表达出作者对于现实生活中某种情感或思想的强烈体验。
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家应该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力来表达出对于社会、人类生活以及自身内心世界等方面最真实、最深刻的感受。
1. 表现主义观点强调情感体验在表现主义观点中,艺术作品应该表达出作者对于现实生活中某种情感或思想的强烈体验。
这种情感体验应该是真实、深刻、直接的,能够引起观众共鸣,让他们产生共鸣和思考。
2. 表现主义观点注重表达个人内心世界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家应该通过自己独特的创造力来表达出对于社会、人类生活以及自身内心世界等方面最真实、最深刻的感受。
他们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在表达。
从作品谈艺术的审美本质
从作品谈艺术的审美本质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艺术的生产是通过创造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
艺术它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所以人们喜欢看电影电视和戏曲,受里面人物影响和熏陶,对人物对事件会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艺术所特有的审美性。
好的影视作品会作为经典被广为流传,就像四大名著的影视剧作品追着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喜欢看他们,这都源于原经典书籍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因而,我们可以说:艺术作品是以审美为目的,把创造和实现审美价值来满足人的需要,作为自己的主要和最基本的功能,运用艺术的手段而创作的,它给欣赏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审美感,而其主要的,应该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由上分析,我认为,艺术中审美的本质就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和审美娱乐作用在艺术中的实质影响。
若具体分析探究。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审美的认知作用使我们认识社会、历史、人生。
例如:巴尔扎特的《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归纳为:贵族衰亡、资本者发迹、金钱罪恶,被成为三大主题。
审美的认知作用也使我们认识到许多在大都市里看不到的自然现象,此时,可以联系当下的许多科教片、科幻片、纪录片等,如:《走进科学》、《动物世界》、《探索发现》。
审美的教育作用则可从古今中外对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视可以看出。
例如: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礼乐相济”、柏拉图的“理想王国”等。
审美的教育作用就像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以情感人;像历代的爱国诗歌,潜移默化;同时,寓教于乐。
审美的娱乐作用。
其含义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劳动者得到积极的休息,便会以新的经历投身到新的工作中去。
具体说来,就是观赏性的艺术消费活动就是艺术欣赏,起主要内涵是指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种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性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收和扬弃。
浅谈艺术欣赏的本质特点
浅谈艺术欣赏的本质特点艺术欣赏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是人们在美与丑,优美与丑陋之间做出选择和判断的一种活动。
艺术欣赏的本质特点是多样的,其中包括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审美情感、感官享受、审美主体和客体的互动等。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艺术欣赏的本质特点。
第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指通过感官对艺术作品的直观和感性的认识,通过视觉、听觉等具体感官来感受作品的美和意义。
艺术是以感性为基础的,人们的感官感受会决定欣赏的程度和效果。
例如,我们欣赏一张画,首先看到的是画面的美感、配色的运用等,这些都是感性认识在作用。
第二、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通过逻辑思维、分析、辨别来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艺术作品通常包含许多符号、象征和隐喻等,需要通过理性的分析才能完整地领悟。
例如,我们看到一幅抽象画,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解析其中的意义和信息。
第三、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对艺术作品产生的感情上的反应和体验,是欣赏艺术作品的根本动力。
高尚的情感能够产生受到艺术的独特魅力所折服,并对这种美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我们看到一幅婴儿的画,会产生温暖、亲切等情感。
第四、感官享受感官享受是指通过感官的刺激所产生的愉悦和舒适感。
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通常会注重感官享受的体验,例如,音乐界的大师们在音乐中加入了美妙的声音效果,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听众们感受到美妙的享受。
第五、审美主体和客体的互动艺术作品的产生离不开艺术家和观众,艺术欣赏也需要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
欣赏艺术需要观看者将自己与艺术作品融为一体,通过主观的思考和情感的体验来感受艺术的美。
因此,艺术的价值是充满了主观性、个性化和开放性,观众也是创造艺术的一部分。
总之,艺术欣赏的本质特点是多样的,包括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审美情感、感官享受、审美主体和客体的互动等。
这些特点是交织在一起的,通过它们我们才能体验到艺术的魅力和魔力。
欣赏艺术不仅让我们跨越物质世界,也是对心灵的一次文字洗礼和的精神升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理解的艺术
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它的反映本质是审美的而不是科学的。
是一种不同于科学的反映,是拟人化的反映,即它的反映是体验的、形象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的。
从哲学和科学角度说艺术是人类表达真理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政治学角度说艺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从社会角度学说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从心理学角度识艺术是人类心理需求的补偿形式;从伦理学角度说艺术是道德情感的净化和完美人格的塑造;从工艺学角度说艺术是技艺等。
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艺术变成了哲学科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工艺学等的附庸。
艺术不直接与政治、科学、宗教、道德、法律对话,而是通过美学与他们对话。
艺术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和结晶,是艺术家审美创造的产物。
艺术家通过艺术不是要表达他的政治意识、哲学意识、道德意识等其他意识形式的,表达这些意识有比艺术这种形式更便捷、更准确、更适当、更纯粹的形式,艺术是为了表达审美意识而创造的。
艺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愉悦,为人们提供美感享受而创造的,因此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身心和谐的自由体验而创造的,至少遵从一个愉悦的原则。
艺术的功能是以审美为中心,兼有认识、教育、娱乐等作用的价值系统,艺术的功能应该主要为我们提供审美愉悦的。
艺术描绘以人为中心,换言之,艺术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卢卡奇在《审美悟性》中认为,审美的真理由自我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构成一个循环,“认识你自己”的冲动把人们引向世界,使人们转向外部,对社会和自然有所认识,这种对客观现实的追求同时使人们认识到他自己本质的最深层。
从写人到写社会,从写社会到写理想之间存在着无限的往复运动,相互支撑,相互深化。
艺术不仅说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又是一定的物质媒介,不仅是精神创造活动,还涉及到技能技巧,不仅是静态的认识深化过程,被动接受生活的过程,更是随着深入生活,不断对生活提出理想要求并在现实中追求它、实现它的实践过程。
艺术家不仅是生活的理性关照者、守护者,更是介入生活的实践者、创造者,因此艺术是物质与意识的统一,是思想与技艺的统一,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S11新闻采编与制作三班
付馨18。